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曾新婚让热衷八卦的吃瓜群众群情振奋,到底为什么 | 二湘空间

空间作者 二湘的六维空间 2024-04-26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图源网络


范曾新婚被群嘲,为什么


文/宫殿楼台



最近,86岁的知名书画家范曾通过社交平台宣布与36岁的徐萌女士“愿永结连理,正式登记结婚”。这一消息,自然是让热衷八卦的吃瓜群众群情振奋。


相爱携手,喜结连理,本是喜事一件,可范曾的此次新婚在网上并没得到多少祝福,反倒收获了乌泱泱的挖苦与嘲讽。看看网友们的酷评吧:


德艺双腥。

软笔欲画生宣纸,新砚好承老墨汁。

这样的东西能风光无限,是社会的悲哀!


一老头又要娶亲了,区区个人生活的私事,有必要发表“声明”吗?就因为是所谓名人?范曾很喜欢发声明,90年写过“辞国声明”,几年后又“归国声明”,毫无节操之人。


您再婚,明明是女儿私情,纯属个人事务,硬要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虎皮,拉成“作贡献”的大旗,你们结婚跟中国文化有半毛钱关系吗?还说什么“更作贡献”,好像已经做了多大的贡献似的,简直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不要命。



图源网络


范曾这次被挖苦和嘲讽,尽管与他新婚有着“爷孙恋”味道、不太被社会所接受有一定关系,但最关键的还是沾了他人品不咋地、风评很差劲的光。


范曾书法和绘画作品的成就究竟是高是低,一直争议不断。有人分析,他之所以这么有名气,是跟他与专业机构有着一流的自我包装、营销分不开。用更直白一点的话来说,范曾对自己及其作品擅长炒作。这也与范曾向来留给世人善于投机钻营的印象比较吻合。当然,范大师合理合法营销自己作品,合理合法赚钱,是他的权利,既不违法,也不违反公序良俗,我们也没必要过多指手画脚,书画既是艺术品,也是商品,会营销炒作也是本事。这个事例说明了范曾作品吃香的缘由。


可是,作品营销炒作得再吃香、再抢手、再大师,如果人品有问题,也难免遭人诟病、不齿。


一向习惯发表各类声明为自己站台却风评不佳的范曾,在这次发布新婚公告上,似乎依然缺乏自知之明,或者是脸皮够厚,也可能是象钱钟书所言“上了年纪的人谈恋爱,就像老房子着了火,一发不可收拾”,激情燃烧之下昏了头脑,偏偏又拿本已情史泛滥的私生活给自己惹火烧身,让众多网友借着他自投罗网般的主动爆料,不依不饶地扒出了他不尊重恩师李苦禅、对提携他的沈从文写大字报揭发攻击、诋毁黄永玉、变色龙一样高调发布《辞国声明》不到两年又摇尾乞怜发表《归国声明》等各类黑历史。


我等小民无缘近距离接触范曾大师,对其人品的了解都是书载口传、道听途说,可能有失偏颇。但沈从文先生是圈里圈外一致公认的厚道人,他对范曾的评价应该比较客观。


1977年4月4日,沈从文在给汪曾祺的信中写道:“我们馆中有位‘大画家’,本来是一再托人说要长远作我的学生,才经我负责介绍推荐来到馆中的。事实十年中,还学不到百分之一,离及格还早!却在一种‘巧着’中成了‘名人’,也可说‘中外知名’。有一回,画法家商鞅的形象,竟带一把亮亮的刀,别在腰带间上殿议事。善意告他‘不成,秦代不会有这种刀,更不会用这种装扮上朝议政事。’这位大画家‘恼羞成怒’,竟指着我的额部说:‘你过了时,早没有发言权了,这事我负责!’大致是特殊年代,曾胡说我‘家中是什么裴多斐俱乐部’,有客人来,即由我女孩相陪跳舞,奏黄色唱片。害得我所有工具书和工作资料全部毁去。心中过意不去,索性来个一不做,二不休,扮一回现代有典型性的‘中山狼’传奇,还以为早已踏着我的肩背上了天,料不到我一生看过了多少蠢人作的自以为聪明的蠢事,那会把这种小人的小玩意儿留在记忆中难受,但是也由此得到了些新知识,我搞的工作、方法和态度,和社会要求将长远有一段距离。”



沈从文  图源网络


这封信中所指的“中山狼”是谁,猜不出来的话,就去问问范曾大师。


在《我与沈从文的恩恩怨怨》中,对于外界那些指控,范曾大体都大方承认了,却辩白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错,是“大家同样概莫能外地在层出不穷的运动中颠簸所导致的”。他毫无对自身的忏悔,却大方地把过错推给了叫做“时代”的玩意。


关于范曾高调发布《辞国声明》、不到两年又神奇“变脸”发表《归国声明》的杰作,昭昭展示在网上,浏览之后,便可入木三分地理解把“投机钻营、缺乏风骨”用在范曾身上是何等恰切!


看过范大师发家史,我们难免感叹:人品如此不堪,何以混得风生水起、名利双收?这个问题,我给不出让自己信服的答案,却想到了“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典故。《晋书·阮籍传》记载:“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阮籍所说的“竖子”究竟指代何人,千百年来众说纷纭。


有人说:竖子指的是刘邦,认为刘邦所表现出的性格上缺陷和道德上的瑕疵历来为人们所诟病。也有人说:竖子指的是项羽,认为项羽毕竟勇有余而谋不足,表现出的仅仅是其作为一个武将的才干。还有人说:竖子同时指代刘邦和项羽,认为刘邦和项羽自身的缺点都很明显,都难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还有人说,竖子指的是司马昭,甚至是司马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阮籍不满司马昭、司马炎父子的做法,因此不愿与司马昭父子合作,在他眼中,此二人当然算不得英雄。


我个人对竖子的理解,倾向于是指刘邦。有人在《世道变坏,是从刘邦嘲笑项羽开始的》写道:讲究礼义廉耻的贵族项羽,败给了“不讲武德”的流氓刘邦;因为项羽的失败,中国人记住了“成王败寇”,学会了“不择手段”,认可了“小人得志”。


把“世道变坏”的罪名按到刘邦一个人头上,肯定有失公允。但类似范曾大师这类人品不咋地的人能够风生水起、名利双收,肯定有着历史与现实、民族基因与文化传承、群体与个人等多方面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并尽力想办法去解决。


可以“时无英雄”,但不能“使竖子成名”;成不了君子,也不能做小人,最起码也要奔着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去追求。



作者简介

宫殿楼台:读闲书修心养性,写小文胡思乱想。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理工少年讲座:MIT学生讲解有关机器学习和竞赛的话题,更多信息https://www.ascstem.org/

更多往期精粹

劳东燕:我先是放弃对孩子成绩的执念,然后放弃她走音乐道路的执念

与李银河谈王小波,为什么选择丁克?

宫崎骏和要当行长的孩子,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黄永玉和范曾,人应该活成什么样?

范曾,明明是一树梨花压海棠,偏偏要无限拔高,大唱高调

敢于面对现实,乱世一样会有微光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