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瑞东 赵格格:美国高通胀还能持续多久?

高瑞东 赵格格 高瑞东宏观笔记 2022-03-14

 Hi~新朋友进来 关注我们哟


核心观点

事件

美国12月CPI同比增7%, 前值6.8%,市场预期7.1%; CPI环比增0.5%,前值0.8%,市场预期0.4%;


核心CPI同比增5.5%, 前值4.9%,市场预期5.4%;核心CPI环比增0.6%,前值0.5%,市场预期0.5%。


截至1月12日收盘,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2bp;股指全线上扬,标普500指数涨0.3%,纳斯达克指数涨0.2%,道琼斯工业指数涨0.1%。

 

核心观点:

美国12月CPI同比略不及预期,环比连续第二个月回落,住所项、新车、二手车和卡车为主要贡献项。供应链问题边际好转缓解通胀压力,预计通胀将在2022年一季度筑顶,并在之后趋于回落。


基于通胀不具备可持续性、长期通胀预期仍处在较合理水平、就业与经济修复仍在进行,预计美联储加息节奏或将不及预期。


若后续通胀压力趋缓,则加速加息预期落空,预计2022年美债收益率走势呈前低后高。


通胀压力趋缓,CPI环比持续回落。美国12月CPI同比略不及预期,环比连续第二个月回落,显示通胀压力趋缓。住所项、二手车和卡车、新车是主要贡献项。因Omicron冲击,能源价格环比由正转负。


展望看,供应链紧缩问题逐步缓解,进一步改善供需失衡现象,并且,能源价格对CPI的支撑有限且不可持续。预计通胀将在2022年一季度进入筑顶阶段,不会导致美联储加速加息。


美联储加息节奏或不及预期。我们认为,美联储加息的节奏或将不及预期,原因有三。

一是,美国通胀可持续性较差,通胀后期回落降低美联储加速加息压力。

二是,美国长期通胀预期仍处于较合理水平。

三是,经济修复和就业市场修复仍需时日,不构成美联储加速加息条件。


预计美债收益率走势前低后高。若通胀压力趋缓,则加速加息预期落空,预计2022年美债可能前低后高。

一、通胀压力趋缓,CPI环比持续回落

美国12月CPI同比和环比持续上行走势。住所项、二手车和卡车、新车是主要贡献项。CPI同比不及预期,环比连续第二个月回落,显示通胀压力趋缓。




分项看家用食品环比升0.4%,同比升6.5%,主要受蔬菜和水果、乳制品、谷物类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向前看食品价格上行空间有限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显示,12月全球居民最常用的食物品类价格持续回落,虽仍未完全回到疫情前水平,但价格上行最快阶段已经过去。因食品类商品可替代性较强,若美国本土食品价格持续上行,则会带动食品进口,缓冲食品价格上涨态势。
非家用食品(外出餐饮)价格环比升0.6%,连续第五个月上行,同比升6%。其中,有限服务和全套服务用餐价格同比分别升8%和6.6%,为历史最高水平。
服务业劳动力短缺是带动外出餐饮价格上行的主要因素。向前看,服务业时薪增速已开始边际放缓,虽然劳动力短缺将持续带动消费价格上涨,但其持续时间和影响幅度或将有限。



12月受Omicron冲击,全球能源价格小幅回落。能源价格环比由正转降负,环比跌0.4%,同比升29.3%,同比增速放缓。
展望来看,能源价格对CPI的支撑是有限并且不可持续。以美国劳工部能源项CPI指数与指数权重的计算方式来看,12月能源项同比升29.3%,为整体CPI贡献1.8%。
若我们假设,接下来能源项同比持续上行至35%(2000年以来历史最高位为34.8%),CPI上行至8%,其对CPI的额外拉动预计在0.1个百分点,对通胀的威胁也是有限的。


受供应链紧缩影响,12月新车价格延续上行走势,环比升1.0%,同比升11.8%。二手车价格环比升3.5%,同比升37.3%。芯片短缺和供应链问题持续限制汽车产量,抬升价格。
但需要注意,汽车供需失衡已有趋好迹象。12月汽车产量环比超过销量环比,并且,汽车销量在2021年4月达到24.7万辆之后,持续回落。向前看,汽车需求再次大幅上行的概率较低。
另外,12月PMI供应商交付指数从11月的72.2下滑至64.9,连续两月下滑(指标越低说明交付时间越短),新订单小幅下行,客户库存有触底反弹迹象,同样也证明,供应链逐步好转。
物流运输方面,全球海运价格已经触顶回落,显示物流运输修复正在持续,边际缓解商品短缺导致的价格上行压力。
向前看,若高频数据持续趋好,新车和二手车价格持续上行的时间和空间都将有限。
住所项环比上行0.4%,同比升4.1%,因住所项在CPI中的比重较大(32%),其对环比CPI贡献达0.13%。
一方面,疫情趋弱,劳动力回城提升租房需求,推升房租价格。另一方面,供应链问题导致美国新屋开工数量低迷,房屋空置处于历史低位0.9%(第三季度),显示供需仍偏紧,带动房屋和租金价格上行。
向前看,房屋价格环比增速已边际回落,月度房屋供应已有触底反弹迹象,显示供应链修复持续,将在供给端缓解住所项继续上行压力。预计住所项价格上行将持续至明年上半年,并在之后趋于回落。
整体来看,从供应链和劳动力供需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通胀已经见顶,2022年一季度将进入筑顶阶段,不会导致美联储加速加息。





二、美联储加息节奏或不及预期

根据CME FedWatch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月12日,市场押注美联储有74%的概率在2022年3月宣布第一次加息,有32%的概率于今年5月宣布第二次加息,有36%的概率于9月宣布第三次加息。
但我们认为,美联储加息节奏或将不及预期,原因有三。
第一,美国通胀可持续性较差,通胀后期回落降低美联储加息压力。
如前文所述,供给端问题已经边际缓解,而需求端的支撑也在逐步回落。
耐用品消费增速同比已从2021年3月的18.8%回落至2021年11月的10.5%; 非耐用品消费增速虽然维持平稳,但上行空间有限。占美国GDP比重最大的服务消费同比缓慢复苏。
展望来看,供需矛盾正在逐步缓解,叠加美国居民收入和储蓄持续下行,通胀压力预计在2022年第一季度进入筑顶阶段,不具备可持续性。



第二,美国长期通胀预期仍处于较合理水平。历史数据证明,长期通胀预期对实际通胀走势影响较为显著,参见我们2021年12月16日外发报告《鸽派鲍威尔,鹰派点阵图》。因此,美联储时刻关注长期通胀预期,并锚定长期通胀预期在稳定位置。  
我们选取美联储最常用的4种长期通胀预期指标,发现只有密歇根大学5年通胀预期已上行到接近3%的通胀目标,其他三种长期通胀预期都在略高于2%的位置,也就是美联储所定的通胀目标(inflation rises to 2% and is on track to moderately exceed 2% for some time)。
并且,自2000年以来,现阶段长期通胀预期指标都在80百分位之下,并没有太过极端。


第三,经济修复和就业市场修复仍需时日。2021年12月,美国劳动参与率为61.9%,与疫情前仍有1.5%的缺口,而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仍存在1.6%的缺口就业的修复需要经济的支撑
鲍威尔在2022年1月11日提名听证会上表示,劳动力市场收缩对通胀影响较大,可能比供应链问题对通胀的影响更大,经济需要长时间的扩张才能吸引更多人加入劳动力市场(“a smaller labor force can be an issue going forward for inflation, achieving a strong rebound in hiring that draws Americans into the workforce who aren’t actively seeking jobs  is going to take a long expansion )。
因此,若通胀风险下行,则将降低美联储加速货币政策收紧的紧迫性。

三、预计美债收益率前低后高

若通胀压力趋缓,则加速加息预期落空,预计2022年美债收益率走势可能前低后高。
美债名义收益率可以被拆解为实际收益率和盈亏平衡通胀率(通常作为长期通胀预期的衡量标准),这两者主要由经济基本面、通胀、和货币政策决定,参见我们2021年11月16日外发报告《美债收益率上行空间有限,利好风险资产》
上半年,在通胀压力趋弱的背景下,美联储加息节奏或将放缓,市场加速加息的预期落空,美债上行空间有限。
但在2022年下半年,在经济持续修复,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向最大就业靠近的背景下,预计美联储货币政策转鹰强度增大,引导市场加息预期,支撑美债收益率走强。


End



光大宏观 高瑞东团队
高瑞东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曾任职于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
赵格格北京大学金融硕士,聚焦国内实体经济、对外贸易、人口预测及中美关系。
刘文豪

 复旦大学理学硕士,聚焦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货币政策。

刘星辰
上海财经大学数量金融硕士,聚焦实体通胀、财政政策。
陈嘉荔
纽约巴鲁克大学定量方法与建模硕士,聚焦美国宏观经济走势、货币和财政政策、政府债务。
杨  康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聚焦实体经济、经济周期以及中观行业研究。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