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界动态】王立胜 ▏缅怀先贤、启迪后学 不断推进东方哲学研究新发展

哲学中国 2022-09-09

尊敬的各位前辈,各位学者,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哲学所今天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来自东方哲学界的诸位前辈、同仁们齐聚一堂,以回顾东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展望东方文化未来图景的方式来缅怀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的创始人巫白慧先生,总结他丰富深刻的学术思想,学习他虚怀若谷、淡泊名利的学者风范,发扬他严谨求实、追求一流学术的治学精神。

  哲学所目前开展了一系列纪念前辈学者的活动,其一是对我所老先生们的口述史采编工作,请老先生们回顾自己在哲学所的治学生涯和学术心得,并用音频、视频、文字等方式进行记录;其二是出版哲学所人的著作集,计划在三年内出一百卷;其三就是鼓励对已故的一些有影响力的哲学所前辈举行诞辰或者逝世周年纪念会。这一系列活动目的在于激励中青年学者继承老一辈的学术传统,在新时代开创更多辉煌。

  很荣幸今天能够请到在座诸位参与到我们哲学所这种薪火传承的历史中来。首先,请允许我借此机会,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巫白慧先生学养深厚,德高望重,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梵文学家和佛教因明学家。他在中印学术文化交流和印度哲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1984年获印度国际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和最高荣誉教授称号。1985年获“印度总统奖”。他创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哲学研究室并担任首届室主任,为东方哲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巫白慧先生出生于1919年,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南下留学,经缅甸到印度,并在印度国际大学(Viśva-Bhārati University)、蒲那大学(University of Pune)求学十年。留学印度期间,巫白慧先生受到印度传统哲学训练,也深入地了解了印度的语言、风俗、历史、文化、宗教等。1952年回国之后,巫白慧先生先后就职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和商务印书馆。1978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至2014年去世,巫白慧先生在社科院哲学所服务了三十六年。

  在哲学所期间,巫白慧先生主要研究方向是使用梵文文献从事印度哲学和佛教哲学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印度哲学》、《圣教论:蛙氏奥义书》、《奥义书哲学与佛教》、《大乘二十颂论》、《〈梨俱吠陀〉神曲选》等多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其中,《圣教论:蛙氏奥义书》是印度7世纪吠檀多哲学家乔荼波陀用梵文写成的宗教哲学著作,该作文字神秘晦涩,结构上是颂诗体裁, 白慧先生在翻译时, 采用了前人所惯用的“七言”的形式,同时对每一颂都加以详细的注释, 读者在阅读原颂之后, 再细研注释, 便能彻底明白其中之奥义。

  这些作品原原本本地传达了纯正的印度哲学和印度文化的真精神。在印度哲学领域,他既是一个忠实的传达者,又是一个同情的理解者,他的介绍和研究是一把通向印度哲学智慧宝库的金钥匙,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巫白慧先生不仅是一位知识渊博、功底扎实的学者,也是我国东方哲学学科最重要的奠基人,是新中国印度哲学研究乃至于东方哲学研究的引路人。1983年,巫白慧先生创建东方哲学研究室,任首届室主任,指导东方哲学研究工作。巫先生的学术研究在遵循印度哲学自身传统的同时,时刻不忘作为一个现代中国学者的立场,尝试从中国文化的角度,以现实和理性的态度,对印度哲学和文化进行了重新观照和审视。他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冷静认识印度哲学的全貌、本质和对于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价值。在《印度哲学》一书的后记中,巫白慧先生写道,“在制订印度哲学研究计划之初,我曾经设想过,我的印度哲学研究,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来进行,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印度哲学研究系统。


  众所周知,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后来,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贺信等重要文献中,又反复强调这三大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有三大工作核心,也就是建院四十周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以及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这三个核心体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五一七讲话的精神。我们社科院今年全院多次召开有关三个体系建设的学习活动、研讨活动,并在对各学科研究开展情况、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详细调研的前提下,重点探索如何围绕着学科建设来进行学术研究。哲学所也于今年八月在密云召开了为期四天的全所会议,对如何进行中国哲学知识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研究、讨论。

  在新时代背景下,东方哲学面临的最大机遇是“一带一路”等倡议的提出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的确立,其最重要的使命是通过哲学界的交流互鉴,实现东方各文化传统之间、东西方文化传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我所东方哲学学科主要依托东方哲学研究室开展工作。学科包括印度哲学、日本哲学、阿拉伯伊斯兰哲学、韩国哲学、越南哲学等分支学科,涵盖了东亚、东北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地区的大多数文化传统。我所的东方哲学研究室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多学科齐同发展的东方哲学研究基地,也是我院“登峰战略”重点资助学科之一,任重而道远。

  在中国哲学三大体系建设的视域下,东方哲学研究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继续推动并进一步完善东方哲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如何广泛联系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将东方各文化传统中宝贵的智力资源发掘出来,夯实东方哲学的学术体系;如何在东方哲学研究的过程中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研究的话语体系,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哲学领域乃至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慎终追远,以勉后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意义深远,既是为了展现我们对于巫白慧先生的尊敬与缅怀,也是为了激励和敦促我们后来者继承前辈学者的优良传统,发扬他们勤奋刻苦、立德立人、严谨治学的崇高风尚,更好地推进我国东方哲学的繁荣发展和科研队伍的不断壮大。

  我们哲学研究所很高兴主办今天这次意义非凡的会议,我们将全天候地为各位专家学者做好服务工作。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身心安康,研讨愉快!谢谢大家!


作者: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哲学中国”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