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为终身学习者 | 02 从问题思维到愿景思维

安猪 SlowSchool 2022-04-20

大家好,欢迎来到《成为终身学习者》,我是慢学校的创始人,安猪。

在上一篇连载文章中,我们了解到,终身学习可以根据时间尺度分成三个层级:人生层级(10年或以上)追求意义、领域层级(1-10年)构建身份、主题层级(1个月-1年)解决问题。

在这篇连载文章中,我们将会讨论,在人生层级,我们应如何追求意义。


三种实现意义的途径

让我们先认识一个人:维克多·弗兰克。

维克多·弗兰克是德国犹太人,精神病医生,学者。1942年被纳粹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后来辗转囚禁在其他集中营,侥幸大难不死,服了三年苦役,期间妻子和父母都被杀害。在集中营中的许多囚犯都死掉了,他是凭借什么样的信念活下来的?重获自由以后,他把集中营的经历写成了《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又名《追寻生命的意义)。

在书中,弗兰克提出,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途径来发现生命的意义:

通过创造一种工作或做一件实事;

通过体验某件事或遇见某个人;

通过我们对于不可避免的痛苦的态度。

创造,体验,受苦,就是我们发现生命意义的三条途径。

我们前面说过,终身学习追求意义。那么,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就是你沿着这三条路走到终点,最后获得或留下的东西。


追求人生意义,从转变思维模式开始

说到这,你可以会有疑问:当前的生活压力那么大,我只感到受苦,哪里有力气去追求创造和体验?

是呀,多少人活着只为了解决生活的种种问题,哪有时间去抬头看天空?

你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在《最小阻力之路》中,作者Robert Fritz 指出,我们理解世界和人生有两种思维模式:问题思维和愿景思维。

问题思维认为,人的一生就是由一连串的问题构成的。学习问题,工作问题,经济问题,健康问题,孩子问题,生活条件问题,环境问题,养老问题……由此人的一辈子就变为了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愿景思维认为,人生的真正目的在于创造更美好的现实(愿景),为此,我们需要活得有创造性。


问题思维

我们从小培养出来的,是问题思维: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

比如,我觉得自己太胖了(发现问题)。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呢(寻找原因)?然后我发现了:是因为自己吃得太多,运动太少。最终,我做出一个决定,控制饮食,并且每天跑步五公里(解决问题)。

看上去这样的思考过程很合理,但是,为什么大部分人的减肥都失败了呢?

因为我们忽略了当中的各种力量。

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在减肥这件事上,都有什么样的力量在影响着我们。

首先,我们对健康身材的渴望形成了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激励我们节食和运动,这是一股显而易见的力量。

不过,同时有一股相反的力量可能你是没有察觉的,这股力量就是导致你肥胖的力量:对美食和舒适享受的追求。

于是,它们就像两个方向的橡皮筋,形成了这样一个力场结构。

当你肥胖时,美食和舒适享受的追求得到了满足,而对健康身材的期望却远远没有满足,这时候,你处于这个场域的左端:

这时候,减肥的力量大于“享受”的力量,它会牵引你望着健康身材的方向移动。

不过,随着你的体重开始下降,你开始感觉到满足,这时候,过胖的压力开始减弱。而同时,因为你的享受变少了,于是,“享受多一点吧,你已经做得不错了”的思想开始冒头。逐渐的,减肥的动力越来越弱,而享受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这时候,你处于这个场域的右端:


终于到达某个临界点后,你再也难以忍受没有享受的生活了。于是,你开始“自甘堕落”,这时候,恐怕就到了体重反弹的时刻了。

然后,过了没多久,你又开始嫌弃自己的体重。于是,新的一轮“减肥运动”又开始了。

这其实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当发现问题后,我们会采取行动,来避免我们不想要的结果发生。问题越严重,我们就越会采取严厉的行动。但是一旦行动奏效,问题得到缓解了,我们就会松懈下来,结果是:问题又偷偷回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被两种力量牵扯着:一种是产生问题的力量,另一种是希望解决问题的渴望。我们在这两种力量中来回牵扯,就像荡秋千一样,来来回回,陷入一种从奋发图强到自甘堕落“来回摆荡”的状态,却没有看到真正的进步。

这就是问题思维带来的“问题”,它只是短期内让症状消失,却不会根本上解决问题。

想起来,我们多少人以“善于解决问题”而自豪,却不知,自己打赢了每一次战役,却输掉了整个战争。


愿景思维

那么,要如何才能跳出这个循环呢?

我们需要的是另外一种思维,“愿景”思维。

愿景是一个宏伟的人生目标,一个我们希望创造出来的更美好的现实。它和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问题是我们急欲摆脱的现状,而愿景是一个引导我们前行的北极星。问题关注过去,而愿景指向未来。

人类第一次登月的过程就是愿景思维的胜利。

从1950年代开始,美苏两国超级大国就开始了外太空竞争。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1号”无人探测器飞到月球附近,进行绕月飞行,开始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考察。1961年4月12日,苏联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进入太空。这让苏联在竞赛中取得了暂时领先的位置。

这让美国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但美国并非简单地“跟进”,而是提出了更宏伟的愿景。1961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上提出了“阿波罗月球探测计划”,这个计划的愿景是:在60年代末把人类送到月球。

以当时美国的技术水平来看,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正因如此,反而激发起了阿波罗计划工程人员的动力。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问题,并最终在1969年7月,将宇航员送上了月球。

这就是愿景的力量。

你可以理解成是一根比“问题”更长而且更加粗壮的橡皮筋。于是,我们的状态变成了这样:

在这种力量结构中,“愿景”能提供足够强劲和持久的动力,拉动你向着目标前进,并且最终扯断“问题”这根橡皮筋。

在《最小阻力之路》中,作为为这种结构建立了一个更精细的模型。有了愿景之后,我们就形成了一个更高的结构性张力:

这个结构由两大元素构成:

1、对于你想要创造的成就之愿景。

2、对你的现状清楚的认识。

在这个结构性张力所构成的场域中,你是一个清醒的理想主义者。你既怀有高远的理想,也对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而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成为持续推动你创造的力量。

所以,要跳出重复解决问题的怪圈,你需要建立自己的愿景。


小结

1. 我们通过创造,体验,受苦,去发现我们的生命意义。

2. 通过愿景的建立,我们可以跳出头痛医头式的问题思维。

最后,让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

如果你想创造自己的个人愿景,不妨做一个“墓志铭”练习:我希望如何总结和概括自己的一生?我希望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我希望家人和好友如何评价我?最后,这一切如何被记录到我的墓志铭上?

欢迎写下你的墓志铭,在留言区和我交流。



往期连载推荐




因为微信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星标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