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理异常“去污名”系列丨焦虑症之广场恐惧症

焦虑障碍的分类

根据DSM-5的标准[1],焦虑障碍包括那些以过度害怕、焦虑和相关行为紊乱为特征的障碍。常见的焦虑障碍有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广场恐惧症、特定恐惧症、分离焦虑障碍等。继之前介绍的社交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本篇文章会针对广场恐惧症做简要介绍。

广场恐惧症

广场恐惧症(Agoraphobia,AP)是指当个体离开家、处于人群中或在不易离开的环境中时就会感到焦虑,而且通常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反应以及立即采取措施回避当下场景的一组障碍。广场恐惧症经常以惊恐发作开始,因害怕在惊恐发作或出现窘迫症状时难以逃离或得不到帮助,从而形成对特定场景的恐惧[2]

有学者认为广场恐惧症是惊恐发作的持续发展,而非独立疾病,DSM-4把该类患者归入“惊恐障碍伴广场恐惧”或“有惊恐发作史的广场恐惧”。但更多的学者支持广场恐惧症是不同于惊恐障碍的独立疾病,DSM-5采纳了此种观点,将广场恐惧症作为焦虑障碍的一个独立亚型。

许多人认为广场恐惧症患者只是对开放空间恐惧,但实际上患者也可能会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逛商场、离开家时感到害怕。如果广场恐惧症患者发现自己处于压力状态,很可能会惊恐发作,具体症状表现包括: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发热、出汗、感到恶心等。患者会避免身处引发焦虑的情境,只能在朋友或家人的陪伴下离开家,患者也会选择网上购物来代替实体店购物,这种行为的变化称为回避。患者的害怕、焦虑或回避通常会持续至少6个月。

广场恐惧症的诊断必须在精神科医生评估后,由专业医学机构出具。如发现广场恐惧症相关症状表现,请及时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治疗

对广场恐惧症的偏见

人们对广场恐惧症普遍存在误解,有人认为广场恐惧症患者处于压力状态时出现的惊恐发作是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的表现,如精神分裂症、心脏病、癫痫、中风等;有人认为广场恐惧症是终身疾病,传统的药物治疗对病情无效;广场恐惧症患者就算采用心理治疗,也必须通过挖掘童年经历且长程的心理治疗才会起效。甚至,有些广场恐惧症患者也常常对病情存在误解,对焦虑有着不切实际的信念,比如“所有焦虑都是不好的”、“我必须立即去除焦虑”等等

正确认识广场恐惧症

广场恐惧症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是生理因素,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广场恐惧症的发病具有遗传性[3]。人体的5-HT 系统以及NE功能失调也与广场恐惧症存在关联[4]

在心理因素方面,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理论各自提出了假设。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时期的恋母情结冲突导致了恐惧症的发生。行为主义理论则认为,广场恐惧症是由于某些情境与令人恐惧的刺激多次联合出现,个体形成了条件反射,久而久之这些情境便成为了个体恐惧的对象。

除此之外,研究也显示广场恐惧症的发病与社会环境、文化、学校教育方式、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儿童的出生次序、灾难性认知模式因素相关[5]

为广场恐惧症正名

广场恐惧症属于焦虑症范畴,和精神分裂症是完全不同的疾病;虽然惊恐发作时,患者感受强烈并伴有濒死感和失控感,但惊恐发作不是由躯体疾病引发也不会对躯体造成伤害;广场恐惧症虽然病程较长,但经过治疗一些患者可有效缓解症状,少数患者可以完全缓解症状且无后续复发;对广场恐惧症有效的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修正患者不合理的认知来缓解广场恐惧症的症状表现,降低其焦虑程度,无须通过挖掘童年经历开展治疗

广场恐惧症的治疗

一般来讲,广场恐惧症会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两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治疗广场恐惧症的首选药物。心理治疗主要为认知行为治疗(CBT),和惊恐障碍的治疗类似。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师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诊患者病情并澄清患者的详细症状。广场恐惧症的治疗内容包括:社会化/教育患者;建立恐惧等级(为了未来的暴露治疗);呼吸训练(减少过度换气及其症状);放松训练;识别和矫正负性自动思维、适应不良的假设和功能失调的图式;暴露于恐惧和/或回避的症状、情境、去除安全行为等[6]

广场恐惧症患者很难面对独自出门在外的情况,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会造成较大影响。在此种情况下,患者家人的理解和陪伴尤其重要。家庭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结合专业系统的治疗方法会帮助广场恐惧症患者勇敢面对病情,有效缓解焦虑,恢复一定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ISBN 978-7-301-25812-5

2.李凌江,陆林.精神病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ISBN 978-7-117-20548-1

3.Carey Gregory. Genes,Fears, Phobias, and Phobic Disorders [J]. Journal of Counseling&Development,1990.68(6).

4.方必基,邹焕聪,童辉杰.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与恐怖症[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4.

5.乔万通.广场恐怖症研究综述[J].教育心理,2017,19(7):164-187.

6.(美)莱希(Leahy, R. L.)等著,赵丞智等译.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治疗计划与干预方法(第二版)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ISBN 978-7-5019-9985-9

作者丨李小同

责编丨张洁

审阅丨肖斌 常梦宁

图片丨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