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东坡这个耿直boy,简直让人羡慕嫉妒恨!

2017-07-28 浦睿文化


会写诗,会画画,也是第一流的书法家。

从蜀中来,到京城去,二十四岁就以天才名世。

反对新党激进变革,也直指旧党弊端,耿直到贬官下狱。

爱竹子,爱读书,更爱吃肉,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美食博主。

去黄州,去惠州,去儋州,走遍全国依然正常消化负能量。

他是苏轼,大宋第一天才,也是一个生错了时代的“网红”。





“我真是不可救药!”


公元1056年,宋朝的春天,苏轼平生第一次离开自己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故乡眉州,前去汴京参加科考。


第二年,苏轼礼部初试第二、殿试第二,从此步入了朝堂。


那时的苏轼,年少才高,正是春风得意时,所有的愿景和抱负都写在脸上。


公元1071年,七月里,苏轼带着家眷,到杭州任通判。杭州的湖光山色、清风池馆,使苏轼纠结的心舒展了许多。然而,在江南扯不断的梅雨里,在鹭鸶惊飞的空寂里,他还是听到了百姓的哀怨与痛哭。


那个写出《梦溪笔谈》的沈括,就在这个时候来到苏轼身边,表面上与苏轼畅叙旧情谊,实际上是来做卧底的。他要骗取苏轼的信任,然后搜集对苏轼不利的证据。天真的苏轼,怎知人心险恶,沈括自然很容易就得逞了。他拿走了苏轼送给他的诗集,逐条批注,附在察访报告里,上交给皇帝,告他词皆讪怼


官场潜规则,倾轧皆在暗处,雾里看花,神龙见首不见尾,杀人不见血。这是一门学问,私塾里不教,科举从来不考,但官场中人,个个身手非凡,只是苏轼在这方面的情商,不及格。


那时的苏轼却不知道,他的命运,将从这里急转直下,进入一个新的篇章。


这一场政治斗争,史称“乌台诗案”,甚至写进了中国古代文字狱的历史,苏轼在斗争中输得彻彻底底,输得一干二净。


他是在湖州知州任上被抓的。


有人偷偷告诉苏轼,他的诗被检举揭发了,他先是一怔,然后不无调侃地说:“今后我的诗不愁皇帝看不到了。


但是苏轼很快就笑不出来了,他被绳子捆住,推搡出门,关入御史台。


根据苏轼后来在诗中的记述,他在御史台的监狱,实际上就是一口百尺深井,面积不大,一伸手,就可触到它粗糙的墙壁,他只能蜷起身,坐在它的底部,视线只能向上,遥望那方高高在上的天窗。这是一种非人的身体虐待,更是一种精神的折磨。


苏轼就这样被双规了,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代问题,与此相伴的,是残酷的审问,还有狱卒们的侮辱。


他甚至把提前准备好的青金丹埋在土里,以备有朝一日,必须面对死亡时,毫不犹豫地了断今生。


苏轼踏着残雪走出监狱,是在元丰二年(公元1079)旧历除夕之前。


到那一天,他已在这里被折磨了整整一百三十天,又即将贬官黄州,接受另一种新的折磨。


然而出狱当天,他又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写道:


平生文字为吾累,

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

城东不斗少年鸡。


少年鸡,指的是唐代长安城里的斗鸡高手贾昌,少年时因斗鸡而得到大唐天子的喜爱,实际上是暗骂朝廷里的谄媚小人,假如被嗅觉很灵的御史们闻出味儿来,又可以上纲上线了。


写罢,苏轼掷笔大笑:


我真是不可救药!”


后来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这个地方于苏轼,是一生贬谪放逐之路的开始,也是生命灵魂升华的开始。




每天为五斗米折腰的苏东坡


萧索的黄州,花开花落,风月无边,可以抚慰脑子,却不能安抚肚子。苏轼的俸禄,此时已微薄得可怜。身为谪放官员,朝廷只提供一点微薄的实物配给,正常的俸禄都停止了。而苏轼虽然为官已二十多年,但如他自己所说,俸入所得,随手辄尽,是名副其实的月光族,并无多少积蓄。


为了把日子过下去,苏轼决定实行计划经济:月初,他拿出四千五百钱分作三十份,一份份地悬挂在房梁上。每天早晨,他用叉子挑一份下来,然后藏起叉子,即便一百五十钱不够用,也不再取。一旦有节余,便放进一只竹筒。等到竹筒里的钱足够多时,他就邀约朋友,或是和夫人王闰之以及侍妾王朝云沽酒共饮。


苏轼夫人 王闰之


即使维持着这种最低标准的生活,苏轼带到黄州的钱款,大概也只能支撑一年。一年以后该怎么办?妻子忧心忡忡,朋友也跟着着急,只有苏轼淡定如常,说:“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意思是,等钱用光了再作筹划,正所谓水到渠成,无须提前发愁,更不需要提前预支烦恼。


等到第二年,家中的银子即将用尽的时候,生计的问题真的有了解决的办法。那时,已经是春暖时节,山谷里的杜鹃花一簇一簇开得耀眼,苏轼穿着单薄的春衫,一眼看见了黄州城东那片荒芜的坡地。


从此,苏轼像鲁滨逊一样,开始荒野求生。


那是一片被荒置的野地,大约百余步长短,很久以前,这里曾经做过营地。几十年后,曾经拜相(参知政事)的南宋诗人范成大来黄州拜谒东坡,后来在《吴船录》里,他描述了东坡的景象:


郡东山垄重复,中有平地,四向皆有小冈环之。


那片被荒弃的土地,苏轼却对它一见倾心,就像一个饥饿的人,不会对食物太过挑剔。这本是一块无名高地,因为它位于城东,让苏轼想起他心仪的诗人白居易当年贬谪到忠州做刺史时,也居住在城东,写了《东坡种花二首》,还写了一首《步东坡》,所以,苏轼干脆把这块地,称为东坡”。


他也从此自称东坡居士


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里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此时此地,才算正式出场。




一个真正伟大艺术家的样本


在黄州,苏东坡迎来了命运的低潮期。正是这个低潮,让他在艺术上峰回路转,使他的艺术在经历了生命的曲折与困苦之后,逐渐走向成熟。


这让我想起陀斯妥耶夫斯基说过的一段话:“我一直在考虑一件事情,那就是,我是否对得起我所经历过的那些苦难,苦难是什么,苦难应该是土壤,只要你愿意把你内心所有的感受隐忍在这个土壤里面,很有可能会开出你想象不到、灿烂的花朵。”


[北宋]苏轼《寒食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代表苏东坡一生书法艺术最高成就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在黄州完成的。《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职事帖》《一夜帖》《梅花诗帖》《京酒帖》《啜茶帖》《前赤壁赋卷》等。其中,《寒食帖》,是他书风突变的顶点。


[北宋]苏轼《新岁展庆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写于《寒食帖》之后,也不像《寒食帖》那样激情悠扬。那时,苏东坡的内心,愈发平实、旷达。苏东坡当年追慕的魏晋名士那种清逸品格,与他的精神已经不太吻合。他既不做理想的人质,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也不像世上不得志的文人那样看破红尘,以世外桃源来安慰自己。


他爱儒,爱道,也爱佛。最终,他把它们融汇成一种全新的人生观——既不远离红尘,也不拼命往官场里钻。他是以出世的精神入世,温情地注视着人世间,把自视甚高的理想主义,置换为温暖的人间情怀。


[北宋]苏轼《前赤壁赋》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书 祝勇《在故宫寻找苏东坡》)


此时我们再看《后赤壁赋》,会发现他的字已经变得庄重平实,字形也由稍长变得稍扁。他的性格,他书法中常常为后人诟病的“偃笔”,此时也已经出现。苏东坡和他的字,都已经脱胎换骨了。



临江仙


苏东坡与黄州的朋友们在深夜里畅饮,酒醒复醉,归来时已是三更。他站在门外,听见家童深睡,鼻息声沉闷而富有弹性,对敲门声毫无反应。苏东坡只好蜷身,坐在门前,拄着手杖,静静地听着黑夜中传来的江涛的声响,在心底酝酿出一首词: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这首《临江仙》,在小城里悄然传开。有人说,苏东坡昨夜唱罢此歌后,把衣冠挂在江边,乘舟远走高飞了。知州徐君猷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徐君猷是苏东坡的好朋友,对苏东坡这位贬官负有监管责任,一旦州失罪人,他要吃不了兜着走。


秋天的早晨霜寒露重,徐君猷从太守府一路跑到临皋亭的门口,气还没有喘匀,就听见苏东坡从卧室里传出的鼾声。他睡得那么香,把这世界上所有的焦虑与不安,都抛到了睡眠的外面。


本图文部分选取自《在故宫寻找苏东坡》有删减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作为一个被深深刻进历史的人,苏轼从来就不像中学语文课本上写的那样单调而无聊。他足够复杂,也足够有趣,同时也是一种启发后人的生活模板。


假设一下,你也遇到如苏轼一样毁灭性的挫折,你也像苏轼一样用达观的态度,和那些从生活里挖掘出的微小乐趣,去消解命运的压迫,你的下一口气一定会喘得匀实多了。


这只是苏轼意义的一小部分。而更多的部分,则需要我们去文字的长河里不断寻觅。


《在故宫寻找苏东坡》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条捷



《在故宫寻找苏东坡》

祝勇 著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从十个侧面——入仕、求生、书法、绘画、文学、交友、文人集团、家庭、为政、岭南, 书写了苏东坡一生的生命经历。在作者笔下,苏东坡是属于人间的。他是石,是竹,也是尘,是土,是他《寒食帖》所写的“泥污燕支雪”。他的文学艺术,牵动着人世间最凡俗的欲念,同时又代表着中国文化最坚定的价值。苏东坡既是草根的,又是精英的。

在呈现苏东坡人生脉络和生命际遇的同时,作者选取故宫收藏的宋元明三个主要朝代的艺术藏品,由书、画及人,把苏东坡的精神世界和艺术史联系起来,由苏东坡个体的人生去反观他所处的时代。不单是苏东坡的个人传记,更书写了整个宋代的精神文化风貌。


作者介绍

祝勇,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艺术学博士。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驻校艺术家,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

已出版作品五百余万字,主要作品有:《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等。《祝勇作品系列》十二卷本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获郭沫若散文奖、十月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在场主义散文奖、百花文学奖、黄河文学双年奖、花地文学榜2016年度散文奖等。

主要纪录片作品(总撰稿)有:《岩中花树》《辛亥》《历史的拐点》等,获星光奖、金鹰奖等多种奖项。2016年任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天山脚下》(暂名)总导演。


长按图片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在故宫寻找苏东坡》



互动话题:你最欣赏苏东坡哪一点呢?(最好别说性格啦啦啦~)



浦睿招聘书单2016年度推荐书单生活美学类文化社科类书单诗歌、传记类|人物|斯大林大卫·华莱士建筑师王澍莱昂纳德·科恩玛丽莲·梦露辛波斯卡松浦弥太郎朱赢椿山本耀司钟芳玲黄磊“黄小厨”张嘉佳“推理之王”紫金陈王左中右池莉金星|生活|深夜食堂100个基本一日一花虫子旁一日一果索达吉堪布萤火虫在中国|艺术|这幅画原来要看这里高畑勋张小溪做衣服字书|好物|日日器物帖好物100 |匠心|造物有灵且美诚实的手艺京都手艺人|文化|耶路撒冷三千年造房子1968:撞击世界之年匠人四季访书见信如晤寺山修司|诗歌|万物静默如谜唯有孤独恒常如新高银读首诗再睡觉谷川俊太郎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你所不知道的苏东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