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瑞东 查惠俐:买方视角:资产价格如何演绎?

高瑞东 查惠俐 高瑞东宏观笔记 2023-09-13

 Hi~新朋友进来 请关注我们哟



观点


宏观经济:复苏斜率放缓,市场预期偏弱随着4月各项数据出炉,国内经济呈现复苏斜率放缓、结构分化加剧态势,市场达成经济复苏内生动能偏弱的共识。此前,由于去年基数较低,市场对经济数据读数的预期较为乐观。在数据公布后,部分领域数据不及预期,使得当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相对偏弱,在此背景下,买方机构对于稳增长政策的期待有所升温。货币政策方面,买方机构维持货币政策将延续宽松基调的看法。

A股:回调有限、存量博弈的结构性行情

A股主要指数有所承压,但多数买方机构认为,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和当前估值水平,市场回调空间有限。经济弱复苏、增量资金有限、市场仍是存量博弈格局,多数买方机构预期市场维持大盘指数震荡、结构性行情。板块上,前期的热点板块“中特估”、人工智能呈现获利回吐的特征,但买方机构看好人工智能板块的长期走势,“中特估”依然被看作全年主线,近期消费板块热度有所抬升。

港股:短期或承压,中长期趋势向好

总体上看,买方机构认为在当前港股估值具有性价比、企业盈利预期向上、海外流动性压制边际缓解背景下,港股中长期趋势向上;但考虑到国内经济复苏力度偏弱、海外风险未平,短期港股可能维持震荡走势。

债市:短期转向概率较小,中长期偏空

综合来看,多数买方机构认为,在国内经济复苏动力偏弱、资金面维持宽松背景下,短期债市偏强,但考虑到当前计价或已较为充分,预计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空间不大。从风险层面看,买方机构普遍认为,当前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突然转向概率较小,短期债市调整风险不大;但考虑到国内经济趋势仍然向上,中长期看债市偏空。

海外宏观:降息预期趋于一致、债务上限博弈或拖累经济

债务上限问题成为买方机构讨论的热点话题,加息、降息、衰退依然是美国宏观经济的关键词。加息:多数预期6月不会再次加息,但加息预期有所抬升。降息:关于降息的预期逐渐趋于一致,短期降息概率较小。衰退:多数机构认为衰退难以避免,信贷收缩正在加剧衰退风险。债务上限:买方机构普遍认为违约概率较小,但可能对经济增长和市场波动产生负面影响。

美股:持谨慎态度、未来风险因素较多

近期美股主要指数整体呈现倒“V”型走势,买方机构看法偏空。在金融环境收紧、经济衰退风险上升背景下,企业盈利或在未来大幅下滑,债务上限的不确定性可能对风险偏好形成压制,当前美股估值仍高,对美股持谨慎态度。

美债:多空力量博弈,高评级债券更受青睐

影响美债利率的多空力量博弈包括:一方面,当前美国经济韧性仍存,近期加息预期有所升温,过于乐观的降息预期已经减弱,叠加可能存在的债务上限风险,美债利率有向上驱动力;另一方面,加息周期已进入尾声,信贷收紧加剧,通胀正在放缓,中长期看美债利率依然向下。在配置上买方机构建议减持高收益债券。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超预期,国内经济恢复程度不及预期,疫情反复情况超预期。

一、国内经济:复苏斜率放缓,市场预期偏弱

随着4月各项数据出炉,国内经济呈现复苏斜率放缓、结构分化加剧态势,市场达成经济复苏内生动能偏弱的共识。此前,由于去年基数较低,市场对经济数据读数的预期较为乐观。在数据公布后,部分领域数据不及预期,使得当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相对偏弱,在此背景下,买方机构对稳增长政策的期待有所升温。

货币政策方面,买方机构维持货币政策将延续宽松基调的看法,市场降息预期有所升温,但部分买方机构认为这种降息预期“大概率落空”。



二、A股:回调有限、存量博弈的结构性行情

近期A股主要指数有所走弱,前期的热点板块“中特估”、人工智能呈现获利回吐的特征。

近期买方讨论较多的板块主要还是围绕消费、“中特估”、TMT等。整体上看,TMT方面,买方机构对于人工智能板块的长期走势依然看好;对于消费的讨论热度有所升温,医药/创新药行业被频繁提及;“中特估”依然被看作全年主线,其中的银行板块近期波动较大。



近期A股主要指数有所走弱,前期的热点板块“中特估”、人工智能呈现获利回吐的特征。

近期买方讨论较多的板块主要还是围绕消费、“中特估”、TMT等。整体上看,TMT方面,买方机构对于人工智能板块的长期走势依然看好;对于消费的讨论热度有所升温,医药/创新药行业被频繁提及;“中特估”依然被看作全年主线,其中的银行板块近期波动较大。





三、港股:短期或承压,中长期趋势向好

近期港股呈现震荡走势,买方机构关于港股的讨论与此前并未发生较大变化,认为在当前港股估值具有性价比、企业盈利预期向上、海外流动性压制边际缓解背景下,港股中长期趋势向上;但考虑到国内经济复苏力度偏弱、海外风险未平,短期港股可能维持震荡走势。





四、债市:短期转向概率较小,中长期偏空

近期国内债市利率持续向下,市场获利止盈的情绪有所升温。综合来看,买方机构多数认为,在国内经济复苏动力偏弱、资金面维持宽松背景下,短期债市偏强,但考虑到当前计价或已较为充分,预计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空间不大。从风险层面看,买方机构普遍认为,当前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突然转向概率较小,短期债市调整风险不大;但考虑到国内经济趋势仍然向上,中长期看债市偏空。





五、海外宏观:降息预期趋于一致、债务上限博弈或拖累经济

随着6月临近,债务上限问题成为国内外买方机构讨论的热点话题,加息、降息、衰退依然是美国宏观经济的关键词。

加息:市场多数预期6月不会再次加息,但在美联储官员发声、劳动力市场依旧紧张的背景下,6月加息预期有所抬升(5月25日CME FedWatch显示6月不再加息的概率为70.5%,再次加息25BP概率为29.5%)。

降息:相较于此前买方机构对于降息的时点预期较为分散,此次关于降息的预期逐渐趋于一致。从我们搜集到的买方观点看,此前预计年内降息的机构,例如渣打银行,表述转向模糊,而此前认为年内不会降息的机构维持着这一观点。

衰退:与此前一致,多数机构认为衰退难以避免,信贷收缩正在加剧衰退风险。

债务上限:与市场预期一致,买方机构普遍认为违约概率较小,但是如果从对经济的影响上看,无论解决路径如何,债务上限博弈均可能对经济增长和市场波动产生负面影响




六、美股:持谨慎态度、未来风险因素较多

近期美股主要指数整体呈现倒“V”型走势,买方机构看法偏空。在金融环境收紧、经济衰退风险上升背景下,企业盈利或在未来大幅下滑,债务上限的不确定性可能对风险偏好形成压制,当前美股估值仍高,对美股持谨慎态度。





七、美债:多空力量博弈,高评级债券更受青睐

5月以来,美债利率呈震荡上行走势,与此前对美债普遍乐观的看法有所不同,当下存在影响美债利率的多空力量博弈。一方面,当前美国经济韧性仍存,近期加息预期有所升温,过于乐观的降息预期已经减弱,叠加可能存在的债务上限风险,美债利率有向上驱动力;另一方面,加息周期已进入尾声,信贷收紧加剧,通胀正在放缓,中长期看美债利率依然向下。

买方机构在配置上认为,随着经济衰退风险进一步加剧,更偏好高评级信用债,减持高收益债券。





八、风险提示

美国通胀下行速度慢于预期,国内经济恢复程度不及预期,疫情反复情况超预期。






End

相关阅读

高瑞东 查惠俐:国内经济曲折向好、海外降息预期分歧加剧


高瑞东 查惠俐:买方视角——国内复苏、海外衰退


高瑞东 查惠俐:当前市场,买方怎么看?



好书推荐





光大宏观 高瑞东团队



高瑞东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赵格格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5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经济、人口问题及中美关系。在《Economics Letters》、《中国金融》等发表文章多篇。对古代经济史、地缘政治博弈尤感兴趣,通过缜密推理,不断提升对社会运转本质的认知。刘文豪

复旦大学理学硕士,聚焦海内外流动性以及大类资产配置。在校期间曾三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多次获得数学类竞赛国际、国家级奖项,毕业后前后任职于公募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投资、研究部门,曾覆盖宏观经济、利率策略以及大类资产配置等研究领域。

刘星辰
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士、数量金融硕士,4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通胀、财政政策等主题。本硕期间均荣获国家奖学金,擅长通过底层数据挖掘、推演、论证宏观问题,在《中国金融》、《中国改革》等期刊发表文章多篇。杨  康
CPA,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本科,上海财经大学硕博,聚焦中观行业以及生产法GDP分析。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数据分析能力强,财务功底扎实,CPA六门考试一次通过,中国高校SAS数据分析大赛全国一等奖。顾皓阳
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硕,辅修经济学,注册会计师,具备多年新能源领域科研经验,曾获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聚焦中观行业和产业政策,致力于结合宏观视野与产业认知,把握经济规律,挖掘产业机会。査惠俐
上海财经大学理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曾获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聚焦资产配置方向,致力于从数据中挖掘潜在有价值的信息,定性与定量结合进行资产配置研究。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