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刀米

其他

奢侈品在东北下足“雪”本

这个冬季,生活在上海的时尚博主雪小雪飞去东北的滑雪场多达8次,即便如此,这位滑雪爱好者也鲜有时间好好滑雪,更多时间都用在了给时尚品牌拍广告,与雪地相关的商业活动正在成为她冬季的工作重心。雪小雪在位于松花湖的Dior快闪店虽然没太多时间正儿八经滑雪,但她在2021年冬季花了50万买滑雪装备,有了前期的铺垫,这个冬季又添置了10万块滑雪装备。雪小雪拖着近期购买的滑雪行李箱一说东北,联想基本都集中于各种好吃的菜、二人转、能带偏各地方言的东北话、高帅体育生等等,带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特质,而在近一两年,滑雪在东北印象中越发凸显,尤其几个著名滑雪场都配有非常成熟的度假设施,也让滑雪这种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运动散发出人民币的可爱气息。2022年时尚业的日子不好过,数据好看的品牌凤毛麟角,全世界相对稳健的奢侈品都将目光放在了滑雪系列,而中国东北,正在成为雪场顶流,吸引着口袋还算饱满的消费者。一时间,奢侈品在东北下足“雪”本。大名鼎鼎的松花湖度假区,雪道下来非常醒目的位置,原本售卖简单餐饮的小红帽时尚酒吧,此刻成为Dior的快闪咖啡店。图自Dior官方微信入乡随俗,咖啡店旁还立着Dior牌冰雕小城堡,里面有冰雕的包包和经典X廓形复古裙。雪小雪供图图自Dior官方微信不远处的王子酒店内设置了Dior快闪店,在这能买到最新的滑雪系列。这几样成为小红书上松花湖雪场打卡“三件套”。图自Dior官方微信就在前些天,相同的位置属于Burberry
2023年1月16日
其他

假如Tom Ford回归Gucci

Vuitton2014春夏执掌Balenciaga的AlexanderWang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发布了更为活力的时装,但同时也显得小心翼翼。Balenciaga2014春夏Phoebe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从国际流行到中国创造,下一个卖点在哪里?

今年下半年时尚业没有多少好消息,之前在时装周期间做过采访,当时一些参加showroom的设计师反馈,大环境处于浓重的观望氛围中。11月21日-22日两天我在Première
2022年11月24日
其他

白天忙带娃,晚上忙着“拯救”中国时尚业

离预产期还有一周,早上发现见红后,她不紧不慢地完成了两个电话采访,一个关于传统文化,一个关于时尚业的一桩“秘闻”。比网上“推进产房前5分钟还在处理工作”的剧情稍微好点,阵痛开始后她压根没有清醒的脑子想正事,不过生完当天,还是抽空在两个工作群里喊话。这位忙得好像中国时尚业离了她就不会自主行走的高龄产妇就是两年前的我本人。从某种程度来说,高龄生产也意味着,更离不开工作,这在本质上与同年龄段的男性难以从工作中抽身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多数人意识不到这种相似性,只会认为对于女性来说,生孩子比天大。我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一个女人如果消失了几年,那么她肯定是生孩子去了。我不想在工作岗位上消失,尤其是知道自己会拥有一个女孩时。一位女性生育了一位女性,就像一种循环机制,让生育行为能力进入下一轮。“我”不能消失,“妈妈”不能缺席,这是我试图给自己也给女儿多一种经验和答案。1.以前常开玩笑说自己沉迷于工作(学习)无法自拔,倒也不是玩笑,很幸运,我从事的工作恰好就是自己的爱好,每当别人说等退休就要干嘛干嘛的时候,我只想着,工作到死的那天,也是很幸福。2020年,离38岁生日还差几天时,我发现自己怀孕了,是个意外,疫情年代的重大意外。彩票最多中5块,晴天霹雳却要劈中我。生活好不讲道理。于是我试图跟生活“讲道理”。我的道理就是,没有什么能阻止一名爱工作的女性继续沉迷于工作。于是,怀孕4个月的时候出差看秀,5个月的时候出差参加品牌活动,6个月的时候去中国丝绸博物馆讲座,8个月的时候开辟了人生的新事业,给品牌当顾问。2020年的最后一天,电视里放着跨年演唱会,我在一旁跟工作伙伴打电话聊商品企划,就那样聊着跨了阳历新年。怀孕6个月的时候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坐着讲座生活也跟我“讲道理”,硬道理。身体各种拉胯,即便之前坚持健身也抵挡不住毫无缘由的生理疼痛,整个孕期晕倒过3次,时常心堵喘不上气,怀孕前就坚持每天直播读一小时时尚史的书籍,后来调整到40分钟,再缩减到30分钟,即便如此,也只能在预产期前十天停止,几十分钟的朗读而已,对我来说已经太累。看过一种说法,胎儿吸收营养的方式近乎于虐夺,母体是毫无保留的贡献胎儿所需要的一切能量。2.从没想过生二胎的我,在2020年做过一个梦,梦里怀孕了,是个女孩,醒来满是错愕,怎么会做这种梦?不久后,这个答案在发现怀孕的那一刻揭晓,也揭晓了怀的是个女儿。她来了,早早的跟我打了招呼,跟那个每天健身一小时、愚钝的女人打了招呼。多懂礼貌的女孩呀。把她生下来就像是某种使命,我只有完成这一个选项。她刚落地,我问医生,是女孩吧。医生说,是的。我一边淌泪,一边在心里跟她说,真的是你啊,小姑娘,真的是你啊。她太可爱了,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小姑娘。我的时间进入一种扭曲的状态,跟她在一起的时候,缓慢宁静,我“自由”的时候,争分夺秒。我一边守着她,一边抽空工作,这就像一场不平等的拉锯战,损伤永远只有一方。在时不时的焦躁中,我逐渐发现了一些趣味,这种趣味源自对她的模仿和学习,模仿像她一样去感知新世界。只要不下雨,我们不是在山里,就是在湖边,又或者是博物馆,她好像真的教会了我近乎于本能的审美敏感度,由此,我写下了《设计的真相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消费没有降级,只是拿缩减的钱买更少更精的东西”

天猫一个国产品牌旗舰店内,有多款裤装销售排名靠前,可查看到的销量,最多的是月售400+,算不得多么惊人的数据,但售价从500-1000元不等,还有2980元的,这个区间绝对不低。评价几乎都在夸赞版型好或者面料好,从商品页面介绍和消费者反馈来看,并没有明星同款或者某个直播间过来的“流量加持”。再看店铺首页,正在着力推荐的新款是零售价6380元的驼绒大衣,在醒目位置滚动播放品牌挚友张俪的宣传照。驼绒是该品牌今年刚刚推出的新系列,包含百分百驼绒产品以及驼绒与羊毛混纺的产品。品牌名为HPLY荷比俪,对于不常在商场购物的消费者来说,这不会是个很熟悉的名字。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类品牌被归类为“中、大淑”,一般分布在商场的三楼或者四楼,相对“少淑”楼层的热闹,“中、大淑”安静不少,但那几年,一旦出销售报表,惊人的数字一般都在这个楼层。近几年,“中、大淑”相当沉寂,偶有报道是讲走下坡路,尤其疫情后,以线下商场为主要渠道的这类品牌会被理所当然的认为不太行。成立十多年、以商场直营为主的HPLY荷比俪应该算得上曾经“中淑”概念的代表品牌之一,如今活得不差,年售稳定在10亿+,私域活跃会员40万+,顾客粘性很好。关于唱衰“中、大淑”的论调,HPLY荷比俪所属凰艮集团集团品牌中心负责人Tracy说:“把品牌描述成人的话,‘中大淑’女装本就不是活跃表现型的。而当下那些85后、90后在做品牌或者做品牌经理人时,跟随时代主流节奏,运用大肆宣传曝光、话题造势的品牌推广传播方式,所以活跃度很高”。“我们没有那么活跃,但因为根基在,活得不会差。”演员王紫璇根基是什么呢?答案可能就藏在本文开头的裤子里:通过面料、版型、品质,以及对品牌消费者的深度洞察而沉淀出的产品力。当然不可能每一件产品都能代表品牌的产品力,但是那些十多年甚至二十年一直在市场上存活的低调“中、大淑”品牌,一定有在产品打磨上的优势,这种优势往往是通过市场卖出来的,而不是吆喝出来的。原本我认为市场充斥着消费降级的声音时,推高单价品类会是有些冒险的事情,但Tracy给了个不太一样的观点:“我们认为消费没有降级,只是拿缩减的钱买更少、更精的东西”。显然,HPLY荷比俪并不只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推出驼绒新品,另有其他方面的考量。该品牌采用的是国产阿拉善驼绒,阿拉善驼绒在国内的认知度并不高,用百度搜索阿拉善驼绒出现的第一个品牌产品就是HPLY荷比俪,但实际上,大部分阿拉善驼绒出口做了海外奢侈品。用谷歌搜索驼绒,商品排序靠前的全是顶奢。一个低调的国产品牌为何要、以及如何打造爆款高价单品?国产品牌该如何理解当下的消费变化?......我带着种种疑问采访了Tracy,他给出了非常详实的答案,以下是我们的问答。Q&A文刀米:很多品牌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HPLY荷比俪有受到影响吗?如果有的话是怎么应对的?Tracy:
2022年11月16日
其他

事实就是,这位日本设计师对中式元素的运用至今影响“国潮”

Garçons2016秋冬在这个品牌,中式可以说是必备元素,每一季都推出了看起来差别不太大,但各有精彩的设计。除了上面提到的,2016春夏系列显示出川久保玲大体系下少有的优雅女人味。Comme
2022年11月2日
其他

将中国神怪画到全世界 | 她是“天授”画家吧

1.这位额头射出光柱的神仙叫“照海”,他每晚照亮意大利阿拉香的大海。他旁边的小神仙是“滕花”,负责撒花瓣,花瓣落到海面就成了浪花。“植云”另一侧的主神两手牵着一根线,牵引万钧之山,是山神,叫“牵山”。“牵山”盘坐于云朵之上,云朵是一旁手捧桃子的小童种的,他将云的种子种在山里,长出云来。这位掌管山间云彩的小神仙叫“植云”。这幅画满神仙的壁画位于意大利小镇阿拉香的艺术中心,创作者是中国艺术家文那。文那画的神仙并不出自中国正经的神仙体系,你无法从道教或者佛教系统中找到这些职能小很多的神仙,因为这是文那自己创造的“野生神仙”。尽管“来路不正”,但又带有鲜明的中式浪漫,无论是画面还是起名,即便没听过这些仙名,但是一看字就能懂个大概,“照海”的“照”,“牵山”的“牵”,“滕花”的“腾”,“植云”的“植”,用得妙,既含义明了又有韵味。文那画神仙是一个很神的过程。她不打草稿,当然,此处也要敬佩她的甲方。这是她头一次在国外画壁画,此前至少会在脑子里构思一下,但是到意大利后,她突犯“耳石症”,一直眩晕,本应开工的头两天完全空白。第三天不画不行,主办方也开始着急,当地早已宣传了来自中国的艺术家要现场创作,将有不少观众和媒体去观看。心急火燎的在来人前,调好颜料拿起笔,她依旧没想好画什么,只能选择用手代替脑子,从眼睛开始画,有了眼睛就有了鼻子,有了第一笔就有第二笔。跟一旁的观众一样,直到画完她才明确到底画了什么。也就是从意大利这次创作开始,不爱打草稿的文那,连腹稿都不需要了,开启了另一种脑袋空空、心中无物的创作方式。此时,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传授太极剑给张无忌的时候,一个劲的让他忘记招式。2.文那第一幅广为人知的壁画创作于2010年6月。不请自来的她“闯入”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的一间工作室,大名鼎鼎的“村长”李见深正与人商定一份参展的艺术家名单。她说:“我也是画画的。”李见深看过她电脑上的作品后,问清楚了她的名字,然后交代工作人员将她加进去。3个月后,李见深给她准备了一面夯土墙画壁画。其实她仅有过一次用马克笔在墙上画画的经验,真正要画壁画了,甚至不知道该用什么工具。但这位手比脑子先动、从没有画过国画的艺术家,用握铅笔的姿势拿起毛笔,花两个下午用三位神仙填满了这面墙:灶王、酒神和茶神。她觉得这三位神仙特别适合这个村庄,会庇佑着当地。三宝村是文那的福地,就此打开了她人生和艺术路途的另一片天地。之后几年,她先后在三宝又画了好几面墙,最大的一面在三宝美术馆的院子里,她画了《三宝赋》。三宝的自然环境用神仙的形式呈现出来,风神、陶神、泉神、釉神、雾神,甚至管饭菜的神“鲜子”。着实有趣。她开了个玩笑,中心位窑神是按照三宝“村长”李见深的样貌画的。那几年,在李老的鼓励下,她陆陆续续给画配些小字,这幅壁画配了长文,摘取最后几句:心无旁骛
2022年10月19日
其他

复苏?买手也难,品牌也难

提前至9月底的上海各大showroom虽然不能代表本土时尚业全貌,但多少反映了设计师品牌的现状。时尚业复苏了吗?这不是反问,更不是自问自答,是没有任何偏向性的向设计师、主理人们抛出相同问题,由他们给出答案。为了保证真实性,从一开始就向各位受访者保证可以匿名。一共采访了十位设计师、主理人,他们参加了不同的showroom,关于这次参展的情况,买手下单状况,对showroom的期许等等问题都做了详实回答,以下是其中七位的自述,之后有一点点小思考。设计师A第三次参加时堂,现场订单极为有限,结束后追单还很难说。有接触新的买手店,但是到场的买手明显减少。今年线上平台的销售要明显好于线下买手店。下一次还会参加showroom。参加showroom主要想解决:品牌宣传
2022年10月6日
其他

丑出新卖点

淘宝上一家普通服装店,在即将结束的夏季拥有了一款销售过千的针织开衫,相比其他款式,这件衣服的销量相当可观。这是一款布满猫咪图案的黑色小衫,与该店铺早前的“网红”风格不太一样。不过,多数消费者或许并不知道,这件衣服的原版来自90年代,而且该款依旧在海外的二手市场有售,售价48美金。国外销售网站截图设计师就是Michael
2022年9月27日
其他

用时尚史和中国智慧推演:下一个中国巨头是谁?

近两年我特别喜欢的一篇分析,通过三个国家的时尚进程结合中国智慧,推演下一个中国时尚巨头是谁,或者说特质是什么。视频版做了些修改,有增加有删减,逻辑和结论会更清晰一些,方便大家吃饭、拉屎等闲暇顺便听听,也欢迎在我视频号留言继续讨论。本周要去湖南卫视一个节目当观秀嘉宾,就不推新文章啦。近期推送《“这是个女孩”》好喜欢她的作品《当精神病院里的女人开始做衣服》《设计的真相
2022年8月24日
其他

“这是个女孩”

“这是个女孩”,是一组纺织艺术作品的名称。这组作品非常复杂。首先在布满“污渍”(不确定)的面料绣上如同印花的字母。然后在类似“污渍”底纹的面料上绣胎儿的图案。最后将图案与绣有字母的如同泳衣轮廓的面料拼合在一起。该系列的另外几件作品同样是分别刺绣再组合,绣花部分非常精致,色彩和针法的搭配很考究。而且还增强了绣片部分的立体感。另有一件作品上没有胎儿形象,而是突出了身体器官的形态。当它与服装轮廓相结合时,又形同吊袜带,性别含义被多重强调。“这是个女孩”是纺织艺术家Karen
2022年8月16日
其他

当精神病院里的女人开始做衣服

制作的刺绣夹克是该博物馆具有代表性的收藏之一,多年来,陆续有专家学者对它展开结合艺术与医学的研究。2.她并不是唯一一位在纺织品方面有过惊人创作的精神病院中的女性。英国针线工人Lorina
2022年7月28日
其他

多久没见过这么炸裂的秀场设计​!

Vuitton合作了很多次。她的创造融合了科技感与艺术感,光、电是较为擅长的元素,除了初次设计的T台,之后2016春夏系列巧妙地将拼合屏幕正反两面都设计成视觉冲击很强的装置。Louis
2022年7月2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时尚元宇宙:冤种,冲啊!

有网友在一款NFT时尚作品下留言:冤种,冲啊!它长相平凡,但售价近万。对比媒体大肆报道动则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并且长相令人深思的NFT也能动销,区区万元不过尔尔。元宇宙的“冤种”真的多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人抱着这种想法往元宇宙裸奔。虚拟发布、推出NFT数字藏品、与NFT艺术家合作,是设计师、品牌迈进元宇宙的“任意门”。从媒体报道来看,门内热闹万分,似有金山银山亟亟待铲。元宇宙也成为中国时尚业无法忽视的话题,就像中国时尚业同样绕不开接地气又接钱包的直播带货,只不过,前者显得高端、前卫,又混沌不明。直到今天,无论媒体如何宣传NFT的爆火,这个概念依旧缺乏广泛的群体认知度,充斥着不合乎以往设计逻辑的吊诡案例,一边让人以为一头扎进去就能赚到钱,一边又让人一头雾水。一个经典案例:艺术家Trevor
2022年7月18日
其他

设计的真相 | 奢侈品还在推老花只是为了满足你炫耀logo吗?

VUITTON的Monogram纹样设计于1896年,当时的日本艺术在欧洲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很难确定当年的设计师是否因为日本热而见过这把中国琴,毕竟其中的结构早已普遍存在,不妨从LOUIS
2022年7月5日
其他

时尚业如何体面地直播卖货?

两位其貌不扬的男士穿着女装,操着地方方言对镜头说,各位姐姐先别划走,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条连衣裙。真“时尚圈”哥哥姐姐要是看到这,估计得如坐针毡、如鲠在喉、如芒刺背。段子讲得好,姐姐下单早,段子飚得快,姐姐下单快。这就是抖音直播带货的生存法则,之一。无论时尚业多么瞧不上直播卖货,事实就是,眼下还能爆出可观销量的更多是抖音和淘宝直播。那位姐姐长姐姐短的直男“女装大佬”,直播实时在线常常好几千人,单款卖上千件是常事,颇有几分网红的意思,转化率、盈利能力却比一些白富美网红强太多。以往我们还能义正言辞地嫌弃人家low,但对于亏损不断加大的品牌来说,卖货赚钱比姿态更重要。那么,时尚业还能体面地直播卖货吗?今天又是非常接地气的主题,为了给出一个相对准确的答案,除了自己工作关系必须要进行的观察和思考,另外采访了两位朋友从不同角度给出实例。只能直播风?直播间似乎形成了某种定势,一定要开夸张的美颜效果,甚至人在移动时会在零点几秒里显出“原形”;一定要热闹,要有一堆人在旁边“捧哏”,“捧哏”的人嗓门必须大,人没在镜头,声音在,功能主要是强调“货快没了,已经没了,追加单量”,造成紧迫感。许多时尚品牌的直播间也是如此,顺势而为罢了,但也确实没必要只能如此。因为工作需要,我潜心在原本嫌弃的抖音和淘宝刷直播,第一天就下单了三样。分别在三种直播间,助农主播、明星主播和品牌自己的直播间,尽管买的都是食物,但我觉得非常有代表性。买的第一样是粉丝(能吃的粉丝),在一位叫谷哥的直播间,醒目位置标有“黄冈乡村第一书记助农直播”,这种身份很容易给人信任感。头发花白的谷哥五官端正略儒雅,发型板正,面色干净清爽,笔挺的黑西装上党徽相当明显。相比那种视觉、听觉都极其喧闹的直播间,这里背景非常干净,几乎全黑,光打得很好,前面的商品,稍后的人物,有进深感。谷哥的口才虽比不上职业主持人,但不紧不慢、也还松弛,整体效果可以说超过很多时尚类直播间,刷到的时候会想,唉,看看卖啥。买的第二样在郝邵文的直播间。视觉上毫无特色,人也长得不帅,但他慢条斯理、安安静静介绍商品的时候,真稀罕,旁边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叽叽喳喳的附和,需要补充信息时会有人默默摆一张写了字的牌子放在屏幕前给观众看,他讲起来条理清晰,哪怕是介绍卫生巾也属于清爽不尴尬,极少有明星直播间是这个风格。买的第三件在品牌方直播间,没有特殊原因,熟悉的品牌,恰好刷到,很便宜,想试试。三个订单中,前两个都带有初级的情感链接,觉得直播间比较舒服,愿意去看,只有第三个是没有情绪的交易,随机性强,依赖于熟悉的产品价廉物美。显然,即便是非时尚类,要从海量的直播间脱颖而出,抛开产品面不谈,只说直播间的效果,恰好是那些跟以往不一样的容易在短时间内让人有印象。我找了一个体面的时尚业直播卖货的真实案例。还得体面之前采访过的旗袍品牌创始人周立言有个叫“旗袍仙子”的账号,她们从今年的二月份开始筹备,三月份持续的、频繁发短视频,差不多一天发两到三条,认认真真做抖音和淘宝直播。她的品牌“荷言HEYEN”单价较高,之前销售以线下门店为主,今年的销售受疫情影响非常严重,她坦言:“当时已经到了极其困难的时候,如果没有电商去支撑,整个公司每月净亏七位数”。为了积累粉丝,立言的团队在短时间内拍摄了大量视频,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调整,逐渐找到自己的步调。她认为直播的销售跟线下的顾客不太重合,也不追求将线下客流引到线上,但是线上线下相辅相成,因为线下有近十年的品牌积累,对于原创设计、对于品质的把控、对于供应链的掌握会比一般只做线上的直播类产品好太多,所以客户的认可度相对较高。当然她并不是每场直播都自己播,只有一些特别重要的场次会亲自讲解服装理念,其他都是团队成员在直播,每天基本要播8个小时。虽然专注做短视频和直播的时间很短,但目前她每个月的GMV在七位数,这个销量也影响了她对于品牌的布局,以前专注开专卖店,不少实体店在一线商场或者核心商圈,现在将电商和直播看作非常重要的一个店铺,不仅仅是卖货,也是新媒体运营的一部分。不可否认,疫情在改变整个市场的格局。我觉得她能快速做起来主要有三点(产品以外):首先,突出了周立言这位核心人物,当然,她的外表属于典型的江南美人,书卷气息浓郁,言谈举止不俗,又是在读博士,这个条件本身就非常适合互联网的传播机制(个人专访见《这才是姑苏美人》)。其次,毕竟要卖货,需要拿产品说话,所以拍了很多立言一问一答的短视频,将旗袍相关知识以及围绕自身产品的内容融合进去。第三,比较出圈的系列是“设计师走秀系列服装回归现实生活”,既娱乐又带货。要把可看性与带货性融合在一起其实挺难的。很多人会觉得直播带货是一件很不体面的事情,我也问了她怎么看?她说:“我没有觉得直播带货low,我觉得如果这个品牌因为疫情而消失,才是最low的一件事情。作为品牌主理人,最重要的是让这个品牌、这个公司存活下去,而不是考虑说low不low,只是换一个渠道而已。时代在发展,总会有不同的渠道去适应不同阶段的品牌的发展”。三个问题相对来说,立言的品牌“荷言HEYEN”单价高,旗袍品类又相对小众,反而退货率较低,但是,今天直播带货退货率高已经成了商家很难避免也很头疼的问题。下面整理的几个较为现实的状况一一分析。卖得多亏得多?现在线上商家尤其是直播商家最常见的操作是预售,因为发货迟常常有顾客在等待的过程中就退货了,导致今年的退货率普遍比去年高很多,商家被疫情逼得不敢多投入,顾客也没有理由一直等,一位曾给顶流网红店供货的设计师朋友给出了部分大电商的做法:假设一个款卖1000件,生产1000件因为退货就会有大量库存,基于这个销量,样衣准备上架之前先生产100件,开售后第一时间发出这100件,可以设定优惠条件让顾客尽早决定是否收货,由此统计出退货率,如果退50件,就是50%的退货率,剔除残次品,后面只需要生产500件左右,分批次发货,退回的再发出去轮回。这个数字要基于品牌的不同状态进行调整。当然,我并不鼓励商家预售当季产品,品质很难把控,只是现实面前需要尽可能在保证产品质量基础上去调整。到底是吸引人直接下单还是吸引人去直播间下单?现在不少抖音号都将销售重点放在直播间,所有引流都是直播间而不是购物车,即便购物车有商品,也与直播间价格差别极大。我个人觉得这个做法需要再斟酌,尤其对于短视频数据不错的号。引流到直播间的做法应该是淘宝大主播带起来的,在直播之前不放链接,所有单量在一二三之后几秒完成,但是,不要忽略了这是基于综合类商品大主播的特性。对于时尚品牌来说,现在开始做号拍视频开直播,无论目的是带货还是宣传,没有必要只引流到直播间,因为即便是刷抖音的人,也分看直播和不看直播,视频如果能达成即刻下单的作用反而更好。可能有人担心如果直接引流到购物车而不是直播间会造成直播间人气不旺,从现有的直播作用看,主要是沟通性和有优惠,看品牌属性,什么风格更需要沟通和优惠,再去确定成交的侧重点。拍尬片还是直播切片?有些时尚品牌为了迎合抖音的娱乐特性,会拍一些小剧情性质的短视频,我看了几个,太尴尬了,如果要拍与商品没有直接关联的短视频需要有较好的创意,有的人一台破手机就能拍出几万个赞,有的人专业摄像机也拍不出大家想看的,眼缘这个东西暂时就当是玄学吧,总之做不好不如直接做介绍产品的直播切片,定位精准些。时尚业的优势是视觉,讲设计,懂面料,我们完全可以去强化这一部分,而不是为了迎合而搞完全不在行的内容,比如立言的所有视频,还是围绕产品以及旗袍文化,所以转化率会比较高。不要以为前面提到的“女装大佬”只要穿女装就行,那个主播讲段子的能力极强,表演欲也很强,不是谁都能做的,而且,他们的视频组合了一个很有效的故事背景:从贫困地区北上到河南创业开了服装厂,是一位吃苦耐劳、能打板剪裁、会踩缝纫机的厂长,为了做衣服卖货啥都可以尝试,粉丝见证了俩人一路的进步。在抖音,丑强惨比白富美有吸引力。没有让你们去当丑强惨的意思,要基于真实和优势。最后现在在抖音做直播卖货的品牌非常多,banxiaoxue、less等一些以往较为高冷的品牌都进来了,而布局早的品牌比如Teniee
2022年6月9日
其他

恐怕是近期最赚钱的本土设计师品牌联名

眼下,联名是时尚品牌最热衷干的营销事件,既能做宣传,又能卖货,卖得好的话营销费用能从销售中赚出来。当然,这可能是甲方的美好幻想。除了很早期一些本土大体量的商业品牌与小众设计师品牌联名能吸引粉丝彻夜排队,在“实在没招就联名吧”之后,联名本身作为营销的噱头已经大肆降温,加之一些本土设计师品牌在疫情后(2020年)的“联名”报价实在是咋舌,一段时期内,宣传效应大于销售收益。但由于疫情的不稳定性,少有品牌押宝大型线下活动,即便是缺乏新意的联名还是霸占了各时尚品牌不得不做的活动头排。近期,很有国民基础的学院少女风品牌TEENIE
2022年5月26日
其他

眼下服装业怎么赚钱?改行

眼下服装业怎么赚钱?改行。不算段子。文帅,我一位业内朋友,去一个产业园拜访,同桌吃饭一半都是老服装人,一个个介绍的时候,产品全都不是服装,搞医疗保健去了。他说起这事时我俩哈哈大笑,随即忍不住连连叹气。可能又有人要说我负面了,我的想法是,了解真实的状况,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过于乐观估计,其实反而影响企业做准备。无论怎么分析今年的市场都没有更多选项,所以想写点接地气的内容,多搜集一些真实的状态,好的、坏的各种信息,尽可能找到一些办法,换一个方式来促进业内交流吧。前面提到的文帅,纺客传媒的负责人,旗下是纺织面料、印染、数码印花、服装专业媒体,做专业会展,还做直播卖货、跨境电商,从前道到后道每个环节均有涉及但角色略有不同。每年,他都会去全国各地的产业园区拜访客户,往常,每周往返于杭州与上海,恰好在3月9日,上海疫情大爆发之前离开上海开始出差,南边跑了一圈,至今仍然留在杭州,无法回到上海家中。好处是,至少他出来了一圈,算是一线接触南边的服装业。我请他聊了聊他一路走访的情况,好坏兼有,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些想法。以下用第一人称表述他的内容,之后有一些其他信息汇总:我3月9日离开上海去台州出差,那边做缝纫机、家居服、童装的比较多。有个隐形冠军,做ODM的童装工厂,每年出货大概三四百万件,给线下品牌供货,今年基本腰斩,就打算做线上,开始做抖音,也还是很难,工厂单要做直播没有想象中容易。做线下的以为做线上好做,其实线上也难。之后去柯桥,参观了跨境电商产业园。除了海外政策影响,现在上海疫情对跨境的物流影响太大,还有俄乌战争影响也很大,之外没有更多信息。从柯桥回杭州的时候,上海疫情已经很严重,尽管我离开早已满14天,但是健康码带星了,要求隔离3天,每天做核酸,之后允许离开。杭州政府真的很牛,每次出来几十例很快就克制住了,也没有怎么封,流通性比较好,五一时我在西湖边看到还是那么多人。之后去深圳拜访了不少企业。先去大浪小镇,有一家企业在南油有四个档口做批发,另外也有自己的品牌,原先生意很好。前几年大浪镇要做形象店,让园区里的公司入住,许诺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免几年房租等等,好多品牌入驻了,今年不再给这些优惠,说是**花了太多钱。一些以前入驻的商户就要撤,包括我说的这个品牌今年要全面收缩,档口都不要,砍掉线下,打算在杭州一个园区做个几百平的直播基地。了解下来,今年真正赚钱的是做香云纱的朋友,他旗下有三大产品线,一个是香云纱,一个是国潮,一个是文艺,香云纱最赚钱,据说他家是南油到现在为数不多还能赚钱的档口。他的产品很漂亮,香云纱一般给人感觉老气,版型宽松,但他做的西式剪裁,版型很好看,香云纱做男装也好看。另外,他们在微信视频号做直播,不是做C端,是针对原有的批发客户,现在大家都不太方便跨省,就用这种方式继续全国客户的订货。我们自身业务包括直播卖货,了解到的数据是视频号直播卖货中最畅销的类目就是真丝香云纱,因为视频号粉丝群年龄偏大,40-50岁以上的女性占70%,跟以前的西瓜视频有些像,她们比较喜欢买真丝类服饰。现在直播卖妈妈装卖得很好,但是给人的感觉不入流,没有大品牌参与,都是档口、没有名的小品牌。妈妈们不怎么退货,退货率低不少。抖音上有个直播老年男性服装的很火,虽然表现形式low。深圳有两家硬核科技企业效益不错,服装给人的感觉是传统型企业,与高科技关联不大,这次去的两家打破了我的认知。有一家做RFID柔性标签,创始人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授博导团队,搞技术开发很厉害,技术部分我解释不太清楚,作用是:进出仓储要统计服装数量,以往用的RFID标签,他们用的柔性标签,像双面胶一样贴上去很简单,成本可以降低很多。服装只是它应用的行业之一,也可以用在像食品等各个行业,不过主推行业是服装。还有一家做软件的公司,这家公司以前做数码印花机的板卡,慢慢从板卡到软件到系统,系统服务于数码印花厂。数码印花的优势是做柔性快反,这个系统可以让数码印花工厂内部先快起来,如果工厂内部各个部门不协调、数据不打通就没法快。我觉得这个挺有前景,数码印花很受关注,一来相对更加绿色,耗水量比传统印花少,二来柔性供应链,不管是电商还是跨境电商都用得多,shien35%的订单是数码印花,这是前年的数据。如果通过这个系统将很多数码印花厂联网的话那就很厉害了,随着国家宏观政策鼓励“脱虚向实”,有硬核科技的企业在当下和未来会迎来黄金年代!我们自己的业务,媒体这块比以往更好,行业不好的时候,专业媒体和展会都还比较好,去年的展会挪到今年7月开,挪了一次又一次。招商早就完成了,现在每天还有人在定展位。这两年做展会看天吃饭,就怕又出点什么事情。有个朋友跟我开玩笑说,今年就把公司关了吧,至少没有压力,不然一睁眼就是成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信心,不敢投资,不敢投入。------------坏消息遍地,但确实不全是,也有他提到的科技公司,典型的切中市场需求,产品硬。另外香云纱好卖也极好理解,我这两天路过南京的1912,因为是工作日的上午,基本空空荡荡,没什么人,但是其中有两家连锁餐饮店几乎每个包间都有人,我能隔着外面的玻璃看到,全是老爷爷、老奶奶在聊天、喝茶、打牌。上个月,小区一位衣着很普通的大妈邻居问我,怎么在商场看不到影儿和陶玉梅,她以前很喜欢买,买了好些。老年群体恐怕是眼下最有心情花钱的年龄层了,退休工资稳定,甚至部分每年略有增长,我家每周都在买衣服的只有我妈,市场的压力对他们影响相对小。但是似乎愿意在这个群体花心思的品牌很少,要么是保健类的骗子,要么是老年旅游团,要么就是不太入流的时尚类品牌,反正市场有空缺。在一个群里看到有业内人士议论,上海疫情结束后会不会很多服装品牌搬到其他地方,也许吧,或者说至少有备用方案。不同城市对待疫情子执行力上会有些不同,有的地方层层加码,有的地方处置得快准狠,尽可能保经济,比如文帅提到的杭州,那么如果出现品牌转移潮,有些城市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尤其再结合当地的产业基础,会更加明显。我猜大品牌是否已经开始根据各地防疫情况分析物流,仓库设置在什么地方,或者遇到极端情况怎样尽可能减少损失。前段时间南京疫情,其实时间很短,没多久就结束了,但是快递在很长时间没有百分百畅通,发货地正常、收货地正常依旧有可能因为中转城市有问题而快递不到,我疫情期买的一件优衣库家居服,是从广西发货的,要么是物流造成,要么是调货。研究这个,得人力结合科技,搞出最优化方式的会好很多。好友苗苒封控在上海期间一直努力做新一季的产品开发,原本要参加的showroom遥遥无期,但是好在封禁前秋季新款的拍摄出了白背景版,至少可以发给一部分客户先看。虽然今年上半年生意难做,但他的合作店铺中,有两家销售很好,一家在义乌,一家在许昌。据他说,义乌那家店最神奇,采购量非常大,简直是发什么卖什么,因为卖得太好,现在主要就卖他的品牌。那家买手店的老板以前卖国外的设计师品牌,单价高,客群粘性高,众所周知义乌有钱人很多,在改卖价格比原先产品稍便宜但设计不差的本土设计师品牌后,量更大了。不过,我们都认为这家店不具有可借鉴性,老板优势过于明显,不过,二、三线城市确实值得设计师品牌注意,尤其那些具有产业基础、商业基础(有钱)的地方。另外就是,原创性、辨识度,放到哪个时期都好使,都是竞争力。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核心商圈的店铺和商场的优势是不是在进一步衰退?疫情的原因,有的地方对待进入商场的防疫要求较高,再加上回款慢,以前没事,现在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居民较多的带一定社区性质的商圈,成本低不少,人流量稳定,防控影响低于商场,有现款,如果不是带有宣传性质的店铺,这类地点反而可能更赚钱。当然,也要看品牌风格。眼下服装业怎么赚钱?不妨思考另一个角度的“改行”:复合业态。苗苒已经在着手这个事情,筹备的新店会加入另一个领域的原创产品,但调性匹配,具体保密。这不算新鲜话题,但是真正融合得好的很少,很多1+1没有=2,基本<2,或者增加成本,说明复合得不对。但这个方向是可以探讨的,尤其在眼下。上海这波疫情结束,肯定会迎来一波消费小高峰,既要准备好迎接小高峰,也要注意尽量别投入太多成本去支撑这种高峰,要警惕做得多亏得多的情况。市场差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没钱,是没信心,只要信心回来了,市场还是有快速复苏的希望,暂时看有缓和。今天也有听到好消息,我的一位原本专注线下的甲方上个月拼命做直播,终于有了非常稳定的收入,至少能打平,挽救了线下的亏损,这在4月真不容易。记录得很散,也没啥文章结构可言,就想着罗列些接地气的信息,万一有用呢。欢迎留言探讨,近期这种稿件还会有。熬一熬,往前冲。近期推送《设计师老王封控在上海工作室的59天》记录《Hedi
2022年5月16日
其他

设计师老王封控在上海工作室的59天

老王本名王云,性别女,自称老王。3月10日那天,老王整理了一些蕾丝面料、绣花线等,给一所老年大学送去。接近中午12点时,她发了个朋友圈:如果有一天被隔离,请给我寄点面料做衣服,多久我都能呆得住。配了一张她在工作室拿针线干活的图。下午3点多,她忙完回到工作室不到5分钟,同事在小区的妈妈群里收到消息,小区封了。不会吧,5分钟前还能正常开车进来,她在质疑间,群里的消息越发证实小区要隔离。老王有点急了,工作室的鑫华姐家里有个大孩子要照顾,隔离在家比较好,一边让鑫华姐快走,一边搬电脑送她出门,等赶到门卫处,发现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吵吵嚷嚷的,有人想出去,有人想进来。很快,维持秩序的人也来了,告诉大家不能走,否则报警,小区彻底封禁。她抱着电脑坐在楼下坐了好久,脑袋有点懵,缓过神来搬着电脑回到工作室。她在上午发的朋友圈后面,补了两条:“重要通知,奏是这么凑巧,我被封在工作室了,14天回不去家。目前可以出楼道取快递,现在开始鼓励各种投喂行为。我这张破嘴开过光,念力一来,啥都有。”老王有点庆幸,孩子跟老公隔离在家,14天不算很长,很快会过去。她的工作室叫“素声传统服饰手作坊”,位于疫情较为严重的闵行一个居民小区的6楼,复式带露台,露台上种植了一些竹子等植物,装点得挺别致,是喝茶、聊天的好地方。她管工作室叫“素声院子”。一同封在里面的还有两位员工或者说伙伴,在一起十多年的鑫华姐和田大姐,院子里原本就有卧室,偶尔有朋友来这个古色古香、又很质朴的空间玩耍、小住,突然关在里面也不至于太过担忧。不是所有人都像她这么好运,封禁时,有打算穿过小区的路人老爷爷,有快递员,等等,一概留在小区里,居委会安排了车库作为居所,居民们还凑了些被褥等生活物资给他们临时对付一下突然而至的慌乱。老王、鑫华姐和田大姐早已有了生活上的默契,一位负责采买物资,顺便当楼长,一位做饭,老王负责吃和打扫卫生。食物的价格是平时的2.5倍,大姐每天变着法子做好吃的,一天吃一个早饭外加一顿正餐,吃得很少,物资基本能接上。从封禁的第一天,她开始在朋友圈用图文和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慢慢的,有朋友催促她发视频。我们通话那天,她刚做完核算,她说越来越严格了,现在如果一栋楼里有一例阳,整楼去方舱隔离。她问我,这篇文字的侧重点是什么,我说,就是想真实的记录一段时间。记录努力的生活,努力的工作,努力的平静。记录渣里找糖,糖里有渣。以下,是她的朋友圈(有删减):3月11日,隔离第一天第一次住素声院子,居然有了一种度假的感觉...隔离第一天,就过上庙里的生活,六点起来念经站桩,这个点做完晚课就想睡觉了。从来没有这么自律过,以前的懒是有原因的,还是要看场能,素声真是个神奇的地方。3月12日
2022年5月9日
其他

Hedi Slimane如何在骂声中让“Celine卖出20亿欧元”?

对Chanel的重塑方式非常像,找到值得放大的、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元素,不断丰富,以多维度造型来凸显那些具有广泛市场号召力的单品。他稳定、强大的审美体系,是让Celine种种举措成功的根基。Hedi
2022年5月6日
其他

恐怕LVMH难如愿:这波疫情后中国顾客会冲回奢侈品店?

Vuitton和Dior时装和皮革制品部门增长30%。对于一季度表现欠佳的中国市场,集团首席财务官Jean-Jacques
2022年4月19日
其他

爱豆要做潮牌喊我当顾问,但他公司只想割韭菜

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收到一封邮件,对方说是某娱乐公司,旗下艺人要做潮牌,问我有没有兴趣合作。邮件格式还算规范,跟PR公司的差不多,所以第一反应没觉得是假。还是有些惊讶的(我这么红了咩),虽然知道读者里很多国内外大牌高管,但这个毕竟跨圈了,尤其该明星是我爱豆(别问,问就是顶流)。后来加了微信,对方问了好多问题,我大致说了,也介绍了自己怎么学设计去做了服装行业媒体,又怎么从报纸到自媒体,又怎么做品牌顾问的经历,感觉像是求职面试。我字里行间显得很镇定老道,内心砰砰砰还是有些的。前后聊了几次,再后来就进入正题。对方说爱豆要做潮牌,问我有没有什么建议。我回:他想做哪种品牌?第一种是利用好自己的明星身份,卖给自己的粉丝;第二种是真正进入时尚产业,面对整个市场。对方回:两种在做法上有区别吗?我:当然有。第一种就是根据现有粉丝群的喜好去有针对地做产品,她们都粉他,只要把他这个人“拆解”成衣服就行,什么LOGO,个人抽象化的影像等等,一部分男款或者中性款,大部分用相同的元素做女款,给粉丝一种跟爱豆穿情侣装的感觉。当然,衣服不能丑,用编辑思路完成,做爆款。然后搞预售,不压货,降低成本。他红一天,衣服就能卖一天。第二种,淡化甚至隐藏自己的身份,就当自己是个在娱乐业有很好资源的品牌主理人,从零开始做产品。按照正常的行业步调去做,这样会慢很多,风险也大一些,但也许生命力更强,这样的品牌不管他将来红不红,品牌能独立行走。写完,我又打了一句话:如果做第一种就不用找我了,割粉丝韭菜的产品难度不大。还没来得及点发送,就收到一句:第一种吧。然后又来一段:你知道的,现在疫情期间,创业难,说实话我们也担心他只是一时热情,时间久了没有耐心去慢慢做,再加上他很忙,马上又要进组,到底能放多少精力我们也说不准,还是保守点好,将来市场好了赚了钱再做第二种也来得及。我很不高兴。躺在金山上赚钱,还不要好,那些真正喜欢设计的人苦哈哈创业,没资金没流量,不还是要做。可能粉丝滤镜吧,总觉得他不是这样的人,不会这样割韭菜,但事实摆在眼前。想了想,这种合作没有太多意思,这活干了不加分,而且我早就下决心不要浪费时间在没兴趣的事情上,一定要做对自己有所提升的事或者特别喜欢的事,喜欢人也不行。然后删了前面写的,重新输入:不好意思,我最近有些忙,你们这个品牌从零开始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我恐怕难以胜任,别影响你们进度,你们找别人吧。预祝生意兴隆哦,还是很喜欢*(爱豆名)的,很帅。发出去后还是懊恼了会,干嘛跟钱过不去,干嘛跟帅哥过不去...我以为这事就结束了。前些天我收到一条加我好友的微信,备注:我是*(爱豆的名字)骗子,我没加,回了条:我是张曼玉。手机又响了,还是这人,发了句:我想做的是第二种品牌。我靠,脑子轰了一下,立刻加好友。我:不好意思,我以为是骗子,没有显示是你同事分享的名片。爱豆:哦,他是我经纪公司的,我们在做品牌这事上有分歧,现在他们不参与了,完全由我自己的公司来做。早前他给我看过聊天记录。公司的想法不代表我的想法,我自己想做第二种品牌,不知道能不能聊聊?我:好。他问我是否可以发语音,我心想,妈耶,你发视频更好。我:你随意。然后他说了下一直想做潮牌,希望把自己在运动方面的爱好跟品牌做一个结合,兼具运动感和潮流感。他还说了一句:粉丝不是韭菜,他们是陪伴我走一段路的陌生人。啊啊啊,姐姐帮你。我的“爹味”回复大致如下:不要把品牌框死在潮牌这个概念上,不管消费者怎么给品牌分类,但自己对外就别这么说了,格局再大一些。潮牌这个概念比较尴尬,从根源上来说,缺乏核心文化,是国外街头文化传播到国内的衍生品。在许多大众眼里的潮牌就是有潮流感、年轻化的品牌,标志性的设计无非就是字母、印花,标配基本是牛仔裤、卫衣、工装夹克、T恤这些,比较简单粗暴。是,国外一些街头品牌好像就长这样,但要看到根源。六七十年嬉皮、朋克、嘻哈在音乐、视觉、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全面开花,服装是其中很显著的类别。玩这些东西的人就那么穿,他们很酷,所以带动了穿着的流行从而形成了一种潮流。像后来90年代出来的supreme,以滑板和嘻哈为根基,最初就是吸引滑板青年和街头艺术家,有这个核心文化在,所以才有了那些衣服,他们一直说的是要real,supreme强调的就是real美国街头,非常美式,跟日本的又不一样,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那种很简单的产品,但完全是智商税吗?不能这样说,它影响了核心群体,这些人很酷,酷guy又影响了更大的群体,当然有人无脑跟风有人追流行,这些东西是这个品牌的一部分,不是我们仅仅看到的简单T恤。想好好做产品,先放掉潮牌这个东西,我们先捋清楚你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或者说,我们可以从你身上、你的喜好中抽出什么东西来放大。他说要想想,那天约好了晚上9点视频会议。那晚8点我开始做视频准备,比如紧张得上了几趟厕所,比如找好视频角度,比如化妆...手机屏幕里出现他的脸的时候,我假装很淡定的没有叫出来...除了他还有一个男生,说是公司同事,以后也参与品牌这部分。他说自己很喜欢运动,希望产品保持舒适性,但并不是强调运动功能性的那种,就是可以做大幅度的动作,跳街舞没问题这个程度,但在设计上能跳脱出常见的休闲、运动这个概念,要酷,他也坦承在听我说完后觉得自己想得有点简单了,暂时还想不出更多的东西来。我说:其实这一时半会我也没想得很清晰,需要点时间思考清楚。不过,我大概能明白你的意思,刚好男装市场相对容量大一些,我们也可以不用刻意区分男女装,带有性别感的单品可以用同一种元素。你想要的舒适性,就是动作都不受限这点其实就已经将面料和款式设计做了限定,要么有弹力的面料,没有弹力的话就在需要活动的位置做处理,比如拼接、褶皱等等,这个要求其实就能转化成设计特点了。另外,你穿西装很帅,可以尝试将正装的一些结构用到休闲运动装里来,让衣服更有筋骨些。他说:挺好。那LOGO款这些还要不要做,但总归印花还是需要的。是不是可以考虑先找艺术家做联名呢?我说:在品牌没立起来之前,LOGO款缓缓吧。印花当然要做,但是千万别扒别人的印花,一定要注重原创性。拟一个主题,从写生开始慢慢演变成装饰纹样,就按照最原始的设计方法去做,当然如果你能找到厉害的设计师能有自己的法子也很好。你看现在市面上的衣服,设计很不讲究,有的是图案不讲究,有的是工艺不讲究,有的是图案和工艺的搭配不讲究。哪怕就是找艺术家联名,不是就把图案随意印上去,很多时候从绘画到服装的装饰是需要转化的,现在没多少品牌注重转化,就是印花,或者搞点刺绣,没意思。他问我如果合作能有多少时间投入进来。我说做不到百分百的时间,但他可以布置项目任务,我会自己评估一下,能接就说明有把握。另外服务期间保证不接竞品的项目。谈钱是第二天晚上了,没让我报价,他发文字开了个让我无法拒绝的价格。我回:得加一张签名照。然后他突然打来视频电话,我接了后,就听到截屏的声音。他说,迟些打印出来签好名连合同一起快递给你。我靠!编到这,我嘴角都忍不住上扬,虽然再编个十集没问题,但我怕再编下去专业性会变质...时尚业日子不好过,就祝大家愚人节快乐吧。近期推送《国潮的下一波是新中式吗?》专访《李宁,还是安踏?》分析《张艺谋的中国美怎么又行了?》怎么写得这么好《用“阴间风格”对抗这个世界的崎岖》一定要看到最后《押到谷爱凌这个宝,安踏为什么搞这么俗的热搜》《萌,依旧很值钱》《“半年内,50多家投资机构找我”》文字访谈录第二篇《关于Balenciaga的严肃评论:对抗与隐匿的因果》近期最喜欢的时装评论,比较能代表我的水准,哈哈哈哈哈《“抖音算法欠时尚业一个道歉”》文字访谈录第一篇《Dior爆发史》应该没有别人这么写了吧,我怎么写得这么好。。。《谁是下一个中国时尚业巨头?》近期最喜欢的一篇分析《清代第一“潮牌”主理人有多牛》非常小众的宝藏艺术家《Dior
2022年4月1日
其他

国潮的下一波是新中式吗?

联系:mina516@163.com另有一堆同步更新的平台...
2022年3月30日
其他

李宁,还是安踏?

近日,中国两大运动巨头李宁和安踏先后发布了2021年的年报:李宁总收入225.72亿元,安踏总收入493亿元。单看数字,两者体量差别略大,安踏比两个李宁还多,但从增幅来看,李宁上涨56%,安踏上涨38.9%。李宁在原有的体量下涨这么多,还是相当惊人的。去年3月,新疆棉花事件发生后,我写了一篇简短的分析《新疆棉花事件对中国服装行业有何影响?》,其中在“品牌机会”这一部分提到消费者需要本土品牌补上涉事品牌的消费空缺,尤其是“李宁等国产运动品牌会接收一波红利”。这两个品牌在时尚产业挺艰难的一年能逆势上扬,跟本土消费者对本土品牌需求大增有大关系。当然,任何机会的出现有偶然性,能不能抓住就看自身是否具备这个必然了。李宁和安踏都有这个必然,但不同。不同点也许预示着两家未来的花路谁走得更好。设计派李宁VS技术派安踏?问了身边好几个朋友,李宁和安踏选一个买买哪个?回答都是李宁。理由再简单不过,更好看。论时尚转型,中国最成功的恐怕就是李宁了,从2018年以“悟道”系列登上纽约时装周开始,“中国李宁”四个字正式种下一片“草原”。在此之前该品牌的球星合作系列“韦德之道”在小圈子里火,但纽约时装周那回才坐实“国货之光”,成功地给消费者塑造了新印象:好看的设计,以及带有中国情结的设计。李宁纽约秀李宁那场秀简直成了当时的流量密码,媒体蜂拥而至,加之品牌发展跌宕起伏,2008年奥运会攀上顶峰,之后又连年亏损,逼得奥运冠军李宁本人重新主持大局一步步扭亏为盈,再在纽约时装周大获全胜。剧情感满分,读者爱看,媒体爱写。几个月后,李宁品牌乘胜追击,又在巴黎走秀,更具有成熟度以及原创性更强的设计让时尚转型从新闻变成常态。当时有个说法:拎LV,穿李宁。这是中国大体量运动品牌进入奢侈品消费群或者时尚核心群最成功的一次,至今如此。李宁巴黎秀相比李宁,安踏的做派土豪不少,不是一夜暴富型的豪,是经常性豪。就在2018年李宁的纽约时装周欢腾后不久,安踏发布了2017年年报,年售166.9亿,同比增长25.1%,这个数字,超过去年的李宁。一边媒体和网友欢呼李宁的时髦转型,一边不够好看的安踏卖到本行业本土第一。说出过“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的安踏老板丁世忠,野心很大,眼界够宽,在2005年花3000万建立了国内同行业第一家运动科学实验室,当年安踏的年销售额是6.7亿。这个科学实验室规格不低,至2018年,已经拥有60多项国家级专利,中国运动用品标准的1/3出自于此。当时安踏代言人、NBA球星Klay
2022年3月24日
其他

张艺谋的中国美怎么又行了?

什么样的中国美,是不同层次的大家都爱看的?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可以从张艺谋塑造的中国美中得出一二。首先不是我说张艺谋以前不行,冬奥之前,确实有争议,直到这次冬奥、残奥开幕与闭幕式的大获全胜,上一次大获全胜还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搞定众口其实非常有借鉴意义,它不仅仅展示创作者的能力,更主要的是映射了当下大众审美的状态。一次传统美学理念与学院派的胜利首先是传统。这个传统,包括传统素材,传统设计方式。之前在看直播的时候,就有很强的感受,非常学院派,非常传统美学理念(请注意,这里说的是理念,也就是设计方式)。我们可以用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的《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里的理论去对照分析。1.简单秩序我们的知觉偏爱简单结构、直线、圆形以及其他的简单秩序。——贡布里希几乎所有高赞画面,全部运用极其常见的传统素材,中国结、松树、柳枝,雪花不算传统素材,但也属于与冰雪相关的最常见素材,也就是“老梗”。搞设计的,现在谁敢用“老梗”?都想用有潮流感或者有新意的。抛开最终效果,只谈素材本身,若在十年前,这种素材提案在很多活动或者比赛中很难过关,因为实在是太多见,太没有新意,就像是各地老街巷旅游专供的小商品。图自人民日报官微这两年因为整体文化自信,这些老梗才又恢复些活力,从视觉的角度来说,基本倾向于要么潮流化,要么“宋朝”化。张艺谋在冬奥开闭幕上的“俗”素材,都以极为简约的几何形态出现,从装饰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种受到知觉偏爱的简单秩序。当然,不绝对,只是具有普遍性。对于一个大型的盛事,只有简单的秩序,无论多美,也撑不了那么久。2.简单秩序的中断再重塑于是我们看到所有这些常见素材都以科技美感的画面出现:它符合大众能接受的美学范畴,却不在人们的视觉经验之中。正是秩序里的中断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产生了视觉或听觉显著点,而这些显著点常常是装饰形式和音乐形式的趣味所在。——贡布里希比如,五环是破冰而出的;明朝画风的迎客松画面是焰火组成的;大家熟知的“折柳寄情”柳条是荧光的;雪花台是代表每个国家的小雪花组合的,等等。图自人民日报官微每一个爆点的画面变化是“逐级复杂”的过程,原本的节奏被中止然后进入到新的节奏,人的惊喜一层层被撩拨出来,比如闭幕式上的中国结,先是小朋友冰车痕迹形成中国结,之后是四面八方的红丝带形成一个巨大的立体的中国结,环绕在雪花台的外面。图自人民日报官微每一个熟悉的素材都包含了意外,来让这种原本简单的秩序中断再重塑,“中断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产生了视觉或听觉显著点,而这些显著点常常是装饰形式和音乐形式的趣味所在”。最熟悉的陌生人,常规中的意外,或许是大众美学的成功要素。这一点,或许在张艺谋早期的摄影中就有所体现了,明明拍摄的竹子却有水墨画的效果。张艺谋早期的摄影3.文学性将这种意外变得更为饱满的是,画面蕴含文学性,这种文学性具有一定的大众普及度,能让不少观众在眼睛获得画面的同时,大脑接收到相关含义,正如前面提到的破冰、迎客松等等,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美有深意。不仅仅是开闭幕式,还有获奖运动员拿到的金墩墩、金容融,那一圈金色图案其实是岁寒三友松竹梅,这种文学性正是网友热议的中式浪漫。图自武大靖微博4.学院审美的回归无论是秩序感的成立,还是文学性的表达,都依赖于单个图案的精准,从装饰艺术的角度来看,被广泛称赞的素材设计都属于学院派审美。最典型就是雪花台。非常稳定、传统的纹样设计,如果单看线稿,并不惊艳,但经典耐看,挺符合中国老一代工美艺术家的设计思路,只是更轻盈些。温练昌《花的变化》1979年若干年前,本土学院派审美并不是纯粹的褒义,一度被认为刻板、老气(这种看法本身就是一种刻板)。这一回,这种符合传统标准,饱含典型传统美术训练的视觉创造赢得众口,背后有时代背景对大众审美的塑造和影响。这几年我们从社会上能看到的视觉创造,一个大方向就是潮,另一个大方向是“ins风格”,这两种风格伴随打卡审美的进一步“围猎”,在设计上是较为粗糙和流行化的。恰好是这种粗糙东西的流行,让人们在内心深处也渴望看到变化,扎实的传统美学根基是这个变化的基础。对现代的分工传统以外,便是突出的现代。张艺谋在传统与现代两个方向的分工实在绝妙,现代用技术表达,技术的部分一方面是用来呈现画面,就像前面提到的,五环是破冰而出,明朝画风的迎客松画面是焰火组成的,“折柳寄情”柳条是荧光的等等,意外的设计组合;另一方面,从视觉的角度来说,现代性更倾向于用太空感、未来感表达。传统+太空,之前河南卫视也做过类似的结构,很受好评,显然这个结构是可以被大众接受的。比如网友盛赞的“七夕奇妙游”的故事大纲就是2035年女宇航员唐小天借用科技的力量回到唐朝“神都”洛阳,其中《龙门金刚》的部分画面就带点太空效果的意思,只是河南卫视的传统部分更加“上下五千年”,强调视听“炸裂感”。《龙门金刚》截图这次冬奥,尤其残奥的闭幕式,视觉效果非常有太空感,带有中国意向的太空感。对比神作《太空漫游2001》,非常能体现这种太空感。上图:残奥闭幕
2022年3月15日
其他

用“阴间风格”对抗这个世界的崎岖

Chalayan的人生历程找出他设计逻辑的根源,他出生于塞浦路斯,亲历种族冲突后被迫移居英格兰,在中央圣马丁学习设计,毕业后第二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在他推出的第二个商业系列“Temporary
2022年3月9日
其他

押到谷爱凌这个宝,安踏为什么搞这么俗的热搜

今天比较简短,你们放心服用。这几天,谷爱凌上热搜上麻了吧,其中有一条与安踏相关联,却显得很尴尬。安踏于2020年初宣她为代言人,之前有相关采访透露过,安踏在谷爱凌知名度不高时签订了合约。押宝押得太好了。但是,光押对宝是不够的。谷爱凌获得冬奥冠军后,微博出现了一个毫无亮点的话题,你们绝对想不到叫什么。叫#谷爱凌这羽绒服显瘦#。数据还是好看的,话题旁还出现了红色的“热搜”二字,阅读量不低,14家媒体发布。其中不乏耳熟能详的大号,内容也都差不多,并插入了同款链接。图自微博截图图自微博截图安踏官方微博也发了相关话题。图自微博截图尴尬吗?这么大一宝贝在手里,宣传同款竟然最后将话题词落在了“显瘦”这个点?哪怕就直接写谷爱凌安踏同款都比一个显瘦强。我个人认为这个话题的制作从商业角度来看,一无是处,更显示出当下部分时尚品牌对营销在创造、传播方向认知的匮乏。1.从产品来说,凭谷爱凌的外形和精气神,她套个麻袋也不会难看,显不显瘦跟衣服真没关系。而且这件衣服的款式本身比较基本,在奥运期间要找点来突出强调技术层面的内容更适合。2.从代言人与品牌的关系来说,设定这个词的人很可能没有去好好了解她。
2022年2月11日
其他

萌,依旧很值钱

腾讯新闻独家约稿虎年主题恐怕是近几年来时尚业最容易俘获大众眼缘的产品命题作业。生肖主题年年出,年年鸡肋,就像联名,这种行为本身已经很难激起掏钱欲。虎年是个意外。尽管汉字中与虎组合的词语大多虎虎生威、威风凛凛,但壬寅虎被消费市场挖掘出了它的猫科属性——不是嗷呜,是喵呜。其实不仅仅是虎,近几年大多找准了萌系特质的产品,不少都卖得相当好,尤其很大声的所谓潮牌,设计上一部分依靠带有街头涂鸦风格的纹样出彩,另一部分则是靠萌系图案吸金。摆最酷的表情,穿最萌的纹样,恐怕才是潮牌的真谛。卖萌,卖得远远比我们以为的更悠久,也更具有艺术进程和大众心理需求的支撑。毫无疑问,萌,依旧很值钱。壬寅虎赢家:韩国muziktiger和本土“胖虎”最新的天猫女士卫衣热销榜第一名,是本土品牌Orange
2022年1月19日
其他

淘宝8年前爆款在纽约上东区走红?| 去赚美刀有戏吗

文字访谈录上个月初,微博账号“我是郭杰瑞”发布了一条视频,介绍了两个在亚马逊黑五爆火的中国商家,其中一个是来自嘉兴的羽绒服品牌Orolay。Orolay一款售价为159美元的羽绒服卖得相当好,在海外有不少报道,能搜到的最早报道是2018年,作者讲述她身边上东区的朋友是如何被这件羽绒服征服。这款羽绒服卖到现在依旧热销,跨越疫情前后,甚至被称为Amazon
2022年1月11日
其他

“半年内,50多家投资机构找我”

文字访谈录这是文字访谈录的第二期,选择了近期时尚业很热门的话题方向——资本。前些天,品牌bosie的一篇文章在业内挺受关注,我有不止一位朋友让我分析一下,个人看法是没必要从行业的角度去讨论,它更倾向于股票。恰好跟品牌“古良吉吉”的两位创始人聊天时,他们提到今年上半年有50多家投资机构找上门,古良抱着学习的态度接触了很多资方。觉得他特别适合来谈论这个话题,也很感谢他愿意来聊。我抛了不少敏感的问题过去,时尚业的资本到底在玩什么?有些资方是真“傻”还是假“傻”?等等不玩虚的问题,他都回答得很干脆,没有遮掩。古良(左)和吉吉(右)古良,包包品牌“古良吉吉”的创始人之一,品牌初期由夫妻两共同设计、制作,逐渐壮大后,古良负责运营,吉吉专注设计。该品牌从2020年开始销售飞升,成为“天猫系”配件类设计师品牌的翘楚,推出高端线的TOTO包之后,销售点从线上延伸到传统的设计师品牌阵地——设计师集合店,并在几个时装周showroom中受到业内关注,算是少有的打通天猫系统与线下设计师品牌集合店的本土品牌,并且供应链较为成熟。在前不久的双十一“大战”中,是天猫箱包设计师商圈的第一名,在天猫箱包行业排第七。古良从去年到今天经历了不懂资本、了解资本、差点接受投资到最后拒绝资本的过程。文刀米: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投资公司主动与您联系?能否透露有哪些投资公司?古良:大概从2020年“618”之后,陆续有一些资本公司与FA与我联系,但是在2020年我对此是一个相对排斥的状态,因为不太了解,有点惧怕资本这个事情,再加上品牌刚开始有一些稳定发展,没有心思关注那一块。但是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有非常多新消费品牌融资的信息出来,可能因为有资本找过来就会相对主动去关注投资领域,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第一,正因为对资本市场不懂,其实不适合太封闭的状态,要以开放的态度去了解。第二,新消费品牌要快速成长,资本化是不是一个必须的手段,以及必经的阶段?没有结论的时候,就想着先开放式的拥抱它,先去了解资本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所以从今年开始,有主观意愿并抽出时间接触资本,上半年陆陆续续有50家,下半年变得少一些,只有10家左右,因为7、8月份开始经济增速放缓,整个资本市场也没那么活跃。接触的资本有传统的、知名机构,也有一些没听过的名字,还有一些产业资本,就是已经上市的服装公司或者制造业的公司,另有一些偏个人的资本。文刀米:
2021年12月21日
其他

关于Balenciaga的严肃评论:对抗与隐匿的因果

“人们已经忘记了那个时代(90年代),因为你无法真正搜索到它。当时的时尚更脏、更下流(nastier,翻译不一定准确,意会吧)、更有趣,没有过滤、没有修饰、没有打磨、没有得体,不会像现在这样”。这是Balenciaga的艺术总监Demna在接受VOGUE采访时说的。这句话能看出来,Demna对90年代这个前互联网时代末端的时尚表现,与今天时尚表现区别的看法,或者说区别的重点在哪。换一下句式,也许能理解为,他在用更脏、更下流、更有趣,对抗互联网社交媒体时代的滤镜、打磨、得体。这个对抗的主体就是他带来的Balenciaga2022秋季系列。对抗90年代并不那么遥远,在时尚领域却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我们无法用简单的词汇去定义或者描述它的显著风格,因为一切都蓬勃,缺乏单一标准,按照时下最流行的怀旧说法就是:神仙打架。与许多设计师的做法不一样,Demna并非宣称灵感来自90年代,他用了更具有戏剧感,以及更加凸显过去与现在矛盾的方式:假象自己回到90年代,试图填补Balenciaga在时尚视野极其模糊的那几年(1997年Nicolas
2021年12月15日
其他

“抖音算法欠时尚业一个道歉”

文字访谈录早前写过一篇文章《“年轻人都想当博主,不好好工作”》,这两天依旧有人在留言,似乎成为网红是当下全民狂欢式的“追求”。互联网最早出现的网红就有出自时尚领域,毕竟颜值、穿搭属于任何时代都具有广泛欣赏性和讨论性的事物。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社交平台的起落,时尚业网红也经历着换代,背后伴随者传播规则的变化以及时尚业愈发膨胀的焦虑。我邀请了时尚业一位初代网红来讨论网红话题,以在不同年代、不同传播规则下如何用网红这个身份盈利为切入点,最后落到时尚产业专业性与大众社交平台的规则博弈。我们用一种最不网红的方式、原始的方式——文字记录,来呈现我们对网红这个主题的讨论。徐峰立,早期“新东方”热门教师,参加综艺“绝对唱响”以rapper身份进入全国20强,后来作为时尚博主频繁出入四大时装周,2012年就成为巴黎高定时装周的座上客,并时不时以双语主持人的身份出没于时尚、娱乐业。在逐渐告别初代网红“刷脸”阶段后,拿起相机拍摄国际T台,再到成为时尚制片人为诸多国内外品牌制作大片与视频,并参与艺术与时尚领域的跨界合作,作为前浪并没有被汹涌的后浪“拍死”,并在疫情后收益颇丰。文刀米:您在手臂上纹了“过气博主”,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要强调自己是“过气博主”?真的有觉得自己过气吗?徐峰立:今年初在云南纹的,也是表达一下身份的转换,以前专注于自己,现在专注于卖内容和创意,还有自己生态下的艺术家、设计师的作品。2018年LVMH全球博主大会,代表中国出席我们跟着微博做起来的,抖音和小红书出来后,就觉得前浪不是被后浪拍到沙滩上,是直接陷在沙滩里。尤其疫情后,在做客户项目的时候发现博主是被客户预算砍掉的第一拨人,模特也是。以前差不多一半的工作在海外,做天猫国潮外宣的发布,品牌“出海”,走时装周,疫情后活动“凉凉”,博主工作少很多。感觉现在网红都走到农村去了,比如陆仙人。很多人在转行,在失业,过气是个常态,我也习惯了。在一个痛苦的转型中完成蜕变,承认自己的现状,在困难中匍匐前行。徐峰立参加2017戛纳电影节的媒体证文刀米:“过气博主”怎么赚钱?现在人人都想当网红赚快钱,您这位前网红赚这行的钱赚了十多年,怎么做到的?团队在疫情后有变化吗?徐峰立:我现在80%的业务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快消、生活方式、轻奢品牌,做摄影摄像,还有时装周的拍摄,国内广告片的拍摄,从创意到执行的一切。固定合作的有10家,我的微博、视频号的发布是免费资源,只收甲方制作费,附带免费用自己的账号去传播。另外帮个体达人与品牌建立关系,也做二三线艺人的商务。疫情后我们团队基本不做微信公号,就没有编辑了,现在主要是我和我搭档LUKA,她做造型,我做制片,还有一个财务、一个商务,商务主要对接我做博主的部分。我的团队很弹性,但是可调动的人数有几百人,我们在国外还有个“冬眠”的团队,之前做四大时装周,帮助国内品牌“出海”,但是疫情后就半停滞状态,团队缩小很多。虽然摄影师每周都会见,但大家各自在行业内的摄影、摄像机构供职,或者兼职一些项目,我有大的项目会把大家攒起来,我作为主脑。徐峰立巴黎团队今年年初给Dior拍摄的黄轩短视频我把影响力变免费,真正赚钱的是制片,我旗下合作的所有人都有才华,传播基本都是附带,像时尚达人有模特的基本功,有出硬照的实力,像我合作较多的何平是插画师,陈英杰是涂鸦达人,作品在艺术圈已经卖到六位数。陈英杰与他的作品文刀米:您有一个“反博主俱乐部”群,我也在里面,有的群友认识,有的不认识,有设计师,有模特,有像我这样的作者,其中不少带有网红身份,您反的是什么博主?能否解释一下这个博主的含义?群截图徐峰立:反的是没有实力的花瓶博主,或者纯粹刷粉丝没有任何真实数据和影响力的混圈子博主,给粉丝受众洗脑,把黑说成白,不尊重真实传播规则的博主。我不喜欢那种仅仅自己穿得漂亮、自下而上影响一些周围人,没有任何话语权和这个行业的专业知识技能,我比较希望能走进这个行业,影响、帮到这个核心圈层的人,所以我们才会去反那些徒有虚名、短期之内通过不合理方式爆红不能为这个行业赋能的人,这些人利用这个行业背书,实现自己的短期目的。和A-COLD-WALL*主理人SAMUEL
2021年12月9日
其他

他想用中国创造力抢Moncler、加拿大鹅的份额

封面图自ELLE微博沈威廉又一次拒绝了一个大体量时尚品牌的联名邀约,尽管对于刚刚创立两年的高单价羽绒服品牌来说,联名是较好的推广方式,也能获利丰厚。事实上,一些知名设计师品牌靠联名获得的收益比销售额还高。他不急于在商业角度输出自己的影响力,还在等待更适合的机会。12月3日,ELLE在微博上发布了肖战登上开年刊双封面的图片,组图中的服装主要是肖战代言的GUCCI和TOD'S,还夹杂着一个羽绒服造型,正是来自沈威廉的品牌Christopher
2021年12月7日
其他

被嫌弃的不看直播的顾客,及被忽视的经济逻辑

朋友小A前段时间去一家线下店,花费一万四买了几样,结完账售货员又向她推荐了另一款售价一万五的高价单品,她很感兴趣,售货员强调之后有活动,接近6折,不过,这个价格必须在品牌自己的直播间才能拿到。售货员一再叮嘱她什么时候直播,后来开播前还给她发了链接。被嫌弃的不看直播的顾客她各种吐槽,本来有兴趣,在这一番操作下彻底熄火。她从不看直播,也不打算为了优惠去看,觉得品牌方这种做法又傻又傲慢。这不是个例,将最低价放到直播间售卖似乎成了现在品牌的惯例做法。为什么一定要看直播才有优惠,从不看直播的人就不配有优惠?这不符合逻辑。莫非品牌方觉得自己开直播是为了要收视率,捧红播主??还是为了要顾客打赏???显然都不是。品牌自己开直播就是为了卖货,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要搞这么复杂。既然6折能卖,对于不看直播的人直接给个开团链接满人数就成,不满就撤,或者给个时间定时定量上架,抢到就有抢不到拉倒不好吗?我们把这个本来并不复杂的事情简单捋一下。到现在,看直播的人群,不管是哪个平台,淘宝、抖音等基本稳定,不会发生特别大的变量,看的人反正就看,最多可能从这个平台跳到那个平台,从这个主播跳到那个主播,但不看直播的人本身就不爱看直播(单指购物,不包括知识类等其它)。相对来说,直播消费是冲动型消费,本来不想买的东西看了直播可能就买了,量显得特别大,品牌方就喜欢这类顾客。(有例外,宠物生意就是例外,这个比其他类目更需要直播,但这个行业不在讨论范围)想要依靠直播来抓住冲动消费很好理解,那品牌方就去好好争取这部分看直播的人群,什么互动多平台方流量给的多,等等操作方式该怎么办怎么办,想怎么卷就怎么卷。但有两个池子,一个看直播的池子,一个不看直播的池子。你服务好看直播的池子,不看直播的池子里顾客就不要了吗?就不用服务了吗?就不配拥有优惠了吗?对于不看直播的人来说,能讲出一大堆直播的缺点,首先是非常非常浪费时间,另外,现有的直播模式所带来的沟通服务并不让他们满意,甚至觉得厌烦。换个角度,这类顾客需要的沟通成本其实相对要低。但是品牌非用优惠吸引他们去参与超强沟通的消费模式,不仅仅是可能没效果,甚至可能起反效果。现在好多行为,都是跟风一顿搞,不考虑基本逻辑。之前网络流传一篇文章,说李佳琦搞死了双十一,这个逻辑不对,直播用户和双十一用户哪有那么高的重叠,把直播销售的辐射范围夸大太多。双十一有它自身的问题,也有消费心理变化的问题,从经济角度来说基础问题是产能过剩,长期积压的产能过剩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双十一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销售库存,在产品上对消费者的吸引逐年减少,疫情后为了解决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的问题,大力度的折扣活动几乎每个月都在做,虽然双十一可能还是全年最低,但能带来的低价刺激已经非常小。以前之所以双十一能起作用,低价是唯一驱动,但是为了缓解产能过剩这个基础原因,逐年产生很多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低价卖货直播只是其中的一环。这里说的相对应的方案不一定是主动产生,很多时候是被动产生。从产能过剩到直播的兴起来捋一条大的逻辑线,可能更好理解。早些年,网上对淘宝的抨击极其强烈,说淘宝逼死了中国的实体经济(标题党就喜欢用这种标题)。这个因果关系成立吗?到今天,一些较底层的社交平台依旧存在这类言论。淘宝等线上销售平台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我非常敬仰的)温铁军教授讲过中国经历的几轮产能过剩危机,第一轮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第二轮的起始是2008年金融海啸导致2009年全球需求下降,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剩,我们是产能过剩,国家用新农村建设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大的局面之下,存活以及壮大的事物一定符合大的发展规律,并具备技术支撑。在销售渠道方面存活并且壮大的事物有什么?首先有淘宝。中国最早的网购平台是易趣,那是在1999年,淘宝在2004年开始以CTC模式一家独大,但真正全民普及网购就是在2007、2008年。淘宝不生产产品,不是制造业,只是一个虚拟的交易平台,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可不就需要能卖东西的事物吗?不是淘宝的出现搞垮实体经济,是产能过剩实体经济不行了,然后经济需要发展自然选择了淘宝这类交易平台。当年那么多人对淘宝喊打喊杀,国家也多次说要支持实体经济,防止经济脱实向虚,那为什么不向电商下手?恰好电商是实体经济的友军,甚至可以说援军啊。那为什么1997年的产能过剩没有逼出淘宝来。这道题太简单,没有技术支撑,它首先需要网络、电脑的普及,另外,需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能力。网购比线下销售有着明显的优势,方便消费者更轻松的找到心仪之物,这就符合消费者需求,同时也符合当年我们已经习惯了在网络接收各类信息,购物本身就是对商品信息的一种接收和反馈。人们购物的基础需求不外乎更便宜和更好两个方面,在线上平台刚崛起的阶段,一定是先满足更便宜的这个需求,因为这个需求是更广泛的需求,同时大家对新生事物更容易从低价商品开始入手。在满足了更便宜之后,全盘接受这个模式之后,才会向其他要求蔓延开始,所以后来有了天猫,它能活下来一定是顺应了市场需求和经济逻辑。温铁军也说了,2008年开始的产能过剩问题解决得并不彻底,2012年几乎所有原材料出口国都不太行,这时候实体产业又没有出路,我们国家的资本从实体经济撤出来,轮番去搞了股票、搞期货、搞房地产。与此同时,电商一直蓬勃发展。2009年诞生了只有27个品牌参加的双十一,到2010年参与品牌翻到711个,大家必须去抓新的销售渠道,而这个渠道因为自身便捷等特性激发消费者购买力。这些年大力发展了很多解决产能的事物,也就是跟卖相关的,这些事物又与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比如,后来的微信公号、短视频的发展等等,不管是什么,最终都殊途同归,卖货。也就是说,这个社会出现的几乎所有新玩意,最终都去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了。明星卖货、网红卖货、教授卖货、老板卖货,每个普通人对通过互联网手段走红的终极目的理解就是,卖货。核心根源,产能过剩。全社会在主动或者被动出现各种“销售商”,大家都在变成渠道。那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五花八门的渠道被经济发展需要、被创造,那制造端的产品呢?放到时尚产业来谈,我们主要靠产品的更新换代去激发购买力,这种更新换代无非就是不停的出新产品,越来越快,快一点,再快一点,所以快时尚在一段时间内打法很有效,大家也都去搞。与此同时跟着增长的是什么?产能...写到这,我脑壳疼。时尚消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浪费型消费,一方面使劲造,一方面使劲买,可是衣服这种东西不像食物可以吃到肚子里转成养分最后变成屎排出来还能搞点有机肥料,衣服的结局就是垃圾,所以在这种基础上,增加服装的多次循环就很有必要,又有了看似减少浪费的二手交易平台,以及从生产端降低浪费的可持续生产等。我们搞时尚的干嘛要懂这个?我最开始只看设计和艺术,后来看时尚史,到了时尚史里就发现得看经济,看了经济后就发现宏观经济看起来宏观,但是可以解释很多很多问题。卖衣服为什么有的品牌好卖有的不好卖?我说过没有新设计了,这点不用杠,虽然现在写设计写得少,但是不代表不了解。在没有新设计元素、新设计方法、新设计风格的情况下,市场为什么选这个品牌不选那个品牌?未来消费者的消费伦理一旦建设成熟,意识到自己买的最终是垃圾,那怎么避免不买垃圾?上一篇我写的公式是美学需求+使用需求,这篇修正一下,应该是心理需求(或者精神需求)+使用需求,因为美学需求包括在心理需求之内。这种需求是发生变化的,只有符合这种变化才可能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而且,老板做某些决策的时候会更清晰,往小了说,回到本文开头,别把不看直播的顾客强行往直播里赶,除非你能拿出不让人觉得浪费时间的本事,否则你就是在浪费时间,往大里说,比如资本的流向,比如新业态会在哪。疫情后,国家进一步强调国内大循环,而且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重要战略,所以你看,疫情后本土服装品牌出来了不少,符合大方向,符合民意。在这个背景下,温铁军认为乡村振兴最能够形成新生产力,当然他是搞三农的,一直强调的都是农村经济,现在的要求是这种新生产力要与绿色投资相配合,毕竟中国开始向生态文明转型,那么这些政策对时尚业有没有影响?内循环我们已经看到了,接下来,振兴农村+生态文明+时尚业,这三块可以加在一起得出个答案吗?可以。但今天就不说了,哈哈哈哈哈哈哈。最后,感谢政府吧,现在好多政策的核心目的是什么?是共同富裕,这也就社会主义国家干得出来,可能我们生活在一二线大城市人部分人反而觉得自己蛋糕被动了,不是的,从经济角度来说,农村振兴了才能形成新的购买力,国家搞了那么多基础建设为国内循环制造了条件。是好人呐。以上仅供参考,欢迎讨论。近期推送《借太平鸟分析一下市场逻辑和隐忧》快看《一款轻便好用的包,怎么耍酷20年?》居然是第一次写三宅一生《“年轻人都想当博主,不好好工作”》留言也精彩《易主换帅后首秀|本土元老级少女风设计师品牌能回巅峰吗?》关于少女风探讨(下)《少女风终于内卷了吗?》关于少女风探讨(上)《面临“社死”的JNBY背后:设计的边界和舆论的边界》《Dior爆发史》应该没有别人这么写了吧,我怎么写得这么好。。。《谁是下一个中国时尚业巨头?》近期最喜欢的一篇分析《鸿星尔克能否接住这汹涌而至的“野性消费”,而一跃成NO.1?》《清代第一“潮牌”主理人有多牛》非常小众的宝藏艺术家《Dior
2021年12月1日
其他

借太平鸟分析一下市场逻辑和隐忧

简单分析一下。为什么借太平鸟,比较有代表性:上市企业,吆喝大,动作多;争议多;并无创新性动作,具有普遍性;销售额高,从量来算属于中国时尚业巨头。早前太平鸟发布了前三季度的营业总收入74亿,去年同期55亿,同期增长34.2%,之后双十一发布的数据是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额达15.6亿元,加上前三季,今年总营收会远远超过90亿,过100亿没啥问题,妥妥的本土时尚巨头。该品牌2020年全年营收是93.9亿。但第三季度的公告中也有一条关键,净利润下降24.66%,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速放缓,同时公司
2021年11月25日
其他

一款轻便好用的包,怎么耍酷20年?

白金系列则拥有镜面效果的三角片,很容易通过不同色彩打造出氛围感。探索材料的边界,是三宅一生设计的着力点,最具有三宅一生特色的材料则是带有褶皱的面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各具特色的三角就是BAO
2021年11月4日
其他

“年轻人都想当博主,不好好工作”

“现在很多年轻人想当网红博主,不好好工作,不务正业”,我朋友Sam说。他是时尚行业从业者,80后,自己开公司,服务好些品牌,营销方向为主。最近是行业“农忙季”,他有时候一个月要联系几百位博主,最近还在招聘,面试了几十个年轻人,微信上跟我吐槽:“这么下去,这些年轻人会不会都废掉,尽管他们有想法,但大家都想走捷径。”让他分享了一下在招聘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状况,我觉得很有代表性,以下是以他为第一人称做的描述:我的公司在上海,之前培养了一帮人,有做销售、运营,有的管理直播网红,他们在接触这个领域的过程中觉得钱太好赚了,自己也可以,就都当博主去了。很多人认为,博主的门槛非常底,来钱快,说不定哪天就红了。我遇到过长相一般的博主,但是修图非常厉害,原先本职是平面设计师,月薪一万,2019年当全职博主,现在一个月流水大概五十万。疫情后,品牌投放博主变成常态,这个变化非常明显,以前我们还会跟大型网站谈合作,现在除了跟艺人合作就是网红博主。什么是网红博主?不同平台的数据要求不一样,假设小红书一万粉丝算尾部博主,在抖音和微博就要✖10,至少十万起步才算尾部。我手上有几万个博主,品牌每个月在博主类的投放,少的预算几万,多的几百万(不包括微信公号)。去年好不容易培养的人要离职,他觉得在我这里拿一万块的工资,不如去小红书当博主,他跟我说:“万一将来我红了你还可以找我投放广告”。我以前带的“小朋友”,基本都去当博主了,我也理解,不怪他们,我想讲的是这种风气。最近面试了差不多50个人,招聘都招出了猎奇心态。他们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人:一类,因为疫情,出国留学的人回国工作,国外名校毕业,审美不错,品牌如数家珍,我也乐意招他们。但他们没有工作经验,有的只是毕业后在某个导师身边做过一年,要价两万五,还要算提成。他们是98年前后出生,英文好,家境好。其中有的特别想来我公司,说能不能给到一万八,毕竟上海生活成本很高,在我看来他们没有工作经验开口却要出了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工资,那为什么要请他,我直接招熟手不好吗?第二类,一些上海本地“小朋友”跟外界以为的不一样,他们很早结婚,比较突出的要求是双休,不能加班,这个OK,薪酬开得也合理,我问他们为什么想来我们公司,说因为离家近......第三类,不愿意坐班。我以前很坚持,不坐班不行,但是现在没办法,用了好些兼职的,他们有的是有宝宝想多点时间在家,有的是不想上班,喜欢自由。我招了个设计师,确实能做到无论几点都能按时完成工作,做得很好,所以我妥协了。不少人都这样,跟我谈条件,可以钱少点,就是不要全职。但有一种兼职我不接受,他们要一边做网红一边工作,这种我觉得不行,太分心。没有人谈对行业的热爱,都只考虑自己。一个合伙人问我,你以前招的助理都非常漂亮,怎么现在招的人长这么真实,我说,这样他才不会想去当网红。朋友介绍一个主播给我,特别特别漂亮,我们之前做时尚博主还是要做内容的,但是这类就是纯漂亮。我发现有个市场就是贩卖美貌,不管他的美貌是真是假,只要在虚拟世界里是美的就行,他们摆拍的姿态就是卖青春、卖美貌,没有内涵的行当。但我们还是合作了,有一次做秀,品牌要找达人直播,真没想到,我们所认为的有内涵的几个博主直播没人看,没内涵只有美貌的流量那叫一个大,你越看不上的人家越有流量,让我大跌眼镜。他们能走多远,我也不知道。很多品牌都只看流量,尤其是大体量的商业品牌,因为相关人员需要考核kpi,要好数据,尤其上市公司更要好数据;设计师品牌也看流量,但是更喜欢调性匹配的博主,数据很好出片俗老板也不喜欢,但他们不是绝对不要流量,是两种都要,数据和调性各要一部分。我有次去做医美,听到一个女生给男友打电话,让他转钱,大意是用信用卡付钱整容,还打算继续整其他部位。我问了一个曾经做医美行业的客户,她说贷款、刷信用卡整容的年轻人太多了,也就20出头的年纪。真的有些人认为整漂亮了可以去当网红,扭一扭就能来钱,就是我前面说的贩卖美貌的那种网红。所有这些让我感觉很不好,这种现象会不会继续膨胀?这些年轻人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等到了他们30、40、50,成为这个社会本应该是顶梁柱的年纪,能不能靠得住。不敢想。我身边也能听到很励志、很积极向上的例子,但基本都是年纪大些的群体,努力的永远是那群人,而精力最充沛的95后,不少却在考虑走捷径。我每个月都回广州,有个必去的餐厅,吃完会路过一个桥底叫淘金路,我常常走那条路,每次都会看到扎堆的博主带着摄影师在拍照,好看的被拍,不好看的拿相机。有时候还看到一些姑娘穿着裙子蹲在街边修图,内裤都露出来了,当然也有男生。广州这么务实的地方都会这样,他们扎堆做这个事情,真的过了,这个现象很畸形。有时候我想去跟那些年轻人说,你们要不要找个地方上班,我怕他们会回答我,不好意思,我只能兼职,我要当网红。工作原因,Sam接触的是一个充斥着网红的圈子,所以遇到的问题也相对集中。我跟在另一个城市做时尚博主投放的朋友Zeo也聊了这个问题,她的看法会不太一样。以下是Zeo的自述: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找博主做推广和植入,不涉及招人。任何工作都会有一部分人积极向上,有一部分人因为做而做。我接触的都还很积极,很努力的去推销自己。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上进,不少挺有目标,不是一味追求钱。他们有正职,然后兼职做博主,除非做到腰部或者头部才专职。之前**开店,要找博主探店,好几位koc跟我说要上班,周末才能出来拍片。现在的00后,有些小孩真的很有想法,稍微长得好看、脑子灵活的,在B站和小红书做得非常好,既可以照顾学业又可以养活自己。90后、95后、00后,感觉差不多5年一个分界线,每隔几年大家要的东西不一样。网红行业来钱快,有时候无意中发了一条视频突然爆了,可能境遇就彻底变了。博主的收入分好几块,打赏、卖货、接广告,一旦火了确实比上班赚钱快,当然,要做得好肯定要付出,比如****,之前他们在广州属于不知名的文艺工作者,现在出场费50万以上,一个月直播卖货能上亿,他们的内容很接地气,有自己的特色,能火出来。每个人都想赚快钱,我也想,但我没有网红的潜质,所以我不会去做,就像以前很多人想做明星,现在网红的门槛比明星更低,就会有一堆人想扎进去。其实我更关注的是网红打赏,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给网红打赏,这个现象值得深思。两个人观点不同,都写下来。Sam说的没有错,她看到的就是这些,Zeo看到的恰好是另一些,面对的人群不完全重叠,当然也因为各自角度不一样。发散一下我的想法,参与讨论:1.“都想当网红,想赚快钱”,其实这个事情比我们以为的更加复杂,就好像流量明星是众矢之的,被各种攻击,可他们仅仅是这个行业浮出“海面”的“冰山”。可能有人要说,都是资本的错,这种万精油句式好像没什么毛病,但不痛不痒。任何一个市场的形成得有供和需,供需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和价值多数时候并不对等,因为供方会通过各种方法去抬高价格或者操控价格。供需链上依附了太多衍生的生意,每一个依附者都需要供需的彼此存在,网红也好,明星也好。比如以前,行业内的从业者可能一边在网上骂着流量明星,一边又积极参与流量们穿他们的同款带货。对比现在的网红,可能有人一边唾弃这都什么呀,一边又在生意上需要网红的流量。很多人都被卷入了难以剥离却又无法从内心认可的价值链。2.不觉得这届年轻人都很糟糕,因为遇到太多厉害的年轻人,只是两极分化越发严重,价值观也在变得简单、粗暴,利益至上。大多能够靠网红这个身份持续获利的年轻人,基本都有过人之处,或者自身很有魅力,也有一些之前没红突然抓住某个机遇红了的,也绝非平庸,更多可能是之前没有处在对的位置,或者还在蓄力中。而且,网红不辛苦?不需要努力?怎么可能,不说网红,就说普通做自媒体的,会说什么996?根本没有绝对的上下班,24小时候待命,凌晨采访这事我没少干。3.当然也有一些人仅仅因为满足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私欲而成为网红,一来难持久,二来难转化,这就像是掷骰子,今天可能掷到了你,明天就掷到他了,宛若玄学,反正成不了掷骰子的人。真的有人想要成为这种网红吗?只觉得心酸又可怜罢了。4.网红的“红”属于“大众选择奖”,这就意味着专业技能不一定敌得过传播规则,见过也就优秀大学生水平的人因为红而顶着艺术家的头衔在美术馆做展览,往来知名策展人。因为红,30分的专业水平可以拉出70分的场子,也有人将70分的艺术水平降维到30分,为了迎合传播规则,为了红。5.现在不太流行讲“勤”、“认真”这种有股子陈年老酸气的东西,好像也不流行讲提升某项技能、钻研某项技能除了赚钱、除了收获成功之外,其实也可以纯粹因为喜欢、因为能获得快乐。换一个老套的角度来说说我的工作。我首先是因为喜欢这个行业,喜欢时尚、喜欢设计、喜欢艺术,所以才干这行。因为喜欢,满足感就会不仅仅来自流量和钱,而来自做这件事情的过程。遇到一个主题或者说问题吸引我去写、去探讨、去思考,这个过程是真爽。比如当时看到《如懿传》海报周迅衣服上的花纹跟Valentino一件老款连衣裙的花纹极为相似,然后去寻找原因,最终落脚点居然到了洛可可风格与中国瓷器的关系,整个过程太有意思了,真TM太有意思了,就写了《《如懿传》周迅服装上的纹样这么像valentino?》。去南博看穆夏的展,因为工作人员的一句话我去搜索穆夏搞催眠的资料,最后发现他是共济会的高层,并在很多作品中找到蛛丝马迹,有意思吧,就写了《穆夏与催眠大法》。想嘲讽一下现在的国潮设计简单粗暴,各种整理,就写了一篇很搞笑的《国潮速成大法》,过程爽极。受此启发,又写了一篇《“再高级一点”速成大法》。对经济感兴趣,听了经济学的课,分析中国时尚行业趋势的时候除了惯例的设计、时尚史、行业动态,还搅和了经济学的内容一块思考,顿时觉得豁然开朗,就写了《谁是下一个中国时尚业巨头?》。那叫一个爽。这种爽点能抵御住我对流量和金钱的需求,也就是说,即便没人看这类东西我也会好好的完成它,而不是因为它能给我带来稿费或者人气。当然,那些东西也会跟着来。网红快不快乐我不知道,应该也很快乐,赚钱当然快乐,但是我很肯定一点,我写东西的时候超快乐,这种快乐别人可能更难想象,而且我也不是苦哈哈的穷快乐,也有懂我的读者,也有很爱我很尊重我的品牌方,double乐。就是想强调一下这种复古的价值观。必须通过获得某种世俗成功的结果才能获得快乐,那也太苦闷了吧。我这样一根筋、挺爱学习、能赚点小钱的18岁中年人,也真的很快乐啊。来试试看封面图片:春然近期推送《易主换帅后首秀|本土元老级少女风设计师品牌能回巅峰吗?》关于少女风探讨(下)《少女风终于内卷了吗?》关于少女风探讨(上)《面临“社死”的JNBY背后:设计的边界和舆论的边界》《时尚业超级大瓜及背后的资本博弈》有史以来马赛克最多的推送《被一个定制耳钉的小程序搞疯了》还能看到一枚超级厉害的民国戒指《Dior爆发史》应该没有别人这么写了吧,我怎么写得这么好。。。《谁是下一个中国时尚业巨头?》近期最喜欢的一篇分析《鸿星尔克能否接住这汹涌而至的“野性消费”,而一跃成NO.1?》《清代第一“潮牌”主理人有多牛》非常小众的宝藏艺术家《Dior
2021年10月27日
其他

易主换帅后首秀|本土元老级少女风设计师品牌能回巅峰吗?

继续上一篇少女风的话题。这两年本土少女风刮得“肆虐”,但核心名字中缺少了一个知名元老级少女风设计师品牌:AWAYLEE。不少人关于浪漫、俏皮、少女外形的印象,曾一度逃不开这个名字,不对称的薄纱连衣裙、粉色、可爱的图案等等,在少女风没有今天这么大张旗鼓的那几年,它算得上标杆式的品牌,尤其在品牌创始人参加《女神的新衣》并获得佳绩之后,知名度在大众市场获得了相当大的拓宽。恰好是少女风席卷设计师品牌市场与大众市场的时候,后起之秀成为这个风格的中心,AWAYLEE忽然淡出了,再次出现在上海时装周,品牌背后的名字已经换成杨乐。本土少女风元老级设计师品牌换帅后的首秀,能回顶峰吗?层层叠叠的薄纱、荷叶边作为品牌经典元素再一次成为新秀的主打。这个名为“花间集”的系列在花卉上做了不少文章,灵感来自新疆伊利河谷的漫山花朵。比如,用绳子编成抽象的野百合挂在衣服上。黄色钉珠成花蕊,与白色长裙组合成格桑花。新疆成片的虞美人成为衣服的印花。杨乐将拍下的风景照片通过软件转成油画效果,再抠出其中的花朵组合成四方连续。还有其他面料也是用这种“印象派”方式呈现新疆的花海。配合类似点彩的笔触效果,设计师也给薄纱来上一簇簇亮片。亮片元素延伸到格纹面料上,拼接花卉缎面又是另一种效果。她还将这一季用的面料和工艺方式全部手工拼接在一条连衣裙上。这个手法有一件制作相对简单、商业的款式。这个系列的大片正是在灵感来源的伊犁河谷拍摄,他们去了少有游客的赛里木湖另一面,格桑花、毛梗、金莲花,野百合随处可见。除了2022春夏,2021秋冬系列同样关于新疆,在当地拍摄大片时,中国正经历全民力挺新疆棉花事件,这个系列无意中契合上了社会浪潮。那是杨乐成为品牌设计总监以及主理人后的第一季。2021秋冬系列虽然这两季都关于新疆,但没有少数民族的印记,整体效果也一如既往的轻松,没有宏大叙事。之所以一上任就做了新疆,因为杨乐就是新疆人。2022春夏系列杨乐从小生活在乌鲁木齐,父母是医生,家里没人搞文艺,5岁开始画画,一年级写谈梦想的作文,其他同学都要当科学家、当医生,只有她写要当服装设计师。7岁立的志愿早了些,她甚至也不太清楚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念头,反正就真的植入脑海,顺着这条路走,“表面看着顺利,私底下的努力要比很多人多,毕竟那时候的生活没有多少时尚氛围,当然,现在的乌鲁木齐已经成了很时髦的城市”。从香港理工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在AWAYLEE,她从默默无名到登台谢幕,再到刚刚获“ok挚爱大赏”的
2021年10月18日
其他

少女风终于内卷了吗?

少女风是眼下最闹腾的时尚风潮,无论是上海时装周的秀场或者showroom,随处可见不算夸张形容。它有着鲜明的外观特征,这些特征多少带有些Comme
2021年10月15日
其他

面临“社死”的JNBY背后:设计的边界和舆论的边界

JNBY童装的事情,本来没打算写,但是后台收到一位老读者的留言。赞同。要强调一下的是,我们讨论的是基于犯错,而不是犯罪的这个角度,因为如果真的涉及犯罪,没啥好讨论的,那是法律问题,自然有相关条例,真正要讨论的是,品牌如何避免设计犯错,以及,如果犯错了,如何避免受到等同于犯罪的极端社会舆论。我与这位读者简单交流了一下,在征得她同意的情况下,将部分留言截图发出来,涉及个人信息和她不想公开的部分都截掉了。以下是她的思考,希望大家都能看看。截图完毕不可否认JNBY是一个兼具商业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品牌(集团),在某些方面、在某段时期他们确实是榜样,但这样的集团能犯众怒到这个程度,也确实值得深思。假设是属于设计犯错这个范畴,那这个错如何产生的?个人认为漠视了设计的边界。设计的边界此次JNBY部分涉事产品的纹样,官方介绍是提取自Hieronymus
2021年9月26日
其他

探究小众文化的设计师,“很难”

几个月前,B站有一条十三届“全国人大”的视频火了,这条播放量两百多万的视频主角是一位戴着“小鹿”帽子的代表,网友纷纷夸赞帽子可爱。帽子来自鄂伦春族,名为狍角帽,用鄂伦春语发音是“灭塔哈”。B站截屏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信奉神秘的萨满文化、尊崇山林、大地、原野,在辽阔的兴安岭中生活。尽管他们早已不再像过去那般靠狩猎为生,但作为狩猎民族在历史过往中形成的生活、文化习惯依旧有所保留,神性、野性、灵性始终萦绕在民族基因中,服装、配件也是如此。戴狍角帽是因为猎人打猎时蒙蔽野兽,也为保暖。鄂伦春传统服装上一般装饰有弓剪形、鹿角形、云卷形等图案,与帽子一样,生活照射到服装里。这些元素都出现在设计师金景怡设计的鄂伦春民族服饰中。一场鄂伦春服装秀9月5日,金景怡的鄂伦春文化服饰秀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举行,围绕单一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走秀在这并不多见,尽管民族元素会时不时出现于服装设计中,但常常不属于民族服饰范畴。与多数服装设计师不一样,金景怡的公司专门研究北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并将此应用于设计中,这就需要她深入了解少数民族,而不仅仅是因为好看搞“拿来主义”,看书,去当地博物馆、文化馆查找资料,与非遗传承人探讨等等,是她边设计边研究的惯例。少数民族有太多历史传承下来的手工艺,比如这次合作的鄂伦春族,当地人会用大量的桦树皮制作出盒子、桶、
2021年9月14日
其他

时尚业超级大瓜及背后的资本博弈

联系:mina516@163.com另有一堆同步更新的平台...
2021年9月9日
其他

被一个定制耳钉的小程序搞疯了

最近写的都又大又长,写点轻松还带反转的。早前,一位认识很久的媒体朋友找到我,说她朋友做了一个定制饰品的小程序,可以自己设计上传,品牌方就能做出来,想要我参与公测。一听来劲了,自认有点设计功底。小程序叫“切切耳钉”,为啥叫这个呢,因为其实并不是让你无限制地做设计,而是会提供几个几何图形,圆、方什么的,一个设计你只能画一笔,相当于通过这一笔把这个几何图形切开,这样分开的两个图形就成了一对耳钉,所以,它多半是不对称的。虽然限制挺大,发挥不了我的脑洞,但也行吧,从高中就画传统几方连续的我深信几何中也能长出“伟大的图案”。然后我就开始自己的创作,作了一会,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体现母慈子孝的好机会,于是叫儿子一起,他一听要求也来劲了,一幅大展拳脚的样子,开始拿着我的草稿本一通画。他先后画了面具、类似写轮眼的眼睛,我致力于研究的方向是看起来像接吻的人的两个侧面,以及通过阴影表现人脸,难度都在于如何一笔完成。之后我提到一个设计方向,我儿子和闺女的名字里都有一个“可”字,要不在几何图形里写个“可”,拆分出的无论哪个都是“可”字。他觉得可以试试,就开始帮我设计。之所以写这多么设计过程,是为了凸显一下,我们确实花了很多时间来设计各种方案。这是伏笔。我们都画了好几个,就想着上小程序切切试试看效果,再确定用哪个。选了个方形我就开始切了。页面见上图,手指移动小瓢虫,中途线条不能挨着。然后,在我还没有意识到手劲咋使就歪歪扭扭的切完了。然后是切第二次,第三次。Two
2021年9月7日
其他

Dior爆发史

Laurent的母亲,并告诉她,已经选择让她儿子当接替者。冥冥中似乎一切早有安排。一个时代就此结束,一个新的、年轻人表达反叛精神的时代崛起。多说两句《亲临风尚》中写,“新的时代不再有Jeanne
2021年8月31日
其他

罕见|建国后第一批图案设计师作品惊艳复原

几年前去中国丝绸博物馆,看到了少量20世纪不同年代的面料设计小样,当时感慨,早年作品很有中国特色,大致从90年代开始,呈现出断崖式的变化,越发国际接轨,也越发缺少本土特色,当然,这无谓对错与好坏。20世纪40年代20世纪50年代只可惜场馆里这种资料不多,日常见得就更少。这几年,关于民国时期的设计或者图案等被讨论得还算多,但建国后的设计就较少进入专业人士或者大众视野,可能很多人对那段时期的设计印象几乎为零,或者会想当然的觉得当时设计比较弱,毕竟那时候我们不富裕,老照片里人们穿的都是颜色单一的衣服,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衣着才逐渐鲜亮起来。拍摄于中国丝绸博物馆建国后第一批图案设计师设计得咋样?可以从建国后第一批出口的地毯纹样中找到答案,它们的设计师可以说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一代图案设计师。地毯面积较大,图案特别多,大多以几何结构组合在一起,有一种稳定的层次感。我们不妨从一个局部开始欣赏。北京地毯研究所上图是一张画稿的中心位置,效果很像我们的传统漆器螺钿。整幅图如下(翻拍的,效果有差距):虽然采用了方形外框做边饰,但是其中每一道边都安排了花束从白底穿越到黑底,构图上就灵活不少。再来看一幅作品的中心花束:北京地毯研究所虽然繁复,但又清丽,中心的那一抹橙色真是妙。有一幅作品的花束,通过色彩对比,呈现出光感,通透、灵动。设计师:杜彦明这种透光效果在另一幅作品的边角花束中也能见到(原图比我翻拍的好看太多)。北京地毯研究所这些纯手绘的纹样复杂但不累赘,一层层、一叠叠的有种铺面而来的效果,有些就像万花筒一般绚烂。北京地毯研究所从整体往细节看,“用料”超足,随便一个角落截下来都是可以单独使用的纹样,别忘了那时候只有纯手绘。设计师:许之坪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传统,常常会在某个角落发现带有吉祥寓意或者神话色彩的动物。设计师:库学敬设计师:崔学山有些设计稿提取自某种传统手工艺,比如拼布。设计师:屠宗明设计师:杜彦明也有整体架构不太一样的作品,我非常喜欢其中两幅:一张是亭台楼阁,笔画简单,既带有20世纪初纺织面料或者服装刺绣的调调,又很符合当下审美。设计师:魏荔另一幅是梅兰竹菊,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四君子”,设计师巧妙的将它们融合在一起。设计师:杨宪仁这些图案大多来源于北京地毯研究所,建国后,地毯是出口创外汇的重要纺织产品。上世纪70年代,别说电脑,相机也很少,又买不到国外的专业书籍做参考,学设计和做设计下的是苦功夫,设计师们游历各地古迹,直接从文物这个第一手资料学习、提取传统纹样,比如古代岩画、彩陶、青铜、漆器、汉砖、墓志、壁画、雕塑、金银、器皿等,然后再进行创作。图案设计师在绘制图案,20世纪80年代但是由于那个年代知识产权意识薄弱,设计出来的产品出口后,原稿流失海外,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没有系统看到过当时的作品。这些图案原本很难再进入大众视野,多亏近80岁的缪维老爷子一张张复原。设计师:库学敬复原过程较为复杂,通过留存的小照片和草图,运用现代图文再现技术,再加上熟练的手绘技巧才得以恢复。设计师:龚亚丽缪维,1968年毕业于染织专业,多年从事地毯图案、地毯工艺、展览展示等工作,虽然年事已高,每日还在做图案复原工作,非常不容易。他复原了500幅作品,发布于“中国传统图案艺术文献展”。常沙娜参加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的“中国传统图案艺术文献展”之后,他又在其中挑选了近300幅作品集结成册,于是有了《中国传统图案经典》一书。缪维与常沙娜这本书主要分为古纹图案、明清京式图案、传统创新图案三个部分。其中的设计师大多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泰斗,比如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崔学山,1965年从天津工艺美术设计院染织地毯专业毕业后,设计了50多年的地毯;薛龙冠,20世纪80年代最早的北京工艺美术大师;还有如今的地毯技术权威王寅化,北京图案设计大师杜彦明、王希玲、王寅化、刘志宁,地毯厂老厂长彭顺通等,这些我们今天不太了解的名字,为那个年代的设计工作确实做出了极大贡献。设计师:崔学山起初我疑惑过为什么早期地毯设计会直接用《中国传统图案经典》这样一个名字,看了书之后就觉得实在贴切,因为当年的地毯设计几乎是融汇了中国古时不同朝代的各种传统纹样,涉及的题材相当齐全,而且地毯又是大尺寸,一幅作品上图案非常多,所以我们能看到它们如何被组合在一起,又能拆分出大量单个小图案,配色也是一大看点。设计师:崔书民艺术家常沙娜认为复原以及出版这些作品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几次亲自指导复原工作,给予鼓励。常沙娜亲自指导本书作者缪维的图案复现与再设计工作,2019收到这本书之后,又找到书中提及的雷圭元早年出版的《图案基础》和温练昌出版的《花的变化》,常沙娜的作品早已见过较多,翻看这些感触良多。那时候的图案设计讲究规矩,从学习到创造有一套非常理性化的程序。北京地毯研究所就像这本书的设计师,大多师从常沙娜、雷圭元、温练昌这样文化艺术功底深厚的图案艺术大师,他们从上千年的文物及历史文字记载中,提炼、归纳、总结出前人的图案设计法则,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向自然学习,如何从一朵花写生、再找其特点进行创造,然后通过四方连续、二方连续等组合成纹样。其实这样的方法中外趋同,贡布里希写的《秩序感》也有关于纹样的归纳和总结,地缘差别等带来的创造不同,便成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是相当厉害的,像洛可可这类欧洲代表性的艺术风格的诞生,也包含中西合璧的内容(以前写过,这里不再啰嗦)。老地毯艺人手绘图案文物我高中接触的工艺美术,那时候就是手绘纹样,四方连续、二方连续没少画,非常考验功底和配色,现在做这些东西就简单很多,有电脑可以复制、组合,也可以一键换色,按理说,有了技术的加持,应该能更好地设计图案、面料,但是设计水平还真没有太多进步。设计师:王希玲很难从今天的图案设计中看到积累和规矩,更依赖于灵感乍现和美感指导下的“神来之笔”。倒不是说不行,当然可以,我确实见过天赋极高的从业者,提笔就画也惊艳不已,但他们也有过很长时间的积累过程,而对于资质平平我们来说,既然老天爷没有追着喂饭,其实通过那些“老掉牙”的、理性的学习过程,是真的可以将设计水平练出来的,而且还能极大避免抄袭问题。可惜今天已经不怎么提倡这些老办法了。设计师:崔学山感慨完,进入广告时间:卖书。对,卖的就是这本《中国传统图案经典》,好厚重一本啊,印刷精美,雅昌印的,定价790元,统一折扣价是553元,然后我又跟出版社谈好了一个专属福利,给大家30元卷,也就是523元。价格挺高,我也问过出版社定价的问题,几个原因吧,本身很小众的类别,印量大不了,老爷子复原这些画确实很不容易,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资料稀缺、市面少见,近300张图容量很大,比较适合设计公司或者学校图书馆之类。如果有些爱好者很喜欢,又觉得价格吃不消,我建议不妨向这些前辈一样,从一手文物开始学习,各地都有博物馆可以免费参观,自己去搜集资料临摹然后创造,也可以从身边的小花小草开始临摹再创造,这个过程会让你受益良多。先扫二维码领卷再购买关于未来的中国传统图案艺术,缪维在书中写了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一方面,它具有回归秩序、忠于本体的基本面貌与东方美学的魂魄;另一方面,它有着衍生、“附体”于其他艺术的多重生命力,以营造某种“戏剧化的观看”,直至“无问西东”,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买书先扫二维码然后文章左下角的阅读原文近期推送《谁是下一个中国时尚业巨头?》近期最喜欢的一篇分析《鸿星尔克能否接住这汹涌而至的“野性消费”,而一跃成NO.1?》《清代第一“潮牌”主理人有多牛》非常小众的宝藏艺术家《Dior
2021年8月18日
其他

谁是下一个中国时尚业巨头?

1.1864年,一位名为沃斯的英国人,因为会做漂亮裙子得以进入卢浮宫,他带着一条与中国刺绣很像的锦缎裙给欧也妮皇后,他是第一位向皇后展示成品裙的裁缝,在此之前这是绝不允许的,因为只有尊贵的顾客有权利决定裙子该长什么样。他还犯了一个大错,欧也妮皇后不喜锦缎。就在此时,拿破仑三世走了进来,沃斯干了件非常大胆的事情,他向皇帝解释,锦缎是里昂的特产,里昂又是法国的重要城市,如果皇后愿意穿这条锦缎裙,无疑是为当地纺织业做宣传。典型的拉拢顶级名媛对产业集群进行推广,虽然这是说辞。就这么一段漂亮话,沃斯彻底扭转了也许会被扫地出门的境地,反而走向人生巅峰,当上皇室御用设计师。后来他成为整个现代时尚史的开端,被认为是“高定之父”。沃斯的名字曾与俄国沙皇皇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等联系在一起,这些人都是产品够奢华、够高级的保证。在过去,时尚是贵族的特权,中外一样,欧洲有路易十四,有玛丽王后,中国古代有慈禧,有后宫“三千佳丽”,他们享受时尚,而且是顶级时尚,奢侈品中的奢侈品。虽然中国也有这么一段历史,但是真正把贵族阶层的时尚特权与现代商业完美绑定并持续输出的属法国最厉害,我们现在看到的时尚史基本就是以巴黎为首的欧洲时尚为核心的内容,外加美国和日本。法国的时尚进程决定了他们必然会成为奢侈品巨头。在沃斯的设计享誉欧洲时,1868年的巴黎就出现了包含高级定制的服装行业协会,到1925年,法国的定制业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5%。再后来,在30年代就开始了全球独一份的高级定制时装周。即便在二战时期,即便巴黎被占领,与高定相关的资料以及相关产业也尽量被保存了下来。德国人是想过将巴黎的高定产业搬走,但没搞成,因为太复杂太繁琐。这就是法国奢侈品今天熠熠生辉的历史点滴,人家这么走过来走了很多年,也走得很踏实。虽然高定不等同于今天的奢侈品品牌,但它们有着相似的价值观:高级、稀缺,时尚代表圈层。奢侈品要好卖,就需要将奢侈品所代表的价值观倾销给全世界。法国人就是这么干的,所以他们有那么多奢侈品,有LVMH、Kering、Hermès这样的奢侈品时尚巨头。我们通过走奢侈品这条路走成巨头干得过法国吗?至少近些年没可能,尤其在奢侈品的价值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2.日本人很有意思,他们要进入时尚史,要创造属于日本的、在全世界叫得响的时尚巨头,就不按照法国奢侈品的价值观走,不搞奢华、不强调高级。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搞“破坏”,搞给巴黎投下一颗“炸弹”。1982年,山本耀司在巴黎时装周做发布,秀场位于卢浮宫的中庭,那是巴黎时装周的主场,也是巴黎旧日奢靡的主场。他和同时期在巴黎走秀的川久保玲带去了非黑即白、肃穆、松垮的衣服,破破烂烂的细节,不强调奢华工艺和面料,相比奢侈,更像是“垃圾”。这一时期,日本与欧洲、美国发生严重贸易摩擦,被限制军事扩张的日本大造汽车、相机出口欧美,80年代初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76.62亿美元,对欧洲贸易顺差突破一百亿,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不难想象,在巴黎时装周采访的美国媒体对来自日本的服装品牌的态度很是抵触,美国著名报纸《WWD》为两位日本设计师撰文《GOODBYE》。除了法国的《解放报》,大多欧洲媒体也没给出好评价,因为这样离经叛道的设计完全无视西方主流的传统审美,打破了西方约定俗成的和谐美。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虽然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不是最早去巴黎打拼的,从销售额来说还算不上巨头,但是在今天的国际时尚界,他们俩以及他们的徒子徒孙确实让日本时尚版图在西方审美和西方价值观的包围下,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逐渐形成世界人民眼中的日本设计师风格,从意义和设计的影响来说,他俩就是巨头。3.美国人也有意思。搞奢侈品能搞过法国吗?搞奇奇怪怪的设计搞得过日本吗?都不行,美国没有文艺复习,没有艺术三杰,没有高定协会,挤不进艺术、时尚界的核心圈层。搞不过就搞别的。他们有什么?有可口可乐,有棒棒糖,大众商业厉害,媒体也厉害,有商业有媒体就最适合包装,搞话语权,所以搞出了最商业的艺术形式:波普。记住英国画家Richard
2021年8月12日
其他

鸿星尔克能否接住这汹涌而至的“野性消费”,而一跃成NO.1?

今天,鸿星尔克的抖音直播间一片热闹又有些好笑,主播开始与网友“瞎聊”,网友建议她唱唱歌,主播回答,本来可以唱歌的,但是因为嗓子哑了唱不好。从网上开始疯狂转发鸿星尔克给河南灾区捐赠了5000万之后,该品牌的直播间就闹腾得没有停过。大家聊得起劲,都在催上新货,甚至让品牌方把羽绒服拿出来卖,而此时,店内所有链接已经销售一空。不仅如此,品牌的线上官方旗舰店也已经无货可卖。不少网友刷大金额的礼物,主播着急的让网友不要刷了,并将榜一的网友“踢”出去,还一再告诫,谁再刷礼物就“踢”谁。即便如此,也抵挡不住网友的热情。接近中午时,有一位“热心网友”点了另一个捐款大户“蜜雪冰城”的饮料送到直播间所在的楼,主播一边感谢一边夸蜜雪冰城好喝。鸿星尔克的老板吴荣照之前上直播间的时候劝网友要理性消费,网友回馈了就是要“野性消费”,并践行得相当彻底。按照这个买法,5000万的捐赠估计很快就卖回来了,这或许是广大消费者对一个品牌表达感激的最质朴的做法。爆火之后,这股汹涌而至的野蛮消费能否让鸿星尔克顺势走上运动品牌的No.1?几点冷思考:1.网友调侃的“野蛮消费”确实夹杂着很盲目的另一面。蜜雪冰城的那首“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甜蜜蜜”是近两天大多运动类品牌抖音直播间的标准背景音乐,被一些网友称为“战歌”。什么战?就像一场“鸿星尔克”保卫战。许多竞品直播间被数量不少的网友齐刷鸿星尔克,包括李宁这样既捐款了也是国货的品牌也会有网友去刷鸿星尔克,而那些销售阿迪、耐克的直播间甚至会被刷“寿衣店”、“寿鞋”、“上刺刀”,运气好点的国货品牌会被打上“友军”。这也许能解释为何几乎所有这类店铺的背景音乐都在播蜜雪冰城,因为如果没播,会有网友督促放“战歌”。为了避免被冲击,好几个销售阿迪或者耐克的直播间在醒目位置贴上“支持国货”几个大字,匹克直播间的小姐姐直接手举“匹克是友军”的牌子,身上贴支持鸿星尔克的主播不在少数。更有一位阿迪达斯直播间的主播,一手拿汇源,一手拿蜜雪冰城。更神奇的是,一些阿迪和耐克的直播间干脆在小黄车里挂鸿星尔克的商品,被网友戏称为“策反”成功。这样的一幕幕在微博上被调侃为品牌蹭鸿星尔克的热度,但其实只要多看两眼就知道这更多是为了避免被这类网友“下刺刀”,有位女主播都快被骂哭了。开始因为感激而玩梗,让人觉得充满人情味,但到这个时候,原本充满正能力的事件开始变得有些魔幻。当然,这与鸿星尔克本身并无关系,这是部分网友的行为,但这又恰好表达了当下部分消费者的盲目心理。今天举着“刺刀”为鸿星尔克游走于各大品牌直播间的这些人,很有可能哪一天又把刀“刺”回来,如果该品牌没有如愿按照他们的预想继续“好”下去。这个“好”字很宽泛,比如下一次鸿星尔克的捐赠数字有没有这么好看(真心希望不要再有需要捐赠的事情),又或者如果品牌在之后的发展路途上需要进一步优化品牌定位,而推出部分高价格的商品,等等。这不是没可能,已经有很多网友抨击李宁在新疆棉事件中收获巨大红利却乘机涨价,同时指责捐款太少。越是激情四射的当下,越可能埋下隐患,有些时候人或者品牌在被动包装成别人期待的样子。2.所以,越是如此越需要警惕之后的种种,而最能抵御“极端”状况的是做好产品,才有可能抓住这个机会持续红下去。这两天鸿星尔克在产品上最被网友夸赞的是质量好,能穿多年,脚感也不错。说实话,福建出的鞋子做工好的不少,作为鞋类的产业集群,具备这样的生产条件以及完备的生产链。前几年因为Balenciaga的鞋在福建制造还被网友抨击来着,当时我写过一篇《Balenciaga鞋莆田造
2021年7月24日
其他

下个百年,我们在创造怎样的时尚史?

早上看了直播,感受到一种不可遏制的燃,有这种感觉的人应该很多吧。我没有经历过战争,对灾难的亲身理解基本来自于非典、汶川地震和新冠疫情,每一次经历这些,又不由得感慨我胎投得不错,还好生在中国。可能年纪越大,对什么是民族自豪感理解得越深刻。常常看到其他行业其他领域,有好多厉害的人做了很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有时候就觉得我们这个行业跟意义二字离得远了些,一点也不伟光正,想想又觉得自己狭隘了,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怎么就没有意义了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句好像离个人有点远的目标,还真是需要更多的个人发自肺腑地认同和努力,好好活在当下,做好每一件小事,也许就是意义。下一个百年,我们可是在书写新的时尚史呢,上个百年,时尚史里几乎都是西方的名字,涉及东方的只有日本名,我很喜欢读的《亲临风尚》是再版的时候,在后记部分加入中国。想象一下,再过一百年,当人们在书写时尚史的时候,时尚的版图是不是发生了重大转移,是不是从没有名到无法被忽视?我们正在创造一个并不是仅仅有西方核心时尚圈的时尚史,想想是不是很激动。饱含这种激动,写点小想法,也可以算是建议:1.聚焦本土。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广大消费者对国际品牌或者说奢侈品的动向没有以前那么热情追捧,更加注重产品本身,也给了本土原创更多的期待,甚至于业内也有些这样的情绪,这种情绪基于中国服装市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从销售渠道和营销的角度来说,国外同行的可参考性在降低。时尚业一定会继续融合各行业的创造力,本土其他门类的艺术家会有更多机会与时尚业合作,以往大家更喜欢往海外捞人,现在这种倾向在降低。事实上,本土消费者也越来越愿意看到本土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的包容度会更强,传统的、现代的、严肃的、娱乐的,兼而有之。去海外时装周走秀依旧是国内品牌的镀金良方,但请国内品牌一定要意识到一点,人们对四大时装周的关注度在降低,尤其是当消费者习惯了这种营销游戏之后。出去走秀算不算文化输出?让老外看看我们的好设计,引起国际媒体的注意当然算,但是,脱离市场和设计的纯营销行为,纯粹为了发个国内通稿的营销行为,就不见得是了。请谨慎花大价钱去国外镀金吧,这不是给自己品牌镀金,这是给公关公司,给国外的时装周镀金字招牌。但是,如果设计够硬,就请大胆的走出去吧,甚至可以与本土的跨境电商合作,可以与TikTok合作,与优秀的影视剧合作,与更多的本土创造合作,将中国的时尚力量输出去。激动之余,还是需要有清晰认知,在设计上,我们依旧在大幅参考国外同行的经验。往好里说是借鉴,往差里说,是抄袭。这个问题得分两个角度去看,一个是从上至下,比如相关领导会直接告诉下属要某某风格、某某类别的设计,另一个是至下而上,设计过程是直接在网上Ctr
2021年7月1日
其他

清代第一“潮牌”主理人有多牛

先看张画。多看几秒。什么感觉?是不是看似凌乱,乱中又很有张力。再细看下,好像用的传统素材,各种古文繁体,古朴的图形,但组合方式又很现代,一顿堆叠,传统艺术中少有的“乱来”,反倒显出潮来,莫不是某位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放大了看些细节,能不能看出端倪?画面中都是各种古物,但不是画下来的,是拓下来的,包括钱币二十八枚、铜印一方、弩一把、古砖三块、石刻六块、砚台四方等等,这么些东西在一张纸上反复墨拓,先拓什么后拓什么需要事先想清楚。最终的效果,有种水墨朋克的感觉,挺惊奇。更惊奇的这可不是什么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它名为《百岁图》(浙江省博物馆藏),绘制于道光十一年,也就是1831年,创作者是一位法号六舟的和尚。在中国艺术史上几乎见不到六舟这个名字,比起知名的大艺术家,他实在太不“红”了。但是,他却创新了一种今天看来相当前卫的艺术形式——八破画。来看下他的另一幅与上图很相似的作品《百岁祝寿图》(上海图书馆藏)。操作方式与《百岁图》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画面中堆砌的拓印组成了一个“寿”字,显然有祝寿的意思,尤其所用的又都是古物,这个寓意相当贴切。六舟之后,也就是在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曾流行过一段时期的八破画,但与六舟的形式不同,不是拓,而是手绘出拼贴的效果,就像各种残破的旧书旧画帖在一起,画得非常写实。绢本设色八破画
2021年6月22日
其他

Dior 新秀算抄袭吗?

Dior发布的2022早春,最后一件礼服是天鹅装。对时尚有些了解的都很难不联想到比约克在2001年走奥斯卡红毯时的天鹅装,那件由Marjan
2021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