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流量密码,真让人恶心

酸酸姐 脱氧核甜 2022-01-23


女人的钱越来越好赚了。

看完《门锁》后,我的脑子里只有这一句话。

这部电影宣传期主打“女性”“独居”“安全”等话题,一副猛戳社会痛点的样子。

不得不说,「女性视角」真的是当代流量密码。

《门锁》上映3天破亿,票房走势一片大好,轻松突破了2亿大关,成了今年最卖座电影之一。

▉ ▍想看《门锁》的观众里,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女性

和票房成绩不同,《门锁》的口碑几乎是滑铁卢式下降。

瓣评分跌至4.9,看完全片的女观众们甚至感觉“被侮辱了”。

披着女性视角的羊皮,内核却是冒犯女性。
国产烂片能不能停止坑女观众们的钱了?

把女人当傻子,这算哪门子“关怀”?
先来看看《门锁》的预告片是怎么把观众“骗”进来的——
单身独居的女主,每次一进家门就立马锁门,赶紧安好挡门器;
为了假装家里有个男人,故意在阳台上挂上宽大的男装,在家门口摆上一双男鞋......
这些努力“自我保护”的生活细节,的确很容易让女性观众深有同感。
但谁能想到,预告即精华。在正片里,女主的一天简直就像是热搜上的女性恶性新闻大集锦。
上班,有上司对她图谋不轨,语言暗示、灌酒,甚至动用暴力;下班,地铁上又遭遇了性骚扰。
终于走到小区,她被保安窥视;回到家,她被中介堵门威胁,后面甚至升级到撬锁进屋安摄像头;就连夜深人静熟睡后,女主的床底下都还有个变态。
不断转动的门锁,在自家浴室中洗澡的男人,床上突然伸过来的手,床下突然出现尸体......
这哪儿是独居女性的困境啊,这简直就是死局啊。
情节悬浮也就算了,明明是“弱势”的独居女主被塑造成了“弱智”。
宣传的时候,白百何曾称“大家把《门锁》当成独居女性的安全指南”,结果电影里女主的表现,堪称全是错误示范——
别的不说,晚上回家第一件事先开灯很难吗?
危险来临之时,女主的行为更是令人迷惑:
离开人声鼎沸的餐厅,往空无一人的电梯间跑去。
这是现实中任何一个正常女性会做出的反应吗?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电影的结尾部分,女主开始反击,她开着货车撞人,一边挥棒一边爆发怒吼。
搞笑吗?「独居女性安全」这么严肃而复杂的社会议题,电影里给出的答案竟然是女主走投无路下的反杀。
大段大段的爆破、枪战、追车情节......明明是个「女性题材」,却拍成了抗日神剧。
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符合导演口中“过瘾、刺激、爽”这三个男性向影片的法宝。
很明显,电影宣传的女性独居困境不过是一个噱头,《门锁》根本无法让女性感同身受。
真正让大多数女性们恐惧的,不是身边每个男人都是变态,也不是需要用枪用刀的殊死搏斗;
女性的真实困境,是公交车上轻浮讨论女性胸部的男人,是有人敲门时一瞬间的害怕,是穿个短裙就会被认为轻浮浪荡的舆论......
但很可惜,为了成就一部爽片,女性只能一次次地沦为工具人。

要拍女性,请先抛弃偏见

事实上,《门锁》已经是我今年第二次被「女性题材」骗进电影院。

上一次是包贝尔翻拍的,高挂“女性友谊”大旗的《阳光姐妹淘》。

韩国原版《阳光姐妹淘》豆瓣评分8.8,是一部典型的高分女性电影,讲述了高中时的阳光七姐妹,毕业后散落各地:有人成了家庭主妇,有人碌碌无为,有人沦落风尘....

而当她们为了完成患癌朋友的遗愿,互相寻找、重聚在一起的时候,大家找回的不只是青春记忆,还有身为女性的自我。

一群女性站在一起面对死亡起舞时的样子,让无数人看到了女性友谊的细腻与宽广。

但即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包贝尔还是能栽跟头。

知道自己能力不足,包贝尔几乎全部照抄原版。每一段戏,你几乎都能在原版中找到一样的镜头语言,甚至台词都一模一样。

照猫画虎,却偏偏失去了原版中最精髓的「女性视角」。

原版中的女主娜美,在长大后成了一名家庭主妇,日常便是在锅碗瓢盆中忙碌,而丈夫对娜美毫不关心,只会给钱。

电影中有个细节是,娜美躺在床上告诉丈夫她在医院碰到昔日老友,并且发现朋友患癌了。

谁知丈夫的第一反应是“你还有老朋友?”下一句便是“亲爱的,我们再要一个孩子吧”。

而娜美在黑夜中背对丈夫的沉默脸庞,在无需多言间,将一个中年女性的无奈、哀伤和隐忍都传递给了观众。

但这些画面在包贝尔版本几乎全被删减,观众看到的只是殷桃饰演的女主一脸倦容,突然就觉醒了,然后开始说金句式的台词——

“十几年,我觉得自己一直是妈妈、妻子,好像唯独忘了自己。”

有血有肉的女性角色,不是靠金句堆砌出来的。

很明显,包贝尔导演对女性世界根本不了解。他在改编中加入的内容经典诠释了,一个男导演是如何展示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的。

比如高中时期,女生永远在犯花痴和出糗:

碰到喜欢的男生时,就是满屏幕的粉红泡泡,镜头一转,女主牙齿上挂着菜叶;好不容易和男神一起滑冰,结果摔个四脚朝天鼻血直流.....

而张歆艺饰演的“拜金女”则几乎是所有刻板印象的总和:

每天对着镜头装名媛,面对自己很久不见的好友,她直接外貌、身材羞辱。

自己老公出轨后,她哭着找好友求安慰,而朋友只会吐槽她“胸大还留不住老公”

最可笑的是最后张歆艺原谅了出轨的老公,原因是老公送了送一套房,一辆车。

这已经不是女性视角缺失了,而是对女性彻底地妖魔化、刻板化。

偏偏这样的“厌女”型电影,中国最不缺。

比如《夏洛特烦恼》。

马冬梅高中毫无女性气质,甚至被塑造成一个为爱穷追猛打,被男生嘲笑的女汉子。结果到了成年,她又成了一个好女人,任劳任怨,包容男主的不成器。

而作为剧中另一个女角色,秋雅则是贪慕虚荣的拜金女,为了钱可以嫁给讨厌的人,可以抛弃一切道德观。

闺蜜间一定会互相撕逼,女人胸大一定无脑,长得漂亮的女人最后都会嫁给有钱的油腻男......

现实生活中对女性的偏见已经够多了,偏偏这些影视作品还要打着「女性视角」的幌子,继续增加对女性的偏见。


好的女性视角,是什么样子的

难道国产剧就拍不出好的女性题材作品吗?

当然不是。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不仅票房大成功,口碑上也收获了无数女性的感同身受和满腔感动。

这部电影里的女性,各有性格,既不绿茶,也不柔弱。排球赛上,你看不到什么勾心斗角,而是齐心合力,颇有女排的精气神。

而这部电影中,最让人感动的是两位女主角之间,既是母女也是姐妹的女性共情。
电影中,贾玲和年轻的李焕英坐在一起闲聊,贾玲对李焕英说:“英子,你以后的女儿很漂亮,大眼睛,瓜子脸,学习次次考全校第一”。
她的这句话里,几乎集合了所有世俗意义上定义优秀女性、却又和自己不沾边的特质。
可李焕英没有任何的开心和兴奋,她只是轻轻地和贾玲说:“我的女儿,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没有任何苛责和审视,甚至主动帮自我指责的女儿解绑,让女性回归到“做自己”的自由中。
这一幕,毫无疑问替所有被条条框框束缚的女性们发出了声音。
《你好李焕英》这个片名,是贾玲特意定的,她说:“我妈妈不仅仅是我妈妈,她也是她自己。”
一个女性拥有自己的名字,这是一件很小的事,却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在高分台剧《俗女养成记》中,上了年纪的阿嬷对孙女说,自己冠了快一辈子夫姓,嫁人后被人喊做陈太太,老板娘,陈妈妈......已经很久没有听过自己的名字了“李月英”了。
“到那天,把阿嬷的骨灰撒到大海里,让阿嬷能自由自在地去当李月英,好吗?”
这些剧情,并没有在讲什么宏大的议题,它们只是真实地展现出“一个女人的一生中那些稀松平常,却引人共鸣的瞬间”
在郝蕾主演的《春潮》中,电影深挖原生家庭中的母女关系,我们在其中可以看到女性对女性间幽暗的嫉妒。
在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全方位展现出一位母亲所遭受到的社会歧视和自身压力,直面女性因生育而背上了“社会惩罚”这个尖锐议题。
这些电影或许有剧本上的不成熟,技术上的不如意,但却都提供了好的女性题材范本。

▉ ▍姚晨主演的《送我上青云》,直白、坦然地聊女性的身体欲望。
女性电影到底是什么?
不是女性拍的电影,也不是由女性担当主角的电影。
而是正如《人鬼情》的导演黄蜀芹所说:
“女性电影就是一个习惯了坐南朝北的建筑开了东西向的窗,这扇窗可能表现出不同的风景。”
开一扇不一样的窗,摒弃刻板印象和偏见,用女人的视角去诠释社会和人生,展现真实的女性。
我们不需要丑化女性的电影,也不需要美化女性的电影,我们缺乏的,是真正讲述女性故事的电影。
在女性自己的故事里,女人是人,和男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欲望和尊严。
这也许很难,但还请各位大导演们不要强行拍烂片,高抬贵手,放过「女性视角」这四个字吧。
推 荐 阅 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