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采访走出红墙的她

苏杭日记 2024-03-2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苏杭日记”


毛泽东晚年,张玉凤一直伴其左右


提起她的名字, 我国50岁以上的人都不陌生, 而且对她总有一种神秘感。她是毛泽东晚年的机要秘书,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多年, 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
我和她认识, 要追溯到20年前。由于她的特殊身份, 所以那时我费了许多周折才采访到她。后来得知, 我是她走出红墙之后, 采访过她的极少数记者之一。






1989年年初, 一件偶然的事情, 使我萌生了采访她的念头, 明知采访她很困难, 但我还是想试一试。我把这个想法跟编辑部同志沟通后, 他们很赞成。于是, 我开始打电话联系, 足足打了两三天电话, 终于找到了她, 但她表示不愿意被宣传, 婉转拒绝了我的采访要求, 并先我挂断了电话。
当记者就应当有一股韧劲, 认准的事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也许是绝大多数记者的“职业病”。张的这种态度, 是我所预料的, 因此虽然碰了软钉子, 我并未气馁, 又继续打电话给她, 强调我是新华社的记者, 是个老同志, 不是小报的, 绝不会乱来, 一切都会尊重她的意见, 她终于被我的执著所感动, 同意与我见面聊聊。

沟通和交流是一种好办法, 许多疑虑、误解可以通过坦诚的沟通和交流得以解决。我们一见面, 张就说, 你的敬业精神很可佳, 我都被你感动了。我说, 你是名人, 能够采访到你不容易, 我应该感谢你才是。我和张都是东北人, 算是半个老乡, 年龄相差不太大, 没有人们所说的代沟, 共同语言自然比较多。我们聊了许多有关家庭、孩子、房子、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情况, 谈得很投机, 她表示愿意继续接受我的采访, 所以在此之后我又去过她单位和她家几次, 为她和他们全家拍了不少照片, 他们对我很热情、很配合。每次离开她家时, 她总是翻箱倒柜找出一些小孩喜欢吃的东西, 让我带回家给孩子们。



张1944年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因为家庭困难, 她只读完了小学六年级, 那时她才14岁。为了生活, 这个倔强的姑娘只身出去找工作, 刚好铁路局招工, 她试着去报考, 没想到真的被录用了, 成为铁路客运乘务员, 她有机会随火车来到北京, 看到了紫禁城, 看到了天安门, 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1960年秋, 铁道部到张所在单位去选调专列人员, 她幸运地入选, 年仅16岁的她当上了中央首长专列的列车员, 不久被调到毛主席的专列上当工作人员, 1970年又被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 后来毛主席秘书徐世夫病故, 经中央批准, 她又兼任毛主席的机要秘书, 直到1976年毛主席离开人世。
人的命运有时并不完全由自己掌控, 张就是这样。这个来自边陲小城的普通女孩, 做梦也没有想到, 转瞬之间竟能一步登天, 进到“伟大领袖伟大统帅”的核心圈子里, 而几年之后她又从巅峰跌到谷底。如此大上大下、大起大落的奇特经历, 使她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

张玉凤全家福


张是一位很文静很质朴的女性, 她举止文雅, 讲话轻声细语, 待人诚恳, 不张扬, 不矫揉造作。她写的字跟她的人一样, 清秀漂亮。她退休前在铁道部老干部局工作, 是个处级干部。她丈夫刘爱民是铁道部一位处长, 1米80以上的个头, 浓眉大眼, 标准的男子汉, 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 长得很“酷”。两个女儿很有教养, 像爸爸妈妈一样漂亮, 那时老大读大学, 老二读中学, 一家四口, 相互理解, 相互支持, 和睦幸福。
她对她的婆婆非常好, 贤惠孝顺, 婆媳关系很融洽。因为她婆婆家离她工作单位很近, 所以一次我去她单位拍照, 中午她把我拉到她婆婆家吃饭。一进门她就扎起围裙, 洗菜做饭, 忙个不停。
谈起婆婆, 张非常感慨。她说, 她永远不会忘记婆婆对他们的恩情, 她的两个孩子都是婆婆带大的。那时她工作繁忙, 根本无暇照顾孩子, 是老太太和她丈夫刘爱民付出了极大的辛苦。
我和张前前后后接触了一个星期左右, 相互熟悉后, 她告诉我, 她不想出名, 也不想逐利, 只想过几年平静安稳的日子, 特别不愿意被别人打扰, 包括接受记者采访。我比她大几岁, 也许她觉得我是个老同志, 说话办事比较沉稳, 又是中央新闻单位的, 所以她认为我是可以信任和交往的朋友。

我为她和他们全家拍了不少照片, 这些照片都留在我的手里, 一位广州朋友得知这个情况后, 建议在香港给她出一本画册。我征求张的意见, 她说算了, 搞那玩意干啥?她还说你段老师如果出画册, 用一两张我的照片就可以了。可惜我至今也没有出过一本画册。
1993年冬天, 一天她打来电话, 说她两个女儿都到美国上学去了, 因为想家向她要家里的照片, 她让我把她家的合影洗两张, 并说洗好后她自己来取。没过几天, 她真的跑来了, 当时我正在别的办公室开会, 她就在我的办公室等我, 编辑部同志知道后, 好几个人借故跑到我的办公室, 目的就是想看她一眼或与她搭讪几句。
由于张的身份特殊, 她的知名度也较高, 所以毛主席逝世后, 涉及毛主席的一些活动她有时被邀请出席。有一天我在北京天宁寺的毛家饭店碰上了她。那天是毛家饭店开业, 主人请了许多宾客, 除了张外, 还有汪东兴、陈锡联、李讷和她的丈夫王景清、胡耀邦的儿子胡德平、扮演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两位演员, 以及敬一丹等中央电视台几位名嘴。我和那个饭店的老板早就相识, 因此也被邀请参加。我看到有些人争着与张、李讷照相, 她们都很高兴地应允, 并与之配合。




关于毛主席晚年的情况, 张断断续续说过一些。她说, 毛主席晚年的时候, 人们还狂热地颂扬他老人家“神采奕奕”, 祝福他“万寿无疆”。实际上, 这是把毛主席神化了, 也可以说这是人民群众的良好愿望。世界上没有万寿无疆的人,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谁也逃脱不了。毛主席不是神, 而是一个上了年纪而又苍老多病的老人。他从1971年之后就疾病缠身, 起初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 昼夜咳嗽不止, 晚上也不能平躺下, 加上林彪叛逃, 对他精神打击极大, 此间他曾经昏迷休克过, 并突患心肌梗塞, 虽经全力抢救脱离了危险, 但身体很难复原, 健康状况日益恶化, 情绪也越来越暴躁。又由于严重的白内障, 双目几乎失明, 不能走路, 不能看文件, 生活都不能自理, 吃饭要一勺一勺地喂, 吞咽很艰难。后来一只眼睛做了手术, 情况好了一些。

当然, 这些在当时都属于国家最高机密, 不要说普通老百姓不知情, 就是上层也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
在那最困难的日子里, 张和护士长吴旭君等整天整夜轮流守在主席身旁, 不仅照料他的生活起居, 打针用药, 还要为他读报读文件, 从生活到工作事无巨细, 工作量之大之艰辛, 常人难以想象, 因此她十天半月都不能回家一次, 1976年的春节除夕夜也是在老人家的病房里 (也就是毛主席的书房) 度过的。张说, 那时毛主席这里没有客人, 也没有自己家的亲人, 只有身边几个工作人员陪伴着他, 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春节。入夜时隐隐约约听见远处的鞭炮声, 毛主席就用低哑的声音对张说:“放点鞭炮吧, 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于是几名工作人员在房外燃放了几挂鞭炮, 毛主席听到噼噼啪啪的爆竹声, 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由于林彪叛逃, 四人帮干扰, 毛主席晚年政治上不顺心, 又饱受病痛折磨, 心情烦躁, 经常发脾气。一次, 因为一件小事, 毛主席生了很大的气, 对张说:“不高兴你就给我滚!”张性子也很直, 她二话没说, 收拾一下东西就走了。回到家后, 她坐卧不宁, 闷闷不乐, 压力很大, 毕竟自己是被毛主席赶出来的。后来毛主席态度缓和了, 她在离开20多天后又回到了中南海。毛主席对她说, 你这可是“二进宫”了。毛主席对她的评价是:“办事认真, 工作尽职;张飞后代, 一触即发。”从此, 张对毛主席照料更加尽心尽力, 毛主席非常感激, 也得到了一些心理上的安慰。毛主席曾多次背诵《史记·汲郑列传》的三句话:“一死一生, 乃知交情。一贫一富, 乃知交态。一贵一贱, 交情乃见。”主席说这几句话是赠给她的。
20年来, 我和张的联系时断时续, 最近电话多了一些, 互相聊了各自的退休生活及家庭情况, 得知她搬了新居, 两个女儿都有了小孩, 她和她丈夫刘爱民正在享受天伦之乐。我很为她高兴。

暮年的张玉凤,丰韵依然


因为我写了一篇关于她的稿子, 想请她看看, 尤其在事实上请她帮助把把关, 所以今年5月上旬的一天, 张和她爱人刘爱民开车外出办事, 顺路来到我家坐了半个多小时。她对稿子没提出多少意见, 只在个别地方作点小的更改, 她还把两个女儿的名字划掉了, 说孩子们不愿意登出她们的名字, 我很理解。我们已多年未见, 互相感慨岁月催人老。不过, 他们两口子除了头发白了一些, 变化并不是太大。

来源:《记者观察(上半月)》2009年08期,作者段文华(新华社高级记者)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决战开始?普京和泽连斯基双双“上前线”释放出何种信号?

为什么“砖家”一开口,老百姓就开骂?

蒋勋:没有诗歌,生命多么荒凉

往事 | 红色延安十大美女,她们最后嫁给了谁?

蒋勋《细说红楼梦》全八十回(完整版)
俄乌战争,让俄罗斯失去了三样东西!基辛格:但也得到三样东西
易中天:谁是中国改朝换代史的主演?
高颜值实用好物!小嗨锅:涮煮焖炖都能做
穷人为什么要自杀:穷一次,你就懂了!
影响人类深远的100大发明中,近现代国内外最具意义的50大发明,你知道几个?
《千里江山图》绝版感温变色杯,捧在手心里的千年艳遇!只此青绿,雅致千年。湖南邵阳再现“唐山陈继志”,秃头男当街骚扰疯狂殴打女孩!(完整版视频)
世界最美的40个小镇,江南古镇占10个。
关于人性的15个真相,看完我恍然大悟。
宝岛私藏相册,告诉你湾湾长啥样?婆媳关系是家庭结构的纵轴,是家庭关系的晴雨表。
60个有趣的冷知识带你看到更大的世界
乌克兰当年放弃核武器,如今自尝苦果,毛泽东早就看透了这一切。
洪都拉斯女总统的传奇人生
缅北的诈骗集团有多疯狂:花钱的速度远远超过骗钱的速度
错过挖野菜的好时机,也就错过这个春天。社会现象文摘三则
26张可爱的春天小漫画,治愈你的小心脏。
蒋勋《细说红楼梦》全八十回(01-05)
人间四月天,窗景美如画,出门就是诗。
江南人春天最爱的腌笃鲜,鲜到掉眉毛!
只要苏东坡肯娶我
吴亦凡被判刑13年后,我不敢看他妈妈的朋友圈……湖南妹子张也的故事:与初恋相爱8年未果,与同行相伴21年却不结婚。
哈佛大学教授: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一堆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
拔刀相向:乌克兰与俄罗斯300年恩仇录
越南新晋世界小姐第一美女是怎么炼成的?
《诗经》里最美的春天,穿越千年款款而来。你不知道南京的春天究竟有多美
何以满江红?
87版红楼梦:5大硬伤永成遗憾,尤其是被扭曲了的宝黛爱情。
江南最美的春天,都在这里了!
江南年夜饭的顶级菜单(附视频完整版)
揭秘十道流传百年杭帮菜背后的故事
上海“绿房子”里,主人与大太太、姨太太间爱恨情仇的故事。
美到让人不敢方物的中国古建筑,怎能让它消逝?
太湖之畔八大凄美爱情故事,你知道几个?
真实的民国到底长啥样?老照片不会骗人。
上海人的小资,那是深入骨髓的。




    微信号:suhang-styl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