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思想者

其他

蔡瑞昌:学校教育如何做好“漫灌”与“滴灌”

作为校长,“教育像农业,需要慢功夫”是笔者一直以来的教育主张。在农业管理中有两种重要的灌溉方式——“滴灌”和“漫灌”,“滴灌”针对单个植株,“漫灌”针对所有植株。笔者将它引申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向教师们传达一种观念:我们既要有因材施教的个体教育“滴灌”,也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整体管理“漫灌”。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有效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因材施教的“滴灌”:深入细致,精准施教个体教育是点上的工作,需要尽可能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学生发展设计个性化方案,要有更多深入细致的工作,进行精准施教,我们集体探索的方法有:“精神导师”制度。这是针对班级后进学生开展施救转化的一种教育管理策略,“精神导师”是管理者的任务角色,即管理者要成为学生学校生活中的亲人,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关爱的温暖,还要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良师益友,为学生指引方向。班主任对班级学生摸底排查,提供帮扶学生名单;年级教导处进行汇总,组织教师与学生结对。结对师生通过谈话、书信往来、家访交流等活动进行沟通,导师每月上交3份“心灵之约”沟通记录,学生每月反馈一次导师引导下的变化进步情况。通过此项活动,后进学生慢慢开始改变了,校园和谐了,不少问题学生步入优秀行列,还有的学生毕业后依然和导师保持着联系。心灵驿站。这是师生日常沟通交流的一种策略,作为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晚自习是无声自习,也就是学生完全自主学习,教师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与学生谈心交流上,及时解决学生心中的各种困惑。可以是教师主动“问诊”,发现学生异常表现后约谈学生;也可以是学生主动“求医”,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主动找老师沟通交流。通过沟通,学生焦虑的心情得到平复,困扰的问题得到解决,低落的情绪重新奋起。“心语信箱”。这是学生进行心理倾诉的方式与渠道。在每个班教室里,都有一个“心语信箱”,旁边放着粉红色的心语倾诉专用纸张,学生可以自由取用,把自己不便或不愿口头表述的烦恼、愁苦等写在纸上,指名想与某位老师交流,也可以不指名,或者仅仅是为了倾诉。学生把写好的专用纸张放到“心语信箱”中,班主任每天开启信箱一次,及时把学生的诉求按学生要求传达至相应教师手中,或班主任直接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家访制度。这是一种传统却不失温情的家校沟通方式。由于通信方式的发达,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近年来更多倾向于电访、信访,而走访的方式渐渐淡化、弱化。但走访式家访有着其他形式的家访不可替代的优势——更有氛围、更便于情感交流、更便于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更便于及时调整话题等等。因此,笔者大力提倡走访式家访,针对表现异常、家庭困难等特殊学生进行走访式家访,更多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使家校达成共识,共同解决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或困难,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社团。这是学生个人爱好与特长发展的平台。目前,学校有各类社团30多个,学校集中在周二整个下午作为社团活动时间,又利用集团办学优势,实行分层管理,将两个校区合理统筹使用,便于日常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建立社团,师资不足就从社会上聘请专业人员到校兼职辅导。充足的时间、优质的师资、宽敞的场地,充分保证了社团活动开展的效果,音乐、美术、舞蹈、足球、机器人等社团屡屡在各类大赛中获奖。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为学生的成才成功开辟了更多的通道。面向全体的“漫灌”:宏观把控,惠及所有
2023年9月20日
其他

周玲平:体育老师也能成“金牌班主任”

有媒体报道,新学期伊始,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学生成长中心德育研究员周慧发现,有家长在网络上诉苦:一位足球专业的体育老师,成了自己孩子的班主任。对于这个话题,周慧老师很有触动,所以发了一条朋友圈。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网友热议。按照惯例,班主任主要是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考试学科的任教老师里面挑选。因此,很多人难免对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存疑。原因是担心体育老师不教主要考试科目,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体育老师历来也容易扮演教育的“背锅侠”角色。遇到算数字算错,别人会说,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遇到不认识的字,别人也会说,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吗?这样的观点甚嚣尘上,虽是笑谈,但也可能动摇家长的信心。闻道各不同,术业有专攻。每个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体育老师也必须有教师资格证,也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一系列理论知识,掌握球类、田径、体操等一系列运动技能,然后还要经过笔试和面试的层层筛选。论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不一定比别的学科老师逊色。班主任育人的责任重大。他们要负责本班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安全等大小事务,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要勤于观察,第一时间给予学生帮助。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责任人,除了管理班级,还要团结各科教师,形成教育合力,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还要主动把学生的在校表现、活动、学校工作等信息及时推送给家长,做好家校沟通。不难看出,班主任其实更多行使的是对班级的管理职责。只要怀揣一颗爱学生的心,具备较好的管理能力,任何学科的老师都可以担任班主任。况且一般音体美学科的老师教学压力相对较小,可以有更多精力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投入更多的时间帮助学生。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对学生的影响比单纯的分数更为长远。另外,无论是体育运动,还是美术音乐的熏陶,这些看似与升学考试无关的学习活动,同样能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影响孩子的一生。对于教育来说,不论是哪个学科的老师做班主任,只要他有足够的耐心、爱心,能全身心地关注、引导学生,和学生、家长以及其他任课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他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家长也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保持教育观念迭代更新,让教育回归本位。如此,体育老师成为“金牌班主任”将不再是一件稀罕事儿。(作者周玲平,系湖北省宜昌市常刘路小学校长)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9月19日第02版中教评论·时评编辑:周子涵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
2023年9月19日
其他

肖存永:带着问题进课堂 提升学生学习力

近日,全国中学校长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的教育界专家学者、知名中学校长等共同探讨了当前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话题。有专家强调要培养学生发现有价值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提升学生学习力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具备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意识,授课方式从讲授式转向启发式。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课堂仅限于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表面上看起来是“启发”,实际上还是教师预设课堂的生成,要求学生完全按照预设问题进行。一旦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预设外的表现,教师要么忽略学生疑问继续进行原预设教学,要么慌了神导致课堂节奏混乱。说到底,还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彻底转变,还停留在教知识的传统认知层面。因此,教师本身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基于学生感知和疑问的课堂,真正充分重视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提问”真正发生。鼓励学生提问,还要在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在构建基于学生感知和疑问的课堂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先决创设者和构建者。没有问题意识的教师设计不出具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课堂。因此,教师本身必须具有问题意识和质疑的能力,把握知识生成的动态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本着主客体之间交流与对话的原则,深入文本进行思考,发现文本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将此在先行备课中进行恰如其分的设置与应用。在整个课堂过程中,教师最主要的作用应是倾听者和追问者,学生则是课堂的质疑者、表达者和解答者。引导学生提问,还要懂得循序渐进,让学生慢慢去体会质疑与发现的乐趣。学生有自己的质疑、发现问题可能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发现的问题有价值,难的是所有学生都踊跃参与,让课堂中的“问题”不断。因此,教师需要循序渐进,真正能够尊重学生的质疑,对学生的问题有足够的耐心与包容,要允许学生有一个“不会提问”的过程,而非要求学生速成。让学生在不断实践、积累与获取过程中,体会提问给自己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这样,他们才算是真正地掌握了质疑、提问的方法,具备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牢牢把握住核心素养的着力点,本着尊重学生主体作用原则,让学生的“提问”真正发生,在自主合作与深入探究的过程中培养提高学习力,才能最终减少学习中的阻力,跨越学习中的障碍。(作者肖存永,系山东省寿光市世纪小学教师)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9月5日第02版中教评论·时评编辑:周子涵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
2023年9月6日
其他

刘华增: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课堂新样态

笔者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深深体会到语文课程是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础学科,语文核心素养最终指向培养人的健全人格和思辨能力,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人文底蕴与时代精神的新型人才。笔者尝试构建五种语文课堂新样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发展积淀文化底蕴。构建情感交融课堂,实现情智共生实施情感教育,能丰富学生的人生情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情感从心底发生,比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采取播放背景音乐以营造气氛、渲染情调的方式,可更好培养学生诵读的情绪,引领学生进入文中的美丽意境;再如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以问题为启迪:“据史料记载,周瑜在建安三年娶小乔为妻,而火烧赤壁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其间相隔十年,为何作者却使用‘初嫁’字眼呢?”以此引导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进而激发学生思考,让教学中的“情”变成教与学活动的“催化剂”,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实现情智共生。构建交流互动课堂,激活思维火花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通过“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等平台的交流,使学生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优势互补,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倡导互动交流,即要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友好合作的氛围中进行平等交流、真诚沟通、互相借鉴,从而让知识在对话中增值,让思维在对话中碰撞,让情感在对话中交融。例如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中,利用寻读、品读、理读、说读、展读“五步阅读法”,让学生在课前设计展示思维导图。有的学生按照每一回目内容进行设计,有的按照著作所有人物之间关系进行设计,有的则把人物与情节结合做协同设计……这些不同的设计和交流让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实现了有意义的深度学习。构建开放创新课堂,引领自主探究教师应聚焦核心素养,把开放性原则作为创新思维教学的突破口,从教学内容、学生基础去考虑课堂教学创新因素,构建开放探究课程教学新样态,引领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会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例如在学习李清照《声声慢》时,学生在对“憔悴损”的理解上存在分歧,有的认为指向的是“李清照”,有的则认为指向“菊花”。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查找证据,让语文课堂变成开放课堂。再如学习鲁迅小说《祝福》时,针对“谁是杀死祥林嫂的真凶”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们大胆追问,按迹循踪,并开展模拟法庭辩论,最后自行设计了“如果我是祥林嫂,我会如何面对生活”的开放式命题,在自主探究中将课内与课外、现实与穿越融为一体,彰显了开放创新课堂的思维魅力。构建感悟思考课堂,汲取精神内涵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体验。感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如同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言“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苏武牧羊》中苏武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劝谏太宗要居安思危的爱国之情;《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屠呦呦作为科学工作者展现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感悟的触发点。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感悟文章思想和汲取精神内涵,并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不断丰富并充盈自己的人生。构建时空活力课堂,增强文化自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语文的灵魂。笔者以为,语文课堂应学会与时俱进,让传统优秀文化“活起来”“潮起来”,让经典文化时尚照亮语文课堂。《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等高水平文化节目富有文化内涵又形式活泼新颖,具有跨越古今、凝聚共识的精神内核;《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优质国风文化节目,解锁了传统文化的“流量密码”,提供了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无限可能。这些富有创意的“打开方式”理应走入课堂,让历史传承、时代潮流与课堂教学融合共生,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说明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任务。因此语文教育要定位于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人格的完善、精神世界的拓展,在教学观念上要从“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要构建创新课堂,让重在丰富生活情感、陶冶人格情操、弘扬优秀传承、启发探索智慧、共享健康成长的文化底蕴积淀起来,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水本无华,相荡乃兴潋滟;石孰有火?互击而闪灵光。”语文课堂就是这样在传承中进行创新,在创新中进行传承。情感交融课堂,让课堂情智共生;交流互动课堂,让智慧碰撞升华;开放创新课堂,启迪创造思维;感悟思考课堂,让生命凝聚前行力量;时空活力课堂,让文化自信绽放光芒。教育的原点是育人,育人的本质是育心,语文教学只有构建创新课堂,为学生发展积淀文化底蕴,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美感人、以文化人、以行立人,把情感、美感、文化、实践、价值的力量融合成一股力量,方能升华语文教学质量,使高质量教学事业行稳致远。(作者刘华增,单位系山东省青岛第十六中学)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8月28日第04版课程周刊·课程教学编辑:周子涵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
2023年9月5日
其他

王辉:完善法学教育体系须做到“四个坚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强调,要加快完善法学教育体系,推动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加快完善法学教育体系,必须以“两个结合”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自信自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推进与法治中国建设相适应的自主法学教育体系。坚持党的领导。加快完善法学教育体系,首先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法学教育体系建设的领导。一是在理念上,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科学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向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化,融入师生的心灵。二是在体制机制上,健全党领导法学教育的体制机制,将党的领导贯彻到法学教育全过程。三是在具体落实上,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法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理论研究等各环节。坚持自信自立。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法学教育体系,一是法学教师队伍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要有自信、有底气、有定力,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照搬照抄别国模式。二是法学学科体系建设要有底气、有自信。我国国家治理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有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在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上要有底气、有自信,构建起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三是法学教材体系建设要充分反映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发展新成就。紧紧围绕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切实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观点、理论,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自主法学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完善法学教育体系,应当增强法学教育体系建设问题导向,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一是以法学学科问题为导向,不断优化法学学科体系。着力解决法学学科体系结构、学科容量、交叉融合、学科理论化等方面问题,创建和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涉外领域学科,构建起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二是不断健全法学教学体系。着重围绕法学教育重形式轻实效、法治人才培养重专业轻思想政治素质等问题,注重德育为先、德法兼修,更新完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强化法学实践教学,深化协同育人。三是不断完善法学教材体系。紧扣法学核心教材覆盖面不足,配套教材、新形态教材缺乏,法学教材反映全面依法治国发展成就不充分等问题,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强化政治把关、学术把关,构建起中国特色自主法学教材体系。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即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快完善法学教育体系,应当坚持系统整体推进法学教育体系建设。一是推进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法学学术体系、法学话语体系一体化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法学“三大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法学界、法律界和理论界应当广泛参与,形成合力。二是加快推动法学学科体系一体化布局、差异化发展。发挥自主设置与引导设置相结合的学科专业建设新机制的作用,优化法学学科专业布局,统筹协调推进法学传统学科与法学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涉外领域学科建设,构建起法学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涉外领域学科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三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为“纲”和“魂”,一体推进中国特色法学教材体系。法学知识体系和教材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基础和原则,与“总纲”内容相融,在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上形成合力。(作者王辉,系江西财经大学法治政府研究中心研究员)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9月4日第06版高教周刊·探索编辑:周子涵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
2023年9月4日
其他

冉利敏:“五步”跨出综合学习新天地

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基础、兴趣等学情,围绕具有真实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研究问题,以某一学科内容为基础,运用并整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方法等,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跨学科主题学习关注学科知识与生活体验的链接,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遵循大概念统摄、大主题统整、大任务驱动的设计思路,概括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五个步骤,为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实践参考。真实情境,问题提出情境导入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的前提,其目的是将生活与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真实性是情境创设与导入的重要特征,要求学习尽可能地贴近真实世界,从而设计出复杂的教学情境,挖掘真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生发解决问题的素养。基于真实情境的真问题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链接学生的经验,激发与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价值与意义。真实问题情境并不是对生活的机械重现,而是在反映现实生活原型的同时,经历教育的提取与加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从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学科问题,解决之后再返回到具体的生活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社会背景等,从真实现象中提出自己的兴趣点或疑惑的问题。主题引领,内容统整主题是跨学科得以实现的枢纽,基于真实问题情境将碎片化的知识以主题学习的形式推进是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关键步骤。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需要遵循素养导向,将学科素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的关键概念,并用超学科的通用素养与之进行隐性关联,反映学习活动的育人预期目标。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下探索学科核心概念,从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出发确定本学科的核心概念或议题,以两者为靶心主动链接其他学科中相近的内容,促进学生对大概念的综合性理解。在大概念的统摄之下统整学习内容,既立足于本学科的内容,又跨出本学科,实现内容结构化统整。首先,主题学习活动必须承载本学科的核心思想和独立价值,教师需要坚持学科立场,明确学段序列化的主题;其次,教师需要寻找不同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耦合点,将多学科、跨学科与超学科的知识置于一个完整的问题系统中进行持续性整合。任务驱动,路径确立在大主题统整下明确学习活动的任务群,并在大任务驱动下确立活动路径,为学生探究学习活动指导方向。在“学段主题—课时任务—单元目标”的实践思路引导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知识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来厘清核心任务,保证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设计内在的一致性与统一性。教师通过梳理知识脉络,把握主题线索,以问题链的形式明确大任务以及相应的子任务,确立主题学习序列中的单元学习目标,学科知识才能实现与真实生活的自然链接,将静态的文本知识转化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通常是由多个课时组成的长程学习,学习活动既要整体把握主题活动内容与课时数,还要明确每个课时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以及活动目标,将主要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避免因学习过程较长导致最终目标的模糊化,推动活动有序、持续开展。自主合作,体验探究学生自主合作,以小组为单位领取核心任务下的子任务,明确各自需要研究的任务主题、活动目标,制定活动具体流程与课时安排。各小组通过查阅材料、概括归纳、专题研讨、交流总结、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活动方式,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可以走出校门参与到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实践中,或是置身于自然风景、红色建筑、文化场馆等场域中进行体悟。同时,学校还可以将专家学者、民间匠人等与学习任务相关的人请进校园,进行交流与合作,通过资源融合有效推动学习活动跨越课堂间界和校园边界,以项目化和课题式等形式实现深度学习。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是引导者、观察者、支持者的角色,全程记录学生的表现,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做好物料、场所保障等,帮助解决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供经验指导,确保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成果展示,评价反思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以学生的探究体验本身以及素养发展为旨归,关注目标的生成性以及学习效果的差异性。为了保障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育人效果最大化,教师需要遵循学习活动的单元目标导向,构建适切的评价模式。评价模式表现在评价主体多维化、方式整合化、方法多样化、角度多元化四个方面,可有效避免教学效果的同质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各小组通过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的综合学习方式完成单元主题的探究,以文化产品、校园板报、研究报告、短视频、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教师可以引导各小组之间开展自评或互评,组织学习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社会人员、家庭成员等多主体进行评价,从多角度观察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衡量学习成果的专业性、创意性。(作者冉利敏,系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9月1日第05版课程周刊编辑:周子涵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
2023年9月1日
其他

梁富强:不宜提倡过早备好所有课

近日,笔者所在区域的一所学校举行了开学工作会。会上,校长对几名利用暑假提前备好下学期所有课程的教师进行了公开表扬,并号召全校教师向他们学习。教师积极主动备课的做法彰显了敬业态度,确实值得表扬,但提前把一学期的课都备好,值得普遍推广吗?其实,利用假期过早备完所有课程的做法,并不值得广泛提倡。
2023年8月31日
其他

刘鑫桥:将积极心理健康活动融入教育全过程

近年来,心理情景剧已成为越来越多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情感宣泄的平台,更为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积极心理健康支持系统提供了契机。身处快节奏社会,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竞争压力以及社交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活动,让学生内心平静,培养心理弹性,已是迫切所需的教育行动。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进一步强调“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场所,将积极心理健康活动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组织相关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情感支持,能极大增强学生内心的治愈力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应对成长中的各种挑战。推动积极心理健康活动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可从五个方面发力。营造积极的校园及课堂氛围。学校是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场所,校园氛围会对学生成长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应倡导尊重个体差异、包容多样性的校园文化。教师要注重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常常被忽视,许多学生讳疾忌医,延误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通过开设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学校可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式,例如将心理情景剧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种类型。在剧本创作、角色扮演、排练演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到乐趣,还能找到情感宣泄的出口。这种积极的参与方式能让学生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从而培养积极的心态。组织团队合作活动。团队合作的挑战能促使学生互相扶持、互补不足,并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团体素质拓展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团体素质拓展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以及意志力。志愿服务活动能为社会作出一定贡献,也能让学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成就感,从而培养社会责任心。注重团队合作的积极心理健康活动有助于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和社会挑战。举办艺术和体育活动。艺术和体育是积极心理健康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疗愈学生心理的有效途径。艺术作为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活动中。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自由、无压力的情感宣泄方式。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不仅有益于学生增强体质,还能够释放他们的精力,缓解紧张情绪,进而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艺术和体育课时,并开展“心理漫画大赛”“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摄影大赛”等特色艺体活动。积极倡导社交互动,增加面对面的社交时间。社交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相关研究已经表明,互动、分享和倾听有助于缓解压力、减轻孤独感。在学校内,应发挥基层党组织、共青团、学生会等正式群体与社团、兴趣小组等非正式群体的作用,组织促进社交互动的积极心理健康活动。例如,组织“心情树洞”匿名倾诉平台,学生可以在树洞中写下自己的烦恼,倾听他人的声音,从而释放情感、寻求共鸣;组织“心情交换盲盒”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换小礼物的方式,表达对彼此的关心和鼓励,增进友情和情感纽带;组织“平行时空寄语”活动,通过书写寄语,将鼓励、希望和感激传递给未来的自己,从而树立积极的生活目标。(作者刘鑫桥,系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研究员)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8月30日第02版中教评论·时评编辑:周子涵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
2023年8月30日
其他

苏振华: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加强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是当前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同样能够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作出本学科的贡献。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共有16篇课文、6本推荐阅读的名著与科学素质的提升密切相关,如《邓稼先》《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美丽的颜色》等。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呢?一是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可根据语文学习阶段目标,科学设计相应的任务群学习。如我们以“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为出发点,以“浸入式读写模式”创设科幻情境,设计科学、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相融合的学习主题,引导学生以“火星一日”为主题,四人一组,发挥想象,接力完成科幻故事,通过学校“见字如面”活动,给中国航天员写信并收到回信。在这个主题学习过程中,物理、美术等多学科教师开展团队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学习撰写并分享观察、实验研究报告,也可以围绕伴随高科技发展产生的新词汇进行专题学习,推测新词汇与一些学科的相关性,将认识日新月异的科技与社会联系起来,在体现语文学习价值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是在写作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写法,掌握科学方法。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尤其是科普作品,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往往将科学方法渗透其中。比如,观察是一种了解事物特点的科学方法。《马》《绿色蝈蝈》等课文就是作者通过长期仔细观察、全面了解相关动物而写成的作品。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留心生活,仔细观察,获取第一手写作素材。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等课文时,教师可教给学生严密而又灵活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分析的科学方法。三是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品味科学精神。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精神。如《马》的作者布封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他从小爱好自然科学,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的巨著《自然史》。他以大量的实物标本为依据,反对“权威”的臆说,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见,为后来的科学家引路。这种求真务实、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值得现代学子学习。《邓稼先》这篇回忆性散文将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赞扬了邓稼先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教师应深入钻研文本,把蕴藏在文本深处的科学精神挖掘出来,在教学中适时进行渗透。四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体验科学魅力。例如,学习《奇妙的克隆》一课后,教师要求学生课后收集世界各国对克隆技术探索研究的资料,特别是我国克隆技术的研究以及广西水牛研究所“克隆水牛”的相关资料,然后专门安排一节课进行讨论,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再如学习《生物入侵者》一课,知道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性后,教师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结合我国实际看看生物入侵者给我们国家、我们家乡、我们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的环境保护取得了哪些成就,还存在哪些不足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明白了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广大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教学资源,挖掘其中的科学知识和蕴含的科学精神,适时渗透,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断得到提高。(作者苏振华,单位系山东省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8月11日第03版课程周刊编辑:周子涵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
2023年8月11日
其他

李新翠:高质量完成科研助理岗位开发落实工作

三年来,数十万高校毕业生走上了科研助理岗位。2022年,科研助理岗位吸纳了应届高校毕业生15万人。为以更大力度推进科研助理岗位开发落实,近期,科技部联合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强部署动员,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国家高新区大力推进,各类创新主体积极行动,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科研助理岗位是推进强国建设的长久之计。虽然产生于疫情的特殊历史背景,但科研助理岗位绝不是短期的权宜之举,而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可行之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世界竞争关键在科技,归根到底在人才。此举给予大学生参与前沿科研、接触顶级专家、向一流科研团队学习的机会,让其在日常沟通、密切合作中得到科研人员的真传,学习科研团队的精神,理解科研创新的真谛,掌握先进的科研方法。为科研培养一批又一批能够靠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科研后备力量,是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组合拳和连环招。科研助理队伍建设的背后是科研组织模式的转变,是对科研创新的赋权增能,是科研领域的人力“新基建”,是高校科研育人的延伸和拓展,应作为长久之计,从长远谋划。科研助理岗位是促进社会就业的务实之举,需系统谋划。做好科研助理岗位开发落实工作,还需深化细化。一是健全科研助理管理制度,让各个环节有准头。遵循高标准、严要求、重培养、求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健全聘用、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系统性制度,根据不同工作类别,将科研助理纳入不同专业技术职称序列,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建立有梯度的晋升通道。二是细化科研助理规范性制度,让科研助理有盼头。明确科研助理岗位的岗位职责、招聘条件、待遇保障、在职发展,解决好薪酬、户口、社保、福利等问题。三是优化科研助理岗位职业前景和发展空间,让科研助理岗位有奔头。推动科研助理岗位从短期性到长期性、从过渡性到稳定性职业选择转型。对于综合素质过硬、有科研潜力和志向的学生可优先考虑纳入正式科研团队,在科研团队招聘中给予优先录用,让科研助理经历成为未来科研道路上的加油站和加分项。同时,对于选择创业的同学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和优惠待遇,提高科研助理岗位的吸引力和稳定性。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激励体系,探索在科研评价体系中设置科研助理岗位绩效评价等内容。科研助理岗位是释放科研活力,提升科研创新力的有效探索,需精准推进。引导科研助理更好成长,一是要切实加强岗前培训,让其尽快熟悉岗位、热爱岗位,掌握岗位基本规范,理解岗位职责和使命。二是要加强过程指导,根据岗位需求并量体裁衣为其制定发展规划,配备导师进行专业指导和指定“师傅”引领,切实提升科研助理的专业能力,真正助力科研团队创新。三是要加强方向引领,科研助理岗位要坚持使用与培养相结合,既要指导其完成本职岗位工作,还要切实帮助科研助理明确科研学习发展方向,指明未来学习、就业方向,真正为科研助理的终身发展和人生进步奠基。(作者李新翠,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8月10日第02版中教评论·时评编辑:周子涵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
2023年8月10日
其他

孙铁龙:适度“放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叶圣陶先生有句教育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怎样“教”才能达到“不教”的目的,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认为教师要学会适度放手。学生求学要先学基础、懂规矩、养习惯,这是毋庸置疑的规律和常识。在学习的起步阶段,学生需要教师的细致教授、训练甚至管教,以便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如学习拼音和基础汉字,学习数字和符号,学会整理文具、遵守课堂规则等。在启蒙阶段,学生会很依赖教师,这就像孩子刚学走路时需要家长呵护、指导、矫正、扶持、鼓励、训练一样。但想让孩子学会自己走,家长就必须适时减少保护、扶持的措施,家长过度、过多的保护,会逐渐成为孩子进步的障碍或累赘。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要舍得、敢于、适时、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早一天完成从“扶着走”到“自己走”的蜕变。为此,教师应树立一个理念: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和同伴交流一下能学会的也不教;实在不会的,学生来请教,教师也不能和盘托出、直接给出答案,而应给一点儿提示,提供一点儿资源,让学生自己寻找工具、查找资料、另辟蹊径,努力、试错、再试错,经历艰苦思索,最终获得成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体验学习的快乐,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教师的价值在于让学生早日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不是教的多少和时长。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恰当地、适时地放手呢?又怎样才能放开手呢?首先,要从独立输入信息开始,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课本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依托,学生能自己阅读课本是独立学习的第一步。不只是语文,各科教师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花时间指导学生阅读本学科课本,并且不能仅仅停留于读,一般还应划出重难点、标出疑惑处,并提出问题,力求让学生自己完成课堂和课后练习题。这是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为了使学生通过阅读课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有目的地编写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可称其为导学案或自主学习单,借此设计学习流程、指导学习方法、补充学习资源、提供学习支架,并进行检测反馈,引导学生提炼、总结、反思。导学案或自主学习单应成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路线图、方向盘、垫脚石,使学生独立学习成为可能。其次,要建立学习小组,通过团体评价,弱化个体竞争,培养团队精神。教师要构建组内互帮共赢、乐于分享、不会就问的小组文化,让学生形成通过交流解决问题的习惯,为学生日常学习提供学习伙伴系统,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团队的力量,并形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再其次,要组织集体探究,把学生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展示、分享、质疑、答辩,以及教师追问、点拨,组织集体力量解决。学生自己先学、小组互学、班集体共学、教师参与的路径搭建了学生独立行走的桥梁,但这只囿于从课本到课本的简单学习,就像孩子虽能脱离大人扶持自己行走,但只限于天气晴朗、道路平坦、没有障碍与危险的环境。那么,面对生活中各种复杂环境,如何才能不惧风雨泥泞、山路崎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复杂路况下不迷路、避车险呢?这就需要经历更多实践和模拟实践的锤炼。为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策略。一是整合学习内容,改变碎片化的课时设计,实行大概念、大单元式的课程设计,让学科知识结构化,开展跨学科学习,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内容;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项目式学习,让学生思维经历连续、综合、复杂的挑战,从碎片、浅表、简单的低阶思维走向综合、深层、复杂的高阶思维。二是强化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或模拟真实生活情境中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进行验证,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探究过程,在生活实践或模拟真实生活情境中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素养。三是融入信息技术,打破围墙限制,让广阔世界成为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让围墙内外的人和物都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通过教学,最终使学生能依据生活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采取适当举措实施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检验学习结果,反思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成为一个能应对未来复杂世界的自主学习者和生活者,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随时利用学习改造生活。(作者孙铁龙,单位系陕西省大荔县城郊中学)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8月4日第02版课程周刊编辑:周子涵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
2023年8月8日
其他

于江涛:暑期社会实践大有可为

暑期已至,各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纷纷拉开帷幕。如何确保这场“暑期大戏”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把活动办成学生有收获、学校有成绩、社会有认同的实践育人大课堂?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重要指导。各高校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意识、更实的工作举措把工作做好。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性。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铸魂时代新人的重要抓手。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立足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站位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认识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性,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展开谋划,突出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高校和地方要根除认识上轻视、行动上敷衍的错误倾向,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要通过扎实举措引导学生重视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从观望转变为积极参加。做实做细组织领导工作,从各方面创造便利条件,满足学生的期待期望。加强组织保障,全流程全链条服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两头一线”的工作。“两头”是指高校和对接单位,“一线”是指从高校组织学生到对接单位接收学生,再到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一个链条式闭环。活动顺利开展离不开“两头”的高度重视和“一线”的有效组织管理,任何一个环节、流程、链条出问题,活动都会受到影响。高校作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起方和主要组织方,要高度重视。高校党委应统筹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优化顶层设计,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落实实践资源,形成实践育人整体合力。着重解决经费难题、社会实践服务基地难题、各部门协调配合难题,切实做好教师指导带队、学生实践培训、安全教育等工作。对接单位作为协同育人单位,要担负协同组织责任,要建立有效对接机制,配合高校和带队教师做好服务和安保工作等。实践活动还需要高校和对接单位专人负责,协同做好“一线”的组织管理工作,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强化机制建设,推动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全面落实。健全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高校要在乡村、社区、企事业机关单位建立实践活动基地,解决实践基地不足、实践地点更换频繁的问题。同时,还要深化与实践基地、结对子单位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强化社会实践联动,形成分兵把守的责任链条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寻求实践育人的“最大公约数”。建立校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机制。社会实践是第二课堂、社会大课堂,与校内小课堂相辅相成。要以系统思维推动“两个课堂”建设,打通“两个课堂”壁垒,避免各弹各曲、各唱各调;善用“大思政课”,将祖国大地作为实践的课堂;推动“两个课堂”有机结合、有效衔接、相互促进、深度融合。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要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进行全程组织管理,根据不同环节的具体要求进行考核、评价、认定工作。考核评价的目的是调动多方面积极性、达到激励效果。对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评价以正向激励为主,对学生考核要兼顾过程与结果,不能“一份报告定成绩”。精心设计主题,增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吸引力、感召力。暑期社会实践要坚持育人导向,反映时代内涵,围绕党和国家事业需要,聚焦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融入社会实践全过程,引导学生紧跟时代、砥砺前行;聚焦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断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聚焦服务“国之大者”,把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结合专业特色选择主题。要区分暑期社会实践与以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的实习实训。不同类型的高校可结合不同的学科专业,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目标、主题和内容。人文艺术类院校聚焦为人民群众创作这个根本问题;理工类院校聚焦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企业实践;农林类院校聚焦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师范类院校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等。还要坚持问题导向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聚焦学生思想困惑和现实关切问题,从问题中提炼社会实践主题。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要通过社会实践,帮助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真正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者于江涛,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7月12日第02版中教评论·时评编辑:周子涵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
2023年7月12日
其他

陈超凡以数字化开辟充分就业新领域新赛道

近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确保取得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成效。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从供给侧看,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毕业生求职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从需求侧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加上近年疫情导致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数字化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创新动能。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数字化推动信息、技术、资金、人才、岗位等要素循环流动,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创造了可能。以数字化思维和方式开展就业工作,构建多元化、协同化、精准化的就业工作新体系,有助于开辟充分就业的新领域新赛道,塑造高质量就业的新动能新优势。以数字经济拓展就业机会,实现就业最大化。数字经济具有创新性高、灵活度大、个性化强等鲜明特征,与高校毕业生的青年特质、职业意向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不仅可以创造更丰富的就业形态、更多的就业岗位,还有助于优化就业结构、激发创业活力。202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18个新职业中,有9个新职业与数字技能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将在数字生态中实现就业或创业。因此,应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大数据中心、物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为高校毕业生开发更多就业岗位。高校应聚焦国家和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适度扩大数字经济相关学科专业人才规模,开展数字技能选修课或第二学历教育,加快形成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以数字技术优化就业服务,实现就业协同化。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各地各高校纷纷加强就业线上服务平台建设,扩大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迭代升级奠定了基础。要完善以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为龙头、各地各校就业服务平台为主体的就业线上平台体系,汇聚教育、人社等政府部门和高校、社会就业资源,构建统一、规范、开放、共享的数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市场,优化各级平台的服务功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智能化、便捷性、不间断的就业指导服务。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加强就业数据分析和结果运用,动态掌握各专业就业情况和市场供求变化情况,有效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要建立覆盖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数字档案,全程记录学生入学到毕业期间的思政表现、专业成绩、社团活动、个人专长、获得荣誉等有关成长数据,精准提供个性化、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就业工作更有前置性、更富实效性。以数字手段提升就业帮扶,实现就业精准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强化就业优先的导向,并将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就业群体优先保障,千方百计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外部环境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8000多万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保持稳定。但仍有一些低收入家庭毕业生、身体残疾毕业生等因各种原因,实现就业比较困难,需要发挥数字化优势,加强重点帮扶,实行精准滴灌。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数字手段,建立动态更新的就业困难群体台账,全面掌握不同困难群体的个人信息、就业需求、思想动态等情况,为“一人一策”精准帮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对就业困难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面试辅导、职业规划指导等,对存在就业焦虑的毕业生开展心理疏导,引导其坚定就业信心、保持良好就业心态。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比对匹配学生专业特长、就业意愿、薪资期望等数据与用人单位招聘岗位要求和待遇数据,提供精准的岗位推荐服务和就业能力提升帮扶。(作者陈超凡,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16日第02版中教评论·观察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6月1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颉瑛琦:博物学阅读助推少儿科普走向深处

暑假即将来临,各种博物学研修营融合博物学读物,让孩子用科学思维去发现世界。带着书本走向户外、走向原野和山林,少儿从单纯的书本阅读到有目标的课外实践,从间接学习到直接感受,在了解生态、观察绿水青山的体验中展开科普阅读。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将“学科学
2023年6月15日
其他

郝春娥:运用信息技术助力中小学科学教育

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对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大意义。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加强科学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助力科学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科学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探索未知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改进和强化实验教学。用信息技术手段赋能课堂教学、科学实验以及科学实践活动,既能有效提升科学教育的效果,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比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不仅开设了编程、3D打印、激光切割、教育机器人等课程,还提供了AR/VR互动、眼动追踪等丰富的科技项目。通过游戏化、互动式的创意方式,引导学生走近科学、热爱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助力科学教育,有利于提升科学教育教学质量。很多科学现象无法在现实中展示,也难以用言语准确描述。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把危险性高、受限于环境或设备等无法进行的实验通过虚拟场景进行操作,将微观、抽象等现实中不可见的现象以及背后的原理等内容直观化、可视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比如,武汉硚口水厂路小学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给学生展示了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食物被消化的过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降低了学生理解科学的难度,提高了科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助力科学教育,有利于促进科学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意见》提出,注重利用先进教育技术弥补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拥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互联网能够打破地域空间、经济资源等限制障碍,将智慧教育平台的优质科学课程传递到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实现科学教育资源的流动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比如,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旧堡乡中心小学是一所边远乡村小学,学生少、班级多、老师少曾是困扰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障碍。自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后,学校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实施“双师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兴趣小组等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助力科学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多方协同配合。各地相关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注重调动和统筹校内外资源,动员各方参与、提供科技项目资源和课程,加强谋划指导和推动落实。各地中小学要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加强科学教师数字化能力的培养培训,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配齐配足科技实验教学设备。科学教师要注重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科学教育方式巧妙结合,不断加强学习,创新教学设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作者郝春娥,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务办公室副主任)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14日第02版中教评论·时评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6月14日
其他

付晓洁:教育是生命的和谐律动

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走进生命的过程:走进自己的生命,才能了解自我,对人性有深入的思考;走进他人的生命,才能真正尊重他人,对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有更深入和系统的思考。走进生命才会尊重生命本来的样子,生命与生命之间才会产生和谐的律动。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一个联动的过程。学生跟着教师动,教师跟着校长动,校长跟着时代的脉搏动,这种“动”和谐且有节奏,是为“律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从立德树人的目标上说,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从课程建设的意义上说,教育是完善人的科学;从课堂教学的意义上说,教育是培育人的艺术。教育要有根有魂有本有源有根、有魂、有本、有源是教育成为“生命的和谐律动”的内涵实质。教育要有根。教育关注的是生命,生命无处不在。教育有根,就是要尊重生命,呵护学生成长。核心素养时代的教育将关照对象从知识转向人,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成长作为根本目标。教育要有魂。教育要关注每个生命独特的生活节奏和规律。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都有其内在规律,学习有认知规律,学校有发展规律,时代有变化的规律。教育有魂,就是要尊重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教育要有本。教育者应始终坚守初心,去除那些不和谐、短视、急功近利的做法。教育有本,就是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努力构建良好育人生态。教育要有源。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推崇励志自强的品质,呼唤对高品位文化艺术、精神生活的追求。教育有源,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根本上应对和解决精神危机、信任危机、环境危机和人文危机。如何才能让生命和谐律动践行“教育是生命的和谐律动”的思想理念,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过程以及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教育目标要以人为本。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体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只是让人掌握知识以改造客观世界,也应该让人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帮助他们理解世界,探索未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平衡、和谐。就学校教育而言,关注生命就是要以人文本,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诉求,既要努力帮助学生补短板,也要搭建舞台让学生发展特长、展现自我,使每个生命都得到充分生长,绽放独特光芒。教育途径和方法要和谐。“和谐”一方面指的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生命中实现平衡的能力,因此,教育应促进学生智力、情感、意志、体魄等方面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这种平衡还包括处理好与外界和社会的关系,所以教育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为学生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并帮助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冷静和谨慎。教育还应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学会处理和解决冲突和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教育中不同元素之间适度协调、统一、平衡,才能使整个系统保持稳定、和谐、有序的状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纵向上,不同教育阶段之间要进行学段融通的一体化设计;横向上,不同方面的教育内容要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好的教育一定是和谐的、美的教育。教育过程要随规律而动。教育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它要求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形成教育者和学生良性互动的局面。教育是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教育过程应该注重探究性、实践性、体验性,让学生在动态、活泼、多元的情境中学习,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学科知识,更掌握学科思想方法,能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形成积极的生活方式。“律动”是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律,是生命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规律。了解和应用这些规律,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和生命的和谐状态。教育过程要“律动”,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必须按规律办事,不能随便乱来,也不能轻易“试错”。教学要遵循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规律,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和学科知识的复杂性,思维能力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比如从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认知逐渐深化、关注范围逐步扩大等。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是有规律的,因为时代背景在变化发展,教育资源和教育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升级,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和水平。“教育是生命的和谐律动”是一种完整的、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进入深化综合改革时期,我们对“教育是生命的和谐律动”这一命题应有新的思考,“双减”政策背后的教育生态重构、“五育并举”育人方针的落实、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落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实现,等等,都要求我们更加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发展,实施个性化教育;更加注重教育内部及与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协调发展;更加注重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对教学质量、育人水平进行科学的评价,与新时代的新要求同频共振。(作者付晓洁,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在读博士生,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北京市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12日第07版课程周刊·课程教学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5月23日
其他

刘巧利:纾解家长育儿焦虑始于升级教育观

据《光明日报》报道,自2021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让孩子“慢下来”成为不少家长的共识。然而,孩子学习依然是一些家庭的教育重心,部分家长依然在盲目“鸡娃”。还有家长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吐槽“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家长的育儿焦虑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不单纯是教育内部的问题。如果不能理性认识教育焦虑的成因,及时调整认知和心态,育儿焦虑可能会长期存在。了解家庭教育规律是家长必修的功课。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的、幸福的人,本质上是生活教育。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安全感、意义感、成就感,孩子会变得自尊自信自强,学习往往也就不存在“跟不上”的问题。因此,家长与其过于纠结孩子学习上的一时进退,不如关注当下家庭生活的质量和内心的幸福感。要相信,幸福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最好的“营养品”。打开视野认识脑科学,习得有效的教育方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少家长习惯让孩子“报班”“攒班”“拔高”“提前学”。“双减”政策实施后,孩子有了更多自主的课外时间,很多家长一时不适应,还停留在过去的教育惯性之中。研究已经表明,过度学习不可取,大量的课外补习效果一般并不尽如人意。家长与其寄希望于将时间、金钱交给补习班,不如主动多学习脑科学知识,认识孩子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做好自身的情绪管理。例如,在小学低年级之前,孩子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要讲究方式方法。物理学家费曼回忆自己之所以能记住很多概念,主要因为父亲对他的重要影响。他们父子之间没有令人紧张的压迫感,只是兴趣盎然地讨论问题。学习讲究效率方法,家长要做孩子学习的共同成长者。根据脑科学研究,学习中重要的记忆有三种,即方法记忆、知识记忆和经验记忆。对于孩子学习效果不佳的表现,家长要找到根源,积极地帮助孩子学习记忆方法,突破学习难点。例如,讲述的过程是大脑积极工作的过程,让孩子当“小老师”,讲述所学到的知识;多种感官并用,鼓励孩子动笔写、出声读等。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学习和成果的关系呈现的是指数级增长,而不是即时的对应关系。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孩子的学习不会立竿见影,但经过一段时间,往往会呈井喷之势。因此,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学习的意愿,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地探索新知。家长还要主动选择、建构良好的育儿朋友圈,善于利用优质文化教育资源。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积极、健康的家长圈有助于及时为育儿道路纾困。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家校共育活动,获得更多的专业支持,也可以多利用好身边的社会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等。第一次做父母,谁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找到正确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越来越多的家长可以超越“卷”与“躺平”,构建自己家庭的良好生态。(作者刘巧利,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04日第02版中教评论·时评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5月9日
其他

张贤金:听课教师也要充分“备课”

参加听评课活动现已成为中小学教师“走出去”向同行学习,进行专业交流的重要途径。听评课活动为授课教师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提供了舞台,也为参加听评课活动的教师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和共同发展提供了研究的内容和载体。然而,当前的听评课活动,重“听”不重“评”的现象依旧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影响了听评课活动的效果。笔者认为,听课教师在听评课活动前准备不足,导致在评课环节交流研讨不充分、不深入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听评课活动中,授课教师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而听课教师多以旁观者的心态参加活动,没有把自己放到参与者的位置上。为了提升听评课活动的效果,听课教师也应针对要听和评的课进行充分“备课”,只有这样才能在研讨中实现观点的碰撞,闪现思维的火花,达到互相启发的目的。听课教师在听评课活动前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课”。首先,要了解听评课活动的基本信息。比如,活动的主办单位、活动时间、参与对象、活动的主题、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形式、活动的预期目标等等。其次,需要了解授课教师、授课内容、授课学校校情、生情等。再其次,要围绕授课教师即将授课的主题和内容,从为什么教(为什么学)、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评价教和学的效果、怎么才能教得更好(怎么学得更好)等基本维度,思考这节课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学科教学问题。最后,可以利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资源,在数据库中检索授课教师即将授课的主题和内容的相关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了解国内其他同行在该主题和内容的教学中有什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做法,并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比较、反思,形成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和认识。听课教师有了活动前的“备课”,对于授课教师所授主题和内容有了初步认识、理解,甚至可能产生一些教学的疑问和困惑。在听课环节中,带着这些认识、理解、疑问和困惑,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授课教师所授课程,也能更好地学习授课教师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发现授课教师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或提升的地方。在评课环节,由于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都有了充分的“备课”,两者之间的对话研讨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就有可能产生共鸣,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评课环节自然会更加深入、专业、聚焦。传统的听评课活动重点在“听”,听课教师忙于记录授课教师的授课过程,而有了充分“备课”的听评课活动,“听”只是“评”的基础,“听”是为了更深入地“评”。在传统的听评课活动中,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两个主体在时空上是分离的、割裂的,他们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对话。而在新型的听评课活动中,在听课和评课的环节中,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将自己置身参与者的位置,从割裂旁观转向深度参与,最终实现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和共同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听评课活动的作用,听课教师有必要将参加听评课活动的所思所想所悟撰写成听课反思、听课日记或者听课随笔。更进一步说,听课教师可以对整场听评课活动进行系统复盘,认真梳理本次听评课活动中的思想碰撞,多维度开展深入的课例研究,尽可能形成课例研究论文。听课教师还应该思考如何将课例研究的成果应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期待通过听课教师的充分“备课”,推动听评课活动走深走实,实现听评课活动的教研转型。(作者张贤金,系福建教育学院理科研修部副主任、副教授)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05日第07版课程周刊·课程教学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5月8日
其他

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水平

2022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为小学科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指明了方向。但在职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对科学教育本质的“不科学”认识、用“不科学”的知识教科学、用“不科学”的方法教科学等痛点难题依然突出。为此,笔者希冀从立足大概念、变革知识观、开展科学实践三方面,为有效提升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水平提供可行思路。立足大概念,超越学科教育《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即小学科学不只是一门学科,应从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角度认识科学教育。北京师范大学郑永和教授领衔的团队调查了我国31个省份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现状发现,我国小学科学教师以兼任教师和文科背景占主流,对科学及科学教育本质的认识更多局限于一门学科。为此,小学科学教师需立足大概念,超越学科教育,从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角度转变其对科学及科学教育本质的“不科学”认识,以纠正科学教育只是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的错误认识。这是提升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水平的基础。大概念有利于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通,教师可以从核心概念和共同概念认识科学大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核心概念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和重点,是总体的指导方向,可以为科学教师设计方案、教学内容等提供整体参照。共同概念则给予教师一定的选择和发散空间,教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帮助学生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建立联系,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仅从学科或小概念层面很难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理解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4个跨学科概念,并设置了13个义务教育科学课程的核心概念,作为所有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掌握的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这为小学科学教师提炼大概念提供了可操作性要求:一是小学科学教师要从普遍性出发,把握能解释较大范围的物体、事件和现象;二是小学科学教师要关注全局性,关注能影响较大范围的人群关注的比较重要的问题;三是小学科学教师要探寻相关性,探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四是小学科学教师也要强调文化性,聚焦文化意义,符合人类科学探索的逻辑,可以融入科学史。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立足大概念,超越学科教育。这是“科学”认识科学教育本质的基础支点。变革知识观,整合科学知识《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提出要建强科学教育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加大相关专业科学教师人才培养力度,旨在扩大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同时,从专业和职前培养的角度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的综合素养。为此,小学科学教师需从专业的角度变革知识观,整合科学知识,从而弥补因缺乏专业的科学教育训练而导致缺乏系统科学知识的历史问题。这是提升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水平的内核。经过多年的培训与学习,小学科学教师已经具备了较为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小学科学的内容知识等一般性知识,现实中很多小学科学教师认为具备这些知识就可以完成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但实际上显然是不够的,还需掌握专业的科学知识。首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教育认识的知识,包括小学科学教育的本质、理念、目标及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等,小学科学教师需学习新课标和新方案,更新核心素养背景下对科学教育的认识。其次,虽然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科学可以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等分支,但物理教育、化学教育等与科学教育在教学法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即物理教育、化学教育等教学法未必适用于科学教育,这就需要小学科学教师掌握专门适用于科学教育的教学法知识。第三,我国当前很多小学科学教师并非专业出身,即使是科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其职前培养阶段也并未专门学习过针对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教学法知识,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掌握专门适用于小学的科学教育教学法知识。另外,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小学科学教师也应当掌握专门的素养导向的综合评价知识,尤其要学习综合评价实践性课程的知识,才能有效评价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变革知识观,整合科学知识,才能解决用“不科学”的知识教科学这一问题,奠定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核支点。变革育人方式,开展科学实践《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以探究实践为主要方式开展科学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要加强对探究和实践活动的研究与指导。为此,小学科学教师要主动站在变革育人方式的高度,开展科学实践,破解用“不科学”的方法教科学这一现实问题。这是提升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科学实践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背景下科学课程育人方式变革的核心方向,强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带着问题、任务、项目,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探究活动,以建构具有个人意义的认识。科学实践要具有“科学性”,应是具有“科学味”的实践,也应是体现科学课程育人价值的典型实践。因此,科学实践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在学习科学中实践科学。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一方面要探索科学课程特定的、典型的实践方式;另一方面,真正具有素养发展价值的科学实践一定是以科学知识储备为基础的,小学科学教师应基于科学知识探索并开展真正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探究实践。也就是说,如何开发设计具有科学意蕴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实现做中学、用中学,是小学科学课程育人方式变革和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突破口。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主动变革育人方式,开展科学实践,为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奠定关键支点。(作者殷玉新、陈晨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教育局副局长,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28日第06版课程周刊·课程教学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5月6日
其他

洪敏:思政课教师如何讲好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把脉定向,指出了提高思政课思想性、针对性、有效性以及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的关键。众所周知,“讲道理”是一门学问和艺术,讲得好会让学生心悦诚服,讲得不好则会让学生心生反感。因而,广大思政课教师需要在“讲道理”上高度重视并下足功夫。结合在中小学思政教学一线多年耕耘的经验,笔者认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在思政课上把道理讲好。一要信真理。“政治要强”,是对思政课教师的第一要求,也是评价思政课教师的第一标准。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首先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只有这“三信”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结出果。今天,做有坚定政治信仰的思政课教师,就是要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尤其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认同。否则,就有可能将道理讲虚、讲歪、讲错。二要厚学理。学深、学透才能讲深、讲透,因而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学理素养,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三个问题开展学习和研究。首先,教师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因为这是“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其次,教师不仅要通过学习和研究明确某个理论的主要内容,还要进一步明确其来龙去脉、意义价值、具体应用、实践成果等,使自己能够完整准确地把握理论。再其次,教师要在学习和研究中思考理论与课堂的融通方法。总之,只有不断丰厚自己的学理素养,教师才能做到“讲得清”“问不倒”,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概念明确、观点科学、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更好地实现入脑与入心的统一、知识向智慧的升华。三要合情理。讲道理要融入情,情感是讲道理的前提。教师是否出于真心真情、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等,都会影响讲道理的效果。“有情”不一定要表现在讲道理时外在的慷慨激昂或声泪俱下上,主要应该体现于思政课教师对真理、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一个能让学生心灵触动、情感信赖的教师,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四要付诸行。“讲道理”的教师要言行一致。思政课教师对课堂上讲的道理,不仅要真诚信仰,还要付诸行动,不能讲一套做一套。尤其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道理,教师自己有没有做到,很容易被学生发现。只有“做出样子”,教师讲道理才能真正让学生信服。五要注意度。“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因此,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讲道理时,不要喋喋不休、简单重复,要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要一味拔高要求,要将大道理和小道理结合起来,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提出先进性要求,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和理解以及来自理论的观照和启迪。六要讲究术。“讲”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有着重要影响。由于“道理”具有原则性、抽象性、严谨性,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讲”字上下功夫。思政课教师要讲好道理,除了需要学理深厚外,还需要态度庄重而平和、语气热情而真挚、逻辑清晰而严密、表达准确而有趣等,要避免居高临下、空洞说教、简单灌输、枯燥无味等情况的出现。除了在“讲”字上下功夫外,教师还要运用多种手段“讲”道理,通过设计生活化情境、引领性议题、思辨性讨论等让学生动心、动脑、动手。七要驳歪理。思政课所讲的道理,无疑是真理或者正理,而歪理是对正理的曲解或错解。作为思政课教师,其一,要关注社会上流传的错误思想言论,尤其是貌似有理的歪理,明确其本质、表现和危害。其二,要避免自己在课堂上为了迎合学生的某些心理而讲歪理。其三,一旦发现学生受到错误思想言论的影响,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进入了认识误区,教师要在第一时间以泾渭分明的态度给予正面回应,从理论和事实两个方面驳倒歪理,透彻分析其危害,提高学生对歪理的识别能力,有效帮助学生明正理、树正气、走正道。八要用原理。这里所说的“用原理”,是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答、解决他们面临或关注的问题。通过“讲道理”,让学生懂道理、信道理进而用道理,是思政课的重要目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不到“道理”对社会发展、自身发展的作用,那么,这样的“道理”就会被学生当作“空道理”,从而大大影响“讲道理”的效果。因此,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以达成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目标。(作者洪敏,系江苏省昆山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05日第09版好老师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5月5日
其他

张晋:瞄准关键点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人数上有所上升,显现出多发、频发、低龄化趋势。当中小学生自身无法应对心理问题或不良情绪难以化解时,就可能出现极端行为。面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挑战,要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针对部分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心理健康室“置而不用”,心理健康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或人手不足、不受重视、不被认可,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要制定预防发展性目标和补救矫治性目标,建好用好心理辅导室和其功能区域,配备心理测评系统、身心反馈训练系统等专业设备。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学科教育教学,进一步发挥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及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丰富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形式,定期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开设主题讲座,开展“线上心理云课堂”,完善心理健康援助平台建设。开展心理健康工作课题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要建设专业化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有的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还未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存在“重学习成绩、轻心理健康”等偏差,尚未形成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一些中小学心理教师由其他科目教师或班主任兼任,专业心理教师人手不足,缺乏足够岗位。对此,要多为心理健康专业教师提供工作岗位、适度扩大编制,提供足够的专业发展支撑,促其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形成以专业教师为主体、班主任和其他教师为辅助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格化”服务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班级管理与学生教育评价之中。建立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导师制,让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学生心理健康导师,运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干预与心理引导。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现碎片化状态,没有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心理问题测评并做好长期跟踪工作,学生心理数据库和心理健康个人档案还不完善。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心理辅导方案,对患有焦虑症、抑郁症、有家庭精神病史以及心理障碍等问题的学生缺乏及时了解和关注跟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制定心理教育和辅导方案,做到科学识别、实时预警、专业咨询和妥善应对。及时排解疏导学生学习生活中产生的消极或不良情绪,帮助其全面认识自我、增长阅历知识、开阔思维视野、增强抗挫韧性、提升情绪管控能力和心理调节水平。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掌握学生群体心理动态变化,建好心理问题数据库,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重点关注特殊学生群体,做到长期跟踪、及时干预、准确诊断、动态分析。要形成家校共建共抓合力。建立系统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家庭心理健康指导策略内容体系。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平台,设计制作“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微课”,不定期举办“线上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帮助家长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减少负向情绪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学校和家庭要加强交流沟通、保持密切协作,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作者张晋,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04日第02版中教评论·时评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5月4日
其他

刘殿波:构建三个“好条件”推动青少年阅读

对于中小学来说,今年的世界读书日与往年大不一样。近期,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了今后3到5年的工作目标、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为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活动指明了方向。《方案》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要求有力,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当前青少年学生阅读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不少教育工作者对阅读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没有充分理解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是从立德树人“根基”架起教育强国“梁柱”的战略安排;一些中小学图书馆或阅览室图书数量虽然基本达标,但图书品种不多、质量不高,阅读场所缺少人文关怀,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学校虽然大都配备了图书管理员,但具备给教师和学生推荐优秀图书或讲读图书能力的却不多;很多农村中小学还缺少作为儿童阅读起步的绘本和进行科学启蒙的优秀科普类读物。改变当前中小学阅读现状,除了提高校长和教师对青少年学生阅读重要意义的认识,还须从科学出发,认真研究青少年阅读规律。当前,应重点从图书、环境和阅读指导等三方面入手,努力构建三个“好条件”,为持续深入推动青少年阅读打造坚实基础。一是有好书。所谓好书,并非简单指传统的经典文学读物,而是指那些适应不同年龄段青少年阅读需要的各类优质图书,并且这些图书必须是他们感兴趣的种类。为此,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首先要保障学校每年所需的正常购书经费,基本满足学校补充和增加优质图书的需要。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和教育部馆配推荐目录,适当参照一些民间公益组织研制的青少年阅读推荐书目,尽快出台符合本地需求的官方权威中小学分级阅读推荐书目,以改变学校图书质量参差不齐、采购图书缺乏科学指导的状况。再其次,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进一步简政放权,在有效监督和指导下,把图书采购权下放至学校。学校也应把选书的部分权利交给教师和学生,以此提高师生选书、用书能力和阅读积极性。此外,还可充分发挥学校家委会作用,动员家长及社会各界自愿为中小学捐赠优质图书,更大程度充实学校图书馆室和班级图书角资源。二是有好地儿。所谓好地儿,就是每所中小学要努力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图书阅览室,让其成为师生向往的地方。其一,学校要改变那种与教室别无二致的阅览室模式,可参照幼儿园绘本馆建设方式,专门为低年级学生开辟以绘本和桥梁书阅读为主的阅读场所,不设桌椅板凳,而是配置一些类似布艺软垫、沙包之类的柔软家饰,让孩子能够随时席地而坐,听教师读书,从而全然放松地投入阅读。其二,要改变图书阅览室图书陈列方式,除了传统书架,阅览室应设置一些图书展示架,便于将一些重点推荐图书封面朝外摆放。尤其是一些绘本类图书更要注重摆放位置和方式,让陈列完美的图书不仅成为图书室的最佳装饰,还便于低年级学生浏览,更大限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建立愉悦的阅读体验。三是有好人。所谓好人,就是能够指导和协助青少年读书的好教师、好家长和好图书管理员。笔者在推动儿童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和家长不懂如何陪伴儿童阅读,更不要说指导儿童和青少年阅读了。为此,必须加强对教师、家长和学校图书管理员的阅读培训工作。第一,要将阅读指导纳入国培与省培教学计划和内容中,逐步让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能成为科学指导学生阅读的行家里手,并将阅读自觉融入各学科教学。第二,学校要为图书馆室配备真正懂书、爱书的图书管理员,并加强培训工作,让图书管理员不仅能够管好书,还能协助、指导师生用好书。第三,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家长的阅读培训工作,让家长充分理解阅读在人一生成长中的重要价值,积极支持、帮助学生阅读,在共读中努力提升自己。学校还可创造条件,鼓励家长到学校做故事爸爸、故事妈妈,协助学校开展阅读工作,营造全社会重视阅读的浓厚氛围。除此之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应逐步建立起规范的阅读制度。例如,利用课后服务等保障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也是推动青少年阅读的重要一环。如果没有相应的时间作保障,校园阅读很有可能沦为一句空话。构建三个“好条件”,加上有效的制度,相信一定能持续推动青少年学生读书工作,真正将校园阅读“奏鸣曲”融入全民阅读“交响乐”,以学生阅读“小切口”写好素质教育“大文章”,把数字技术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阅读提质“最大增量”,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者刘殿波,系河北省教育厅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处长)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4月21日第02版中教评论·观察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4月21日
其他

李蕴哲:培养文化自信要讲清楚三个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他还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青年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践行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力量。培养青年的文化自信,要向青年讲清楚中华民族古今文化的一脉相承,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融相通,讲清楚中外文化的辩证关系。要讲清楚中华民族古今文化的一脉相承。古今之争首先需要确立对中国历史的正确态度,才能作出对中国历史与中国当代社会关系的合理判断。评价传统中国社会和文化,要避免以古非今或以今非古的极端态度,这离不开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对中国传统社会,在批判的同时,更应当给予科学的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如果只看到中国传统社会封建腐朽的一面,而缺乏对历史文化发展的科学态度,就犯了历史虚无主义与文化虚无主义的双重错误,那就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置于历史文化荒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修身立命、经世济民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赋予中华民族以精神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如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崇德向善、厚德载物等,不仅适用于历史,而且契合当代、指向未来,其核心内涵不仅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破解时代之困、纾解民生之忧、为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底层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青年有责任继承古贤先哲们“为往圣继绝学”的精神,充分汲取蕴含其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滋养和激励自己。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首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理想上契合相通。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理想社会,是全人类实现自由和彻底解放的共产主义,是为了全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古代有儒家设想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大同理想、家国情怀、民为邦本等思想,架起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桥梁,也促使近代知识分子接受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后,“小康社会”“中国式现代化”等新理念新思想,都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辉。其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理性上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揭示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强调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的知行之道相结合,形成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成为我们弘扬实事求是精神的重要思想基础。再其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目标上深度相融。马克思主义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不谋而合。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为人民服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以人民为中心”等执政理念,创造性地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引导广大青年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从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融相通,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为拯救民族危亡而不懈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而且能够帮助青年树牢坚定的文化立场,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从而使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与稳固。要讲清楚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社会巨变之下的复杂社会思潮对青年影响深远。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不断融入世界、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中,日益受到外来文化的深刻影响,也冲击着青少年对文化自信的价值判断。由于缺乏对中外文化差异的理性认识,少数青年在复杂社会思潮影响下盲目推崇外来文化,否定民族文化优势,导致文化自信失守。因此,必须向青年讲清楚,任何民族的文化自信既不可能建立于话语垄断、墨守成规的基础,也不可能完全抛弃自身文化传统另辟新章。中西之辩的关键在于通过思考西方社会文化发展的利弊得失,为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青年在面对中西文化冲突时既不能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抱残守缺,也不能不加批判地一味接受外来文化,对中西文化都要持理性的分析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与西方相比,中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只有在与西方的比较中明确了这种独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中西文化的汇通中展现新的生机。广大青年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方向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确定自己在新时代的前进方向、发展道路和人生目标,进而树立自己的远大志向和使命担当,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找准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点。(作者李蕴哲,单位系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22DJD002]成果)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4月20日第05版理论周刊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4月20日
其他

刘世清:深化贯通培养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日前,清华大学正式启动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项目,选拔综合素质优秀、物理天赋突出的中学生,通过设置“一人一策”的培养方案、本科与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进阶式学术研究的无缝衔接,以期培养更多物理学及以物理学为基础的高科技领域的一流创新人才。“攀登计划”着眼于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经推出就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其高起点、个性化、大师领衔、贯通式选育培养的创新机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当前我国已进入到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紧迫、更加关键。拔尖创新人才处于人才金字塔的顶端,是引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方向的“关键少数”,是可以在一个甚至多个领域引发巨变的“最强大脑”。面对世界科技前沿、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国际竞争的主战场与新赛道,更加迫切需要原创性引领、基础性突破、自主性创新,这对人才培养提出质的变化与挑战。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其重要性、紧迫性、战略性跃然纸上。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国家人才资源中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才能,又具有坚韧抗逆、喜欢挑战、持之以恒的心理特质,虽在社会人群中占比极少,但却代表着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极限高度。相较于一般性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理念、制度、内容、方法与途径上截然不同,是非常态的,不存在固定的培养模式,必须及早发现、精准施策、个性化培养。20世纪末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价值,纷纷出台专门培养计划与人才新政,如美国的“美国竞争力计划”、欧盟的“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德国的“大学卓越计划”、日本的“21世纪COE计划”等,以加大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保持高层次优秀人才的竞争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了“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部分顶尖高校也纷纷出台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如清华大学的“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大学的“数学英才班”、西湖大学的“创新班”等,在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与发达国家多年来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研究、筹划部署与实践推进相比,我国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尚存在一定差距,在科学选拔、贯通衔接、系统培养、共育共享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同时还受到急功近利、应试评价等因素的制约影响。因此,当下迫切需要打破桎梏,贯通衔接,加大自主培养力度,努力造就更多拔尖创新人才,着力形成科技竞争的人才高地与高峰优势。加强志趣引导,强化使命责任。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要解决立德与方向的问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要让优秀学生认识到自身天赋不仅是个人财富,更是整个国家与社会的财富。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自身兴趣、禀赋能力与国家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结合起来,着眼于民族复兴大任、聚焦国家经济社会重大需要的学科领域,形成有远大理想、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学术志趣与社会责任感。一体化贯通,构建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教育阶段衔接贯通,需要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共同成长,需要发现、选拔、培育与评估的系统设计,需要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协同培养。要坚持系统性、协同性思维,发挥顶尖高校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力军作用,创新评价选拔机制,深度推进大中小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衔接沟通,积极构建大中小一体贯通、科教一体、政校企社协同共育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水平培养体系。加强组织保障,不断优化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充分认识到拔尖创新人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人才力量。积极抓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窗口期,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筹建由教育、科技、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部署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规划表”和“路线图”,统筹协调各级各类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主体的职责要求,不断汇聚丰富资源,优化培养环境,着力推动一批又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作者刘世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4月17日第05版高教周刊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4月18日
其他

项聪:“量少量多”间攀登高等教育之高

专业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一端连着大学的高深知识生产与传播,另一端连着产业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建设的内在逻辑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调适学生个人成长、高校知识生产与传播、产业发展需求三者之间的张力。微专业的兴起与发展,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更加关注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更加关注产业与企业的发展动态,体现了高校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受学分所限,微专业“小而精”的背后隐藏着一些不足,需要引起高校充分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避免。一方面,微专业的建设通常要经历专业核心课程“优中选优”的过程。比如,某专业有10门左右的核心课程,我们如何在这些核心课程中再选出“最核心”的几门以构成微专业?这就需要相关学院组织专家进行充分、科学的论证。另一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学生在修读专业核心课程之前,需要完成前序课程的学习,否则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缺乏连续性。当前,不排除会出现某个学生跨专业修读“微专业”,但由于缺乏前序知识储备而导致学习困难甚至学业失败的情况。因此,在理想状态下,高校应该为微专业的课程重新开发设计教学内容,而不是直接“搬用”原先该专业的课程及教学内容。未来的世界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高等教育之所以为“高”,在于它始终以追求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及传承为旨趣。当然,高深知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相对普通知识而言的。高深知识区分于普通知识的条件在于两点:一是知识所依赖的基础——“事实”的复杂性,二是证实“事实”的方法复杂性。因此,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开展高深知识学习,将有助于提升其识别“事实”或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刻苦钻研的意志以及不唯上只唯实、勇于追求真善美的素养。为引导学生开展高深知识的学习,掌握适应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华南理工大学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打造了一个学习量由少到多的高深知识学习连续体。在学习量少的这一端,采用微专业模式,即瞄准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立项建设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8个微专业,每个微专业包括4—5门核心课程,学生修满学分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学校授予的微专业合格证书。在学习量多的另一端,学校则积极探索“双学位试点项目”,自2021年起实施“软件工程+工商管理”“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等3个双学位试点项目。每个项目培养方案在课程、考核、实习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培养环节,充分体现并支撑跨学科、复合型、创新型、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总学分修读要求原则上不超过190学分。学校采取先集中培养后个性化分流的“2+2”双向培养模式,即前面两年为集中培养阶段,在第四学期由学生所在院(系)组织分流。分流按照成绩优先原则,学生依据兴趣与爱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专业作为主修专业,另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学生在第五学期进入主修专业学习。在这个高深知识学习连续体的中段,则依次有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项目、普通类专业项目等,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多层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的个性化高深知识学习通道。此外,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施深度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等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和微专业一样,正成为高校试点的重要方向。量多量少、纵横交织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大幕正随着时代号角的吹响徐徐拉开。(作者项聪,系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4月17日第05版高教周刊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4月17日
其他

程翔:单篇教学不过时

前些日子我执教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因现场没有学生,我只好请听课的教师充当学生,并说“暂时委屈你们了”。教师们很兴奋,感觉很新鲜。我则觉得,这课上得应该很顺滑,因为教师们都教过这节课的。然而事实出乎我的预料。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概括三个故事:松骨峰战斗、火中救儿童、防空洞谈话。教师们并没有顺利、准确、精练地概括出来,而是有一个修正的过程。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回答“这三个故事分别体现了什么?”教师们回答说:分别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我惊讶于这种简单的贴标签式的回答竟然出现在教师身上。不能说他们答错了,但大而无当。有的教师告诉我,教师用书就是这样写的。我有些无奈。教师用书只是教师的参考用书,不能奉为圭臬,不能当作“标准答案”。教师必须自己动脑来深入理解文本。接下来,我抓住几个关键点,引导教师们细细理解文本含义,咀嚼、品味,教师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课后一个教师对我说,教师们在搞大单元、大概念、群文阅读时,注重的是比较、思辨、整体,很少有人精读文本了,单篇教学显得过时了。我不禁感慨万千……前些天,我听一个教师执教《雷雨》,她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她说周朴园是个虚伪、冷酷、自私的资本家,这时一个学生说“是个渣男”。教师很高兴,说:“说得好!周朴园就是个渣男!”就这样,这班学生带着“周朴园是个渣男”的理解下课了。我估计,这班学生也将带着这个理解高中毕业,有可能这一辈子都不能正确理解曹禺塑造这个文学形象的真正目的。可是,你能说那个教师完全讲错了吗?似乎不能。因为用非文学的眼光来看,周朴园不是“渣男”又是什么呢?——问题在于,你上的是语文课。这使我想起很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我刚执教完《雷雨》,一个听课教师找到我,很生气的样子,质问我:“程教师,你怎么能这样教《雷雨》呢?这对学生会有怎样的影响?”我平和地注视着他。他五十岁左右,是一位老教师,我想他一定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我说:“请您说具体点儿。”他说:“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就是虚伪的。周朴园就是一个坏人。你怎么教成了那个样?”其实,我刚参加工作时,也像那位教师理解的一样,就是把教参的观点原封不动地硬搬过来讲给学生听。后来,学校邀请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周朴园的扮演者郑榕先生来作报告——《话剧的魅力》,我趁机请教他:“我们教参上说周朴园是一个虚伪、冷酷、自私的资本家的形象,他对侍萍的感情是虚伪的。您以为如何?”郑先生一听就笑了:“哪能那么说!”我心中咯噔一下,原来郑先生和教参的观点不一致。后来,郑先生介绍了北京人艺在排演《雷雨》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我才知道人艺的演员对《雷雨》的理解也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后来,我对《雷雨》下了一番功夫,阅读了很多文献资料,也撰写了几篇教学论文,其中《〈雷雨〉教学实录》和《说〈雷雨〉》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2006年,我教的一届高中生毕业20年聚会,请我到场。我说:“我要给你们重讲《雷雨》,20年前我给你们讲的有问题。”于是,在老学生聚会活动中,我重新讲了《雷雨》,算是弥补了我心中那份缺憾。从教40多年来,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我对课文的讲解错了却无法弥补,学生带着错误理解毕业,然后走上社会。如果教师用那些不恰当的理解当作“标准答案”来考学生,就是误人子弟!面对那位质问我的老教师,我没有着急,更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给他解释,并建议他去读几本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文笔优美,而且思想深刻,教师想要读懂它们殊非易事,非下一番苦功不可。我每教一篇课文,总要参考数十篇甚至上百篇的文献资料,以确保不出现明显偏差。所以,教师单篇教学备课的任务很是繁重,万不可只看看教师用书就照本宣科。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掌握的信息量很大,甚至超过教师。一个教师如果不广泛阅读、精心备课,就有可能落后于学生。更让我忧虑的是,现在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是应试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学历虽然普遍提高了,但文本解读能力并未随之提高。现在倡导大单元、大概念教学,而他们原本就缺少对文本精细研读的功夫,若抛弃了单篇教学,那所谓的思辨、整体、比较岂不成了空中楼阁吗?一个教师给我打电话,说她要参加教学比赛,规定要比较窦娥与鲁侍萍两个文学形象,请我指导一下。我说这太难了,我指导不了。因为二者实在没有可比性。我说,你集中精力教好窦娥或者鲁侍萍就行,别考虑那么多。我多次劝告青年教师,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思辨、比较好不好?当然好,但我认为必须建立在单篇教学的基础上。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那种抛弃单篇、盲目跟风的做法不可取。语文教学不能赶时髦,不能拔苗助长,不能照搬外国理论,必须实事求是,必须尊重常识,必须按规律办事。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有一个基本点,就是具备对单篇文本精准解读的能力,具备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师的教学生涯平均是30多年,用来研读上百篇、数百篇的课文本来就时间紧张,难度很大,若再分散精力和时间,很可能教一辈子书,到头来两手空空。当然,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要重视文本解读能力,还有写作能力和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能力,等等。然而,文本解读是基础,单篇教学永不过时。(作者程翔,系北京一零一中学语文教师、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4月14日第09版课程周刊·课程教学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4月14日
其他

焦丽颖:高校立德树人离不开道德人格建设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和目标方向。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德”背后更深入的人格基础,从根本上实现对大学生“德”的培养,以推动社会精神文明迈向一个更新的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和目标方向。立德树人不仅仅是在道德实践上的建设,更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和精神品质的人格建设。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德”背后更深入的人格基础,从根本上实现对大学生“德”的培养,以推动社会精神文明迈向一个更新的高度。“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只有了解道德的内在品质,才能培养道德的外化表现。知其所来,方能知其所往。道德人格作为人们稳定而独特的道德心理品质组合系统,影响了人们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方面面的表现,道德人格培育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建设,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开展,既要注重时间上的远近,又要关注空间上的大小,从以下四个方面共同寻找突破点:第一,道德人格的建设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唐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国的文化中蕴含了对德的多重阐释,当代道德人格培养必然要重视古与今的思想交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人当下人格形成,离不开对历史文化模式和价值观的内化,因此,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应该重视对文化层面衍生出的道德人格品质进行教育,如对尽责诚信、利他奉献、仁爱友善和包容大度等善良人格品质的培养,并对凶恶残忍、虚假伪善、污蔑陷害和背信弃义等恶性人格品质进行预防。第二,道德人格的建设要注重现代化发展的适应。当今中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的改变带来了社会特征的变化,不确定性、变化性、经济全球化、多元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迅速流动和网络媒体的流行,当代青年群体在道德层面也相对应地发展出了新的心理品质,达到一种从传统的道德心理行为特性到现代道德心理行为特性的转换。因此,对道德人格的培养,需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此基础上,关注现代化带来的道德认同变化和不同道德价值体系融合,以达到立德树人中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第三,道德人格的建设要注重中国现实的独特性。道德是基于人类长期进化和社会文化塑造出的不同社会规范,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积累了独特的道德文化,突出强调以善为本、以德为先。伴随当下社会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现象,对道德人格的培养必然要体现出对中国文化里的道德更深的思考和理论建构。我们要以扬弃的眼光和姿态,理性判断西方道德理论可能不适合中国心理的文化隐性偏见框架,批判地看待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扎根本土,放眼世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道德建设话语体系。第四,道德人格的建设要注重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立德树人不仅要培养对他人有德、对社会有德、对国家有德的人才,也要放眼世界,培养对人类有德、能够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优秀人才。道德人格对于社会生存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帮助人们在相互依赖的群体中生活,从而帮助人类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同时,这种对全球人类的认同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利他性,这种双向螺旋式的相互促进,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道德人格在个人成长中具有独特的属性,影响着人们与道德相关的种种表现,甚至会影响到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因此,对道德人格的建设,能够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教育强国的国家战略提供关键、可落地、可实施的方法与策略。(作者焦丽颖,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4月13日第07版理论周刊·教育科学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4月13日
其他

如何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的实践创新力

博士研究生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塔尖,其核心能力培养对整个教育系统具有重要的基础与导向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理论研究的高层次后备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必须直面社会现实、肩负时代使命。然而当前,不少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还难以做到“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其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社会需求的意识与能力尚有待提高。为此,高校需要从厘清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改变单一学术性的培养理念、推进协同育人等角度,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从而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把握培养价值意义实践创新能力是发展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石。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回应“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时代课题。作为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肩负聚焦中国问题、凝练中国经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时代使命,应树立中国主体意识,回应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需求。当前,有关培养单位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扎根中国社会与现实土壤做学问,须以扎实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根基,注重学生社会实践、服务社会需求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已步入研究生教育大国之列。质量建设是由“大”到“强”的重要一环。当前,研究生教育必须坚持“四个面向”,切实提升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现实需求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培育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有助于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提质增效、由“大”到“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回归教育初心的必由之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促使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体、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博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学术职业不再是唯一的就业选择,单一的学术性教育已不能满足个体走入社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当前,在注重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更加关注其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归以人为本的教育初心。厘清现实问题根源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尚未厘清。相对科研创新能力而言,博士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主要指以专业素养为根基,运用跨界融通的知识和方法深度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或运用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有关博士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及育人实践相对较少,且大多集中在理工科博士生群体,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尚未得到明确,无法为育人实践提供学理指导。培养理念存在“重学术,轻实践”倾向。在单一的学术型人才观念下,受“五唯”评价体系、大学排名等管理理念与实践的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陷入了重论文数量、重西方理论演绎的窘境,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培养过程呈现“缺机会,少平台”弊端。首先,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主要发生在高校场域,以学科领域为载体、以师门为单位,不同学科、不同师门之间互动交流不足,导致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欠缺将所学融会贯通并应用于日常实践的意识与能力。其次,高校与地方的协作不够紧密,不少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主要在所属专业领域以思辨、演绎的方式进行知识创生,从而使得人才培养与地方的现实需求存在一定脱节。探索培养崭新路径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基础,厘清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创新性,本质上是最彻底的实践哲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基础,从实践—人学、实践—历史、实践—价值三个维度出发,可以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在“以人为本,经世致用”的核心理念下,以学术为基础,走向社会、介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它包括饱含人文关怀与人交往的能力、基于时代问题改造社会的能力以及打破事物界域全面融通的能力。引入多元化人才观念,通过学理指导、政策引导、舆论宣传等方式,改变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单一学术性的培养理念。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博士研究生与学术职业的确定性关系逐渐松动,单一的学术型人才观念已无法满足个体与社会的需求。当前,应当拓宽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从培养纯粹的学术人才,转向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如,以深入的学理研究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提供依据与方法,以适切的政策文本肯定博士生培养多元化的重要性,以生动的案例宣传为博士生提供多元化就业选择的参照等。面向现实需求输出的高层次人才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使人们在关注学术性之余,也能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实践创新能力及其培育。建立“项目引领,协同育人,系统推进”的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模式。当前,高校应以“扎根于中国大地、服务于新时代建设与人类社会的优质哲学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效联动地方。在高校场域中,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发挥导师这一育人主体专业引领与人生引导的作用;以高质量课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培养博士生实践创新的思维与能力。在地方场域中,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应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内部建设等现实情况,通过提供实习岗位、发布研究课题等方式打造实践平台。高校与地方在形成育人共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库、运行保障机制等方法来有效实现两个场域互动。(作者闫广芬系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尚宇菲系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4月10日第06版高教周刊·探索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4月11日
其他

张学炬:教研先行促课堂提质增效

教学和教研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同年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都对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专业支撑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在一些地方,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教研工作仍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在实施“双减”政策和落实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背景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好教研队伍的作用,教研先行,以教研促教学。为此,笔者认为要从四方面加强教研工作。一是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高教研质量的发力点很多,但建好队伍是最关键的一招。一方面,应按照国家课程建设方案中有关课程设置的要求,为所有学科配齐专业专职的教研员;另一方面,要严把入口关,凡进必考,确保教研员素质过硬,具备高超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不能滥竽充数。另外,还应加强师德方面的考查。教研员在教师中威望很高,往往具有较高的话语权,尤其是在各种活动评比中,具备一定的评优树先的话语权,因此,有些教研员私欲膨胀、迷失自我,所以必须选择道德高尚、立场坚定的优秀教师来当教研员。二是要舍得投入真金白银。“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研工作是科学施教的基础和前提,无论怎么重视都不过分。但作为科研工作的一部分,教学研究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运行机制,无论是开展教学项目化研究,进行重点课题攻关,还是进行学科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去各地进行教学视导等,都需要一定的物力、财力做保障,否则将寸步难行。因此,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政府部门都应给予充分的经费支持,助力教研工作不断走深、走细、走实,拿出高质量的教研成果,助推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研人员要意识到自身肩负的重要职责,珍视自身的岗位,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必须要有过硬的教研成果,有专业的学科发展方案,有接地气的指导措施,真正做到“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专业的考核标准,定期对教研员进行严格考核,实行能进能出的动态调整和淘汰机制,倒逼他们真教真研,使教研员真正做到名副其实。对于教研员的职责要求,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有明确的规定,当遵照执行。四是要加大培训的力度,不断提升教研员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工作产生巨大的冲击,对教研员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研工作的职责和特点要求教研员必须先行一步,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课程开发能力、课堂教学指导能力、科研成果的表达能力等,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基层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教研服务。今年两会期间,民进中央带来《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
2023年4月7日
其他

沈茂德:校长职业品质取决于对教育的热爱程度

校长是一校之长,自然而然成为行走在校园内的一本书,成为学校教育文化、教育行为的首席教师。他的一言一行,不仅影响着教师,也必然影响着在校的学生,因而,合格的校长必须具备人格的高尚、信仰的坚定、对孩子的挚爱、对教育梦想的追求等德行特质。今天的许多校长是有行政职级的,但在我的内心,一直有这样一个声音:“不要把校长当官做。”校长内心应该清楚,自己是个凡人,而不是伟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一位校长认为自己很“伟大”时,其实,他已离教师、离学生很远了;当一位校长总是说着一些漂浮、华丽的“思想”,而且肤浅地认为自己已经是“教育家”时,他已离教育很远了。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校长的性格、能力都不应该刻意包装。当他每天行走在校园里时,教师看到的应该是一个朴素的、亲和的、真诚的人,而不是一个言行不一的“长官”。共同的工作中,他应该让每位教职工看到一个真实的、鲜活的、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同事,教师可以与他交流,可以批评他,也可以表扬他。这样的校长,教师们认同他也认可他。这样的校长,才具有真正的影响力。他走在学校里,孩子们看到的是一个和蔼的、热情的长者,他会和迎面而来的孩子们点头致意、热情交流、亲切询问,孩子们也愿意和他交流,愿意提出对学校工作的种种建议,也愿意聆听他的指导和教诲。校长应该是一个敬业者。校长可以没有形成系统的思想体系,也可以没有很高大上的教育理念,但他必须有很真实、很丰富、很执着的教育情怀。每一天的生活中,每一项工作中,教师和学生们,甚至家长们都可以感受到他爱自己的学校,爱每一名学生,爱每一位教师。他在竭尽全力地帮助学生发展,他在励精图治地推进学校发展,他在千方百计建设丰富课程,为孩子们的个性发展营造各种土壤,他的所有行为皆源自内心的教育梦想,而非包装。当教师和孩子们内心认同校长是一个敬业者的时候,校园内一定会呈现蓬勃向上的景象。我一直相信,教育是农业,作物的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那段时间,叫作积累和坚持。宁静而淡泊,忠诚而执着,应该是校长的职业精神。否则,我们怎么可能还有那么多时间来读书、写作呢?我们怎么可能还那么眷恋校园的钟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呢?长期的校长工作实践中,我深深感悟到:在功利中产生的都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但真正的教育是面向明天的教育,我们还需要一种宁静,一种高度,一种追求,与师生对话,与名家对话,教育的灵魂、职业的精神就是这样产生的。我们可以看到,优秀校长的内心都十分宁静。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校长的心静了,团队的心也静了,教师们的心也静了,这样的校园才会充满学术与理性。所以,校长自己的生活应该尽可能简单一些,只有让清新而亲切的校园生活成为校长职业的主旋律,校长的生命才会在平凡中灿烂。我始终认为,校长职业的质量其实在于内心对教育现状的深度思考和对教育理想的无限向往。我想这样提醒:不管校长有多深的管理资历,无论校长的能力有多强,要永远相信,个人的力量总是微薄的。特别想提醒的是,有了一定成绩的校长更要有自我警醒意识,更要认识到,管理规模化的学校,小至节水节电,大至学校课程建设,常态运行中有诸多问题的存在是一个不争事实,面对复杂的教育改革,面向未来的教育探索,仍有许多争论的话题,仍有许多方向不清的迷惑,如果校长没有反省的意识与眺望窗外的行为,学校的问题就可能会越来越多。“一日三省吾身”应该成为校长职业的基本习惯。校长还应该是一个真诚的服务者。老师们在工作、生活中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学生们在学习和成长中也会遇到种种挑战,老师和学生们的成长都需要校长的帮助和指导。当师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他们总会想起寻找校长的帮助,这样的校长,他实际上已成为师生真正的朋友。本质上来说,校长最基本的工作,不应该是千方百计去考核与评估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绩效,而应该是千辛万苦地去为师生的成长提供尽可能多的平台,在常态的生活中,力尽所能地去帮助师生解决面临的工作和成长困难。校长应该是在学校内为师生成长提供各种服务并成为各种服务的首席组织者,自身更应是各种管理性服务的示范者。这种服务不仅是后勤、生活性质的服务,更应该涵盖愿景规划、课程设计、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成长、学校文化建设等更广泛的内容。校长绝对不可把教师视为被管理者,而应把教师视为工作的依靠、学生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校长的心里应该始终装着教师。当教师工作、生活中有困难时,应该有校长的帮助。任天一中学校长期间,我倡导双向成才的理念,即在帮助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支持教师同步成长,为教师才华展现提供舞台,让最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校长应该千方百计为教职工自身的发展提供可能与机会,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和培训。这些举措不仅能为教师成长提供最优的服务,促进了教师蓬勃生长,与此同时,学校也呈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校长更应该在每天的校园生活中为学生的卓越发展提供丰富课程、优秀课堂、品质校园,同时也应通过校长角色的影响力引导学生良好发展。今天的青年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充满青春活力。他们既是受教育者,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校长必须认识到,倘若管理者和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发展需要,那一切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课程建设、课堂建设、学生文化建设都是校长必须高度重视,并竭尽全力使之每天优化的工作。(作者沈茂德,系江苏无锡狄邦文理学校中方校长、江苏省天一中学原校长)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3月24日第06版课程周刊·课程教学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4月3日
其他

陈升阳: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经验分享】学生劳动意识淡薄,怎么办?据我观察,学生劳动意识淡薄,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没有机会劳动,家长认为学习比什么都重要,家务活都不让孩子干。二是有些学校,学生犯错就被罚去劳动,劳动变成了惩罚。这样一方面被罚的学生对劳动会产生排斥心理,另一方面其他学生也会因此减少了劳动的机会。三是缺少参与意识,劳动缺乏合作。比如在班级大扫除的时候,部分学生在干活,部分学生游离于劳动之外,在旁观、玩或写作业。学生是否有集体荣誉感,是否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劳动意识。要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家长不要剥夺孩子劳动的权利在家务劳动方面,家长是第一责任人,尽量不要剥夺孩子劳动的权利。家长也不要嫌弃孩子不会干活,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尤其是劳动,他们一旦学会劳动,在新的环境中就会条件反射似的付诸实践。比如从小教育孩子如何整理玩具,这个劳动过程和在学校里整理抽屉、整理个人学习用品是一样的,劳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慢慢被培养起来。当这些小细节变得像刷牙洗脸一样自然,孩子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就养成了。教师对学生在劳动上的进步多鼓励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劳动教育自觉发生,我在班级里开展“小小动物角”项目化学习。班级教室里布置的动物角有一对珍珠鸟、一对小仓鼠、两只小乌龟、三个生态瓶。课间,学生围聚在动物旁边观察。为了养护这些小动物,学生们学习小动物的养护知识,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承担养护任务。遇到双休日或节假日,学生还自告奋勇报名把小动物带回家继续养护。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常表扬养护知识多、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让学生轮流当“动物管理员”。培养劳动意识仅靠劳动课是不够的,平时的劳动细节也不可忽视。教师的表扬能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每天的值日,我都会表扬学生在劳动上的进步。比如,扫地的学生很细心,不但把地面打扫干净了,还把垃圾进行了分类;拖地的学生很细心,先用湿拖把拖,再用干拖把拖,避免踩出鞋印;整理桌椅的学生也很认真,横看整齐,竖看也有序……除了表扬值日生,我也会表扬每一个做好分内事的学生,谁的桌面整理得很干净,谁抽屉里的书籍摆放有序,谁的座位旁边始终保持干净,没有垃圾……同学间在劳动上相互合作共同提高“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是我的班级管理理念之一。值日是按小组分工合作的,每次组长在分工的时候,有些学生总是自告奋勇地选择擦黑板,因为班级的粉擦是可以喷水的,先喷一下水然后擦一下,很轻松,像玩一样;学生最不喜欢干的是扫地。一次班队课上,我把班级值日内容进行了细化,全都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讨论,10多项值日内容,值日生只有9人,怎么分配比较公平合理?学生们一致认为:任务简单的几项合并,让一位值日生做。至于谁负责哪些值日任务,是抽签,还是轮流?大家讨论后认为轮流比较合理,因为轮流可以体验各种不同的劳动,也更加公平。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在各项活动中我都倡导“不以分数论英雄”“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创设人人平等、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班风。我认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若能以全面发展的理念去引领学生,重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劳动意识。(作者陈升阳,单位系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小学)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3月24日第06版课程周刊·课程教学封面图片:通讯员
2023年3月28日
其他

贺琳: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育人路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关于学科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语文课程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达到育人目的。中华经典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中语文实现课程育人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在新课标语境下,教师应特别关注高中古诗词课程的育人路径。学习目标: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并重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展现出中华民族深沉的人文情怀。学习古诗词,可以在体味古人思想情感的同时增加对人生的感悟,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古诗词教学的显性目标就是把古诗词当作“语言”来读,读懂古诗,就是读懂古人的语言,与古人“交际”,从中读出历史典故、人情世故和生活百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高中古诗词教学提出,“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涉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诗词名作,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咏古抒怀,雄浑苍凉;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豪迈悲壮,怀古伤今;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怎一个愁字了得”,徘徊低迷,婉转凄楚。品读诗句应感受其不同的语言风格,体悟其声韵、句式、节奏的灵活变化。语文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与“文化传承与理解”。古诗词教学隐性目标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古人常说:“文以载道。”高中语文教学肩负着以文化人、以情育人的育人重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智慧结晶。古诗词以精练的文字集中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情感观念和哲理价值。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应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通过感受古诗词意境美、语言美和思想美的方式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熏陶,有利于提高道德修养,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策略:语言建构与审美鉴赏并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18个学习任务群,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下的古诗词育人教学,应从积累、整合与建构古诗词语言角度入手。中国古诗词历史悠久,从《诗经》、《楚辞》、汉乐府诗,到唐诗、宋词以及元人小令,中国古诗词以其丰富的内涵、清丽的神韵、优美的语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语言的建构要从体悟诗句语言表达入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感叹命运相似,“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赞美大自然的美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强调追求真理的价值,这些诗句共同的特点就是极具意境美。意境美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之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首先应在理解意境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还原与重组,提升语言理解与建构。其次,应鼓励学生通过吟诵古诗词加强语言感知。吟诵就像是打开华夏语言宝库的钥匙,学生通过吟诵古诗词,不仅能品味丰富的语言表达,而且能美化心灵、提升气质。最后,从语言形式上看,诗与词都有自身的格律,也讲究声律和音律,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节奏与韵律的角度进行语言建构。王国维说:“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首先,古诗词审美鉴赏离不开“知人论世”。作为文学鉴赏理论,“知人论世”是古诗词鉴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赏析作品时“作品”“作家”“时代”三者互为条件。当然,“知人论世”的重点在于“知人”,即了解作家的思想性格和社会经历,从而理解作品。其次,善于使用“以意逆志”的审美鉴赏方法,既要有历史感,更要有现实感。语文教学要从作品整体出发理解诗作的主旨,同时懂得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解读文辞。比如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本诗句并不注重说明黄河的真正源头是哪里,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望向气势磅礴的黄河后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鉴赏方式,把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主观感受融入欣赏的过程中理解诗意,生发全新的旨趣。再其次,“意象解读”是诗歌文本建构的基本方式。我国古代形成了富有东方魅力的审美理论体系“意境”理论。古代诗人根据不同的生活感受和审美追求,构筑不同的意象,比如柳、菊花、荷花、梅花、明月、松柏、鸿雁等,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教学评价:评价标准与文化自信共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突出对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审美感知、评价欣赏。指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教学评价,不仅需要工具和标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的能力,帮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古诗词教学不能只看重终结性评价,以成绩和排名来选拔学生。评价标准要突出“过程性”,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校要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制定能够反映学生古诗词学习过程的评价标准。如关于学生是否能够做到“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诵读古诗词的语感、语调、语气是否符合意境,语言积累与诗意、诗境的“对接”是否融洽,诗词表现手法、语言风格能否掌握,以及是否具有对不同作者同一主题作品或者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阅读能力。此外,学生是学习任务群的评价主体,要引导学生评价自身对学习目标是否理解、针对具体学习内容的方法是否得当、学习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学习效果是否满意等,从而形成不断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整合机制。总之,语文课标下的古诗文评价标准,应符合合理性、科学性、综合性、实时性等原则。语文课标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风向标与助推器。语文教育要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生命力旺盛的古诗词,至今仍是温暖人、鼓舞人的文化力量。中国古代杰出的诗人将自己的爱国热情与真切情感写进诗句,对薪火相传的价值与信仰作出坚定而有诗意的表达。屈原的《离骚》、辛弃疾的《青玉案》、杜甫的《蜀相》等,这些古诗词都是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相连的展现。高中语文课程的育人应借助古诗词勾勒出古代文人的高尚品格和诚挚情感,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中清楚地了解民族精神与文化,通过古诗词教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语文课标的精神与要求,做到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并重、语言建构与审美鉴赏并进、评价标准与文化自信共建的育人导向,进而实现以文化人的课程育人目标。(作者贺琳,单位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3月24日第05版课程周刊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3月24日
其他

王翠静:如何实现作业育人功能的新转向

作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作业存在重知识再现,轻知识运用;重视知识的巩固练习,轻视作业的实践、体验、探究功能;重书面,轻活动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作业应用功能弱化。作业的依据是什么?作业的导向又是什么?笔者以为,新课标实施后,把课程标准作为作业依据,把素质发展作为作业导向,是破解作业难题的“金钥匙”。如何实现作业育人功能的新转向?具体说来,应从以下五方面“指向”去考量:指向学生大单元整合能力的作业。基于大概念整体教学视角,研究“文本+”作业设计,打破单元壁垒,主要是通过单元内部分内容整合、整个单元的整合、跨单元整合、跨年级整合四种方式,进行整体设计。备课组、教研组应将作业设计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保证作业的针对性和系统性,避免作业“各自为政”局面,强化作业整合。比如在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后,需要总结提升,这就需要专题拓展性作业,由于前面一系列课时下来,学生在学习每一个单元时,已经建立了单元知识框架,这时的作业训练侧重的是前联系后延伸。指向学生学科融合能力的作业。根据各学科的性质和育人价值,研究“学科+”作业设计,实现学科融合创新。优化课程内容结构是义务教育新课标的重要变化内容之一。如语文学科,可结合美术、音乐等相关知识,布置给古诗配画、给课文配插图、诗歌吟唱、配乐朗诵等作业,实现诗情与画意、文学与艺术的美妙结合;生物学科让知识变成故事,让知识变成图片,把讲与画纳入生物作业体系;以调查类问题开展学习,运用语文知识撰写调查报告,运用数学知识统计调查数据,运用生物学科学调查法制定调查方案等,设计跨学科作业。指向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社团类作业。社团类作业的课程实施人是各学科教师,学生自主选择社团,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方案,独立开展实践活动,走近生活、社会和大自然,在完成社团类作业的过程中丰富自身阅历。如历史社团可设计作业“歌曲中的历史”,把容量大、难记忆的历史知识变成旋律优美、内涵丰富的歌曲。指向学生行动能力的实践类作业。实践类作业形式多样,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净滩行动”“情暖社区”等社会服务类作业,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直接参与中提升实践能力,增强团体精神,磨炼意志品质;“众厨芳”“开心农场”等线上作业,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与维护,培养劳动观念;假期劳动实践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劳动能力,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在劳动中发展思维。指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选修类作业。选修类作业可设计综合大选修、特长大选修两类。综合大选修作业可按照不同学科开设选修班,分别完成基础性、拓展性作业;特长大选修作业可整合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充分展现和提升学生的个性特长。(作者王翠静,单位系山东省济南市莱芜陈毅中学)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3月17日第05版课程周刊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3月22日
其他

徐佳丽:高校应为卓越女性搭建事业舞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提高妇女地位,是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题中之义,提高妇女在各领域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比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管理学大师德鲁克(Drucker)曾说,“时代的转变,正好符合女性的特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卓越的女性领导,女性领导以其变革性领导理念、柔性领导风格、关系型领导力为高校作出了贡献。联合国长期关注女性领导力,将组织决策层的女性比例达到30%以上视为达成民主治理、女性赋权的重要指标,且将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作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然而,对照这一标准,我国高校还存在严重的女性领导“尖端缺损”现象。在我国公办高校领导层中,女性数量非常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妇女参与政治经济活动能力,提高妇女参与决策管理水平,使妇女成为政界、商界、学界的领军人物。”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重视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发挥女干部重要作用。”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广大妇女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让女性更多参与高等教育领导与管理,关键是要提高女性在领导岗位上的胜任力、在领导工作中的获得感和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取得平衡的自洽感。需要在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三个层面共同发力。在文化建设层面,第一,要继续维护现有的文化成果。进一步拥抱现代文化,促进开放、包容、多元的城市和组织文化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构建性别更加友好的文化环境;进一步宣传女性的职业发展潜力、能力、领导力,鼓励女性参与公共事业,鼓励女性通过自我努力实现能力跃升。第二,要对不利于女性发展的文化现象进行改革,引导社会层面正视女性的需要、聆听女性的声音,破除社会对部分女性领导干部的污名化,打破大众对于女性的性别偏见,鼓励女性自己走出性别桎梏,走出舒适区,迎接不确定性挑战。在制度建设层面,第一,进一步完善男女平等相关法律规范,制定更为详细和有效的政策。第二,在干部遴选上进一步推进程序、过程、结果公平和透明。一方面,使更多的女性能够进入领导序列;另一方面,通过增加透明度缓解女性面对的社会舆论压力。第三,在养老、托育、教育领域出台更多更全面的政策,使更多女性没有后顾之忧地开展工作。第四,将性别数据纳入社会各单位、各行业数据统计维度,鼓励开展性别研究,激发性别警觉意识。在组织建设层面,第一,构建全方位领导力培训体系,为每一个有准备、有意愿的教育工作者提供领导力培训,尤其要针对女性设计有针对性的领导力发展方案。第二,建立生涯导师制度,为高校女性提供有组织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帮助建立女性互助社会网络,使女性获得情感性、能力性的社会网络支持,发挥女性领导的榜样和示范作用。第三,开展提高女性韧性的组织活动,提高女性在职业上的自我效能感。第四,鼓励女性提升学历、职称,给予女性更大的成长空间和更长的发展周期。第五,有条件的高校可建立教职工托育服务机构和一贯式的子女教育学校,缓解女职工育儿压力。第六,加强组织归属感建设,吸引更多女性参与学校事业发展。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每一位女性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要更加积极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支持女性在高等教育领域建功立业。(作者徐佳丽,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3月16日第06版理论周刊·教育科学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3月20日
其他

余明芳:数学备考应树立三个目标意识

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增强求变转化意识是备考复习的重要目标,也是数学解题策略的实施要求。每一道数学问题的解答,都必须联系已学知识、已解问题与已有的方法经验,需要解答者熟稔掌握数学知识与问题的关系结构,根据知识与问题间的联系,将待解问题化简、转化为已解问题或可应用已学知识的问题。所以,深度的数学备考复习,要总结应试必备的思维策略方法,更要着力研究知识与问题的关系结构,着重凝练化简与转化思想。因此,在复习备考时必须具有以下三个目标意识。知识系统化——立足基础突出主干,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历年高考数学对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向量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等核心模块的考查,中考数学对平面几何基本图形关系与二次函数问题等主要知识的考查,都是深入、系统的。因此,复习中要重视主干知识的地位与作用,经常围绕主干进行知识与问题的关系建构,将主体知识的系统化作为备考关键内容。数学的具体概念、法则、定理、公式、方法、问题都是相互关联的,深度的复习要掌握知识生成与论证的纵向关系,也要理解不同章节甚至不同学科知识间的横向关联,还要熟练掌握由数学知识链密集交汇而形成的与众多知识问题有直接关联的“簇知识”。日常学习要认真研究知识与问题的关系,复习时不仅要进一步明确并掌握知识与问题的关系,还要注重研究知识与问题的整体结构,以形成对知识与问题的“结构性理解”,进而实现知识系统化这一具有扎根筑基性质的学习目标。知识系统化是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基础。著名数学家乔治·波利亚在其《怎样解题》一书中指出,解题在“拟定计划”环节,可考虑:你以前见过它吗?你是否见过相同的问题而形式稍有不同?你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问题?你是否知道一个可能用得上的定理?看着未知数,试想出一个具有相同未知数或相似未知数的熟悉的问题,你能不能利用它?你能利用它的结果吗?这些思考告诉我们,解题时应通过联想,把问题置于与之相关联的知识与问题系统中,从问题与已学知识、已解问题的联系入手综合思考,可称之为解题思维的“系统原则”。这个原则揭示了解题思维的基本规则,适用于所有数学问题的解答,也适用于所有非数学问题的解答。成功的解题需要有一个知识与问题的系统关系网,网中的知识与问题越有序、精细无漏洞,越有利于迅捷联想与顺利转化,关系网越大,转化的路径与方法也越多。方法思想化——运算推理两翼并重,增强求变转化意识运算与推理是解证数学问题时实现化简、化归的主要手段,也是解答数学高考试题的关键能力,二者在解题过程中经常共同合作、相互推进,在备考复习中应充分重视。具体的运算与推理方法很多,深度的备考复习要注重理解蕴含在每一个方法中的求变意识与化归思想,以使众多方法在被归结成同一思想后更易于认识与理解,并能用单一的思路简易处理各类繁杂问题。深度的复习,要增强将问题转化为已解问题与已知知识的意识,也要在使用各种方法时多感悟方法的化简与化归功能,要回顾思维路径,看清转化化归的过程,还要从中总结方法经验和一般化的解题策略原则。日常解题中要着力研究解题的基本方法,而复习时不仅要进一步熟练运用已知方法,还要注重通过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多法归一等方式掌握问题间的关系与结构,并从中凝练出归结众多方法处理大量问题的数学思想,进而达成方法思想化这一具有高位统摄性质的学习目标。概括运算与推理方法的转化化归思想,是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利器。波利亚指出,解题在拟定计划时,要思考: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叙述它?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可否先解决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你能不能想出一个更容易着手的有关问题,一个更普遍的问题,一个更特殊的问题,一个类比的问题?这些思考告诉我们,解题时应借助联想中得到的知识与问题的关系进行命题变更,化抽象为直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陌生为熟悉等,可称之为解题思维的“多变原则”。这个原则揭示了解题思维的另一个基本规则,也适用于所有问题的解答,解题中的因果、数形、整零、和积与动静等转换,配方、消元、换元、反证等方法,都是转化化归思想和这个原则的特殊体现。成功的解题需要能指导思维方向的数学思想,思想越有概括性,越可将众多的知识与问题归结到简单范畴进行统一认识与思考,也越易于将其融会贯通地应用在更多类别的解题过程中。思维策略化——通法为主特技为辅,力促解证周密有序思维策略是影响考试解题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需要在备考复习中予以充分关注。一般来说,“会而不对”是导致考试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考试解题时应将试卷问题分为难、中、易三类,对困难问题采用回避、暂不思考或尽力寻找可得分点等策略,对中、易题采用通法为主特技为辅、以确保万无一失的策略。在数学运算与推理中,为规避常规错误的发生,多运用熟悉的通用的方法,不用或少用不熟悉的特殊技巧,是解题思考时要遵循的“正合原则”。“正合原则”对数学中、高考试题解答的重要启示是:解题时不可不着边际无目标地思考,而应从条件与结论出发,结合已学知识与已有经验,先联想解决同类问题的常规思路,在找不到常规思路或所找思路难以实施时,再寻求特殊的可出奇制胜的方法。数学高考中的大部分试题都可以用通法解答,对少部分难题可采用适当回避策略,这与日常练习中“乐解难题”的思路正好相反,但并不矛盾。数学难题解答中“会而不对”的现象很常见,因而是备考复习和考场发挥时最需要关注的问题。要克服轻慢与疏忽的心理弱点,力促解证周密有序,做到周而不疏、密而不漏,这是解题思考时应遵行的“缜密原则”。《怎样解题》在“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行计划”“回顾反思”环节,也给出了许多建议,如:希望解题者能注意分辨清楚未知数、已知数据、条件各是什么,整体关注包含在问题中的所有概念,看是否已利用了所有已知数据和条件,并懂得检验每一个步骤,直到能清楚看出并能证明其是正确的,等等。因此,考生备考复习要努力强化缜密的思维习惯,在考试中能有意识地在易错环节放慢速度,有条不紊、步步有据地进行运算与推理,能在解答后懂得检验一些可疑的运算与推理步骤,尽力减少日常考试中常见的“会而不对”现象。总之,以上三个目标意识,都是数学解题策略的实施要求。“系统原则”倡导的是以联系的观点审视问题,要求备考复习应有知识系统化的目标意识。“多变原则”倡导的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处理问题,要求备考复习应有方法思想化的目标意识。而“正合原则”“缜密原则”指出的则是考试答题的时间与精力分配策略问题,要求备考复习应有思维策略化的目标意识。同时,由于数学高考试题中的偏、难、怪题始终是极少数的,备考复习也应针对这一特点,制定好学习时间分配策略,集中加强主干知识与基本思想方法的学习,并针对日常的薄弱环节与常犯错误,对高考中难题型进行深入研究。(作者余明芳,系福建教育学院数学研修部副教授)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10日第03版课程周刊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其他

陈松信:制定学校发展规划须把握七个“度”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的行动指南,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和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发展规划,是摆在校长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要眼中有人,让规划有温度。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学校规划务必“眼中有人”,让规划有温度。学校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性问题,这样才能够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明确学校规划绝对不是单纯地与兄弟学校比拼硬件建设,即使建设良好的硬件设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都是围绕“人”、为了“人”的成长。在学校规划中,办学目标要明确,要把握住“人”这个核心要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从而把学校办成适合师生共同成长的有个性特质的家园。要尊重实际,让规划有尺度。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不尽相同,学校办学要尊重地理位置、家长群体等客观实际,符合学校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实际。因此,学校发展规划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喊口号,不是看谁的声音大,而是应当立足实际,脚踏实地,要有“尺度”。比如,我校创办之初,基于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比例大、流动性高,学校新教师多、骨干教师严重缺乏等实际,提出“理念奠基年”“课程建设年”“教师发展年”等五年发展规划。虽然办学路程艰辛,但我们尊重实际,尊重办学规律,作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扎实、稳健。近年来,学校办学逐步打开了局面,走上了循序渐进的良性发展进程,也获得了师生的认同、同行的尊重和社会的称赞。要发扬民主,让规划有广度。每个教职工都是学校的主人,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应当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一线教师的建议和意见,这样制定出的规划更有生命力。一方面,这是开放办学的思想表现,学校只有集思广益,采集集体智慧,制定的发展规划才能更加科学合理,才能真正代表学校的集体意志;另一方面,这样做能够增强凝聚力,提升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大家更加主动践行规划,去努力实现学校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因此,学校制定发展规划要有广度,要广泛发扬民主,倾听各方建议或意见,甚至可以听一听学生的声音。要继承传统,让规划有厚度。学校规划着眼长远,应当具有传承性和连续性特点。因此,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不能割裂办学历史,一定要认真总结和分析,继承优良传统,让规划有“厚度”。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新办学校,在梳理学校办学现状基础上,我们将闽南民间传统艺术“妆糕人”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注重妆糕人特色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创建180平方米的妆糕人工作室和作品展厅,同时将每年5月确定为“妆糕人民俗文化节”,多措并举促妆糕人特色课程形成,学校因此获得“泉州市‘一宫一品’特色活动项目”“泉州市艺术特色学校”等荣誉,还于2021年11月荣获教育部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称号。要“五育并举”,让规划有宽度。办学特色是学校的一张名片,是学校提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创建学校特色往往成为校长们追逐热捧的“重头戏”,在规划中占据大量篇幅。学校规划是学校全方位的整体发展方案,千万不可把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成为打造学校某一方面办学特色的实施方案。学校务必坚持“五育并举”,让规划有宽度。当然,每所学校情况不一样,因为师资队伍、地域差别、家长群体等情况,难免存在某一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或者是某些方面的短板。优势项目理所当然要进一步发挥,使之凸显成为特色,进而辐射区域内学校,给大家以启发和引领。学校务必采取措施补足补齐短板,使得学校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真正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形成体系,让规划有深度。发展规划不是单一的学校某个方面的规划,而是教师、学生发展和学校软硬件建设等全方位协同发展。因此学校制定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内部联系,要打通壁垒,疏通管道,使之相辅相成,形成体系,这样的规划才有深度。比如,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上,为达到“培养有志气、富文气,显才气、展朝气的少年”的育人目标,我校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从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五个维度,积极构建课程体系,这样,育人目标与课程建设不是南辕北辙、各自为政,而是一脉相承,成为体系。要与时俱进,让规划有力度。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规划重在落实,不可束之高阁、形同虚设。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学校发展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要结合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实际适时调整和完善。特别是碰上重大教育政策,或者是学校作出重大决策等各种原因,学校发展规划都要适时调整与完善。因此,学校规划应当是与时俱进的,是灵动的、有生命的、接地气的,这样才能确保学校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才能确保学校规划的执行力度。总之,我认为,以上几个方面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标准,学校只有拿捏好上述尺度,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学校发展规划,也才能真正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学校的向上向前健康发展。(作者陈松信,系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市洛江区附属小学校长)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3月01日第05版校长周刊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其他

蔡可:谱写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中国方案

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是当代人类社会变迁发展的重要特征。前不久召开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明确提出“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这一主题,落实在课程教学领域,必须探索适应数字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范例、新模式,以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帮助学生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做好准备。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任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类似ChatGPT这类技术的出现,使知识传递型的教育成为一个需要审视的问题。智能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进而带来中小学课程内容、方法手段的革新。一是学校课程内容的高质量规划与多样化实施。如在课程整体规划、课程内容精选、课程资源建设以及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等方面,满足智能时代背景下和社会发展的匹配及学生全面发展、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二是改进教与学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态。注重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深化技术背景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变革。三是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运用数据进行学情诊断等,全面真实记录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些新举措离开技术的支持不可想象。四是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培养。以未来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为出发点,探索线上线下、人机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推动教师从知识讲授者转变为智能技术的应用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个性化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心理与情感发展的陪伴者。智能时代的课程将呈现出数字化、跨媒介、混合式、弹性化等特征,教学方式向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化方向演变,最终在技术助力下形成人机协同、人机共育的教育新生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创造内驱力,迫切需要我们用新机制、新技术、新环境、新课程、新教学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关键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应用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性,确保包容性和公平性,审慎对待数据背后与人相关的伦理问题。课程教学的规划与实施、教学组织形态、资源支持、教学支持、学习方式、学习评估等会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不变,相关保障支持体系如何跟上,这些工作也需要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场景运用,从大学、区域、中小学、企业协同创新的角度,共同直面管理机制、技术绩效、工作评价等主要制约因素,最终实现课程教学与技术的有机融合,推动人才培养范式转型。推动技术与教育教学精准融合中国教育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数字技术融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通过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着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0年,教育部启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下称“实验区”)工作,探索技术支撑下的教与学模式,推进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学上连课程、下接评价,是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学校质量提升的核心工作。怎样教,需要发挥出设备与工具的效益,以适切的技术适应不同的教学场景。实验区聚焦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方式变革,积极探讨相应的课型、教学方式方法。教什么,涉及课程观念与形态的转型,实验区突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设计了“专题课程”“读写专项”“项目式学习”等新的课程内容、新的课程形态等攻关方向。教的效果如何,则由“精确测评”“教育大数据”等关键点切入。实验区从制约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入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判断信息化应用的主要标准,已经形成了数字化精准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本项工作标志着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教学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更标志着以数字变革推动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工作转型。实验区建设不是简单地引进设备、平台或软件,而是要真正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随着国家智慧教育门户的开通及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全部接入互联网,工作重点将转向推进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应用、特色应用、常态化应用,从解决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痛点”问题出发,在问题解决的精准性上下功夫,突出技术应用的适切性与可持续性,让技术波澜不惊地进入教育场域,使其在实现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方面推进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随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推进,各实验区锐意改革、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已经出现了几类常态化应用的模式,从场景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基于融媒体资源的辅助式教学。其特点是用可视化、多样化的资源呈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丰富认知过程,教师借助优质资源进行讲解、阐释,或迁移运用,引导学生借助知识解决新问题。如北京市海淀区在部分小学推动的微课教学,不仅丰富了课程资源,也改变了原有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培养。二是基于工具、软件、平台的互动式教学。其特点是基于各类工具、软件、平台,将教学设计成一系列持续开展的活动,如创建内容、发起话题、参与评价他人的观点与意见、投票、课堂练习即时化可视化等,激活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学习资源互动,最终实现学习的优化整合。如郑州市金水区基于平板电脑实施生本学堂,北京市密云区通过英语AI听说课堂实现即读即评即反馈;还有多个实验区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各类互联网教学工具,提升课堂交互效果,辅助教师的内容讲授、教学管理和资源分发等操作;部分实验区还积极探索5G、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可穿戴设备、表情识别等新兴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泛在学习支撑能力,实现沉浸式教学。三是基于教学空间变革的混合式学习。其特点是打通课上课下、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本地异地,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整合,实现泛在学习;通过线上资源支持,线下引导学生实践,让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体验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如北京市房山区、山东省淄博市,通过“双师课堂”创新OMO(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支持建立集团校、城乡校等协作式教学共同体,有效缩小校际、城乡差异;如成都市三元空间协同共生的教育新生态、苏州工业园区的“互联网+项目学习”,借助信息技术前置问题,实施任务驱动,此时,“内容”不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资源,形成了具有一定示范性的教学模式。四是证据导向的精准教学与作业改革。针对考试评价及作业管理这一领域,结合“双减”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新要求,实验区围绕技术支持下的测评机制、智能阅卷系统和作业管理系统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借助信息技术变革教学评价,注重教与学过程中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形成大数据支持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实施基于学生数字画像的学习路径规划,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支持;在不改变学生纸质作业习惯和教师批改习惯的情况下,为学生推送个性化优质学习资源等,助力教师精准教学与学生减负。为了辅助教师用好国家平台,多个实验区将本地平台与国家平台对接,利用国家平台提供的资源,促进教学组织方式重构和教学方法创新。一些区域还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融媒体等技术结合,在遵循课标修订精神、落实“五育并举”的前提下,探索课程资源的可视化、泛在化、多模态呈现,构建新型认知工具,助力学生在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中实现素养的提升。教学改革的基础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绝大多数实验区还通过“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推动跨校、跨区县的教师学习培训和专业研修模式探索,积极建设教研平台,创新教师网络研修模式,构建教师协同成长机制,探索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改革路径。以促进教学改革、探索融合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为目标,坚持专业引领、行政主导、部门协作、科教融合,各地正在逐渐形成整体思维,从经费投入、资源供给、教育新基建、运营维护以及教学应用与服务支持等方面建立健全机制体制,以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为核心构建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格局。(作者蔡可,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27日第04版课程周刊·课程教学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史静适:从四方面入手做好创造性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事关“立德树人”,是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打底色、正坐标的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融合育人价值。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创造性地以劳立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必须思考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等方面应发挥的作用,与时俱进地将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生活、现代科技因素、创新创造精神融入劳动教育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创新、创造型人才。这既是加强劳动教育专业化人才培养、推进劳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突破,又是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长远布局,更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必然要求。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从“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三个方面明确了劳动教育“创造性”的含义。笔者认为,学校实施创造性劳动教育,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体认“劳动就是创造”的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上下功夫创造性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劳动育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新形态,科学的劳动教育应该与学科知识的应用深度融合。一方面,要突出“两创”劳动观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科学意蕴,深刻领会劳动是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力量源泉;另一方面,要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思想,让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等理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让学生充分理解创造性劳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深刻领会创新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二是在践行“劳动中研究”的新时代劳动实践活动上下功夫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埋头实干的劳动精神,还要在劳动实践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开展研究、整合知识、解决问题,变单一的体力劳动为具有思维含量的创造性劳动,提升创新精神。比如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开心农场”等种植劳动实践,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书籍阅读、思维导图制作探究自己种植的果蔬等农作物的发展史,了解作物种植、生长、成熟、收获的全过程。比如没有正确施肥会导致果蔬产生枯叶烂根甚至减产,学生通过网络查询、专业人员采访,学会基肥、种肥、追肥等施肥方式。“开心农场”建设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测量的数据,画出示意图,请教数学教师,计算班级种植面积有多大,长宽比例怎样比较合理;请教农业专家,什么季节种植什么、不同的果蔬怎么浇水、怎样防治病虫害等。为保证“开心农场”经济实用,学生们还要一边研究管理,一边核算成本。三是在探索“劳动中创造”的新时代劳动课程上下功夫有关调研显示,中小学生在花草树木种植、烹饪、手工制作等简单劳动中参与度高,而略显复杂、技术含量高的创造性劳动教育课程偏少,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设计、发明创造、科技实践、工艺制作”等内容,仍未完全纳入劳动教育课程的范畴。创造性劳动教育课程必须围绕目标定位,把先进的劳动形态、劳动意识、创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融入劳动教育,注重在真实社会情境和实践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劳动能力,体现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和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设计基于现实问题解决或现实任务实施的跨学科主题课程,以实验研究、探索创新为主的项目式探究课程,以及基于学生未来职业体验的社会综合实践课程,构建起知识、思维、能力、素养“四位一体”的创造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造意识等,使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得到提高。四是在反思“劳动中成长”的新时代“五育”融合上下功夫实现“五育”融合的关键在“融”,目标在“合”。融,就是要在课程中“融汇”、在教学中“融入”;合,就是要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内容整合,在评价考核中进行目标统合,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知行合一。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健康的身体给予劳动支撑,劳动又进一步锻炼着体魄、丰富着精神世界、感知并创造着美。新时代创造性劳动,表现为劳动中具有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在劳动过程中发现并运用智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创新性的劳动成果。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家校社的融合协同;更加关注“教劳结合”“体脑结合”;更加关注学科交叉、项目式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等。学校要以“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立意终身发展,创造幸福生活”为愿景,推进创造性劳动实施。(作者史静适,系浙江省北京师范大学余姚实验学校副校长)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24日第05版课程周刊封面图片:通讯员
2023年2月24日
其他

李焱:构建亦师亦友的新型导学关系

随着“90后”博导、“95后”大学教师等青年教师群体崭露头角,一场打破代沟、突破偏见的师生关系革命正在悄然发生,亦师亦友的新型导学关系进入视野。新型导学关系的本质是平等对话的共生关系。在传统的导学关系中,教师因其学术的权威性处于绝对的支配性地位,而学生处于话语失声的服从者地位。在这种单向度的交往关系上,师生之间容易有疏离的情感状态,进而成为师生关系异化与矛盾冲突的诱因。事实上,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导师和研究生都会造成极大的困扰和压力。青年导师颠覆了对教师权威的传统认识,更在意以卓越的学术成果立身而非高高在上的导师身份。这种朋辈式“非典型性”的相处之道,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有益的思路。这种新型导学关系,是以平等和对话为主要表征的主体间性的交互关系。师生间互相关怀、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从而构建起平等人格、自由对话、独立理性、积极共情、相互接纳的学术共同体模式。亦师亦友的导学关系为学术人生塑形。亦师亦友的导学关系,基于学术共同体的理念,是以学术共生为基础、以学术共情为纽带、以学术共进为目标的师生交往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导师和研究生是以平等的主体身份进行交往。一方面,导师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强烈的学术使命感、坚毅的学术品质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在平等、民主、开放、友好的师生关系中,获得学术生活的尊严感和价值感,得以奠定学术素养和学术志趣。青年导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不过分追求即时利益和绝对效率,不把学生当成只需要被动接受任务的“工具人”,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帮助很大。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情感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开启学术人生的“小白”们,学术志趣的确证、学术能力的提升、学术理想的坚定、学术意志的磨砺、学术成果的产出,都离不开导师的引领和形塑。因此,亦师亦友的导学关系,无疑是开启高质量学术人生的重要前提。导学关系构筑的不仅是学术关系,更是教育关系。在每一个有学术志趣的青年学生的成长经历中,导师都是对其学术生涯影响较大的人。正如人们对教育本质的共识,导师对学生的决定性影响,往往不是训导、训练出来的,而是在正向激发和启迪下野蛮生长出来的。当研途迷茫的学生被导师亲切地称为“宝子”,当微笑的表情符号代替耳提面命,简短的沟通中已经有心灵与情感的碰撞。这是导师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尊重和接纳,是践行教育使命的人文表达。亦师亦友的导学关系为青年教师成长赋能。随着高校对教师教学能力、科研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青年教师面临着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等诸多压力,甚至可能出现重授业轻传道、重工具轻价值、重科研轻教学、重兼职轻本职、重说教轻践履的身份焦虑。能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宝藏”教师,守住的不仅是教育的初心,更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最强内驱。在亦师亦友的导学关系中,成长是双向的,教书育人的价值实现与教学相长的发展需求相互成就、相得益彰。和谐的导学关系是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和谐、高效、积极的新型导学关系,无疑是高端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高校需要准确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精准对接人才培养需求,积极推动教育和管理理念的革命,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充满人文关怀的导学关系。这将有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任务。(作者李焱,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23日第02版中教评论·时评封面图片:通讯员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张影:高校教育数字化引领学习型社会建设

日前,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教育数字化与未来社会发展再次引起关注。未来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新一轮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社会治理迭代升级,人类生产、生活、思维以及交流方式已发生变化,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多样化、弹性化的学习需求与日俱增。这既对重塑教育的内涵和形态提出了迫切需求,也为教育变革与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动力引擎。顺应数字时代潮流,推进教育变革和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教育发展,将其作为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持续努力,中国教育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中国教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一重要论述赋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新的使命任务,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数字化是引领未来的新浪潮,越发成为驱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全方位重塑的引领力量。教育与数字的碰撞,将奏出人类文明教育更优美的乐章。要深化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让优质资源可复制、可传播、可分享,让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以教育数字化带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迈出新步伐。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智慧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等层面,需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化为杠杆推动变革。高等院校作为学习型组织,担负了理论和知识创造的重任,是塑造“学习即生活”理念的重要场所,也是构建全民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力量。要凭借其在科研、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方面的优势,围绕专业、课程、教学、教师和学生等核心要素,创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以教育的智能化支撑提高教育管理和评价效能,提高人类学习与认知效能,为实现更加优质的教育提供强大动力。要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丰富智能教室、自适应学习、学情智能诊断、智慧课堂评价等场景应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增强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体验性和启发性,撬动课堂教学发生深层次变革,帮助更广大人民群众构建自主学习环境,掌握数字时代所需要的终身学习方法,以及借助数字化工具获得新技能、新态度和新思维的能力。学习型社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学习对象全覆盖、学段全覆盖,支持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坚守学习个体的包容性与学习机会的公平性,并实现了跨学习空间的智联融通。因此,在构建全民学习型社会过程中,高校教育数字化不是单纯的计算机或者信息系统辅助教学,也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工具性集成或者整合,而是数字技术与学习的目标、过程以及组织的深度耦合而重塑的新的学习模式,以及伴生的价值主张。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过程中,高校虽然有内容生产的权威性和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学术研究范式与网络协同方式的代差。在推进数字技术在知识创造、留存和传播的运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互联互通、即时高效、动态共享的特征,快速高效地把分散的优质资源聚合起来,突破时空限制,跨学校、跨区域传播分享,让那些身处不同环境的人都能够平等地获得教育资源的机会和渠道;另一方面要发挥数字教育在个性化地学、差异化地教、科学化地评等各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信息跟踪挖掘、数字回溯分析、科学监测评价等,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将有利于重塑人类教育形态,使人人接受适合的教育成为可能,助力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兼有行为的学习性、人的主体性、人的发展性、思想的开放性、人类知识与经验的整合性以及促进实践的服务性等特征。数字技术能够促进上述性质的具象化,高校则为这种具象化提供内容保障、组织保障和价值保障。学习型社会的成熟是在数字技术发展之下,高校的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这三大本质功能与时间要素充分耦合的必然结果。数字化是世界各国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教育数字化的基础上,优质的高校资源能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得到充分的释放,并为构建学习型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真正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自觉,成为日常。(作者张影,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22日第02版中教评论·时评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2月22日
其他

王刚:如何激发高校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

高校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要求,如何持续激发高校干部的新担当新作为?对此,怀化学院党委的理解是,应当以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抓手。创新机制:激发内生动力近年来,学校聚焦新发展理念,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为指导,尝试构建符合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的党员干部激励机制。全程化选培。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中共怀化学院委员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细则》等制度,做到“拓宽渠道添活力,多措并举强效力,选优配强扩张力,盘活资源增动力”,优化干部队伍梯队建设,重视年轻干部“蹲苗”磨砺,确保干部适岗而用、适时而用、适量而用。立体化培训。学校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建立“两级三元五式”党校和党员干部培训体系,即实施学校、学院“两级”党校干部培训计划;构建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专业化能力教育“三元”培训内容体系;灵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授式、案例式、沉浸式、研讨式、调研式“五式”培训方法。同时设立干部培训专家库,由省内外高校专家、省委党校、省社科院、政府机构人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红色教育纪念馆专业人员等组成;设立干部培训课程资源库,开设“党支部书记”“干部履职能力提升”“高校党建实务和高等教育发展与评价改革”等理论专题培训课程;开设理论与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艺术化专题培训课程。精准化激励。一是注重班子率先垂范引导,让干部干有标杆。学校党委团结奋进,坚持事业至上、实干第一,对新时代学校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大力推进“开放发展,快速发展”战略,激励全校党员干部形成凝心聚力干事业、众志成城促发展的生动局面。二是运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让干部干有后盾。学校制定《容错纠错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及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严肃查处、惩治恶意诬告陷害行为,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鼓励干部放下包袱、心无旁骛干事创业。三是深化干部考核制度改革,让干部干有压力。坚持“三结合三为主”强化对干部的精准考核,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日常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以重点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以目标考核为主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让优秀者脱颖而出。四是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让干部干有鞭策。认真落实“关心关爱干部的政策措施”,健全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分层分级开展“四必谈、四必访”,不断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优赋能:提升实绩实效学校采取多种方式为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赋能增才,使更多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实绩导向。一是提拔重用凭实绩。完全打破论资排辈思想,把实绩作为选拔重用干部的通行证,真正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子。二是年终考核看实绩。年度考核,各单位负责人向校院(处)两级教职工晒成绩,形成以“绩”为核心,“德”“能”“勤”“廉”互为印证的评价体系,激励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三是评优评先比实绩。学校的各类评优评先活动都把干部的实绩作为重要依据和内容,坚持用“实绩说话”,形成了干部“干事创业在先、教学科研领先、服务师生争先”的良好局面。一线磨炼。学校树立了“四个一线”培养干部的鲜明导向,即在改革发展的第一线、关键吃劲的第一线、艰苦复杂的第一线、挑梁压担的第一线培养磨炼干部。近三年,学校综合运用“调、挂、派”等方式搭建实践平台,有计划地安排40多名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在防疫战疫、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岗位历练,实现了年轻干部的“小步快跑”培养效果。青蓝结对。学校实施“青蓝计划”,建立“青蓝结对”导师帮带机制。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责任过硬的“四过硬”标准,挑选年长且经验丰富的正处级干部担任年轻干部成长导师;根据业务相通、双向互通、组织统通“三通”原则,在全校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小组。要求帮带导师做到“引”思想、“传”经验、“帮”工作、“带”形象,结合帮带对象的实际,因人施策,有针对性地帮助年轻干部提升履职能力、专业能力和执行能力。夯基固本:保障行稳致远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学校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切实抓好“关键少数”,把好“监督管理”关,为干部担当作为保驾护航。扎根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化纪律教育、党性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引导党员干部讲党性、守纪律、作表率。实行“开学第一课”“每月一简报”“每日一警钟”“每节一提醒”“每年一活动”的“五一”廉洁教育和提醒机制,定期编制党风廉政教育简报,刊发典型案例,强化廉政教育,增强红线意识、筑牢底线思维。严制度。严格责任落实,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一岗双责和监督责任“四责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多项廉政制度,让管党治党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对干部履职情况实行全流程监督,促进廉洁履职,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教育。突出抓好重点人员、关键岗位的警示教育,以“关键少数”管好“绝大多数”,通过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党纪党规测试等方式,用身边人和事警示、警醒党员干部时刻保持廉洁自律。同时建立全方位谈心谈话机制,对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党员干部采取日常沟通谈话、职务调整谈话、提醒诫勉谈话等,及时准确了解干部思想动态,构筑起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坚实防线。(作者王刚,系怀化学院党委书记)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19日第03版高教周刊封面图片:黄喆
2023年2月20日
其他

曾春维: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需要不断优化课后作业设计,让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获得全面发展。如何在日常教学中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笔者认为应主要把握好以下三方面内容。尊重学生差异要进一步保障课后作业的科学性与全面性,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性格、智力、习惯、爱好等因素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尊重学生之间的不同表现,并将其体现在课后作业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出更多的作业空间,进而实现寓教于乐。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课文《动物儿歌》时,教师要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将作业设计得更加多样化、趣味化,让学生在课后作业中有更多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作力的机会,使之展露出更多自主性。同时,对于同在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说,每个学生也有不同优势,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可以整合不同的学科资源,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发挥自身特长与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进一步保障课后作业的质量。例如在教学《小池》这首古诗时,教师就可以设计更加多元化的课后作业,鼓励一些擅长绘画的学生用画笔描绘自己在读完古诗后想象出的画面,让喜欢朗读的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朗诵古诗。这样既保障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对课后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创新,让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收获更多满足感与成就感,有效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标。重视知识积累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更强调对学生理解能力与感知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系统学习语文知识的初期,这一阶段的学生需要打好语文基础,培养对语文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因此,教师要将课后作业的重点设置为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基础语文知识,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拓展训练的作业,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积累。例如在教学《操场上》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积累与应用为重点的课后作业,使学生既能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又能巧妙轻松地巩固基础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出现的所有动词,了解这些动词的使用规则。在掌握这些动词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用自身的肢体语言将这些动词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动词中“动”的内涵。这种课后作业既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加深对语文学习的理解与认识。注重协同合作为了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教师要对课后作业进行科学创新,设计一些合作探究型作业。这种形式的作业灵活性与创新性更高,能够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之中相互启发,弥补自身短板,激发自身潜能,让学生在共同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达到团结合作、优势互补的效果,使学生的各项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且均衡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此类作业时要首先保障分组的合理性,确保合作探究型作业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动物王国开大会》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角色扮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好动物角色,将课文中的故事生动地演绎出来,鼓励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与理解,将各个动物角色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在分角色环节,教师可以给予一定建议或启发,如一些较为文静的学生比较适合扮演小鹿、小马这一类动物角色,较为活泼的学生比较适合扮演猴子、狐狸这一类动物角色,引导学生在分角色环节充分考虑到各个成员的性格特点与喜好,从而尽量保障每名学生都能分到较为理想的角色,全身心地投入表演。表演形式的作业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也让学生在代入动物角色进行表演的过程中逐渐深化对课文内容的认识,有效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优化作业设计,注重减负增效,让作业更加契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需求,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作者曾春维,单位系江西省芦溪县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17日第03版课程周刊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2月17日
其他

杨玉春:强化思想引导 全面恢复正常教学

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陆续迎来开学季,这是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第一个开学季,恢复线下课后,如何为校园公共卫生保驾护航受到社会关注。当前,准确认识疫情防控新形势和健康安全第一的要求,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把各方面工作准备到位,确保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疫情三年以来,教育部始终紧抓学校疫情工作。面对突发的疫情,党中央和各级教育系统坚决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积极预防、科学规范等原则,做好全国师生居家学习、防疫工作;2020年新学期伊始,为防止疫情在学校蔓延,教育部就作出延期开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决定。针对病毒特点完善防控措施,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多个版本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科学指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2022年年底,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精神,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多地明确,统筹做好中小学校线上线下教学的转换,安全有序组织学生恢复线下教学。疫情期间各级学校几乎都处于完全封闭的非正常教学状态,闭环管理成为学校防疫常态,教师在家与学校两点一线流动,学生在家上网课。在全面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广大师生和家长盼望尽快恢复线下常态。恢复线下教学后,学校应如何扎牢防疫“篱笆”,全面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必须合力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共同筑牢校园健康防线。要树立防控常态化意识。从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再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传统课堂到互联网“云课堂”、从被动安排学习到学会自主学习,疫情对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深远、多样的影响。但是我们应该贯彻教育为本的理念,树立常态化防疫意识。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认真做好线上线下授课工作,同时做好常见传染病疫情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增强学生使命感等;学生要以学业为重,按学校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提升思想境界。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让教育重回常态。要加强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新冠疫情以来,师生卫生意识、生命意识普遍增强,佩戴口罩、勤洗手等一些卫生习惯也倒逼养成。但是总体来看,疫情期间师生健康状况受到影响,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增长。推动健康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就是要在师生中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养成健康卫生和行为习惯,自觉抵制不良生活方式,共筑健康育人环境。心理健康是健康教育的关键领域,开展健康教育,要多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经过多次疫情反复和超长寒假,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关注。要准确认识师生的开学焦虑、社交焦虑、身体焦虑等问题,及时开展健康教育,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为顺利过渡到正常教学状态、全面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做好准备。如在中小学,班主任可以开展主题班会,结合不同年龄、学段的学生特点开展校内外活动,引导学生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在高校,辅导员要稳定毕业班级学生焦虑情绪,为其就业或深造做好规划。多措并举,加强疫情防控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的最终目的是早日从非常态化教学转变到正常的教学状态。要让教学活动逐步走向常态,最关键的是要提高日常教学质量,打造高效常态课堂。在常态化教学中,教师要不忘初心,务实搞好教学研究,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教学策略上要紧抓基础知识和技能,切勿一味拔高和标新立异;教学任务上要清晰明确,让每一名学生都学有所得;教学内容上要推陈出新,不断丰富课程和教材资源。引导学生优化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师生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全面恢复常态教学、常态校园生活。(作者杨玉春,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16日第02版中教评论·时评封面图片:通讯员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刘春艳:高考数学复习如何做到“知己知彼”

很多人将高考考场比作战场。我们如何才能打赢这场战争呢?《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高考数学复习亦是如此。教师要研究高考,辩证认识试题的“稳”与“新”教师必须深入了解高考,这是高三复习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教师了解高考信息的主渠道是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和学校的内部传达。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所属学科高考进行研究。以数学学科为例,教师应通过如下三个途径增进对数学高考的认知。一是读政策文件,了解高考改革方向,避免小道消息满天飞。由“一核、四层、四翼”为主要内容的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高考数学科的功能定位为:发挥数学学科特点,以测试数学综合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创新试卷结构与试题形式,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二是读文献材料,体会高考政策在数学科的具体要求。每年高考之后,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都会第一时间“官宣”,《中国教育报》等专业媒体也会刊发分析试题的文章,教师在阅读时要有所思考,特别在考虑如何借鉴时要有所选择。高考命题有严格要求,要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教师在读文献材料时要心中有数。三是研做真题,体会政策如何落实在题目中。对于近年高考真题,教师要反复做,通过解题理解考试对数学知识的具体要求,理解考试对学生能力的具体要求。整套做,有助于了解全卷的整体结构;分类做,有助于了解同类问题的呈现规律。研究高考的重中之重,是要认识到试题“稳”在哪里,又“新”在哪里。保持命题稳定,这是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教师应通过做真题、研真题,对照课标和教材,理解高考数学科的知识体系与课程标准知识体系的一致性,理解教材中通过“归纳”“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能力的设计与考试通过开放、探究问题考查学生能力的要求的一致性。近年高考命题强调以情境作为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的载体,这是高考命题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高考数学的试题情境分为课程学习情境、生活实践情境、探索创新情境。课程学习情境试题主要关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准确程度,具有稳定性。生活实践情境试题主要考查“去情境化”能力,要求考生会将具体情境化问题转化为常规的数学问题。探索创新情境试题,需要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借助特殊与一般、归纳概括、类比,以及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充分调动已有学习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新情境类题目虽然看起来新,但是解决新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都是课程标准范围内的。真正了解高考,教师要做到在稳定的题目中理解变化和发展;在创新的题目中理解知识和方法的基础性、灵活性,尤其是要体会高考考查要求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是如何体现的。教师要研究学生,因人制宜采取针对性指导策略教师整天和学生在一起,但未必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笔者曾做过一项调查,对于一道难度系数为0.85(理论上难度系数大于0.75的题目较为简单)的高考数学题,被调查的不同学校数学教师中,认为难和比较难的超过40%。这显然和学生的作答情况不符。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笔者听过一节高三一模试卷讲评课,重点是复习立体几何的内容。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为分析试卷中解答题的解答思路。授课中,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用向量法计算空间角的相关公式,再讲解试卷中的立体几何综合题。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学生对于公式非常清楚,此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中出错,再细分析,是由于立体图形底面是不规则的四边形,学生对于垂直关系的理解有误。显然教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没有找准问题所在,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教师应针对学生群体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笔者曾对某学校普通班与实验班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研,发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课后复习,按要求对知识进行整理、画出知识网络图、认真整理错题并规范书写正确过程的学生比例,普通班高于实验班;实验班的学生“只在头脑中简单回顾当天所学内容”的比普通班学生多,更多学生习惯于在错题旁边写出思路要点、想清楚错误原因。高三教师在关注学习成绩的基础上,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习惯等,及时调整指导策略。学生个体的差异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反思前面两年半的教学情况,帮学生进行定位。高考作为大规模常模测试,关注的是学生整体排名。学生个体在选考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爱好、特长等因素,在制订复习计划和努力目标时,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想清楚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哪个学科(部分)提高的可能性更大、提高的速度更快。高三教师要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多关注学生,也包括课后与学生多交流。高三复习,学生感觉压力大,教师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最信赖的人,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遇到的困难,及时提供帮助,答疑解惑,进行心理疏导等。教师可以通过重点跟进、及时明示、激励评价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让学生在考场中尤其是在遇到难题时,能够冷静思考、大胆猜想、严谨论证。教师要研究复习方法,注重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水平近年,为了“秒杀”某类(或者某道)高考题,有人建议高三复习时拓展一些高中数学知识,甚至建议增加高等数学、竞赛数学中的内容。如果一些学生确实学有余力,适度拓展学习内容也符合课标的理念;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并掌握这些新内容需要时间和精力,会增加学习的压力和负担,这些新内容今后的使用频率不高,高考复习中拓展知识内容确实需要慎重。我们更应该重视高三复习课的精准和务实。有的教师严格按照高考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讲什么”“怎么考怎么讲”,直接把高考对某个内容的要求作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不十分科学。在复习课中,课时目标不求多、不求全,要精准、明确、具体,教学过程中要重落实、重指导、重生成。对于学生在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出具体的方法。比如前面提到的那节高三试卷讲评课,教师应引导学生画出立体几何图形底面的平面图(而不是立体图),在平面图中标出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再分析其中点、线的位置关系,或者将不规则的立体图形补成熟悉的长方体,借助长方体分析其中各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同时要有相应的变式题目进行练习和巩固。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有具体的方法指导和示范,尤其是对于计算错误这种典型问题,很多教师只是反复强调“要认真”“多练习”,这种表达太空泛了,学生主观上一定是认真的,也会努力的,如果没有找到算错的原因,没有恰当的方法,“多练习”可能就是在强化错误,适得其反。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丰富的联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而且不容易忘记。对于创新题和难题,教师一定要讲自己的思考过程,包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是如何解决的,解决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新的问题,甚至自己走的弯路,等等。通过教师的示范,尤其是展示思考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当我们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怎么做”。教师要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思维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解题效率。强调数学思维的参与,不仅仅是让学生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的一般性认识。第一轮复习时,一题多解是常见的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发散思维的方法。第二轮复习时,多解归一、多题归一更是数学内容、数学方法的一般性的概括,能促成对通性通法更上位的理解。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化归,以及数学的符号化表达能力,拓展思维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无论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要不断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调整,不断加强学习方法和考试策略的指导。比如高三第二轮复习,不仅要让学生从答题者角度进行反思(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还应让学生换位思考,从出题人的视角分析整套试卷(每个题目考查了哪些知识?考查了哪些方法?试卷的整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参考答案中为什么选择了这个解答方法?),甚至可以从阅卷教师的角度分析标准答案(评分标准的确定依据是什么?如何规范书写?)。无论基础题还是创新题,高三复习时都要有具体的策略。每年的高考命题都是稳中有新,因此要有适度的练习和适度的形式化,但是千万不要僵化。(作者刘春艳,系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数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10日第03版课程周刊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2月15日
其他

曹献秋:怎样依托新媒体开展思政微创新

建设自由贸易港,为海南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海南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也将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强大正能量。以此为大背景,海南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政教育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会。建设自贸港定位的是国际高标准,这就对思政教育的高标准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媒体逐渐走进校园,引发了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当前,通过新媒体开展实践教学,已成为应用型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技术、新媒体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新路径,与之相关的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突破了传统思政教育资源的局限性。尤其是随着在线教育的大规模应用,传统教学路径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传统思政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内容更新滞后、部分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情绪等问题,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对高校思政教育来说,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教育资源和思维理念,将加速教育实践创新。相应地,我们可以在新媒体格局下进行思政教育微实践的有益探索。整合海量思政资源,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基于大学生在思想文化领域追求开放和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可以在校园网络上开辟介绍各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栏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引导,使大学生能够更便捷、更客观真实地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提升文化自信。设计的内容要贴近学生,增强感染力,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三观”。同时,还可以设置高校思政教育主题网站,以新颖的设计形式、接地气的栏目设置、符合年轻人特点的审美,吸引并鼓励广大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中逐渐领悟自我管理的意义。以时事热点为抓手,走好网络群众路线。高校思政教育可以通过举办相关活动,帮助学生在网络实践中树立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提高自律能力。思政课教师应当积极创造实践机会,如以组织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为他们才能的发挥提供充分的空间。事实证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将网络道德化为个人修养的一部分。建设懂思政懂网络的工作队伍,培养后备力量。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思政教育的实践教学理念与模式都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因此,培养一支懂得网络教育和网络技术的政工干部队伍至关重要。这支队伍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政治理论、更强的责任感,还要能够熟练运用网络,解决网络传播中随时可能出现的舆情问题。这支队伍不仅肩负让网络思政教育更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使命,还必须具备相当高的政治敏感性,能够及时地抓住合适的网络素材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课堂简单化、统一化的组织模式,使教育资源更为生动、更具吸引力,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深化提供了无限可能。由此,思政教育也应当依据时代之需不断创新,以便更好地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当前,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中,运用新媒体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但实效性还有待时间检验。如何为学生构建网络场域中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有待继续深入探究的问题。而回答这一问题,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地努力。(作者单位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13日第03版高教周刊·思政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2月14日
其他

冯佑:教育督导要在督出“实效”上下功夫

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教育部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将“双减”督导列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通过加大督办、通报、约谈和问责,推动“双减”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同时,2022年《国务院关于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指出,“双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教育督导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夯实和细化,在督出“实效”上多下功夫。“双减”背景下的教育督导要围绕减负提质精准发力,突出问题导向,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下沉基层开展工作的基本思路。为此,教育督导要把工作重心放在“督”上,找准问题,“督”出实效。“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对于减什么、如何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双减”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教育质量的提升上。“减负”是手段,“提质”是目的。教育督导就是要对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进行思考和探讨,抓住“牛鼻子”、对准关键点,达到精准督导,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多渠道提高教育督导精准度。教育督导工作要“督”在前,要打破常规,用好大数据技术平台,结合督导对象的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法,探索精准的督导方式,找到群众关心的“堵点”,解决好长期存在的顽瘴痼疾。教育督导工作需要念好“勤”字诀,督导人员要勤走基层,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多走多看、多听多问。在掌握第一手资料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随机抽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收集大量调查数据,力争做到让事实说话。在信息筛选上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突出问题导向,综合各种情况反馈,做好对数据的分析研判,进行问题分类和精准施策,进一步提升教育督导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教育督导不能避重就轻,要聚焦“疑难杂症”,在充分了解基层学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化的教育督导检查,解决好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补齐亟须解决的短板。借助信息技术强化“互联网+督导”。随着智能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督导也要推动大数据技术与教育执法督导“双轮驱动”。教育督导工作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新的“慧眼”,借助“互联网+督导”来练就“火眼金睛”。笔者认为,在日常督导中,将教育大数据技术与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基础上,开发出面向教育执法领域的教育大数据监测与监督系统、教育大数据分析系统,为精准督导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教育督导还要组建多元一体的基层督导平台,发挥好第三方平台的辅助作用。比如,充分利用好“学校管理大数据平台”、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管理大数据平台”等手段进行在线监测与监督。教育督导也要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和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有效保障家长、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全面创新教育督导考核模式。教育督导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政府、学校的决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充分发挥第三方平台功能作用,实现对上级政府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考核。在督导过程中,要重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限期整改不力的要问责,借助监督考核平台将整改落实情况反馈给上级政府,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反馈”。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是教育教学的基本手段和依据,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的教育实际,探索建立基于学情的监测评估模式。笔者认为,要不断完善教育督导评价组成人员的多元化,建立健全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共同参与的机制,推动建立专家参与评价、全体教师参与监测的工作方式,全面了解受测者在校学习、生活的详细情况。同时,要建立健全学生督导评估机制,以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为核心,做好综合督导评价。(作者冯佑,系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11日第03版区域周刊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2023年2月13日
其他

马文彬:如何升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点人群,其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全社会要群策群力,力促大学生充分合理就业,协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而实现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最大化地实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此,确保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重要的基础工作。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挑战当前,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表明,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的学习以及走向工作岗位后的发展。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关注、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需进一步提升科学认识自我的水平。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是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但如果大学生缺乏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高校相关部门尚未找准与职业相关的专业测量工具和手段,就可能对大学生形成科学、全面的自我认识造成一定困难。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突破就业指导的阈限,形成科学的培育理念和机制。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但是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局限于就业指导,服务于就业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在这种观念主导下,有些学校只能满足大学生毕业时择业的一时之需,难以顾及大学生的个性要求及一生的职业发展。急需企业介入,实现高校与企业的有效对接。目前,由于缺乏对人职匹配的科学认识,高校与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实现充分有效对接。一方面是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是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企业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缺位,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企业的效益。相关方面需要加强协同,形成社会合力。目前,高校和社会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存在诸多缺失环节,即个体、家庭、学校、企业、政府等环节缺乏内在联系,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合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能仅作为一门课程,而是需要形成有机的内在协作机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亟须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的开展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育领域来看,教育的任务在于,生成所有社会成员或角色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在教育实践中,素质教育的实施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更加重视个性教育,重视因材施教,重视与个体个性发展相关的自主意识、自信心以及多种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规划应该贯穿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目前,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总体而言还要在早期性、针对性、专业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实效性等方面着力,坚定学生在未来进行职业选择时的信念和判断力,以促进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和职业发展。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大学生充分就业和就业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资源配置问题是一个社会在经济领域最基本的问题。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今后要不断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人才流动机制,为大学生通过就业创业进入社会分工体系提供体制机制方面的保障。从选人用人方面来看,要尽力保证大学生个体与职业的契合,促进个体潜能的发挥和职业生涯发展的优化。全社会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等,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氛围。目前用人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唯文凭”“唯名校”等倾向,毕业生招聘、员工管理、人才使用与发展存在粗放模式。用人单位要坚持科学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具有人力资本的潜力和稀缺性,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生态,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要发挥创造型大学生人力资本的作用,让一些富有冒险精神、创新精神的大学生以创业者的身份进入社会分工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何系统改进大学生是国家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在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重新认识个人的价值。并非强调了个人,就会忽视组织和社会,相反,正是因为尊重了个人、鼓励个人发展,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个体价值与社会发展在一定的社会机制作用下是可以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重视个性化教育。个性是指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个性特质往往与一定的职业相契合。人与职业相匹配,有助于发挥个体的潜能和创造性。因此,开展个性化教育,了解学生个体的职业兴趣、价值观等,有助于未来入职后的人职匹配,实现职业发展的优化。认识人的职业发展规律,开展层次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论语·为政》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段描述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古人对人生阶段的认识和职业生涯规划,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人的职业生涯是一个包含多个连续阶段的发展过程,在不同阶段,个体都会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和发展任务等。有的西方国家制定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直至大学的法案,以保障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依靠自身的人力资本和比较优势“无缝隙”地进入工作领域,开启职业生涯。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建立中国特色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营造企业家成长环境。我们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包括企业发展战略、工作规划与工作分析、招聘与培训、绩效考评、职业规划、企业文化等内容,使大学生走出校园进入企业后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社会应该积极营造企业家成长的社会环境。建立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社会机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等群策群力,共同建立一种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社会机制。其中,创造良好的大学生人力资本成长环境、维护人力资本市场秩序、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显得尤其重要。当然,这一机制的运行离不开制度的支撑,如教育制度、产权制度、专利制度和法律制度等。当前我国正在建立与完善这些制度。(作者马文彬,单位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07日第03版理论周刊·教育科学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其他

王新波:开学前做好学生情绪调适和心理建设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向全省各地教育局发出提示函,严禁提前组织学生返校集中补课、组织任何形式的开学考试,要求重点做好开学前后的家校沟通,做细做好延期考试的学生考前心理疏导和考试组织,合理降低对学有困难学生的作业要求,允许缓交寒假作业,帮助学生平稳度过开学过渡期。可以说,该提示函的发出是非常及时的,体现了健康第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数据统计发现,近期各地因“开学焦虑”问题而进行心理求助的学生正在增加,问题的复杂程度也高于往年同期,需要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放假—开学”本是学生最习以为常的校园生活模式,但在经历了上学期长时间居家网课、新冠病毒感染、期末考试调整以及超长寒假等之后,新学期的开学就显得非同寻常。因而,学校该如何安排开学前后的准备工作、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收心向学、学生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开启新生活,成为本阶段看似老生常谈却富有全新挑战的重要话题。总体而言,除了必要的条件保障准备外,学校和家长要重点从情绪引导与心理支持的角度,帮助学生做好迎接新学期的心态调整和心理建设工作。就学校而言,要为开学后将出现长于往年的过渡期而提前做好准备,以“三退”求“三进”。“三退”是指过渡期里,校园常规要求倒退一步,容许学生线下学习规范的再养成;教学进度安排后退一步,支持学生新旧知识衔接的再强化;家校沟通主题后退一步,重启学生家庭基本状况、亲子关系和重大事件的再摸排。根据心理发展规律,新适应的形成至少需要21天,因此可以将开学后的第一个月设置为“重新适应”主题月,从而把在开学前就要求学生做好的身心和学业准备推迟到开学后的三四周内完成。这样的安排及时传达给学生后,能大大缓解焦虑情绪。而精心准备、合理安排下的“三个后退一步”还将为全体学生利用过渡期取得学习习惯、知识掌握和人格成长上的“三个更进一步”创造契机。为此,学校可以在开学前采用线上热身班会、吐槽小会、云聊天、电话家访等自由轻松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在校和居家学习的切身体验,总结个人得失,为构建高效学习模式做好准备;支持学生巩固加强混合学习的技能技巧,为继续用好线上线下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打下基础;鼓励学生分享居家学习期间对家庭、国家、社会和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感悟,为人格上的成长升华积累养分。就家长而言,要密切关注和科学回应孩子的情绪反应与心理变化,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以适当向孩子表达自身情绪,但不要宣泄情绪。有些孩子居家学习效果不佳、寒假作业进展缓慢,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此时,家长可以适当表达自己的焦虑以唤起孩子对问题的重视,但不可把孩子当成肆意宣泄情绪的出口。情绪宣泄不仅会把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而且会放大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激化孩子对上学的抵触和逃避心理。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好、忧心忡忡、拖延磨蹭、无来由的身体不适等,要及时提供心理支持与帮助,不能视而不见或横加指责。家长要以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其当前面临的压力,科学表达自己的认同与理解,引导孩子倾诉内心的感受,并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根源、探寻解决途径。当家庭力量无法解决时,要及时向心理教师或专业机构寻求帮助。此外,面对不同年龄阶段和性格特点的孩子,要因人而异,采取适宜的亲情表达方式,避免好心办坏事。比如,对于小学生,家长主动指导寒假作业、憧憬规划新学期生活、一起准备学习用品、帮孩子实现假期愿望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做法。但对于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家长的主动介入与干预却可能适得其反。此时更需要家长以积极共情、信任尊重、以身示范、非说教表达等方式给予心理支持。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学校还是家长,都要树立学生是自身成长第一责任人的观念,协助和支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使其在困难与挑战的磨砺中不断优化心理建设,成为自己身心健康的主人。(作者王新波,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07日第02版中教评论·时评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封面图片:通讯员
其他

陈峰:提高政治能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旗帜鲜明讲政治,就是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新时代十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时,明确指出“全党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坚力量,高校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方向和育人成效。可以说,抓住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抓住了高校讲政治的关键。高校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包括把握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强化政治担当、防范政治风险。对于高校领导干部来说,提高政治能力是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首先要做到“两个维护”,关键是把握大势全局,根本是加强政治历练,具体是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提高政治判断力——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提高政治判断力,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政治判断力,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方向立场问题。对于高校来说,办学方向是立校之本、办学之要。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办学方针上把学校发展方向和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办学治校上扎根中国、面向世界,努力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学校改革发展的“纲”和“魂”,以大局定位发展全局,以大局指导发展布局,坚决扛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2020年以来,学校党委根据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决策部署,围绕“双碳”目标、能源革命、数字革命等形势变化,在研究制定“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时,及时提出了建设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按照“强优、拓新、创一流”的学科发展思路,全面构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油气科学与工程(2+2)学科群。在立足油气、做强油气,发展好油气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助力端稳端好能源饭碗的同时,主动布局清洁低碳智能学科群,重点发展氢能、储能、油气人工智能等领域方向,通过建设油气领域人工智能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中心,着力培养前沿交叉能源技术复合型人才。2022年,学校入选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提高政治领悟力——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领悟力就是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努力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政治领悟力,重点是要解决融会贯通问题。只有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才能学深悟透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才会真正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才能真正做到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是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瞄准国家急需关键技术,按照“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凝聚大团队、取得大成果、作出大贡献”理念,主动对接产业转型升级。长期以来,学校与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国家管网集团等大型央企持续深化合作,协同攻关“卡脖子”技术项目,从新疆玛湖10亿吨特大油田到南海北部全球首次试采可燃冰,从世界先进的海洋981平台到横贯神州的西气东输万里管道等国家重大工程和“国之重器”都有学校的贡献。“十三五”期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并列全国高校第8位。学校党委坚决把克拉玛依校区建设作为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大政治任务,以1000人的教师干部队伍体量,举全校之力推进校区建设,校区在校生规模扩大了近十倍,覆盖本硕博各学历层次,“十四五”末期规模将达到万人。专业数从6个增长至23个,形成对接西部发展需求的特色专业集群,为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作出特有贡献。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校区首批留疆毕业生回信,充分体现了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关怀厚爱和高度肯定。提高政治执行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政治执行力就是要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重在执行。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最终都要落脚到政治执行力上,并通过执行效果来检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最终落脚点和最根本的检验标准是人才培养质量。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高层次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不足。当前,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来说,应当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近年来,学校党委紧紧抓住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这个重点,以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将改革评价选拔体系与培养一流人才方阵紧密结合,更好地对接国家需求。学校围绕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层次专业型人才的需要,坚持产教融合,实施“有组织科研和人才培养一体化”。系统推进本研一体化培养,已覆盖全校95%的学科专业,构建“卓越工程师+工程硕士+工程博士”的全序列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学科、学术、企业、项目“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入选中组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项目。学校围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的目标任务,积极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积极引领全球能源合作,发起成立世界能源大学联盟,当选国家能源局“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高校(青年)工作组组长单位,举办金砖国家青年能源峰会暨国际能源青年大会。围绕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的需求,学校整合一流学科资源和行业企业资源,打造了“创青春”中国青年碳中和创新创业大赛、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等能源领域的一流学科竞赛群。围绕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学校还承担了全国高校毕业生能源动力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职责,引导毕业生积极投身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等领域就业创业,为国家能源事业和能源安全作出了应有贡献。当前,高校“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已进入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通过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作者陈峰,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06日第02版高教周刊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
其他

葛杨:校长治理能力提升的五个着力点

​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教育治理对学校治理、对校长的治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治理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治理,校长的信念、理念与价值观深刻影响着学校发展,校长的领导力提升是推动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现代学校转型变革与发展创新的载体。新时期,校长要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着力点,不断提升学校治理的组织合力、制度效力、内在动力、实践活力和发展潜力。提升组织合力,实现党组织引领与行政管理的双向增进。校长的领导力最突出地体现在学校的发展水平和效能上,即校长能够针对学校的现状及特色传承学校历史传统,注重对现实的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清晰的办学理念,打造卓越的学校文化,谋划深远的学校发展策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进学校治理的精细化、信息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当前,随着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深入推进,中小学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步加强,对于提升校长群体在把握办学方向、管理发展大局、推动决策部署和加强班子建设等方面的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校长,要充分认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重要意义,其核心是党组织领导,关键是校长负责,不断加强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实现党组织建设与学校办学水平协同发展,把党的领导融入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确保方向不偏离,决策落实不走样。此外,教育治理最典型的特征是多元共治,对于办学相关的重大事项,还应充分征求家委会等参与主体的意见与建议,将家校社紧密联系起来,协同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水平。提升制度效力,确保法治约束与校长权威的有效平衡。制度建设是学校稳定且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增进校长权威的制度化维系机制,避免了朝令夕改的脆弱性治理。具体来看,学校完备且科学的制度,有助于确保党组织和校长的决策制定及执行,推进依法治校,使学校管理更加民主科学且有章可循。学校运行的制度不仅包括各项规章、行为规范,也包括学校文化与价值观念等软性、约定俗成的“制度”。制度既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校长权力,同时也为校长领导力提升提供了能动空间。校长不仅要关注成文的正式制度建设,还要依托教学水平、管理理念、服务意识等真正获得师生员工的认同与政府部门的认可,并以优良的道德素质、过硬的专业知识、宽广的格局境界、高远的价值愿景起到表率作用,增进校长领导力的韧性。校长权威不等同于自上而下的管控与命令,不是凡事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的全盘管理,也不是对校长个人的盲目崇拜或追随,重要的是以春风化雨般的感召力,在潜移默化的实践过程中传递校长的办学理念,践行校长的教育情怀。提升内在动力,增强教师队伍与学生群体的能动性。校长是学校治理的重要主体但不是唯一主体。充分释放并调动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的内在动力,让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决策部署落地,恰恰是符合治理现代化所指明的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协同治理新格局建设的要求。在学校管理中,校长要带领志同道合、具有相同目标的人共同实现治理目标,向教师与学生主体赋权增能,提升其参与学校治理的积极性、参与度和行动力,让他们成为学校发展的同行者。在这个过程中,校长要尊重教师、学生及家长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权利,倾听他们的合理诉求,以集体讨论、民主投票等形式让决策更加民主;可以通过教师薪酬设计、职称评定、技能培训、团队建设等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激发教师主人翁的原动力;针对学生的特点、优势和不足,采取有效的正向培养管理策略,激活学生内生学习动机,促进其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校长只有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学校治理共同体,才能真正凝聚起学校发展的向心力。提升实践活力,凝练学校发展与变革创新的教育智慧。校长要注重在实践中汲取并总结教育智慧,转化运用到具体的教育场景之中,实现学校发展的愿景。描绘学校发展蓝图,为学校的发展定位是校长决策的重要使命。校长要重视愿景的形成过程,吸引教职员工参与愿景的确立,并在实现愿景的过程中不断凝练学校特色、总结成功经验,鼓舞大家向同一个目标前进。教育治理的根本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面对今天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学校教育面临着全新挑战,这更要求校长不能故步自封、求稳保底,而是要通过不断学习,汲取国际、国内先进教育经验,拓展全球视野眼界,锤炼变革创新能力,顺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校长领导力实践效能,将数字化生态转化为治理优势,不断推进学校的整体变革与创新。提升发展潜力,明晰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之间的战略部署。校长要能以战略的眼光进行学校发展的决策和部署,首先要脚踏实地,解决好现在的困境与挑战,减少学校发展的阻力和束缚。在系统构建层面审视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是否同向、办学目标与课程体系是否适切、课程体系与育人任务是否契合等。也要在人本管理层面审视学校治理依靠的主要力量,如家校社协同育人功能的发挥、教师队伍的调动与激励、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等。在充分厘清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校长还要善于对学校发展作前瞻性、长远性、全局性的思考和设计,立足于国家战略及学校发展实际打造“一校一策”,科学民主地制定符合学校历史传统、符合学校现实需求、符合师生切身利益的战略目标,在实践情境中平衡多元治理主体及其多重治理诉求,同时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等的支持,加强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共同合作,为省域、市域、县域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打造更具系统性和协同性的治理场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蓄力。(作者葛杨,系吉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01日第02版校长周刊·实务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本期编辑:周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