查看原文
其他

东北糖葫芦已经内卷到糖蒜了

男人装 新男人装 2021-12-14

在东北,吃糖葫芦不光是废牙,也是练胆儿。


不管是沈阳的中街,还是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如今太过正常的糖葫芦已经难以让路人驻足。
 
野,并不是摊主的目的,目的是让每一个顾客精神受到刺激之后,能够唤醒出他们隐藏在灵魂深处的逆鳞,从而壮着胆子带走一两个惊世糖串儿。

这只难以分辨品种的大鸟,挂上糖浆的翅膀,依旧倔强地保持着钻天之势,似乎不屑于和旁边娘炮兮兮的草莓和棉花糖为伍。



而这只看上去就很桀骜不驯的尖嘴鸡,有那么一瞬间很想让人喊上一句“雕兄”,虽然江湖上已经没有了雕兄的传说,但在东北糖葫芦的野味丛林中,却不难发现雕兄气质的继承者......


 

也有网友认为这只是摊主证明个人实力的摆设,很可能去年没有卖出去的冰糖鸡,今年继续摆出来唬人罢了。

 

而这一个个窜天翎般的细长葫芦,则走的是艺术路线。



感觉插在戏剧演员头上,都可以直接上演一出《四郎探母》。师傅们不管顾客是否能驾驭,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挂浆技术炉火纯青。

 


也许有人会说,冰糖苹果并不会超出自己的认知范围,然而经过糖浆抛光后的硕大果子,最大的挑战其实是寻找下口的角度,一天之内能够啃完,就已经是牙口高手。



而独具匠心的糖葫芦师傅似乎早已洞察到了吃货的死穴,没想到中秋节好不容易避开的五仁月饼,几个月后,还会重新在路边摊痛苦重逢。



楼下卖糖葫芦的大爷家从来都没有剩菜,因为任何在厨房里被厌弃的食材,都可以经过巧夺天工的挂浆技术实现华丽转身。


有人这样形容吃了一口冰糖糖蒜后的感觉,在东北严寒的气候下,辛辣的蒜粒被冻成了口感绵密的冰沙,搭配嘎嘣脆的焦糖,彷佛在品尝一款北欧大都会米其林三星的大蒜料理。



天津的超级尺寸大油条已经足够撼动眼球,但当他们看到东北人对油条的胡作非为后,也只能甘拜下风。



这串鬼都猜不出其中用意的辣椒西兰花糖串,似乎只是在单纯地挑衅路人的味蕾。或许是几颗性感小辣椒细细溜溜太过妖娆,所以需要盖上一颗憨厚土气的西兰花,才能在气质上达到某种平衡



不要质疑这些玩意儿到底是不是人吃的,不够可怕的搭配很难加入到糖葫芦铁皮车的闪亮舞台。

 

众所周知,冰糖猪蹄儿的确是一道硬核肉菜,但显然,在东北,原本的字面意思得到了严重的曲解......



吃螃蟹本身已经很考验手指上的功夫,但糖葫芦师傅们显然觉得,光是聚焦陆地上的飞禽走兽,是对海洋的亵渎,因此有必要制作一些生猛海鲜的作品,与前者抗衡。




在这样的奇特搭配下,很多糖葫芦都实现了味道的化繁为简,以身试毒的博主在挨个尝过冰糖鸡爪、冰糖鸡架、冰糖大猪蹄、冰糖鸭血后,都感觉,坚硬质地的外壳和柔软的肉组合后,味道统一成了“锅包肉"的味道。



很多好奇的南方网友在质疑,为什么只有冬天,东北人的创造力才会如此爆发,那是因为在夏天,东北人对糖+万物的喜爱,变成了另一种形式,在麻辣烫里拼命撒白糖,算是一种对糖葫芦的怀恋,与致敬。



 

麻辣烫里可以死命加白糖,而麻辣烫的食材也可以被分开,单独上糖,变成了质地坚硬的糖葫芦。糖与蔬菜肉类以及葱姜蒜调料的纠缠,不会因为季节的变换而停歇。人们说,在东北,把糖葫芦化了,可以拼出一个完整的东北麻辣烫菜单。

在这样的巧合下,麻辣烫和糖葫芦实现了一种吊诡的血脉相连,散发着浓烈的东三省专属气息。

 

不过,每当一个美食博主龇牙咧嘴的吃到最后,机智的网友早已注意到了糖葫芦摊主那诡异的眼神,纷纷劝说博主最好及时撤退,因为很有可能摊主下一个糖化的目标,就是某一个独闯虎穴的愚蠢人类。



                作者=被东北糖葫芦吓哭的楚楚


2021年,男人装啤酒

全新登陆“啤酒之城 BEER X” 

扫码即得




热文回眸


订阅号关注“新男人装”
是的,你们的男人装又回来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分享到朋友圈才是正义之举......

有人问:为什么最近看不到男人装推送了?
答:最近微信推送机制的更改,全乱了!
其实,我们真的更新了!
你得把我们加个“星标”,
就能确保看到我们的推送。

⬇️ 方法如下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