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高考成绩远超本科线,为何选择专科?

广报求学 广报求学 2023-10-29
给个星星再看吧!!!


广东各大高校已陆续迎来2023级新生,至少有一半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就读。其中不乏高考成绩远超本科线的考生,怀着别样的心态翻开人生新篇章。


这个群体为何会转换到职业教育赛道?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哪些新趋势?近日,广州日报记者走进省内高职院校,探寻“较高分读高职”的心路历程,看他们如何做出理性务实选择。



“曲线”比“直线”更划算



今年夏季高考,来自广东惠州的方誉达高考成绩486分,超出广东普通类(物理)本科控制线47分,却最终选择了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专业就读。


对这名18岁的年轻人来说,报考高职绝非一时兴起。


6月下旬,他翻看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心仪的公办本科院校,他的成绩不具有竞争力,更无法选到中意的专业和城市。


本科批次志愿毫无意外地全部落空了。在研究专科批次志愿时,他将目光聚焦在“3+2专本协同培养”招生模式上。


该模式属于五年制协同育人项目,专科院校在专科批次招生,与学校其他专业同批次录取。被录取的考生单独编班,先在专科院校学习3年,获得专科毕业证书,在专科毕业当年参加转段考核,考核成功则录取到对口本科院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再学习2年,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方誉达觉得,志愿选择是顺其自然的,虽然这种“曲线”模式比“直线”读本科多花了1年时间,但能读到对口的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也比较理想。


更重要的是,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可期,不仅是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王牌专业,还与方誉达的职业志向十分吻合。


他自称是一个电子迷,“我从小喜欢倒腾拆电器,上初中时,我能把当时所有国产手机所用芯片、处理器的型号、参数熟到全部背下来。”


获悉本专业的转段考核成功率并非百分百时,做事计划性很强的他感到“不能躺平”,并已打算继续考研,“很有信心,大学生活要忙碌一些,多用学校的资源,多泡图书馆,得从现在开始卷起来”。


练好专业技能,选定中意赛道



总分491,比本科批次线439分(物理类)超出52分。这个夏天,在查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刻,广东云浮考生陈志杰“心情有点复杂”。


“这个分数超出预期,意味着可以上一所本科院校,但可能只够一所民办本科学校。4年后就业时,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志愿填报期间,陈志杰有点犹豫,学费、住宿费、生活费……他算了算,如果读民办本科,对自己和家庭来说,性价比可能不高。


比陈志杰大10岁的哥哥在深圳当程序员,建议他也学相关专业。经过一番遴选,他锁定了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


该校官网显示,学校软件技术专业与韶关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联合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建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有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省级专业实训基地、公共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15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92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83个。


这正呼应了陈志杰“学技能”的想法。他分析,从长期角度考虑,与其勉强读民办本科的一般专业,不如在排名靠前、所在城市发达的公办高职院校中选定一个自己喜欢、兼顾升学目标、同时相对好就业的专业。


以高考成绩第一的身份进入这个班级,他很平静。不出意外的话,3年后他将进入韶关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在这里保持良好心态,也能学到感兴趣的专业知识,把基础打牢,对未来发展会很有帮助。”


对于“滑档”的说法,他并不认同,也不觉得遗憾,而是希望好好把握在学校的时间,通过参加竞赛练好技术本领,有能力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今后在岗位上做出成绩,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曾想过复读,最后决定“先上车”



来自广东汕头的马琪敏,今年的高考成绩为480分,超出本科线41分,进入了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以自己此前对院校专业组往年录取分数线的了解,马琪敏一开始便直接跳过了本科批次,直接选了“内定”的方向,迅速把志愿圈定在“专本协同培养”的范围内。结合对口本科院校、专业和城市等因素,她将这类志愿进行综合排序,挑了几所综合实力靠前的学校,最终的录取结果排在志愿表的前列。


实际上,马琪敏高考发挥有些失常,曾一度纠结在是否要复读这个问题上。8月中旬,录取通知书就已到手,身边不少高中同学同期进入复读学校,她的压力每日俱增。


她预判:复读非常考验心理承受力,再战一年不一定能大幅涨分,万一到时候只能读民办本科,还比同龄人迟一年工作,自己更无法接受。“那就活在当下,往前看,先‘上车’再说”。


她说,报到那天,迎新的师兄师姐非常热情,这两周以来,看到班上的女生比例挺高,学习内容对她来说难度不大,加上校园环境大气、软硬件设施先进,一颗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


对于未来,她暂时没有明确打算。接下来的5年,她将先后体验两所大学、三个校区的生活。尤其是专业对接的韩山师范学院位于潮州,那时她将更靠近家乡,这让她感到莫名亲切。


殊途同归,升学天花板正被打破


明明过了本科线,却选择读专科高职。近几年,这种情况在一些特色高职院校渐成常态。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伍杰华教授已关注到这一现象。他说,今年夏季高考中,广东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群核心专业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软件技术和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专业全部第一志愿录满,招生异常火爆。普通三年制软件专业共录取118人,最高分474分,平均分453分,和韶关学院开展“3+2”协同培养的高本衔接软件技术班级最高分达491分,最低分475分,平均分达480分。



高职院校为什么越来越受到较高分考生的关注?


伍杰华认为,这和学校特色鲜明、实力强劲、行业具有持续的就业需求有关,吸引个人结合自身实际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负责人杜朝晖教授表示,职业院校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分生读高职体现了社会对于高端型技术人才的认可。


“不同‘赛道’,都可以通向人生的梦想。”伍杰华建议,这类学生要利用学习自主性更强的特点,应在校高质量完成基本学业,不断提升专业素质,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大赛、项目开发任务、技术工作实践,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职业发展添砖加瓦。


杜朝晖则表示,要向高分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竞赛、创新创业机会,引导他们成为技术能手。另外,对于有进一步求学意向的同学,鼓励他们升入本科深造。


这些年,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固有观念正在刷新,职校生升学天花板逐渐被打破。


在广东,除了已经设置成功的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十四五”期间其他靠前的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都在谋划整体“申本”或申办本科层次培养专业,为学生打通往上攻读职业本科、应用本科乃至专业硕士学位的道路。受访者均提到,相关专业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条件,增强专业本身的含金量。


来源:新花城客户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俊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泽楷、王婧、林欣潼、曾俊







今天,致敬您!含“写给老师的三行诗”征集活动最新信息


省实华附六中新开校区,都在哪?

704分!广州今年入读中职最高分是他


绕开高考上清华,这一重磅计划来了!去年广州有学生入选


太赞了!!广州这所高校正式对社会开放


扫码加入广报求学备战中考

获取最全升学信息⬇️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