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C

其他

冯天瑜:劝君少颂秦始皇

注:历史学者、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冯天瑜于2023年1月12日上午去世。历史进步的根本标志,并非在政治的分合治,而在文明的进步,包括生产方式、社会构、政治制度、观念形态进步与否。将历史的正义性简单归结为政教是否大统,必陷虚妄。——冯天瑜一约于十多年前,笔者草撰《评时下清宫戏历史观》,简析《雍正王朝》等一批颂扬清代帝王电视剧的史观偏失:把暴君美饰为爱民仁者,将尽斩同类、厉行文字狱、剿灭公论的阴谋家胤禛褒扬为“得民心者得天下”,扭曲历史真实,惟此为甚!此类史剧,显然从《红楼梦》《儒林外史》《哈姆雷特》《李尔王》《战争与和平》等中外文学杰作社会批判的传统上大开倒车,沦为宣扬专制君主独裁的御用品,对今人心智毒害匪浅。二值得注目的是,此后十余年间,同类影视剧一发不可收,对专制帝王颂声的分贝愈益高昂,可谓震耳欲聋。如电影《英雄》,启用一流演职人员,将杀人如麻的独夫民贼秦王盛赞为绝世英雄,连准备前往刺杀的侠士也为其感化,拜服阶下,彻底颠覆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大侠形象。此乃史界、文界的一大奇葩也!令人讶异的是,继《英雄》之后,一批颂秦的长卷电视剧接踵而至,观众应接不暇。时下,央视更汇集一线演员,推出七十八集巨制《大秦赋》,高调赞颂秦始皇,将《史记》等史书,《过秦论》等策论,《阿房宮》等文赋,《孟姜女哭长城》等民间故事所定格的那位绝世暴君、中国历史上的空前大屠夫、百家争鸣的断送者,抬举到政治高峰、道德圣殿;“天下苦秦久矣”一变而为“天下盼秦若久旱望云霓”,这更是史界、文界的空前创举。吾辈已见怪不怪,如此种种,无庸多议,现在仅就该剧历史观的一个症结处试作考析,因为如上奇葩之说皆根源于此一史观。三《大秦赋》的史论依据,归结起来是:秦王终身力行东出,扫六合,并天下,是为着解万民于倒悬。“一天下”既然是天字第一号的正义之举,成功实行者秦始皇当然便是天字第一号的大英雄。为辨析上说,我们首先看看,秦王扫六合,是否意在解万民于倒悬。遍览史籍,兼涉考古发掘材料,可以发现秦王虽讲过“黔首安宁,不用兵革”一类漂亮话,但他“扫六合,一天下”,非为其他,全然为了做天下共主——超越周天子那样分权的宗法封建共主,而是掌握全部军政财文大权的专制集权共主。诚如唐人柳宗元、明清之际王夫之所言,秦皇所为,全然出自一己私欲。为达此目的,可以利用一切、也可以破坏一切。秦王称帝前后的实践,是一部奴役七国臣民的血腥历史。几代秦王皆奉行商鞅残民、弱民、穷民、愚民政策。中国文化本来长于“治民”,乏于“民治”,而秦制之下,民众更绝无问政权,有的只是服从君令,庶民任君宰割。而滥杀黎民,是秦政的家常便饭,秦将白起一次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此种屠俘之残暴程度,在世界战争史似无第二例),嬴政挥师攻陷赵都邯郸、魏都大梁、楚都郢,皆行屠城,宫廷、民居洗劫空,贵胄、文物全数移往咸阳。列国称秦军为“虎狼之师”决非虚夸。秦王对自国秦人也极端残忍,除橫征暴敛、敲骨吸髓外,还征调数十万黔首长年修建阿房宫(后来项羽焚烧此宫,大火延烧数十日,足见其广大),又几十年如一日修建骊山陵墓(尚未开掘的始皇陵估计是世界规模最大、藏品最富的帝陵,仅以其附件——秦兵马俑规制之宏大,便可推想皇陵的伟岸),完工后,为保守陵墓机密,数以万计的民伕格杀无论。这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观诸全部史籍,不见秦王东出解民于倒悬的任何实例,而所见只有尸骨遍野、城垣尽毁。但长剧《大秦赋》一而再,再而三让嬴政声情并茂地宣称,东出、一天下,为的是拯救万民于水火,还出现楚人投奔秦国的热烈场景,这种编造实在匪夷所思。四在统一战争过程中,秦始皇、秦二世对自己的文臣武将乃至王族亲贵也极度苛酷残忍,吕不韦、韩非、李斯、蒙恬、芈氏等有大功于秦政者,皆死于非命。秦代开启诸朝屠戮开国功臣之恶例,这正表明中国专制君主政治是一部绞肉机。而《大秦赋》对此或轻描淡写,或给绞肉机的操盘手嬴政虚构脉脉温情(如对吕不韦之死痛心疾首),或百般美化谋臣间的相互残杀(如把李斯陷害韩非写成韩非哀亡于李斯怀抱)。统一战争中起重要作用的秦廷君臣(包括秦始皇本人)几乎无一人得到好死,这正是秦政残暴无情属性的必然表现。对此类历史现象,若能如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那样加以鞭笞,则大有历史教育作用,而《大秦赋》反道而行,竟扭曲历史实情,为秦廷君臣涂脂抹粉,给暴虐、狡诈的秦政乔装打扮,为一部鲜血淋漓的绞肉机披挂粉色锦缎,真不知是何用心。五统一列国,一合天下,是战国时人的共同愿望。墨子多作其说,孟子有天下“定于一”的名论,韩非子有更明确具体的设计。秦国、秦王是这一历史大势的有力践行者,此点必须肯定。李贽在这一意义上称嬴政为“千古一帝”,是可以成立的。但一切范畴都不应该绝对化,皆要置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加以评价。“大一统”亦如此。一般来说,国家大统可以休止兼并征战,有益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故我们赞同柳宗元《封建论》的言说,肯定秦制的统一措施诸如合六国文字于秦篆,统一度量衡,废封建、立郡县等等,此类秦制的历史贡献不可低估。这是秦王运用“恶”的杠杆启动的历史进步,应予肯定。然而,秦代确立的专制君主集权政治传延两千年并不断强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柄庞大的双刃剑,积极作用、消极作用皆不可低估。在近古以至近代,消极作用日益昭彰,君主专制集权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近代转型的重大惰因。故在文明转型的近现代为君主专制大唱赞歌,把秦始皇抬到德越三皇、功过五帝的位置,让今人对其顶礼膜拜,是莫大错误。六历史进步的根本标志,并非在政治的分合治,而在文明的进步,包括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观念形态进步与否。将历史的正义性简单归结为政教是否大统,必陷虚妄。例如,不能说今天列国分立的西欧比横跨欧亚的大一统俄罗斯落后。大一统的帝俄,长期充当“欧洲警察”,是近代欧洲进步的大障碍。西欧的一些分治的小国,如荷兰、比利时、瑞士、瑞典、丹麦是现代文明的较高典范,而一统大国俄罗斯至今仍在中等收入陷阱里苦苦挣扎。又如,芬兰被俄罗斯“统一”时,苦难深重,而摆脱俄国这一民族监狱后,几十年间即成为先进国家。以中古史而论,大一统成就了汉唐的昌盛,但大一统也并非社会进步的灵丹妙药,蒙古统和了亚欧大陆,却令东亚、中亚、东欧诸文明破坏惨重,而摆脱蒙古可汗的大一统,反而是亚欧诸国的历史性进步。蒙古征服金、宋,建立版图宏大的元朝,却使“造极”于中华的宋代文明发生大倒退。满洲人再度大一统,然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严重破坏明代文明,尤其使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坠入苦难深渊。元、清两度大一统固然有开疆拓土之功,但造成文明大倒退却是事实。故对“国家一统”须作具体分析,不可笼统赞扬。值得注意的是,在冷兵器时代,完成大一统的往往是握有强力的后进人群。史上多次发生后进文明一统天下,其对先进文明的破坏,罄竹难书。以秦王扫六合而论,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废封建、立郡县,皆有益于中华文明的进步,应予肯定,然而,较之魏赵齐楚,秦是落后文明,秦灭六国,在某种程度上是野蛮战胜文明,破坏性极大,汉初贾谊、晁错等人雄文生动展现了秦统过程中对繁荣的六国经济文化的毁灭性破坏。从战国中期到秦统一的百年间,人口锐减至三分之一,邯郸、大梁、郢都等繁华都市毁灭殆尽,函谷关以东地区的文明至汉代文景之治时期方得恢复。可见秦的大一统,于民于国带来的灾难并不低于利益。秦二世而亡,是历时最短的统一王朝,绝非偶然。唐人柳宗元肯定秦代的统一之“制”,又批评其暴虐之“政”;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对专制一统之秦制与封建分权之周制,作利弊得失的具体分析,而没有一味颂秦;近代民主主义者谭嗣同更严厉遺责残暴的秦政,认为近世中国的落后与之直接相关。
2023年1月12日
其他

李新宇:鲁迅为什么极力反传统?

李新宇:生于1955年。曾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和吉林大学,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同时涉及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撰有《帝国黄昏: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抹笑容和悲怆》、《大梦谁先觉:近代中国文化遗产发掘》、《走过荒原:1900年代中国文坛观察笔记》、《中国共和那一天:晚清民国变局真相》、《故园往事》、《鲁迅的选择》、《愧对鲁迅》、《叩问陈独秀》、《走进胡适》、《鲁迅经典语录》、《呐喊点评》、《中国当代诗歌潮流》等。主编《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小说发展史》、《鲁迅大全集》全33卷(与鲁迅之子周海婴合作)等。01人们仍然在研究鲁迅,正如在学术园地一片荒芜的时候也仍然在大张旗鼓地研究他。这是鲁迅的幸运,也是鲁迅的不幸。告别20世纪80年代之后,对鲁迅的研究出现了这样一种新的现象:人们在努力寻找他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在他的身上找出儒家的血型,道家的毛发,墨家的头皮屑……如果只是所谓学者们为了积攒评教授所需要的“成果”,我将不说什么。为寻找新的课题而走向偏僻的角落,有什么可指责的呢?既然鲁迅已经为人们提供了谋生的途径,梳理他的毛发也可以混碗饭吃,就应该让人们尽情地利用鲁迅。我想,这是合于鲁迅的人道精神的。一个人死了,仍然能够养活很多人,这是不应拒绝的。然而,我痛苦于一些人让鲁迅与传统握手言和。鲁迅能够接受这些传统的文化大使对他实行的招安吗?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人在忙着安排。红地毯已经铺好,签字笔旁边是象征和平与友好的鲜花。在这里,鲁迅,这一传统的叛逆将与传统重归于好。其实无须论证,任何人都无法拒绝传统的影响,或者说,无法拒绝对传统的承载。既然置身于某种传统之中,无论多么自觉的反叛,最终也只能是部分地挣脱。认真想来,我也是一个反传统主义者。然而,我知道自己无法完全拒绝传统。正如我的先天获得一样,我的肤色是黄色的而没有办法变白,我的眼睛是黑色的而不是蓝色。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不以此为骄傲,也不必以此为耻辱。但是,一些东西是没有能力改变,并非不改变就好。如果有可能,我倒真愿意获得白种人的头脑、黑种人的体魄。可惜我不能。文化何尝不是如此。在鲁迅我的身上,当然能够找到道家、儒家、墨家以及中国传统中所有的“家”和算不上什么“家”的影响痕迹。的确如此,正如他们做的,即使文化启蒙的历史承担也可以解释为儒家传统知识分子的“以天下为己任”。那对儒家精神的批判体现的正是儒家精神。如此寻找传统,谁又不在传统的笼罩之下?我们都是用嘴吃饭,我们都是用腿走路,我们走路用两条腿而不是四条……然而,鲁迅的努力是什么?是努力继承传统还是摆脱传统?可以肯定地说:是在挣脱,而决不是继承和发扬。当鲁迅结束抄古碑的生活而走向新文化阵营的时候,一定能够意识到他所参与的反传统的行为将导致什么,大概也能够意识到他所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对手。但是,鲁迅和胡适、陈独秀们,都未必意识到他们所从事的这项工作在他们身后的命运。进化论思想使他们很难想象在20世纪末的今天竟然有这么多人在指责他们的文化努力。当然,他们的行为是你已经领教过的,——对鲁迅的攻击不是从更进化的方面,而是从他们攻击的旧营垒中,尽管打着各式各样的新的旗号。历史的悲剧不在于有那么多的人站在传统的立场上批判鲁迅,更可悲的是一些人为鲁迅反传统行为进行的辩解和辩护。我想,鲁迅如果活着,绝不愿意接受这种辩护。鲁迅大概又会说,攻击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貌似爱护和尊敬的辩护者。因为辩护者和攻击者的评价虽然不同,所持价值尺度却是相同的。鲁迅最痛恨的就是古已有之的老思路,然而,在一些人的充满敬意的解释中,鲁迅的伟大不过是传统的造就,虽然竭力反传统,却正因为对传统的继承才有光辉。历史的发展历来如此,沉滓的泛起鲁迅早已见过,国粹家的嘲弄对鲁迅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然而,我想,鲁迅一定为爱他的人为他做这样的辩护而痛苦。在以狗为最佳动物的国度里,为了给千里马争得一席之地,需要把马打扮成狗。说它如何善于守门,如何会摇尾巴,如何“汪!汪!”叫得十二分的好听,而不会提起它的昂首长嘶和奋蹄千里。在以林妹妹为美人楷模的时代里,健康者如果要被承认,大概需要双手捧心,不停地咳嗽,做出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一些爱鲁迅的人正在如此打扮他。因此,我厌恶这些爱他的人,而宁愿赞赏鲁迅的敌人。那些从思想到感情都与鲁迅格格不入的人,那些对鲁迅怀恨在心而且永远对他如临大敌的人,那些怀着敌意挑剔鲁迅的人,笔下写出的倒往往是鲁迅的真实。我不忍心看那些爱鲁迅的人为了给你争得一张入场券而如此打扮他。02据说鲁迅后来转变了。无论有什么样的转变,但最根本的东西没有转变,鲁迅的反传统没有转变。如果转变,鲁迅将不再是你。转变意味着什么,就是转回到他所反对的文明中去吗?读《二心集·沉滓的泛起》,首先不能忘记的是这一句:“在这‘国难声中’,恰如用棍子搅了一下停滞多年的池塘,各种古的沉滓,新的沉滓,就都翻着筋斗漂上来,在水面上转一个身,来趁势显示自己的存在了。”鲁迅多么敏感!他死得太早,但是,他去的真是时候,否则,你看那泛起的沉滓吧!赵太爷们,阿Q们,表演得何等辉煌!我理解关于《庄子》和《文选》的争论,其原因并不在别的,而在于鲁迅不满于文化上的后退,反感于保卫国粹的做法。这与鲁迅少读或不读中国书的立场是一致的。鲁迅甚至厌恶那些一有挫折就叛离的人。他看不起那种一有小的成功或者小的挫折,就立即退回到大宅子里修破书、擦花瓶、读家谱的旧家子弟。他看不起任何苟活者的选择,更讨厌以面对现实的理由发出苟活的号召。市民阶级是不同于农民的。或许有人对农民失望而将希望寄托于市民。因为他们比农民更先进,而且,他们都是多数,都是大众。但是,市民阶级怎么样?——“马将桌边,电灯代替了蜡烛,法会坛上,镁光照出了喇嘛,无线电播音所日日传播的,不往往是《狸猫换太子》、《玉堂春》、《谢谢毛毛雨》吗?”这是鲁迅的发现,文明,科学,在中国的土地上,一旦嫁接于传统文化,就是这样一种结果。这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吗?我曾经兴奋于上海30年代曾经有过的辉煌。因为我曾经为不夜城的大上海转眼之间成为一个大村庄而黯然神伤。然而,中国的现代化呵,即使是十里洋场,那现代的包装之下,原也不过如此。先生,让我们还说什么?03在这个窗外飘雪的夜晚,鲁迅是否能告诉我:为什么极力反传统?鲁迅之所以极力反对旧文化,大概原因复杂。但在各种原因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看到了它“吃人”的本质。为了人的生存、温饱和发展,必须掀翻这“吃人”的筵宴。在与传统和一切过去的重负决裂的过程中,鲁迅是彻底的。在西方,包括一些人道主义者,在反抗社会压迫的时候都往往走向历史和过去,甚至回归自然。而鲁迅只有现在和未来,没有回头的路。人是喜欢回头的,尤其是前路艰难而且疲惫的时候,而鲁迅却堵住了一切走向过去的路。尽管知道前面是坟,也不给自己留下回去的路。为何如此决绝?人是恋旧的,谁不留恋故园?故园就是历史,就是所来之处。既然翻遍历史,在每一页上看到的都是吃人,既然故园就是那个吃人的世界,中国人就没有回去的路。没有回去的路,就只有寻找新路。过去的历史不过是“两样时代”,那就只有去创造“第三样时代”。所以,鲁迅以最坚决的态度反传统,以最彻底的态度反传统,以最决绝的态度反传统。大概只有鲁迅和他的同时代的几个人,能够如此自觉地与传统文化建立起一种对立的关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掘墓人。事实上,只要批判传统文化,就不能不思考反传统的理由,就不能不面对人们的诘问。按照胡适的说法,新思潮的意义就在于研究问题、输入学理、重估价值和再造文明。之所以需要再造文明,显然是因为旧文明不好。那么,旧文明到底不好在哪里?这是新文化运动必须回答的问题。感谢鲁迅做出的回答:因为旧文明“吃人”。为了这块土地上的人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批判旧文明并寻找新路。据我的理解,这条新路就是走向现代文明之路。批判传统以走向现代,就是走出吃人和被吃的命运而求得像人一样的生活的必由之路。有了鲁迅的回答,事情已经非常简单。但是,大半个世纪以来,鲁迅的文化选择一直得不到确认。问题究竟何在?我想,有两个层面上的问题值得注意:一、事实层面上的问题:鲁迅对传统的指控是否属实,即中国传统是否“吃人”。传统的守护者如果要有效地守护,就应该证明鲁迅对传统的指控是虚假的,证明中国传统没有犯下“吃人”的罪恶。只要能够证明这些,鲁迅对中国传统的指控就是诬陷,鲁迅当然应该被否定和清算。二、价值层面上的问题:鲁迅的价值尺度是否正确。也就是说,承认鲁迅的指控是事实,但如果没有价值共识,即使面对同样的事实,也仍然会有不同的结论。比如一个法庭,如果没有“杀人有罪”的法律准绳,即使面对大量的证据,杀人者仍然可以理直气壮。所以,必须解决“吃人”是否合法的问题。想起这一层,我感觉非常悲凉。因为这个问题竟然一直没有解决。它应该是常识,人们却至今没有形成共识。从逻辑上讲,如果无法推翻鲁迅对传统的指控,而仍然要为传统辩护,就需要在价值层面上证明“吃人”的合法性。如果“吃人”有理,“吃人”光荣,这传统当然要弘扬,鲁迅,以及陈独秀、胡适等人,自然罪不可赦。然而,环顾海内,并不见这种价值的公开守护者。而且,很少有人为传统是否吃人的事实取证,而是直接言说传统之伟大,好像是否吃人并不值得关注,烹调的工艺才是重要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聪明:虽然不接受鲁迅的观点,但并不与他争辩。于是,鲁迅的思想被束之高阁。【更多文章】李新宇:鲁迅在1927年的选择李新宇:陈独秀对中苏之战的见解李新宇:中苏之间的战争李新宇:陈独秀与《新青年》李新宇:从硝烟中走来的陈独秀李新宇:一个理想的重申李新宇:鲁迅是如何看待“吃人”的?与李新宇去扬州,走大运河,寻汪曾祺500多年的王阳明,在今天为何被谈论?三联×读库×单读:理想主义派对顶级高校会让学生花一学期的时间读《史记》“不了解敦煌,就别说你了解中国”李承鹏:只有青春期,没有青春邵燕祥
2022年12月20日
其他

李新宇:鲁迅是如何看待“吃人”的?

李新宇:生于1955年。曾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和吉林大学,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同时涉及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撰有《帝国黄昏: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抹笑容和悲怆》、《大梦谁先觉:近代中国文化遗产发掘》、《走过荒原:1900年代中国文坛观察笔记》、《中国共和那一天:晚清民国变局真相》、《故园往事》、《鲁迅的选择》、《愧对鲁迅》、《叩问陈独秀》、《走进胡适》、《鲁迅经典语录》、《呐喊点评》、《中国当代诗歌潮流》等。主编《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小说发展史》、《鲁迅大全集》全33卷(与鲁迅之子周海婴合作)等。01每每想起鲁迅的“青年必读书”。鲁迅的态度令许多人不解。从《集外集拾遗》中,我再次细读当时引起的争议。有人说鲁迅的经验是“偏见”,有人警告鲁迅这种对西化的提倡有卖国之嫌。鲁迅愤怒了,一再维护他的立场。然而,对那样的青年,鲁迅说什么?如何才能说得清楚?那样的人必然很多,大概现在比鲁迅那时更多。所以,多少年来,鲁迅的观点一直被认为是偏激的,或者是需要“正确理解”的。无论什么东西,一旦“正确理解”,谁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呢?有人在为鲁迅辩解,但我厌恶一些人为鲁迅所做的辩解。因为辩解常常成为化妆。对鲁迅做出符合时髦的极高评价,甚至捧上天,似乎他根本就不是人,然而,成为“神”的鲁迅,却只有老老实实地接受化妆师的摆弄。几乎没有人公然肯定鲁迅“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的主张。然而,我知道,那是鲁迅一贯的主张,而决非愤激之语。反对鲁迅这一主张的意见有许多种,反对的方式也有许多种,其中最艺术的一种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鲁迅虽然主张不读中国书,但他读过大量中国书,正是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他的伟大。其实,鲁迅在《坟·写在〈坟〉后面》中已经说过:“新近看到一种上海出版的期刊,也说起要做好白话需读好古文,而举例为证的人名中,其一却是我。这实在使我打了一个寒噤。别人我不论,若是自己,则曾经看过许多旧书,是的确的,为了教书,至今也还在看。因此耳濡目染,影响到所做的白话上。常不免流露出它的字句,体格来。但自己却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开,时常感到一种使人气闷的沉重。就是思想上,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时而很随便,时而很峻急。孔孟的书我读的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与我不相干。……我主张青年少读,或者简直不读中国书,乃是用许多苦痛换来的真话,决不是聊且快意,或什么玩笑,愤激之辞。”鲁迅的态度的确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表达着他一贯的看法,一种真知灼见。在1919年1月16日写给许寿裳的信中,鲁迅说:“来书问童子所诵习,仆实未能答。缘中国古书,叶叶害人,而新出诸书亦多妄人所为,毫无是处。为今之计,只能读其记天然物之文,而略其故事,因记述天物,弊止于陋,而说故事,则大抵谬妄,陋易医,谬则难治也。汉文终当废去,盖人存则文必废,文存则人当亡,在此时代,已无幸存之道。但我辈以及孺子生当此时,须以若干精力牺牲于此,实为可惜。仆意君教诗英,但以适应时代之思想为第一谊,文体似不必十分决择,且此刻颂习,未必于将来大有效力,只须思想能自由,则将来无论大潮如何,必能与为沆瀣矣。少年可读之书,中国极少……”
2022年12月19日
其他

与李新宇去扬州跨年,走大运河,游瘦西湖,寻汪曾祺 | 大家谈游学

《我的家乡》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游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城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底下的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颤悠悠的风筝在我们脚下飘着——汪曾祺(高邮人)自隋唐至清,扬州一直是中国最富饶、繁华的城市之一。凭借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这一独特的地理条件,扬州作为交通与经济枢纽,千年以来长盛不衰。虽然也曾遭遇重创(比如建炎年间的金兵南下与满清入关的“扬州十日”),但在社会稳定之后,扬州依旧作为经济重镇,享有“扬一益二”的美誉。这个娴静的小城,以慵懒和平静吸引了很多游客“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气派,至今令人惊叹不已。“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之浮华,至今令人遐想无边。关于扬州的历史辉煌,曹聚仁有言:“扬州之成为世界城市,有一千五百年光辉的历史,比之巴黎、伦敦要早。它是我们艺术文化集大成的所在,比之希腊、罗马而无愧色。”扬州园林与苏州园林媲美李白、孟浩然、杜牧、苏轼、秦观、欧阳修都曾在此流连,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鉴真大师东渡、崔致远入扬求学、马可波罗来扬任职,见证了扬州在中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淮扬菜、扬州炒饭、高邮双黄鸭蛋叙说着扬州饮食文化的精致;瘦西湖,个园,何园等绘制着扬州园林文化的繁荣。汪氏小苑、刘师培故居、熊成基故居、江上青旧居等,皆位于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个园是清代红顶商人、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宅邸私家园林,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淮(安)扬(州)菜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大多以江湖河鲜为主料,追求本味、清鲜平和。扬州的美景一直吸引着乾隆。乾隆一生六巡江南,瘦西湖乃是他最爱游赏的地方之一。当时扬州富商为了讨好乾隆,大兴土木修建各种园林,乾隆来一次扬州便大造一次,以致今天的瘦西湖两岸,处处楼台亭阁,淋漓尽致展现出“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占地2000余亩的瘦西湖,不仅是“中国大运河”遗产点之一,还是世界文化遗产。一座小城,往往与一个人物联系在一起。在高邮,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高邮是一个水乡,汪曾祺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汪曾祺的性格,也影响了他的作品的风格。这位沈从文先生的高徒,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近八万平方米体量、巨船造型的大运河博物馆,是国内首座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静泊在古运河边。汪曾祺的文章,是1949年后中国文坛的一股清流。他以饱蘸乡情的笔触,将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复活在他的作品中。他的很多文学创作,都源于运河以及这片由水网联系的古城。散文家张宗子先生说过:1949年后,汪文第一。汪曾祺纪念沈从文,曾以“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张充和挽沈从文)为题,这八个字,汪曾祺自己同样配得上。汪曾祺纪念馆地处高邮古城内,于汪先生诞辰百年(2020年)开馆,设计风格与乌镇的“木心美术馆“相似。恰逢元旦,让我们与南开大学教授李新宇一道,游学扬州,品尝淮扬菜、同游瘦西湖、重走大运河、拜谒史可法和朱自清的遗迹、寻访汪曾祺老家高邮。高邮的双黄鸭蛋游学讲师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新宇生于1955年。曾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和吉林大学,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同时涉及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撰有《帝国黄昏: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抹笑容和悲怆》、《大梦谁先觉:近代中国文化遗产发掘》、《走过荒原:1900年代中国文坛观察笔记》、《中国共和那一天:晚清民国变局真相》、《故园往事》、《鲁迅的选择》、《愧对鲁迅》、《走进胡适》、《叩问陈独秀》、《鲁迅经典语录》、《呐喊点评》、《爱神的重塑》、《中国当代诗歌潮流》等。主编《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小说发展史》、《鲁迅大全集》(与鲁迅之子周海婴合作)等。行程安排【12月30日】白天:报道,入住扬州市区酒店晚上:李新宇讲座《八十年代文学大潮中的汪曾祺》【12月31日】(高邮)上午:参访高邮湖(镇国寺、明清运河故道)、乾嘉学派王氏纪念馆、高邮州署下午:参访汪曾祺纪念馆、古文游台(秦观纪念馆),游览高邮老街晚上:回扬州市区【1月01日】(扬州)上午:参访扬州博物馆、朱自清故居、史可法祠下午:参访个园(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私家园林)、东关街(江上青、熊成基、刘师培等人旧居)晚上:李新宇讲座《刘师培与近代中国》【1月02日】(扬州)白天:游览瘦西湖(熙春台、万花园、小金山、徐园、五亭桥、二十四桥)下午:参访扬州八怪纪念馆、大明寺(”东渡”的鉴真和尚曾任主持)晚上:李新宇讲座《扬州八怪:怪在哪里?》【1月03日】(扬州)上午:参访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国内首座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下午:游览隋炀帝陵(在扬州生活14年,据考证曾“带货”扬州炒饭)晚上:解散,送扬州东站(返程高铁票建议17:30后)报名信息【游学时间】12月30日-1月03日【游学地点】江苏·扬州【招募名额】小团规模,仅限20人【游学费用】6160元(老学友9折优惠)12月22日前报名者,享受早鸟价5980元未满14周岁者半价,且必须有家长陪同【报名方式】扫码联系客服或电话联系客服17826188350【费用包含】住宿:全程四晚住宿,入住高档型酒店,两人一标准间,如需单住需补差价1000元用餐:扬州当地特色的每日三餐交通:行程内专业旅行大巴费用门票:行程内所有景点门票费用设备:全程佩戴无线耳麦讲解器保险:一份平安旅行出行保险费纪念品:获赠李新宇一本签名钤印书服务:讲师全程陪同下的独一无二的行程+两名专业户外老师随队贴心服务招募说明1、游学非旅游,而是通过游历的方式进行社会化学习。本行程不包含任何购物点和自费景点。2、游学具体行程和交通安排,会建微信群统一通知。李新宇老师会在群内提前与大家交流。3、12月29日之后退出游学者将扣除1000元违约金,其余退回。往期游学古建点击上方公众号,获取最新文章👇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游学
2022年12月9日
其他

古典园林专家马韫君带你解读苏州园林 | 大家谈游学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每当听到这段昆曲时,总会不自觉地想到苏州的园林,想到当时才子佳人们的绝代风华。而那婉转悠扬,似断还连的声腔,也仿佛象征着园林空间的曼妙与流动。中国文人一直在入世与出世间寻找自我。仕途得意时,读书,齐家,治国,平天下。仕途失意时,田园,山水,佛道,诗酒花。陶渊明,嵇康,李白,苏轼,皆是如此。不愿远离世俗生活,把山水自然带入城市,在入世与出世间寻求一种平衡,园林,似乎成了最完美的选择。苏州古典园林历来为人惊叹处,是“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鬼斧神工,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浑然天成。把自然山水搬进咫尺天地,在有限空间中追求无限。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晚清名园,造园艺术博采苏州诸园所长。复廊仿沧浪亭;水池效网师园;假山学环秀山庄;洞壑摹狮子林;旱船拟拙政园。布局自然,亭榭廊舫小巧雅致,山池花木疏朗宜人,堪称园中精品,是园林鉴赏最生动的课堂。初冬来临之际,古典园林研究专家马韫君邀您共度。拣选多个最值得一看的中国古典园林,只为您的到来。为何要和【大家谈游学】一起去苏州逛园林?专业苏州古建前世今生园林专家全程解析白天的游学由马韫君老师全程带队讲解,两位户外工作人员领队服务+跟团摄影。除此之外,在晚上还有两场关于园林的专题讲座。这三年来,马老师已经多次为我们的学友讲解园林。他讲园林建筑,如大厨烹小鲜。而且,他还能讲得摇曳生姿,让人心神荡漾。审美是生活的美学与品味不仅是园林建筑,更马韫君老师有情调,懂审美,才华横溢。无论哪一处安静的美好,经马老师点拨一下,即刻变得风雅起来。他讲苏州的园林和园林背后的历史,永远都充满着诗意,使旧雨新知心向往之。行程介绍【园林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初级认知园林的绝佳地方,详细展示了叠山、理水、花木、建筑等造园手法,展现了苏州园林在悠悠岁月中美的历程和旖旎风采。位于原拙政园南部住宅区域的园林博物馆,在原建筑布局的基础上,整合博物馆陈设需求而设。不同于苏州博物馆线条简明,干净利落,亦与传统园中的沉闷谦逊、婉转悠扬有异。此时再来到园林博物馆中,看到的是当代设计与古典园林融合的另一种解读。园林的手法还隐在博物馆的布局之中:各展厅的分布摒弃了中轴、对称等通常做法,通过游廊的连接,形成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移步换景的参观线路。建筑保留原有古典园林布局,游廊折转,小径幽深,起伏跌宕里隐藏着古典园林中难以揣测的神秘感。【留园】在苏州保存至今的古代私园里,留园是唯一能在规模和体量上与拙政园抗衡的大型园林。它的面积达2.3万平方米,虽然只相当于拙政园的一半多,但已远大于其它私家园林,而且其建筑的数量、密度、类型以及尺度都超过拙政园,假山规模也更大。全园的游廊长达700多米,是苏州园林里最长的,五峰仙馆是江南园林里最大的厅堂,冠云峰是最高的独立石峰。园内还有十几株银杏、凤杨、柏、榆等已有二三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在历史氛围的呈现上也不输拙政园。两座园林在名气上也不分伯仲,它们和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被统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7年,它们和网师园、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例证,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拙政园】拙政园占地60余亩,是一座始建于公元十五世纪初的古典园林,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晋代文人潘岳《闲居赋》中有“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之句,拙政园即取其之意而命名。经过几百年的苍桑变迁,现存建筑大多为太平天国及其后修建,但明清旧制大体尚在,拙政园仍保持着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明代风格,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现代人买房讲究买海景房、湖景房、山景房,实在不行也可以选择河景房。拙政园就是一座塔景大豪宅,在拙政园内可以看到苏州古城内的最高建筑——北寺塔。这一偶然的现象被美其名曰“借景”。其实拙政园的规划并不是“千年大计”,而是走一步看一步。更因为几易其主,前后的风格有继承也有创新。【网师园】网师园是张大千寄寓养虎之园,也是中国第一个“出国”的园林,于1997年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这座苏州典型的府宅园林,被陈从周先生誉为苏州园林之“小园极则”,堪称中国园林以小胜大的典范。其美妙高超之处在于其精巧清俊,气新韵奇。从名字来看,网师园的“网师”是渔夫的意思,又与“渔隐”同义,含有隐居江湖之意。网师园的格局是宅园合一,东宅西园。由门厅、轿厅、大厅(万卷堂)、楼厅(撷秀楼)鱼贯而入,来到西部内花园,立刻会眼前一亮,别有洞天。以一湾清清的水池为中心,四周环以亭阁楼馆、假山怪石、树丛花木,起承转合中让人移步换景,曲径通幽,漫游其中真是流连忘返。游学讲师马韫君1969年出生于苏州,生长于苏州。资深园林专家,师从鲍晓教授,对古典园林有二十多年的研究。现为理池园林文化顾问、苏州园林博物馆资深志愿者。受聘“三毛游园林”讲解、苏州大学图书馆“行走的阅读”园林专家讲师,在苏州市博物馆做过园林系列讲座。对园林历史、诗词楹联、家具陈设、造园规律等均有深入研究。课程深入浅出,以园林为切入点,解读园林文化。带入式讲解为主,以交流为辅的讲课方式,调动听者自身的思维去理解。行程安排【12月16日】白天:报道,欢迎晚宴,入住苏州市区酒店晚上:马韫君讲座《园林体验课》【12月17日】上午:苏州园林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下午:留园(第一批国保)晚上:马韫君讲座《诗词·楹联·花木·布景》【12月18日】上午:拙政园(中国私家园林之最)下午:网师园(中国第一个“出国”的园林)晚上:送苏州站(返程高铁票建议17:40后、机票建议19:00后)报名信息【游学时间】12月16日-12月18日【游学地点】江苏·苏州【招募名额】小团规模,仅限20人【游学费用】2560元(老学友9折优惠)12月9日前报名者,享受早鸟价2380元未满14周岁者半价,且必须有家人陪同【报名方式】扫码联系客服或电话联系客服17826188350【费用包含】住宿:16日、17日两晚住宿,入住高档型酒店,两人一标准间,如需单住需补差价500元用餐:苏州当地特色的每日三餐交通:行程内专业旅行大巴费用门票:行程内所有景点门票费用设备:全程佩戴无线耳麦讲解器保险:一份平安旅行出行保险费服务:讲师全程陪同下的独一无二的行程+两名专业户外老师随队贴心服务招募说明1、游学非旅游,而是通过游历的方式进行社会化学习。本行程不包含任何购物点和自费景点。2、游学具体行程和交通安排,会建微信群统一通知。马韫君老师会在群内提前与大家交流。3、12月12日之后退出游学者将扣除600元费用作为违约金,其余退回。往期游学古建▼
2022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