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理

其他

不要相信酒后说大话的人

​扯点八卦,看汪小菲的新闻,女主角把汪小菲酒后的微信给曝出来了。我的第一反应,是,不要相信酒后说大话的人。不是说他说的不是真话,恰恰相反,这肯定是他的真话,是他的真实的欲望,或者理想。但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我们都有我们的真爱,真实的理想,但有几个人能真正践行呢。其实很少。大多是烂在肚子里馊了变质了消失了,然后在很久之后,把这种懦弱变成缺憾的美感,把自己的不作为推到家庭社会甚至是人性。普通人其实是羞于在那时那刻说点真心话的,因为他知道自己付不起责任,他无法面对那种更任性的更纯粹的更私人的选择的,他需要考虑的太多,当然更在于他其实并没有他想像中的那么爱他钟意的选择,但他愿意这样想,因为这样他就比真实的他高贵得多。但喝酒呢,能给你一个说出这些话又不需要负责的机会。酒精的浸泡之下,市侩或者势利的精神开始放松,那些脑海中的不那么功利的想法就会脱笼而出。他会大声地说出他对最爱的人的思念,他会激动地吼出他对这个社会的不满而愤懑,这不影响到他清醒后回归到那个更能给他带来现实利益的伴侣,回到那个有违他内心道德原则但能让大发横财的世界。这其实也没有什么。但酒后吐真言,是一件特别有快感的事儿,从某种程度是能让你博得至情至性名声的事儿,同时又能让大家谅解的事儿,
2023年1月18日
其他

16年前的喜剧片

文|梅雪风(首发于《看天下》杂志)宁浩是少有的能将类型元素与作者表达有机结合的内地导演。就如同他后来所创立的电影厂牌坏猴子一样,猴子意味着不安分,“坏”则说的是它乐于与惯常价值观唱反调或者说出它的虚弱。他对中国底层社会及精神状态的深刻观察,与他看似没有知识分子端着架势的痞和焉坏,两者相碰撞,让其影像有着精准和活色生香这两种特质。《疯狂的石头》应该是他这些特质的一个集中反映。这部影片的狠辣是显而易现的。故事开始发生在重庆的缆车上,这是重庆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代表的是游客的视角,是一种奇观似的浮花掠影的对重庆的印象,发生在这上面的,是一个无聊而又自以为是的文艺青年的泡妞故事,这个半吊子艺术家熟练而又了无新意地运用“子宫”等装蛋词汇来解读这个城市,或者说这个现实。而真正的故事发生在这个缆车下面的那些穷街陋巷里,当在云端的他手里的可乐偶然在坠落到缆车下的真实世界时,整个故事真实开始了。云端的矫饰,与现实的惨淡;精英或者文艺阶级夸夸其谈的言不及意,与真实生活里那些说不出的琐碎与荒诞,就这样被形象化与结构化了。这种观察力贯穿在这部影片中。比如徐峥所代表的毫无道德底线的暴富阶层,刘桦、黄渤他们饰演的劫匪,以及郭涛他们饰演的保安,则是草根阶层的鲜活代表,而连晋所饰演的国际大盗,则是所谓海外先进生产力的象征,这三角之间角力构成了影片的主要张力。而这三者的互动,似乎是改革开放后每一个中国人所感受的心理阵痛的来源。连晋所饰演的国际大盗这种外来者的形象,在宁浩的电影中屡见不鲜。在《疯狂的赛车》中是高捷他们所饰演的台湾黑帮,在《疯狂的外星人》当中,是美国的FBI。他们有着他们超乎寻常的来自于文化强势地区的自信或者说自傲,但他们面对当下中国这个魔幻现实时,他们也必须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在这部影片中,香港大盗的精密与严谨,在内地小商贩和盗贼同行信心拈来的算计面前,显得愚笨甚至是天真。片中那被奸商少了一点的绳子,让他高大上的偷盗行为变成了一个笑话。在宁浩的镜头下,所有阶级或者所有人的傲慢都千疮百孔,以至于显得可笑,也因这种可笑而显得可怜。这其实是个有关自尊的故事。在这部影片之中,那帮笨贼的自尊来自于他们对于自己的专业的过度认可,他们缺乏自知之明地认为自己是不靠蛮力的专业强盗,但到最后,屡遭挫折的笨贼首脑也放弃了对智商的追求,而选择用强力去挣夺那块宝石。而笨贼之中的暴力主义者,也就是黄渤所饰演的黑皮,则处处受到压制。他所信奉的抢了就跑的简单原则总是被唯一的领导批评和被唯一的同僚讥讽,到最后他终于解放天性和施展自己的天赋的时候,是在他饿急眼了抢劫面包店时。他在高架桥上近乎癫狂的奔跑和大叫,是他对一直戏弄他的命运的怒吼,也是他找回的那残存的怪诞骄傲。而影片的主人公郭涛所饰演的包世宏,则更为辛酸,他的专业是刑侦,现在却沦落为一个草台班子做安保,他的生活来源是工资,但单位却濒临破产,工资已被拖欠数月。而作为一个男人,他那无人不知的前列腺炎,则预示着他男人这个最本质的身份的岌岌可危。他守护那块宝石,其实是在守护他作为一个社会化的人最基本的尊严。在命运面前,所有人的努力都是可笑的,无论他的身份地位智商与能力。所以,影片中,作为高级的代表的香港大盗,与作为最头脑简单最底级的代表黑皮,都同样被卡住了,动弹不得。唯一不同的是,高贵的被卡在空中的通风管道里,而低贱的被卡在地面以下的下水道里。他们如此对仗而又迥异地达到了一致。宁浩的目力所及之处,看到都是这样分裂而又和谐组合在一起的怪诞,它们如空气一样司空见惯。比如价值连城的玉石之前是厕所所带着臭味的砖墙,比如最应该清心寡欲的寺庙成了最具铜臭的宝石的展示场地,比如清晨的河边,两个老人煞有介事而无用功地互相推着一根绳索。这个癫狂喜剧,除了命运那幸灾乐祸的无情在其中指东打西之外,道德感的丧失是让一切荒腔走板的另一关键因素,这两者珠连壁和,缺一不可。因为缺斤短两,让国际大盗的名誉毁于一旦,但也因为不相信有人会真的送一个陌生女人如此贵重的礼物,而将辛苦得来的宝石完壁归赵,上演比买椟还珠还要荒唐的戏码。也同样是因为老子不相信自己的儿子,让笨贼们想要赎金的计划濒临破产,这才让笨贼首领在事业与情感都受到污辱的情况下,精神崩溃。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影片其实是在讲道德的沦丧,它让所有人疯狂,也让所有人灭亡,这就像徐峥饰演的黑老板雇拥大盗去盗抢宝石,最后却让自己命丧于大盗之手一样,这是一个完美的闭环,是一种让人大快人心的因果链。也正是这个原因,郭涛这个坚持原则的倒楣蛋,最终费尽心力却毫无用处,但命运最后却无私地奖赏了他。这是这部电影真正温暖的地方,也是宁浩不同于欧美同体裁的前辈盖·里奇的地方。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更多的是一种属于精英和雅痞的冷酷的讥讽,而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则更多的是一种属于中国士大夫的隐蔽的道德焦虑,一种根植于底层的无条件的悲悯,以及对于蓬勃生命力的赞颂。所以在他眼里,刘桦和黄渤所饰演的道哥和黑皮才不是完全的反派,他们有着一种他们无法掩饰的单纯。他们是这个世界弱肉强食规则的不合格模仿者,他们内在的单纯却往往在关键时候出卖了他们。也正是这种单纯,他们才那么真诚地假装高大上。也正是这种单纯,才让他们总有一种转不过脑筋的执拗。所以宁浩的电影,其实本质都是小人物接受考验对抗整个世界的故事,它们是另一种英雄片。《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黄金大劫案》《无人区》的主人公无不如此,他们笑话百出,捉襟见肘,狼奔豕突,看不出任何英雄的典型特征,但他们抵抗住了整个环境的堕落,克服自我的懦弱和贪婪,守住了自我的底线,于是最后命运也悲欣交集地奖励了他们。​
2022年10月31日
其他

圆圈

作者吴a梦:一个喜欢画画写写的人,每日不安地阅读佩尔南多的《不安之书》,拥有四个译本,一英三中。
2022年10月3日
其他

如何写影评21-27

二十一
2022年9月28日
其他

喜剧的本质

文|梅雪风(此文为我的付费专栏《怎么写影评》中的一篇)类型,是与观众达成的一种契约,是双方都心照不宣的内容或者形式。每一种类型,都代表着一种观众独有的欲望,因这欲望的不同,每一种类型都有着独属于它的世界观、价值观,有着它独有的表现形式,剧情展开方式,
2022年9月17日
其他

相信自己的直觉

​注:此文为我的付费专栏《怎么写影评》中的一篇。和电影创作一样,影评写作的起点也来自于感觉。这和大家的第一感觉迥然不同。艺术的最大价值来自于非理性,这似乎很好理解,所谓艺术,就是对日趋概念化的世界的一种反动,让那些虚无飘渺的概念重新成为可触摸的实在之物。理性让我们获得清晰的认知,但理性也让我们逐渐脱离真实。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世界的重大疾病之一,就是缺乏存在感。现代文明的重大成果,就是让我们与真实世界的隔离,比如在城市中,我们把下水道埋起来,将那些肮脏的事物驱逐到我们的视野之外,于是肮脏就成了一种抽象的概念,就如同现在城市的小孩,很多不能辨别小麦与稻谷,没有过脚趾踩到泥巴,泥巴从脚趾缝里挤出来的感受,没有闻到过泥土那既浑浊又清新怪味,于是这一切都变成了抽象之物。文明就是我们与真实世界渐渐隔离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最大工具,就是理性,理性的抽象化过程,将难以一言以蔽之的事物强行压缩,精确却又损耗极大地代替了实体世界。而艺术,就是一个反向解码的过程,它最大限度地还原我们面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向壮阔却又干躁的理性世界浇水,让它重焕生机,虽然它仍然并非真实世界,却从很大程度缓解了我们离开真实世界太久所形成的焦虑。人类是一个有着上百万年悠久历史的物种,百万年的采集渔猎,让我们的基因里带着对山川、江河、清风以及土地气息的眷念,这不是三千多年的文明化所能抹去的,这种眷念如同我们对子宫的怀念,当我们受惊和受创后,总是会不自觉蜷起身子,钻到被子中,在这无光线又逼仄的环境,在这种不舒适的姿式中,我们重新找到了某种安全感,
2022年7月12日
其他

说说文化里的一种分裂

为什么我们古代(注意是古代)一方面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似乎是世界上最具平等意识的民族?但另一方面,又极度崇拜权力,极愿意臣服在一个"明君”之下,而很少有自己的命运应该自己做主的意愿。简而言之,一方面看似对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有着强大的自觉性,但另一方面又是躺平的巨婴。原因可能我们历史上皇权太过强大了,相较于西方教权与王权的制衡,我们的皇权远远高于教权之上,它拥有着世界上最为恐怖的权力。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西方人有上帝,也有国王,属于双重领导,而在中国,则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双重领导,从某种程度,就意味着缝隙,这就如同民国时期,每一个军阀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造就了和春秋战国一样的文化兴盛
2022年7月8日
其他

我这样理解电影

就如同有学佛和佛学两种体系,对电影的态度也是一样。这两种体系其实从某种程度是相互抵消的。学佛,最重要的去掉我执,而佛学,却在那些概念上孜孜以求。学佛,讲究的明心见性,去掉理性理维,比如禅宗的公案,就是要用那些逻辑不通的话来打醒你,让你无法从理性上着手,从而去掉用理性去看待世界的习性。而以把佛经当成一个学问,那当然要极度的强调理性思维。学佛,就像你去生活。而佛学,更像是你去研究或者批判生活。学佛是为了在现实中化解贪嗔痴慢疑,而佛学可能兴趣中更多的解释这些名词是什么,而在这种争夺解释权的过程中,所谓的贪嗔痴慢疑会越来越多。我对电影的态度,可能更偏向学佛。我从本质上对概念是不感兴趣的,如果它不能解决我对人生的疑问。而如果一部电影,不能从底层上和我的人生体验产生呼应,它对我就根本无效。我对知识的态度也是如此。所有的根基来源于你的体验,你是用知识去解释的你的体验。当体验不存在的时候,知识也就没用了。​
2022年6月16日
其他

我开了一个付费专栏

决定开一个叫做《如何写影评》的付费专栏。从创刊《看电影·午夜场》,到主持《电影世界》的编辑工作,以及给《腾讯·大家》《虹膜》《枪稿》等媒体写专栏,仔细一算跟电影媒体打交道已经20年。这20年里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应该是该怎么写电影评论。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多个方面,一是如何写文章,一个是如何评价电影。前者是个普适性的文笔问题,后者是个建立电影评判标准以及如何使用这个标准的问题。而这两个话题,下面又是无数个子话题,说起来又是枝杈横生千头万绪。曾经在《在行》app上开过一段时间的线下一对一的课,蒙几位先生及女士垂青,试着就这个问题讲过几次。但一对一这个形式太重了,且对于我这个社恐患者来说界面也太不友好,所以后来就停了。最近这十来天,疫情再次严重,被阻在家里动弹不得百无聊赖几欲发狂,就又动了写作一系列文章的想法。名字虽为《如何写影评》,但我也不敢如此傲慢,说我会写评论。于文字及对电影评论的理解,我也只是做的时间比别人长些,略懂些皮毛。我唯一敢承诺的是,我会尽量将这20年的经验用尽量简明的方式写出来。这个题目大概会在一年内写完,
2022年4月13日
其他

我不敢论断现在的年轻人

对此起码我自己毫无自信。我们每个人都处在时代的洪流里,被他所在阶层、圈层或者集体小环境的主流价值观所引导、裹挟。我们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独立,那么有主见。
2020年5月4日
其他

当我们谈论张震时,在谈些什么

而张震身上的拒绝与热望都是极稀少的,但确又是一种极其清晰的存在。所以说梁朝伟和张国荣都给人一种性感的感觉,因为性感本身就是骚动。而张震却给别人一种信赖感。因为稳定感使人产生信赖,甚至是延伸到道德。
2019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