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鸿星尔克式「野性消费」可复制吗?

吴振中 2050新意义容器 2023-03-14
这是2050新意义容器公众号的第1篇文章



 

这几天,鸿星尔克被推上了热搜。

微博会员被网友帮忙充值了120年。

总裁劝网友理性消费,网友劝总裁别多管闲事。

直播间“消极”卖货,网友野性消费。

....

接下来更加魔幻。

谁刷礼物踢谁出直播间,

谁刷得快,就被踢得快,

卖完了产品,卖才艺,

卖完了夏装,卖羽绒服。

......

这些仍然不是全部,野性消费辐射到其他品牌。

去贵人鸟直播间野性消费,贵人鸟销量暴增。

去汇源直播间野性消费,汇源销量暴增。

去白象方便面直播间野性消费,白象方便面销量暴增。

......


一天到晚的野性消费行程,安排得明明白白。

网友狂野消费60小时期间,可以说,一大堆品牌一时间都乱套了。 

而这一切的故事,是从鸿星尔克捐赠金额5000万物资开始的。 

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它这次捐了5000万物资?

我们今天来聊聊。




01.
21世纪商业的天
不是20世纪那一片


如何看鸿星尔克的「野性消费」?

接下来会出来很多文章。

不过按照以往套路,大概会有以下几种。

讲现象的很多:

演绎段子,

复述过程,

惊叹数据,

激情抒情,

......

讲原因的很多:

爱国情怀,

国潮崛起,

踩中热度,

不可复制,

......

看似原因,实则依然是现象。

逻辑上没错,但似乎未接近本质。

比起正向,还有一种巨大的反向声音:

5000万物资是营销,

这波营销牛了,

这波营销值了,

......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身在21世纪的商业,头顶着的却是20世纪的那一片「天」。

以为是术的变化,以为是道的变化,实际是天的变化。

只有天变了,道才会变像魔幻,术才会变得像魔幻。

就像物理学中世界观的改变。

从天圆地方,到牛顿绝对时空观;从牛顿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再到量子时空观。

世界观的改变,推动商业、社会的发展。

20世纪商业世界观还停留在牛顿时代,21世纪商业世界观已经跃迁到量子时空观。

21世纪商业和20世纪商业最大的不同是:

20世纪追求生存感

21世纪追求意义感

理想汽车总裁李想,在谈及如何定义这个时代的好公司时,谈到了一个关于生存感、意义感变化的话题。

他说,当下的好公司需要注意到外部环境的重要变化:消费者从追求生存感到追求意义感。

追求生存感,是物质不丰富时代的外部环境,好公司的标准是“大规模、高效率”,效率是最重要的竞争优势。

追求意义感,是信息世界丰富时代的外部环境,好公司的标准是“强价值观、强意义感”,价值观是最重要的竞争优势。

其实,“从追求生存感到追求意义感”不只是好公司外部环境的变化,它是21世纪外部环境最大的转变之一。

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需要迎接两种适应性:技术适应性与意义适应性。 

技术适应性是适应技术带来的一系列的生活变革。

意义适应性是新的生活变革,需要新的意义系统支持。

可目前的情况是:只增长技术,不增长意义;只有高科技内容,没有高情感内容;技术滚滚向前,意义支持系统却停滞不前。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看不清、看不懂「野性消费」,更不要说看透「野性消费」。

我们面临的不是营销方式上被「重新定义」,而是商业底座被「重新设定」。

甚至可以悍然宣布:

21世纪的商业,没有意义,哪来的生意。

「野性消费」不要站在「生存感」的天去看,而应该站在「意义感」的天去看。

野性消费之所以野,是因为它在21世纪商业意义感的天空下撒野。

这就是「野性消费」第1条原理:意义感覆盖生存感。 

不要站在「地心说」的角度,因为它永远也解不开「日心说」的谜题。

鸿星尔克「野性消费」不会只是极端个例,它将是巨变的前夜。

 

 

 





02.
价值观体质
覆盖理性人体质


在意义感的新天底下,活着全新的商业人类:


他们注重体验,是体验收藏家。

他们热爱生活,是热爱家,是生活家

他们站在丰富物质、丰富信息的商业舞台,只为自己表演

他们个性化,更个性规模化

他们人格化,更多维人格化

他们自信,平视西方,甚至俯视西方。

他们观念更新,他们活出自我

他们进入另一个商业年代、另一套人类价值、另一个意义世界。

他们充满理性,但又不止于理性


这也就是为什么越劝理性消费,却越野性消费。

因为他们不是20世纪那片天下的「理性人」。

理性人脑子里运行的是:最优算法,信息全面,哪个是最优选择就选哪个。

21世纪新商业人类是价值观体质,脑子里运行的是:价值观算法。理性只是决策之一,更高感性才是消费决策的主要驱动。


更高感性的价值观体质,是为自己的热爱付费,也为共同的热爱付费。

我热爱中国,鸿星尔克热爱中国,于是,我们为这份热爱付费。

更高感性的价值观体质,是为自己的认同付费,也为共同的认同付费。

我认同你的做法,其他人也认同你的做法,于是我和其他人为你付费。

更高感性的价值观体质,是为更高的自我付费,也为共同的自我付费。

你野性捐款,我野性消费,都是为更高的自我、共同的自我付费。


更重要的是,价值观体质是意义青年,他们更为「成己与成物」付费。

成己就是成就自己,成就自我。

成物就是成就世界,成就他人。

对价值观体质来说,商业不仅要成己,更要成物不仅要成就自己,更要成就世界。

对价值观体质来说,生意是生活意义与人生意义有意义就有生意,没意义就没生意。

鸿星尔克既成己也成物,它的生意既有生意又有意义。

价值观体质当然为此野性,为此疯狂。

这就是「野性消费」的第2条原理:

野性消费之所以野,是价值观体质的商业人类和企业在撒野。

企业是价值观体质,用户是价值观体质。

他们分担同一种时代使命,活出同一种时代精神,拥有更广阔的生活内容,缔造同一种意义商业。


 

 


03.
意义交换
覆盖物质交换


野性消费之所以野,是因为它在21世纪商业意义感的天空下撒野。

野性消费之所以野,是价值观体质的商业人类和企业在撒野。

那什么是「野性消费」?

「野性消费」该怎么定义?本质又是什么?

这个我们还要回到事件源头:野性捐款5000万物资。

5000万物资的背后,存在着极强的反差:

事实上亏损,去年净利润-2.2亿,被传言将倒闭;

微博不舍得充会员,

总裁骑小黄车上班,

........

这是企业传达的意义感。

还有扒出历史:

总裁的价值观采访,

有国才会有家,

要和社会共益发展,

.......

这是总裁传达的意义感。

总裁是这样,员工是这样。

问及有什么愿望,

说是希望装个空调,

没有浮夸,只有朴实,

......

这是员工传达的意义感。

而用户又是另一番样子:

 “你野性捐款,凭什么要我理性消费。叫你们老板不要管太多。”

“我已经购买了一身鸿星尔克。如果不好看,是我本人长得丑,和鸿星尔克没有任何关系。”

......


这是热爱和认同这些意义的价值观体质传达的意义感。

比直播间更野的是:

线下有个小伙子,在实体店买了500元商品,付了1000元后,没等店员反应过来,像逃单一样迅速地逃掉了,生怕被店家抓回去退钱。

 

你看,明面上5000万物资是物质成本,实际上5000万物资背后是巨大的意义感。

5000万的意义感>5000万的物质成本

不仅是大于,是远远远远远大于。

所以,什么是野性消费?

就是用意义感交换价值,而不是用物质成本交换价值。

就是以意义换意义。

满足意义,我就付费;没有满足意义,我就不付费。

没有意义交换,就没有价值交换。

意义是价值交换的杠杆,不是成本等于多大价值,而是意义感等于多大价值。

从这点来看,未来会有很多企业“穷得只剩下钱”。

这就是「野性消费」第3条原理:

野性消费之所以野,是因为它是意义交换,满意原则是基本原则。

 

 



 


04.
意义占有率
覆盖市场占有率


野性消费之所以野,因为意义是使能者。

运动品牌的成功,不是运动品牌的成功,而是文化自信意义势能的成功。


2001年申奥成功后,运动品牌进入了蓝海,那时候只要开店就能赚钱。

2005年,鸿星尔克在新加坡上市,安踏、特步、361度纷纷踏入资本市场。

2009年,鸿星尔克一度达到了4003家零售网点。

2010年,特步、安踏、361度、德尔惠、乔丹等一系列运动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缩水。


为什么呢?

因为2010年,奥运会带来的文化自信势能正在退去,意义势能支持不足。

年轻人也不再只依赖奥运会、体育竞技,获得文化自信。

于是,运动品牌不再代表这个意义。

于是,大部分运动品牌就开始纷纷市场缩水了。

这是什么原理?不代表这个意义,就会失去市场占有率?

这不是什么其他的原理,它本身就是条原理:失去意义,失去市场占有率。

当意义被稀释,失去市场占有率。

当意义被覆盖,失去市场占有率。

有时候不是自己失去了意义,而是整条赛道都失去了意义,失去了市场占有率。

这就是当年诺基亚高层那句振聋发聩的警醒: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


相反的。

获得意义,获得市场占有率。


获得意义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从无到有意义。

比如,前一段时间的吴亦凡事件,韩束第一个解约。

第一个解约,从无到有地获得了一个巨大的意义感。

同样是直播间人数飙升,同样是卖断货,同样占有了新市场。

 

第二种情况:是原来就在做,只是没被感知到意义感,如今被感知到了。

鸿星尔克属于第二种。

之前默默无闻,到了下场边缘;被感知到后,石破天惊,可能破茧重生。

 

更进一步的。

聚焦意义,就是聚焦市场占有。

不聚焦,就是稀释意义,稀释意义就会失去意义,失去市场占有。

聚焦意义,就是强化意义感。

目前,鸿星尔克不自觉的做到了

微博底下针对消费者建议的BOSS直聘梗,

劝大家理性消费,

总裁亲自去盯生产一线,

不坐地涨价,依然物美价廉,

全送运费险,给用户退货保障

......

这就是「野性消费」的第4条原理。

野性消费之所以野,是因为它是意义占有率,占有意义,才能占有市场,失去意义,将会失去市场。 

 

 

 


 



05.
意义生命周期
覆盖企业生命周期


拥有强意义感的企业,不会被轻易弄下牌桌的。

只有那些失去意义感的企业,才会容易被清下牌桌。

因为企业的失速点,是从不再向社会输出意义感开始。 

意义生命周期才是企业真正的生命周期。

一个节日,只要包粽子,就是端午节;只要吃月饼,就是中秋节;

一个企业,只要还有输出意义感,它就活着;只要不再输出意义感,它就死了。

一个人也是如此。

比如罗永浩。

罗永浩当英语教师,是罗永浩。

罗永浩办网站,是罗永浩。

罗永浩维权,是罗永浩。

罗永浩做手机,是罗永浩。

罗永浩做直播,是罗永浩。

罗永浩《真还传》,是罗永浩。

罗永浩的公司没了,但罗永浩的意义资产依然存在。

野性消费的本质,是以意义交换意义。

“只要你沉淀的意义资产还在,你就是还活着。”

一个品牌也是如此。

鸿星尔克的企业生命是跟着意义周期走的。

只要你的意义生命周期还没有破产,你的用户,你的顾客,你的存在之因,就会在里面撒野。 

但要注意的是,意义生命周期,是一种长期主义周期。

它需要强大的意义感感知。

它需要更重的价值观投入。

它需要不断践行意义的一致性。

在鸿星尔克事件上:

总裁的演讲,总裁的行为,

员工的方式,员工的行为,

企业的捐赠,企业的行为,

过去的行为,现在的行为,未来的行为,都要在意义周期中保持一致性。

接下来,还要持续强化意义感知,持续投入更重的价值观。

你的用户,你的顾客,你的存在之因,就依然会在里面撒野。

这就是「野性消费」的第5条原理

野性消费之所以野,是因为它在意义生命周期中撒野。

 

 






06.
用户存活在组织的意义通道里


哲学家王东岳,有句话:“我们都活在思想家的思想通道里。”

什么是思想通道?

个体的本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堆思想家的思想碎片。

思想家即是能够为人类缔造世界观、宇宙观模型的人叫思想家,或者是能为人类的意义世界奠定底层思维模型的人,也是思想家。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逃脱思想通道的覆盖,只能选择自己的行为落入哪种思想通道的解释区间。

什么是意义通道?

意义通道就是企业提供给用户/顾客的思想通道。

用户是企业的“思想碎片”,企业是用户的“思想家”,比起提供什么产品而言,你提供了什么样的“思想通道”“意义通道”更加重要。

意义通道拥有绝对意志力。

因为它提供“WHY”。

人永远都被“WHY”左右。

商业上,用户更需要意义通道提供的那个“why”,为什么要买它、用它,为什么要追随于它。

只有能够稳定、持续地提供意义通道的产品、组织,才能获得用户永久青睐。

意义通道并不斯文,它又野又横。 

你看,当鸿星尔克的意义通道被建立时,它的流通者啥都敢说,啥都敢做。

够不够野,够不够横?

当企业和用户的意义通道被建立,企业说什么都不重要。

因为用户会自我定义,会自我创造。

这就是「野性消费」的第6条原理:

野性消费之所以野,是因为它在意义通道里撒野。

 






07.
用户定义
覆盖用户传播


野性消费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野性消费是谁定义的?

是某个学者吗?

是某个评论家吗?

还是某个企业家吗?

都不是。

它来自于一条条弹幕和评论。

它来自于一个个用户的购买行为。

它不是事后总结,不是预先设计好的。

而是边发生,边有概念,边有群体用行为做定义。

过去的用户行为中,只有传播和参与,是不会出现定义的。 

过去的定义权、解释权在企业手里,在哲学家手里,在学者手里,在评论家手里,在大师们手里。

而现在的定义权,在用户手里。 

这也是用户行为进化的历程:

用户行为1.0:传播

用户行为2.0:参与

用户行为3.0:定义

鸿星尔克整个事件的热度路径,就依据了这个行为历程。

先是传播。用户在各个平台发酵「鸿星尔克」的巨大意义感。

后是参与。用户进入抖音直播间、淘宝直播间,甚至线下商店,买买买买。 

接着是定义。当被劝不要冲动消费时,发生了用户定义:不要理性消费,要野性消费。

最后,就是全网铺天盖地的「鸿星尔克野性消费」。 

如果说传播是热度。

如果说参与是转化。

那么定义就是创造。

创造更高的热度,

创造更高的转化。 

这就是「野性消费」的第7条原理:

野性消费之所以野,是因为用户行为进化到了用户定义、用户创造。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我不要你定义,我要我定义。

我不要理性消费,我要野性消费。

 





08.
种群造物
实现非技术型指数级增长


最后,我们来看野性消费的结果,野性消费的数据。

22日当天,淘宝直播观看人次突破200万。比平时直接翻了200多倍。 

23日凌晨,总裁吴荣照赶去直播间,劝大家理性消费。当天,观看人次接近900万。 翻了近900倍。

24日,鸿星尔克很多直播间库存告罄。

抖音直播间播了6个月,抖音30万粉丝。野性消费期间,已经涨到1000万粉丝。

抖音直播间最高点赞量:5亿。

近七天累计销售额超过1亿,销售商品72.1万件。

非常野性,非常魔幻。

但你要是以为这场「野性消费」的主角是鸿星尔克,那你就是大错特错了。

是不是不可思议?你没有听错,主角不是鸿星尔克。

这场「野性消费」的主角,是用户,是价值观体质的意义流通者。

是意义流通者的传播,

是意义流通者的参与,

是意义流通者定义后的结果。

也就是,这些数据,这些增长,是价值观体质群体的种群造物。

这是用户创造,用户定义的必然结果,必然事实。

这就是「野性消费」的第8条原理:

野性消费之所以野,是因为价值观体质意义流通者的种群造物。

在种群造物中,企业是用户的代理人。

是用户造物的代理人,是用户实现自我的杠杆。

用户通过帮助组织定义属于自我的符号,获得意义认同,意义认同是一对一的认同,是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用户完成第一轮行为的进化,便会进入下一轮的用户行为进化。带来新的符号、新的意义、新的个性选择,以此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

由此循环往复,带来企业的价值,实现企业的进化发展。

 

 


 



09.
鸿星尔克
现在还是鸿星尔克吗?


现在的鸿星尔克还是鸿星尔克吗?

是也不是。

现在的鸿星尔克不是过去的鸿星尔克,是被种群定义的「新意义容器」,是新的鸿星尔克。

所谓「新意义容器」,就是新的商业思想系统,新的商业实践系统。

新的鸿星尔克,是新的意义容器,需要新的商业思想系统,需要的商业实践系统。

在它面前,摆着一个巨大的转型机会,巨大的重启机会。

现在鸿星尔克的消费者也不是消费者,是这个新意义容器里的意义流通者。

什么叫意义流通者?

产消合一的消费者叫意义流通者。

商业思想家托夫勒上个世纪就预言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终将合二为一。 

在这个世纪,就是预言的不断实现与实践。

鸿星尔克的意义流通者,既是鸿星尔克新意义容器的创造者,也是鸿星尔克新意义容器的消费者。

他们一边定义,一边创造,一边为自己的定义、创造买单。

每个意义流通者都是鸿星尔克的VC(投资人)。

意义感是意义流通者VC的通货,它既是流通者内心的黄金储备,也是对企业的投票权与票房。

对于流通者VC具有强意义感的商品,将会产生利息和增值,其利息、增值来自于流通者VC的“意义感货币投资”。

利息和增值一方面呈现在商业势能(用户终身价值增值)上,如此时的鸿星尔克。

一方面会直接呈现在市值上。

如前段时间农夫山泉「福岛蜜桃」的市值蒸发,

如2020年《乘风破浪的姐姐》让芒果TV市值一度扶摇直上到1300亿(相当于4个万达、10个华谊兄弟),

如2019年B站春晚的超强意义感,让B站股价一度上涨超过17%,自晚会播出后,总市值增长超70亿元人民币。

如今的B站已经超出了老大哥腾讯、爱奇艺、优酷视频,一骑绝尘了。

这就是「野性消费」的第9条原理:

野性消费之所以野,是因为用户群体定义和创造了新的意义容器。

新意义容器的消费者是意义流通者,意义流通者都是VC,它们用意义感投票,既是精神归属的票,也是真金白银的票。

 


 




10.
野性消费
可以复制吗?


9条原理讲完了。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没回答:「野性消费」可以复制吗?

如开头中说的,在理性消费的天空中很难,而在意义感的天空中,是可以的。

没错,野性消费可以复制。

但有两个前提。

前提1:想通过捐款爆红方式复制鸿星尔克事件,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灾难营销不可做、不能做!

前提2:复制「野性消费」你要去意义感的商业天空。

在意义感的商业天空,不仅野性消费可以复制,所有商业都可以用新意义再做一遍。

互联网时代以来,商业逐渐依循意义与自我之间的交互模式而运行,互联网给中国商业带来的,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一场商业形式的文化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意义是新的增长引擎,意义是与技术等量齐观的商业增长动力。

即互联网上半场的增长模式是:

技术+商业

而互联网下半场的增长模式是:

模式1:(技术+商业)x意义

模式2:(意义+商业)x技术

在互联网下半场商业中,意义犹如幽灵般覆盖在所有商业环节中。

产品无法脱离意义而存在。

服务无法脱离意义而存在。

将产品和服务过滤之后,意义仍然存在。

意义存在的方式,是法则式、规则式的“增长之道”的存在。

在未来消费环境中,商业上从仅仅做有价值的事情,已经不足以维持企业存在与增长,企业必须要将有价值的事升级为做有意义的事。

如互联网思想家姜奇平所说:

有意义的事情不一定转化为价值,比如快乐不一定非得转化为钱;但有意义的事情只要想转化为钱,一定比有价值的事情更加值钱。

比如鸿星尔克式野性消费。

 

 




11.
鸿星尔克
会有反转吗?


关于反转,在流量时代时常发生。

鸿星尔克很难避免。

我们的答案依然是一条原理:意义不倒,彩旗飘飘;意义失灵,加速灭亡。

因为意义然而来的意义流量,最怕意义失灵。

鸿星尔克激发的「野性消费」9条原理,都是以「意义感」为一。

「一」崩溃了,所有都会崩溃。

所以,所有关于鸿星尔克的反转,凡是意义感的反转,都会是致命打击。

每一个意义感单点的反转,都足以加速致命。





 

最后
如果你是鸿星尔克
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面对铺天盖地的流量,

也可能面对铺天盖地的反转;

面对铺天盖地的卖货,

也可能面对铺天盖地的的退货;

面对铺天盖地的的赞誉,

也可能面对铺天盖地的诋毁;

面对高高在上的神坛,

也要面对神坛下深深的深渊;

面对新的机会,

也要面对新的选择。

这不只是接住这波流量的难题,

更是转型难题,是转场难题,

是跨越新旧意义容器的难题。

如果你是吴荣照董事长,你会怎么做?

 





 

创|造|年|轻|世|代|新|意|义|容|器

THE CONTAINER OF NEW MEANINGS




THE END


编辑:毕减索 | 视觉:毕减索


供稿:新意义容器联盟  种群造物2050计划



©本文版权归“2050新意义容器”所有,如欲转载请联系授权







CONTACT
联|系|方|式


扫码免费添加,拍砖必回


点击关注,为世界创造新意义容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