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养两个儿子都不怕,哪儿怕幼升小

奕斐然 难得时光 2019-09-14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界的“马太效应”也逐渐凸显。体现在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教育质量提升不充分,教育法律体系还不完备等方面上。


所以大家为了抢占优势资源,即使学校使出收家长学历的大招,民办牛小还是场场爆满。



几乎所有的家长们都是一边叨叨地念着学校学费高,一边又巴不得别人家的娃都没录取,就录取自家的娃娃。一边希望学校严卡,一边又希望私立小学放开来摇号。


因此有家长们以此为由跑去控诉,为什么学校面试孩子还要收家长简历,是不是该把家里存折余额证明,收入证明一起收了才行。学校可能也在想,谁叫家长你自己当年不好好读书,给娃拖后腿了,还好意思投诉。


最近几天成都这边民办小学面试进行得如火如荼,下面网传考牛校人数汇总,很多人质疑,实际上去过的很多家长说参加人数比统计表只多不少。



看了上面这些私立小学面试和录取比例后我又不淡定了,心想当年要是买了学区房就好了,免得娃儿和大人一起遭罪。可回头一想,学区房的门槛和民办牛校不是一样高哇。能抢占一头就不错了。


其实一般这种时候,控诉,抱怨,气愤......都是没用的,六七月份大部分学校录取工作都会尘埃落定,自己该进“菜小”还是“牛小”,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这个靠的是长期积累,临时抱佛脚的大概率来说进去机会要低很多。


私立牛小平均10%的录取率,不仅要需要是个牛娃还要加运气。


处于“食物链”顶端就不一样了,选择性多不用孤注一掷,对口公办不好可以上私立,私立没考上可以上国际小学,以后走国际化路线,出国!


底层随遇而安,中层过度焦虑,上层不玩高考成为将来的一个主旋律。


作为自生自灭长大的80后一代,靠自己努力考上重点大学的老母亲,不允许孩子比自己学历还差。不过有时候一想这可能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因为教育的投出和产出一个要看自己持续输出的经济水平,二个还要看娃读书给不给力。二者缺一不可。


底层教育:随遇而安




生活的压力,有心也无力,只能随缘!


菜市场小学之所以不想选,不是师资,不是硬件,而是氛围!以成都老师的收入水平,和学历要求,本科生就是最低限度了,甚至我儿子学校老师不是双学历就是硕士和博士。老师素质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差别就是父母+孩子。大家不愿意进一个不需要房产,随便就能读的小学,周围都是随便读书的娃,这种氛围下,孩子眼界只限于此。


一般本地人几乎都有市中心的学区房,中产们也会提前购入房子或者打点好民办小学,精英可以随意选择。只有底层对口划分到“菜市场小学”,有心无力,不仅没有财力,大部分人可能整日忙于奔波,时间也不充裕。


赚钱多少和工作时间或者说工作自由度有时候就是成反比。当你整日忙于加班或者重复劳动的时候,工资不仅不会上涨,还会占用大量的时间,没有时间思考学习,也没时间照顾孩子,孩子学习成绩要搞好,那可能几率非常小。


网上找到一幅图,是上海各个阶层小学和高考升学率的数据。虽然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能代表我们大成都或者其他省会城市,但是这不可避免会成为一种趋势。否则这两年牛校不会这么火爆。



数据看得人心颤了吧。说实话,我一开始不相信,但是成都近几年统计的高考升学数据来看,牛校高考重点升学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几,只要进了牛班,就是100%。所以说只要娃在学校不是渣渣学生,都能上个985或者211。


中产阶级:焦虑+敏感


关于教育:中产阶级比穷人更焦虑,处在中间,高不成低不就。与上层精英比又比不起,人家出生就已经在罗马了。


中产大部分是靠自己奋斗或者通过高考上升了一个档次,原生家庭一般或者偏上,但帮不上什么大忙。



中产阶级的孩子升学路径就是上好学校,考上好大学。努把力还可以仰望常春藤。中产几乎家家都是砸锅卖铁地,进各种辅导班,举全家之力培养孩子,丝毫不敢松懈,因为你一松懈,孩子将来可能还不如你,想起来都觉无力承受。一提到教育问题,中产们最敏感、最焦虑。一说出钱读书、和上辅导班,中产们最积极。


前几天《难得大叔》发了一篇文章“黄磊的教育方式又上热搜,但抱歉,他的成功我们无法复制”(点击阅读),文中说到黄磊家的孩子多多打耳洞,染头发,大家都酸的不行,但是人家小姑娘真的是优秀的发光。黄磊女儿多多读的国际学校光学费每年就十几万,加上各种辅导费、兴趣班,投入到教育上可能千万级别不会少。但是明星的收入一年就可以覆盖掉这些学习成本,根本就是“毛毛雨”。


所以最纠结,最无力的中产们一边痛恨着课外补习班,希望还孩子一个童年,一边又铆足了劲地上,生怕掉队。从小学到高中,一环扣一环,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否则很可能就从一类降低到二类,好不容易维持的中产家庭,有可能会因为下一代而终止。


有个朋友曾经在国企当中高管,也不是一步就把娃送出国去了。还靠孩子通过高考高分考去香港,然后从香港中文大学本科考到国外的常春藤。孩子母亲选择专心当“保姆”二十年伺候娃和老公,父亲就在外打拼挣钱,全家的经济担子压在父亲一个人身上。有时候想起来觉得也挺悲壮的!


况且这位朋友已经是中产的顶配了,对于刚刚进入中产还不上不下的人来说,更是一步不得松懈。


顶层阶级:随意选择、支配社会资源,钱只是数字


明星、大型企业创始人、领导干部,引进人才等,不仅有钱还有社会地位,可以安排娃儿去想要的地方。


孩子的教育只要最好,对价格不敏感。


他们的孩子在学习方面不会过多焦虑,实在学不好可以安排去国外读书。还可以给老外捐点图书馆啊之类的。


前段时间网络热搜,“步长制药董事长花了4377万送女儿上斯坦福”。看来美国名校也是出钱就可以上,就看钱出到位没。




下面统计了一下藤校学费,数据以美元为单位:


我家两个男娃,看了藤校学费,我表示读不起。娃他爸说,要不将来娃娃可以自己先去打两年工,然后半工半读?那你送娃去国外当个“穷人”真的好么,学习会好么?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门槛又不是以前了。


对于顶级精英这部分人我接触得较少,只是耳闻。只不过之前单位(某央企研发部)来了一堆洋博士,待公司倒闭(受欧洲双反影响,央企也没挺过去)之后,博士们要不去香港了,要不去投行了,要不就干脆去米国进修了,我都目瞪口呆。


我们同是一个专业的毕业的,我是国产研究生,他们是进口博士,为啥我转行没那么容易呢。我在这儿吭哧吭哧码字,人家在CBD谈生意或者全世界漫游。生个娃人家进私立医院,单位还给报销。而我们挤公立医院挤得头破血流,单位跟我们使劲算账+降工资。


要问我为什么这么有感触,因为我儿砸后天就幼升小面试。


正当我准备收尾了回家辅导牛娃之时,微信群里焦虑的老母亲们又发来前方报道:



看到这里,老母亲不免有些担心。大家都敏感又紧张,娃班上有的老母亲自爆晚上失眠,做“噩梦”都在教娃认字,还有的家长吓唬娃说要是考不上这所小学,就出去打工,吓得牛娃们哭天抢地。要是真考不上,只有继续努力革命了。


我说世界都按照剧本走就该多无趣了。总有一部分人超越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挣脱周围环境和时代对他的束缚。父母只要给孩子尽力创造条件,做到无愧无心就好了。


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孩子我为什么要你那么拼命读书?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美好事情等着你去发现……


作者介绍:蓉城花季妇女,80后二胎妈妈,985小硕,技术理工女,放下执念研养娃养生。公众号:难得时光(ID:ndsg2018),聊聊教育带娃,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