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中午吃什么?假如身体能自动告诉我们

“新吃货”食育 分享收获农场 2022-12-31

1


在写着现在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喉轮(和心轮)或许要比写招募帖时更打开,更平衡或更健康。

(图片来自网络)

2


吴清忠在《人体使用手册》一书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体的电压是什么?”——

拿计算机(电脑)作比,假设磁盘驱动器出故障了,受过训练的电子工程师,修理计算机的第一个步骤是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调到正常后,再看磁盘驱动器是不是还有问题——


同样的情形发生在人体,假设磁盘驱动器是人体的肾脏,用前面电子工程师修理个人计算机的逻辑来思考,第一个问题是“人体的电压”是什么?没有电压可以量,就没有证据说明是能量水平有问题,而各种证据又显示磁盘驱动器(肾脏)坏了,当然是修磁盘驱动器了,也就是修理肾脏。于是,用上里各种治疗肾脏的药,甚至还把肾脏割里换个新的都无济于事,很可能多数割掉的肾脏根本就是好的。(引自 吴清忠 著《人体使用手册》)


(人体系统方块图,图片来自《人体使用手册》)


通过自学中医,他对中医学中的能量调度有关的词汇做出自己的理解:


例如,“阴”,代表储存的能源,“阳”,代表日常生产的血气能量,“阳虚”,代表日常生产的能量不足,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血气不足,“阴虚”则说明储存的能源正在透支。另外,“血气”代表日常产生的能源,透支的能源则称之为”火”。


3


为什么在探索人的身体是怎么一回事,能量、经络、脉轮(chakra,又译“光轮”,上文提到的喉轮、心轮,即为脉轮)、生命力、乃至生命是怎么一回事?


这跟吃有什么关系,跟食物有什么关系,跟食育、食育工作坊又有什么关系?


这里,先引用萧淑贞老师的一小段话、先放在这里——“食物与人的关系是生命与生命的能量交换,人们需要摄取食物的精华,没有健康的沃土和农人的用心呵护,种出来的食物没有生命力。人类吃到这样的食物,同样没有生命力,也谈不上有营养。”


4


先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一起来看看经络、丹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吧。


图片: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丹田。图片来自《看不见的彩虹》


生物物理学家张长琳教授,在作客梁冬对话节目时说到,中国人认为的丹田,从物理学家的角度看,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它就是波的聚焦点。你看,头,就是那么圆壳的,所以它那个波碰到那个壳,然后就返回来,然后就返到——大半个波就集中到一个点上,这就是上丹田。


然后我们胸腔,也是一个拱形结构,然后那些波跑来跑去碰到这些东西,中间也有一个模模糊糊的集中点、聚焦点,那个地方能量最高。所以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下丹田它是一个骨盆,也是一个腔形结构。


所以它从物理学家(来看),就是个谐振腔,就是个聚焦中心、聚焦面,然后这个聚焦面就可以把能量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事情就像用太阳能点火嘛,奥运会点火在雅典点,就是靠太阳能,就是拿镜子,然后有一个弯的镜子把太阳能集中起来,就这上面这个地方火就能点起来。所以说,我们的所谓三个丹田或者说印度说的七个光轮,就是七个聚焦中心。


印度的医学里边还不光说是七个,包括我们肩膀上还有更小的光轮,那么胳膊上或者甚至手指头上都有非常小的光轮。(印度的)脉轮和(中国的)丹田,只是用了另外一套名字,但是其中七个轮跟中医当中说到的三个丹田是完全对应的,等于说是中医当中说的三个丹田就是七个轮里边的最大的三个。印度医学里边说得具体,认为每一个光轮它都有不同的颜色,还在转动,然后它的颜色的变化和它的转动的变化会就,反映出你的人体身体状态甚至疾病。(引自 梁冬 对话 张长琳 《人体的彩虹》)


5


什么是生命?人是什么?


从这些古老的科学或哲学、从现代科学中,我们能有哪些启示?


一,中医学


中医讲,一个人的精、气、神,精、气、神到底是什么?徐文兵、梁冬老师对话《黄帝内经》时说到,

“夫和妻,组成一个家。离婚了,丈夫也在,老婆也在,家没了,家是什么?


我们说,精气神,一个人有没有精气神,眼睛有没有神,神到底是什么?”(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天年》)


这里不做展开,更多内容,希望能从韩冰老师在工作坊中的讲授了解更多。韩冰老师师从徐文兵老师,在徐文兵老师创办的厚朴中医学堂担任教务长。


二,印度哲学


五层身体说。也叫五鞘。《奥义书》中提到“鞘”(Kosha层)的概念,以及它的发展和提升。


我们的生命存在有五层。像洋葱,一层一层。由外到内依次为最外层,物质身体层,第二层,能量层,第三层,心理学,第四层,智慧层,第五层,喜乐层。


关于“喜乐层”,我的一位老师说,可以理解为价值观。那么,看看现代科学领域,跟价值观相对应的“精神能量”。


三,现代科学


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著《精力管理》。两位作者本来是与最顶尖的运动员合作,帮助他们做精力管理,后来,他们把这些经验运用在商业领域,为企业管理者等做精力管理。


他们的发现是,精力有四个来源:身体的、思维的、情绪的、精神的。


身体能量。很多企业管理者一开始不屑一顾或不愿配合,当邀请他们记录自己的饮食或睡眠状况时,他们问,这跟我请你们帮我做改善的精力管理有什么关系?


情感能量:把威胁转化为挑战。


思维能量,要适当的集中和现实主义的乐观精神。


精神能量:知道为什么活着。



6



食育和生命教育


食育工作,从减少碳排放、环保、社会责任等角度,或者食品安全、(个人)健康等角度来开展,都很好,还可以有一个角度,就是自身亲身经验——自身亲身经验,这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假如我们每时每刻都能觉知到自己的一呼一吸、觉知到自己作为一个生命或者存在,在这个当下。


一位瑜伽士说,假如我们能够感知到我们的肺有一部分不在我们自己的身上——我们吸入的,是植物正在呼出的,而我们呼出的,植物正在吸入——那么,没有人有必要来告诉我们,要爱护植物、爱护环境。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工作坊的设置中,很重要的比重是亲身实践——瑜伽或太极的练习,正念饮食觉知练习,亲手烹饪,下地农耕,乃至住进村子里。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本期工作坊导师之一,石嫣博士说,“我们大部分人在生命大部分时间所追求的,往往在生命的短暂时间中消耗,越早认清这个问题,生命的质量越好,能量越高。“


7


瑜伽和阿育吠陀

从某些面向上,可以这么来、很简单地理解瑜伽和阿育吠陀:


瑜伽就相当于中国的气功,

阿育吠陀就相当于中国的中医。


(注:简单但不一定最准确,仅供参考,毕竟,个人也只有瑜伽习练经验,而没有气功,所以,怎敢说自己(真正)了解气功是什么,又怎敢说二者是相当呐)


阿育吠陀是印度传统的医学医术,阿育是生命的意思,吠陀(veda)是知识、智慧的意思。


最早,瑜伽是一种精神性的习练,只有健康的人才能习练。(除此之外,在印度,只有特定种姓的人才能够习练。)


阿育吠陀帮助不健康的人变得健康。

然后才能开始练习瑜伽。


阿育吠陀当中使用的方法有草药、油疗等等。除此之外,阿育吠陀医生给病人开出的药方,可能还会有瑜伽体式(、冥想、呼吸控制法等),比如,(在什么时间)习练什么。


接下来这个例子是我的一位老师分享,几年前一次印度游学中,一位学员被一位阿育吠陀医生开出的药方是,每天表扬3个人。


有一说,最早中医师也都是气功师。


五禽戏由华佗所创,也属气功。——医生(华佗)开气功功法,这与阿育吠陀医生开瑜伽习练方法异曲同工。


另说,练习气功或中国传统的一些功法,也必得是健康的身体,不然(病)气容易导致气功出偏。所以也是为什么有练“童子功”之说——身体健康、一身“正”气的“童子”。


除此之外,还有相似之处,比如,气功可以用来保健养生,还可以有不同的目的或去向。瑜伽也是,比如,流行的哈他瑜伽(市面上不管是艾扬格瑜伽、流瑜伽等等,都属哈他瑜伽),可以看作是保健养生之用,哈和他是日和月(阴、阳)的意思。更有其他的。


阿育吠陀医学对食物的认知——六味(和五大基本元素)。

味道

性能

元素

能量(Doshas质)

土和水

PV- K+ 风火减弱,土增加

水和火

V- PK+ 风减弱,火土增加

土和火

V- PK+ 风减弱,火土增加

辛辣

火和风

K- PV+ 土减弱,火风增加

风和空

PK- V+ 土火减弱,风增加

土和风

PK- V+ 土火减弱,风增加

(本部分参考资料和出处:

尤迦南达 著《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柏忠言,张蕙兰编著《瑜伽气功与冥想》

郭林 著 林晓 主编《郭林新气功为什么能治病抗癌》

叶峻 主编 《人天观初探》

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

等)



8


心识,无明和明


不少人或许听过,“瑜伽是修心的”这个说法。《瑜伽之心》中,作者用的是 “心识”。


图片来自《瑜伽之心》


心识无明的表现,不一定会通过 “无明”直接表现出来,而是,更多的时候以执着、拒斥、忧虑感、自我感等表现。


自我感,自我意识, 比如,“我必须比别人好” ,瑜伽练习中,—— “她为什么这个体式能下去,我为什么不能,我也要下去”。


执着,比如,昨天喝了一杯果汁,觉得可口极了,今天还想要,但今天未必需要,今天喝这样的果汁未必合适。


图片来自《瑜伽之心》



9



阿育吠陀医学中认为,一个人的健康,50%是心理因素,25%是饮食,15%是生活习惯,10%是身体锻炼。


我们现在还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说法,75%(或70%)的疾病是心理问题。


为什么要讨论心、讨论心识?——这或许就是,食育工作坊,但不要执着于食物,回到落脚点——生命,以及,真正的健康。


我的一位瑜伽老师在讲解狮式时说,你们会跟你们的学员讲,狮式能美容,这是狮式非常浅表(到甚至不值一提)的功能——但是学员们都喜爱(我自己也喜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狮式其实是个提升能量的体式,是《哈他之光》中详细介绍的15个体式之一,瑜伽体式,印度瑜伽经典指出,有840万种,为什么狮式会成为被《哈他之光》讲解的15个体式之一。


这篇文章的标题里写,假如不用再纠结今天中午吃什么,仿照一下,这是这个食育工作坊非常浅表的功能(但不至于不值一提),乃至,这个工作坊所学到的东西,或许能够帮助你减压、对抗焦虑等等,这都不难实现,或者不难理解——有这么一句话,当你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或更广的维度,当下的问题都不再成为问题。


萨提斯·库玛博士,舒马赫学院创始人,受邀演讲时说到,


“我们是关系网的一员或是一个部分。我不是活在我的脑子里,我活于我与万物的关系之中。我在此和你讲话,并非因为我的脑中有些概念,而是因为你在此,听众在此。我在此讲话是因我的老师们曾经教过我一些东西;我在此讲话是因为我的母亲和我的父亲带我来到这个世界;我在此是因为土壤、大地,大地母亲用她的身体拥抱我,用食物、空气、水以及阳光喂养我,我来到此还是因为我的祖先,因此我并非只有头脑,我是所有关系的混合体。“


这也是另外一条想传达的信息,为什么参与到这个工作坊,或者通过工作坊能够获得什么,可表达的、可文字的,或许都不足道。与这些人——这些陪伴成长的导师们、这些同样对待生命真诚的同学们的生命链接,或许更珍贵。


——诚然,不管是狮式,还是这个工作坊,只是打开一扇窗。只是一个起点。习练是必须的。才能真正渐渐达至 “不用再纠结今天中午吃什么“。以及,渐渐达至理解工作坊带领正念饮食觉知练习的李康老师所说的,“在我的理解,正念不是简单的冥想。正念的内涵可以很丰富,可以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我们平常做家务、走路、做事的时候,都可以带着更多的觉知,所以,学了正念饮食,不只是在吃东西上。我们可以更加一心一意、更加专注地做每件事,这样实际上也是更放松、更减压的一种生活方式。”



食育工作坊报名和更多介绍,请参看:

招募 | “新吃货”食育工作坊第一期 | 6月22-23日@分享收获农场顺义基地


亲手烹饪环节会用到的食材,通过下面的链接,可以提前了解更多:



直接报名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