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论 || 菩提心是否能够透过仪轨生起 · 2016《解脱庄严宝论》

正法互联 2021-04-24


精要预读 



2016

系列十


| 关键词 |

大乘法门 慈心 悲心 菩提心 发菩提心四缘

胜义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的观修




菩萨戒





菩萨戒的两个传承


《解脱庄严宝论》提到⼆个传承:


⼀个是从文殊菩萨传到龙树菩萨,再到寂天菩萨的传承;还有一个是从弥勒菩萨传到无著菩萨,再到⾦洲⼤师的传承。


巴沃祖拉成瓦所写的《⼊菩萨⾏疏》中也简略提到这二个传承,我会依据这本疏论做一个解说。


文殊菩萨传承下来的仪轨,

前⾏有六个部分:

供养、皈依、净罪、随喜、请转法轮、祈不入涅;

正行有二个部分; 

结行部分有⾃欢喜、他欢喜⼆个部分。


传承⾃弥勒勒菩萨的发菩提⼼仪轨,

前行有三个部分:

祈请、积聚资粮和皈依;

正⾏的部分只有⼀个,就是发起菩提心;

结⾏有⼆个部分: ⽣欢喜、说学处。


以上提到的都是发起愿菩提⼼的仪轨。


发起⾏菩提⼼的仪轨,也有不同的前、正、结行。


前行有七个部分,例如祈请、去除共同障碍、去除不共的障碍等等。

正行部分就是领受⾏菩提⼼戒。

最后结行有五个部分,例如讲说利益和开示学处等等。


这两个传承的仪轨也稍有不同,以上主要依据的是巴沃祖拉成瓦的《入菩萨⾏疏》。


2016年第⼗七世⼤宝法王噶玛巴

开示《解脱庄严宝论》 第七天




各传承大师对两大传承之所见


有些⼤师认为,以上两个发菩提心的传承,不只是仪轨⽂字上的不不同,⽽且内容意义上也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大师认为,其实二者没有任何差别。 


认为这⼆个发菩提⼼的传承有所不同,并分别称之为中观和唯识传承的, 主要是萨迦班智达和他的弟子们。


萨迦班智达在《三律仪释》中说:

「⼤乘发⼼轨,中观唯识二,

此⼆见相异,仪轨亦有别。」


第⼋世噶玛巴米觉多杰的嫡传弟子第二世成列巴,或称贝康译师,他在所撰写的一部显密总义《噶玛车乘》中很清楚地提到,这⼆个传承在内容意义上有中观、唯识的高低之别。


他认为,这两个仪轨在戒师、戒子、戒本、学处和还净方法上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中观、唯识见解上的差别⽽造成的。


他还进一步解释说,因为中观见较为深奥,也因此要求⽐较宽松、善巧。

⽽唯识相对于中观来讲,它的见解比较低劣,因此仪轨内容比较严格。


这个说法跟萨迦班智说法大致相同。


然⽽阿底峡尊者认为,这两个传承没有任何的差别。同时,阿底峡尊者所写的发菩提心仪轨涵摄这两个传承。


宗喀巴大师的《菩提大道》教⾔中提到,这⼆个传承的愿菩提心仪轨,只是在文字上稍有不同而已,其本质内容上是一样的。


宗喀巴⼤师并进一步说明:

有些人把这二个传承仪轨贴上了中观、唯识的标签,然后认为两者在戒师、戒本和根本堕罪上有所不同; 但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会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缺少了观察。


之前提到的巴沃祖拉成瓦在《⼊菩萨行疏》中的看法,基本上和宗喀巴⼤师⼀致,也就是这⼆个传承仪轨在⽂字上虽有些不同,但是内容意义上是一样的。


然⽽为什么会有⽂字上的差别呢?

主要是因为弟子根器、喜好的不同。


举例来说:⼀个喜欢简略的弟子,可以⽤中观的发心仪轨,⽽喜欢繁冗的弟子,可以⽤较为繁冗的唯识仪轨。


2016年第⼗七世⼤宝法王噶玛巴

开示《解脱庄严宝论》 第七天




噶玛岡仓传承的区分


总的来说,在噶举派当中,尤其是噶玛冈仓来讲,很少会⽤中观、唯识的名称来区分这两个发心的传承。


我们不这么标识的原因在于,这样做会让人产生误解:


由于传统上认为中观见比唯识见更加殊胜,所以有⼈可能会因此认为这两个发心传承有优劣之分,或者会特别轻视由唯识派无著论师传下的发⼼仪轨。


因此,我们噶玛冈仓不会将这⼆个传承称之为中观派和唯识派,⽽是会说它们是深见派和广行派。


第八世噶玛巴⽶觉多杰教⾔集当中收录了⼀部〈发菩提心的仪轨〉,其中提到:

「现在⼀般⼈称之为中观传承和唯识传承的发心仪轨 ...」

我们从当中的⽤词「⼀般人称之为」, 就可以推测第⼋世法王也不那么认同。


2016年第⼗七世⼤宝法王噶玛巴

开示《解脱庄严宝论》 第五天






胜义菩提心是否能够透过仪轨生起


另外有⼀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是:

胜义菩提心是否能够透过仪轨生起?


西藏第一部翻译的佛经是《诸佛菩萨名称经》。


这部梵文佛经的来源有两种说法,⼀种是藏王拉托托日年赞时从天⽽降,另一种说法是由一位印度的班智达带来西藏。


总之,这是一部很重要的经书,受到历代藏王的重视,因此许多藏王诏书、寺院的碑文,尤其敦煌出⼟的⽂献当中,都使⽤了与这部经书相同的文字和语法,例如七⽀供养⽂等等,⽽且这部经也提到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词。


另外,收录在阿底峡尊者著作的《百段略法》当中,由龙树菩萨所撰写的一篇〈发菩提⼼文〉中,也有提到发起胜义菩提心的部分。


在密乘来讲,不论在上下部密续当中,有提到⽣起「⽉轮金刚之心」,⽉轮代表世俗菩提心,⽉轮上的五股金刚杵代表着胜义菩提心。


因此,密乘普遍认为,胜义菩提心是可以透过仪轨⽣起的,这⽐较没有争议,主要问题是在于经乘。


在经乘当中,对于胜义菩提⼼是否可以透过仪轨⽽生起, 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


认为不可以的,主要是萨迦班智达和他的弟 ⼦们,萨迦班智达在他的《三律仪释》中提到:

「胜义菩提心,依⽌修力生,

⾮依仪轨生。」


另外在宁玛教派当中受到重视、由阿⾥班千.贝玛旺吉嘉波撰写的一部有关三种律仪的著作当中提到:


「『胜义菩提心可以依靠仪轨⽽生起』的说法,是站在密乘的⻆度⽽说的,经乘并不这么认为。

从经乘的⻆度⽽言, 透过仪轨⽽发起的只是⼀个承诺,⽽胜义菩提⼼唯有透过修持之⼒才能⽣起。」


然⽽,有⼀些大师认为胜义菩提心能够依靠仪轨⽽生起。


冈波巴大师教⾔集当中提到:

「愿、⾏,世俗、胜义菩提心的⽣起和仪轨是有关连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仅有愿、行等世俗菩提心的仪轨,也有胜义菩提⼼的仪轨。


昆谦贝玛嘎波的《三律仪广解》中提到:

「要依照龙树菩萨的发心仪轨所说,次地领受世俗、胜义菩提心。」

换句话说,他也认为胜义菩提 ⼼可以透过仪轨生起。


蒋贡康楚罗卓泰耶在《知识宝藏》中提到:「不应该断然否定胜义菩提⼼能够依靠仪轨⽽生起。四灌顶当中的第四灌顶即是依靠⽂字⽽得到,因此没有理由说胜义菩提心无法透过仪轨的⽂字⽽而⽣起。」


总之,胜义菩提⼼可以依靠仪轨⽽生起的根据,从经据上讲,就是佛所说的《诸佛菩萨名称经》,以及龙树菩萨所著作的《发菩提心仪轨》。

从逻辑推理上来讲,就是依照蒋贡罗卓泰耶著作的《知识宝藏》的理路。



2016年第⼗七世⼤宝法王噶玛巴

开示《解脱庄严宝论》 第七天




典故:仪轨的精髓是什么?


接下来,我想讲一个跟这个有关的历史故事。有次竹巴昆列⼤师到了贡波地区,他跟随第七世法王噶玛巴确札嘉措学习《甚深内义》和《⼼气无二》等等法门,法王也慈悲给予他⾐食上的照顾,整个求法之行很是圆满。


有⼀天,法王提出⼀个问题,也就是胜义菩提⼼可以透过仪轨⽽生起吗?


法王身边有一位来自波沃地区的一个名叫噶具瓦的行者——「噶具」 的⽂意是⼗部论,意思是他学习过十部论,他回答法王说:

「听说依照萨迦派的看法,胜义菩提心无法透过仪轨⽽生起,但是对于我们师徒来讲, 其􏰀没什么差别。」


意思是说依靠仪轨⽣起也可以,否定也可以,没什么差别。


当时并不出名的⽵巴昆列也凑著热闹发言:「胜义菩提⼼一定要依靠仪轨生起,⽽且是要透过这个仪轨的精随生起。


这个仪轨的精随是什么呢?

就是上师的加持。如果说加持不是仪轨,那还有什么真正的仪轨呢?」


⽵巴昆列背得出整部《喜⾦刚续》,接着又引⽤其中⼀偈说:

「远离⾔诠之俱生,任于它处不可得,依师教示时⽅便,⾃身福德⽽得知。」


意思是这个无法⾔说、形容的俱生智慧,⽤任何其它⽅法都不可能⽣起,唯有依靠⼀位知道恰当时机教授的上师,以善巧⽅便给予教授,再加上自身福德的积聚,才有可能⽣起俱⽣智慧。


接着⽵卓巴昆列又补充道:

「仪轨不是把铃摇地叮响,把⿎敲地咚响,若想参透甚深法义,就必须透过仪轨,因为仪轨就是帮助我们领会甚深法义的⽅法。

除此之外说再多『仪轨、仪轨』,皆是空谈⽽已。」


⼤家听完都很惊讶,觉得他很有学问,因此隔天就礼请他上座。


我觉得⽵巴昆列大师说得很有道理,仪轨的确可以分为两种:

⼀种是表相文字的仪轨,

另⼀种是相意涵的仪轨。


有些人认为胜义菩提⼼无法透过仪轨⽂字⽽生起,唯有透过实际体验才能领悟,⽽世俗菩提心其实也是⼀样,只是唸唸「我从今天起发誓⽣起菩提⼼」等等的句子,也并不一定能够真正发起心来。


世俗菩提心需要有扎实的修心法门作为基础才可能⽣起,像是七重因果教授、⾃他交换等修⼼法门。


这些修心的基础稳固了,菩提心才有可能生起。

因此,无论世俗或者胜义菩提心,其实都必须依靠实修才可能生起。


2016年第⼗七世⼤宝法王噶玛巴

开示《解脱庄严宝论》 第七天






现在很多人喜欢唸诵仪轨,但⼤部分的⼈都不知道⾃己唸的是什么,讲的内容是什么。

在这样糊里糊涂的状态之下,我觉得这很难

真正得戒或得法。


过去噶当派的善知识博多瓦大师曾说:

「我最早的确是在戒师跟前领受了出家戒,但却是之后在热振跟随⽼居⼠仲敦巴大师时才真正得戒。」 


因为他透过仲敦巴⼤师的开示,才⽣起真实的出离心,所以说那时才真正得到了出家戒。


这段故事跟上面的说法是一样的,如果只是跟随戒师唸诵戒文,但是没有生起出离心的话,也就无法真正得戒,那么这时所唸的仪轨,就是表相⽂字的仪轨。


⽽任何帮助我们生起了出离心的方法,就是相含义的仪轨。


总之,胜义菩提⼼能否透过仪轨生起,有以上几种不同的说法。


但是我觉得眼前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世俗菩提心。


要⽣起世俗菩提⼼也是⾮常不容易的,就算是具备了五眼、五通的声闻、缘觉圣者或者阿罗汉们, 也都很难⽣起菩提心,更不⽤用说身为凡夫的我们了。


例如佛陀的上⾸弟子,智慧第⼀的舍利弗尊者,经典记载说他在生起菩提⼼上也遇到了很⼤的困难,⽽且之后还坏失了菩提心。


所以不是简简单单向戒师回答⼀声 「磊梭」(善哉)就能⽣起菩提⼼的。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起世俗菩提心呢?


我觉得之前的准备一定要做⾜,⼀个是要好好修心,尽⾃己最⼤的努力去练习菩提心,要做到连⼆乘圣者、 阿罗汉们都没有办法做到的修持。


再一个⽅法就是努力地积聚广⼤的资粮,因为如果资粮不具足,菩提⼼是没有办法⽣起的。

2016年第⼗七世⼤宝法王噶玛巴

开示《解脱庄严宝论》 第七天




⽣起菩提⼼的方式


从⾃身的经验来想,我们求授过多少次的菩萨戒,也接受过很多灌顶,多少的宝瓶放在我们的头顶上了,但是⾃己真的得戒了吗?

真的得到灌顶了吗?


别说生起真实的菩提心,可能连造作的菩提心也没有⽣生起过。


我觉得问题出在于修⼼的基础不够,我们把修⼼教⾔都留在书本里,没有把它用在⼼上去修持。


⽣起菩提⼼有几个方式:

第一个是透过具德上师的讲解,听闻后心⽣生起欢喜,就⽐较可能⽣起菩提心。


第⼆个是当⾃⼰对众生起了悲心的时候, 换句话说,也就是悲⼼的种性开显时,也可能生起菩提⼼。所以重点是⾃己要准备好,在正式求授菩提⼼戒之前,先要认识什么是菩提心,同时修持修心的⼝诀。


佛法的修持,不是在形式上装模作样,⽽是透过各⾃的思维⽽有所领会, 或者透过实践⽽有所感受,这样生起的信心才会稳固。


总⽽⾔之,我们要将佛法变成⾃己的体会,这才是最重要的。


2016年第⼗七世⼤宝法王噶玛巴

开示《解脱庄严宝论》 第六天





原 文


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


那么若想:什么是胜义菩提心呢?

即空性大悲藏明⽽不动、远离戏边。

如是彼经亦云:

「彼胜义菩提心,超出世间、远离戏边、极其明显,胜义有境无有垢染、无有动摇,犹如无风之酥油灯焰般极其明显。」


那么若想: 什么是世俗菩提心呢?


亦如彼经云:

「世俗菩提心,即以⼤悲⽽誓拔一切众生出于轮回。」

彼胜义菩提心,是以法性获得;世俗菩提心,是由清净受持表示所⽣生,乃《庄严经论》所宣说。


若问: 彼胜义菩提心在什么分位具有呢?

答日:在初地欢喜地以上具有。 


此亦如《庄严经论释》云:「彼胜义发⼼亦为初地欢喜地。」

世俗菩提心分为二类:愿⼼和⾏心。


此亦如《⼊行论》云:

「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

愿求菩提心,趣⾏菩提心。」


此愿⾏行⼆者的差异亦有众多不同主张,从圣文殊菩萨、龙树阿闇黎以下之传承寂天阿闇黎主张:


愿心,如同想要前往,即欲获圆满佛果的意乐;

⾏心,如同实际前往,即证悟佛果的加行,此亦如《⼊行论》云:「如⼈尽了知,欲⾏正行别,如是智者知:⼆心次第别。


从圣弥勒勒菩萨、无著阿闇黎以下之传承金洲尊者主张:

愿心,为了利益⼀切有情⾃己应得圆满佛陀,⽽心中誓取果;⾏心,应修学佛果之因六波罗蜜多,⽽心中誓取因。


与此义相同者如《⼤乘阿毘达磨集论》云:

「发⼼有⼆种,⾮殊胜者与殊胜者。

其中⾮殊胜者,即⼼想:

啊!愿我现证无上正等菩提!

殊胜者,即⼼想: 如是布施波罗蜜多乃⾄般若波罗蜜多愿悉圆满!」

如是以譬喻、地道和法相之门宣讲发心之分类完毕。



发菩提心之所缘,即缘取菩提和有情之利。


此亦如《菩萨地》云:

「是故,彼发心者即缘取菩提与缘取有情。」

其所谓缘取菩提,即缘取寻求大乘智慧。


《庄严经论・发心品》亦云:

「如是彼智慧,寻求为所缘。」

所谓缘取有情,也不是一个、⼆个或些许,虚空遍及何处,有情即遍及,彼遍及何处,业与烦恼即遍及,若彼遍及何处,痛苦即遍及,即为了消除他们的痛苦⽽发心。


此亦如《普贤行愿品》云:

「乃⾄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发菩提心之因,《⼗法经》云:

「由四因⽽生起彼⼼:

睹见彼心功德、诚信如来、睹见有情痛苦和善知识清净劝勉勉。」


《菩萨地》中也宣讲了四因,如云:

「彼四因者为何?

种性圆满,乃发菩萨⼼之第⼀因;

佛陀、菩萨和善知识摄受,乃发菩萨⼼之第二因;

悲悯诸有情,乃发菩萨⼼之第三因;

虽然有各种各样猛烈、无间、长久的轮回痛苦和难行痛苦,亦不畏惧者,此乃发菩萨心之第四因。」


《庄严经论》中对于清净受持表示所⽣发心和胜义发心之因分别作了宣说。其初者:「友⼒因力与根力,闻力善根串习力,坚固不坚固⽽⽣,宣说他表示发心。」


所谓他表示发心,即所有众他之有表而发心者,彼亦称为从清净受持表示⽽生,即世俗菩提心。

复次,从友⼒有在善知识面前⽽生;

从因⼒也有以种性之力⽽生:

从善根力也有由其种性增上之门⽽生;

从闻力也有由法数和宣讲彼⽽生:

从善根串习力也有此⽣经常听闻、受持和忆念等⽽生。

复次。从友力是不坚固的, 从因等力则是坚固⽽⽣起。


胜义菩提心之因者,曰:

「圆满佛陀极欢喜, 福智资粮粮善积集,于法无分别智慧,⽣故彼承许胜义。」


即由教⾔、修习和证悟的差别⽽生起。

菩提⼼的受持之境,既有阿阇黎的⽅式和没有阿阇黎的⽅式。


复次,若前往阿阇黎⾯前没有失坏命根和梵⾏的障碍,纵然是处所遥远,因有阿阇黎故应前往彼此对境来受持。还有阿阇黎的法相是:精通传戒的依归、⾃身所得戒律无损安住、能够理解身语所表之义、不注重利养、慈悲护念等。


此亦如《菩提道灯论》云:

「从具德相师,受菩萨律仪,善巧律仪轨,

⾃安住律仪,堪传律具悲,当知得良师。」


《菩萨地》亦云:

「菩萨发誓愿故,如法、持戒、精进、持语有表之仪、善能理解。」


如是之上师虽然住在近处,但若前往其⾯前有失坏命根和梵⾏的障碍,乃所谓没有上师,即在如来的身像前诚⼼唸诵三遍受持愿、⾏的诸词句就可以获得愿或行。


此亦如《菩萨地》云:

「若无具有彼等功德之补特伽罗,

菩萨应在如来的身像前,⾃⼰清净取受菩萨戒律仪。」

以上提到菩提心的因,还有传戒阿阇黎的功德等。


简略来说,菩萨戒的传承可以分为广⾏派与深见派,有些教派认为也可称为唯识、中观传承。 


有些认为两个戒律传承没有差别,有的认为是不同的,这些细节明天再做讨论。

2016年第⼗七世⼤宝法王噶玛巴

开示《解脱庄严宝论》 第六天




2016

《解脱庄严宝论》上

 二维码  

2016《解脱庄严宝论》完整视频




往期相关

《解脱庄严宝论》


 你到底是不是真的在修行 · 2016《解脱庄严宝论》

你的快乐是究竟的吗?2014 《解脱庄严宝论》

未来的弟子见到这两部论典,就和见到我没有差别 2014 《解脱庄严宝论》

岡波巴大师简传 “⽐起十⼆年闭关,不如⼗二年利益众生”


往期精选

20 Jan. 2019


因为你,我在这里


碎片化系统闻思修

DharmaInterconnected

正法互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