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茅盾故里何时再有茅奖?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2-07-18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如果用四个字形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那一定是:巅峰之作。


它们是图书馆借阅榜和畅销作品榜的“常客”:贾平凹的《秦腔》、阿来的《尘埃落定》、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古华的《芙蓉镇》等等。


茅奖得主中,有位浙江作家想必大家也很熟悉:王旭烽。今年,其40万字新作《望江南》面世。2000年,她的《茶人三部曲》(一、二)获第五届茅奖。她也是浙江截至目前唯一一位茅奖得主。


当然,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不是《茶人三部曲》,而是:2000年。


因为这个时间,同时意味着:作为茅盾家乡的浙江,超过20年,尚无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注:浙江作家麦家的《暗算》获第七届茅奖,当时他生活在四川,后回到杭州)


听起来,这似乎是缺点火候。在人们一贯印象里,浙江是一片文学沃土,人才济济、能人辈出,走出了一代代文学巨匠。


这就需要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年,火候缺在哪?




我们先从一个特别的“愿望”说起。


“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1981年3月,作家茅盾立下遗嘱,将稿费25万元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创作。


作为目前国内文学界最高文学奖项之一,茅奖可谓中国文学的一座丰碑。


 

光看表格就知道,这座丰碑有多高、含金量有多足:


茅奖每四年评一次,10届总共才评选出48部,获奖作品屈指可数;
作品部部经典,值得一读再读,很多已经被改为影视剧;
作家个个笔力不凡,格局阔大,名头叫得响。


40多年,这些语言奇迹,是文学奇迹,也是中国土地上发生的奇迹。


那么,茅奖更“偏爱”什么样的作品?


2019年,第十届茅奖揭晓时,时任该届茅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的李敬泽曾透露过评判标准:


  • 作品应有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展现中国精神。


  • 对深刻反映时代变革、现实生活和人民主体地位,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作品,尤应予以关注。


  • 注重作品艺术价值,鼓励题材、主题、风格多样化,鼓励探索和创新,鼓励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作品。


纵观历届获奖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一些简单的规律:


历史题材、文化题材多,爱情小说、行业小说等少;
都是大部头,宏大叙事,分量和气势很足。


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句话也出现在茅奖作品《白鹿原》开篇扉页上。


文学是外人认识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载体。以书写中国、描绘时代为己任的茅奖,和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茅奖作品,正是这样一扇“窗口”。




我们回到浙江。浙江文学发展势头一直很足。这一点不容反驳,也无人反驳。


说古代,陆游、骆宾王、贺知章、王冕、龚自珍等,都是浙江文化名人;在浙东唐诗之路上,大文豪谢灵运、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款款踏歌而行。


说“五四”后,浙江人鲁迅、茅盾、郁达夫、夏衍、徐志摩、艾青等,个个是文学巨匠。


那么,为何说浙江茅奖作品不多?


有这样一种说法:


浙江是江南水乡,江南人小家子气,不够粗犷,写细腻唯美的可以,写大开大合的就不行。


这就不对了。


江南人并非如此。如果这样说,鲁迅先生第一个不答应。“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浙江人有大气魄。


再看王旭烽的“茶人”系列,哪怕是看过其中一部就会清楚,里面的历史观、家国观十分宏大。她就是典型的江南知识分子,她的笔下就是江南的茶、历史、文化。


《茶人三部曲》




一枝独秀的浙江文学,为何20多年“呼唤”不出一部茅奖作品呢?


这里,我们提供一种解读视角。


近些年,浙籍作家在全国重要文学奖项中摘得荣誉不少;浙江文坛在网络文学、影视文学等新兴领域,异军突起。


但从匹配茅盾文学奖的高度和厚度上来说,浙江还有一定差距。


其一,从创作上来说,部分作家创作重磅巨制的耐心和恒心还不够足。


坦白而言,写文章易、铸精品难。相比短频快地创作短文、短剧本,漫长的战线很磨人,不容易出成绩,也不足以赚快钱。


真正的巨制,追求的是艺术、思想,甚至是信仰。这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琢磨、打磨。可快销品式的文学作品,受舆论场上浮躁氛围的影响,达不到这样的水准。


其二,从队伍上说,中坚力量还不够凝聚,尤其青年作家群体还需培养。


浙江实力派作家不少,从他们的作品构思、语言表述等都能看出扎实的功底,但这些作品不一定符合茅奖作品的气质。比如,有作家的语言偏向诗歌语言,这与小说语言的语调语气客观上存在不一致。


此外,浙江有一批年轻作家活跃于文坛,暂时仍缺乏阅历、积淀,个人经验不足。缺少了历史纵深感,就写不出作品的厚重感,导致重磅作品难产。


其三,浙江作为富庶之地,市场化程度高带来思想多元,也就带来作品风格的多元。


风格多元是把“双刃剑”。多维度带来创作类型和风格丰富的同时,也导致不少作家的创作偏向个人化,这与茅奖为中国书写的诉求不一致。


我们的文坛,需要有体现个性特性的作品,更要有为家国抒写、为人民抒情、为时代抒怀的作品。根本而言,这类作品才能够长长久久留得下来。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呼唤”茅奖,并非是以茅奖为唯一标准来评判浙江文坛。而是说,茅奖代表的是长篇小说的权威,从这一意义而言,在这个类型上,浙江是缺失的。


今年上半年,电视剧《人世间》热播,过于催泪,引发热议。这部剧改编自第十届茅奖作品、作家梁晓声的《人世间》。小说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起,东三省某省会城市一家几代人与中国几十年一起,经历的时代变革的故事。


《人世间》剧照。图源:央视网


《人世间》的创作,足足用了8年时间。全书115万字,全部手写完成。文字的背后,是作家的日日夜夜,是生活的酸甜苦辣,是时代的风风雨雨。


今日的浙江,是一片轰轰烈烈的热土厚土。蒸蒸日上的事业和生活,盼着有更多重磅作品来展现、来刻画。


去年8月底召开的浙江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浙江要打造文艺精品高地。到2025年,要推出100部左右反映新时代、具有辨识度的文艺精品。


强有力的号角已经吹响,“文学浙军”不可能置身事外。


从个体而言,更多浙籍作家仍需发力,扛起为中国书写大作、为浙江铸就精品的担当,沉下心来创作有温度、有深度、高质量的“大书”。


从作协等单位而言,还需进一步发挥作用、担当作为,加强对文学创作的引导,育大家、出“大作”,推动浙江文学实至名归从“高原”向“高峰”迈进,向中国、向世界讲述浙江故事。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