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看到的,只是业力允许你看到的

上传下喜师父 佛教慧日 2021-11-04


《杂譬喻经》中讲过一个故事:古印度有一座寺院, 住着百余名僧众。距寺院不远处,住着一位潜心向道的女子,她每天供养一位出家法师,然后在其座下恭敬听法。一天,轮到一位老比丘前去应供讲法。他年岁已高、刚出家不久,对许多经义尚不了解,但又不知该如何婉拒,只好硬着头皮,拖着沉重的脚步前去。


这位女子见老比丘的步履如此“安稳”,就对他生起了极大的信心,认为他必定是个有智慧、有定力的大修行人。进入屋里,老比丘心情七上八下,享用斋饭的时间拖了很长。然而,漫长的等待,丝毫未减少这个女子求法的诚心。






看到他人不好,

实际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净!


午斋过后,她虔诚地请老比丘说法。老比丘惶恐不已,想到自己一大把年纪才出家,对深奥的佛法不明究竟,心里既惭愧又苦恼,不禁感慨道:“愚痴无知,缺乏智慧,实在非常痛苦啊!”女子听了这段话,以为是给自己开示的,就仔细体会其中的意义,明白了由无明产生痛苦……在反复思维的当下,她竟证得了圣果。



01

大清净,大平等


有位尊者说:“与任何人相处,时间长了肯定都能看出毛病,因为眼睛就是业力专门为我们准备的。因此,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评判标准来自于自我,而不要轻易评论他人的是非功过。其实,你看到的,只是业力允许你看到的。”


只要你心清净了,到处都是清净的。我们因为自己不清净,所以看什么都不清净;因为自己是凡夫,所以看一切都不圆满。世界本是清净的,众生皆是佛性充满的,我们看到世界不清净,是因为自心不清净,所以要自我觉悟,自我圆满。



见境之时,

见心不见境



三昧耶就是正定,三昧耶戒是连好坏的念头都不准起。你起分别了,就没有正定了;你起凡圣的见,就不清净了。如果你认为这是娑婆、这是轮回的世界,你就不清净了。要看一切都是光明的,都是清净的——大清净、大平等。


我们有一颗求智慧的心,把一切都当成我们的善知识, 在看待万事万物、有情无情时,我们都要从中得到启发——“见境之时,见心不见境”。 所以修净土,就是观一切有情皆是阿弥陀佛所化,一切无情也是阿弥陀佛的光所化,正报依报庄严。





在金刚乘里这个叫清净观、本净观,也称为清净见,就是一切都从殊胜的角度来见。对于一个真正有清净见的人,见情与非情都是佛所化现出来的,是为了要成就我,教化我。


尊者来五台山,最后文殊菩萨就问尊者:“你来到这里的感悟是什么?”尊者显现为大梵天王,向文殊菩萨行礼道:“大圣,我来到五台山十分欢喜自在,并体悟到内密的自身、外显的五台山、乃至一切法界,都是诸佛五智自然的流露,为了大悲周遍法界,所以您寓悲于智,示现了不可思议的缘起教化。”



只有真正地体悟到这种大清净,才会真正地产生大平等。有了这种智慧,才会产生同体的悲心,对于别人遭受的苦才会生起悲愍心,知道这是由于他过去不清净的因感得现在的果。所以应当注意在自己的因地里不要这样做,就想“他为我表法”,对他生悲愍心,对自己生警戒之心,那你看到所有的一切就会知“道”,就会提醒自己。



02

实执,空性


当我们看别人顺不顺意的时候,如果没有我执我见,那你就像面对镜子一样的;如果把对方当成实有的,说明你有对自我的实有的执着。外在都是考验我们修行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你有真的修行,那你无我见,外在的显现就是像假的一样,面对假的有什么好计较的呢。你把那当真的,是因为你执着自己是真的,执着自己是真的就有“我”,我是真的,众生是真的,业力是真的,这就是没有正知正见。


只要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就会有对立。所以在面对违缘、不顺意的时候,马上要用佛法来超度自己。如果还有我,就还有这个生死轮回。作为一个人,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悲悯之心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有空性的见,空性才是通佛国的,了解如来真实义很重要。在没有懂得真实义之前,真的要好好地、简简单单地“未悟师度”,好好地去听,去思维讲的那些法。



03

只管自己,只看好样子




菩萨来到娑婆世界都会示现凡夫相,长得跟大众一样,我们看不出来谁是菩萨,所以要普皆恭敬。很多大成就者都劝诫我们:不要起分别心,因为你没有他心通,不知道对方是谁,你护念住自己就行了,不要议论别人。你如果讲别人的过失,你自己就陷在过失里了,你又不知道别人什么境界,你只是表现出你的愚昧和不满而已。


我师父也跟我讲过,他特意在大殿里说:你看罗汉翘着腿,挠着背,挖着耳朵,抠着鼻屎,你哪敢轻慢他,那都是圣者。你认识谁是阿罗汉?虽然供在佛殿里,但生活当中出现了,他是阿罗汉,他是菩萨,你也不知道的。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所以我们修行人要“只管自己,只看好样子”我的师父是这么教导,印光大师也这么教导,我去各个地方参访的那些高僧大德也都这么教导。因为你不知道对方的境界,对方哪怕就是凡夫,但你是修行人,你要惭愧自己生了这个负能量的心态,你要想:我为什么没有智慧去转变这个逆境,不能把逆境转为道用?


为什么“若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我们的业力所显现的,我们要回光返照,消归自性。所以“静坐常思己过”,就是说我们有正念的时候,要多看自己的过失,“闲谈莫论人非”,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要看别人的功德。




往期精选:


佛弟子和合的重要性

最殊胜的供养,果报不可思议

【国际获奖影片】危楼将倾,愚夫何存?——「慧」看电影《愚夫危楼》

工作、生活、情感上压力山大时,怎么办?

文殊菩萨的刹土怎么去?

好好听话

学佛,到底要不要有仪式感?

汉传佛教蒙山施食殊胜的功德利益(日全食 | 功德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慧」看电影之《人间世》:生命有痛,有你真好

快乐窍诀

两年、七百多天的时间里,这里创造了奇迹!

能改变命运轨迹的咒语——殊胜的文殊菩萨心咒

“我太忙,没时间修行”的解决之道!

改命秘籍

人生如戏,你也是奥斯卡影帝

咒语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殊胜的咒语是忏悔之王)

请注意,你已深陷在一段关系中——人和手机,谁玩谁?

【父亲节】如山的父爱,深厚宽广,如何来报答您——我亲爱的父亲?

神秘的心灵感应是真的吗?(点开看更多精彩案例)

【毕业季】给毕业生的一些建议——关于学习、找工作和人生规划

爱因斯坦的选择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去五台圣地打卡,你见到文殊菩萨了吗?

五月初五「端午节」带给我们的思考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视频&文字精美版)

对年轻人的一些肺腑之言

送彩蛋!「慧」看电影之《地球脉动II》干货笔记:天地间真正的生存之道

莲花在佛教修行里的甚深寓意

死亡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这样供水、这样观想是积累资粮最快的一种方法!

汉传佛教早晚功课殊胜的功德利益

修行路上护法神的重要性

佛教护身符佩戴完全指南,真的很重要!(最强护身符大解密)

念珠,不离!

一个能有效帮助抑郁自杀倾向者的神奇咒语 & 解冤结仪轨

【清明专题】超度祖先,最最关键的方法是?

在寺院写超度牌位的重要性

一个人能拥有多大福报,必然要有同等高贵的品格去承载

弟子求法应具备的资格

祖师的密义——参学的资格

穿上那件义工服,三宝就已经在加持你了!

佛经里的女转男身是怎么回事?佛弟子为什么互称师兄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