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凯琴:要尊重孩子的力量和智慧

DBG 打边鼓 2022-12-04

表情面具制作课

社区规划课程-连连看,上课现场




张凯琴为《打边鼓》回应撰文




我并没有刻意走教育路线,有时是展览活动没经费只好自己教,有时是打散工的机会,有时活动对象正好是亲子或儿童,比如“虔贞艺术童萌”项目,所以我积累教学经验的途径比较多样化。

 

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有很多开心的回忆。我们在做《稻米之事》艺术刺绣工作坊的时候,有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很喜欢刺绣,他妈妈一直在旁边陪伴和鼓励他,她自己也参与了刺绣,和孩子一起玩得很开心,那是一幅很美好的图景。还有一次,一个奶奶带着孙子进来,那个小男孩看到大家在刺绣,两眼放光,也想参加,被奶奶以“男孩子怎么可以玩这个”为由,呵斥着拉回家。

 

“虔贞艺术童萌”系列课程是免费面向浪口社区的孩子,付费的是街道办。浪口的家长们有点不善表达,但是他们总是坚持按时送孩子来上课,在需要帮助时也从来不吝伸出援手,这恐怕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当然,即使我们尽心尽力地为社区的孩子带去优质的创新教育资源、探索活化利用历史建筑的方法,但依然还是会面临许多的不理解和质疑。最令人难过的是那些没有深圳户口的孩子,小学五年级以后就要面临独自回老家读书的情况(父母还需要留在深圳工作),她/他们出生和成长的深圳不能给她/他们提供留在这里的基本教育保障,我们之间建立了很深厚的信任和友谊,却在她/他们最需要的问题上完全无力。

 

不得不说,现在的小朋友好可怜,为了大人的焦虑和比较而忙个不停,才幼儿园大班就已经没时间了,这肯定是有问题的、不健康的,但大家都在这个漩涡里出不来。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化教育一定是擅长制造诱惑、焦虑和攀比心,不然生意怎么会好?教育需要付费,但这不是一种纯粹的消费行为,花钱买不来老师的爱心、用心和责任心,老师要的是合理报酬、安全感、尊重、自我实现和提升的机会。为此,我的做法是不要教太多人,1:5的师生比是合理规模虽然我上课的反馈还不错,自己也开心,但赚不到什么钱。

 

艺术教育不能被狭隘地理解为眼球效果和材料技术,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孩子是很有智慧的、有力量的,不是那种世俗聪明和虚张声势,而是本真的生命力,这点大人很少还能保有,所以不可以轻视。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鼓励和引导她/他们用艺术的手段实践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一般人不懂也没关系。我上课一般是提供过程步骤和规则,然后监督大家不要偷懒,视觉效果交给小朋友自己探索。

 

我希望孩子们在我的教学中玩得开心,越来越自信。我认为没有所谓的“天才”儿童,坚持实践才会有成就。

 

我从事教育是业余的,主要还是和伙伴经营“握手302”以及做作品。我的作品大概很“不成形”,有的是源自“握手302”的实践,还有一些是很难保存、收藏的自然艺术作品,希望未来我的作品都能可回收循环利用。最近刚把上一件作品的设备在闲鱼上卖掉,另一件作品也计划好后续回收利用的方式,这让我很开心。




张凯琴,艺术项目“握手302”发起人之一;中国雕塑学会会员;韩国国际自然艺术组织Yatoo-i会员;2010年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毕业取得艺术硕士学位;2008年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取得雕塑专业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取得雕塑专业文学学士学位。


*全文为《打边鼓》对张凯琴的采访,问题隐去,发表前经过受访人的审校。


策划:钟刚

编辑:劳秀汶(实习生)




唐烨:送孩子去学画,大人在旁边可以做什么


陈影红:在美国教孩子画画,这八点感受印象最深刻


钟嘉玲:儿童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热爱生活的孩子



文章版权归深圳市打边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转载、合作及广告投放请联系我们。电话:0755-86549157;邮箱:info@dabinlou.com;微信:dabinlou201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