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聊聊中美货币政策走向

李易骏 Spread Trading 2023-06-16

本周央行如期调降了OMO-10BP、MLF-10BP和LPR(1Y-10BP、5Y-5BP),幅度略超预期,在彼岸美联储缩减宽松提速且首次或怒加50BP的当下,央行宣告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并且释放更加强烈的稳预期信号,或有助于加速地产行业化解信用风险。

本周降息一事鲜有卖方出来解读,因为周三央行副行长出来作了极为“直白”的表态,政策目的已直接 “丝毫不加修饰”,所以并不需要再度解读。


表态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充足发力,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更大一点,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
二是精准发力,要致广大而尽精微,金融部门不但要迎客上门,还要主动出击“送水到户”,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主动找好项目,做有效的加法,优化经济结构;
三是靠前发力,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不能拖,拖久了,市场关切落空了,落空了就不关切了,不关切就“哀莫大于心死”,后面的事就很难办了。

上述内容都是直接引用的原话,表达的意思简单直白:想要稳住经济形势,就得加大刺激力度,否则就会出现“信贷塌方”。

如果水太多未能正常流动,长期淤积也会引发塌方


“信贷塌方”这个词我之前没见过,我的思维图式(Schema)给我描绘了一幅滇南盘山公路山体滑坡的场景,那不是水太多造成的么?!显然央行不是这个意思,于是我特意请教了几位老师,他们告诉我“信贷塌方”是债务危机较为含蓄的表述方式,有点儿像07年年中的时候雷曼说自己的“流动性遇到了点问题”。

确实,要扭转目前国内的宏观经济下行,破局当前:央行大量净投放——社融起不来——流动性淤积在金融机构间空转——资产价格膨胀、实体经济景气却持续下行的循环,核心在于信贷,此次的宽货币是为了宽信用,宽信用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而宽信用的方向:制造业贷款、房地产贷款、(新)基建贷款。

上述三个方向亦代表未来长期经济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是制造业:
Covid-19以来,上游企业充分享受到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上涨带来的“红利”,但由于消费持续疲弱,下游企业无法顺利将高企的制造成本传导至终端,CPI/PPI长期负向剪刀差导致下游企业利润被大幅挤压,特别是产业链议价能力更弱的中小微企业,生存十分艰难。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吸纳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口的80%,在今年大学毕业生数量突破一千万的当下,稳增长的核心是稳就业,坊间所谓GDP5%的底线,其底层逻辑就业与增长的关系,是新增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所需要的底线增长要求。


另一方面,企业主依靠信用借贷,获取货币购买力,组织生产,在此过程中新增就业并发放人工工资形成居民消费支出,这些需求传导到企业形成营收和利润,又会进一步促使企业扩大产能投资和再生产,最终形成相互强化的闭环,也就是经济景气周期。

看起来大道至简,疫情后,除新兴市场外的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打出财政+货币组合拳,美国针对的是居民消费,导致直接推升国内通胀,而中国针对的是企业,抓住外需强劲的出口机遇但国内消费需求持续低迷;新兴市场主权债务多以外币计价,刚性约束下经济复苏缓慢,大宗供应链仍有结构性问题。


预期在原材料价格高企,外需阶段性放缓,国内终端消费仍然疲弱的背景下,想要改善中小企业利润水平,就必须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减税降费以及定向降息降准。


第二是房地产:
稳信贷的首要任务是稳住存量,避免大规模暴雷形成债务通缩,目前国内银行业机构高达339万亿的总资产中,涉房贷款超过3成,房地产行业的潜在信用风险也是银行PB估值一直起不来的关键原因,2017年,银行股资产端收益于棚改货币化+居民加杠杆,同时高层设立金融稳定委员会“兜住”风险,所以当年四大行都走出PB修复,股价翻倍的行情。
但今年来看,情况有些不一样,之前在08年、15年中国经济经历数轮起伏,但最后刺激经济的抓手还是会回到房地产,这也是房地产“夜壶”这个称谓的由来(用时拉出来,用完放回去)。但是今天看来,这个逻辑似乎难以再走下去,或者效果会显著边际递减,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
1、 城镇化问题,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国的城镇化率已高达64.7%,而城镇化是过去40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繁荣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1979年是18%,到2000年36%,2010年50%,2021年64.7%,从地域及人口分布看,上限已近,未来将是一个斜率显著放缓的过程,城镇化为经济增长提供的边际增量,已经越来越少。


中国城镇化率


2、 人口结构问题,随着50-60s第一轮婴儿潮的一批前辈逐渐老去,70-80s第二婴儿潮基本已经上车(且Price-in在房价中),从老龄化和生育率曲线看,房地产已进入后周期,相应的税制改革亦将加速,进一步提高三大直接税:房地产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的比重将是未来税制改革的方向,也是“共同富裕”下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效降低“代际剥削”的进路。从基本面聊聊“人口问题”


中国人口出生数据


3、 杠杆率问题,2016-18年在宽松大背景下,我犹记得周小川在2016年在G20央行行长会议期间的讲话,当时他的原话是:“个人住房加杠杆逻辑是对的…住房贷款应该有大力发展的阶段。”居民加杠杆叠加棚改货币化推动当年房地产走出低迷,进入上行周期。回到现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中国杠杆率报告》显示,2021年三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了0.1个百分点至62.1%。换句话说,居民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已极为有限,过高的杠杆率甚至已影响到长期内需,只能慢慢转向稳杠杆,亦标志着房地产已进入后周期。


总结来看,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才是房地产救助的底线。

我做过一些相关测算,三驾马车最可控的投资中,房地产投资至少需持平于去年,这是经济能守住5%的前提。


比较可喜的是看到银行将为国企央企地产公司提供独立于“三道红线”指标的并购贷款,用于兼并重组其他地产企业,但是其他地产企业似乎尚有一口气,所以价格可能暂时还谈不拢,但是,对于今年正在经历美元债偿付高峰(2022年有约540亿美元美元债到期)的很多其他房地产企业来说,可能会比较困难,今年后半旬可能会看到地产行业集中度的快速上升,银行真正的机会可能在那时。


第三是新基建:
从基建投向看,5G、绿电、特高压、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为代表的新基建占基建投资的比例仅为5%左右,因此可能对整体基建投资的影响有限。现阶段高层更聚焦稳增长、能源价格和能源安全,战略优先顺序有所调整,但是,“双碳”和新能源仍是未来国家长期战略的关键抓手,未来潜在增量空间巨大意味着仍有结构性机会。


新-老基建Spread


总体看,一季度应该会比较平稳,不过,中长期看留给我们阶段性宽松政策的时间窗口并不长,随着进入3月以后美联储Taper完成,加息迫在眉睫,国内货币政策和逆周期调控即便拥有更多的独立性,也难以独善其身。

我听闻海外的一些观点认为“联储这轮加息可能是未来十年内唯一一次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机会”,而未来的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形势势必会更加错综复杂,所以这一轮全球货币政策的调整速度和频率,可能会超出我们过几十年的经验和常识,我认为应该主动防御性悲观,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关注主要经济体央行的政策调整,才能行稳致远。


历史上外汇存款的变化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相关,是全球美元流动性的重要表征,外汇存款的拐点通常对应着股市的拐点。


现在纳指看上去有似乎有破位的意思,我认为提前释放风险,降低高估值的脆弱性是必要的,毕竟中期选举在三季度,先抑后扬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