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读书会LUJIAZUIBOOKCLUB

音乐

E型音乐大师:伯恩斯坦其人、其乐、其书 | 陆家嘴读书会×永璞 8月25日活动预告

贴几个标签:七项艾美奖、两项托尼奖、十六项格莱美奖,“美国历史上第一音乐天才”,一个E人~猜猜是谁?不够的话再加两个:马勒的伯乐、自创IP“年轻人的音乐会”。如果还是不行,就再来一个——《西区故事》~没错,这位地球村满级E人音乐大师就是享誉世界的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我们对“何为贫穷”的偏见:《看不见的孩子》新书分享会 | 3月25日活动预告

酷炫的好莱坞电影和强势的科技文化输出让美国向世界展示了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但事实上,贫困却在这个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国家肆意蔓延。《看不见的孩子:美国儿童贫困的代价》一书向我们披露了美国不被看见的另一面:美国有1300万儿童生活在贫困中,即1/6的儿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这个数字在法德两国为1/10,在北欧国家则为1/30。食物不足、无法获得医疗服务、住房严重拥挤……他们买不起书,看不起电影,更不要提拥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了。BBC纪录片《美国穷孩子》这其中,更有接近一半的贫困儿童,承受着低食物安全的折磨。他们的家庭只能购买便宜的、没什么营养、只能果腹的食物,这些孩子肥胖和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更高。然而,美国人却对贫困无法达成共识。个人主义认为贫困是个人的原因,结构主义认为贫困是社会制度、种族歧视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还有认同“贫困文化”的第三个阵营,认为是个人主义与结构主义共同造成。但是总体而言,个人主义还是占据上风,他们认为政府能力有限,害怕慷慨的福利会使得太多穷人和工人养成依赖。所以他们最终决定社会救助项目应该对受益人提出工作要求,于是美国的贫困群体能够无条件获得的现金补助越来越少。有学者指出,美国所有社会福利开支中有六成都发给了那些实际挣得的收入高过贫困线200%的人群。3月25日(本周五)19:00,耶鲁大学法律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纽约大学的林垚老师和界面新闻文化频道记者林子人将云做客陆家嘴读书会,两位老师将从美国人对待贫困的态度与福利政策切入,聊一聊美国儿童贫困带给我们的启示。活动详情嘉宾:林垚、林子人时间:2022年3月25日19:00—21:00直播地址:关注微博“世纪文景”,届时可收看直播嘉宾简介林垚任教于上海纽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全球视野下的社会”研究员,政治学、法学博士,哲学硕士,非著名公共写作者,主持播客《催稿拉黑》和《时差》。林子人界面新闻文化频道记者,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