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甘居配角,它要做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底气何在?

吉翔 江南智造总局 2023-01-26

其时已至,其势将成


作者 | 吉翔

编辑 | 李一言


放眼中国的大中城市,作为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活力最足的区域,长三角区域可谓积聚了中国城市中诸多一等一的“高手”,个个身怀绝技、身手不凡。龙头上海自不待言,杭州、苏州、南京、宁波……哪一个拎出来都是非常能打的“实力担当”。


如今,一个看似不显山不露水的城市——浙江嘉兴,正跳上舞台,大声放言,将“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引人注目。


12月23日,嘉兴市委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通过了《关于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也成为嘉兴上下被热议的高频词。


会议现场


实际上,早在今年6月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上,嘉兴被浙江省委赋予了“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全新定位。但嘉兴如何解答、如何破题,之前并无系统性地介绍。而近期召开的市委全会则是官方首次对外详细描绘这一定位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到2035年,全面建成量升质优实力型、动能充沛创新型、内畅外联枢纽型、幸福宜居品质型、改革争先活力型、融通内外开放型、数字引领智慧型的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

在外界印象中,嘉兴似乎一直是在上海身边那个“块头不算大的小年轻”,紧紧挨着上海,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但要说它是大城市或中心城市吧,感觉分量还有点不太够。相反,和周边的上海、杭州和苏州等城市的体量比起来,嘉兴是十足的“小嘉兴”。


嘉兴人自己也一度这么认为,因此在过去它一度甘愿发展“配角经济”,承接好上海、杭州的辐射溢出以及产业转移,实现错位发展。


那么,如今的嘉兴又是如何自信满满要争当区域的重要中心城市呢?


仔细分析可发现,这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其时已至、其势将成。首先,低调、殷实、小个头的嘉兴,能量可能远远超过其“体量”。以经济总量来看,嘉兴在浙江省内的排名是第五位,低于杭州、宁波,与温州、绍兴同属第二梯队,但含金量更高的指标——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嘉兴却常年排名省内第三,人才吸引力同样位居第三,营商环境便利度更是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二……


近几年,搭乘上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这艘快车,嘉兴获得的政策红利也越发增加。不再总是自带“配角气质”的它,也开始有了“主角光环”。就在今年11月下旬,由国家八个部门联合印发的“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公布,长三角有5座城市入列——除了上海以及南京、杭州、合肥三座省会城市,还有一个就是看似不起眼的嘉兴。


嘉兴文化艺术中心(通讯员 俞永华)


基于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势头,瞄准“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对于嘉兴来说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自我突破。正如嘉兴市委书记陈伟所说,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将指引嘉兴加快实现由“立足全省域”向“放眼长三角”的跃升,由“承接溢出效应”向“主动对外辐射”的变革,由“服务配套”向区域“战略中心”的重塑,为嘉兴推进城市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廓清了思路、明确了路径。



曾经甘当配角

嘉兴地处长三角核心区,位于物产富饶的江南胜地,其东临上海,西接杭州,向北是苏州,向南隔着杭州湾遥望宁波。


农耕时代,嘉兴人不愁吃穿。浙江地形被形容为“七山一水二分田”,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并不多,而为数不多的那“二分田”恰恰就集中在嘉兴所在的浙北地区。嘉兴拥有的耕地面积为浙江所有设区市之最,地势平坦,水网密布,物产丰富,人们关于“富庶江南”的一切想象,嘉兴都有。


因此,嘉兴农民的钱包一直是鼓鼓的,据中郡研究所发布《2021年全国县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监测报告》,全国县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100名县市名单,嘉兴下辖的海宁、海盐、嘉善、平湖、桐乡5县(市),全部进入全国前十。(参阅:《低调第五城,碾压沪宁杭》


《2021年全国县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监测报告》(图源:中郡研究所)


但进入工业时代,嘉兴的发展与周边相比慢了半拍。在省内,浙南的温州人把生意做到了全国甚至全世界;义乌围绕小商品大做文章,最终成了“世界小商品之都”,美国总统大选用的小旗子、世界杯夺冠纪念球衣,都有着叫做义乌的相同归宿。而在省外,区位和嘉兴相仿的苏州和无锡,更是在改革开放后便主动接轨上海,邀请“星期天工程师”发展乡镇企业,最终书写了闻名遐迩的“苏南模式”。


或许是过于安逸,觉得“大树底下好乘凉”、“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嘉兴没有早早迎来发展觉醒。这就导致,嘉兴一直未能成为浙江的发展极。在浙江,省会杭州和副省级城市宁波是“双子星”,浙南城市、经济总量长期位居省内第三的温州是“第三极”,再往下,才是绍兴和嘉兴。


上世纪90年代之后,嘉兴开始坚定不移打“上海”牌,在观念、制度、环境、市场、产业等多个方面接轨上海,力求做好“配角经济”,并努力争当“最佳配角”。


新世纪以来,嘉兴的显示度开始清晰了起来,其作为浙江甚至整个长三角地区接轨上海“桥头堡”的作用也愈发凸显。持续的积累和深耕,让嘉兴打下并扎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盘。



科创,对冲“虹吸效应”

但是,夹在上海、杭州这样的大城市中间,可以想象得出,嘉兴所面临的“虹吸效应”也是相当惊人的。


简单而言,在强大的“虹吸效应”下,嘉兴的高端人才更愿意到上海、杭州赚钱就业,消费者闲暇时也更愿意去上海、杭州休闲购物。因此,作为“配角”的嘉兴,人口和资源的外流似乎是一种必然。


令人诧异的是,事实并非如此。数据显示,嘉兴2021年人口净流入约10.5万人,在10个常住人口增量超5万人的普通地级市中,力压“最强地级市”苏州勇夺全国第一,成为全国唯一人口增量超10万人的普通地级市。


逆势而上的背后,是低调的嘉兴强大内生实力的体现,也是嘉兴这种内秀型城市数十年默默耕耘的结果。


2003年,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落户嘉兴,拉开了嘉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序幕。近二十年来,长三院孵化培育科技企业超27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00余家,规模超百亿企业20余家,推动了智能网联汽车、高频滤波器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此后,嘉兴陆续引进了南湖实验室、南湖研究院、嘉善复旦研究院等一批高端创新载体,如今又成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的“前哨站”。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摄影 盛建生)


以创新赋能,嘉兴近年来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嘉兴规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均已进入浙江前三。


家有梧桐树,何愁凤不至?重大项目、高新企业越来越多,人才自然也是近悦远来。2021年,嘉兴新引进硕博人才6493名,新增高技能人才2.2万人,在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榜单上高居第22位,省内位居第三。


11月,中央八部委联合印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嘉兴和上海、杭州、南京以及合肥一道,成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田。作为其中唯一的普通地级市,嘉兴何德何能?


《嘉兴日报》发布了这样一组数据:


2021年,嘉兴新引进海外工程师、“国千”人才数量均居浙江第一;


嘉兴目前已成立银行科技专营支行24家,数量居浙江第一;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74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20%,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年均增长近10个百分点,其中专利权质押11.3亿元,居浙江第一……

不难发现,在重要领域实现“省内前三”、“省内第一”甚至“全国地级市第一”,正愈发频繁地成为嘉兴发展的注脚



链接四大万亿级城市的枢纽

不断改善的交通,也在为嘉兴城市能级的大幅提升蓄力、加码。如果说,现在的嘉兴还只是沪杭线上的一个“中间站”,未来,待通苏嘉甬高铁建成通车后,嘉兴将成为链接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万亿城市的“枢纽城”。


目前已开工建设的通苏嘉甬高铁,北起长江北岸的南通,向南跨江经苏州、嘉兴,再跨过杭州湾直抵宁波。目前,苏州、上海、杭州和宁波四城之间大致呈“Z”字型联系,苏州在开头,宁波在末尾。从苏州前往杭州必须先向东,经上海然后再向西前往杭州;从宁波前往上海也必须先向西绕道杭州,再经沪杭高铁抵达上海。


通苏嘉甬高铁的作用,就是将“Z”的头尾,也就是苏州和宁波就行了连接,这样一来,苏州到杭州无需绕行上海,宁波去上海也无需绕行杭州,而让这四大万亿级城市实现彼此快速联系的枢纽,就是通苏嘉甬和沪杭高铁的交叉点,嘉兴。


通苏嘉甬高铁(图源:铁路建设规划)


未来,嘉兴前往上述四大城市的通勤时间,将由现在的1小时甚至2小时,全部缩短到40分钟以内。


建枢纽就是建中心,建城市发展的磁场。嘉兴此前一直被贴着“上海后花园”的标签,也一直是长三角地区的“过路通道”,但成为高铁枢纽后,嘉兴更像是长三角核心区的一个“传动轴”和“能量池”。


让嘉兴感到兴奋的还有机场。11月下旬,嘉兴军民合用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预计到2025年,嘉兴机场将投入运行。届时,嘉兴将成为集江、河、海、陆、空、铁于一体的全渠道交通枢纽,国内地级市罕见。


嘉兴人其实一直擅长利用交通的便利优势,实现“无中生有”。


早在大运河时代,水网密布的嘉兴就是江南的米市和商品集散中心,商贾云集;


公路运输时代,嘉兴在2008年实现了所有乡镇15分钟内可上高速,造就了不少“商业神话”:


没有发达畜牧业的海宁,成了中国最大的皮革生产基地;


没有森林资源的嘉善,成了国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


不产羊毛的桐乡和秀洲区,成了中国最大的羊毛衫生产基地;


嘉兴的水果产量很有限,却成了华东地区最大的水果交易市场……


待空铁枢纽加持后,聪明的嘉兴人,又会亮出哪些奇招?



打造重要中心城市,其势已成

嘉兴真的还只是“配角”吗?就像是一名久经沙场的副将,掌握足够多的技能后,也可以独当一面。


今年6月举行的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上,将浙江所有设区市进行了新一轮定位,嘉兴被委以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重任。


我们来品读一下这个概念的界定和组成。


首先,区域和空间定位是“长三角城市群”。坚定不移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直会是嘉兴发展的首位战略。这些年,嘉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上海,未来,嘉兴依然会当仁不让地担起接轨上海“桥头堡”和承接上海辐射“门户”的历史使命。融沪之外,杭嘉、苏嘉、甬嘉一体化发展也是嘉兴努力的方向。


其次,嘉兴该如何体现“中心”地位?自身具备过硬的实力是前提条件。本次嘉兴市委全会上讨论通过的《关于打造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实力型城市”、“创新型城市”、“枢纽型城市”、“品质型城市”、“活力型城市”、“开放型城市”、“智慧型城市”等目标。


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做“实力型城市”。嘉兴提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入GDP“万亿俱乐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较大进展,土地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和投资回报率全面提升,发展质效总体处于“第一方阵”,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走在前列,成为长三角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对于解决嘉兴主城区首位度不高、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的痼疾,《意见》中也有涉及。嘉兴下辖秀洲区、南湖区两个市辖区,以及海宁、海盐、平湖、嘉善、桐乡等五个市(县)。2021年嘉兴GDP达6355亿元,两个市辖区GDP之和不到1600亿元,贡献率只有1/4左右,因此是典型的“小马拉大车”。


2021年嘉兴各区GDP排行榜(图源:Maigoo)


《意见》提出,谋划“南湖-嘉善-平湖”空间一体的发展布局,也就是联动南湖区和嘉善县、平湖市发展,打造更加紧密的“两湖一嘉”组合城区,同时深化市域一体化改革,深入推进全市域规划空间布局一体化,资源要素配置一体化,市域基础设施一体化,等等。


而站在长三角的角度,嘉兴的“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去简单复制和追赶上海、杭州和苏州,而是体现出了其自身的特色和重点。


比如,科创依然会是嘉兴倚重的招牌。《实施意见》提出,嘉兴将加速推进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新型实验室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区域性创新平台体系和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努力成为长三角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高品质国际化江南水乡文化名城,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嘉兴提出,要打造品质型城市,推进江南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全域建成“清新空气示范区”,构建凸显江南水乡韵味的平原森林生态体系。


在寸土寸金、高楼林立、工业化程度高的长三角,嘉兴以江南水乡为最大特色的品质型城市建设目标,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嘉兴南湖红船(摄影 盛建生)


嘉兴市委书记陈伟表示,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不仅关乎嘉兴转型发展,更要站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系统回答“什么是现代化城市、怎样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时代课题,在践行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质生活方面创新示范,率先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新路子。


“重要中心城市”不是喊出来的,不是封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外界也期待嘉兴能够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自我成长壮大的城市进阶之路。



作者为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排版 | Danielle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关注公众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商务合作:
0510-88102725

   18925369074(微信同号) 

   投递简历:

 nfccsjhr@163.com


推荐阅读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专注于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产业规划、城市营商环境的研究与观察,在中央权威政策解读、政商学媒“四维一体”资源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第三方咨询和城市及园区品牌传播等领域,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提供一流的智库服务。


『江南智造总局』为长三角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点击在看分享您的新“智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