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略

其他

官宣!中国,第一个13万亿大省诞生

文|凯风经济大省,正在挑起经济大梁。日前,广东省两会透露,2023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7万亿,同比增长4.8%。自此,中国第一个13万亿大省诞生,这也是广东GDP总量连续35年蝉联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广东多个城市也取得历史性突破。广州成为全国第四个GDP破3万亿的城市,深圳正式晋级为第5个万亿消费城市,佛山成为全国第二个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万亿的地级市。拼经济,广东何以走在前列?0113万亿GDP,究竟是什么概念?放眼全球,与世界各大经济体对比,广东GDP总量可排在世界前10,超过俄罗斯、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堪称“富可敌国”。以2023年人民币平均汇率7.0457测算,2023年广东省GDP达到1.925万亿美元,位居全球前列。放眼全国,自1989年广东在与江苏、山东的第一大省之争脱颖而出以来,一直稳居全国经济第一大省之位,堪称大国经济最大的“压舱石”。如今,广东一个省的经济总量,相当于东北3省总和的两倍以上,接近西北5省的两倍左右。广东能晋级中国经济第一大省,正是改革开放释放出的磅礴力量,借助全球化时代的红利,以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开拓出一片阵地。根据凯风《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改革开放之前,广东还是一个以农业为支柱的传统省份,1978年GDP总量仅位居全国第五,不及上海、北京、辽宁、山东,只有香港的一半左右。随着外贸和制造业飞速崛起,广东迅速成长为世界工厂,不仅晋级中国经济第一大省,逐步完成对“亚洲四小龙”的赶超。在内地,1980年代,江苏、山东曾轮流登顶,直到1989年广东首次跻身中国经济第一大省,这一纪录保持了30多年之久。当成为内地经济第一大省之外,广东又开启了对“亚洲四小龙”的全面赶超之路。“亚洲四小龙”,是对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的统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以高速增长著称。1998年,广东GDP超越新加坡,2003年赶超中国香港,2007年赶超中国台湾,2021年首次赶超韩国并保持领先优势,由此完成历史性跨越。从1978年到2023年,短短45年时间,广东GDP总量增长了700多倍,堪称近现代经济史上最大的增长奇迹之一。当然,从人均GDP来看,广东与亚洲四小龙还有着明显差距,从总量赶超到人均赶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02广东,不只是经济第一大省。除了GDP总量遥遥领先之外,广东还是名副其实的外贸第一大省、工业第一大省、科技创新第一大省、人口第一大省……论外贸,2023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8.3万亿元,占全国的19.9%,连续38年位居全国第一,而紧随其后的江苏、浙江外贸总额仅有广东的6成左右。即使面临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广东外贸仍旧逆势上行,全年保持正增长,而出口更是同比增长2.5%,跑赢全国,成为我国外贸企稳回升的最大“压舱石”。论工业,2023年广东规上工业营收规模达到18万亿元,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超7.1万家,双双蝉联全国第一。一个广东省,坐拥深圳、广州、佛山、东莞4大工业十强城市,创造了7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超过1500家,位居全国第一。与江苏、浙江、山东等工业大省不同的是,广东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智能家电、高端装备为支柱产业,汽车、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手机、工业机器人、智能电视等工业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论科技创新,2022年广东研发经费支出4400亿元,占全国的14.3%,稳居全国之首,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列全国第一。不仅如此,广东高企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国内首位。论人口,广东以1.26亿的常住人口,大幅度领先于山东、河南等传统人口大省,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事实上,广东不仅人口众多,而且生育率位居前列。广东出生人口已经连续40年超过100万人,年出生人口超过江浙沪“包邮区”的总和,以占全国8.9%的常住人口,贡献了11%的出生人口,足以称得上“最敢生”的省份。这些第一,共同塑造了广东作为经济大省的优势,也让广东得以肩负起“走在前列”的重任。03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还是全国财政转移支付第一大省、养老金中央调剂第一大省,有力支援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从财政来看,广东是中国财力最强的省份,也是财力净贡献最高的省份。数据显示,在内地31个省份中,只有8个省份对全国财政有净贡献,而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东部5省为主要贡献者,山东、天津、福建为次要贡献者。其中,广东一个省的净上缴税收接近1万亿元,相当于江苏、浙江两省的总和,足以满足东北三省及西北多个省份的转移支付需求。从养老金来看,广东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贡献者,净上缴养老金占据半壁江山。根据财政部预算数据,2023年,广东上缴1158.14亿元,约占全部上缴资金的47.47%,相当于其他15个省份的上缴总和自从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建立以来,4年时间,广东累计为全国转移了3000多亿元的养老金,弥补了东北、西北等多个省份的养老金缺口。广东养老金贡献之所以如此之大,与其经济发达的基本面不无关系,但外来人口尤其是年轻人的涌入,为广东带来了相对合理的人口结构,不仅使得广东老龄化率在全国垫底,还为广东创造了充沛的养老金。基于一盘棋的考虑,东南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背后,不无中西部、东北等地在粮食、能源上源源不断的助力,通过财政、养老金及产业转移进行反哺,正是题中之义。东北是大国粮仓,西北是大国能源基地,西南则是西电东送的主阵地,而东南则是大国经济、产业和财税的主要来源地。大国一盘棋,这是广东的责任和担当所在。04要看到广东作为经济第一省的一面,也要看到粤东西北亟待振兴的现实。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富可敌国的广东省,经济重心集中于珠三角,粤东西北地区仍旧是难以回避的短板。广东共有21个地市,但只有11个地市GDP总量位居全国前100,基本集中于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部分地市人均GDP甚至低于全国水平。这背后,既有地理环境的制约,粤北地区多为山区,且定位为北部生态发展区,发展自然受限。财政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广东虽然贵为经济和财政第一大省,但大量税收用于全国性的转移支付,能留给粤东西北的并不多。在此背景下,何以壮大粤东西北?第一大抓手,当属作为头号工程的“百千万工程”,这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均衡难题的重要举措。百千万工程,全称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通过壮大县域经济、镇域经济,在粤东西北打造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广东只有1个全国百强县,为位于珠三角的惠州博罗县,可参阅《2023年,中国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排行》。而在全国千强镇中,广东虽有112镇入围,但集中于珠三角,粤东西北仅有8镇入围,粤东7镇、粤北1镇,粤西则颗粒无收。所以,如果粤东西北的县域经济、镇域经济能够壮大,发展自然不成问题。第二大抓手,为产业飞地,通过跨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合作,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去年,广东省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珠三角各市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探索布局建设“飞地经济”,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在珠三角地区设立“反向飞地”。产业飞地,相当于经济发达地区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帮扶。深汕特别合作区、广清特别合作区、广梅产业合作园、佛山产业转移(茂名)工业园都属此类。与此同时,反向飞地开始涌现。所谓反向,指的是欠发达地区在发达城市设立科创中心或招商中心,形成“研发+制造”、“总部+基地”、“头部+配套”、“创新+孵化”的全新合作模式。梅州(广州)科技创新中心、河源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湛江·湾区招商服务中心都属于此类。第三大抓手,为都市圈战略,通过都市圈同城化,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目前,广东共规划了5大都市圈,除了广州、深圳两大国家级都市圈外,还有珠江口西岸、汕揭潮、湛茂都市圈。作为5万亿级强都市圈,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的辐射范围,都遍及粤东西北等地。广州都市圈不仅将粤北的清远城区囊括在内,而相关规划任务举措也涉及云浮、韶关等市。深圳都市圈也是如此,不仅将粤东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包括在内,而且规划举措也涵盖了河源、汕尾等地市。而粤东、粤西两大都市圈,如果能形成发展合力,对经济也会带来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总之,一旦粤东、粤西集体崛起,广东的经济还能再上一个台阶。-END-国民经略创始人
1月23日 上午 9:59
其他

官宣!第八个2万亿城市来了

文|凯风2万亿GDP,正在成为城市竞争新起点。日前,武汉市两会透露,预计全年GDP增长6%左右,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2万亿元,城市能级跨越提升,武汉发展站上了新的起点。作为首个迈向2万亿大关的中部城市,武汉GDP总量力压长沙、郑州、合肥,稳居中部第一大市之位。而据此前当地官媒报道,这一年,杭州城区人口突破千万、跻身超大城市行列,地区生产总值即将突破2万亿元,使2023年成为杭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意味着,武汉、杭州有望同时跻身2万亿城市俱乐部。01去年,从万亿城市、2万亿城市到3万亿城市全面迎来扩容。这一年,广州、重庆晋级3万亿城市,常州、烟台跃居万亿城市,武汉、杭州共同迈向2万亿时代。一旦武汉、杭州双双晋级,我国内地2万亿城市将增加到9席,包括北上广深、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再加上香港,中国已有10个2万亿城市,放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凸显了“大国大城”的经济格局。这些城市,除了最强地级市,要么是直辖市,要么是计划单列市,要么是强省会,在各自区域领头羊般的存在。在内地31个省份中,除开四大直辖市,共有27个省会/首府,广州位居第一,而成都、武汉、杭州正是第二大省会的有力竞争者。三大省会经济实力一直都在伯仲之间,你追我赶,最初是武汉领跑,随后是杭州一路攀升,最后则是成都后来居上。在万亿城市争夺战中,2014年武汉、成都突围,2015年杭州跟上,几乎前后脚。然而,从1万亿到2万亿,成都先行一步,2022年正式晋级,先后用了8年时间;而武汉、杭州则等到了2023年,而武汉则用了9年时间。这背后,最大的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这一年武汉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超预期冲击。当年,武汉GDP同比下降4.7%,为197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不仅被成都拉开差距,而且连续两年被杭州赶超,直到2022年才以微弱优势反超,重回第8城之位。当然,成都先行一步晋级的背后,不乏城市合并带来的提升。城市扩容历来是做大经济体量的捷径,合肥、西安、济南、长春等省会都是其中的受益者。不回避城市扩容带来的贡献,但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内大循环等国家战略,对成都的助力同样不容忽视。武汉曾经也是城市合并的热门候选者之一,“武汉合并鄂州”呼声一直不低。武鄂同城化进展迅速,跨市地铁正式贯通,“双机场”格局也已形成,但前些年错过了扩容时机,如今在国家严控省会规模扩张的禁令下,大概率只能无限期搁置。没了扩容捷径,武汉与杭州的GDP之争,最终只能回到产业上。02同为强省会,武汉与杭州优势何在?说起武汉,工业是最大标签,汽车制造、钢铁、光电子、医药产业都是绕不开的存在,不少产业有了全国性的影响力,就连上海也罕见跑到武汉招商。而说起杭州,“电商之都”声名在外,这是在数字经济上唯一能挑战北上广深的二线城市。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
1月19日 下午 12:10
其他

守住900万!出生人口,要逆转了?

文|凯风人口,关乎未来。01最新经济、人口数据揭晓。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年度经济人口数据,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2%。同时,2023年末全国人口为14.09亿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继2022年之后连续第二年负增长。其中,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虽然创下新低,但高于此前预期。要知道,去年年中,不少人根据产科建档数据,推断当年出生人口跌破800万,再乐观的预估数据也不超过900万。最终结果好于预期,但出生人口仍在下行,并未迎来反弹。究其原因,人口形势之变的背后,既有生育率趋势惯性下行的影响,但也不能忽视疫情等外在因素带来的冲击。九月怀胎,从备孕到生育一般需要一整年时间,从而导致出生人口与备孕年份出现错位。换言之,2023年全年的出生人口,并非全部取决于当年的备孕计划,而是由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上半年决定。当时,恰是疫情转折之际。无论是此前的疫苗接种,还是随后的感染过峰,都对婚育带来明显影响,许多人因此选择推迟生育。因此,2023年的出生人口,受到双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今年或将迎来阶段性修复。022024年,出生人口能否再次站上千万大关?根据坊间预测,今年出生人口反弹是大概率事件,但能否迈过1000万大关,则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2024年是生育恢复之年,有望承接部分疫情时期的补偿性生育。正如上文所论,由于疫情影响,许多人将结婚及备孕计划推迟到2023年下半年乃至2024年,这将体现在2024年的出生人口中。事实上,去年结婚人数已经出现了阶段性的止跌反弹。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办理结婚登记为569.0万对,同比增加24.5万对。结婚人数有所回升,对生育也会带来一定正面支撑。另一方面,2024年再逢龙年,受儒家文化影响,龙年一般都是生育大年。龙在中国有着极为特殊的象征意义,自古国人就以“龙的传人”自居,而家长更以“望子成龙”为期许。龙年效应,不只是存在于内地,连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新加坡等海外华人聚居之地都是如此。上一个龙年是2012年。当年我国人口出生率达到14.57‰,全年出生人口1973万人,是本世纪以来最高的一年,甚至超过了后来全面放开二孩乃至三孩的年份。新加坡也是如此。根据当地统计数据,2000年千禧龙年新加坡总和生育率为1.6,高于1999年的1.47;2012年总和生育率为1.29,也高于2011年的1.2。所以,时隔12年,龙年再至,“望子成龙”会否催生生育小高峰,值得关注。03生育形势或有阶段性反弹,但要真正逆转,还需要很长时间。毕竟,疫情只是短期干扰因素,如今已经几乎不复存在,对生育影响最大的还是结婚及生育意愿、婚育年龄和育龄女性人数。结婚和生育意愿走势,一时难以扭转。在古代,婚姻生育乃是人生头等大事,被寄予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寓意。但在现代社会,结婚率和生育率的下滑,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为此,经济学家发明“婚姻经济学”的概念,将婚姻成本摆在台前:既有住房、教育、生育、养育乃至彩礼等物质成本,也不乏时间、精力以及放弃单身自由带来的机会成本。多重因素交织,导致结婚率、出生率双双走低,再加上低欲望社会等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结婚不生娃不买房。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从2017年的1.76个下降到2021年的1.64个,其中“90后”“00后”分别仅为1.54个和1.48个,呈持续下降态势。即使选择结婚的人群,结婚年龄也在不断推迟,曾经受到鼓励的“晚婚晚育”成了常态。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全国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相比2010年24.89岁,整体推后了近4岁。另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提供的数据,2019年到2022年,一孩平均生育年龄从26.4岁升高至27.4岁。退一步讲,即使相关意愿始终保持高位,恐怕也难以对冲育龄女性人数减少带来的影响。根据国家卫健委提供的数据,“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340万,“十四五”时期还在进一步减少。一般而言,20岁-49岁为正常生育年龄,其中20-34岁为生育旺盛期,对应的是1989年-2001年的出生人口,而这些年份出生人口是在逐年下降的。20多年的生育政策,直接影响到20多年后的生育形势,这正是人口惯性跨代际影响的体现。好消息是,如今生育政策已经开始逐步放开,而从生育、养育到教育的政策体系也在逐步建立,生育迎来最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与人口总量相比,更重要的是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能否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才是最关键的一跃。最好的政策环境,能否催生更强的生育格局,我们拭目以待。-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第一个5万亿都市圈,来了万亿城市争夺战,第一省易主了这些城市,正在疯狂建地铁第四个3万亿城市,诞生了
1月17日 上午 10:46
其他

官宣!第四个3万亿城市,诞生了

文|凯风3万亿,正在成为城市竞争的新起点。正在召开的广州市两会透露,预计2023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进出口总值连续第3年双双超过1万亿元。无独有偶,根据此前重庆官方发布的新年贺词,2023年,重庆全市经济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这意味着,继上海、北京、深圳之后,广州、重庆联袂跻身3万亿俱乐部,我国3万亿俱乐部扩容到5席。广州、重庆靠什么晋级?谁能走得更远?01广州,正在全力重返经济第四城。过去一年,没了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带来的冲击,各大城市的经济比拼回归到基本面,拼经济再次进入白热化阶段。2023年以来,广州拿下了几个颇具含金量的“第一”。第一个“第一”,是机场、高铁客流量双双位居全国之首,凸显了“流量大城”的底色。先看机场,广州白云机场2023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6317万人次,超过上海浦东机场、北京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连续四年跻身全国第一大机场之位。再看高铁,2023年以来,广州南站累计发送旅客1.8亿人次,日均到发客流超过50万人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不仅如此,广州地铁总里程位居全国第三位,客流强度多次跻身全国之首。民航、铁路、地铁齐头并进,共同构筑起广州的综合交通优势,也成了广州晋级国际门户枢纽的压舱石。第二个“第一”,指的是广州独角兽企业增量全国第一,折射了经济产业转型的进展。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年全球独角兽榜》,广州以22家独角兽位列全球第八,相比前一年净增12家,增速位居全球之首。广州的独角兽企业,覆盖多个新赛道。既有作为跨海电商龙头的Shein,也有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广汽埃安,既有自动驾驶领域的先行者小马智行、文远出行,也有集成电路的佼佼者粤芯半导体……众所周知,广州以汽车、电子、石化为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传统产业太重而新兴产业不足,一度成了困扰广州长远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今,局面已经开始逆转。随着广州确立“产业第一,制造业强市”的战略以来,新兴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独角兽就是最好的证明。第三个“第一”,则是与深圳共同晋级5万亿级国家都市圈,以都市圈力量带动区域发展。日前,广东省印发广州、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全国第一个批准的一线城市都市圈,也是仅有的已获批的5万亿级都市圈。都市圈,意在打破不同城市之间的行政藩篱,以交通、公共服务、规划、产业的同城化带动区域共同发展,是强省会模式遇阻之下的替代选择。……去年6月,广州提出,拿出4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闯劲干劲拼劲,高扬改革旗帜,燃起二次创业的奋斗激情……以新担当新作为“再造一个新广州”。二次创业,再造一个新广州,都可谓任重道远,但也是广州重回经济第四城、第三城的不二选择。02重庆,为何这么猛?前些年,重庆还在与苏州、天津一道争夺GDP第五城之位,如今却一路势如破竹,与广州展开了第四城之争。其实,重庆经济实力一直都不弱。根据凯风《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在计划经济时代,重庆就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1980年代GDP总量一度跻身全国前四。后来,在改革开放的助力之下,广州、深圳、苏州等沿海城市后来居上,逐步超过中西部强省会,但重庆始终没有脱离十强城市矩阵。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推进,重庆迎来飞速发展期。第一个助力在于大投资。早些年,重庆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通过源源不断的转移支付,借助天量投资拉动GDP。近十年,重庆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维持在80%左右,2015年更是达到89.48%的峰值,而广州、深圳的投资占比仅为20%-30%。如今,投资之外,工业开始崛起,再加上国家战略对成渝第四极的全面倾斜,重庆发展步入快车道。其实,重庆本来就是老工业基地,底子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打好。无论是一五、二五时期国家重点项目的投资倾斜,还是19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来自东部及东北地区大量工厂、技术人员的迁移,都为重庆打下强劲的工业基础。近年来,经过10多年培育,重庆的汽车、电子两大支柱产业蒸蒸日上,双双指向万亿级产业。根据规划,到2027年,重庆将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形成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产业集群3大5000亿级集群,带动经济再次跃升。这些产业的崛起,为重庆在天量投资驱动之后带来新的增长势能,从而走出了与天津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不容忽视的一点是,重庆还是国家战略最为倾斜之地,也是转移支付的主要受益者之一。从西部大开发到西部陆海新通道,从国家中心城市到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国家交通第四极,从一带一路到长江经济带,再到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论政策密集度,重庆仅次于京沪深。从转移支付来看,作为西部省份,又要兼顾三峡库区发展的重任,重庆历来都是财政转移支付的受益方,每年来自中央财政的补助超过2000亿元,而广州则是净贡献的主力。可见,重庆的政策密集度,仅次于京沪深,远远超过包括广州在内的其他地市。03广州、重庆,谁是经济第四城?讨论这一话题,一个难以避开的争议是,重庆究竟是省还是市,与广州、深圳、成都、武汉等城市是否具有直接的可比性。且不说重庆本身就是省级的直辖市,而广深成杭只是副省级城市,至于苏州、郑州、长沙、合肥只是普通地级市。同为直辖市,京沪津被看作城市,之所以没有疑义,是因为三地城镇化率都超过了80%,最高的上海高达88.1%,几乎不存在乡村和县域地带。与之对比,无论是城市面积、行政区划还是人口规模,重庆都与一个中等省份相差无几。根据最新年鉴,重庆下辖38个区县,常住人口超过3200万人,市域面积超过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广州的10倍、深圳的20倍。重庆最偏远的巫山、奉节县,离中心城区距离超过400公里,显然已超过正常城市的范畴。根据凯风《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我国的城市与国际上不同,更多是行政区划的概念,既有“城”的部分,也不乏大量县域和乡村。所以,在界定城市经济能级和城市规模等级时,可以主城或城区作为界定对象,这样才有横向的可比性。就此而言,以重庆主城都市区作为同等对比更为合适。前不久,重庆主城都市区迎来扩容,从传统中心9区扩容到21区,涵盖了除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之外的所有区域。以中心9区来看,重庆中心城区GDP总量超过1万亿元,常住人口1047万人,这属于重庆最为核心的地带。以主城都市区来看,重庆主都市区GDP总量超过2.1万亿元,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人,与成都基本相当,属于名副其实的强二线城市。当然,无论与苏州,还是广深相比,都还存在一定差距。04与省市之争相比,广州与重庆最大的不同,在于财政转移支付。广州、重庆GDP总量已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广州常住人口不到重庆一半,人均GDP则是重庆的2倍多。不只是人均GDP,在资金总量、上市公司数量、世界500强及中国500强企业数量、独角兽企业、机场、双一流大学、百强医院等综合指标上,广州都有着碾压性的领先优势。不过,两地最大的不同,在于财政制度。广州是财政转移支付的贡献主力之一,而重庆则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受益方,至今部分区域仍在接受山东的帮扶。广州是典型的三级税制,税收不仅要上缴中央,还要与省级分成,而深圳、重庆、杭州等地都是两级税制,这就导致广州总体财力不足。广州是税收自留率最低的城市。数据显示,2022年,广州全市实现的税收总收入达5583亿元,扣除海关代征部分为4455亿元,但留给本地的税收仅有1245亿元,即使加上返还部分,自留率也不到4成。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广东要承担大量全国性的转移支付重任,是财力净贡献第一大省,净上缴税收接近江苏、浙江两省的总和。另一方面广东虽然经济强劲,但区域差距仍旧存在,粤东西北仍需要财政扶持。由于深圳是计划单列市,财政几乎不与省级分成,这一重任就只能落到了广州、佛山、东莞等经济强市身上,这在《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中有详细论述。与之对比,作为直辖市,重庆是两级税制,只与中央分成,且享有大量的转移支付,财力远比广州等城市更为充沛。根据最新决算报告,2022年,重庆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3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271亿元,而来自中央补助的收入高达2309亿元,是税收收入的1.8倍。不仅如此,重庆多个区县还在接受山东的对口帮扶。据公开报道,2010年以来,山东14个市结对帮扶重庆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据统计,脱贫攻坚期,山东累计向重庆拨付财政援助资金21.9亿元;进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期,山东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2021年、2022年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4.56亿元。当重庆成为GDP第四城,“山东为何要帮扶重庆”的争议开始出现。这背后,与重庆本身发展不均衡不无关系,既有富可敌省的主城区,也有欠发达的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需要来自全国的支持。当然,一旦重庆经济继续做大走强,自身有了财政造血能力,转移支付格局或许也该调整了。-END-国民经略创始人
1月15日 上午 11:33
其他

这些城市,正在疯狂建地铁

文|凯风地铁一响,黄金万两。01地铁,正在进入500公里时代。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2023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全国共有55个城市(含县级市)开通地铁等轨道交通,其中7城运营里程超过500公里,17城超过200公里。根据最新榜单,2023年地铁运营里程最长的10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武汉、杭州、重庆、南京、青岛。与往年相比,在500公里俱乐部中,北京反超上海,重回第一城;成都反超深圳,夺回第四城;而武汉反超杭州,重回第六城之位。要知道,作为我国地铁第一城,北京早在1969年就开通了首条地铁,而香港、上海分别要等到1979年、1993年,广州是1997年,而深圳更是等到2004年。虽然北京地铁总里程后来被上海一路赶超,但北京市域范围更大、行政区划更多、人口更为分散,此番能赶超上海,并不令人意外。在200公里俱乐部中,重庆大幅赶超南京,郑州、沈阳双双超过苏州,合肥赶超宁波,贵阳连升5位,超过长春、济南等地。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地铁,属于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有轨电车等,其中以传统地铁为主力。这些城市,堪称去年地铁建设的最大赢家。重庆新开通6条线路或支线,新增里程超过60公里,而成都、郑州、沈阳、贵阳新开通里程也超过40公里。这些城市,多数都处于上一轮地铁规划的收官阶段。地铁规划以5年为周期,上一轮地铁规划多数是2019年-2024年,去年和今年恰恰是地铁集中开通的高潮期。同时,大型盛会的举办,也通过“以赛营城”加速了基建建设。成都、杭州过去几年地铁里程一路狂飙,背后不无大运会、亚运会的贡献。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城市地铁运营里程之所以能后来居上,既有经济和财力支持,也与城市面积和人口规模之大不无关系,未来地铁里程还有望继续扩张。500公里俱乐部只是开始,1000公里才是新的征程。根据规划,到2025年,北京、上海、广州城轨运营里程目标分别为1000公里、960公里、900公里,重庆为1000公里左右,成都目标是850公里,深圳、武汉分别是650公里、600公里,而远期目标都是1000公里。可见,即使中小城市地铁被叫停,超大特大城市的地铁仍在扩张。02不是每一个万亿城市,都有地铁或机场。根据《万亿城市争夺战,第一省易主了》一文,随着江苏常州、山东烟台GDP迈过万亿大关,我国内地万亿城市达到26个。然而,26个万亿城市中,两城没有机场,两城没有地铁。没有机场的城市可谓众所周知,苏州和东莞,这在《中国机场10强城市,又变了》一文中有详细论述。而没有地铁的城市,一个是泉州,一个是新晋万亿俱乐部成员烟台。建不建机场,或有区域布局的考虑,但地铁由城市自主决定,连洛阳、芜湖等三线城市都有了地铁,为何万亿城市仍旧付之阙如?这要从地铁建设门槛说起。众所周知,早在2018年,我国提高了地铁准入门槛:GDP3000亿元以上、市区人口300万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0亿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以“市区人口”作为界定,而非全市常住人口,毕竟只有城区人口密集之地才有建设地铁的价值,才能承受其地铁建设的巨大成本。泉州和烟台都是经济大市,无论GDP还是财政收入,完全不成问题,惟一的问题就在于市区人口。所谓市区,指的是市辖区,不包括县和县级市。烟台和泉州,都是强县弱市的格局,县域经济极为发达,而市区过于孱弱,人口规模不足。数据显示,2022年,泉州常住人口达888万人,烟台也达到706万人,但两市的市区人口都只有200多万,未能触及地铁建设的最低门槛。先看泉州,福建共有7个百强县,5个来自于泉州,囊括了泉州重要的县及县级市。泉州下设12个行政区划,但市辖区只有4个,而县级市有3个,县有5个。对于外地人来说,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但身为主城区的鲤城区却少有人晓。再看烟台,烟台辖
1月13日 上午 11:33
其他

万亿城市争夺战,第一省易主了

文|凯风万亿俱乐部,再次扩容。随着江苏常州、山东烟台GDP迈过万亿大关,我国内地万亿GDP城市俱乐部正式扩容到26席,加上香港共有27个。万亿城市,仍以南方为主,北方仅有7席;且集中于东部地区,沿海省份占了3/4左右。从省域来看,江苏以5座城市跃居首位,广东4席,山东3席,浙江、福建都是2席,其他为香港、四大直辖市和中西部强省会。江苏为何这么猛?广东下一个万亿城市何时突围?山东、浙江、福建谁能更进一步?01江苏,为何盛产万亿城市?日前,常州正式官宣2023年GDP破万亿,由此成为江苏省继苏州、南京、无锡、南通之后的第5个万亿城市。5大万亿城市,除了省会南京之外,均属于广义上的苏南地区,都与上海毗邻,全部属于上海大都市圈的成员,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根据凯风《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分析,苏南地区的崛起,除了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苏南模式”,以及外向型经济的支撑,最重要的就是来自上海的产业外溢效应,当年的“星期天工程师”现象就是典型例证。不过,苏南之外,江苏其他地区也不弱,所谓“苏大强”说的都是这一点。作为中国经济第二大省,江苏与广东是全国仅有的两个12万亿级强省,与广东相比,江苏最大的优势在于区域发展相对均衡。在坊间,江苏素有“散装江苏”之称,下辖的13个设区市又获得了“十三太保”的称号,个个都有独挡一面的能力。虽说苏北与苏南地区仍有着巨大差距,但对比其他经济大省,江苏“十三太保”都足以称得上经济大市,全部跻身百强市之列,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地市都晋级百强的省份。且不说苏州、南京等第一梯队的领跑者,即使在江苏经济排名垫底的宿迁、连云港等地,放在新疆、甘肃等西部省份可排在第一,在四川、广西、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可位居第二。所以,当苏南地区集体突围之后,江苏经济并未进入断层,仍旧“后继有城”。徐州为8000亿俱乐部成员,扬州、盐城为7000亿俱乐部成员,如果不出意外,未来3-5年,都不乏挑战万亿城市的可能性。换言之,到2027年前后,江苏万亿俱乐部城市很有可能扩容到7-8席,超过一半城市都为万亿城市,堪称冠绝全国。02谁是广东第5个万亿城市?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万亿城市数量一度领跑于全国,且广深两大一线城市经济总量抵得上6座万亿城市。然而,当广深佛莞四大经济强市集体晋级之后,却不得不面临断层的尴尬。究其原因,广东下辖21个地市,行政区划数量全国最多,远超苏浙鲁等大省,但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差距的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广深佛莞之后,最接近万亿大关的是惠州,但惠州2022年GDP仅为5400亿元,2023年有望达到6000亿水平,但离万亿仍有距离。前不久,惠州市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成为广东第五个万亿GDP城市,这意味着,在2027年-2028年惠州有望跻身万亿俱乐部。惠州最大的优势,在于与深圳毗邻,作为深圳都市圈的正式成员而存在,深莞惠同城化,将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基本盘所在。背靠深圳,惠州自身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迈过万亿大关,其中作为最大支柱的电子信息产业突破5000亿元,而第二大支柱石化产业也达到3500亿元。根据规划,到2025年,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6000亿元、8500亿元,这是惠州晋级万亿的最大支撑。惠州之后,珠海、茂名、湛江、中山、汕头都未突破5000亿元,在未来5年,恐怕都没有挑战万亿城市的可能性。不过,随着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确定,以及“百千万工程”的推进,这些城市正在迎来飞速发展期。日前,广东正式发布5大都市圈发展规划,除了广州、深圳两大国家级都市圈外,还有珠江口西岸、汕揭潮、湛茂三大省级都市圈。(参阅《第一个5万亿国家级都市圈,终于来了》)珠海、汕头、湛江正是三大省级都市圈的领头羊,也是广东划定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承载起未来万亿城市突围的希望。珠海,人均GDP超过广州,位列全国前十,之所以未能晋级万亿俱乐部,原因是体量太小,陆域面积仅有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00多万人,放在全国地级市中都属于垫底水平。不过,珠海的优势在于与澳门毗邻,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极而存在,且不乏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国家级平台,有望打造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同时,珠海的战新产业开始崛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储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家电、低空经济都为长远发展提供可能。与之对比,汕头、湛江分别作为粤东、粤西的龙头城市,都属于沿海城市,不乏港口优势,也不乏做大化工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基础。前不久,湛江拿下了中国重化工行业外商独资企业“第一例”—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总投资额将达100
1月11日 上午 11:49
其他

大洗牌!中国机场10强城市,又变了

文|凯风机场争夺战,越来越白热化。目前,我国共有境内运输机场250多座,覆盖了所有省会城市,以及除苏州、东莞之外的所有万亿城市,大量地级市跻身其中。近年来,一众城市正在拼命建机场,超大特大城市更在谋建“双机场”,部分省份更以“市市有机场”为目标,机场战争一触即发。在这场争夺战中,谁走在前列?谁拿下了最强的流量入口?01全国20大机场,又变了。作为全球化时代的超级流量入口,有无机场、机场多少、吞吐量几何,一直都是决定城市综合交通能级的重要指标。前几年,由于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带来的冲击,全国机场格局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疫情已经远去,交通恢复常态化,谁拿下了机场第一城之位?这是全国TOP20机场的分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50多座运输机场中,旅客吞吐量超过千万人次的不到40个,而超过2000万人次的仅有20多个。以单机场来看,广州白云机场超过上海浦东机场、北京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蝉联全国第一大机场之位。不难看出,十强机场主要分布于四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这也是我国综合立体交通枢纽的四极。在二线城市机场争夺中,昆明长水机场力压一众强省会,跻身前十,而武汉天河机场、郑州新郑机场则落到了15名开外,合肥新桥机场、南昌江北机场、福州长乐机场更是落到了30名之外。广州为何能夺下第一?究其原因,国内航空市场恢复速度远远快于国际,而京沪港三大机场都是国际航线的集聚地,广州则是国内国际并重,能拿下第一并非偶然。根据国家民航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国内航线客运规模相比2019年增长1.5%,但国际航线客运量却只有2019年的37.5%。这也意味着,以国内航线为主的机场,在过去一年的客流争夺战中稳居前列。可以看到,杭州萧山机场、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三亚凤凰机场、哈尔滨太平机场、兰州中川机场等地的客流量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不仅如此,成都天府+双流两大机场合计客流量首次突破7000万人次,远超2019年同期,成为客流争夺战的最大赢家。02谁是航空吞吐量最强的城市?“双机场”,正在成为超大特大城市的标配,也改变了各大城市机场吞吐量的格局。这是十大城市航空客流量的分布:可以看到,上海、北京稳居全国前二,而成都超过了广州,首次跻身民航客流量第三城之位。这正是“双机场”带来的助力。根据凯风《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分析,我国共有20多个地市拥有两个或以上机场,但多数位于西部,地广人稀然机场出行有了性价比,但由于人口有限,机场能级普遍较低。四川的阿坝州拥有阿坝宏源、九寨黄龙机场2座机场,云南的普洱市也有思茅机场、澜沧机场2座机场,而新疆的巴州更坐拥库尔勒机场、若羌楼兰机场、且末玉都机场等3座机场。严格来看,真正意义上的双机场,一般都要求在4E、4F级,且作为枢纽机场而存在,航空旅客吞吐量至少要达到千万级以上,作为城市综合性国际交通枢纽的一部分而存在。以此来看,严格意义上的“双机场”城市只有三个:上海、北京、成都。2023年,成都天府+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合计突破7000万人次,成为继北京、上海、香港、广州之后的又一个“航空7000万俱乐部”成员。由于香港、广州尚未恢复到历史巅峰,被成都赶超,民航第三城之位由此易主。不过,随着国际航班持续恢复,再加上机场扩容建设、双机场规划正在持续推进,未来第三城之位仍有再次易主的可能性。广州正是两手都要抓的代表,机场扩建和双机场建设都在路上。目前,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T3航站楼项目主体结构主楼区域全面封顶,预计2025年开通,届时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1.2亿人次。同时,“双机场”争夺战仍未到终局。日前,作为广州第二机场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开启招标,规划航空客流吞吐量达到3000万人次。届时,作为华南最大的流量之城,广州大概率“得三望二”,向着航空第二城晋级。03为何成都、重庆、昆明机场实力如此强劲,而武汉、郑州、合肥却相当拉胯?武汉、郑州都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一个是九省通衢,一个是九州腹地,均为米字型高铁枢纽的领跑者,也是大国立体交通难以绕开的存在。然而,在机场旅客吞吐量上,武汉天河机场、郑州新郑机场双双跌出十名之外,不仅被同在中部的长沙赶超,而且远远不及昆明等普通地市。原因不难理解,民航与高铁之间存在直接竞争关系。800公里范围之内,高铁的通达性优于机场;600公里之内,高铁有着碾压性优势;1200公里之上,民航优势凸显。地处中部枢纽,武汉、郑州与全国主要城市的距离都在1000公里左右,高铁3小时可抵达的城市分别多达49个、56个,霸榜全国前二,而到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高铁通达时间仅为3-5小时。显然,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地缘优势,带动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高铁网络的形成,对民航形成了显著的分流效应,航空旅客吞吐量自然不及一些普通区域中心城市。与之对比,成都、重庆、昆明地处大西南腹地,与东部和中部主要城市的距离都在1000公里以上,高铁通达性显然不及航空。更关键的是,成渝兼具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门户枢纽的双重身份,且是我国四大交通极轴中的一轴,其辐射范围遍及整个西部地区。昆明,虽然不是国家中心城市,却是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辐射范围或许不及成渝,但在与东南亚和南亚的连通性方面,却有着难以替代的优势。目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通航城市190多个,南亚东南亚通航点接近50个,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首都和重点旅游城市全覆盖。不只如此,在我国的陆路跨境大通道中,昆明更有着关键的一席之地。日前发布的中越联合声明提出,双方将推动中越跨境标准轨铁路联通,研究推进越南老街-河内-海防标准轨铁路建设,适时开展同登-河内、芒街-下龙-海防标准轨铁路研究。这正是大名鼎鼎的泛亚铁路东线,为中越之间的通道,以昆明、南宁为起点,直抵越南首都河内和第二大城市海防,这在《突然转向!“泛亚铁路”呼之欲出》一文有详细论述。而泛亚铁路,分别东、中、西三线,三线共同的交汇点是昆明。可见,昆明既是泛亚铁路共同的起点,也是我国面向东南亚最大的门户枢纽所在。04谁是下一个双机场城市?据不完全统计,广州、重庆、南京、济南、青岛、郑州、昆明等1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双机场”的设想,而上海更是开启了第三机场的建设之路。目前,进展最快的当属上海、广州和重庆。上海是我国第一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目前又规划了第三机场,最终选址在一江之隔的江苏省南通市,堪称长三角一体化的写照。与上海类似,广州第二机场,也未放在广州市区之内,而是选在了都市圈范围内的佛山高明区,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作为命名。重庆是我国地域最大的直辖市,双机场乃至未来的三机场都会落在市域之内。去年3月,璧山正兴场址作为重庆市新机场的推荐场址获批,“十四五”期间有望开工。与之对比,更多城市的“双机场”仍旧停留在规划之中,是否需要开建、能否最终开建,仍旧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一个基本前提是,是否要建第二机场,不能凭空而来,客流量始终是第一考量因素。事实上,除了上海、广州等城市既有机场空间趋于饱和之外,有了建设第二机场乃至第三机场的现实迫切性,大多数城市都没有再建新机场的必要性。比如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还是一个新机场,刚在2021年从流亭机场转场而来,机场远期规划目标为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目前还不到一半,空间仍旧巨大。再比如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扩建之后可以支持1.2亿人次的吞吐量,目前只有4000多万人次的吞吐量,空间远未饱和。所以,从当下来看,绝大多数城市,都没有建设第二机场的必要。毕竟,最强地级市,连第一机场都还遥遥无期。-END-国民经略创始人
1月9日 下午 12:03
其他

这个亚洲国家,人口彻底崩了

文|凯风谁是全球第一个消失的国家?01比日本还惨的地方出现了。日前,韩国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韩国全国出生人口只有大约23.5万人,比上年下降11%,再创历史新低。受此影响,韩国全国总人口连续三年下滑,回落到5132.5万人,同比减少约11.37万人,与历史最高峰相比,已减少1%以上的人口。简单估算,韩国人口出生率已经降到了4.4‰左右,已经明显低于以“人口危机”著称的日本,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更是位列倒数第一。作为最新晋级的发达国家,韩国GDP总量与江苏省相当,面积与浙江省相当,人口规模介于广西与湖北之间,但生育水平已经滑落到全球最低水平。衡量生育,有一个世界通用指标——总和生育率,即平均每对夫妇在整个生育周期生育的孩子数。考虑到夭折因素,只有达到2.1以上,才能保持世代正常更替。如今,韩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了0.7左右,未来人口会出现断崖式下降。对此,韩国官方可谓直言不讳:如果趋势不改变,韩国人口将会在2041年跌破5000万大关,到2070年减少到3800万人。虽然首尔依旧保持着人口流入,但在韩国全国,人口
1月6日 上午 11:04
其他

东北第一城,要易主了?

文|凯风2024年,第一个网红城市出现了。万万没想到,这个冬天,东北人的“精神省会”三亚,竟然败给了哈尔滨。冬季到来,“南方小土豆”挤爆了这座最北方的省会。从68元的锅包肉被本地人清理“门户”,到官方提醒宾馆酒店珍惜“出圈”机遇、不随意涨价,哈尔滨被贴上“讨好型市格”的标签。元旦期间,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超过海南全省,更远超三亚的56.33万人次。哈尔滨为何突然爆火?东北第一城之争,会否由此生变?01哈尔滨,真的“低调”太久了。论历史荣光,哈尔滨是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获得了“共和国长子”的称号,经济更一度跻身全国十强,新中国第一架自主制造的飞机、第一架直升机都诞生于此。论区位优势,哈尔滨是东北亚地区的中心枢纽之一,也是中俄关系的桥头堡,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在新一轮全球地缘变局中更成了最大受益者,这在凯风《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中有详细论述。论行政级别,哈尔滨曾一度作为中央直辖市而存在,且是目前全国仅有的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与广州、深圳、成都、武汉等属于同一层级。论城市风光,哈尔滨有着“冰城”之名,历来都是冰雪旅游的重镇,而东西方文化交融,让这座城市充斥着欧式建筑、音乐文化和俄罗斯风情,颇有国际大都市的风采。既有东北千里冰封的风土人情,又有中俄文化交融的场景,再加上倾全市之力打造的“讨好型市格”,在后疫情时代开启的文旅复苏浪潮中,哈尔滨的出圈并非偶然。过去一年,网红城市呈现井喷之势,从山东淄博掀起的“进淄赶烤,到贵州榕江、台江“村超”、“村BA”的强势出圈,再到狂飙一碗猪脚面带火的广东江门、“一碗螺蛳粉撑起一座城”的广西柳州,可谓百花齐放。这种场景的出现,与其说是铺天盖地的城市营销所致,不如说是经过三年口罩影响之后的集中性释放。连再常见不过的烧烤都能成为全民狂欢的支撑,遑论在后疫情时代首个冰雪季,本身不乏历史文化底蕴和拥有特色冰雪产业的哈尔滨?与其他网红城市相比,哈尔滨的出圈,背后不乏东北“文艺复兴”的想象。这些年,东北经济在全国比重虽然节节下降,但东北文化、影视、音乐的影响力却在节节攀升。且不说“重工业烧烤,轻工业直播”成了东北挥之不去的代名词,去年评分最高的《漫长的季节》、播放量达数十亿次的《漠河舞厅》,无不让人追忆起东北的辉煌过去。其实,在哈尔滨之前,东北已有一众城市出圈,最早是在小品和脱口秀里,被调侃为“国际大都市”、“宇宙尽头”的铁岭,接着是房子跌回白菜价的鹤岗,以及充满孤独与遥远想象的边境小城漠河……借助互联网出圈,或是东北城市的另类机遇。02哈尔滨“低调”的背后,是经济地位变迁的结果。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哈尔滨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工业重镇。但从90年代起,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集体陷入衰退,哈尔滨在全国的经济位次也一路走低。根据《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梳理,1980年代之前,哈尔滨GDP一度跻身全国10强;到2000年前后回落到30名;2010年继续下行到40名左右;2022年首次跌出50名开外。2022年,哈尔滨GDP总量为5490亿元,排在全国第53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垫底,不及郑州、合肥、长沙等普通省会,更与无锡、佛山、东莞等地级市相距甚远。与此同时,受到出生率持续下滑和人口外流的双重影响,跌出了千万人口俱乐部。过去10年,哈尔滨人口从最高点的1100万人下降到988万人,而其所在黑龙江省常住人口也从巅峰时期的3833万回落到3099万,降幅之大,冠绝全国。这背后,产业衰退或许是主要原因所在。作为名副其实的资源大省,黑龙江多个地市却面临着资源枯竭之困。根据国家先后三批确定的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名单,黑龙江有6地入围,包括鹤岗、双鸭山、伊春等。随着资源枯竭,加上全球产业格局转移,黑龙江引以为傲的重工业失去优势,但又未能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如今,黑龙江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为能源产业,其次为食品产业、采矿业和装备制造业。迄今为止,黑龙江仍旧在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等主要榜单上挂零。而在国家定位中,黑龙江由最初的工业基地,变成了首屈一指的粮食“压舱石”。黑龙江粮食产量力压河南、山东,连续14年位居全国之首,成为全国最大的粮食净贡献省份。这种定位,决定了黑龙江要将粮食安全等放在首位,而工业发展势必受到一定影响。即使是省会哈尔滨,如今第二产业占比也下降到23.4%,而第一产业占比高达12.2%,农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在各大省会城市里排名第一。正因为经济实力从高位回落,哈尔滨等地的副省级城市之位引来无数城市“觊觎”,呼吁将郑州、长沙、福州升格为副省级市的建议不绝于耳。03网红城市横空出世,能否扭转这一格局?网红城市注定是速朽的,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流量最高的淄博,不过火了三四个月,所以如何真正抓住“泼天的富贵”,才是更为长远的考验。当然,各大地市之所以追逐网红城市,除了漫天流量带来的显而易见的消费拉动效应外,更看重的是曝光机会,作为吸引人才和争抢企业的展示舞台。从网红效应来看,哈尔滨晋级为网红城市,对于打造东北亚国际消费中心,无疑有着直接利好。而“讨好型市格”的上演,更打破了人们对于东北的刻板印象,不再停留于诸如老工业基地、苦寒之地、投资不过山海关的传统认知。不过,与昙花一现的网红效应相比,地缘变迁才是哈尔滨最大的机遇所在。众所周知,新一轮大国博弈,带动全球产业链转移,地缘格局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处于边缘的东北,再一次成为中心。最突出的表现,当属外贸的
1月4日 上午 11:45
其他

亚洲增长最猛的国家,也不行了

文|凯风环球不同凉热。01亚洲增长势头最猛的国家,突然熄火了。日前,越南统计总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预计2023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05%,未能完成此前制定的6.5%的增长目标,创出2000年以来(除疫情期间)的最低值。前一年,越南曾以8.05%的GDP增速稳居亚洲主要国家之首,不仅创下了25年以来的新纪录,而且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我国的广西自治区,出口总额力压深圳。一时之间,越南成为成一个中国、胡志明市即将变成下一个深圳的说法不绝于耳,由此带动越南房价的飙涨。然而,作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地缘政治格局变迁、全球经济波动,都会带来不容低估的影响。以出口/GDP来衡量,越南的出口依赖度达到90%左右,外贸堪称经济增长的最大马车。越南经济降速,最大的拖累正是外贸。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越南外贸进出口总额为680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6%,其中出口总额为3555亿美元,同比下降4.4%。要知道,越南的优势产业,几乎都是以出口为导向的。从手机、笔记本等电子产品,到纺织、服装、鞋类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90%以上的产能都来自出口支撑。此外,越南的电力工业极其脆弱,成了晋级世界工厂之路的最大障碍之一。2023年上半年,越南曾因缺电而对工业拉闸限电,不得不向中国寻求电力援助。在外贸之外,房地产泡沫破裂,也对经济带来显而易见的影响。据财新报道,2023年以来,越南房地产危机持续蔓延,已经暂停了超过1200个房地产项目,价值超过
1月2日 下午 6:04
其他

抢滩“万亿级”!谁是“低空经济”第一城?

文|凯风每一个万亿级产业的诞生,都会带动城市大洗牌。国产大飞机C919的横空出世,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具备大飞机制造能力的国家,带动万亿级航空产业的崛起,上海、成都、西安、南昌、沈阳等航空工业大市成了最大受益者。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助力我国汽车工业完成“换道超车”式的跨越,更搅动了全国汽车工业地理格局的变迁,上海、广州、深圳、西安、合肥、重庆、常州等城市一路领跑。从蓝天与地面之间,又一个万亿级产业正在崛起——低空经济。日前召开的重要会议指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到“十四五”末,我国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到3-5万亿,其规模和体量足以与风头正盛的新能源汽车相提并论。新的万亿级产业一旦成势,将如同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样,为许多城市再造新的千亿级增长极,搅动全国的经济产业格局。低空经济“凭空起飞”,竞逐“天空之城”,谁在领跑?01万亿级产业,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低空经济,指的是以1000米或3000米以下的空域为依托,以无人机、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汽车等为牵引,涉及空中通勤、空中物流、空中旅游、空中管理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因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长,被视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作为新质生产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低空经济与过去的新能源汽车一样,被赋予打造新的万亿级支柱产业的重任,引来无数国家和城市追逐。在国际上,美国、加拿大、巴西、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纷纷抢占通用航空市场,布局低空产业。在国内,全国至少已有16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相关规划,更有不少地方将之上升到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大逆袭!“市市通350高铁”第一省,来了

文|凯风高铁时代,谁在领跑?01谁是“市市通350公里高铁”第一省?答案不是经济大省广东江苏,不是分别有着“九州腹地”、“九省通衢”之称的河南湖北,而是名副其实的“阿卡林省”——江西。就在10年前,整个江西还面临着“环江西高铁圈”、“环江西万亿城市群”、“环江西自贸区”、“环江西985大学圈”的尴尬。如今,高铁之环已被打破,而且后来居上,上演了“逆袭”奇迹。日前,杭昌高铁黄山至南昌段(昌景黄高铁)正式建成通车,届时,杭昌高铁全线贯通运营。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铁的开通,既为江西与长三角之间打通新的高铁通道,还将结束景德镇四县一市不通350公里时速高铁,江西11个设区市全部有了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铁贯通。自此,江西成为全国首个完成“市市通350高铁”拼图的大省,重塑“阿卡林省”的存在感。当然,这份拼图仍然不算完整,虽然江西11个地市都有了350公里高铁穿过,但这些城市并没有全部连在一起。最大的例外就是九江。2021年,随着安九高铁开通,九江正式跻身350公里高铁俱乐部,但九江只是这条铁路的末梢,与省内其他地市之间仍然只有250高铁连通。这一局面,恐怕要等到昌九高铁全面建成通车才会得以扭转。根据规划,昌九高铁已于2022年底动工,计划2027年开通。所以,严格来说,江西只是实现了“市市有350高铁”,离真正的“市市通350高铁”仍有距离。当然,当山东、浙江、四川等一众经济大省,仍旧没能实现“市市通动车高铁”,江西的速度已经十分惊人了。02江西,实在“阿卡林”太久了。阿卡林,是日本动漫中的角色,虽是主角团的一员,但在剧中一直可有可无,于是成了低存在感的代名词。今天的江西,虽然被赋予了“阿卡林省”的称号,但在古代,江西却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在以水路交通为主导的古代,水系发达且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江西,既是连通中原与岭南的必经之地,也是八闽大地与浙西地区出省的重要通道。然而,随着铁路时代到来,三面环山的江西彻底成了边缘角色,一众因水路交通而活跃千年之久的城市不免陷入停滞,塑造了江西省简称的赣州就是如此。在普铁时代,江西堪称全国交通网络的边缘者。长期以来,只有沪昆铁路一条个干线横贯而过,而纵向的京九铁路直到1996年才建成通车。即使到了高铁时代,最初江西仍旧是边缘者,当周边一众省份都有高铁连通之后,江西却成了唯一的例外。一张来自央视的图片,彻底将江西推上了“环江西高铁网”的舆论浪尖。然而,转机就是在此时发生。随着2016年“八纵八横”高铁路网规划的出台,全国的交通地理格局迎来大洗牌,省会等中心城市成为最大受益者,而一些有着地级市身份的传统铁路枢纽不得不退居二线。江西正是八纵八横网络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沪昆高铁、京港高铁,只是一横一竖两条干线,就足以将绝大多数地市都纳入其中。所以,一旦全国高铁路网开始铺展,江西势必迎来大加速阶段。从时间表上看,2014年,沪昆高铁江西段通车,江西才正式告别没有高铁的历史,但一次性带动南昌、上饶、鹰潭、抚州、宜春、新余、萍乡7个地市进入350公里高铁时代。仅仅5年过去,随着合福高铁、昌赣高铁先后通车,2019年,江西就成为全国第四个“市市通250高铁”的省份,时间上仅次于福建、安徽和江苏。随后,赣深高铁、安九高铁、昌景黄高铁先后通车,将江西11个地市全部送往时速350公里高铁俱乐部。如今,江西高铁里程已经接近2300公里,位列全国第一梯队。高铁突围,意味着江西终于打破了第一个“阿拉林”困境,未来还有更多的“环”需要突破。03短短10年时间,江西何以完成高铁逆袭?“吴头楚尾,粤户闽庭”,说的是江西的区位,背靠长江中游城市群,且是唯一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毗邻的省份。根据凯风《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分析,地处中部,本身就比沿海省份,更容易享受高铁路网铺展的网络效应。毕竟,无从北到南还是从东向西,中部都是绕不开的存在。安徽能成为市市通高铁第一省,河南能成为首个建成“米字型高铁枢纽”的省份,江西能逆袭上演“市市通350公里高铁”的奇迹,都得益于此。与之对比,广东等沿海省份,由于处于铁路网络的末梢,难以蹭上“过路”干线,只能自力更生,多条线路都是当地主导或自主投资建设。同时,与三大相对发达的经济区毗邻,与中部的湖北湖南又形成掎角之势,江西可谓“四面逢源”。四面逢源,意味着江西是连通几大经济区的重要通道,无论是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还是闽三角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都难以避开江西。这种优势的存在,让江西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交通大通道的加持,也助力江西成为吸引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沪昆高铁、杭昌高铁的先后开通,助力江西跻身长三角2小时交通圈;赣深高铁的开通,进一步拉近了与大湾区之间的距离,赣州成为深圳“后花园”的说法不胫而走。为此,江西专门出台了《江西省深度融入长珠闽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官宣!又一个9万亿大省,诞生了

文|凯风2023年行将收官,谁在跃升?根据官方媒体报道,据相关预测,山东能够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今年经济总量有望迈上9万亿元台阶、过万亿城市有望达到3个。这意味着,山东作为中国经济第三大省的地位将会进一步巩固,而烟台大概率成为继青岛、济南之后山东第三个万亿城市。万亿城市扩容,经济大省晋级,影响有多大?019万亿大省,意味着什么?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GDP总量超过9万亿(约合1.3万亿美元)的不超过20个。换言之,山东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世界上80%以上的国家,放在全球可以排在第16名左右,超过荷兰、土耳其等国,堪称“富可敌国”。去年,山东GDP总量就已达到8.74万亿,而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高达6%,名义增量超过3700亿元,超过年初5%的预期目标。可见,只要四季度不出现负增长,山东全年GDP突破9万亿,再次跨过新的万亿大关,几乎没有悬念。显然,四季度负增长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0。且不说去年同期超预期事件冲击带来的低基数,近期外贸、工业形势改善也给年度经济带来强支撑。站在9万亿,10万亿大省已经遥遥在望。根据十四五规划目标,山东2021年-2025年年均GDP增速设定为5.5%左右,工作中力争达到6%以上。虽然超预期因素冲击带来一定扰动,但即使按照5%的实际增速目标来看,到2025年山东GDP总量突破10万亿,也未必没有可能。当然,这一切对于山东只是新征程的开始,而非终点。要知道,同为经济大省,广东今年GDP总量即将迈上13万亿大关,而江苏超过12万亿,而浙江也在紧随其后,今年大概率站上8万亿。可见,山东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经济发展之路没有丝毫松懈的可能。要知道,早在30多年前,山东一度与广东、江苏争锋,共同竞逐第一大省,直到1989年广东站在第一大省之位,这一站就是34年之久。如今,山东经济强势反弹,未来未必没有再次赶上粤苏的可能。02万亿俱乐部扩容,山东坐实第三大省之位。在GDP迈上新的万亿台阶的同时,山东省内还将诞生第三个万亿GDP城市。作为山东第三大市,烟台今年跻身万亿俱乐部同样没有悬念。去年,烟台GDP就已突破9500亿元,而今年前三季度增量就已超过500亿,晋级万亿可谓板上钉钉。烟台并非无足轻重的普通地级市,而是不折不扣的工业大市。重化工业是最大支柱,而电子信息产业、有色及贵金属产业、食品加工产业也都达到了千亿级。烟台工业之强,超过了济南、合肥、西安等众多省会。数据显示,2022年烟台全部工业增加值3481.35亿元,排在全国20名左右。虽然新旧动能转换始终是个困扰,但烟台引进的众多百亿级乃至千亿级大型项目,足以保证未来几年GDP的稳步增长。这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投资近1500亿元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这是山东省迄今为止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也是名副其实的“一号工程”。一旦完全建成投产,将为烟台带来巨大的GDP和财政收入增量,支撑烟台在万亿城市上快走一步。烟台一旦晋级,山东将成为北方地区唯一拥有3大万亿城市的省份,也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3个及以上万亿城市的大省。目前,内地共有24个万亿GDP城市,其中南方18个,北方仅有6个。在各大地市中,今年烟台、常州有望联袂晋级。届时,万亿GDP俱乐部将会扩容到26席,南方增加到19席,北方也扩容到7席。从省域分布来看,江苏将以5席位居首位,广东仍旧保持4席,山东扩容到3席,而浙江福建都是2席,无一例外都是经济大省。虽然南北差距依旧存在,但山东的持续跃升,将成为北方经济最大的亮点,堪称北方经济最大的压舱石之一。事实上,在烟台之后,北方还将有多个地市晋级。根据各地规划及最新数据,河北唐山、辽宁大连有望在两年左右完成突破,而辽宁沈阳、河北石家庄、山东潍坊有望在三到四年左右实现突围。届时,山东将会诞生第四个万亿城市,而辽宁、河北也将打破零万亿城市的尴尬。03山东区域经济最大的特点,当属均衡。与江苏坐拥“十三太保”,素有“散装江苏”之称相似,山东同样没有强省会,没有独一无二的强中心城市。目前,山东共下设16个地市,其中济南、青岛为副省级城市,烟台、潍坊、聊城等为普通地级市。虽然没有TOP10城市,但无论是百强市还是百强县,山东都名列前茅,与其经济第三大省的地位相匹配。从百强市来看,山东共有16个地市,其中11市晋级全国百强市之列,总量超过了广东。山东的百强市,基本都是工业城市,都不乏独挡一面的能力,潍坊、淄博等普通地级市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足以与中西部省份相提并论。从百强县来看,山东共有13个百强县,仅次于江苏和浙江,总量位居全国第三。目前,全国共有52个千亿GDP大县,其中山东占据5席,分别是青岛胶州市、烟台龙口市、威海荣成市、济宁邹城市和潍坊寿光市。相对均衡的区域结构,让山东形成了三大经济圈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当然,鲁南经济圈虽然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但由于缺乏强中心城市,难以自成一体,山东仍旧是济南、青岛双城记为主导。不过,由于各大城市都不乏主导产业,不必全面依赖于强中心城市,因此不乏各自出圈的可能。去年的曹县,今年的淄博、潍坊,都成了网红城市的佼佼者,也成了普通城市在流量经济时代突围的典范。未来,随着烟台、潍坊纷纷晋级万亿俱乐部,山东经济将会诞生更多新增长极,区域均衡之路会更加畅通。04谁能想到,就在四五年前,山东一度陷入经济放缓的争议。当时,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出炉,山东一次性被“挤”出了数千亿的水分,GDP总量直接从7万多亿回落到6万亿区间。同时,随着“双碳”时代到来,传统能源化工产业面临持续的转型压力,作为传统石化、钢铁重镇的山东自然首当其冲。在山东,一向有两个70%之说: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约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约70%。这与粤苏之间形成了一定差异。广东江苏均以电子信息产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第一、第二大支柱产业,以手机、笔记本、集成电路、锂电池、智能家电等为主要工业品。与之对比,山东工业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的,多是生铁、粗钢、钢材、纯碱、乙烯、硫酸等能源化工产品,凸显了山东作为重工业大省的底色。面对这一问题,山东并未就此躺平。早在2018年,山东有关人士就直言不讳表示,山东面临着“由别人追着跑到追着别人跑”的窘境。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新旧动能转换。同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批,这是全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随后,山东淘汰了上万亿的落后产能,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超过11万家,分别压减了上千万吨的粗钢、焦化产能,关停低效煤电机组939.3万千瓦。任何转型都会伴随着阵痛,淘汰落后产能更是如此,难免对经济造成短期冲击,但只要稳步推进,经济终究会回到正常轨道上来。5年过去,山东证明了这一点。目前,山东培育了以
2023年12月2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本地零售”崛起!谁是下一个万亿消费城市?

文|云木消费驱动时代,谁在领跑?012023年,堪称“网红城市”井喷之年。先是山东淄博掀起“进淄赶烤”的浪潮,一座传统工业城市,竟然通过街头烧烤响彻大江南北,给了无数中小城市以“出圈”的希望。随后,贵州黔东南州的榕江、台江两县靠着“村超”、“村BA”强势出位,引来香港明星足球队上门互动。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两县都还是名不见经传的贫困县。就在暑假和十一黄金周期间,成都、重庆、西安、长沙等历史文化名城迎来旅游热潮。数以千万计的游客从全国各地而来,远赴人间文旅盛宴,一度带动酒店价格大涨,引发“月薪2万住不起汉庭如家”的感慨。两大代表网红城市搜索指数走势与此同时,“周杰伦4天演唱会带动9.76亿元旅游收入”,让海口一跃成为演唱会经济的领跑者。“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引来广州、上海、西安、武汉、成都争相竞逐“演唱会第一城”,就连南阳、洛阳等三四线城市都不甘人后。而今年两场大型国际赛事,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刷新了两座强二线城市的国际存在感,而且带来巨大的流量效应,体育与文旅齐飞,“办好一场会,搞活一座城”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此外,靠着现象级影视剧《狂飙》一炮走红的广东江门,“一碗螺蛳粉撑起一座城”的广西柳州,大爷跳水跳出“8A景区”的天津,有着“特种兵旅游第一城”之称的南昌……都成为网红城市的有力竞争者。借助流量经济,“网红城市”的消费一路上扬。各地的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餐饮收入集体创下新高,文创、演艺、赛事、健康等新型消费层出不穷,成为拼经济之年的最大亮点之一。虽说网红城市要变“长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网红城市的诞生,打破了过去由超大特大城市主导的虹吸消费效应,也为提振本地消费带来更多新的可能,更打开了部分城市从“爆红”到“长红”的想象空间。02这一轮网红城市,到底有何不同?新一轮“网红城市”竞逐战,不再是大城市一枝独秀,而有了更多中小城市的身影;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旅游城市,连工业城市甚至藏在深山里的小县城都有爆红的可能。这批新晋“网红城市”的出圈,并非靠着大而全的城市策划、铺天盖地的城市营销,而更多是接地气的本地生活场景,大到景点、美食、球赛、演唱会、夜经济、历史文化街区,小到烧烤、猪脚面、螺蛳粉,都不无走红的可能。这就与传统的网红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比。过去的网红城市,要么拼经济和财力,香港、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的想象,一度引来无数城市追逐;要么拼历史文化或旅游资源禀赋,西安、重庆、丽江、桂林的走红就是如此;或者拼重金投入之下的城市营销,山东的“好客山东”,成都的“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属于佼佼者。无论是拼经济财力、拼城市营销还是拼资源禀赋,都只是部分城市的盛宴,绝大多数地方并没有多少出圈的可能。幸运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步入消费时代以及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出现,为低能级城市提供异军突起的可能。一方面,新晋网红城市的走红,多数都深植于日常的服务消费场景之中,从美食到演唱会,从文旅到赛事,不一而足。这背后,既有后疫情时代接触式消费强势回暖的大背景,也不乏服务消费崛起的时代大背景。经济规律表明,当收入增长到一定阶段,传统的吃穿住行带来的消费增长空间趋于饱和,但文化旅游、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教育文体等方面的需求却日益旺盛,这些都属于服务消费。今年8月,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服务零售数据,足见服务消费的分量越来越重,“服务消费作为扩大消费新引擎”的角色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官方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年1-11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而零售额同比增长19.5%,比商品零售高出13.6个百分点,比网上零售额高出8.5个百分点。与传统的网络消费相比,服务消费,多是本地线下的场景消费和体验消费,对应的是所在地的消费和服务业,对于城市经济和就业的提振,直接而有力。另一方面,回归本地,摆脱“千城一面”的发展模式,才是“网红城市”持续涌现的关键原因。淄博烧烤背后是市井的生活气息,榕江“村超”背后汇聚的是本土民俗和乡村特色,西安爆火背后是“大唐盛世”的地方文化印迹,成都走红背后则是“蜀里安逸”的独特城市特质……可见,借助本地文化、本地消费、本地特色出圈,依靠“本地力量”崛起,这是新晋网红城市与传统网红城市最大的不同。回归本土,回归本地,既是城市品牌重塑的关键,也是未来刺激消费的重要“战场”之一。03本地零售的崛起,意味着什么?“本地零售”的复兴,不仅带动新一轮网红城市的大洗牌,更进一步带动本地消费,本地零售也成为最为瞩目的风口。如果说过去10多年,借助互联网蓬勃发展态势,以电商为代表的跨区域商贸流通和消费成为主流,一些电商相对发达的城市成了最大受益者。如今,本地消费卷土重来,在各类本地零售平台的助力之下,消费开始回归本地,具有本地特色的商品再次受到重视,并进一步带动本地生产的回归。人口众多的城市最能从中受益,而中小城市尤其是县城也得以享受到本地经济循环带来的增长动力。这一现象,不只体现在网红城市的变迁上,在“618”、“双11”等大型网络购物节上已有
2023年12月21日
其他

官宣!第一个5万亿国家级都市圈,终于来了

文|凯风国家级都市圈,再次扩容。日前,广东省印发广州、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规划由两地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经国家发展改革委衔接函复。这意味着,一线城市终于有了国家级都市圈,广州、深圳成为全国第11个、12个国家级都市圈。虽然规划姗姗来迟,但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都是5万亿级量级,在已获批的所有国家级都市圈中霸榜前二。5万亿都市圈,意味着什么?01都市圈、城市群,是新一轮城镇化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国共有19个城市群、数十个都市圈,但不是每一个城市群、都市圈都能位列“国家级”。是否晋级国家级,看的不是圈子大小或经济强弱,而是相关规划是否获得国家层面批复。以此为准,目前,我国只有12个严格意义上的国家级都市圈。这些国家级都市圈包括此前获批的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杭州、沈阳、郑州,以及此番落地的广州、深圳。为何众多二线城市都市圈率先落地,一线城市却姗姗来迟?京沪为何仍然没有获批?其实,国家级都市圈,并非以经济实力论高下,更不是以批复先后论高低,其中不乏政策扶持乃至均衡发展的考虑。一线城市经济实力更强,辐射范围更广,都市圈的划分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会仓促落地。无论是上海大都市圈,还是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核心圈层都已相当成熟,如广佛、深莞惠、沪苏等等。但在核心圈层之外,一些邻近地区是否纳入其中,则存在一定争议。比如清远、韶关之于广州,河源之于深圳,湖州等地之于上海等等。如今,广州、深圳都市圈规划横空出世,意味着一线城市都市圈终于取得实质性突破,北京、上海都市圈也不远了。02广深两大都市圈,到底有多强?无论广州都市圈还是深圳都市圈,面积都不大,都在2万平方公里之内,人口规模在3000万人以上,但经济总量双双逼近5万亿。根据最新规划,广州都市圈2022年GDP总量达到4.46万亿,人均GDP13.4万元;而深圳都市圈达到4.9万亿,人均GDP更是高达14.3万元,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今年以来,随着全力拼经济成为主流,广东经济迎来全面反弹。深圳都市圈将率先突破5万亿,广州都市圈离5万亿只有一步之遥。不仅经济体量庞大,广深两大都市圈还是全国最成熟的都市圈。根据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全国共有34个都市圈,只有6个属于成熟型,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分别位列第一和第四。都市圈成熟与否,看的是一体化乃至同城化的程度,广佛、深莞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在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地理边界几近消失,城市之间几乎连成一体,就连都市圈之间,也不再有明显的界限。无论是从广州到佛山,还是从深圳从东莞,都丝毫感受不到行政边界的存在感,不仅跨市的地铁、城轨等轨道交通纵横交错,跨城通勤更是成为常态。根据报告,2022年大湾区内地九市日均出行量542万人次,其中广佛两市间出行量171万人次,深莞也接近百万人次,远高于沪苏等长三角地区。要知道,这还是疫情波动之下的数据,今年以来,广州、深圳接连霸榜全国人口流入城市榜首之位,几地的跨城通勤量有望再次迈上新的台阶。03超级都市圈,产业有多强?广州、深圳都市圈的同城化,不只是体现在交通互联上,就连产业也形成了协同发展的态势。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区域,而广州、深圳都市圈又是先进制造业的高地。一个表现是,全国十大工业城市,珠三角占了近半壁江山,都属于两大都市圈的范畴。以工业增加值来看,深圳超过上海跃居全国工业第一大市,而广州、佛山、东莞分别位列第5、第6和第9。另一个表现是,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最密集的区域,都在两大都市圈之内。根据工信部先后发布的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优胜者名单,广东共有7个集群入围。这些集群包括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东莞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圳先进电池材料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佛莞泛家居集群。这些先进产业集群,都已达到万亿级,且多数横跨两个乃至更多地市,产业协同效应可见一斑。目前,广佛正在共同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深莞也在联手共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这正是都市圈之为都市圈的最大意义所在。04广州、深圳都市圈,为何都“瘦身”了?在最初的十四五规划中,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都超出珠三角的界限,将粤东西北的多个地市纳入其中。然而,在最新的规划中,广州都市圈仅包括广州、佛山全域,以及肇庆、清远的都市区,面积不到2万平方公里。同样,深圳都市圈则回到了深圳、东莞、惠州以及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传统范畴,面积更是缩小到1.67万平方公里。与最初的规划相比,原本被纳入广州都市圈的韶关、云浮等地被排除在外,一开始被纳入深圳都市圈的汕尾、河源等地也不在其列。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事实上,这不是首次出现,武汉都市圈从最初的“1+8”缩减到武鄂黄黄四城,郑州都市圈也不再将洛阳囊括在内。早在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对此已有定调:我国都市圈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各地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跨越发展阶段,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推动都市圈建设……要依据人口经济联系科学合理确定都市圈空间范围,防止盲目扩张。所谓都市圈,一般指的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1小时通勤圈,基本界定了都市圈的合理范围,大概50-100公里的半径,而地域面积一般都在2万平方公里左右。毕竟,将几百公里之外的县市,都划到强中心的都市圈,只有形式意义;将整个省都划成一个都市圈,也顶多只是概念的狂欢,并无多少实际意义。既是成熟如广深,辐射效应极其可观,但也难以覆盖周边所有地区,真正的都市圈一体化乃至同城化,必然尊重现实,有所取舍。不过,虽然韶关、云浮、河源、汕尾等粤东西北地市未被纳入两大一线城市都市圈,未必不能享受两大一线城市的辐射。且不说在规划中许多任务都已涉及这些城市,而借助“市市通高铁”带来的连通效应,以及广东“百千万工程”推动的跨区域帮扶及合作,大量产业飞地、科创飞地正在兴起,粤东西北迎来新的发展机遇。05广东,有多少个“圈”?广东共规划了5大都市圈,除了广州、深圳两大国际级都市圈外,还有珠江口西岸、汕揭潮、湛茂都市圈。两大国家级都市圈分别对应广深两大一线城市,而三个地方都市圈对应的则是珠海、汕头、湛江三大省域副中心城市。5大都市圈的横空出世,标志着广东省内不再是广深独大,而会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湛江、汕头、珠海为副中心的协调发展格局。对于广东来说,广州、深圳谋求的是大都市圈格局,范围将跨越珠三角,辐射粤东西北。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由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突然转向!“泛亚铁路”呼之欲出?

文|凯风泛亚铁路的宏大设想,正在逐步落地。日前发布的中越联合声明提出,双方将推动中越跨境标准轨铁路联通,研究推进越南老街-河内-海防标准轨铁路建设,适时开展同登-河内、芒街-下龙-海防标准轨铁路研究。这意味着,继已经开通的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以及正在建设的中泰高铁之后,泛亚铁路网再进一步。这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重塑国际版图的努力,也是西南地区“逆天改命”的机遇所在。中越关系再升级,谁是最大受益者?01山水相连,经贸往来不绝,中越之间,为何一直没有高铁连通?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持续推进,“泛亚铁路”被提上日程,而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互联互通,正是其中关键的一环。这条亚洲最大的铁路网一旦建成,不仅将巩固我国与周边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而且通过欧亚大陆新通道,重塑陆权优势,并创造更多可行的出境出海通道。显然,任何能够重塑世界地缘格局的行动,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阻扰,但挡不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巨大力量。在新一轮国际变局中,就在美国、韩国等拼命拉拢之际,越南与中国宣布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对华关系再次被置于首位。国际转向,意味着倡议多年的中越铁路并轨迎来转折点,泛亚铁路网再次迈出关键一步。根据凯风《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梳理,泛亚铁路由东线、中线、西线组成,分别连通越南、老挝和泰国、缅甸。三条路线中,进展最快的当属泛亚中线,以昆明为起点,经老挝、泰国最终与新加坡、马来西亚连通。目前,中老昆万铁路已经开通运营,中泰铁路一期有望于2027年投运,二期工程力争于2028年投入使用。而在西线,中缅新通道已打通,而中缅国际铁路的国内段,从昆明经大理到瑞丽的铁路,已经延伸到保山市,全线将于2025年开通,而国际段的曼德勒-皎漂铁路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之中。得益于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带来的示范效应,泛亚东线终于迎来关键性进展。泛亚东线,主要是中越之间的连通,有三条主要路线,一条从昆明经老街直抵越南的河内和海防,一条是从南宁到东兴,连通越南的芒街和海防,还有一条是从南宁到凭祥,抵达越南的同登再到河内。从目前联合公报来看,云南路线或将先行一步,广西两条路线仍在研究之中。02中越铁路并轨,并的究竟是什么?与中老、中泰、中缅等地不同,中越之间早已有铁路连通,从云南到广西,都不乏直抵越南的通道。早在100多年前,昆明就通过滇越铁路,打通了与越南河口、海防等地的通道;而在60多年前,广西则通过凭祥-河内铁路,将首府南宁与越南首都河内连接起来。然而,无论是百年之前的滇越铁路,还是60多年前的凭河铁路,都不是我国及国际通行的标准轨(1435毫米),而是米轨(1000毫米)或混合套轨。米轨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多条路线设计时速只有数十公里,且不说与高铁有着天壤之别,与传统普铁也有着巨大差距,远远落后于时代。更大问题在于,由于铁轨标准不同,货运班列到了边境口岸需要停下换轨,带来巨大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这也导致两国之间的铁路货运量始终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车同轨”的意义和价值,没有人不明白。所以,中越之间高标准的铁路互通,必然以建设标准轨铁路为前提,未来再进一步向着高铁路网推进。无论是普铁还是高铁路网,国内都已万事俱备,只待越南及时跟上。从云南方向来看,昆明的高铁网络已经延伸到红河州的河口县,河口的对面就是越南的老街市。从老街到越南首都河内只有200多公里的距离,而从河内出发,到越南第三大城市也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海防,只有100公里左右。从广西方向看,南宁的高铁网络也已延伸到中越边境。日前,南宁到东兴的高铁进入开通倒计时,东兴即将接入全国铁路网络,作为我国与越南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城市,东兴与越南芒街只有一河之隔,而芒街到越南海防市只有200多公里距离。与此同时,南宁至凭祥铁路南宁至崇左段2022年12月通车,预计2025年全线建成,而凭祥越过友谊关就是越南同登,同登到首都河内的距离只有100多公里。随着中越关系再次升级,无论是云南还是广西,都将从中受益。03昆明VS南宁,谁是面向东南亚的第一桥头堡?从经济实力来看,昆明领先于南宁,但在区位优势以及国家战略定位上,两地不相上下。先看云南和昆明。云南与缅甸、老挝和越南等3国相连,虽不临海,但有19个陆路口岸,与多个东盟国家都有着密切联系。作为省会,昆明是全国仅有的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无论是航空客流量、铁路旅客量还是国际货运量,都位居西南地区前列。值得一提的是,泛亚铁路,无论东线、西线还是中线,都绕不开昆明。昆明既是泛亚铁路共同的起点,也是我国面向东南亚最大的门户枢纽所在。再看广西和南宁。广西与越南陆海相连,通过北部湾港、东兴口岸、凭祥口岸等东盟直接连通,既有陆港优势又有海港优势。不仅如此,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横空出世,打通了广西与川渝贵等西南腹地的经济联系,一跃成为大西南地区共同的出海口,区位优势得到重塑。作为首府,南宁GDP总量虽然不及昆明,但受益于“强首府”战略带来的助力,再加上高能级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带来的助力,发展也是如虎添翼。更关键的是,作为三大世纪运河之一的平陆运河的开建,将会打通南宁直通北部湾的水运通道,摆脱过去需要通过西江绕行广州出海的尴尬。一旦有了通江达海的优势,加上外联内通带来的助力,南宁更能更上一层楼。04从与东盟的联系来看,在领事馆上两地不相上下,但在外贸上广西更占优势。领事馆数量,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门户枢纽地位,以及与国际之间的联系,昆明、南宁的领事馆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目前,昆明共有7个领事馆,南宁为6个,两者领事馆几乎重合,都涉及越南、泰国、缅甸等国,昆明多了一个孟加拉国。而从外贸来看,坐拥陆港海港空港优势的广西,在与东盟贸易上处于领先态势。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广西与东盟进出口2930.6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据半壁江山。与之对比,云南对东盟进出口总额1158.8亿元,增长5.6%,占全省外贸总额的1/3以上。不过,一旦昆明与河内率先完成并轨,而中缅铁路取得突破性进展,云南外贸总额或将迎头赶上。总之,无论昆明还是南宁,都在通过新的地缘格局,重塑自身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竞争力,朝着强省会和经济强市迈进。-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中国,又多了一条东西大动脉北方最大的两个省,终于联手了再提“经济大省”,非常时期非常信号西部第一区,为何又“出圈”了?上海突然跑到武汉招商,什么信号?
2023年12月18日
其他

太拼了!上海突然跑到武汉招商,什么信号?

文|凯风“逆向招商”又来了。日前,以“江海同脉·智领未来”为主题的投资上海·全国行(武汉站)暨长江经济带产业合作大会在武汉隆重举行,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联合闵行区、临港新片区组团出发,推动上海、湖北两地先进制造业合作。这是继今年5月上海首次到西部的成都招商之后,再次将视角瞄向千里之外的中部地区,凸显了经济大市全力拼经济的决心。长期以来,上海一直都是各大城市竞相追逐的招商目的地,如今却主动放下“身段”,先后奔赴成都、杭州、武汉等新一线城市招商引资,释放出非同一般的信号。上海,为何这么“拼”?01上海,为何看上了武汉?在中国,只有两个城市以“大”冠之,一个是大上海,一个是大武汉。一个“大”字,道尽了两城深厚的历史渊源。同饮一江水,早在一百多年前,上海与汉口先后开埠通商,自此长江上的巨轮往来不绝,黄金水道由此形成。时隔百年,长江经济带战略横空出世,犹如一条巨龙,串起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上海是“龙头”,武汉是“龙腰”,成渝是“龙尾”。就此而言,上海与成都、武汉先后“牵手”,既是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联动的体现,也是制造大市各展所长、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全新探索。图源:武汉国土空间规划2035征求意见稿上海是全国经济第一大市,也是首屈一指的制造强市,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高端制造的龙头。2022年上海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超1.7万亿元。其中,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跃居万亿级,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更是有着世界级的影响力。不仅如此,上海还是“大国重器”的重镇,更是中国制造向着全球高端制造顶峰攀登的领跑者,承载了尖端科技突破“卡脖子”限制的希望。从第一架国产大飞机C919到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从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到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无数“现代工业的明珠”的背后,都有“上海制造”的支撑。与之对比,作为中部地区经济第一大市,武汉是我国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也是年产量超百万辆的汽车工业城市之一,近年来又不断抢滩存储芯片、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新赛道。且不说上海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正在持续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上海的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与武汉相关主导产业存在较高的关联度和产业互补空间,而在航空、船舶、核电装备等以上海为主导的“大国重器”中,也不乏武汉及湖北企业的参与。这一次与此番参与组团招商的上海临港新片区、闵行区,无一不是制造大区。前者是新能源汽车、航空制造、生物医药的主阵地,后者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区,与武汉及湖北多个主导产业都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事实上,上海与武汉的区域合作,并非始自今日,而是有着深厚的渊源。早在洋务运动时期,上海的江南制造局炼钢厂和武汉的汉阳铁厂遥相呼应,共同奠定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基础。时光斗转,两大钢铁厂分别蜕变为上海宝山钢铁和武汉钢铁,并在2016年再度联手,完成了“史诗级”的战略重组,合并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作为央企专业化整合的样板之作,宝武钢铁成立6年多来,粗钢产量从6000多万吨飙升到1.31亿吨,跃居全球第一,超过世界钢铁第二大国印度的全国产量,不仅巩固了我国在世界钢铁产业链的话语权,而且成为长江经济带跨区域合作的典范。宝武钢铁的成立,可谓强强联合,既是两家龙头企业的横向整合,也是两大中心城市的产业合作。宝武钢铁在央企中率先采取上海、武汉双总部模式,钢铁产业上存在一定分工,而在新型材料、金融科技、产业投资等领域,有着明显的产业协同空间。此外,作为高校和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之一,武汉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奔赴长三角、大湾区等地,上海是首选地之一,两地在人才招引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合作空间。根据近年各高校就业质量报告,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所湖北985高校毕业生留在湖北本省就业的比例约为3成,而到东部地区就业的占到半壁江山,其中到长三角地区的占比20%左右。可见,上海到武汉招商,既有做大重点产业的考虑,也不乏高端制造产业补短板的需求,更有长江经济带深度合作的战略用意。02上海到中西部地区招商,武汉等城市该如何应对?今年以来,武汉党政代表团频频到访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并举办多场招商推介活动,无论是规格之高还是声势之大,都创下了近年来的记录。仅今年5-6月在上海、杭州举办的两场招商活动,就签约了108个项目,武汉由此收获了3426.67亿元的长三角投资大单。对于这一举动,当地官方媒体以“取经”来定性,而“学习先进和发达沿海城市的发展经验,并推动与武汉的紧密联系,形成更广泛的产业和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则是公开目标所在。就此而言,上海此番在湖北举办长江经济带产业合作大会,并将武汉作为2023年度投资上海·全国行系列活动的收官之“站”,不仅是超大城市之间良性互动的体现,更体现了对武汉这座国家中心城市的认可和重视。作为“中部崛起”的龙头城市,武汉这些年摆脱超预期因素带来的冲击,经济体量、城市能级、产业结构实现了全面跃升,不仅反超杭州重回GDP第八城之位,而且反超郑州跃居中部人口第一大市。而在国家战略加持之下,过去几年,武汉先后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超大城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城市能级得到全面提升。在产业上,过去武汉是“一钢独大”,如今已是“九龙齐飞”,形成了以“965”为特色的产业体系。从传统的汽车制造,到新兴的光电子信息、互联网、生物医药和大健康,在一些关键的新赛道上已有一争之力。就此而言,不能简单将上海到武汉等内陆地区的招商行动,视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降维打击”,更不能将之误读为抢企业抢人才的“掐尖”之举。要知道,无论是产业合作还是人才合作都是双向的,上海在完善自身高端制造产业体系的同时,也将通过产业链反馈给武汉等地,最终实现双赢。近年来,多个内陆城市在上海设立驻沪办事处,利用上海作为国际门户枢纽、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科创中心等优势,为招商引资、企业出海创造更多可能。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跨区域合作步入深水区,反向的科创飞地开始兴起。过去多是发达地区到中西部设立产业转移的飞地,如今内陆城市也开始到上海等地设立“离岸”的科创园区。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形成以“研发+制造”、“孵化+转化”的全新合作模式,湖北省黄石市打造的黄石(上海)离岸科创中心就是典型案例。更关键的是,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到内陆招商,犹如一条“鲶鱼”,彻底激活了全国良性的招商竞争,将拼经济带往新的高度,无论对于稳增长还是高质量发展都是好事。在上海之后,香港也罕见到内地抢企业、抢资本、抢人才,正是“鲶鱼效应”的体现。03上海“反向招商”为哪般?今年以来,上海开启“投资上海·全球行”系列活动,足迹不仅横跨美国、意大利、瑞士等欧美发达国家,抢滩全球市场,而且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两大世界级城市群互动频频,更首次将视角放在成都、杭州、武汉等新一线城市,拉开“逆向招商”的序幕。上海为何要这么拼?日前召开的重要会议,将“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明年的九大重大任务之首,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正是其中关键的一环。究其原因,近年来,大国之间从过去的经贸博弈转向更为深层次的科技和产业博弈,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军备竞赛”如火如荼,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正在成为区域竞争乃至大国博弈的关键战场。在此背景下,一流的城市都在重回“产业强市”,作为经济第一大市的上海,也不例外。最近几年,在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引领下,一众城市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纷纷提出“制造强市”、“产业第一”、“工业立市”等口号,全力做大做强制造业,提升自身的经济含金量。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市,上海拥有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中心的超级定位,打造了全国最多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更处于高端制造的前沿阵地,有责任也有义务率先担起新型工业化的探索任务,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事实上,即使高端服务业高度发达,上海依旧没有放松对制造业的重视。最新发布的《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上海工业增加值达到1.3万亿元,占GDP比重要达25%以上。这是继2016年之后,上海再次提及“25%”的工业底线,显然时看到部分国际城市过快“去工业化”带来的弊端,更看到制造业之于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守住制造业底线,不断向着产业链、价值链上游攀升,主动承担相关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领域的重大布局,这是上海制造的使命,也是上海主动在全国及全球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的关键出发点之一。做大做强制造业,显然不能靠个别城市的单兵突击,需要来自城市群内部的一体化合作,更需要跨省域跨区域的产业协作。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到来,新产业、新赛道层出不穷,给许多城市以“弯道超车”或“换道超车”的可能,不仅培育出一些独具优势的新兴产业,更涌现出许多拥有巨大潜力的初创型企业。且不说京津冀、大湾区拥有诸多具有行业引领力的高新产业集群,在二线城市中,杭州数字经济走在前列,武汉的存储芯片、激光技术一枝独秀,成都航空制造、核电装备实力突出,每个城市都有一技之长,值得借鉴或整合。所以,上海的产业集群需要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产业基金需要拓宽投资渠道,科创中心需要制造基地作为依托,而新赛道需要不断巩固既有的优势,这就与中西部地区和其他城市群之间存在合作与互补空间。以重点产业为抓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发展力量,协同一切可以协同的创新资源,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产业链条,吸引国内外众多城市之长,带动高质量发展,这是“上海逆向”招商的深层用意所在。抛开上海自身的现实需要,站在国家区域战略重大布局的视角来看,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要担起带动长三角乃至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重任。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在“上海龙头带动,苏浙皖各扬所长”的分工写作之下,长三角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成为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但作为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的引领作用不只是体现在长三角,更应进一步向长江经济带等更多区域延伸,以“龙头”带动“龙腰”和“龙尾”舞动起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既是高层对上海的期许,也是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04全球招商引资,上海优势何在?这两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抢企大战”和“抢人大战”如火如荼。与中西部城市相比,上海在要素成本上并不占有优势,加上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不能沿袭拼资源、拼土地、拼劳动力、拼优惠的传统招商模式。但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无论是区位优势还是战略定位都超过一般城市,而营商环境、法治环境、市场化程度以及对外开放力度都与世界第一梯队看齐,由此形成上海独具特色的招商引资软实力。其一,精准招商,避免漫天撒网,拒绝“大而全”的招商模式。在国家生产力布局和战略布局中,上海是高端制造业的引领者,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兴工业化”的先行者,是新质生产力的领跑者,所以产业布局必然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而不会简单追求“大而全”。这从上海的“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就可见一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3+6”产业代表的是当下,是上海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的主要支撑;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四大新赛道,则是抢滩布局的焦点;而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5大未来产业,则着眼于长远。上海各区产业定位图所以,上海的精准招商,必然是产业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前提,做长长板和补充短板。其二,速度就是竞争力,先进制造业的“上海速度”,更是上海吸引全球企业的重要抓手之一。早在4年前,“特斯拉速度”不胫而走。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式落户,旋即创下了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这个全国百强区,为何又“出圈”了?

文|凯风办好一场会,搞活一座城。012023年,堪称成都的高光之年。前有大运会,后有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短短几个月时间,两场国际顶级赛事落户成都,刷新了这座国家中心城市的存在感。日前,首届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在成都市武侯区成功举办,中国队大比分8-1战胜韩国,以全胜战绩夺得赛事冠军。“家门口”的顶尖赛事,“家门口”的夺冠声,不仅让无数成都人为此沸腾,也吸引了无数外地游客涌入,感受全球顶级赛事的热潮。大运会作为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而备受瞩目,让成都一跃成为与北京、广州、深圳等体育强市比肩的存在,西部体育第一城可谓实至名归。与奥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并称为“乒乓球世界三大赛事”的国际乒联世界杯的落户,进一步巩固了成都作为“全球赛事名城”的地位。一系列大型赛事的落户,让成都在全球体育界上崭露头角。根据国际专业体育智库量子咨询与英国杜伦大学商学院最新发布的“全球体育之都报告”,北京和成都双双入围全球前十,其中北京凭借“双奥之城”的优势排名第四,成都则位列第八。成都全球赛事影响力崛起的背后,作为今年两场国际赛事共同的主要承办地的武侯区,同样迎来高光时刻:大运会的篮球等三项主要赛事落户武侯区,而国际乒联世界杯更由武侯一个区鼎力承办。值得一提的是,武侯区拿下的不只是首届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而是2023年到2027年连续五届的承办权,而且一并揽获亚洲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中国运营总部、WTT国际青训中心两大顶级项目,“一赛事、一中心、一总部”的格局逐步形成,“乒乓球之都”呼之欲出。以一区之力勇挑国际赛事大梁,武侯凭什么?02武侯区,为何备受国际顶级赛事的青睐?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国际乒联世界杯等大型国际赛事接连落户中国城市,既是大国大城崛起的必然体现,也是超大特大城市综合能级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抬升的见证。作为这些大型赛事主要承办地的北京朝阳区、广州天河区、深圳龙岗区、杭州滨江区等,无一不是中心大区,集科教文卫体等资源为一体,多数都坐拥城市中轴线,作为城市形象的主要展示区而存在,知名度之高冠绝全市。显然,想要成为国际顶级赛事的承办者,城区本身必然要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能担纲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区域的对外交往功能,且经济实力较强,城区发展相对成熟,在科教文卫尤其是体育等资源方面不能存在明显短板。不过,经济实力一流、财力充沛的城区并不少,有国际知名度的更不在少数,汇聚文化旅游体育等资源的也不鲜见,但能将这些优势集于一身的并不多,而武侯区正是其中之一。每一个初来成都的人,都不会不去武侯祠,感受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而武侯祠就坐落于武侯区,武侯区更以此而得名。武侯区自一诞生,就稳居成都的中心“C”位。这里的“C”位,既是地理的,也是文化的,更是商业和经济的。每一个城市都有一条独特的中轴线,串起城市的过去与未来,相当于整个城市的“门面担当”。成都的中轴线就是从武侯区纵贯而过,人民南路连起成都核心天府广场与天府总部商务区、成都科学城。图源:成都国土空间规划2035征求意见稿每一个城市也有无数历史文化地标,是一个城市“精气神”的集中体现。武侯祠、望江楼、锦里等众多文化地标汇聚,让武侯区从一诞生就自带厚重的文化气质。而领事馆、国际机构、世界500强企业的多少,则能看出一个区域的国际化程度。成都是内地领事馆第三多的城市,也是众多国际机构在西南地区的总部所在地,更云集了3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这些国际机构和企业多数都布局在武侯区。就此而言,说武侯区成为成都乃至四川省对外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并不夸张。正因为这些高端要素资源的存在,武侯区不仅被国务院命名为“高科技文化区”,还拿下了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天府旅游名县、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等称号,可见城市能级之强、国际化程度之高。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向来以“蜀里安逸”自居,而武侯区则是“最成都”的区域之一。既传统又现代,既有中国风又有国际范,既有时尚感又有烟火气,既开放又包容……这种文化特质,恰恰与大型国际赛事追求的多元文化交融的目标不谋而合。正如国际乒联主席佩特拉·索林所言,“成都拥有丰富的乒乓球文化和氛围,在这里,不同文化的交融使体育运动更加丰富多彩。”乒乓球如此,其他国际赛事也是如此,这正是武侯区的独特优势所在。03以赛营城,武侯区发展有多快?办好一场会,搞活一座城,这句话在我国广为流传,且经过北京奥运、广州亚运、深圳大运会等众多大型赛事的检验。赛事从来不只是赛事,任何一场大型国际赛事,都能带动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更不乏提升城市知名度、盘活文旅体育资源、引领消费升级乃至刺激经济增长的可能。成都短短几年就跃居全国地铁里程第四城,能在大运会之后拿下一众国际赛事,能成为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最旺的城市,与大运会等大型赛事带来的助力不无关系。以赛营城,正在成为许多城市共同的追求,武侯区也不例外。今年初,计划总投资45亿元的国际体育公园城宣布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竣工。据悉,项目将以“体育+“为核心,探索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中央会议再提“经济大省”,非常时期非常信号

文|凯风经济大省,再次被委以重任。01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日前召开的重要会议指出,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这是继去年高层会议首提“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以来,再次明确点名“经济大省”,且被要求“真正挑起大梁”,担起“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的重任。这意味着,经济大省要走在“拼经济”的最前列,担起稳增长、稳外贸、稳就业尤其是稳财政的重任。早在去年,面对超预期因素带来的冲击,多场重要会议不约而同提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沿海大省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今年以来,随着后疫情时代到来,经济回升向好,但“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问题依旧需要重视。所以,重要会议明确提出,“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同时将“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被列入明年的九大重点任务之一。在此背景下,重提“经济大省”,既是聚焦于稳增长,也是着眼于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正如中央财办副主任韩文秀所说的,“债务低风险地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特别是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做出更大贡献。”经济大省,无一不是经济的“顶梁柱”和“压舱石”,占全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其经济能否保持高增长,直接关乎大盘的稳定。在经济大省,以广东、江苏、浙江、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大省,又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来源地,其发展关乎的不只是自身,而涉及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所以,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既是超高的战略定位,也是不容回避的责任和义务。02哪些省份称得上经济大省?关于经济大省,并无统一标准,但从历次重要会议的与会省会就可看出端倪。一个是去年7月召开的东南沿海5省市座谈会提出,东南5省市要继续挑起国家发展、稳经济的大梁,发挥保障国家财力的主力作用。当时与会的东南5省,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和上海。这些省份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来源地,以全国1/3的经济体量,创造了40%以上的财政收入,贡献了近80%的财政净上缴额。另一个是去年8月召开的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提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当时与会的共有6个省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这是GDP总量最高的省份,也是人口最多的省份,经济总量合计占全国的45%,人口规模合计占全国的40%左右,堪称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这场会议还专门点名4个沿海省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足见这些经济大省的重要性所在。此外,有些媒体将GDP十强省份都归为经济大省之列,还有机构将京沪一道纳入其中,这就多了湖北、湖南、安徽、河北、北京、上海等省份。整体来看,经济大省,首要在“大”,GDP总量显然是第一位的。单看经济体量,经济十强省份乃至4万亿GDP大省,都可归为此列,而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为名副其实的第一梯队。但要真正挑起大梁,仅有经济体量显然不够。一个大省,必然要以综合实力之强作为前提,离不开工业实力、外贸实力、科创实力、综合财力尤其是财政净上缴贡献等核心指标。如果考虑到经济、财力等综合指标,严格意义上经济大省主要有7个: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上海、北京。这些省份均位居东部,包括东南沿海5省及北方的山东、北京两省市。03经济大省为何如此重要?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我国部分省份放在世界经济之林,足以与许多国家同场竞技。单从GDP总量来看,我国6个经济大省2022年的经济总量合计达到53.5万亿元,2023年有望跃升到56万亿以上,占全国经济比重达到44%以上。如果将经济大省的范围扩充到10强省份,2022年经济总量合计达到73.5万亿,2023年有望进一步增加到77万以上,占全国的比重更是高达60%以上。退一步讲,如果只看财政净贡献的7个经济大省,即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上海、北京,去年经济总量也达到55.65万亿,今年有望攀升到58万亿以上,占全国比重达到46%左右。相比经济总量,这些省份的财政贡献更是无出其右者。数据显示,2021年,在内地31个省份中,只有8个省份对全国财政有净贡献,而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东部5省为主要贡献者,山东、天津、福建为次要贡献者。正是得益于沿海经济大省的贡献,我国有着充沛的财力进行转移支付,以实现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根据财政部数据,202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达到10.06万亿元,其中四川、河南、云南、黑龙江等省份获得的转移支付总额超过4000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当然,不同省份人口规模不一,从人均转移支付来看,西藏、青海、宁夏、甘肃、吉林、黑龙江等省份超过1万元,为最大受益者。东部经济大省虽然也获得了一定的转移支付,但由于上缴的金额更多,最终成了财政转移支付的净贡献方。不难看出,沿海经济强省经济、税收能否保持稳定增长,关乎的不只是自身财政开支的可持续性,更影响到包括中西部、东北在内的几乎所有省份。04经济大省有经济大省的重要性,其他省份也有其他省份的特殊之处。大国优势,在于全国一盘棋。中国既有经济大省,也有能源大省,更有农业大省。东部经济大省要勇挑经济大梁,西北多个省份则要担起能源安全的大梁,东北和中部省份也在挑起粮食安全的大梁。从能源电力来看,山西、内蒙古、陕西的煤炭,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水电,都有力支撑了东部地区的发展。从粮食来看,黑龙江、河南、山东、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等7个北方省份,粮食总产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不仅如此,全国仅有的5个粮食净调出省份,无一在东部地区。河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都在北方,而南方只有安徽1席。这些省份,
2023年12月13日
其他

这些地方,开始撤并幼儿园了

文|凯风人口影响,正在浮现。01撤并幼儿园,真的来了。日前,湖南省有关部门召开会议指出,受出生人口变化的影响,教育规模、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要把握调整优化重点任务,有序组织幼儿园撤并转设。一周多前,湖南省教育厅就已发布通知,有序组织幼儿园设并转撤,在城镇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农村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增幼儿园。作为人口大省和教育大省,湖南成为全国首个在省级层面提出调整幼儿园布局的省份,无疑有着十足的信号意义。事实上,撤并幼儿园,并非第一次出现,从县城到省会再到经济强市,不一而足。今年8月,安徽省临泉县教育局曾发布公告,当地50所民办幼儿园终止办学。其中,12所幼儿园申请终止办学,38所幼儿园无实际招生、办学行为,占2022年全县幼儿园总数的11.8%,占全县民办幼儿园总数的24.5%。临泉,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县城,却有着中国户籍人口第一大县的称号,总人口一度超过230万人,相当于许多西部地级市的规模。一个人口大县,一次性关闭了1/10左右的幼儿园,影响可想而知,遑论只有数十万人的小县?在一些大城市,也出现了关停幼儿园的现象,如海口市33所民办幼儿园停办,青岛即墨区因地制宜撤并小规模村办园61所等。事实上,幼儿园减少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全国性现象。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统计公报,2022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8.92万所,比上年减少5610所,下降1.90%,这也是200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这些被撤并或消失的幼儿园,多数都是村办、民办幼儿园,部分因为不符合办学资质而被清退,部分因公办园建成而被调整,更多的则是因为生源不足而难以为继。02幼儿园,为什么开始减少了?其一,幼儿园的撤并,核心原因在于出生人口变化,而毛入学率已达高位,幼儿园供求关系开始逆转。每一年的出生人口,直接影响到3年后的幼儿园生源,同时影响到6年后的小学生源。从全国层面来看,2016年到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从1883万人下降到956万人,对幼儿园及小学生源的影响可想而知。与此同时,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12年的64.5%提高到2022年的89.7%,学前教育基本处于普及阶段,提升空间相对有限。其二,人口并非问题的全部,民办园与公办园的此消彼长,也是难以忽视的因素。可以看到,安徽省临泉县数十所民办园被撤并的同时,该县仅2022年一年,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所,有效扩增公办幼儿园学位2070个。学前教育虽然没有纳入义务教育,但在政策层面获得越来越大的重视,来自财政投入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公办园一年的费用只有几千元,而民办园动辄上万元乃至数万元。如果不能提供差异化的教育培养模式,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其三,城乡之间、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又加剧了幼儿园的分化态势。可以注意到一个细节,无论是湖南省还是安徽临泉县,撤并的多数的都是村办园和民办园,而城镇人口聚集地区,仍要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整体而言,随着城镇化不断提升,加上大城市逐步取消落户限制,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年轻人持续涌入城市,导致农村的幼儿园乃至小学出现过剩现象。然而,不是所有城市都能保持扩张态势。人随产业走,超大特大城市人口仍在膨胀,而中小城市却普遍面临人口流失的尴尬。根据龙瀛团队的最新研究,2010年-2020年,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北方最大的两个省,终于联手了

文|凯风高铁一响,黄金万两。01山河四省,鲁豫“有约”。日前,随着济郑高铁济濮段建成通车,济郑高铁终于迎来全线贯通时刻。自此,山东省会济南与河南省会郑州从互联互通变为直连直通,最快1小时43分钟可达。济郑高铁的全线贯通,结束河南濮阳、山东聊城不通高铁的历史,更将郑州、济南的高铁路线从“V”字形变成“一”字形,助力两大“米”字型高铁枢纽的形成。山东、河南都是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GDP总量分别位列全国第三和第五,常住人口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而户籍人口则双双过亿,集体超过广东,霸榜前二。由于山水相连、地缘相依、文化相亲,山东、河南与河北、山西在“晋冀鲁豫”的传统称呼之外,共同获得了
2023年12月8日
其他

“安徽省南京市”,彻底绷不住了

文|凯风南京,究竟是谁的省会?01徽京,再一次出圈。据现代快报报道,近日,两份来自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执行裁定书》中,出现了“安徽省南京市”的字样。当事法院表示已予纠正,同时责令相关责任人做出深刻检讨。南京本是江苏省会,安徽省会则是合肥。“安徽省南京市”,一次性“得罪”了两个省,再次做实了南京作为“徽京”的身份。然而,这个低级错误并非第一次出现。有媒体根据裁判文书网相关关键词搜索,发现50多处“安徽省南京市”之类的表述,多地法院中招,其中不乏南京本地的机构。早在2021年,南京某区法院在“一纸判决”中,就错将自己所在的江苏省写成安徽省,赫然出现了“安徽省南京市”的表述,一度登上热搜。更有意思的是,在口罩防控期间,安徽马鞍山市曾发出一则提醒,省内返城不用核酸检测,省外返城需持核酸阴性证明。这则提醒特意强调了一句:南京是省外,要做核酸。一次是偶然,两次是凑巧,三次四次乃是几十次,只能说明,“徽京”的概念太过于深入人心。02徽京,究竟从何来?其实,徽京并非网络生造的一个梗,而是不乏历史与现实的背书。从历史来看,在明清时期,南京一直都是江苏、安徽两省共同的省会。无论是明朝时期的南直隶省,还是清朝的江南省,都是以南京(江宁)为首府,辐射横跨江苏、安徽、上海及江西部分地区在内的大半个江南地区,
2023年12月6日
其他

中国,又多了一条东西大动脉

文|凯风高铁建设,仍在加速。01又一条高铁大动脉,呼之欲出。日前,新建合肥至武汉高铁初步设计已于近期批复,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最快将于12月底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28年6月底竣工。合武高铁,是沪渝蓉沿江高铁承东启西的关键区段,也是“八纵八横”沿江通道的主体部分,其动工标志着沿江高铁迎来全面加速建设期。沿江高铁,沿的是长江,串起的是长江经济带,这是我国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大中城市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沪渝蓉沿江高铁,东西横贯上海、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六省市,串起上海、南京、合肥、武汉、宜昌、重庆、成都等大中城市。根据规划,这条线路,由北沿江高铁、合武高铁、汉宜高铁、渝宜高铁、宜昌至涪陵高铁、涪陵至重庆高铁、成渝中线高铁等段构成,全长约2100公里,总投资约约5300亿元,全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在此之前,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北沿江高铁)、成渝中线高铁、汉宜高铁(武汉到宜昌段)都已正式动工,整条沿江高铁只剩涪陵段暂未动静。按照目前规划及工期测算,最迟在2030年之前,这条横贯东西的高铁大动脉,有望全线贯通。02有了沿江通道,为何还要再建高铁?在水路上,长江是我国第一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几乎都在这条水道的辐射范围之内,“通江达海”不在话下。在铁路上,无论是从成都到重庆,还是重庆到武汉,抑或武汉到合肥,再或者合肥到南京再到上海,目前都已有铁路路网贯通。同时,出于防范债务的考虑,国家层面已经开始收紧高铁建设,严格控制建设既有高铁的平行线路,不是所有城市都能继续建设设计时速350公里级别的高铁。既然如此,沪渝蓉沿江高铁,为何仍在快速推进?究其原因,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区,高频次的人流、物流往来,远非一条水运航道或一两条铁路所能满足。长江经济带无论经济还是人口规模,都占全国的半壁江山,地位举足轻重。数据显示,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区GDP总量高达56万亿,占全国的比重为46.3%,人口总量约为6亿人,占全国的比重为43%。即使只看沿海高铁直接经行的6个省份,无一不是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沪渝蓉沿海高铁贯通上海、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等6个省份,GDP总量合计达到35.2万亿,占全国的30%左右。同时,沿江高铁经行之地,覆盖了三大国家级城市群,无论是城市群内部还是城市群之间,都需要畅通且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我国共布局了19个国家级城市群,其中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位列第一档,被称为城市群的“五极”。一条沿江高铁,直接连通了其中三个——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且都是千万人口省会之间的连通,自然不在新建高铁的限制范围之内。同时,就现实而言,长江经济带虽然不乏大运量、低成本的货运通道,但东西走向、连续贯通、高速度的高铁通道,却存在明显缺失。长江水道和既有的铁路路线,固然能解决大运量的货运需求,但满足不了高频次、高速度、方便快捷的客运需求。当前的沿江通道,并非一条直线,也非连续贯通,而是由不同的传统线路分段连接而成。由于建设时期不一,导致技术标准不同,多数路段设计时速只有200-250公里,难以适应都市圈、城市群时代快速通达的发展需要。目前,从成都到上海直达高铁最快需要11个半小时,即使到武汉最快也要将近7个小时,严重影响了不同城市群之间的交流。一旦沿海高铁全线都达到350公里时速,沪蓉两地之间的通达时间将缩短到7-8小时,汉蓉之间有望缩减到5个小时左右。时空距离收窄,带来的经济效应将会极为可观。03沿江高铁加速推进,谁是最大受益者?其一,中心城市无疑是最大受益者,成都、重庆、武汉、合肥、南京都不例外。高铁始终是把双刃剑,在助力中小城市摆脱普铁时代的边缘地位的同时,却进一步强化了中心城市的虹吸能力。在普铁时代,从一些边远的地级市到达省会,往往需要数个小时,但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铁的到来,将这一时间缩短到2小时乃至1小时之内,强省会的虹吸效应得到倍数级的强化。其二,沿江高铁,让苏中地区摆脱“高铁洼地”的尴尬,得以跻身上海、南京的1小时交通圈。江苏虽然早已实现“市市通高铁”,但既有的高铁路网多数都集中在苏南地区,东西向的高铁线路更是集中在长江南岸。与之对比,苏中地区、苏北地区高铁建设一度落伍于全国,虽然这些年迎头赶上,但苏中地区的泰州,仍旧只有利用既有线路改造的动车,陷入“环泰州高铁圈”的尴尬。所以,北沿江高铁,即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到来,可谓及时雨。建成之后,将会彻底改变泰州、扬州在高铁路网的不利局面,南通、泰州、扬州将全面融入上海、南京的“1小时经济圈”。其三,成渝中线高铁的横空出世,让川渝中部得以告别交通塌陷的局面。无论是最初的国家中长期高速铁路规划,还是国家十三五规划里,都没有成渝中线高铁的身影,川渝之间主要依靠南部的成渝客专连接。然而,随着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双上升为国家战略,沪渝蓉沿江通道被提上日程,成渝之间打造多条高铁通道成为共识,成渝中线高铁最终横空出世。随后,2021年,成渝中线高铁拿到准生证,正式开工建设,有望于2027年建成通车。根据规划,成渝中线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部分路段预留400公里条件,届时成渝之间的通行时间进一步缩短到1小时左右。总之,一条沿江高铁,串起东西大动脉,将整个长江经济带连成一体,沿线所有城市都将从中受益。-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这个超级大省,正在疯狂建机场改名!又一所“省会大学”,诞生了官宣!这些新大学,突然不建了这个超级城市群,越来越像一个“市”联手!又一个国家级城市群,要来了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联手!又一个国家级城市群,要来了

文|凯风又一个国家级城市群,被点名了。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两度提到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加快发展壮大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推进闽东北、闽西南与周边省份的城镇联动发展,协同共建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作为19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自诞生以来仅有两年多时间,但屡屡获得国家层面关注,足见其重要性所在。打造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谁是领跑者?粤闽浙三省又该如何协调发展?01何为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在新一轮城镇化中,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正在成为新的空间承载主体,肩负起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任。大名鼎鼎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都属于城市群的概念。一个超级城市群,往往是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N个都市圈的集合体。十四五时期,我国共规划了19个国家级城市群。虽说都是“国家级”,但发展模式有别、成熟程度有异、战略定位不同,并不全部处于同一水平,可大致分为三档。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位于第一档,这是我国最成熟也最为人所熟知的城市群,也被视为城市群的“五极”。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位居第二档,与山东半岛、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城市群处于同一区间。这些城市群已有发展雏形,亟待进一步壮大,属于“发展壮大”之列。处于第三档的是哈长、辽中南、滇中、天山北坡等9个城市群。这些城市群更多还停留于概念阶段,仅有地理上的联系,尚未真正连片成形,仍需“培育发展”。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为何能跻身第二档?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虽说是十四五规划最新提出的概念,但其前身——海峡西岸城市群,早在10多年前就已成形,且早有相关规划出台。当时的海峡西岸城市群,一度覆盖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四省20多个地市。但规划范围过大、城市过于分散、缺乏强中心城市引领、凝聚力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城市群融合进度不及预期。原海峡西岸城市群空间结构或许因为这一点,十四五时期海西城市群被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取而代之。新的城市群,没了江西的身影,集中于广东、福建、浙江三大经济强省,而且以“沿海”冠名,战略聚焦意味更为明显。升级之后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将粤东地区、厦漳泉地区、福州都市圈、浙南等地连成一体,串联起福州、厦门、泉州、汕头、温州等城市,形成一条绵延数百公里的狭长城市带。这一区域,既是地域文化特色最鲜明的地带,也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经济活力远远高过许多内陆的城市群。更关键的是,南接粤港澳大湾区,北连长三角城市群,且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这样的区位布局,让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一出世就显得与众不同。02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战略地位重要,但究竟谁是龙头,却一直没有明确说法。无论是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大世界级城市群,还是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都有一个或多个强中心城市作为引领,形成区域向心力,从而带动一体化发展。与之对比,无论是前期的海峡西岸城市群,还是最新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一直都是群龙无首,没有一个城市形成了碾压性的优势,也没有一个城市能形成横跨整个区域的凝聚力。究其原因,粤闽浙都是经济强省,即便是偏居一隅的地市,在各自省份中都有着独特定位,这就加剧了城市群内部协同发展的难度。即使城市群覆盖范围最广的福建内部,谁是第一龙头城市,一直不乏争议。福州是省会,泉州是经济强市,而厦门更是集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经济特区为一体,形成了三城鼎立的奇特局面。更不用说,连通大湾区和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固然是好事,但也意味着整个城市群会面临来自两个超级城市群的拉扯,也让内部出现了离心力。一边是以潮汕地区为主的粤东地区。虽说粤东地区与珠三角经济差距相当大,整体实力也不及厦漳泉地区,但背靠中国经济第一强省,且受益于广东正在推动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与珠三角的亲密度远远高于其他区域。更不用说,汕头在广东省的城镇空间体系中,与湛江一道被赋予“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肩负起带动粤东地区迎头赶上的重任。另一边是以温州为主的浙南地区。这一区域,本身就是长三角城市群的一部分,能直接享受到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种种利好,对于南向的城市群自然缺乏积极性。而作为下一个万亿级城市的有力竞争者,温州本身经济实力强劲,且被定位为杭甬之外的浙江“第三极”,实力也不容小觑。所以,没有行政力量的直接整合,仅靠市场本身的自发力量,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仍有很长的路要走。03想要彻底改变这一局面,福建能否诞生一个龙头城市,就成了关键。长期以来,福建都是“三城鼎立”的格局,城市的竞合关系,远比一些坐拥“双子星”城市的省份更为复杂。福州虽然是省会,且GDP反超泉州成功夺回福建经济第一大市之位,但在行政级别上并非副省级城市,而经济与泉州也无明显差距。厦门虽然经济总量不及福州,但本身有着与深圳类似的独特定位,集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经济特区于一身,城市能级更高,且地位更为超然。泉州则是福建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经济总量与省会福州不分伯仲,而旗下的县级市如晋江、石狮,个个都有独当一面的实力。面对这一局面,能破局的或许只是政策了。2021年,福建省出台“关于支持福州实施强省会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福州GDP突破1.7万亿,城市首位度25%以上,且首次公开提出“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同年,福州都市圈规划获批,成为继南京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都市圈,而同处一省的厦漳泉都市圈,至今仍无进展。不仅如此,在被誉为世纪工程的“京台通道”中,跨越台海的枢纽城市,不是厦门泉州,而是福州。早在2016年的“八纵八横”高铁路网中,就已有了“京台通道”的概念,从北京经福州,打通直达台湾的高铁路线。在去年印发的《国家公路网规划》中,“北京—台北”赫然列入其中,同样是从北京经福州,到达台北。可见,政策的天平正在向福州倾斜,集各种政策于一身,这个“小透明”省会,或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未来,福州能否代表福建,全力整合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我们拭目以待。-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这个超级大省,正在疯狂建机场改名!又一所“省会大学”,诞生了官宣!这些新大学,突然不建了这个超级城市群,越来越像一个“市”
2023年12月2日
其他

这个超级城市群,越来越像一个“市”

文|凯风大湾区,越来越像一个“市”。01又一条跨海通道,横亘在珠江口上。日前,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主线正式贯通,距离明年正式通车只有一步之遥。届时,深圳与中山的车程,将从2小时缩减为约20分钟。自2015年正式获得批复,深中通道整个工程建设已经过去8年多时间。其间,可谓历经无尽争议和博弈,且克服重重技术困难,最终得以呈现在人们面前。深中通道的横空出世,将为粤港澳大湾区“A”字型交通主骨架,再添重要的一横,与已建成通车的虎门大桥、南沙大桥、港珠澳大桥共同成为连通东西两岸的纽带。如果再加上规划中的深珠通道、莲花山通道等,在不远的将来,珠江口将会出现11条跨江跨海通道。这被誉为珠江口的“超级缝补术”。目前,长三角地区的杭州湾,正在被杭州湾大桥、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沪舟甬通道连成“O”字型的闭环。与之对比,大湾区的11座跨江跨海通道,将会以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密度、更强的纽带,真正将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连成一体。珠江口主要跨江跨海通道示意图大湾区本身就是我国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整体城镇化率已超85%,多数城市都高达90%以上。城市之间的地理边界正在趋于消失,都市间不断蔓延连成一体,堪称我国最成熟的城市群,也是最接近世界级的连绵城市带。地缘相近、文化相融、人缘相亲,经济贸易往来频繁,是原因之一,而由众多跨江跨海通道、地铁、城际铁路、高铁、高速构筑起的密集的交通网络,也是几地得以深度融合的重要原因所在。一般而言,1小时交通圈的形成,被视为都市圈趋于成熟的标志。而在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圈内的1小时通达早已不成问题,就连整个更广义的城市群,都在进入1小时的范畴,从1小时交通圈到1小时生活圈再到1小时经济圈,不一而足。所以,有人说,大湾区越来越像一个“市”,或许一点不算夸张。02深中通道即将通车,谁是最大受益者?江河湖海,本身是塑造区域地理的关键力量,城市的繁荣与衰落多半都系于此。到了现代,在基建狂魔的加持之下,古人无法克服的天堑转瞬之间就能变成通途,而整个区域的经济地理格局自然也将得以重塑。毫无疑问,深中通道两端,深圳与中山、珠海、江门等市,都是最直接的受益对象。深圳虽然因“单Y路线”而错失港珠澳大桥,但借助深中通道,终于将自身的“势力范围”拓展到了珠江对岸,辐射到以珠海、中山、江门为主体的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开启“西进”之路。深中通道之后,还有深珠通道,直接连通深圳与珠海,将会进一步巩固珠江两岸之间的联系。目前,深珠通道(伶仃洋通道)尚处于前期阶段,但相关方案研究已完成,双侧走向日益明确,离正式获批乃至动工或已不远。同样,珠西三市,拉近了与深圳之间的距离,缩短了通达时间,无论对于商贸往来还是产业合作,都有着长远利好。如今,各种形式的“经济飞地”,已在珠西地区遍地开花。今年6月,珠三角首个跨越珠江口的合作区——深中经济合作区亮相,构建“深圳总部+中山制造”、“深圳创新+中山转化”、“深圳链主+中山配套”三重格局。值得一提的是,深中经济合作区,并非单向的产业转移,而是以联合体形式共同面向世界招商,实现“不分你我”;在两地分设总部区和制造基地,实现“分工有序”。中山市,是我国四个不设区的直筒子市之一,早年曾与东莞、顺德、南海合称“广东四小虎”,近年来一度出现掉队风险,深中通道及深中经济合作区的出现,不啻于一剂强心针。在中山之外,珠海正在积极谋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江门也在高水平规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借助深圳带来的溢出效应,实现区域经济的共赢。从此,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有了“左右逢源”的可能。广东共规划了5大都市圈,其中珠三角地区就有三个,除了广州、深圳都市圈之外,还有自成一体的珠西都市圈。珠西都市圈虽然战略定位不低,但由于缺乏强中心城市,没有引领者,发展远远不及两大一线城市都市圈。不过,借助跨市轨道交通、跨江跨海通道,如今也能坐享经济产业溢出的利好。当然,广州并非完全置身事外。虽然深中通道最终在“全隧方案”与“西桥东隧”中选择了后者,但也留出了最大的跨径和通航净空,以免对广州港的超级巨轮带来影响。据悉,深中通道的伶仃洋大桥,主跨达到了1666米,通航净高达到76.5米,成为世界最大跨径的海中钢箱梁悬索桥和世界通航净空最高的海中大桥。同时,广州还通过珠江口的南沙区,无缝对接到深中通道。深中通道专门规划了一条南沙支线,届时广州南沙区到深圳城区的时间将缩短到20分钟左右。这正是大湾区高度融合的体现。03珠江口为何要建这么多大桥?三江汇合,八口分流,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一体。但在珠江三角洲水域,狮子洋、伶仃洋的存在,让珠三角一分为二,东西两岸自此隔江隔海相望。从广义的区域范围来看,珠江西岸云集了广州、澳门、佛山、中山、珠海等城市,珠江东岸则汇聚了深圳、香港、东莞、惠州等城市。由于天然阻隔的存在,长期以来,珠江东西两岸只能通过广州中转。广州在过去能成为广府地区独一无二的中心,如今又拿下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与其位于大湾区A字形顶端的区位不无关系。近年来,随着深圳借助改革开放一路飙升,创下了罕见的增长奇迹,再加上港澳与广东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珠江东西两岸商贸、人员往来日益繁忙,建设跨江跨海通道就成了当务之急。早在1981年,在珠江口上建大桥就被提上日程。经过多年筹划,1997年,珠江口首座跨江大桥——虎门大桥正式建成通车。随后,珠江口跨江跨海通道建设步入快车道,2008年,全长7公里的黄埔大桥建成通车;2018年,举世瞩目的港澳珠大桥正式通车;2019年,有“虎门二桥”之称的南沙大桥正式开通……根据规划,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均有望于2024年建成通车,狮子洋通道已经开工,预计2027年建成……通过强大的“缝补术”,珠江口正在变成大湾区的“内河”,大湾区各大城市通过交通纽带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跨江跨海通道形成的闭环,经济价值自然毋庸讳言,而战略意义同样不能低估。无论对于港澳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还是大湾区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际竞争,都有着长远利好。就此而言,长三角如同一个省,而大湾区更像一个市,这正是基于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视角而来。当然,区位不同、定位有别、产业结构大相径庭,基本面存在差异,大湾区11市各扬所长、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则是共赢之道。-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这个超级大省,正在疯狂建机场别急了,这是全国平均工资的真相改名!又一所“省会大学”,诞生了这是全国“最敢生”的地方官宣!这些新大学,突然不建了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官宣!这些新大学,突然不建了

文|凯风大学扩张,迎来转折点?01这些高校,突然不建了。近日,面对网友咨询,深圳市教育局回复称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学院、华南理工·罗格斯创新学院三个合作办学项目均已终止,将高起点、高标准筹建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等新高校。作为大学实力最弱的万亿城市之一,深圳素有“一线的经济产业,三四线的高等教育”之称,高校水平与经济实力严重不匹配。为此,近年来,深圳拼命建大学,几乎以每年1所新大学的速度,扭转“高校荒漠”的尴尬局面。南科大、哈工大深圳校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大深圳校区的先后突围就是例证,既有本土自建高校,也不乏引进的一流大学,迅速弥补了深圳高教短板。既然如此,这些新高校为何“搁浅”了?三所高校原因不一。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学院的搁浅是因合作方计划有变,而华南理工·罗格斯创新学院,则因华南理工大学在广州建设了国际校区。与之对比,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则受困于禁止跨省异地办学的禁令。按照官方回复,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项目,本是由深圳、吉林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三方共建,但由于教育部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省异地办学,经合作三方协商,终止该项目。这种说法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3年前,面对武汉大学深圳校区为何取消的咨询,当地官方就回复称,“教育部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特别是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教育部还专门要求停止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建设。”禁止跨省异地办学,影响的不只是深圳,还有一众东部经济强市。受此影响,西南交通大学清理了青岛、唐山、深圳三地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撤销4个异地研究院。而原本朝着“苏州校区”迈进的西安交大苏州研究生院,不得不改名“西安交通大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苏州)”;至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也最终改名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智慧港”,意味着失去了高校的定位,影响可见一斑。02为何要禁止跨省异地办学?前些年,东部一些教育薄弱的经济强市,争相与中西部及东北的985高校合作办学,前者有充沛的财力,后者有一流的师资和声誉,双方可谓不谋而合。据不完全统计,“双一流”建设高校异地办学中,西部流向东部20个、东北流向东部13个、中部流向东部15个。这些跨省高校,最多的是异地研究生院,随后开始逐步升格为校区,实现从本科生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全链条培养,说是全新的高校并不为过。这些新高校的设立,迅速改变了东部经济强市的教育格局,但也虹吸走大量来自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和生源,一些985高校东部分校的录取分,甚至远远超过本部。人往高处走。东部经济强市,往往都是高校收割机。高校跨省开办分校,对于高校本身或许是好事,对于沿海城市意义更大,但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却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更不利于教育均衡。除此之外,在教育部门看来,跨省异地办学的弊端还有很多。诸如稀释高校原有优质教育资源品牌,学校摊大饼式发展导致治理水平下降,异地校区难以有效共享原有教学科研资源和校园文化资源,办学积淀积累薄弱等等。为此,早在2017年,教育部门就开始叫停跨省异地办学。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
2023年11月27日
其他

这是全国“最敢生”的地方

文|凯风谁在“为国生娃”?01哪些省份人口还在增长?近日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及各地最新的统计年鉴,披露了完整的生育数据。在内地31个省份中,只有11个省份自然人口仍旧保持正增长,而负增长的省份从去年的13个增加到20个,超过半壁江山。而在11个正增长省份中,西部地区占了半壁江山,而经济大省只有广东、浙江、福建跻身其中。无论是传统生育大省山东河南,还是最发达的江苏上海北京等地,自然人口都罕见落入了下降区间。至于一向被视为生育风向标的东北,并无任何意外,从出生率到自然增长率,双双垫底,而黑龙江更以3.34‰的出生率位列倒数第一,这一数字已低于日韩等国家。注意的是,这里涉及的都是自然增长人口,即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未考虑到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为各地最大的人口基本盘。众所周知,一省人口规模的变化,由自然增长人口与机械人口增量构成。所谓机械增长,指的是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过去10多年来,虽然“孔雀东南飞”的趋势有增无减,但几乎所有省份人口都保持正增长,背后正是高出生率带来的贡献。一旦出生率走低,而死亡率随着老龄化率攀升而位居高位,自然增长人口陷入负增长区间,如果没有外来人口托底,常住人口也会陷入负增长。所以,在不远的将来,抢人大战只会愈发白热化,而不会有任何缓解的迹象。02谁是“最敢生”的地方?从出生人口来看,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的出生人口位列全国前五,其中广东是唯一破百万的省份。与之对比,同为全国TOP5人口大省的山东、河南、江苏、四川,2022年出生人口分别为68.2万、73.3万、44.5万、53.5万。自此,广东连续5年蝉联全国第一生育大省,且连续40年出生人口破百万,以占全国8.9%的常住人口,贡献了11%的出生人口,足以称得上“最敢生”的省份。而在五六年前,山东、河南一度轮流问鼎生育大省之位,出生人口高峰时期多达170万之多。广东的出生人口之多,超过了江浙沪“包邮区”的总和。数据显示,长三角的江浙沪“包邮区”总人口规模高达1.76亿人,为广东的1.4倍,但出生人口合计仅有96.5万人,不及广东一省的体量。出生人口的多少,既与敢不敢生有着密切关系,但也离不开人口总量的托底。如果抛开总量来看出生率,谁又是全国“最敢生”的省份?整体来看,西部地区出生率整体高于东部地区,内陆地区普遍高于沿海地区,欠发达地区明显高于发达地区。不难看出,出生率最高的省份——西藏、宁夏、青海、贵州,均位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历来都是生育率最高的地方。不过,由于人口基数相对有限,这些地方的人口增长势头,难以对冲人口大省负增长带来的影响。在出生率最高的10大省份中,只有广东一个沿海经济大省,而长三角三省一市整体位于中下游,江苏、上海、天津等地仅高于东北地区。这种格局已经存在多年,未来或将长期存在。03广东为何最敢生?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生活越富裕,城镇化程度越高,社会越开放,观念越进步,生育意愿就越低,发达国家的经历已经证明这一点。在我国,西部省份与沿海省份出生率的悬殊证明了这一点,而江浙沪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走势验证了这一点。然而,广东,却成了唯一的例外。在广东,无论是广府地区,还是潮汕地区,出生率普遍都高于全国水平,深圳出生率位居各大城市之首,而汕头的出生率也稳居普通地级市前列。汕头等地位居前列,得益于浓厚的生育文化。潮汕地区,宗社制度保存相对完整。这种传统,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机制,为生育政策提供了一定弹性空间,在当下又让“多子多福”的传统得以保留。而深圳等地的遥遥领先,则不无“孔雀东南飞”带来的人口流入效应。人随产业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东成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和工业第一重镇,大量外来人口不断涌入。这些人又以年轻人为主。在不断抬升人口总量的同时,还让广东保持着相对独特的人口结构。七普数据显示,广东外来人口总规模高达2962万人,占总人口的1/4左右。广东的人口虹吸效应,遍及整个“泛珠三角地区”,每8个广西人、每13个湖南人就有1个来到了广东。这些外来人口,尤其是年轻人,主要集中到了经济产业相对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带动这些城市成了全国外来人口最多、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地区。根据最新发布的《广东统计年鉴2023》,广东60岁以上人口仅为13.45%,而全国已经接近20%,江浙沪地区普遍超过20%乃至更高。得益于优秀的人口结构,广东不仅成了出生人口贡献最大的省份,也成为全国养老金调剂、财政转移支付净贡献最大的地方。04江浙沪地区,怎么了?在《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中,我曾用“二十岁的珠三角,四十岁的长三角”来形象概括两地的人口格局。长三角出生率过低,背后主要是经济发达、城镇化率高、人均预期寿命高的因素,这是国际惯例。问题,珠三角与长三角相比经济同样发达,为何依旧保持人口高增长?相比生育意愿,当地过去生育政策执行力度过严,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20多年前的政策,足以影响到20多年后的生育格局,一个表现是江浙沪地区的育龄人口远远低于广东。同时,发达的经济,让长三角地区的人均预期寿命领跑于全国,老龄化率居高不下。根据《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整理的数据,全国最“老”的城市,不在东北,而在江苏。根据七普,2020年,江苏南通老龄化率高达22.67%,超过东北所有地市,位居全国第一。不过,虽然自然人口负增长,但背靠强大的经济产业人口,江浙沪地区一直都是人口流入地,外来人口的涌入,弥补了本土人口生育的不足。今年以来,江浙沪地区全力投入抢人大战。浙江放开了除杭州市区之外所有地方的落户限制,江苏放开了除南京、苏州城区之外的落户限制,连一向门禁森严的上海也放下了身段。而人口流失相对较多的安徽,更是喊出了“千方百计防止人才流失”的口号。新一轮抢人大战,呼之欲出。-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第16个“副省级市”,突然出现了这个超级大省,正在疯狂建机场中国最富的三个城市,又联手了别急了,这是全国平均工资的真相改名!又一所“省会大学”,诞生了
2023年11月25日
其他

改名!又一所“省会大学”,诞生了

文|凯风中国高校,正在迎来“改名潮”。01每一座经济强市,都渴望拥有一所以城市冠名的大学。日前,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发布公告称,拟同意合肥学院更名为合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更名为浙江科技大学,嘉兴学院更名为嘉兴大学等。这意味着,经过七八年的漫长征战,合肥终于拥有了以城市直接命名的高校,成为我国第12个坐拥“省会大学”的省会城市。作为新晋崛起的万亿城市,合肥共有19所本科高校,其中包括3所双一流大学,且中科大威名在外,但总体高校实力与其他强省会还有一定差距。这种背景下,合肥着力打造“省会大学”,以此提升自身的教育能级,同时彰显省会的存在感,就成了必然选择。毕竟,城市与高校相互成就,一所知名高校,尤其是以城市直接命名的高校,对于城市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02谁是下一所“省会大学”?目前,我国内地共有19所以省会命名的本科高校,其中严格意义上的“省会大学”只有12所,合肥大学是最新的一个。这些高校中,既不乏以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为代表的985高校,也有以郑州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为代表的新晋双一流高校。在各自城市乃至所在省份,这些高校多数都是领头羊般的存在,对于彰显城市知名度、吸引人才乃至科学基础设施的作用同样不容低估。正因为“省会大学”众多意义的存在,这些年,从长沙到西安,石家庄到太原,从昆明到南宁,无不将建设省会大学作为追求。长沙正在推动“长沙学院更名为长沙大学”,西安则在力争将西安文理学院改名为“西安大学”;而南宁学院创建南宁大学、昆明学院建设昆明大学、太原学院更名太原大学、石家庄学院更名石家庄大学的传闻,同样不绝于耳。然而,在众多强省会中,杭州或将成为最大的例外,世间已无杭州大学。要知道,早在211工程启动之初,浙江就有3所高校入围或进入预审名单,除了众所周知的浙江大学之外,还有杭州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然而,1998年,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大学。这一举措,在将浙大推上TOP3大学的高位时,杭州大学也失去了自己的名字。03大学为何兴起改名潮?大学改名,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多年前,就有一众高校借助合并完成了名称的升级换代,如今高校改名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最为主流的,当属从“学院”升格为“大学”。据不完全统计,十四五时期,全国至少有60所学院寻求更名为大学,其中不乏省会城市和经济强市。过去几年,“省会大学”只有合肥完成了突围,而非省会大学成功的案例更多,如嘉兴学院升格为嘉兴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更名为信阳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更名为福建理工大学等。从“学院”升级为“大学”,究竟能带来什么?众所周知,在国外,大学与学院并没有实质性区分,多以学科设置进行界定。大名鼎鼎的麻省理工学院、常青藤名校里的达特茅斯学院,世界顶尖的伦敦政经学院,不叫大学,也未堕其威名。然而,在我国,大学与学院,只有一字之差,但无论是办学层次还是综合实力乃至影响力,都截然不同。学院与大学,虽说都是高校,但有着明确的层级之别,不仅办学规模、学科设置存在明显差异,而且教育经费、科研属性都有着实质性的差别。据教育部规定,办学规模上“称为大学的”,要求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且一般至少应具有10个硕士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西安文理学院升格为西安大学,之所以迟迟未能推进,“缺少硕士点”成了最大的拦路虎。而长沙学院升格为长沙大学、昆明学院升格为昆明大学,也是卡在硕士点数量、国家级奖项、重点学科等个别硬性指标上。不过,随着各地加大力度扶持,这些地方多数只差临门一脚。在合肥大学升级之后,这些地方有望陆续突围。所以,从学院更名为大学,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升级,而非为了面子那么简单。04与“省会大学”的突围相比,还有一众地方高校,寻求校名的全面升级,以此提升知名度。一言以蔽之,能用省字头的,绝不用地市;能用区域冠名的,绝不用省份;如果能用“国”字头,那就更是求之不得。与之对比,还有大量地方高校,试图摆脱地级市的羁绊,朝着“省”字头乃至区域冠名迈进。这其中,泸州医学院的更名之路,最具传奇色彩。这所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的普通院校,不仅完成了从学院到大学的跨越,更实现了从地级市到省份再到区域冠名的传奇。泸州医学院,最早寻求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却因简称近似,而遭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川医)的反对,即使获得教育部批复,且新校门、新校徽都已正式出炉,但最终仍不了了之。原本所有人以为泸州医学院只能回归“泸州医科大学”之时,这所高校悄然挂起了“西南医科大学”的招牌,虽然又遭到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反对,但最终得以成行。这一传奇,激励了无数高校,一众地方学院前赴后继,踏上改名之路,如今成功者不在少数。仅今年以来,就有潍坊医学院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获得教育部的批复。当然,无论对于高校还是城市来说,更名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从大学到一流大学还有着漫长的距离。-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第16个“副省级市”,突然出现了撤区复镇!这个地方,打响第一枪这个超级大省,正在疯狂建机场中国最富的三个城市,又联手了别急了,这是全国平均工资的真相
2023年11月22日
其他

别急了,这是全国平均工资的真相

文|凯风谁是全国平均工资最高的省份?01近日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完整披露了各省市、各行业的平均工资情况。可以看到,无论京沪还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非私营单位与私营单位之间,工资差距普遍都在2倍左右,最高的甚至接近2.5倍。单看城镇非私营单位,京沪遥遥领先,平均工资双双超过20万元,而西藏、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也在12万元以上。以月来折算,这些省份平均月薪都在1万元以上,京沪更是逼近2万元,如此之高的收入,与日常感受相背离,让许多人生出“拖后腿”的感觉。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先看第一个问题,不同单位之间的工资悬殊,为何如此巨大?这背后,更多是统计口径所致,城镇非私营单位不等同于体制内,非私营单位也不是民营企业或个体户。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标准,城镇非私营单位,涵盖国有单位、集体单位、股份制企业、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可以视为大中企业和单位的集合体。无论是“三桶油”、三大运营商等大型央企,还是阿里巴巴等大型民营企业,抑或特斯拉等外资企业,还是富士康等港澳台资企业,都囊括在内。与之对比,城镇私营单位,主要是私营企业,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工资与大型企业之间存在悬殊也就不难得到理解。再看第二个问题,为何许多人感觉“拖后腿”了?究其原因,平均工资,是典型的“平均数”,自然存在“被平均”效应,一些极端的数据,会拉大整体的平均数值。就像姚明和潘长江的平均身高,足以超过全国90%以上的人,平均数天然存在局限性。此外,平均工资是税前工资,而非到手工资。税前,即扣除五险一金之前的工资,与最终的到手工资之间存在20-30%的差距。显然,“中位数”收入更为合理。居于中间位置的数据,足以代表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数据并未直接对外披露。此外,平均工资的统计,只涵盖了单位人员,大量的个体户、自由职业者都不在其列,自然也让数据显得更高。02那些省份,平均工资最高?中国地域广阔,不同省域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不尽相同,自然存在差距,这一差距不仅体现在GDP总量上,也体现在人均GDP、人均收入、平均工资等指标上。整体来看,各省份的平均工资,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均GDP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也存在很多例外。京沪等地之所以遥遥领先,并不难理解。毕竟,全国工资水平最高的三大行业都云集了一线城市:互联网及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但令人意外的是,西部地区的平均工资整体力压中部,而西藏、河南的排位又显得极其突兀。我国共有四大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平均工资最高的为东部,其次为西部、中部和东北。东北地区垫底并不令人意外,意外的是,西部地区的平均工资竟然超过中部,无论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都是如此。这在省域统计中也可见一般。单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全国平均工资最高的10大省份,东部占据6席,西部占了4席,中部和东北都是颗粒无收。更令人意外的是,西部平均工资最高的省份,不是四川重庆陕西等经济大省,而是西藏,就连青海、宁夏也稳居前列。不只如此,西藏平均工资力压西部群雄,放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不仅超过了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而且力压身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同样令人困惑的是,平均工资最低的5个省份,除了东北的黑龙江、吉林之外,其他3个都花落中部:山西、江西、河南。最令人意外的是,作为经济第五大省的河南,平均工资竟然在全国垫底,不到西藏的一半,仅为京沪的三分之一左右。03西部地区平均工资为何这么高?西藏靠什么力压粤苏浙?西藏最为典型。西藏的平均工资之高,并非第一次出现,而其人均养老金收入更是力压京沪,位居全国之首。问题在于,西藏是我国经济最薄弱的区域,无论是GDP总量、人口规模还是财政收入水平,都只相当于东部地区的普通地级市。然而,作为边远高寒地带,环境相对艰苦,加上肩负国防重任,战略意义重大,因此给予大量的转移支付,并非没有理由。根据统计公报,2022年,西藏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179.63亿元,但支出高达2592.98亿元,这其中巨大的缺口,多数都要靠转移支付来填补。同时,考虑到艰苦的环境,同时为了吸引人次流入,在西藏,许多单位一般在基础工资之外,都有额外补贴,工资水平高于内地一般地区。此外,西藏的单位数量远低于东部地区,主要都是国企及行政事业单位,私营或民营企业不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平均数。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西藏只有4.7万个法人单位,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类就占了1/4强,企业单只有2.8万个。其实,整个西部地区,尤其是人口规模较小的欠发达省份,基本都是如此。作为我国转移支付的主要受益方,西部在为东部贡献煤炭、天然气、电力的同时,享受来自东部地区的转移支付。这正是大国一盘棋的体现。04中部地区为何不及西部地区?河南为何会垫底?论经济总量,河南是不折不扣的第五大省;论人均GDP,河南也排在全国中游,并不弱于西部省份。这背后,一方面是统计因素所致。平均工资只统计了单位,且存在明显的“平均数”效应,高新产业越发达的地方自然就越高,但行政事业单位、国企人员占比高的地区,同样也会居高不下,这正是东部和西部平均工资较高的不同侧面。如果看所有行业更为真实的中位数,河南大概率能跻身中游,而西部地区或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另一方面,考虑到产业结构的影响,农业大省的定位,始终是难以绕开的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大行业是信息技术产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及金融业,最低的则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农民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不容否认的是,河南的互联网、金融业、高科技制造业的确不够发达,支柱产业过于传统,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水平。虽然农业收入不高,但在粮食安全中,河南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堪称“大国粮仓”
2023年11月20日
其他

中国最富的三个城市,又联手了

文|凯风中国最富的地方,再次强强联手。01苏锡常,正在变成一个“超级城市”?日前,“苏锡常都市圈轨道交通融合发展规划”在无锡启动,为“轨道上的苏锡常”融合发展按下快进键。这意味着,苏州、无锡、常州的跨市地铁建设有望加速,并将与上海无缝对接,几地通过轨道交通连成一体。届时,苏锡常,不是一个城市,胜似一个城市。苏锡常经济发达,三地GDP总量超过4.8万亿元,整体的人均GDP达到18.8万元,超过沪深,说是全国最富的地方,并不为过。单独来看,全国人均GDP最高的10座城市,苏锡常三地均在列。抛开相对特殊的资源型城市,无锡人均GDP位列全国主要城市之首,苏州超过上海,常州也力压广州杭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城区直线距离只有几十公里,城市地理边界趋于消失,三地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一个整体,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共同闯出了“苏南模式”的威名。经济崛起,苏州晋级2万亿城市,无锡成为万亿城市的领跑者,常州即将晋级“万亿俱乐部”,但在城市能级上,三地都还只是普通地级市,而只有苏州是特大城市。任何一个地方,经济突破之后,必然要寻求城市地位的提升。所以这两年,坊间不断出现
2023年11月17日
其他

这个超级大省,正在疯狂建机场

文|凯风无机场,不枢纽。01市市通机场,正在变成现实。日前,山东正式发布《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35年,运输机场达到16个,覆盖所有设区市行政中心;规划布局100个以上通用机场,覆盖所有县级行政区。这意味着,山东未来要实现“市市通机场”。我们常说额机场,指的是运输机场,即大型民航机场,以旅客、货物运输为主。与之对比,通用机场建设门槛不高,一般服务于直升机、小型飞机以及未来的无人驾驶飞机,多服务于空中通勤、工农林业。因此,山东要建100个以上通用机场,并不夸张。在湖南、新疆等地的规划中,通用机场的规划目标都在100个以上。与之对比,山东要在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的基础上,完成“市市通运输机场”,无疑更有难度,也更能体现打造航空大省的雄心壮志。作为经济大省,山东共有16个设区市,目前已有10个城市拥有运输机场,总量位居华东地区首位。市市通机场,这意味着没有机场的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枣庄,将迎来超级利好。其中,枣庄机场先行一步,不仅被纳入国家民航十四五规划,而且已于去年底开始动工,预计将于2025年建成通航。聊城机场其次,目前选址已经确定,项目进入审批立项关键环节,未来一两年有望正式动工。其他机场虽然还处于前期工作阶段,但都已被纳入省级或国家级规划,且被视作重点工程,有望顺利推进。届时,山东将成为东部地区首个“市市通机场”的大省。02“双机场”,正在成为超大特大城市的标配。对于山东这样一个超级大省来说,“市市通机场”还不够,作为龙头的济南、青岛两个特大城市,还要超前谋划第二机场。目前,我国只有北京、上海、成都三个城市拥有双机场,而包括广州、重庆、南京、昆明、郑州、西安在内的众多一二线城市,正在谋划双机场。如今,济南、青岛也加入这场竞夺战中。我们说的双机场城市,指的是大型运输机场,吞吐量要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机场级别至少是4E级和4F级,一些小型机场以及更简单的通用机场并不囊括在内。目前,我国至少有24个地市拥有两座及以上机场,四川的阿坝州、新疆的巴州都在其列,但机场级别普遍较低、航线有限,只有北京、上海、成都够得上严格意义上的“双机场”城市。济南、青岛是否需要打造第二机场?是否要建第二机场,不能凭空而来,客流量始终是第一考量因素。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都是旅客吞吐量超过千万人次的超级枢纽,疫情之前青岛机场更是达到2550万人次的纪录。从机场级别来看,青岛机场是山东唯一的4F级机场,目前济南机场只是4E级,改造之后将达到4F级。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还是一个新机场,刚在2021年从流亭机场转场而来,机场远期规划目标为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目前还不到一半,空间仍旧巨大。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正在进行二期改扩建工程,改造完成后能够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保障需求,可承载的空间仍旧巨大。事实上,除了上海、广州等城市既有机场空间趋于饱和之外,有了建设第二机场乃至第三机场的现实迫切性,大多数城市都没有再建新机场的必要性。所以,从当下来看,无论济南还是青岛,都没有建设第二机场的必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未雨绸缪展开超前规划,未必没有道理。03拼命建机场的不只是山东,还有广东、新疆、河南等地。中国是机场大国,但绝大多数机场都布局在中西部地区,很多东部的经济大省,乃至经济强市,机场数量都相对匮乏。根据民航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在内地31个省份中,只有7个省份拥有10个及以上机场,除了山东和黑龙江,其他全部都在西部。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江苏,都只有9个机场;而户籍人口第一省的河南,更是只有4座机场,在一众省份中垫底。在此背景下,一众省份开始了机场跃升之路。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机场集中于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需要补短板。根据规划,广东将形成“3+4+8”的运输机场布局,这意味着在目前的9个机场之外,还要新建6个机场。这6个机场,包括选址佛山的广州第二机场,以及深化云浮、清远连州、肇庆怀集等机场研究工作,谋划布局建设河源、汕尾机场。新疆,则是全国机场数量最多的省份,但对于一个地域面积9倍于广东的西部大省来说,机场还不够。根据规划,新疆未来三年还要再建8个机场,到2025年民用机场数量将达33个,稳居全国之首。作为我国面积最大、地域最为广阔、地形最为复杂多元的省份,“市市通机场”远比“市市通高铁”更有性价比。而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机场数量在全国垫底,建机场的需求更为迫切。目前,河南只有郑州、洛阳、南阳、信阳4座民用运输机场,而未来的规划目标是10座。目前,安阳红旗渠机场即将通航,周口机场开始选址,其他机场也在路上。04为何都在拼命建机场?目前,我国境内运输机场达到254个,覆盖92%以上的地级市,航空服务覆盖全国88%的人口和93%的经济总量。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运输机场将将达到270个,而2035年,有望突破400个。即使如此,我国机场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全球航空业最发达的美国,民用运输机场超过500个,而大大小小的通用机场更有2万个之多。对于省市来说,拼命建机场,无论对于投资还是长远经济的发展,都有好处。作为超级流量入口,有无机场、机场多少、吞吐量几何,一直都是决定城市综合交通能级的重要指标。机场,不仅意味着商贸往来的便捷程度,还能带动物流产业以及航空制造相关产业的发展,助力临空经济的崛起。广州之所以能稳居一线城市之位,坐拥航空、航运和高铁枢纽为一体,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乃至非洲最大的门户枢纽,就是原因之一。成都、郑州能成为内陆地区的开放高地,外贸突飞猛进,与航空物流、中欧班列等新兴物流开拓出的空间不无关系,打破了港口匮乏带来的限制。所以,拼命建机场,既是各地补充交通短板的现实需要,也是超大特大城市争夺流量入口的需求。当然,机场,只是为发展增添了筹码,不代表一切。毕竟,没有机场,也没影响中国最强地级市的发展。-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这个国家中心城市,又“爆”了万亿城市,也绷不住了第16个“副省级市”,突然出现了撤区复镇!这个地方,打响第一枪
2023年11月14日
其他

撤区复镇!这个地方,打响第一枪

文|凯风城市,不会一直扩张。01撤区复镇,打响第一枪。日前,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撤销非建制区设置,恢复枫溪镇建制,回归潮安区管辖。未来,潮安区将以枫溪镇为县域副中心,联动周边陶瓷产业重镇,打造重要增长极。从乡镇升格为县市区的并不少见,但从县级区变成镇的,近年来还是头一遭。撤区复镇,是行政降级,还是“逆城市化”,抑或存在别的因素?事实上,枫溪区,虽然名为“区”,且一直行使县级区的职能,但并非正式的建制区,而是当地自行设立的“准行政区”,未能获得民政部门批准。早在2019年,面对网友咨询,广东省民政厅就曾明确回复,“潮州市枫溪区不属于行政区划建制区,是潮州市自设的经济功能区”。这要从历史说起。1991年,汕头市一分为三,潮州、汕头、揭阳“三市鼎立”的格局就此形成,潮州升格为省辖地级市,下辖潮安县、湘桥区、饶平县,枫溪镇最初为潮安县政府驻地。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加上有着千年积淀的陶瓷生产历史,枫溪镇迅速成长了粤东地区最大的陶瓷产业基地,经济快速增长,传统的乡镇建制,无法适应发展需求。为此,1995年,潮州市设立潮州市枫溪区,其行政领导机关为“潮州市枫溪区管理委员会”(行政正处级单位),是市的派出机构,行使县级区职能,枫溪自此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期。枫溪区虽然在当地几乎无人不知,但长期以来,无论是国家的行政区划名册,还是广东省相关统计年鉴中,都无其名。事实上,在全国与枫溪区一样的“准行政区”还有不少,如张家口塞北管理区、许昌市东城区、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怀化市洪江管理区等等。这些区多数形成于一二十年前,或为刺激经济发展,或为便于林区、矿区、风景区管理,或因国营农场改制而来,但未得到民政部门批准设立。这些“准行政区”,只有一部分最终升格为法定的行政建制区,还有一部分维持现状,但由于不是一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受到限制,影响了长远发展。此前《潮州日报》曾发文指出,启动枫溪区撤区建镇,为潮州发展扫清历史障碍。就此而言,枫溪区率先“撤区复镇”,无疑是极具魄力的改革之举。02从区到镇,意味着什么?从区到镇,行政级别自然随之下降,但从一个地方自行设立的“准行政区”,到国家认可的建制镇,意义完全不同。在作为“准行政区”时,枫溪区虽然是“县级”,但只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由于不是建制区,不是一级政府,只能行使部分职能,在国家行政体系中也相对尴尬。而作为建制镇,财权、事权、规划权都相对独立,对经济发展有着更强的决策权,更契合做大镇域经济的时代潮流。目前,广东省正在全面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国千强镇”在其中被赋予重任。广东是我国镇域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根据2023年全国千强镇名单,广东共有112个镇全国千强,28个镇位居全国百强镇。这些经济强镇,绝大多数都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地区仅有8镇入围,粤东7镇、粤北1镇,粤西则颗粒无收。粤东西北的千强镇包括:汕头市海门镇、谷饶镇;潮州市彩塘镇、枫溪镇、凤塘镇、浮洋镇;汕尾海城镇;清远市石角镇。可见,在镇域经济中,广东也面临着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难题,而“百千万工程”的重点就在于破解这种不平衡,粤东西北的强镇必然会受到重视。枫溪镇正是其中之一。潮州是我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之一,而潮州陶瓷的重心就在枫溪。枫溪的陶瓷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最具活力、发展最快、规模最大、产品最齐全的陶瓷产区,是国内外工艺瓷、卫生洁具重要生产基地,更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瓷的生产和出口基地。所以,在新的官方定位中,枫溪镇被定位为县域副中心,获得了“以枫溪镇为中心,引领联动周边陶瓷产业重镇,打造辐射带动潮安全域重点镇、特色镇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重任。背靠特色产业,依托“百千万工程”,从区到镇的枫溪,丢掉了“面子”,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03潮州的“撤区设镇”,与东北的“撤区设县”有何不同?这一举措,让人想起东北地区的“撤区设县”、“撤街设镇”,其实两者有着实质性不同。潮州的“撤区设镇”,更多是行政区划的归位,解决的是历史遗留问题,重在理顺不同区域的行政关系,得以轻装上阵。与之对比,东北地区无论是
2023年11月12日
其他

第16个“副省级市”,突然出现了

文|凯风城市有大小之别,更有行政级别之分。目前,我国共有600多个城市,自上而下,可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此前,我国共有15个副省级市,包括广州、成都、济南、沈阳等10个省会,以及深圳、宁波、青岛、大连、厦门等5个计划单列市。随着城市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沿海经济强市和中西部强省会渐次崛起,不断寻求晋级副省级的可能。万万没想到,最终突围的是西部边陲的一个自治州。日前,针对网友关于新疆伊犁州行政级别的问题,伊犁州政务服务管理局更新回复称,经该局核实,伊犁州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建制。就在一个月之前,当地曾澄清“伊犁州的行政级别为正厅级”,此番更新表述为“副省级”,意味着第16个副省级“市”真的出现了。为何是伊犁?谁是下一个副省级市?01副省级市,可以视为历史遗留产物,也是特定历史阶段城市地位的体现。副省级市,产生于1994年,其前身为计划单列市。从1954年到1993年,我国共设立了14个计划单列市,包括广州、武汉、沈阳、哈尔滨、南京等省会城市。1994年,这14个计划单列市与杭州、济南一并被定位为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仅保留深圳、重庆、宁波、青岛、大连、厦门6个。随着1997年重庆升格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仅剩5席,而副省级省会定格为10席,15个副省级城市就此定型。10个省会:广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济南、西安、沈阳、长春、哈尔滨。5个计划单列市:深圳、宁波、青岛、大连、厦门。可以看到,东北“F4”全部在列,而郑州、长沙、合肥、福州等万亿强省会未能入围,而苏州、无锡、佛山、东莞、泉州等最强地级市也不在其中。从1994年至今,27年过去,除了伊犁州这个相对特殊的案例之外,内地没再增加过一个副省级市。如今,全国经济发展可谓天翻地覆,区域经济格局早已不同于往日,一些普通省会、地级市脱颖而出,经济总量远超传统的副省级城市。前者的代表如郑州、长沙、合肥、福州,后者的代表如苏州、无锡、佛山、东莞,实力超过了多数副省级市。经济后来居上,寻求城市地位和能级的提升就成了必然。晋级副省级市,则是最关键的一环。所以,近年来,来自河南、湖南、新疆、福建、甘肃等地的代表委员先后提出建议,将各自省会郑州、长沙、乌鲁木齐、福州、兰州升格为副省级市。关于中国城市行政级别、城市能级的深度剖析,可参阅我的新书《中国城市大变局》。02伊犁州,为何“突然”成了副省级?之所以说是突然,一方面是因为经济体量不大,不太符合对副省级市的传统认知。伊犁州大名远播,当年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伊犁河谷的事迹彪炳史册,时至今日,那拉提草原、赛里木湖、独库公路仍是川流不息的打卡点。但论GDP总量,伊犁州还不到3000亿元,止步于全国百强市之外。不过,能否晋级副省级,并非以经济论英雄,战略定位、行政治理的现实需要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另一方面,伊犁州到底是什么行政级别,不仅民间莫衷一是,就连官方在短短一个月时间也给了两个答案。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在于伊犁州的行政区划极为复杂,超出了通常的“省—市—县—乡”的传统架构。伊犁地处新疆,属于自治州,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州在行政级别上,与地级市、盟、地区等相当,都是地级行政区。不过,伊犁州虽然相当于市,但却是全国唯一既辖地区、又辖县市的自治州。官网显示,伊犁州下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以及11个直属县市。根据国民经略创始人凯风新书《中国城市大变局》分析,无论是副省级市还是普通地级市,都只下设市辖区、县及县级市,而不会再有地级市层面的建制。广州下设11个市辖区,为典型的“无县城市”,成都则有12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3个县,极少的例外是东莞这样的“直筒子市”——不设区不辖县,直接就是镇域。伊犁的情况更为独特。伊犁是自治州,而下辖的塔城和阿勒泰都属于“地区”,都是属于地级行政区的一种,与地级市相当。“地区”这个词老一代人想必不陌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遍地都是“地区”,后来经过一场声势浩大的“地改市”,才形成如今省市县乡的主要行政架构。地区与地级市的最大不同,就是地区政府被称为“行政公署”,一把手为“专员”,多为省的派出机构,没有自己的人大和政协,而地级市则是“四大班子”齐整。既然塔城、阿勒泰地区都是厅级机构,如果伊犁州仍是厅级单位,那么就形成了“厅级辖厅级”的套娃式架构,或许不利于管理。而在此之前,伊犁州的主政官员多数都兼有自治区委常委、政协副主席等副省级职位,与一些经济强市一把手兼任省委常委,不乏相似之处。事实上,这一格局的形成,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新疆行政区划极为复杂,既有传统行政区又有兵团城市,再加上地广人稀,考虑到稳定治理等因素,最终形成了当下的区划体系。如今,伊犁州被明确为副省级,或将有利于其行政架构的理顺。不过,长远之计,仍旧是塔城、阿勒泰等地区“撤地改市”。新疆十四五规划提出,优化行政区域设置,有序推进撤地设市。当然,塔城、阿勒泰如果最终完成“撤地设市”,是否还会接受伊犁州的管理,仍旧悬而未决。03晋级副省级市,到底有什么好处?抛开伊犁州这个特殊的案例不谈,为何那么多省会和经济强市,纷纷谋求晋级副省级之路?最直观的好处,当属行政级别的提升。一般而言,地级市多是厅级单位,而副省级城市则高出半级,主要领导均为副部级,下属各区、局等单位同样高出半级。能否成为副省级,不仅意味着相当的直接晋升的可能,还能带来更强的资源配置能力。无论是向上争取国家项目还是延揽更多产业,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利好。此外,升格为副省级,意味着管理权限的提升。副省级城市,一般都享有部分省级管理权限;如果能成为计划单列市,财政单列,税收直接与中央进行分成,不再经过省一级。广州深圳财政收入的巨大悬殊,背后就不无深圳财政单列的因素。当然,近年来,一些省份开始向省会、经济强市下放省级管理权限。目前,河南已向郑州、洛阳下放数百项省级管理权限;湖南省也分批向长沙市下放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可见,即便没有“副省级城市”的名头,省级管理权限也已在尽可能下放。相反,计划单列市,由于财政单列的原因,与所在省份其他地市的争议日益增多。个别经济并不算强势的省会城市承担起巨大的财政重担,自然引来各种各样的非议,而计划单列市想要进行扩容,也面临各种各样的现实阻碍。这两年,取消计划单列市的呼声不绝于耳,呼吁计划单列市承担更多财政责任的说法更是屡见不鲜。所以,不难推断,短期内,国家层面应该不会再设立副省级城市,更不会再新增计划单列市。对于经济强市来说,与其追求这一名头,不如做大城市能级,以经济实力展现竞争力。-END-国民经略创始人
2023年11月9日
其他

再次领跑!这座城市,凭什么?

文|凯风全力拼经济,谁在领跑?01万亿城市,是观察大国经济走势的重要窗口之一。近日,各地陆续发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有城市一路上行,也有地方不进则退。在内地24个万亿GDP城市中,只有半数城市跑赢全国5.2%的平均增速,其中成都以6.7%的实际增速、7.9%的名义增速,双双位列万亿城市之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成都经济一路“逆袭”,呈现节节攀升之势:从一季度的5.3%到上半年的5.8%,再到前三季度的6.7%,全年有望再上新的台阶。成都,靠什么夺下万亿城市GDP增速第一城?从全国经济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在经济“三驾马车”中,消费撑起了大盘,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3.2%。可见,消费驱动,正在取代投资驱动、外贸驱动,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支撑,而坐拥人口规模优势、超大市场优势,身兼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成都,自然是最大受益者。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成都前三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68.2亿元,同比增长10.7%,分别高出全省和全国1.5个、3.7个百分点。这背后,后疫情时代消费的报复性增长是其一,但大运会、世界科幻大会等国际盛会带来的助力同样不容忽视,而“三城三都”的综合定位,更让成都站上了“消费驱动”的制高点。与消费驱动并驾齐驱的,还有创新活力汹涌、市场活力迸发带来的强劲动能。一方面,自去年再提“制造强市”以来,成都发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局新赛道。根据成都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成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而五大先进制造业同比增长7.6%,其中医药健康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增速更是达到了两位数。今年以来,成都多个重大产业项目上马,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更大助力。据悉,成都今年共布局531个重大产业项目,涉及总投资1.12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54亿元,涵盖医药健康、光伏新能源、航空制造等多个新赛道。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大投资带动大产业。随着这些产业项目开工乃至投产,未来经济还能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新赛道的层出不穷,营商环境的持续提升,带动大量企业涌入成都,带来了强劲的市场竞争活力。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经营主体合计385.17万户,其中,企业总量达157.27万户,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今年以来,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47.8万户,净增涉税市场主体增长95.6%。市场主体的增减,代表的是信心和预期,更是经济活力的体现。这不是成都市场主体第一次高增长。2018年到2023年三季度末,成都市场主体从230万户增加到385万户,连续5年每年新增市场主体超过50万户,增量位列副省级城市首位。有数量更有质量。这些市场主体中,不乏以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上市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为代表的领跑者,成都“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全部跻身全国前十。成都向来以“机会之城”自称,大量市场主体的“用脚投票”,生动体现了这一点。02拼经济,拼的是营商环境,靠的是市场主体。今年以来,“抢企”大战再度爆发,不仅香港罕见成立引进企业办公室,公开表示到内地“抢人、抢企业、抢资本”。上海更是首次奔赴中西部地区招商,首站就选在了成都,打响“逆向招商”第一枪,足见成都的吸引力所在。而在内地,各类招商引资大会更是层出不穷,从长三角到大湾区,从京津冀到成渝双城经济圈,无不如此,“抢企大战”日益白热化,早已成了共识。在这场新的企业争夺战中,谁拥有一流的服务意识、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现代化的新型产业体系,谁就能走在前列,就能实现领跑。日前,成都市温江区召开企业发展大会,以最高礼遇致敬100家优秀企业、100名优秀企业家及13位温江工匠,感谢其在促进增长、转型创新、稳定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以一座城的名义向企业致敬、以一座城的机会与企业共赢、以一座城的力量为企业护航,温江区发出的这些宣言,堪称对新时期“城企关系”的精辟概括,也是整个成都营商环境的缩影和写照。作为“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区”、“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温江营商环境建设在成都乃至四川都走在前列。温江的营商环境建设,用当地的话来说,就是四个“度”——尺度、速度、温度、力度。一言以蔽之,尺度代表的是宽容的市场环境,速度指的是一流的政务效率,温度代表的是政府的服务意识,力度涉及的是政策扶持和兑现。温江提出的“四度”,看似简单,但切中了新一轮“抢企大战”的关键。要知道,早期的招商引资,比拼的多是资源禀赋、土地空间、税费补贴,给钱给土地给资源的“三板斧”,可谓无往而不利。然而,当经济从高增长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传统的粗放型增长失去空间,摊大饼式的发展不合时宜,不仅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税费补贴空间也越来越小,而开发区、自贸区等特殊政策则是可遇而不可求,营商环境就成了关键的胜负手。放眼全国,无论深圳还是杭州,无不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而“一把手”带头招商也渐成潮流。作为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的深圳,营商环境改革已迈入6.0版本,实现了办事从“跑多次”到“最多跑一次”再到“一次不用跑”跨越,更开启了从“不找市长找市场”到“我帮企业找市场”的服务之变。成都虽然不是改革试点,但温江区以敢为人先的魄力,主动开启变革之路。早在2019年,温江区就将创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近年来更是打造了综窗改革、提醒服务等一系列创新探索,得到全市乃至全省复制推广。对标是为了参照,更是为了超越。如今,温江区在很多领域已经先行一步,尤其是“三个都可以”的承诺,更将营商环境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只要是先进地区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都可以参照;只要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放行;只要是不触碰红线底线的,都可以给予容错空间。“三个都可以”,分别指向的是向先进地区学习、“非禁即入”、包容审慎监管。这些承诺,无疑切中了当下的市场心理,让企业得以避免规则模糊、执法弹性、环境复杂多变带来的困扰,稳住预期,也激起企业敢于创新的热潮。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地处西部腹地,但温江从来不局限于一城一地,而是以开放的思维,全面对标东部发达地区,以营商环境重塑区域竞争力。去年以来,成都温江区与广州南沙区唱响“双城记”,主动融入大湾区发展;今年初更是在大湾区建设首个“科创飞地”,开西部地区之先河。借助一流的营商环境,温江市场主体日益壮大,而且越来越强。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2年底,温江全区经营主体个数从6.9万户增长至12万余户,“四上”企业从423家跃升至774家。所以,在营商环境上,成都温江区能与广州天河区、深圳南山区等发达地区同场竞技,并连续三届蝉联
2023年11月8日
其他

万亿城市,也绷不住了

文|凯风再不放开,就来不及了。01当抢人大战变成“零和博弈”,连经济强市都绷不住了。日前,浙江宁波市出台新政,从11月24日起,率先试行居住证转户籍制度,在该市城镇地区连续居住并登记满3年持有《浙江省居住证》,就可申请将户口迁入。与此同时,宁波还全面放开租房落户限制。只要在同一行政区租房满1年,均可申请在租赁房或街道公共集体户落户。据悉,这是宁波继2018年、2019年、2020年、2022年之后再一次放开落户,离零门槛只有一步之遥。目前,宁波常住人口为961.8万人,离千万大关只差临门一脚,放开落户,不无最后冲刺的考虑。如今,在900万人口城市中,汇聚了合肥、南京、佛山、济南、沈阳、温州等一众城市,谁能率先突破万亿,值得关注。事实上,宁波松绑落户限制,并非没有缘由。早在今年8月,浙江省出台落户新政,提出除杭州市区外,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且试行全省范围内社保缴纳、居住时间等户籍准入年限累计互认。这意味着,在整个浙江省,除了杭州市区之外,其他地方都不乏“零门槛落户”的可能,宁波也不例外。一个常识是,落户门槛的高低,虽然不乏政策层面的限制,但往往也是城市人口竞争力的另类指标。要知道,京沪迄今为止都未放开落户;而广东放开落户,广州、深圳除外;江苏省取消落户限制,南京、苏州中心城区除外;山东零门槛落户,济南、青岛除外。而在浙江,“杭州市区”为独一档,宁波着实尴尬了。毕竟,无论是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还是行政级别,宁波与杭州都不相上下,都是副省级城市,同为2万亿城市的有力竞争者,更以“杭甬双城记”著称。原因就出在人口能级上。杭州是新晋的超大城市。根据日前公布的城市统计年鉴,杭州城区人口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成为长三角继上海之后的第二个超大城市。就在同一时期,苏州、合肥城区人口也突破500万大关,与南京一道跻身为特大城市。自此,长三角六雄——上海、苏州、杭州、宁波、南京、合肥,只剩下宁波,别说超大城市,连特大城市也不是。究其原因,宁波虽然常住人口逼近千万大关,但城区人口只有367万人,仅位列I型大城市,与石家庄、南昌、南宁、兰州等处于同一层级。与泉州等地类似,宁波下辖6区2县2县级市,4个县域切走了近半人口,导致市区人口不足。这也成了宁波得以跻身“零门槛落户”城市的原因所在。02比宁波更进一步的是泉州。日前,泉州推出落户新规,取消“中心城区办理房屋备案登记满两年”的限制,只要租赁已登记备案房屋并签订租赁合同,承租人及其直系亲属均可申请落户。这意味着,泉州落户门槛已经彻底放开。无论有房无房,无论有无大学学历,无论市区还是郊区,哪怕只是租房,都能直接落户。泉州是万亿GDP城市,也是百强县、百强镇最多的地市之一,但也是目前唯一没有地铁的万亿城市。泉州没有地铁,与苏州没有机场,一直都是坊间热议的话题,也成了经济强市最大的遗憾。究其原因,强县弱市的格局,造就了泉州如今的局面。泉州外围县域强大,晋江、石狮之名无人不知,福建共有7个百强县,5个来自于泉州,囊括了泉州所有的县及县级市。县域强大,但中心城区就显得相对薄弱,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市区人口规模不足,未能触及地铁建设的最低门槛。根据规定,地铁建设,需要满足GDP超过3000亿元、市区人口超过300万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300亿元三个要求。作为经济强市,泉州GDP早已破万亿,而地方财政收入超过500亿元,这两个要求在多年之前就已达成。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人口。泉州总人口并不少,2022年常住人口达888万人,但市区人口仅为200万人,而城区人口更少。中心城区人口过少,不仅导致地铁建设长期遇阻,也让泉州始终难以跻身特大城市之列,目前只是II型大城市,与芜湖、南阳处于同一层级。这也导致在城市能级上,泉州与福州、厦门都拉开了巨大差距。所以,此番泉州全面取消中心城区落户限制,既有做大总人口规模的考虑,也不乏做强中心城区以提升城市能级的目标。03万亿GDP、千万人口,是高能级城市的标配,坊间以“双万城市”相称。目前,内地共有24个万亿GDP城市,但其中人口突破千万的“双万城市”只有15个,南京、宁波、佛山、合肥、济南、泉州、福州等都不在其列。无论宁波还是泉州,持续放开落户,都在为跻身“双万城市”积蓄更大能量。然而,千万人口看似近在咫尺,最少仅有几十万的差距,但要完成这一跨越,越来越难了。在人口高增长时代,一二线城市年度人口增量动辄数十万,深圳10年之间的人口增量一度超过700万人,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大挪移。然而,当人口大盘见顶,人口竞争变成零和博弈,年度人口增量冠军也不到20万,大多数地市都在零增长边缘徘徊。所以,即使是900万人口城市,想要完成最后100万人的跨越,也需要5年乃至10年,甚至遥遥无期。毕竟,人口增长不再是铁律,人口负增长或将成为常态。要知道,第一个跌出千万俱乐部的城市已经出现了,哈尔滨常住人口从最高峰的1100万左右回落到988万,东北自此再无万亿城市。而在东北,沈阳、长春常住人口虽然都已超过900万,但按照每年几万人的增量,想要完成1000万的跨越,起码还需要10年以上时间。即使在长三角,宁波离千万大关只有32万左右的缺口,按照每年7万多人的增量,也需要5年时间。南京、合肥等地也是如此,人口增长最快的合肥也要3-4年时间。对于泉州等普通地市来说,千万俱乐部或将遥遥无期。所以,无论是抢人才还是托楼市,都是难以避开的选择。当然,放开落户,不等于就能抢到人。在大多数城市,户籍早已形同虚设,失去含金量了。但不放开更不行,相当于在竞争上落后一步。同样,抢人重要,留人更重要,留得住的才真正属于自己,这正是万亿强市拼命放开落户的原因所在。-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再造运河!逆天改命的机会来了官宣!第10个国家级都市圈,来了第25个万亿城市,真的要来了45年来最激烈的“抢企大战”,爆发最新城市GDP,谁晋级,谁掉队了?
2023年11月6日
其他

最新城市GDP,谁晋级,谁掉队了?

文|凯风城市格局,正在加速洗牌。01这是2023年前三季度50强城市:其一,整体来看,前十格局保持不变,但第10城之争,将会愈发激烈。目前,GDP第10城的守门员为南京,天津、宁波、青岛都是有力竞争者。从前三季度经济来看,天津与南京差距有所放大,但宁波、青岛一路向上,势必成了南京新的挑战者。其二,新晋万亿城市,依旧是竞争最激烈的区间。过去几年,济南、合肥、福州、泉州、南通、东莞共同晋级万亿俱乐部,这些城市正在不断拉开差距。从前三季度来看,济南、合肥、福州再次实现晋级,而泉州、南通、西安被赶超,东莞与几个省会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大。值得一提的是,济南、合肥正在不断逼近佛山,这座工业大城如何稳守基本盘,值得关注。其三,在TOP50城市中,徐州赶超唐山,沈阳反超厦门,绍兴连超石家庄、潍坊,太原失守50强。徐州、唐山都是万亿城市的有力竞争者,一个是工程机械之都,一个是钢铁之都,经济容易受到大周期影响,谁能率先晋级万亿,仍存在不确定性。沈阳与大连,都肩负着东北万亿城市破零的希望。如今,大连先行一步,但区位优势更为突出、城市综合能级更强、产业结构更为多元的沈阳,未必没有一争之力。石家庄不乏雄心壮志,接连提出GDP破万亿、重回30强城市的目标,这两年增速也不弱,但东部一些地级市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太原是去年TOP50城市的守门员,但今年前三季度失守50强。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太原GDP为3998.07亿元,实际增速为3%,而名义增速为-0.3%,为少有的名义GDP的省会城市。前几年,太原是能源价格通胀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如今随着能源价格回落,资源型城市和能源大省无一例外受到影响。国民经略创始人
2023年11月2日
其他

第25个万亿城市,真的要来了

文|凯风今年,将有一批万亿GDP城市诞生。01谁是第25个万亿GDP城市?目前,我国内地已有24个万亿GDP城市,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强省会,南北差距、东西差距都极为明显。随着强省会陆续完成突围,万亿城市的战场,终于落到了非省会城市头上,且不再是南方城市独霸天下。在这些城市中,烟台、常州、唐山、徐州、大连、温州,作为9000亿俱乐部和8000亿俱乐部成员,无疑是最有力的竞争者。日前,各地陆续发布三季度经济数据,从三季度看全年,哪些城市最有望率先突围?显然,烟台、常州先行一步,今年跻身万亿俱乐部,基本毫无悬念。去年,两城GDP双双突破950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大幅跑赢全省及全国。仅在前三季度,两城就集体迈过7000亿元大关,烟台名义增量超过500亿元,常州超过400亿元。一般而言,工业大市和外贸城市,四季度经济比重更高。只要年末不出现负增长,可以说稳稳锁定万亿。届时,烟台将成为山东第3个万亿城市、常州成为江苏第5个万亿城市,继而成为万亿城市最多的省份。常州、烟台之后,还有一众城市形成接力之势。根据最新数据,唐山、徐州、大连,都有望在两年左右完成突破,而温州、厦门、沈阳也能在三到四年左右完成突破。事实上,各地对于万亿城市,已有志在必得之心,而且目标时间关口不断前移。作为东北第一个突围的希望,大连可谓雄心勃勃。在今年出台的相关方案中提出,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要突破1万亿元。而承载着河北全省破“零”的期待,唐山被官方文件直接点名。今年4月印发的河北临港产业相关文件提出,到2025年,唐山市迈入全国万亿元城市行列。徐州也将时间放在了2025年。前不久,徐州官方提出,锚定
2023年10月30日
其他

官宣!第10个国家级都市圈,真的来了

文|凯风又一个国家级都市圈落地。01这一次,给了中部地区。日前,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透露,《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近期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成为全国第10个获得复函的都市圈规划。这意味着,中国户籍第一大省,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级都市圈,而郑州都市圈也成了北方已获批的最大的国家级都市圈。城市群、都市圈正在成为新一轮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但不是每一个城市群和都市圈,都能称为“国家级”。根据规划,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群多达19个,而都市圈更是超过30个,而如今正式跻身国家队的不到三分之一。是否成为国家级,看的不是圈大圈小,而是取决于相关规划是否获得国家层面批复。以此为标准,目前,全国只有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杭州、沈阳、郑州等10个都市圈先后获批。郑州被官宣成了第10个国家级都市圈,那么在此之前就已出台相关规划的青岛何去何从?一个月前,山东省印发《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有媒体据此表示青岛都市圈成了我国首个非省会的国家级都市圈。然而,迄今为止,无论是国家发改委官网,还是地方公开报道,都未明确这一规划是否获得批复,青岛都市圈是否跻身国家队存疑。这种背景下,郑州率先一步,宣称成为第10个国家级都市圈,未必没有道理。国民经略创始人
2023年10月27日
其他

最新GDP,谁在狂飙,谁掉队了?

文|凯风谁在挑起全国经济大梁?01这是2023年前三季度各大省份GDP数据:从全国经济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全国GDP总量达91.3万亿,实际增速5.2%,名义增速为4.9%。从省域经济来看,广东江苏仍旧强者恒强,而广东将率先突破13万亿大关。此外,山东浙江你追我赶,四川湖北安徽表现抢眼,而海南西藏GDP增速遥遥领先。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哪些重要变化?第一大变化是,湖北反超福建,重回季度GDP第7大省。此消彼长背后,一方面得益于湖北在后疫情时代的强劲恢复预期,另一方面则与福建遭受的外贸冲击不无关系。其实,去年全年,湖北GDP已经实现对福建的赶超,而今年前三季度则将这一优势继续扩大。第二大变化是,四川,正在不断逼近河南。去年前三季度,四川与河南的GDP差距还有7000多亿元,如今已经缩减到3400亿元。事实上,四川消费总额已经先行一步,赶超河南,跻身第5大省。前三季度,四川社消总额达1.89万亿,以微弱优势超过河南的1.87万亿。第三大变化是,能源大省不再狂飙,多数省份GDP增速不及全国。过去几年,西北能源大省,当属全国最为亮眼的增长明星,两位数增长的比比皆是。如今,从名义增速来看,内蒙古回落到4.2%,而陕西、山西分别回落到0.8%、0.1%。可见,能源大省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经常随着产能周期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而波动,这在过去已经发生过很多次。国民经略创始人
2023年10月26日
其他

291万人争抢!铁饭碗,又稳了?

文|凯风铁饭碗,仍然很“铁”。01国考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日前,2024年国考报名结束,报名人数初步统计高达291万人,刷新历史记录,与2019年的138万相比,总体人数翻倍。与之对比,2023年国考招录人数为3.96万人,综合平均竞争比达到66:1,最热岗位达3572:1,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好消息是,报名人数井喷背后,国考招录人数也呈现扩张之势,连续5年扩招。2020年度到2024年度国考,计划招录人数依次约为2.4万、2.57万、3.12万、3.71万、3.96万。在这些岗位中,最大的贡献者当属税务系统。去年和今年,国考税务系统分别招录2.5万人、2.4万人,占总招录岗位的6成以上。而最热门的竞争岗位同样来自税务系统,“宁夏调查总队业务处室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只招录1人,却有超过3500人报名。究其原因,门槛低是核心。虽然岗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但对于政治面貌、基层工作年限、服务基层项目等均无限制,因而引来热捧。然而,这样的岗位只是少数。这几年,虽然破除学历歧视、年龄歧视的呼吁不绝于耳,但国考门槛整体仍在逆势抬升。一个表现是,国考留给大专生的岗位不到100个,而仅限研究生的岗位却创下历史新高。据澎湃新闻统计,自2020年至2024年,大专学历可报考的职位占总职位的比例从2.6%下降至0.3%,仅限硕士博士学历的岗位从4%左右增加到6.8%。显然,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毕业生蜂拥而入,供求失衡之下,国考门槛只能水涨船高。02公务员持续扩招,为何“砸碎铁饭碗”的说法广为流行?前不久,山西、湖南、湖北、安徽、青海、黑龙江等地率先精简编制、清理非编人员,一时之间,打破“铁饭碗”的消息不绝于耳。多个行政部门被撤并精简,部分事业单位编制被缩减,有县域缩编人数超过千人,而清理非编人员的规模更是上万乃至数万计。可见,砸碎铁饭碗并非空穴来风,但为何公务员仍在扩招?事实上,率先对“铁饭碗”动手的地方,多数都是人口小县,或陷入人口持续减少的收缩型城市。这些地方,人口与财政供养人员严重失衡,财政压力可谓首当其冲,因而率先出手精简铁饭碗,也在情理之中。可以说,面对未来的经济和人口基本面,编制改革或是大势所趋,但在当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几年,稳就业才是头等大事。公务员或国企扩招,可以形成一定的托底效应。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人数高达115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这一人数,比去年多了近100万人,相比2015年增加400万人,更相当于2001年的10倍以上。事实上,开拓政策岗位,一直都是这两年稳就业的重要方向之一。今年初,人社部曾表示,千方百计稳住公共部门岗位规模,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规模。有地方甚至直接表示,扩大公务员招录规模,而国有企业招录规模不得低于去年。在此背景下,不仅国考人数继续扩招,一些地方的省考更是大幅扩容,甘肃、云南、广西、内蒙古等多个省份的招录人数涨幅超过50%。可见,在经济强势恢复之前,公共部门岗位不会轻易大规模缩减。03与兜底就业相比,更重要的原因是,体制内正在迎来一轮退休潮。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历过三波生育高峰:1950—1957年,1962年-1973年,1981年-1990年。其中,1962年—1973年是最大的波峰,当时年出生人口最高接近3000万人,整体人口规模远比后来的“80后”群体更为庞大。时光斗转。如今,“60后”群体,普遍达到退休年龄。从2022年开始,我国迎来史上最大规模退休潮,每年退休人数约为2000万人。如此庞大的退休潮,必然会空出不计其数的岗位,其中就不乏大量体制内人员。要知道,作为第二波生育高峰的60后群体,进入工作岗位时刚好是80年代,在改革开放带动的经济增长背景下,机关事业单位开始扩招,大量人员进入体制内。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税务部门。改革开放之后,税务部门全面恢复,开始大举扩招,这是第一次扩张;而到了1990年代,随着分税制改革推行,国税、地税分设,再次实现扩张。如今虽然国税地税再次合一,而且监管越来越强,再加上退休人员的涌现,税务系统扩招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所以,这几年,税务部门一直是招收大户。同样可以预料,未来几年,随着退休潮到来,税务系统大规模扩招的现象还会存在。04年轻人,正在纷纷回流体制。前些年,且不说机制内人员下海一度成为潮流,而大学生毕业生纷纷拥抱大厂,互联网、制造业、金融业这些高薪岗位最多的地方,成了许多大学生的首选。近年来,“宇宙的尽头是铁饭碗”的说法不绝于耳,体制内永远都比体制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也在成为新的共识。这一说法不仅适用于芸芸众生,连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也不例外。根据清华大学2021年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去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占比分别为15.8%、30.3%、23.8%,合计占比为69.9%。显然,大环境的变化是主因。面对越来越不多变的环境,体制的避风港效应愈发突出,被视为应对不确定时代的最佳选择。即使部分地方开始精简编制,即使在未来铁饭碗也不一定牢不可破,但与风雨飘摇的市场相比,仍旧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没有之一。所以,未来国考热度只会居高不下,竞争难度还会不断抬升。-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市市通350高铁”第一省,呼之欲出再造运河!逆天改命的机会来了全国,又多了三个超大城市最强地级市,彻底被“抛弃”了?
2023年10月25日
其他

最强地级市,彻底被“抛弃”了?

文|凯风“市市通机场”时代,谁成了例外?中国GDP最高的10座城市,9个有机场,三个有双机场。只有一个城市,一直与机场无缘,如今甚至连机场的半个冠名权也要失去了。01这个例外,就是苏州。中国最强地级市,刚刚跻身特大城市之列,苏州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机场。虽然自身境内没有机场,但早在10多年前,苏州就与无锡市、江苏省三方共建苏南硕放机场。以“苏南”为名,言外之意,不是无锡一家一地的机场,而是服务于整个苏南地区,苏州自然不能置身事外。然而,据媒体报道,苏南硕放机场,正在全面回归“无锡硕放机场”。没有苏州,没有苏南,只剩无锡。对于这一传闻,无锡苏南国际机场集团回复网友留言时表示:目前机场正按照新规对接民航局相关管理单位做好更名的相关准备工作……并在公共平台发布的信息中统一使用“无锡硕放机场”或“硕放机场”指代本场。有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进一步表示,该机场在民航局的备案一直都是
2023年10月22日
其他

最新评级!全国,又多了三个超大城市

文|凯风全国人口大盘见顶,大城市人口仍在膨胀。01超大特大城市,迎来大扩容。日前,住建部发布最新统计年鉴,透露各地2022年城区人口数据。数据显示,武汉、杭州、东莞三地城区人口突破1000万人,集体跻身超大城市之列,自此全国超大城市俱乐部扩容到10席。在此之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天津早已晋级。同时,苏州、合肥城区人口双双突破500万人,正式跻身特大城市之列,与南京、济南、青岛、西安等城市位列同一梯队。何为超大特大城市?为何一些总人口超过千万的地市,不在其列?根据国民经略创始人凯风新书《中国城市大变局》分析,一个城市的规模等级,看的不是全市常住人口,也不是户籍人口,而是城区人口。根据国家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为超大城市,500-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300-500万的为I型大城市,100万-300万的为II型大城市,100万以下为中小城市。城区人口,顾名思义,只包括城区,庞大的镇区及乡村并不涵盖在内,与国际城市接轨。究其原因,我国的城市,更多是行政区划的概念,既有“城”的部分,也不乏大量县域和乡村。有的城市面积动辄上万乃至数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000万人,在国际上俨然相当于一个省或州的规模,远远超出严格意义上的城市范畴。所以,在界定城市规模等级时,不以常住人口作为依据,而是代之以相对严格的城区人口,这样方能避免因城市不断合并、扩容带来的偏差。国民经略创始人
2023年10月18日
其他

谁是中国科幻第一城?

文|凯风前有大运会,后有世界科幻大会。短短三个月时间,两场世界级的大型盛会落户成都,刷新了这座国家中心城市的国际存在感。日前,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举行,这是世界科幻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成都由此成为亚洲第二个、中国首个举办世界科幻大会的城市。为何是成都?世界科幻大会,能给成都和中国带来什么?01每一次科技革命和大国博弈,都会带动科幻文学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回顾历史,科幻文学诞生的19世纪,正是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之时;而世界科幻大会首次举办的20世纪中叶,则是信息革命萌芽之际。彼时,美国正在取代欧洲成为全球科技中心,在随后美苏科技争霸开启的时代浪潮中,科幻文学和科幻影视的中心,也从欧洲转移到美国。过去几十年来,世界科幻大会一直都以欧美为主场,主要举办地都在美国,直到2007年,日本横滨才打破亚洲“零”的记录。如今,以智能革命为主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上演,而全球经济、贸易乃至科技格局迎来新的洗牌期,这一次中国不再置身事外。近年来,小说《三体》以及影视剧《流浪地球》的爆火,让世界惊呼科幻“中国时间”的到来,《纽约时报》曾以“科幻世界中的大国崛起”来概括这一现象。大国崛起,总会伴随着科幻热。100年前的英法等国如此,数十年前的美国如此,这一次的中国同样如此。正如“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在《人民日报》撰文所剖析的,好作品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建立在整个国力基础之上。今天的科幻热,是国家科技发展在文化上的必然映射。无论是高铁飞驰、航母入列,还是嫦娥飞天、蛟龙入海,以及“墨子”传信、“北斗”组网,抑或“天眼”巡空、“天问”探火……大国崛起中的科技力量,总会激发人们无穷无尽的创造和想象,为科幻文学的繁荣育植深厚的土壤。在此背景下,已有80余年历史的世界科幻大会首次落户中国,可谓水到渠成。02为何是成都?要想承办世界科幻大会,科幻底蕴的存在是第一位的;而要代表全国“出战”,则需要一流的经济实力和强劲的科技创新力作为支撑。每一届世界科幻大会都有不少城市竞逐,成都能在与法国尼斯、美国孟菲斯、加拿大温尼伯等强将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殊为不易。论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成都固然不弱,但比成都更胜一筹的一线城市也不少,为何最终是成都代表中国拿下了主场?在科幻界,有一句话无人不知:“成都是中国地理上的洼地,却是中国科幻的高地。”究其原因,成都不仅是中国科幻文学的发源地和内容策源地,也是科幻产业的高地。且不说有40多年历史的《科幻世界》杂志就创始并成长壮大于成都,中国科幻届最权威的三大奖项——银河奖、星云奖、未来科幻大师奖同样诞生于成都。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三体》均首发于《科幻世界》杂志在此基础上,早在2017年,成都就提出打造“中国科幻之都”,这是国内首个以科幻之都作为定位的大城市。自此,成都科幻产业迎来飞速发展期。有科幻文学支撑,加上新经济、新场景、新业态层出不穷,成都的文创产业在全国独树一帜。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高达2261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图源:成都发布成都为何会成为中国科幻文学的发源地?向前追溯,数千年之前,三星堆、金沙文化中的青铜神树、太阳神鸟,见证了古蜀文明浪漫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而先秦以降,坐拥天府之国的成都,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为新思想、新想法、新产业的孕育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一边流淌着蜀地数千年来的历史文化,一边又是经济蒸蒸日上的新一线城市,让成都显得既古老又现代,各种文化的冲击,各种思想的碰撞,最易激出创造的火花。而近年来,作为西部地区首屈一指的制造基地,成都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能源装备等“大国重器”的领先优势愈发凸显。这些产业无一不是“高精尖”的代表,无一不是未来赛道的象征,与科幻指向未来的定位相契合。借助世界科幻大会带来的机遇,成都正走在元宇宙产业探索的最前列。根据规划,到2025年成都将构建起完整的元宇宙产业链,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就此而言,离开成都就无从谈中国科幻,而要找到一个集科幻文学底蕴、科幻之都定位、科幻产业化潜力为一体的大城市,同样非成都莫属。03科幻,
2023年10月16日
其他

这个国家中心城市,又“爆”了

文|凯风一场盛会,改变一座城。北京、深圳、成都三次大运会,见证了大国崛起,也成了城市能级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抬升的见证。“谋赛”与“谋城”同步,体育竞技与城市建设齐飞。北京借助大运会为08年奥运成功“预演”,深圳通过大运会一路东进,成都更是借助大运会全面迈向“三城三都”的建设之路。办好一场会,搞活一座城。大运会,让成都迎来高光时刻;后大运时代,成都火爆依旧,盛会效应持续放大。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黄金周,成都全市共接待游客2586.8万人次,位居全国之首;实现旅游收入237.8亿元,仅次于上海。成都大运会,给23个区(市)县带来了什么?后大运时代,谁能一路领跑?01大运会,给成都留下了哪些“遗产”?满城尽是体育馆,是许多人的第一印象。作为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大运会给成都留下了49个场馆,各大区(市)县都能从中受益。这些场馆,13个新建,36个为改建,覆盖从中心城区到外围区域的15个区(市)县,从一开始立足于体育设施的均衡布局,与城市规划相契合,避免大拆大建和铺大摊子建设,将可持续利用放在首位。这一变局,不仅让众多新城区弥补了体育设施不足的缺憾,还让众多老城区完成了体育设施的“城市更新”,更带动一众区域率先跻身赛事经济和演艺经济的高地。成都行政区划图
2023年10月15日
其他

又一条“世纪运河”!谁是最大受益者?

文|凯风又一条“世纪运河”呼之欲出。01继京杭大运河后,中国再造三大人工运河。日前,为加快浙赣运河前期研究,浙江省发改委牵头赴江西鹰潭考察;而在不久前,浙赣运河前期相关研究项目已通过评审。浙赣运河,是浙赣粤运河的一部分,与平陆运河、汉湘桂运河并称为三大人工运河工程。三大人工运河,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连通内陆腹地与沿海地区,再造陆海新通道,重塑区域经济格局。如今,投资700亿元的平陆运河先行一步,已于去年8月正式动工,预计将于2026年底主体航道通航。平陆运河的横空出世,将广西内陆腹地与北部湾连成一体,打破南宁只能通过珠三角出海的尴尬,助力广西恢复沿海大省的荣光。浙赣粤运河、汉湘桂运河,一条连通浙江、江西、广东,一条打通湖南与广西之间的水运通道,意义同样非凡。这两条运河并非凭空而来,早已纳入2021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而相关交通规划也提及,“推进湘桂、赣粤运河前期研究论证”纳入“十四五”重点任务当中。在国家规划中,两条运河都还处于“前期研究论证”阶段,但在地方规划里,力争十四五时期开工建设,则是心照不宣的目标。今年初印发的《江西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提出,
2023年10月14日
其他

砸碎“铁饭碗”,加速了

文|凯风该来的,总会来。01铁饭碗,也不“铁”了。据澎湃新闻报道,湖南多地披露编外人员清退工作,一县卫健教育系统各清退500人,还有县表示全县1038名被清退编外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不只是湖南,从黑龙江哈尔滨到江苏南通,从湖北十堰到云南楚雄,从安徽桐城到内蒙古呼伦贝尔……一时之间,许多人发现,多个城市开始集体清退编外人员了。其中,声势最大的当属哈尔滨。今年初,哈尔滨出台规定,要求市直机关编外用人原则上5年内精简完毕,每年精简不少于本单位编外用人员额的20%。编外人员,顾名思义,没有机关单位编制的人员,广泛存在与城管、辅警、卫护、教育等系统,俗称“临时工”或“合同工”。编外人员之所以存在,一方面基于正式编制人员不足之下的市场化补充,但也与财政软约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编内编外,一字之差,待遇天壤之别。即使如此,编外人员因其工作相对稳定和体面,加之靠近权力系统,一度被视为准“铁饭碗”,引来无数人追逐。然而,准铁饭碗,毕竟不是铁饭碗。一旦财政吃紧,或者政策压力席卷而来,编外人员自然成了首当其冲的清退对象。02编外人员被清退,有着“铁饭碗”之称的编制人员,是否就高枕无忧了?显然不是。机关单位事业编制改革一直在进行时,近几年更呈现加速之势。今年初发布的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中央和国家机关编制精简5%,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地方人员编制精减工作,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事实上,地方层面的编制精简,已经有所行动了。前不久,山西、湖南、青海、安徽开启人口小县机构编制改革,多个行政部门被撤并精简,部分事业单位编制被缩减,有县域缩编人数超过千人。这一次,砸碎铁饭碗的也不只是人口小县,连省会和特大城市也不例外。这一次,走在前面的仍旧是东北城市。早在5年前,哈尔滨率先开启了一场自上而下的事业单位改革。经过多轮改革,当地市本级事业编制精简8246名,占比25.3%。市辖区事业编制精简7816名,占比22%。县(市)事业编制精简和控制使用15574名,占比32%。一个省会超过四分之一的事业编制被精简,每年又有20%的编外人员进行清退,动作之大,让人看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难得的改革魄力。不只是哈尔滨,整个黑龙江省动作都不小。作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的9个省份之一,黑龙江共精简事业单位2735个,收回事业编制8.3万余名;其中,中省直精简精简领导职数1159名、占比4.9%;市县精简领导职数3118名、占比6.9%。与黑龙江一道入选改革试点的省份还有江苏、山东、内蒙古、江西等地,这些省份各自精简的编制人员也有上万名乃至几万个不等。可见,从清退编外人员到缩减编制,从东北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从人口小县到省会城市,种种信号表明,这一次打破铁饭碗,绝不是说说而已。03为何突然开始打破“铁饭碗”了?长期以来,机关单位被认为是最稳定的工作岗位,一旦入编,轻易不会被辞退,所以这些年千军万马争着考公、考编。数据显示,2023年国考报名人数多达260万人、省考总报名人数超过520万,平均竞争比达到了57:1,而广义上的考编大军更是数以千万计。与之对比,各地还存在着规模庞大的编外人员,近年来更是呈现规模扩大之势,即使编内编外两种待遇,但最接近铁饭碗的工作属性,仍让无数人趋之若鹜。无论编制内还是编制外,最终都要靠财政供养,都属于广义上的财政供养人员。长期以来,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狂飙的土地财政,再加上沿海地区持续不断的转移支付,让许多地方的“钱袋子”显得相对充盈,供养编内编外人员还不成问题。然而,这几年,一些地方遭遇了增长之困,而房地产又直面20多年来的最大转折点,再加上地方债问题开始凸显,远远超出财力承受范围,精兵简政就是必然选择。无论是缩减编制,还是清退编外人员,都不乏“精兵简政”以提高行政效率的考虑,但减少财政开支,自一开始就是主要目标之一。作为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之一的山西娄烦县,
2023年10月12日
其他

“十一”黄金周,谁是中国旅游第一城?

文|云木假日消费,堪称经济的“晴雨表”。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相较2019年增长1.5%。无论是旅游总人次还是收入,都回到了疫情之前的高位,且继五一假期之后,再次刷新记录,说是“史上最热黄金周”并不为过。谁是假日最强消费地?消费驱动时代,谁在一路领跑?01谁是中秋国庆旅游第一城?日前,各地陆续发布2023年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旅游消费数据,成都、上海、广州、苏州、南京、天津、郑州等地接待游客量超过1500万人次,上海、成都、苏州、南京等地旅游总收入超过200亿元,位列前茅。成都无疑是佼佼者。继今年春节、五一之后,成都再次夺得旅游第一城之位,旅游总人次位列全国之首,旅游总收入仅次于上海。成都市文广旅局数据显示,中秋国庆8天假期,成都共接待游客258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9%、170.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分别增长12.2%、6.8%。省会成都如此,作为旅游大省的四川也大幅跑赢全国。在已公布相关数据的省份中,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广东、四川等省份接待游客量超过5000万人次,多数省份旅游消费总收入超过300亿元。其中,四川已全面超越2019年疫情前水平。据当地文旅部门数据,全省8天共接待游客5691.02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361.53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11.18%和14.24%,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08个百分点和12.74个百分点。作为“天府之国”,四川历来都是备受追逐的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美食资源之丰富,让一众省份望尘莫及。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市井烟火之气与现代都市之美相得益彰,再加上网红城市带来的流量效应,成都与四川假日消费一路领跑,并非偶然。▲国庆期间,成都太古里人气高涨、消费火热。(图源:大众点评网友)其实,成都和四川的消费之热,不只在假期,更体现在日常消费中。今年1月至8月,四川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万亿元,正式晋级全国消费第5大省。值得一提的是,这还只是实物商品消费和餐饮消费数据,包括娱乐、住宿、交通、教育、体育在内的服务零售数据未被囊括其中。而在这方面,四川的优势更为突出。由于官方数据缺失,根据第三方的美团数据,今年1月至8月,美团平台上四川省各类服务零售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0%,交易订单量同比增长23%,增速明显快于实体商品零售。借助商品零售和服务零售一路领跑,四川剑指消费强省。根据规划,到2025年,四川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万亿元,网络零售额达9000亿元。这一目标并不遥远。02四川的消费为何这么猛?一地消费的旺盛与否,离不开经济实力、人口规模、收入水平的托底效应,也与产业结构、地域文化、消费习惯乃至地方政府的主动作为息息相关。四川能成为消费大省,首先得益于庞大的经济和人口基本盘。作为中国经济第六大省、人口第五大省,四川2022年GDP总量达到5.67万亿元、常住人口8374万人,双双位居西部地区之首,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可见一斑。这一优势,随着“国内大循环”战略的落地,得到进一步强化。地处西南腹地,四川本身就是西部大开发的主场,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主体之一,借助经济、人口和区位优势,成功跃居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进而成了扩大内需的“主战场”之一。作为省会,成都更是身兼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等多重定位,且以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的“三城三都”为目标,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标配,带动的消费动能可想而知。不过,在中西部地区,大省大城不在少数,为何四川的表现相对突出?一个原因是文化层面的,四川人能挣钱,也敢花钱。说起川蜀地区,“安逸”无疑是最大的文化特色,四川今年重点发放的政府消费券就以“蜀里安逸”命名。这种地域性格,造就了“敢花钱”的消费氛围,也形成了“不负人间烟火”的消费文化,更助力四川走在消费升级的最前沿。四川人在美食、文旅、娱乐休闲上的消费超过其他地区,这也导致本应随着收入提升而下降的“恩格尔系数”在成都失灵。另一方面,成都和四川在新经济、新消费建设上领跑于全国,从而在传统消费之外开辟出新的增长空间。早在几年前,成都就以新经济之城、新消费之城作为定位,且提出了“场景营城”的概念,四川则将“培育发展新消费”“实施消费新场景5年培育计划”等作为提振内需的手段。这些新消费场景,从大运会推动的体育消费,到“新十二月市”助推的文旅和美食消费;从以“不夜天府”为特色的夜经济,到基于公园城市的绿色消费,再到线上的数字消费,不一而足。夜游锦江
2023年10月10日
其他

最强地级市,彻底不装了

文|凯风苏州,“盯”上武汉了。节前,苏州包下一趟高铁,邀请600多名武汉2024届应届毕业生到苏,进行为期2天的现场招聘和城市体验之旅,往返车票和食宿全包。这些大学生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都属于双一流大学,且硕博占比80%以上。这一次,苏州毫不掩饰,直接上门抢人,武汉何以自处?01苏州,为何要到武汉抢大学生?武汉和苏州,都是TOP10经济大市,一为国际中心城市,一为最强地级市,但高等教育却不在一个级别上。武汉的高等教育,在全国占据鳌头。7所双一流大学,46所本科高校,130多万在校大学生,让武汉成了仅次于北京、上海、南京的存在。与之对比,苏州虽然有着最强地级市的威名,但与深圳一样,教育实力与经济实力完全不相匹配。目前,苏州仅有8所本科本校,有且只有苏州大学1所双一流高校,而在校大学生仅有29.3万人,不到武汉的1/4。事实上,不仅在校大学生,在苏州1200多万常住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口仅为135万人,占比不到10%,甚至低于郑州。与之对比,同省的南京为201万,被抢人的武汉有237万,上海更是多达535万。大学生如此之少,不仅成了苏州人口结构的短板之一,也成了产业升级的最大制约因素。作为中国三大工业强市之一,苏州工业增加值超过1万亿大关,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整体工业实力仅次于深圳和上海。最近几年,苏州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蒸蒸日上,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这种背景下,到全国各地争抢大学生,也就不令人意外了。与苏州只有4小时高铁里程且高等教育相对发达的武汉,自然就成了第一选择。武汉或许只是第一站,未来合肥、长沙、西安等中西部省会,都不乏成为苏州抢人对象的可能。国民经略创始人
2023年10月8日
其他

“市市通350高铁”第一省,呼之欲出

文|凯风高铁一响,黄金万两。目前,全国已有9个省份完成“市市通动车高铁”的闭环,但“市市通350公里高铁”仍旧悬而未决。日前,广汕高铁、福厦高铁、沪宁沿江高铁三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线路先后开通运营,助力广东、福建、江苏多地进入350公里高铁时代。加上此前已开通的贵南高铁,以及年底前开通的汕汕高铁、济郑高铁、昌景黄高铁、成宜高铁等,广西、贵州、山东、江西、安徽、四川多个地市也将跻身350公里俱乐部。谁是中国高铁第一大省?谁将成为“市市通350高铁”第一省?01中国高铁第一大省之争,越来越白热化了。根据国家铁路局数据,今年一年,全国将有2500公里高铁投产运营,届时全国高铁总里程将达4.45万公里,超过世界所有国家的总和。高铁的多少,受区域面积、行政区划、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高铁大省之争,某种程度上也是交通区位、综合竞争力之争。这是2023年全国各省域高铁运营里程排行:目前,广东连续多年蝉联中国高铁第一大省,但安徽、江苏、湖南、山东、河南等省份迎头直上,呈现你追我赶之势。仅今年一年,广东、江苏、山东、福建、广西、四川等高铁大省,都有新线路开通运营。广汕、汕汕高铁开通之后,广东作为高铁第一高铁大省的优势将会更加巩固。数据显示,今年年底,广东将新增500公里高铁,总里程达到2900公里左右,领先优势进一步凸显。与之对比,山东、江苏将双双反超安徽,成为高铁第二省和第三省。济郑高铁山东段的开通,助力济南成为“米”字形高铁枢纽,让济南成了山东直通中原、西北、西南的重要通道,区位优势更为凸显。沪宁沿江高铁,串起了苏南最富朋友圈,南京、镇江、无锡、常州、苏州,拉近苏南各县市与上海、南京之间的联系。而广西、四川两大西部省份再进一步,成为全国高铁版图难以忽视的存在。今年8月贵南高铁的开通,河池市结束不通高铁历史,广西成为全国第9个
2023年9月27日
其他

大洗牌!这些中型城市,正在强势“逆袭”

文|凯风中国,正在迎来新一轮城市大洗牌。过去40多年来,大城市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主要支撑,一众万亿GDP城市拔地而起,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如今,随着大城市普遍告别GDP高增速时代,加之严控超大特大城市无序扩张,中型城市的重要性开始凸显。中型城市,又称腰部城市,上接龙头城市,下连尾部的县域,承上启下,堪称中场力量。如果说头部城市的比拼,决定着区域发展的高度;那么腰部城市的强大与否,则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后劲。腰部城市,既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盘,也是未来增长的“潜力股”,更是区域竞争的最大变数之一。腰部城市之战,谁走在最前列?谁会成为下一个“逆袭”之城?01中国有哪些腰部城市?作为经济和人口大国,中国地域辽阔、资源禀赋不一、地理环境多样,导致我国城市数量之多、层级之复杂、差异之大,也远超一般地区。从综合能级上的一二线、三四线,到行政级别上的省级、副省级、地级和县级,再到国家定位上的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以及人口规模上的超大、特大、大城市、中小城市,不一而足。在如此众多的城市中,哪些城市称得起腰部城市?哪些地方担得起“强腰壮体”的重任?如果说县域代表的是基层和尾部,万亿GDP城市、省会城市以及超大、特大及I型大城市,代表的就是头部力量,居于其间的正是不计其数的腰部城市。从经济和区位来看,目前内地共有24个万亿GDP城市、27个省会(首府)城市,经济总量合计超过40万亿,占全国的1/3强。从人口来看,全国城区人口超过300万以上的城市仅有35个,包括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I型大城市,几乎囊括了所有万亿城市和省会城市。与之对比,在我国,经济总量不到万亿的地市多达300多个,而城区人口在50万-300万之间的城市超过200个,这些城市多数都是腰部城市。规模庞大、人口众多、地位举足轻重、后发优势凸显、发展潜力十足,这是腰部城市的优势。然而,与龙头城市和尾部城市相比,转型发展却存在诸多困境。究其原因,一边的大城市,走在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的最前沿,且受益于都市圈、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极其突出。另一边,1800多个县城,虽然处于城镇体系的末梢,但一直都有来自更高层面的转移支付支撑,且“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处于其间的腰部城市,固然不乏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跨市跨省的产业转移和飞地经济等一系列利好的支撑,但最终脱颖而出的却不多。这背后,来自大城市虹吸效应的影响是其一,束缚了腰部城市的发展空间,但更重要的是,大量腰部城市自身的治理模式和产业转型,未能跟得上时代变革的脚步。当前,许多腰部城市仍以传统产业为支柱,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城市治理,都停留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导致城市建设“千城一面”、产业重复竞争、营销千篇一律,抓不住自身的特色,找不到跨越式发展的切入口,难以承担起“腰部城市”应当担起的重任。其实,机会就在面前,就看谁能先行一步。02腰部城市,靠什么“挑战”大城市?一二十年前,腰部城市要想挑战头部城市,除非有来自国家战略的强力支持,以及源源不断的资源投入,否则“逆天改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最近几年,一些腰部城市开始鱼跃而出,不仅GDP增速领跑于各大城市,而且在网红城市、新产业新赛道的争夺战中,罕见打破了头部城市长期以来的垄断格局。这背后,一方面得益于大城市扩张受阻、头部城市“量的增长到了平台期”、国家战略转向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平权”力量,摆脱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地缘、区位乃至行政级别带来的制约,让各大城市回到同一起跑线。数字经济虽然天然惠及所有城市,但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能力打造适合自身的数字转型平台。所幸的是,以京东云为代表的龙头科技企业积极探索,通过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数字政府、数字城市、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助力中型城市与大城市齐步走。且不说以淄博、黔东南州为代表的腰部城市,何以借助互联网火速出圈,创造了中型城市流量经济的奇迹。在全国各地,还有一众腰部城市,在数字技术的引领之下,一路向上。江西新余,一座因钢设市的中型城市,GDP总量并不高,但无论人均GDP还是人均收入,双双位居全省前三,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其从钢铁向锂电产业的转型不无关系,但踏准数字城市的时代脉搏,通过“城市大脑”将市域治理现代化推向新的高度,同样是关键助推力。与之相比,江苏两大中型城市常州、宿迁的“逆袭”之路更受关注,一个是苏南的“小透明”之城,一个是有着“苏老末”之称的苏北地市,过去几年双双完成了大跨越。借助数字智造,加上前瞻性布局,常州在新能源产业主赛道上大放异彩,更以“超级虚拟工厂”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在新兴产业上与一线城市有了一争之力,如今已逼近万亿俱乐部。同样借助电商经济和数字政府,作为江苏省最年轻的“95”后地级市,宿迁一改过去20多年GDP连续垫底的历史,首次赶超连云港,成功甩掉了“江苏十三妹”的称号。而在广大的中部地区,山西大同、河南鹤壁,两大集历史古城与“煤城”为一体的腰部城市,共同摆脱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单一标签,打破“资源诅咒“,换道超车,成了数字经济的弄潮儿。大同拥有北魏京都、辽金陪都、明清重镇等显赫身份,鹤壁有着殷商都城的名号,论历史文化底蕴都堪称一流,但“煤城”的标签,却让两座城市都显得“土”味十足,逐渐失去存在感。如今,数字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借助产业基建和数字政府,大同正在重回高光时刻。日前,山西省发文支持太原、大同唱响双城记,率先突破,引领区域发展。而鹤壁也从名不见经传的资源型城市,变成中原地区不容低估的新型制造业高地。……可见,这些城市的成功晋级,既非坐等政策,靠的也不是超大特大城市的直接扶持,更非产业转移或财政转移支付带来的助力,而是抓住了数字技术带来的时代机遇。03数字技术的能量为何如此之大,对于腰部城市的意义有多重要?最近20多年来,数字技术堪称最接近平民化、平等化、平权化的技术普及,它跨越国家、地区和行业,打破地缘、区位和行政级别带来的悬殊,消除不同城市的信息鸿沟和技术天堑,让大中城市回到同一竞争起点。无论是数字政府、数字城市建设,都不再是专属于大城市的“特权”。同样,无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带动的转型浪潮,腰部城市与龙头城市都能从中受益。在这场数字技术引领的城市洗牌中,中国几乎所有大型技术企业都参与其中,为不同腰部城市的转型探索更多可行方案。京东云的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和产业协同平台,腾讯的产业互联网,联想的新IT,阿里巴巴的云上数字政府,华为的智慧政务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各大科技企业中,京东云走得最远,不仅建立了城市知识体系,还形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智能城市操作系统体系,无论数字政府还是数字城市,无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京东云可为各类城市提供定制化的转型方案。近日,许多人发现一批中型城市“登陆”北上广机场醒目位置,它们因数字化转型领跑而备受瞩目。这些城市几乎都是正在上演“逆袭”的腰部城市。无论是新余的“城市大脑”、常州的数字智造,还是大同的数智文旅,鹤壁的产业基建和数字政府,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身影:京东云。目前,京东云的“战场”,已经广泛覆盖全国各类城市。既有以京沪为代表的一二线城市,也不乏以常州、宿迁、大同、鹤壁、新余、攀枝花、梧州、宜宾、北海为代表的中型城市。>无论是东部沿海还是中西部地区,无论是传统工业城市还是新兴文旅城市,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即使千城千面,发展大相径庭,靠着自成体系的数字基座,京东云都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京东云,如何做到这一点?究其原因,虽然地缘、区位、禀赋不一,中国的城市“千城千面”,但每个城市的构成基本相似。有人有地,有事有物,也有组织等实体,以及这些实体之间的各种关系,通过数据和系统的标准化、结构化、体系化,完全可以构建出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数字城市技术体系。这套体系,被京东云称为“城市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城市智能操作系统。这套体系,既能服务于数字政府、数字城市,又能赋能产业、文旅、新基建等方方面面,为每一个城市定制打造不同的数字转型方案。如今,这套体系已深度服务全国20多个省份、100多座城市,并助力一众腰部城市弯道超车、换道超车之路,足见其竞争力所在。04这些中型城市,究竟是如何完成“逆袭”的?新余的最大抓手是“城市大脑”,导向的是“智治”。新余本来是一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工业城市,但“城市大脑”的存在,让其一跃成为数字城市的先行者,更成为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样板城市之一。“城市大脑”,底层技术源于京东云的智能城市操作系统,通过数字技术打通城市脉络,实现
2023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