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家中级法院院长这么做,合适吗?

雨牧遥 中央路知事 2023-03-08

      戳蓝字“中央路知事”关注我

01

疫情缓解些,便出差多了些。

上周,受某省高级法院同仁的介绍与安排,去了家中级法院,参与他们谋划下一阶段的创新工作。

这家中院的“一把手”任职不到两年,这里法院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服务大局受到肯定,干警政治待遇和工作条件得到不断改善。

对于两级法院工作人员的状态,留给我的印象是,上呼下应、同心协力的精气神。

聊到院长办案的话题,大伙感慨挺多:

“院长担着党组书记,党务和行政事务一肩挑,院内院外大小会议、干警福利待遇、晋级任用奖励等几十项各种在等着,真没时间也不需要他去办案。”

“院长来的时间不长,但一直在上争取、外协调、内管理,忙得不可开交,谁会在乎他办那几件案子呢。”

作为法院一院之长, 在我看来,如同摩天大厦里的支柱,承载着司法公信力的使命。

我在新出版的《谋局》书里说过:

“古今往来,领袖作用不可低估,一个市长决定一个城市的品味,而一个院长决定一家法院的品味。

“何谓品味?一个人的品质,趣味,修养和情操。

“法院的品味?一家法院的定位,包括声誉,品牌和公信度

“法院院长,是法官的‘法官’,而不是替代法官办案的法官。

“院长如同家长,有一个好的院长必然能带出一批好法官,造就一家好法院,而一家好法院却是一方百姓的福祉

那么,一个出色的法院院长,除了要做“法律家”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得做“政治家”“管理家”、“社会家”

02

因工作关系,这些年算起来,前后结识了600多位“一把手”院长,有省院院长、中院院长,更多的是基层院长,有的成了挚友。

其中,不乏思考力、决策力和执行力强的院长,在任期内把所在法院带入了省及全国法院系统先进行列。

若说“秘诀”,用江苏一位中院院长的说,就是“服从好、服务好、协调好”

这里,我做下解读:

服从好:就是在政治领悟上,无条件地服从党的绝对领导;

服务好:就是在司法作为上,能动性地司法保障地方大局工作;

协调好:就是在融合能力上,善于用权协调院内外人财物力获取最佳效果。

可能有人注意到了,这里没有院长的“办案好”。

打个比喻,人民法院在建立司法公信力大厦中,如果法官办案是砖瓦的话,那么,院长引导就是支柱。

事实上,目前法院内部,院长的专业背景其实并不太重要

法院干警最看重、最关心的,还是院长为他们政治前途和福利待遇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资源的能力。

说的再明白些,现实中法院干警对法院院长的角色期待更多地是集中在“管理家”“社会家”方面,而非法律专家。

院长,作为法官的“法官”调动法官工作的积极性是院长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管理好,并非易事,讲大道理,虚,其作用适得其反;要实在的,那就得科学地奖惩分明。

如同公司企业里的“分”工资,就比“发”工资高明得多虽然一字之别,但作用与效果,却差之千里。

而这就需要领导的能力与精力去谋划,关于这点我在《谋局》书里专门探讨过。

03

扮演“政治家”角色,以及是否具备与之相匹配的卓越的对内管理和对外沟通、协调等能力,应是中国目前衡量一个法院院长是否称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准

再说,有些复杂案子,法官决定不了提交到审委会,往往不是简单的法律适用问题,不少是涉及到案外的各种利益关系,比如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或对当地群众利益有重大影响。

这时候,院长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倾向就起决定作用了因为具有全局意识的“一把手”,在进行利益衡量的时候往往更能拿捏得稳准

还有一重要的方面,据我观察,由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组成的业务型审判队伍,以及由副庭长、庭长、副院长组成的业务型法官管理模式,基本能够满足于各级法院平时案件裁判质量控制的要求

那么,对“一把手”院长作为“法律家”亲身办案、参加合议庭的需求,并不显得特别必要。

还有,加上随着法院这些年来组织规模的扩张,院长面临无限增多的大量行政管理问题,其化解的能力也必然是如何选拔院长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依我说,法院院长扮演“法律家”的角色,在现实司法工作实践中并非主

那么,党委、组织、人大等部门在考察法院院长人选时,不能仅考察其能不能办案的作用,而更多应考虑其在一定法律专业背景下,是否具备“政治家”、“管理家”、“社会家”的潜质与能力

最后,回到本文标题:这家中级法院院长这么做,合适吗?

合适!作为法院院长,就得对外撑得起,对内吼的住

这,正是我此行出差后的见解与主张。

END


编校:程启昂

交流微信:zylzsdbf

    全国首部政法策划书推荐 


【往期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