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量子读书直播《如何阅读一本书》能量摘录

高胖胖 高少星 2023-02-20

之前发表了 高少量子读书首场直播:吐槽《如何阅读一本书》以及分享相关经验 ,感觉比较粗糙。原因有三个:


  1. 标题太烂,因此没什么阅读量(当然也可能是大家更爱看别的)
  2. 文字内容太少,无法申请原创
  3. 脑图做的不甚满意

主要是后两条,我决定把这些内容再重新整理发一下。就我自己来说,讲的还是有点东西的,虽然当时我讲的时候也没觉得怎么样。毕竟量子读书我给自己定了个小前提:

我不会事前阅读这本书。也就是在我开播之前,我也不知道书里到底是什么内容,就和大家一起即时共读(虽然会延迟个几秒)。

然后所谓量子读书,更多的是个噱头,但也多少带有点量子特性:

  • 说是读书,但书只是一个道具,根据当时心情,直播内容在和书相关和不相关之间波动
  • 随时可能换书,停读,参杂其他不相关的直播内容
  • 整场直播我和大家都在构建、传输、演化以及相互作用不同的能量场

好了,说了这么些虚头巴脑的,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就是下面这张图。我自己觉得还是有点东西的,但这点东西是不是你也认可,那就看着办吧。

然后脑图下面的是为了填充字数申请原创的导出文字,并不适于阅读,可以略过。如果觉得有哪句话还不错,倒是方便拷贝。


如果上面这个图看不清楚,可以访问 https://www.xmind.net/m/9zC43w 或点击“阅读原文”来访问在线清晰脑图。


为了分享这个脑图文件,除了发现xmind这个分享功能很不错,除了可以清晰的显示脑图之外,还可以下载文件,更重要的是,它有一个播放按钮,可以用动态演示的方法来展现内容,真赞!


然后为了配合这个演示,临时又学习和开启了一项小技能,文本转语音,百度搜的,最终选了讯飞(http://peiyin.xunfei.cn/),花了78元搞定。


推荐大家访问这个在线脑图,使用播放模式,然后配合我下方的语音讲解一起来看,效果不错哦。


亲自试了一下,建议操作方法如下:

  1. 用PC打开xmind在线文件链接(手机打开没有播放功能)

  2. 用手机播放音频文件

  3. 普通人的话,可以用你的右手拿着鼠标,点击xmind在线文件的播放,并根据音频播放调整你的手动翻页速度


当然,我本来是准备直接把文件演示和音频加手动配速一起糅合成一条视频的,甚至我自己来配音,大家看着会更简单更爽点。但是算了,时间不够,后面还要整理其他内容,这个工作留给我的志愿小助理们来实施吧。


# 高少量子读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20210903


## 了解量子读书


### 读书的目的


- 为己所用:信息、启发、运用(产生价值)

- 我们读书不单单是要知道怎么回事,还要知道我们想做些什么、如何去利用它


### 读书的要点


- 书只是道具、引子

- 读书是信息和情绪的多层次流动


- 举例:

通过视频直播的影响来反向影响主播和观众们


- 不要贪多贪全,读到1%也是收获


- 不要因为无法“读全”一本书反而不去“读点”书


- 好书是无穷且读不完的,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理解

- 读书在精不在多,少量书读深就很有价值了

- 书和信息都是看不完的,不要试图把一个点弄全弄透弄完整,而应该关注过程中的ROI(投入产出比),让自己始终以比较高效的方式不断输入,因为最终看的是收获总量的多少


### 读书的技巧


- 快读粗读

- 细读/重复读

- 表达的方式比表达的内容更重要


- 有些人表述的方式更能被获取和吸收,这说明他表达的有效性高于内容本身;有些人由于表达方式不佳则会影响其表达的内容价值,从而使人们对内容理解出现部分偏差

- 思考:你是如何表达的?你会被别人的表达影响你对其内容的判断吗?


### 阅读的流程图


- 信息


- 意图

- 疑问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对书中的每一句、整本书甚至是对作者都可以保持怀疑心态去探索求证,然后形成自己对其的认知


- 过滤无用信息


- 筛选与匹配自己的书

- 筛选与匹配自己的内容


- 明晰“读”的概念


- 读“偏”了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概念理解错误

- 翻译书籍时最好参考原版,从而明确某个词语本身的意思


- 举例:

同一个定义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同,比如翻译带来的中英文差别,本质上就是定义带来的的差异


- 提炼

- 吸收和利用


- 理解且运用了的知识才有价值,否则只是知道和记住


### 读书的做法


- 读好书=读有用的书


- 但凡读过的书都要对读者自身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不是什么类型的书都去阅读

- 真正有用的书可以反复阅读或者摘录下来反复翻阅,直到刻在骨子里

-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找到与自己匹配的内容去感悟

- 如何区分好书


- 质量比较高的书,是大部分内容都比较好的并且信息密度较高

- 质量比较一般的书,里面会有干货内容但信息密度不够

- 质量差的书没有营养,浅薄的信息甚至错误的观念


- 批判性阅读


-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和基本的判断,不应该迷信权威、不做否认的就全盘接受

- 可以突破自己的认知,但不要迷失自我,丢失了自己的判断

- 即便自己的观点最终是错误的,也是自己的观点,也比没有观点和盲从要好


- 当然也要持续修正进化自己的认知,并不是固执己见不可改变


- 集中读书


- 找到所有的参考书籍,将大块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读书/做事上,效用会大有提升


- 读点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如心理学等,建议各位在30岁以后开始阅读,但这个时间段因人而异,带着人生阅历的积累和对生活中产生的好奇和疑问去阅读效果更好


## 《如何阅读一本书》本身


### 内容方面


- 作者和书里的内容更多的是基于人文历史、理论研究等需要系统化、逻辑性的阅读书籍来表述的

- 这和当代社会大部分职场人所需要的功利性(非贬义)、实用性、高效性其实是有差异甚至是矛盾的


### 吐槽《金字塔原理》


- 本身是一本高效表达的书,结果自己写的贼冗杂

- 一句话概况:先说结论,然后根据对方的需要再适度引出相关信息


## 量子感悟


### 不管做什么,营销非常关键,一个好的名字可以为营销的开展推波助澜,所以在中国名字一定要起好


### 每个人对于相同信息的接收都是不一样的


- 举例:

穿西装农民拿着猎枪带着小猎狗在草地上追赶一只灰兔子,不同的人听到这句话所关注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 每个人都存在差异,不会有人对你完全感同身受,所以我们要接受这种差异


### 每个人的人生速率是不一样的,但每个人都会在相似的时间点做该做的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