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院动态】行动轨迹的背后也有语义?大数据探索人群移动的影响

请关注 城市大脑研究院 2022-05-17

12月27日下午,浙大城市学院城市大脑研究院、幸福城市研究院联合举办“走脑·走心”与谈会(第七期)。与会学者们围绕时空感知大数据系统的应用,由人群移动探讨个体行为差异,并探索其对于新冠疫情的传播影响。

城市大脑研究院青年领航学者金苍宏副教授、计算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周斌彬担任分享人,城市大脑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王殿海,学校“钱塘学者”特聘研究员李建元担任与谈人,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蓝蔚青、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畴镛、商学院院长张雷宝、计算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明晖、城市大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方洁等专家学者同校内师生一起参会。本次与谈会由城市大脑研究院院长助理杨武剑主持。

大数据时代产生了大量具有时空标记、能够描述个体行为的地理大数据,金苍宏副教授应用疫情期间的时空伴随情景,分析了轨迹的相似性、聚类、异常检测、分类等情况。“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每个人被抓到的轨迹点长短也是不一样。”金苍宏教授表示,经纬度的背后有语义。通过轨迹特征提取,把时空和材料神经网路结合,将热力图作为输入数据,不仅可以针对同一场景中的不同人群作行为差异分析,还可以预测交通、犯罪等领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预测精度。但是数据挖掘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也存在无法对精确行为进行预测、行为特征提取困难等问题,轨迹数据存在的不平衡性、随机性和数据缺失也是一项挑战,这些问题还有待继续探索和解决。

周斌彬副研究员则基于大数据的人群移动,探索了其对新冠疫情的影响。“新冠疫情的爆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建立和实施病毒传播检测的哨点网络是非常必要的。”她点明了哨点网络的必要性,并认为可以利用人群移动数据挖掘潜在的新冠疫情动态,探索人群移动对病毒传播的影响。周斌彬用图表展示了新冠病毒的疫情预测等分析结果。利用人群移动数据分析传播速度、爆发规模、以及预测后续的感染人数,构建哨点可视化系统,从而探讨人群移动对covid-19传播产生的影响,展示了有效管控措施带来的积极效果。同时,她也表示:“本研究适用于单点爆发情况下的传染病传播分析,也可以拓展到不同粒度,如街道粒度。”

分享结束后,与谈人作了精彩点评。

王殿海教授肯定了金苍宏和周斌彬分享的社会研究意义,并认为这方面研究十分符合城市大脑的发展趋势,也对两位青年学者给予厚望。王殿海把本场与谈会的内容与自身研究的智能交通方向作了比较,结合了城市大脑目前的研究情况,谈到了研究侧重点的区别,“大脑本身不关注方法本身的热点,但搞计算机的人他要关注的可能是方法热点。”


他表示看到青年学者将专业性和应用对象相结合十分欣喜,他相信通过现象和规律之间的反复研究必将有一定的成果。同时,他还希望其他青年学者不要忙于追逐社会热点,要回到科学问题本身来看待问题。

 李建元研究员表示,场景的选择决定了数据能不能更好的利用,青年学者的分享便是选择了恰当的场景。他结合了疫情时代的数据分析,提出了“数据预测不仅是一种表现,更应该关注其内涵对人的启发”的观点。


与谈过程中,他发出“人生苦短,精力有限”的感慨,鼓励青年学者能深耕于研究领域,作出有利于社会的成果。李建元表示,他还希望看到跨学科用不同方向的数据组成宽松耦合的组,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上下滑动浏览与会照片👇

陈畴镛、蓝蔚青、吴明晖、张雷宝等专家学者也肯定了两位青年学者的问题导向意识,并与参会学者共同回归本质讨论了大数据在当下时代中的作用。最后,与谈人向分享人颁发带有“与谈会”特色的荣誉证书。本次与谈会在深刻的思考、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圆满结束。

【研院动态】我为杭州党代会献一策丨研究院青年领航学者刘靖:打造培养数字人才的城市实验室

【数字社会·最新资讯】四部门发文:坚决避免数据中心盲目无序发展

袁家军:勇立潮头 塑造变革 加快打造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

文字 / 俞律弘

今日编辑 / 陈恬乐

责任编辑 / 戴晟昱

城市大脑研究院提供开放研讨平台,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共同探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城市大脑研究院。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