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立足宏观理论与微观问题之上的探索

史丙浩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2-12-22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本篇文章系关于施春宏教授著《汉语教学理论探索》一书的书评,转自《中国出版传媒商报》6月17日“业者论坛”。

【往期可戳☞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打造的专著型教材——《汉语教学理论探索》

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的宏观视野丨《汉语教学理论探索》序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新兴学科,也是一个交叉学科,学科内容涉及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学科领域。然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新兴学科,其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内涵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换句话说,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学科体系。汉语国际教育又是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学科,在理论研究方面还很薄弱,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相对滞后。甚至有学者指出,当下的教学语法体系总体而言仍基本保留着20世纪50年代初创时期的面貌。目前流行的各种教学法、语言学习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大多是在印欧语言教学和实践当中摸索和建立起来的模子,有很多教学法和教学理论照搬到汉语教学当中会四处碰壁。因此,结合汉语教学实际,探讨符合汉语教学特点的语言教学理论,这是汉语国际教育学界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施春宏教授推出了新著《汉语教学理论探索》,它不仅是对以上问题的探索性解答,同时也是“国际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系列丛书的开篇之作。

施春宏除了从事语法学、词汇语义学、规范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等语言本体研究之外,还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研究,又先后从事《世界汉语教学》和《语言教学与研究》的编辑工作,这些经历使他对语言本体和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的接口问题比较关注,也使他有能力结合宏观理论和微观事实对汉语教学理论进行深入而独到的探索。

这部著作十分重视理论建构。内中既有语言观、本位观等二语教学的根本问题,也有语言教师的论感、语法体系创新和汉语教学当地化等前沿课题,而对所有问题的讨论都指向“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核心论题,且如作者所言:“本书讨论的内容主要不是教师直接施之于教学过程的教法问题,而是对语言教学中可能遇到的观念、方法及方法论问题的理论思考。”书中将这种基于语言教学的观念、方法及方法论层面的学理思考称为“元语言问题”,这在本质上属于元理论问题,也是该书的基本主旨。该书的研究基于当前语言学和语言习得与教学的基本观念来对学理问题进行重新思考,试图在一系列问题上提出新的认识,并就语言本体研究和语言习得、教学研究的接口问题作出新的理论阐发。

这部著作不仅仅有理论体系的建构,还有一些具体问题的重点突破。全书基于现代语言学和语言习得与教学的基本观念来重新思考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基本内容是问题驱动的研究,直面汉语教学中长期存在且有较大争议的若干问题,有的甚至是较为根本的学理问题,并借此初步提出分析思路及处理策略。

这部书研究的核心论题就是“教师”问题,且重点不在“教”而在“师”,即侧重于探讨教师所应具有的观念、方法及方法论方面的知识结构。就研究的主要目标而言,该书并非研究具体的教学实践问题,而主要是探索一种认识问题的方法,同时提出某些可用于实践操作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为此,书中讨论了汉语教学中的本位问题、语言教师的理论直觉问题、元语言意识的培养问题、教材的编写模式问题、教材中语言学知识的分布和呈现问题、语言教学模式与汉语特征的关系问题、教学语法中“结构—功能—语境”的融合问题、数据驱动的语言教学与研究问题、汉语国际教育的当地化问题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施春宏做了很多开拓性的研究工作。他富有教学相关的实践经验,其研究能够把汉语本体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思考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其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这部《汉语教学理论探索》就是非常好的范例。该书既对影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全局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理论探索和高屋建瓴般的学理阐释”(李泉),也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一些带有实践性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分析,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解决方案。

(本文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2年6月17日)



图书信息

《汉语教学理论探索》

施春宏    等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国际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是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与商务印书馆国际汉语编辑室共同策划的一套面向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的专著型教材,崔希亮主编,由国际中文教育各分支领域顶尖学者的最新专著集合而成。本书为该系列第一本,共九章,从理论探索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基本问题,如教学本位观问题、教师知识结构问题、教材建设问题、教学知识体系问题、教学资源问题、汉语国际教育当地化问题,等等。其中既有语言观、本位观等二语教学的根本问题,也有语言教师的论感、语法体系创新和汉语教学当地化等前沿课题,讨论以“教师专业发展”这一论题为核心,是汉语教学基础理论的积极探索,对影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全局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理论探索和高屋建瓴般的学理阐释”(李泉序),对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者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序一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的宏观视野    崔希亮

序二 基于汉语特征的二语教学理论新探索    李泉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基本理念

二、本书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汉语教学的本位观问题

一、引言

二、汉语教学本位的层次性及其逻辑结构

三、汉语教学本位观的理论蕴涵

四、汉语教学本位观的现实问题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言教师的论感问题

一、引言

二、从语感到论感

三、知识传授与论感培养的关系

四、语言创新与高层次论感培养

五、语感和论感的互补性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语言学教材的编写问题

一、引言

二、语言学知识的编写模式与编排策略

三、语言学教材对当前语言学理论的吸收与融合

四、语言学教材的国别化、语别化、族别化问题

五、语言学教材中的论感培养问题

六、教材编写中的语言观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语教材的语法术语问题

一、引言

二、两套教材语法术语呈现概况比较

三、语法术语安排的若干基本原则

四、本章小结

附录:《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发展汉语》的术语呈现方式对比


第六章 教学语法的体系创新问题

一、引言

二、三一语法的缘起、内容和基本主张

三、汉语教学与三一语法

四、为什么三一语法是教学语法的新体系

五、三一语法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六、如何在教学中使用三一语法

七、编写三一语法手册的设想

八、本章小结


第七章 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问题

一、引言

二、确立二语词汇教学基本原则的基本理念

三、意义和用法相结合的原则

四、典型语境驱动的原则

五、词语辨析的最小差异原则

六、语际差异的对比参照原则

七、教学用语与词汇等级相适应的原则

八、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介语语料库的平衡性问题

一、引言

二、语料库平衡性的基本内涵及中介语语料库的平衡性问题

三、中介语语料库平衡性的基本目标

四、实现中介语语料库平衡性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五、本章小结


第九章 汉语国际教育的当地化问题

一、引言

二、汉语国际教育当地化的相关术语及内涵

三、汉语国际教育当地化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四、汉语国际教育当地化的若干内容

五、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作者简介

////

施春宏,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语言教学与研究》主编。研究领域涉及汉语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近年着力从事构式语法、语体语法、韵律语法的理论与应用探索,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和教学研究,并积极开展语言学观念和方法方面的探讨、语言学前沿思想和成果的教学转化与科学普及工作。著有《形式和意义互动的句式系统研究——互动构式语法探索》《汉语纲要》等专著和教材十余部。发表语法学、语义学、词汇学、理论语言学、规范语言学、二语习得和教学研究等相关领域学术论文120余篇,以及语言学随笔80余篇、译文数篇,参与数部工具书编撰。





延伸阅读

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

(第二辑)

(赵金铭 总主编)

《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第二辑)

赵金铭    总主编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往期回顾

著名语言学家蒋绍愚先生精选论文集 ——《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三集》面世

有明三百年学术之总汇,中国思想启蒙者之鸿篇——《明儒学案》(学生国学丛书新编)面世

填补汉语术语研究方面的空白——《汉语术语规范化理论与实践》面世

《红楼梦》多次进入高考试卷,这本“大书”究竟该怎么读?

文字学领域的重要著作丨《汉字构形学导论》(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面世

首届南疆语言生活和语言资源高端论坛在喀什大学举行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