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瑞东 刘星辰:低物价背后的经济复苏脉络

高瑞东 刘星辰 高瑞东宏观笔记 2023-09-13

 Hi~新朋友进来 请关注我们哟

核心观点

事件: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4月份全国CPI和PPI数据。1)CPI同比 0.1%,前值 0.7%,市场预期 0.4%;CPI环比-0.1%,前值-0.3%;2)核心CPI同比 0.7%,前值 0.7%;3)PPI同比 -3.6%,前值 -2.5%,市场预期 -3.3%;PPI环比-0.5%,前值0%。

核心观点:

4月,CPI同比下探至0.1%,PPI同比跌幅加深,均低于市场预期。CPI同比增速走低,与食品、能源、耐用品等消费品价格下跌有关,服务领域延续温和上涨。PPI同比跌幅加深,反映的是国内需求不足、海外需求走弱的影响。

年初以来,国内物价呈现为服务品通胀、工业品通缩特征,与疫后生产快速修复、原材料成本下跌,而终端需求恢复尚不均衡有关。预计在海外需求回落、国内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年内物价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消费品降价,推动CPI同比继续走低

4月,CPI同比增速进一步回落至0.1%,低于前值0.7%,也低于市场预期的0.4%。一是,受高基数、市场供应充足影响,猪肉、鲜菜等食品价格明显回落。二是,国际能源价格走弱,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跌。三是,因消费需求恢复偏弱、原材料成本下降,家电、汽车、电子等消费品迎来普遍降价。

可以看出,以食品、能源、耐用品为代表的消费品,由于供给充足、需求恢复偏弱,4月价格均出现回落,而服务领域,由于假期出行需求增加,价格则出现温和上涨,反映出疫后消费领域复苏冷热不均的现象。

PPI环比跌幅扩大,同比继续走弱

4月PPI环比转负至-0.5%,叠加高基数影响,同比跌幅持续扩大,跌幅降至3.6%。具体而言:1)能源价格方面,受国际油价下跌、国内煤炭产能释放影响,石油、煤炭价格跌幅均明显扩大;2)上游原材料方面,随着前期赶工进程结束,3月下旬后,工业生产需求转弱、建筑业需求放缓,钢材、水泥等价格转为下跌,与新能源产业相关的有色价格则小幅上涨;3)中游装备制造方面,电子、汽车产品价格普遍下跌,与海外需求周期性走弱、国内需求恢复偏弱有关,在前期产能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存在局部产能过剩风险;4)下游行业表现分化,食品、耐用品价格跌幅扩大,但与出行需求相关的衣着、娱乐用品价格则出现上涨。

需求弱复苏背景下,预计年内物价维持较低水平

从年初以来的通胀数据可以看出,国内物价呈现为服务品通胀、工业品通缩特征,这与疫后生产快速修复、原材料成本下跌,而终端需求恢复尚不均衡有关。一方面,疫后国内CPI同比持续走低,与劳动力快速恢复、猪价周期性下跌、国际油价走弱有关,反映的是供给充足、成本下降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指向居民收入分化、总体消费能力偏弱的现实情况,导致消费复苏仍然以服务需求释放为主,而与居民收入、地产后周期相关的耐用品消费表现较弱。

CPI方面,考虑消费渐进式温和复苏、去年同期高基数、以及猪周期下行影响,预计二三季度CPI同比仍保持低位,四季度小幅上行,全年中枢在1%附近。PPI方面,在海外需求回落、国内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预计二季度PPI同比筑底,三季度企稳回升,全年同比中枢为-1.5%。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回落超预期;国内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一、消费品降价,推动CPI同比继续走低

4月,CPI同比增速进一步回落至0.1%,低于前值0.7%,也低于市场预期的0.4%。其中,食品CPI同比为0.4%,低于上月的2.4%;非食品CPI同比为0.1%,低于上月的0.3%;核心CPI同比为0.7%,持平于上月。

导致4月CPI同比增速加快回落的原因有三:
一是,受高基数、市场供应充足影响,猪肉、鲜菜等食品价格明显回落。同比看,食品分项对CPI拉动率自上月的0.7个百分点降至0.1个百分点,是导致CPI同比加快下行的主因。环比看,由于生猪产能充足,叠加消费淡季影响,猪肉价格环比下降3.8%,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从能繁母猪领先指标看,本轮猪周期下行阶段尚未结束,预计二三季度猪价仍然承压。此外,由于鲜菜、鲜果大量上市,二者价格分别环比下降6.1%、0.7%。
二是,国际能源价格走弱,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跌。4月,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环比均下降1.7%,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环比自上月-0.3%降至-1.6%。
三是,因消费需求恢复偏弱、原材料成本下降,家电、汽车、电子等消费品迎来普遍降价。从环比看,家用器具、交通工具、通信工具价格均出现回落,4月环比分别为-0.6%、-0.9%、-0.4%,上月环比分别为0.4%、-1.6%、-0.1%。
可以看出,以食品、能源、耐用品为代表的消费品,由于供给充足、需求恢复偏弱,4月价格均出现回落,而服务领域,由于假期出行需求增加,价格则出现温和上涨,依然反映疫后消费领域复苏冷热不均的现象。环比看,4月服务环比升至0.3%,高于上月0.1%,高于季节性水平0.2%(选用2018-2022年同期均值,下同)。其中,4月旅游价格环比上涨4.6%,高于上月-0.4%,高于季节性水平1.4%。

二、PPI环比跌幅扩大,同比继续走弱

4月PPI环比转负至-0.5%,叠加高基数影响,同比跌幅持续扩大,跌幅降至3.6%,表明在一季度疫后复苏红利释放后,经济复苏斜率放缓,工业生产强度走弱、消费领域呈现弱复苏态势。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跌至-0.6%,生活资料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跌至-0.3%。

能源价格方面,石油、煤炭价格跌幅均明显扩大。石油价格方面,此前,受硅谷等中小银行流动性事件影响,避险需求升温推动3月国际油价回落,对国内石油价格带来滞后影响。4月,国内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2.3%,带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环比下降1.1%。3月下旬后,随着流动性风险担忧缓和,叠加4月初OPEC+意外减产,对油价构成较强支撑。4月下旬后,由于海外需求走弱、俄罗斯石油出口保持高位,油价再度回落,步入震荡区间。煤炭价格方面,由于国内煤炭产能持续释放、进口量增多,煤炭价格进一步下跌。4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下降4.0%,上月为下降1.2%。
上游原材料方面,随着前期赶工进程结束,3月下旬后,工业生产需求转弱、建筑业需求高位放缓,钢材、水泥等价格转为下跌,与新能源产业相关的有色价格则小幅上涨。4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分别环比下降1.0%、下降0.1%,上月分别为上升1.3%、持平;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2%,上月为下降0.3%。
中游装备制造方面,电子、汽车产品价格普遍下跌,与海外需求周期性走弱、国内需求恢复偏弱有关,在前期产能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存在局部产能过剩风险。4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7%、 0.2%,上月分别为0.4%、-0.1%。
下游行业表现分化,食品、耐用品价格跌幅扩大,但与出行需求相关的衣着、娱乐用品价格则出现上涨。PPI生活资料中,4月食品、耐用消费品类价格环比分别为-0.5%、-0.3%,上月均为-0.1%;4月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环比上涨0.9%,纺织服装服饰业价格环比上涨0.1%

三、需求弱复苏背景下,预计年内物价维持较低水平

从年初以来的通胀数据可以看出,国内物价呈现为服务品通胀、工业品通缩特征,这与疫后生产快速修复、原材料成本下跌,而终端需求恢复尚不均衡有关。一方面,疫后国内CPI同比持续走低,与劳动力快速恢复、猪价周期性下跌、国际油价走弱有关,反映的是供给充足、成本下降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居民收入分化、总体消费能力偏弱的现实情况,导致消费复苏仍然以服务需求释放为主,而与居民收入、地产后周期相关的耐用品消费表现较弱。从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旅游数据看,旅游人数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而旅游收入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指向居民消费能力仍然有限。

CPI方面,考虑消费渐进式温和复苏、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预计二三季度CPI同比增速仍保持低位,四季度小幅上行,全年中枢在1%附近。一方面,年内猪油共振概率较低,食品和能源价格对CPI同比构成拖累。当前猪周期仍处在下行阶段,年初以来能繁母猪持续去化,预计对应四季度生猪供应开始回落,叠加季节性需求回暖,预计四季度猪价温和上涨,但二三季度大概率承压。油价方面,鉴于海外需求走弱预期逐步兑现,俄罗斯原油出口未受影响,原油价格中枢较去年有所回落,但鉴于OPEC挺价意愿较强,预计原油价格在80美元/桶附近震荡。另一方面,鉴于疫后服务业生产快速恢复,而消费市场温和复苏,服务价格总体涨幅可控,叠加房租价格表现偏弱,预计核心通胀上行空间有限。
PPI方面,在海外需求回落、国内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预计二季度PPI同比筑底,三季度企稳回升,全年同比中枢为-1.5%。一则,美国强势加息背景下,房地产投资、商品消费、企业库存均处在下行通道。考虑到美国通胀粘性仍高,年内降息概率较小,需求侧大概率持续降温,海外大宗商品价格仍处在下行期。二则,经历一季度疫后复苏红利释放,3月下旬以来经济复苏斜率有所放缓,4月工业生产相关指标全面走弱,高炉开工、化工生产、石油沥青等指标开工率均环比回落,地产销售也有所降温,考虑到当前去库进程仍在持续,加之部分制造业领域出现产能过剩问题,预计相关工业品价格仍旧承压。

四、风险提示

海外需求回落超预期;国内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End

相关阅读

20230503-高瑞东 杨康:4月经济复苏的中观成色


20230423-高瑞东 刘星辰:疫后经济复苏有哪些结构性特征?


20230411-高瑞东 刘星辰:如何看待CPI同比跌破1%?



好书推荐



光大宏观 高瑞东团队


高瑞东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赵格格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5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经济、人口问题及中美关系。在《Economics Letters》、《中国金融》等发表文章多篇。对古代经济史、地缘政治博弈尤感兴趣,通过缜密推理,不断提升对社会运转本质的认知。刘文豪

复旦大学理学硕士,聚焦海内外流动性以及大类资产配置。在校期间曾三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多次获得数学类竞赛国际、国家级奖项,毕业后前后任职于公募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投资、研究部门,曾覆盖宏观经济、利率策略以及大类资产配置等研究领域。

刘星辰
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士、数量金融硕士,4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通胀、财政政策等主题。本硕期间均荣获国家奖学金,擅长通过底层数据挖掘、推演、论证宏观问题,在《中国金融》、《中国改革》等期刊发表文章多篇。杨  康
CPA,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本科,上海财经大学硕博,聚焦中观行业以及生产法GDP分析。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数据分析能力强,财务功底扎实,CPA六门考试一次通过,中国高校SAS数据分析大赛全国一等奖。顾皓阳
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硕,辅修经济学,注册会计师,具备多年新能源领域科研经验,曾获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聚焦中观行业和产业政策,致力于结合宏观视野与产业认知,把握经济规律,挖掘产业机会。査惠俐
上海财经大学理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曾获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聚焦资产配置方向,致力于从数据中挖掘潜在有价值的信息,定性与定量结合进行资产配置研究。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