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瑞东 赵格格:为什么我们看四季度中美经贸缓和?

高瑞东 赵格格 高瑞东宏观笔记 2021-09-26

 Hi~新朋友进来 请关注我们哟



核心观点4月份,我们明确提出中美关系将维持“政冷经热”格局,并且持续推出报告,论证经贸缓和的路径、中美诉求、关税减免的优先级。4月,在报告《气候先行,关税殿后,中美经贸缓和路线图》中我们提出,中美关系将长期维持“政冷经热”的格局。6月,报告《“政冷经热”怎么谈,美方诉求在哪里?》进一步分析出中美两方谈判的诉求和底线。8月,报告《美国最想减免哪些产品的对华关税?》认为美方最有可能,优先将机电产品和机械设备放入关税减免程序,或新一轮豁免清单中。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全盘阐述中美经贸四季度缓和的逻辑。
核心观点:中美二季度开启正常沟通,美政府大员释放明显信号。5月,中美高级别官员两次通话,中美经贸领域开启正常沟通。7月,美财政部长耶伦公开质疑对华关税,释放出明显信号。8月,美国多个商业团体致信美国政府,要求减免对华关税。8月12日,彭博社报道,耶伦正在考虑访华。减免对华关税,美国有动力、有诉求。动力:缓解通胀压力,撬动经济恢复。美国进口商承担了90%以上的对华加征关税,对华关税向美国输入通胀。据我们测算,美国取消全部对华关税可以降低终端消费价格约0.2个百分点,可以降低生产环节价格约0.7个百分点。此外,由于中国目前也对美方征收反制关税,非第一阶段协议产品,今年以来对中国出口表现较差,限制了美国经济复苏。诉求:拜登更在乎结构性的经济问题,关注过剩产能、市场开放。通胀压力削减多少,并不是拜登的核心诉求,通过减免关税换取利益,才是核心诉求。中美经贸领域谈判中,除了第一阶段协议之外,拜登将主要聚焦于结构性问题,包括过剩产能,相关市场加大开放,以在2022年中期选举之前,回馈基本盘,稳固摇摆州。四季度有望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窗口期。在美国国内就业基本恢复、但通胀依然存在较大压力时,就是拜登减免对华关税的合适契机,这一窗口期大概在四季度。一方面,全美大流行病失业补贴将在九月初到期,加速居民重返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美国供需不平衡的格局短期依然会维持,预计通胀四季度还将处于高位。需求端,7月PMI数据显示美国需求依然在快速扩张,三轮对居民发放的3200美元直接补贴,持续支撑下半年需求。供给端,美国本轮补库的起始库存水平较低,在补库的过程中,又面临了退休人口增加、关键性基础材料短缺、原材料交付时间延长等问题的限制,供应链瓶颈短期难以解决。“政冷经热”格局持续,政治方面,中美博弈将成为常态。首先,民主党在意识形态问题上会表现的更为强硬。其次,拜登上台后,无论是化解国内贫富差异和种族矛盾,还是拉拢西欧国家加入全球加税计划及美版“一带一路”,都需要树立一个假想敌。上任以来,拜登四处渲染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更是操弄病毒溯源、以期对中国施压。因此,即使经贸关系缓和,政治层面,中美摩擦也将成为常态。认清现实,抓紧时间窗口,攻克“卡脖子”核心技术,加快产业升级,才是制胜之道。

一、中美“政冷经热”格局持续

7月26日,中美政府高级别官员再次于天津举行线下会谈,中方向美国递交两份清单,一份是要求美方纠正其错误对华政策和言行的清单,一份是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另一方面,8月5日,美国零售商、芯片制造商、农民和其它近36个最有影响力的商业团体代表致信贸易代表戴琪和财政部长耶伦,呼吁削减进口关税,以免拖累美国经济。8月12日,美国彭博社报道,耶伦正考虑访华。目前,美国国内通胀高企,taper和中期选举在即,多重因素交织下,中美经贸关系如何演绎,显得至关重要。

4月份,我们明确提出中美关系将维持“政冷经热”格局,并且持续通过报告分析中美两方的谈判诉求和路径。早在年初1月24日的报告《美国新一轮政治周期如何开启》中,我们就提出,相比于特朗普政府,拜登上台后,中美博弈的烈度和不可预测性会降低,但是博弈的广度会加大,意识形态将成为美国施压中国的新议题,中美科技战会成为持久战,第一阶段协议则是经贸关系的“压舱石”。

4月,我们在报告《气候先行,关税殿后,中美经贸缓和路线图》中明确提出,中美将长期维持“政冷经热”的格局。6月,我们在报告《“政冷经热”怎么谈,美方诉求在哪里?》里,进一步分析出中美两方谈判的诉求和底线。8月,在报告《美国最想减免哪些产品的对华关税?》中,我们通过关税排除清单,进一步得到美方最有可能,优先将机电产品和机械设备放入关税减免程序,或新一轮豁免清单中。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详细梳理中美经贸会在四季度出现缓和的逻辑。

政治方面,中美博弈将成为常态,美国从国际秩序、病毒溯源等多个角度施压中国。首先,民主党的政治理念和宣传口号,决定了其在意识形态问题上,会比共和党表现的更为强硬。其次,拜登上台后,无论是化解美国国内愈发尖锐的贫富差异和种族矛盾,还是拉拢和胁迫西欧国家加入全球加税计划及美版“一带一路”,都需要树立一个假想敌。8月27日,美国情报处最终公布90天病毒溯源调查报告摘要,美国无视世卫组织的科学调查结果,将本次病毒溯源调查无果的责任归咎于中国。

经贸方面,中美均有减免关税的诉求。二季度以来,中美经贸开启正常沟通,经贸领域不断释放缓和信号。

二季度,中美经贸领域已经开始正常沟通,启动两次高级别线上对话。5月27日及6月2日,短短一周之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分别与美贸易代表戴琪、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通话。这也是继2020年8月25日之后,中美经贸领域牵头人的首次通话。而通话议题,也从“双边贸易”转到“宏观经济形势和多双边领域合作”,代表着中美经贸领域已经开始正常沟通。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质疑对华关税,信号意义明显。7月20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美国政府对中国部分货物加征额外关税的措施,本质上是对美国消费者征税,伤害了美国消费者。耶伦作为美联储前主席,擅长引导市场预期,也了解政府高官公开表态的重要意义。耶伦作为现任美国政府大员,首次对中美经贸协议前景发表公开表态,其信号意义非常明显。8月12日,彭博社报道称,美国财长耶伦正在评估未来几个月对中国进行访问。

二、减免对华关税,美国有动力、有诉求

2.1 动力:缓解通胀压力,拉动美国出口

据中国商务部[1],美方对中国加征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中的90%,是由美国进口商承担,这已经给美国企业造成1.7万亿美元市值损失。承担关税的美进口商,只能通过涨价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2018—2019年加征关税使美国家庭总收入降低了88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家庭损失675美元。中美经贸摩擦一度令美国损失24.5万个就业岗位。

5月17日,据CNBC报道,美国穆迪表示,美国企业正承受着中美提高关税而造成的大部分成本负担。穆迪称,在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0%的平均关税中,美国进口商承担了90%以上的额外费用。这意味着美国进口商需为中国商品支付高出原价约18.5%的费用。

面对成本和通胀压力,美方企业代表、议员等,今年以来多次敦促拜登政府取消关税,或者是重启关税豁免程序。2020年,就有多个美国企业代表、议员等,公开敦促拜登政府取消对华关税。今年以来,美国各界更是密集发声,要求拜登政府解决关税负担问题。8月5日,包括美国全国商会、美国商业圆桌会议、全美零售商联合会、美国农场主联合会和半导体行业协会等在内的30多个商业团体致信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和财政部长耶伦,呼吁拜登政府重启与中国关于进口关税的谈判。


减免关税可以减轻美国通胀压力,但影响不大。美国进口占到终端消费的比重为10.7%,占生产环节的26.3%;其中,中国进口在美国终端消费进口的比重约为16%,来自中国进口在美国生产环节进口的比重为21%(Hale,2019)。汇总可知,来自中国进口对美国终端消费的实际影响为1.7%,对美国生产环节的实际影响为5.5%。截至8月,美方对对华进口商品整体加征了13%的关税。因此,美国取消全部对华关税可以降低终端消费价格约0.2个百分点,可以降低生产环节价格约0.7个百分点。 

机电产品和机械设备在2019年优先进入关税排除清单,预计也有望在今年四季度优先开启关税减免程序。2018年底到2020年8月份,美方陆续推出了33批次关税排除清单。2019年,机电产品和机械设备优先进入关税排除清单,也始终是关税排除清单的主要组成部分。美国对此类中国商品有较大的进口依赖度,一则,全球价值链测算显示,在电气设备、机械设备领域,美国对中间品的进口依赖度比较高。二则,2019年以来,工业品链条和高技术品类,中国在美国进口的份额下滑的幅度较小,疫情期间,份额又普遍出现了回升。截至2021年5月,机械设备的份额依然高于2019年(详情请参考8月4日报告《美国最想减免哪些产品的对华关税?》)。

当然,通胀压力削减多少,并不是拜登的核心诉求,通过减免关税换取利益,才是核心诉求。特朗普前总统通过对华加征关税的口号,来拉拢鹰派选民。事实上,对华加征关税后,制造业的工作机会也并未回流美国。但是,特朗普前总统的宣传目的已经达到。对于美国政客而言,对华施加怎么样的政策,只服务于当期的政治诉求。同理,减免对华关税,能够降低多少美国通胀压力,并非拜登核心诉求。拜登的核心诉求在于,通过对华削减关税,来换取党派基本盘的核心利益,为2022年中期选举造势。

除了关税之外,中国对美国征收的反制关税,也影响了美国的经济恢复。由于中国目前也对美方征收反制关税,美国出口商还承担了第一阶段协议涉及产品之外,其他对华出口产品的关税。因此,非第一阶段协议产品,今年以来中国自美进口增速表现较差,这同样限制了美国经济的复苏。

2.2 诉求:拜登更在乎结构性的经济问题

拜登在竞选初期,曾明确表示过不支持对华加征关税,他认为这等同于对美国公司和消费者征税。不过,拜登针对于特朗普政府留下的政治遗产,不会轻易放弃,而是要以减免关税,来换取利益。2021年3月,美贸易代表戴琪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就是否会考虑取消对华关税曾经说过,“没有谈判者会放弃杠杆,对吧?”。

拜登更关注经济的结构性问题。特朗普政府在乎总量的贸易逆差问题,在他上任之后,对加拿大、墨西哥、欧洲、日韩等国发起贸易争端。谈判诉求,主要落于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及农业,包括提高钢铁、金属制品的进口关税。与特朗普不同,拜登更在意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包括过剩产能,相关市场加大开放。此外,拜登也要笼络摇摆州的工人和农民,要督促中国加快执行第一阶段协议,以防其再度被共和党拉拢。

首先,今年以来,美欧针对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出牌。5月17日,美国和欧盟达成协议,欧盟将暂缓针对36亿欧元的美国出口商品征收50%关税的措施,双方同意不将两国在钢铝关税问题上的争端升级。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欧盟仍然致力于与美国一起为不正当的钢铝关税找到解决方案,并与美国合作解决问题的根源,即全球钢铁产能过剩”。2016年,欧美曾就钢铁行业过剩产能问题,对中国联合施压。

其次,为了维护基本盘利益,预计美国会进一步要求中国市场开放。从拜登竞选捐款来源来看,拜登的五大基本竞选盘是金融、科技、医疗、互联网和新能源。金融和科技公司作为拜登背后主要利益集团,在华利益巨大。为了能够回馈基本盘的“金主”,拜登后续或继续向中国施压,以期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和扩大开放。2022年中期选举临近,拜登需要兑现承诺,而拜登手中的筹码,就是减免对华关税。

三、削减关税同样是中国的重要诉求

中国乐见美在华企业获得更大成功,但首先要求美方要放弃对华的不合理政策。2月22日,王毅外长在“对话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蓝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表示,“当前形势下,双方可由易到难,积极互动,积累善意…中国乐见美在华企业获得更大成功,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改善中国营商环境,同时希望美方尽快调整政策,放弃对中国产品加征不合理关税,放弃对中国企业和科研教育机构实施各种单边制裁,放弃对中国科技进步进行无理打压,为两国合作提供必要条件”。

削减对华关税,对于稳定下半年出口有重要意义。在疫情反复和极端天气冲击下,7月投资、消费、生产均不及预期,出口增速也出现明显下行信号。疫情反复、上下游通胀剪刀差压制下游企业盈利恢复,叠加出口回落,上述因素均会拖累制造业复苏的步伐。因此,削减对华关税,对于稳定下半年出口和经济有重要意义。中美经贸关系缓和,同样也提升中小企业产能扩张的信心。

四、四季度有望成为合适的窗口期

拜登提出对华减免关税,也需要一个“政治正确”的窗口期,至少要等到美国国内就业基本恢复。在美国就业基本恢复之前,拜登减免对华关税,都容易招致美国国内舆论反弹。

合适的窗口期大概率在四季度出现。在美国国内就业基本充分恢复、但通胀依然存在较大压力时,就是拜登减免对华关税的合适窗口期。我们预判这个时间点大概是四季度。

一则,全美大流行病失业补贴将在九月初结束发放,学校也开始秋季线下复课,加速居民重返劳动力市场。6月份,随着部分州开始提前结束失业补贴发放,6月、7月全美非农就业数据连续超预期。其余州也会在9月初结束大流行病失业补贴发放,加速居民重返劳动力市场。

7月29日,美国总统拜登发表演讲,宣布一系列新举措以提高美国疫苗接种率,包括建议各州动用联邦政府此前下拨的资金,为今后接种疫苗的民众提供每人100美元的奖励。7月下旬以来,疫苗接种已经出现小幅加速。随着疫苗接种推进,疫情对于居民重返就业市场的限制也会削弱。

二则,美国供需不平衡的格局短期依然会维持,通胀四季度可能还处于同比高位。

一方面,美国储蓄率高于疫情前水平,随着经济加速,美国需求依然在扩张。7月美国ISM新订单指数录得64.9%,依然处于高景气区间。疫情以来,美国居民收到了三轮共计3200美元每人的直接补贴,据CNBC统计,大部分美国人将第二轮补贴储蓄起来。因此,现在全美储蓄率依然高于疫情前水平,这也会支撑下半年美国需求的恢复。


另一方面,美国供给恢复持续受限,供需不平衡的格局短期依然会维持。美国本轮补库的起始库存水平较低,在补库的过程中,又面临了供应链阻塞、关键性基础材料短缺和原材料交付时间延长等问题。ISM制造业调查委员会主席Timothy Fiore表示,进入第三季度,制造业将受到历史最长的原材料交货期、关键基础材料持续短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产品运输困难的影响。另外,全美劳动力很难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据美联储7月货币政策报告,去年和今年美国退休人口数量增加,大幅缩减了劳动力人口供给池。

综上,供应链瓶颈持续,美国四季度可能依然面临着较高的通胀压力。

五、中国积极履行第一阶段协议,是中美经贸的“压舱石”

中国在积极履行第一阶段协议的采购要求。中方积极履行第一阶段协议,持续推进第一阶段协议涉及产品采购。2020年全年,中国完成了对应采购目标额的63%。未完成的部分,递延到了2021年。2021年1至6月,中方采购第一阶段协议产品518亿元,完成了前6个月对应目标额的68%,完成了全年目标额的34%。

农产品和制成品采购进度较快。农产品方面,2021年全年采购目标为256亿美元,对应上半年目标份额为128亿美元,中国完成采购142亿美元,完成度为111%。在制成品方面,2021年全年采购目标为755亿美元,对应上半年目标份额为378亿美元,中国完成采购310亿美元,完成度为82%,相较2020年,完成度均大幅提升。


第一阶段协议涉及产品关乎摇摆州利益,唯有中国采购一枝独秀,是中美经贸关系的“压舱石”。第一阶段协议产品包含制成品、农产品和能源品,涉及到摇摆州工人和农民的切身利益,这些群体是特朗普政府迫切想要讨好,同样也是拜登政府需要极力争取的对象。疫情以来,主要经济体中,唯有中国2020年自美采购第一阶段协议产品出现了快速恢复;2021年上半年,中国自美采购第一阶段协议产品增速仍然显著高于其他国家。

在中国采购的拉动下,2021年上半年,美国第一阶段协议产品出口保持增长,显著好于其他品类,成为拉动美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有利于撬动美国经济恢复的主要支点。




[1]据央视新闻2021年6月报道



End

相关阅读

20210829-90天病毒溯源无果而终,美国政治操弄何时止步?
20210805-美国最想减免哪些产品的对华关税?
20210625-拜登时代,中美科技角逐将如何演绎?
20210610-“政冷经热”怎么谈,美方诉求在哪里



光大宏观 高瑞东团队







高瑞东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曾任职于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
赵格格北京大学金融硕士,聚焦国内实体经济、对外贸易、人口预测及中美关系。
刘文豪

 复旦大学理学硕士,聚焦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货币政策。

刘星辰
上海财经大学数量金融硕士,聚焦实体通胀、财政政策。
陈嘉荔
纽约巴鲁克大学定量方法与建模硕士,聚焦美国宏观经济走势、货币和财政政策、政府债务。
杨  康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聚焦实体经济、经济周期以及中观行业研究。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