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商业策略

浅谈商业模式:重资产与轻资产

正航奇旅 正航奇旅 2023-07-10

 leon l 文‍‍‍‍‍‍

 正航奇旅 l 出品

图片来源:网络


有一些企业并不需要持续的大规模投入,仅需维持一定水平的投资,就能产生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这样的公司才是一个好公司,才是好的商业模式。投入少,产出高。吃的少,创造的多。就像一头奶牛,吃的是草,产出的是奶。就像一个机体,只需要极少的能量,就可以维持活力。


好的公司具有点石成金的魔力,比如白酒行业,只需要较小的投入,不需要新增太大的资本,就可以获得很高的产出,从而能够实现资本的超额收益。
而有些商业模式,需要庞大的资金才能够维持运转,并且只能创造很少的价值,产生极少的现金流,甚至没有现金流。这种公司就是吞金怪兽,只吸血不造血。这种公司要避而远之。基本上90%以上的重资产公司都属此类。

重资产类的公司基本上都不是一个好生意。
首先因为这类企业都需要庞大的资本开支来维持运营。其巨额资金投入的资产会随着资产的贬值折旧,变成废铜烂铁,变得一文不值,这会侵蚀吞噬它所获得的现金流。随着技术升级,又不得不花费重金更新设备,这又会吞噬它的现金流,从而使它永远缺钱。

比如京东方,京东方历史上经历了8次募资,每次都是用增发股票降低股价的方式来吸引股市中的散户。在这8次募资里,京东方总共募集了742.3亿元,但是最终分给股东的只有36.11亿元。2021年8月18日,京东方发布公告,又一次从市场要钱,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总额203.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净募资198.70亿元。
比如宁德时代,据Wind数据统计,上市以来,宁德时代累计融资397亿元,其中股权融资(IPO+定增)252亿元,债券融资45亿元,间接融资100亿元。2021年8月12日,宁德时代再次发布公告,定增融资582亿元。

我们看另外一家公司迈瑞医疗。迈瑞医疗自2018年上市以来持续分红,派现力度逐年递增。2018年至2022年,迈瑞医疗每年分红金额分别为12.16亿元、18.24亿元、30.39亿元、42.33亿元、54.56亿元,占当期归属净利润的32.69%、38.96%、45.65%、52.90%、56.79%。迈瑞医疗至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57亿元,没有定向增发过,走的是内生增长模式。这就是一家好的公司。

重资产模式的公司是资金黑洞,需要不断向市场要钱:
1),需要资金投入研发来保持竞争力。
2),需要资金投入新的生产线,提高产能来获得增长,保持成长性。因为工业品的价格是永远向下的,它只能通过扩大生产线,提高产能来获得增长。如果产能有限,就无法与其它竞争者竞争,市场份额就会被其它竞争者占据。失去成长性的公司,那么其估值就会一落千丈。
3),随着技术产品升级,需要资金更新生设备,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最后这些巨资投入的设备,因为不断折旧都变成了废铜烂铁,消耗掉了绝大部分资本,只获得极少的可怜的回报。

为什么折旧会侵蚀利润?我们通过折旧与利润占比感受下折旧的吞噬力度。
2016年至2020年,宁德时代的折旧与净利润占比分别为25%、31%、57%、83%、75%。近八成利润被折旧吃掉了!
可以看出重资产类的公司,其资产折旧非常惊人,它所赚取的钱基本上都被资产折旧吞噬了,所以永远缺钱。这也是为什么它需要持续向市场要钱的原因。因为它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升级,设备更换,产能扩张,这样才能保持成长性,保持竞争力。

这样不断的巨额资金投入,举债经营,实际获得的资本回报率却低的可怜。一旦有风吹草动,外部环境变化,很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第一,市场需求不足或者竞争加剧,可能使资本产生的收益无法覆盖成本,从而导致入不敷出,面临巨额资金投入无法收回成本的风险;
第二,庞大的负债需要高额的利息支出,这必然侵蚀利润,因此负债经营是一颗定时炸弹,如房企;
第三,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会面临巨大的资产减值风险和养护成本。这是制造业的通病。
由此可以看到,重资产模式弊端很多,抗风险能力较弱。
这就是为什么高资本支出不好的原因。
设备更新快,维护成本高,资产贬值快,以及巨额资本利息支出等,都使得依靠资金杠杆重金投入的行业都不是一门好生意。

这也是为什么通常重资产类的公司估值都很低的原因。比如京东方、TCL等等。

它们的估值之所以低是有原因的。你给它20倍的PE,它不值,它不配。投资者很难从它身上赚到钱,而它则是不断的掏空投资者身上的每一分钱。这种公司就是市场中的渣男,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吃的多,产出的少,是貔貅,只吃不拉。当然在行业开始阶段,通常它们的PE也会很高,因为成长性好,所以市场会给它一个较高的PE,但随着成长性降低,PE也开始回落。

对于重资产公司,查理芒格说:“我最厌恶那些高资本支出的企业,我们把大部分赚来的利润都用来更新维护设备,年复一年,最后指着这些破铜烂铁说:这是我赚的。”
他又说:“世界上有两种生意,第一种可以每年赚12%的收益,到年底股东可以拿走所有利润;第二种也可以每年赚12%,但是你不得不将赚来的钱重新投资,然后你指着所有的厂房设备对股东们说:‘这就是你们的利润。’我恨第二种生意。”

因此尽量避开重资产模式的公司,它们是投资的陷阱。它们只消耗资本,却极少产生回报。

从资产模式这一点上来说,银行因为轻资产模式,不会有巨额资产减值折旧耗损的风险,所以能够带来更高的资本回报率。其唯一的风险就是坏账率,这取决于一家银行的风控系统,考验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如果一家银行的风控出色,管理水平高,那么就是一家优秀的银行。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
保险业属于轻资产公司,本是非常好的商业模式,是比银行更好的商业模式,但是因为与地产行业捆绑太深,加上错误的投资,从而使其深陷泥潭。

                                      二

也并非所有的重资产类的公司都是不好的生意。有两个核心因素:第一要看它是否拥有绝对的领先地位。第二因为重资产类的公司主要是面临资产折旧的风险,因此如果它的资产折旧很慢,那也不失为是一个好的生意。所以要看它的资产折旧速度。在变化快的行业资产折旧快,在变化慢的行业资产折旧慢。

变化快的行业,比如台积电、三星这类芯片公司,虽然是重资产模式,但是处于行业绝对的领先地位,没有其它公司能够撼动,因此其投入的资本能够获得足够高的资本回报率,而且其巨大的资本投入反过来会成为其护城河。

变化慢的行业,比如巴菲特收购的伯灵顿铁路公司,虽是重资产公司,但是其重资产的模式与其它重资产公司不同,其类似于公路,前面重金投入之后不需要太大的资金维护成本,基本上可以保持长期收费模式。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意模式。
我们来看一下伯灵顿铁路公司,第一,虽然是重资产公司,但整个铁路线路都已铺设完毕,未来对线路维护和购买车辆的投资更新很少,维护成本低;
第二,其资产折旧缓慢,可以保证几十年不用更换;
第三,它拥有垄断的地理优势,没有竞争者,每年有稳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以及持续的寡头垄断提价权,这可以保证公司每年都可以获得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巴菲特于2009年以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伯灵顿铁路公司,每年可以获得60亿美元的现金流,有百分之十几的利润率,无疑是一个好生意。

如果是重资产公司,比如在变化很快的行业,又没有领先的优势,如在芯片制造领域,因为科技变化很快而导致其资产设备需要不断更新,致使资产折旧很快,由此导致其资产更换成本以及维护成本很高,就会吞噬公司产生的现金流,那么它就不是一个好公司。而如果一个公司在一个变化很慢的领域,其资产折旧比较慢,更新维护成本低,就能源源不断的产生现金流,为股东创造价值。

虽说巴菲特投资的铁路公司是好公司。但不是出于经济效益考量修建的高铁,则是一项烧钱的资产。动辄几百亿的投资,如果不能获得足够的利润,就无法支撑养护费用和利息支出。
中国高铁负债近6万亿元,每年亏损上千亿,中国一共有18个铁路局,12个处于亏损的状态。如果按4%的贷款利率计算,光利息支出都要2,400亿元。还不如毫无技术含量的烟草公司,每年可以于无声处稳赚1.4万亿人民币,2000亿美金。沙特阿美公司2022年净利润也不过1611亿美元,2021年才1100亿美元。
世界各国高铁里程及排名:
中国:40474公里
西班牙:3661公里
日本:3081公里
法国:2735公里
德国:1571公里
芬兰:1120公里
土耳其:1,052公里
意大利:921公里
韩国:873公里
瑞典:860公里
美国:735公里
沙特阿拉伯:449公里
中国高铁里程世界第一,是发达国家美国的55倍,是日本的13倍,而中国的人均收入排名全球第141位,能消费这么多里程的高铁?中国的人均收入远不足以支撑这么多的里程的高铁,因为需求不足,显然高铁必然是一项赔本的买卖。

相比重资产公司,轻资产公司一定是更好的商业模式。轻资产类的公司,不需要太多资金投入,可以持续产生现金流,自然是更好的生意。比如白酒类企业,比如巴菲特钟爱的喜诗糖果公司,都是比较好的商业模式。

当然也不一定拘泥于某种特定的商业模式,核心还是竞争力。一个企业是否拥有宽广的护城河,这决定了一个公司的资本回报率,决定一个公司的生命周期,决定一个公司能够获得多少现金流,这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
一个企业的价值就是其在整个生命周期里所获得的现金流的折现。这个现金流就是投入的资本乘以资本回报率乘以生命周期,再减去投入的总资本。

看懂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你才能理解一个公司的运转逻辑,你才能辨别真伪,找到你心中的白马王子和现金奶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