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以满江红?

苏杭日记 2024-03-2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苏杭日记”


自从电影《满江红》上映后,似乎又掀起了一阵大讨论。
张艺谋对于商业电影的拿捏手段不必多说,不管是剧情、演员或是服化道,这部电影皆属上乘,而其中更深层次的艺术探索,也值得慢慢品味。
《满江红》是家喻户晓的一首词,暂不深究其作者是否为岳飞,但不容置疑,这首词已经和这位蒙受千古奇冤的南宋名将深深的纠缠在一起,成为了中华民族最深入人心的精神图腾之一。



超燃开学第一课 万人齐诵满江红



2月14日上午8点,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实验小学新学期举行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8000余名师生和1000余家长以及教联体兄弟学校领导参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万人齐诵满江红,慷慨激昂,气势磅礴,声震云霄。一首英雄满江红,一曲精忠报国曲,千百年过去了,它依然在回荡、在燃烧、在奔腾,牵动震撼着千万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

六年级2班学生顾高慧说:“《满江红》这首诗词里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节,让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要紧紧追随英雄的脚步,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为奋进的动力。”
学生家长吴金金说:“学校以春节期间热映的电影《满江红》为契机,让老师讲岳飞抗金的故事,学生背诵《满江红》诗词,学习岳飞英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励志报效祖国。我们觉得这样的爱国教育非常好,我们家长也深受教育。”
实验小学校长郑建明说:“爱国,应成为实小人最浓厚的情感,最基础的品格,最核心的力量。我们要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思政与时代相结合,不仅给同学们带来的是一场爱国情怀的洗礼,更是对祖国最深沉最热烈的赞颂,激励着广大少年儿童筑梦新学期,奋进开学新征程。”


岳飞写了不止一首满江红

 


不同于以往以岳飞为主题的影视剧,总是将镜头直面岳飞这位抗金名将的一生,而电影《满江红》却将时间设定在南宋绍兴十六年,这一年,是岳飞身死的第四年。
所以,电影中无一处可见岳飞,但观影之时,却又觉岳飞无处不在,剧情之中所有的阴谋诡计,所有的插科打诨,所有的刀光剑影,在结尾都化作一曲关于“满江红”的浩然长歌。
其实,网上常能看到“孤篇盖全唐,一词压两宋”的赞誉,前者指的是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后者则是宋代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尽管这样的说法并无确凿出处,但历史的传承与集体选择,让它们无可争议地熔铸进民族的血脉。尤其是岳飞的《满江红》,传诵之广之深,以至于提到《满江红》就仿佛特指“怒发冲冠”,眼前闪现出精忠报国的岳家军形象。词、人、精神,三者同一。
持璧倚柱立,怒发上冲冠,这是士大夫蔺相如不畏强权之怒;潇潇雨歇凭栏处,怒发冲冠,这是岳将军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怒。一文一武,心中皆是社稷、天下,让《圆圆曲》中一怒为红颜相形见绌。一正一反,诚如古人评价岳飞《满江红》“胆量、意见、文章悉无今古”,“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由此,“满江红”红的是先贤、志士的一腔为理想之热血与一颗长报国之丹心。


岳飞画像,宋刘松年《中兴四将图》局部
然而,岳飞还有另外一首《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出兵收复了襄阳等地。绍兴七年(1137年),岳飞向朝廷提出增兵请求,以便趁机收复中原,但并未被采纳。第二年春,岳飞奉命从江州(江西九江市)率领部队回鄂州(今湖北武汉市)驻屯。在鄂州,岳飞登上黄鹤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
在感慨万千中,岳飞写下了这首抒情感怀词,抒发了词人对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和光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这两首《满江红》,无论是家喻户晓的“怒发冲冠”,还是这首“登黄鹤楼有感”,扑面而来的都是愿将此身长报国的豪情。所以,有人评价这两首词,“在南渡爱国豪词中亦独树一帜,无可比拟”


满江红的由来与发展

 


词本来是可以唱的。《满江红》作为词牌,如今一般认为始自唐代,“唐人称《上江虹》,为教坊曲名。以后改为今名。格调沉实,前人多用于抒发激昂的情怀。此调又可称为《念良游》《伤春曲》。”也有人认为该词牌的起源“一说是一种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秋冬时呈红色;一说取自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两种说法都有‘江景一片红色’之意。”
从词律上看,《满江红》一般用仄韵,往往声情激越豪壮。从旋律上看,如《词径》中所言,“作词须择调,如《满江红》《沁园春》《水调歌头》《西江月》等调,必不可染指,以其音调粗率板滞,必不细腻活脱也。”这是因为用仄韵,往往导致与音乐配合失调,需要使用“融字法”来改变原字声调以使音律和谐。后来宋代姜夔将《满江红》改制出平韵一格,如《满江红·仙姥来时》——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如词前小序所云,这是一首祠神曲,颂巢湖仙姥,作于熙绍二年(1191年)正月底。这首词体现出了姜夔作词“篇终出人意表,或反终篇之意”的结构匠心。


清人绘岳飞画像
尽管用仄韵的《满江红》多慷慨激昂之作,但如果认为《满江红》只能走豪放一路,就未免有些刻板了,相反,也可以写得很宛转,如北宋词人柳永的《满江红·暮雨初收》: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唐宋词鉴赏辞典》中这样介绍这首词:柳永的这首词抑扬有致的节奏中表现出激越的情绪,从泊舟写到当时的心绪,再从忆舟行写到日后的打算,情景兼融,脉络清晰多变,感情愈演愈烈,读来倍觉委婉曲折、荡气回肠。
再如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作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对有“词中之龙”美誉的辛弃疾,我们熟悉的是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但这首《满江红》似乎有无限低回的痴情与别绪。这首词的写作年代难以确考,有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和乾道中期(1169年前后)两说。下片“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明显感到似是承接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而来。结句能将离恨转成期待重逢之劝慰,确实见出词人的体贴与怜爱,如叶嘉莹所赞“隐藏无限痴情,真豪杰,其志过人,其情也必过人!”
不过,上片中暗藏的两个典故“吹断横笛”“玉斧修月”则让所怀之人突破具体个人而进入集体与家国层面。对于宋人而言,“玉斧修月”隐喻着国土完缺与国家兴亡,像杨万里的“吴刚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亦如此。“南枝”“北枝”分指南宋与金国。如此,缱绻的《满江红》中还是一腔家国血、一颗天下心。



在大开大合中传颂千古


作为大文豪的苏轼,自然也少不了填词《满江红》,这首《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就是他的大作: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这首词是苏轼写给友人朱寿昌的,当时朱寿昌知鄂州。词形散而神不散,境界大开大合,显示出豪迈雄放的风格。他的笔端饱含感情,有一种苍凉悲慨、郁愤不平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激荡着,即景抒怀,指点江山,思想深沉,笔力横放,虽为酬答之作,却也体现了东坡词豪放的风格。

岳飞满江红书法作品欣赏
正所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满江红》的千年传承,无论是慷慨激昂还是宛转低回,红心始终唤红星。比如鉴湖女侠秋瑾的不甘雌伏: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903年的中秋,时年30岁的秋瑾终于下定决心冲破家庭的牢笼,投身革命,追寻不同的人生与振兴民族的道路。这首词用身体和心灵两个方面的强烈对比,表现自己思想情感的转变,音律铿锵,气象豪迈。
1903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了第一本系统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的译著《近世社会主义》,但革命的真正道路还有待鲜血的探索与铺就。因此,豪气冲天的《满江红》中有“何处觅知音”的苦闷彷徨也是历史的局限。
英雄惜英雄而英雄辈出。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道路上,毛泽东不仅在《论持久战》中进一步拓展发挥了岳飞“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战法,也多次赞扬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气节,“他流了血,这血就渗透到我们民族体内,世世代代传下来。他要是没有流血,就不会有这么大的作用。”1975年,毛泽东晚年做白内障手术时还让人一边播放提前录制好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毛泽东自己也填过一首《满江红》,足见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襟与境界,其下片可谓经典: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显示出宏伟的时间尺度和历史纵深感,在“小小寰球”的空间映衬下,既指明了斗争的紧迫性,同时也表达出加速历史进程的乐观展望。结句“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雄浑壮伟,掷地有声。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而词亦非只限于遣兴娱宾之小道。人、词、精神三者的同一是理想,也是榜样。尽管今天词作的音乐性一面我们已经很难再听到,但词中的报国志、救世心,仍然看得分明。一曲《满江红》之所以能“红”到今天,乃是斗争的鲜血铸就,不容调笑。也正因为此,我们今天才能安适地背诵词,试填词,让词成为词。
精忠报国 欲看从速

电影《满江红》中有一个桥段,沈腾扮演的小兵与雷佳音扮演的秦桧打了一个赌,秦桧说自己不惧非议谋求和平,千百年后,受到百姓颂扬的那个人,不是岳飞,而是自己。
小兵押上所有,赌岳飞赢。
如今,不少的“专家学者“出于标新立异或其他目的,竟真有为秦桧洗白翻案之举,说来实在可笑。
天日昭昭,人心灼灼,忠奸善恶,黑白分明,不管百年千年,哪怕万年,此赌岂有非议?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揭秘十道流传百年杭帮菜背后的故事
2023下江南,完成最浪漫的8件事,才是秀恩爱的最高境界!
上海“绿房子”里,主人与大太太、姨太太间爱恨情仇的故事。
国语版译制电影1000部(在线观看)
好文章:乌克兰胜利对我们的意义
《满江红》的故事背景,岳飞死后第四年,发生了什么?
美到让人不敢方物的中国古建筑,怎能让它消逝?
太湖之畔八大凄美爱情故事,你知道几个?
陈粹芬:孙中山的神秘革命伴侣
最全最清晰的《红楼梦》人物关系盘点
吴越争霸的硝烟,化作人间天堂的美景。
真实的民国到底长啥样?老照片不会骗人。
民国上海阿婆闵蕙君:无论富贵贫贱,始终保持微笑。
2023年《德云社相声春晚》完整版
2023央视春晚(完整版)
上海人的小资,那是深入骨髓的。
王菲直播间K歌,神秘嘉宾马云《如果云知道》,一开口就惊艳全场!美不过人间,国色最幽微。大年初一了!这《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再不发对不起大家!
从小年到正月十五,中国人都在做啥?
江南年夜饭的顶级菜单(附视频完整版)
古老的姑苏古老的桥
全球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30处,你打卡过了吗?
24个美得令人窒息的中国古村落,往后余生慢慢走。
回家过年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听过最最戳戳戳心的回答
推荐文革时代背景的老电影80部(在线观看)
苹果和它煮是冬天最狠的止咳药!
苏南,苏中,苏北到底在争什么?
202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完整版看完上海知青在新疆兵团的老照片后泪流不止......想起一些老歌,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头头是道。
66年前九位艺人在中南海合影的故事
那些精美绝伦的古建筑构建,再不看就没了!
读江南美景春联
苏州评弹:经典妙韵的张调作品那些精美绝伦的古建筑构建,再不看就没了!
读江南美景春联
苏州评弹:经典妙韵的张调作品
春节时间:美女棋手破解残局,引来万人空巷。上海的女儿周采芹
布面油画《青春之歌》和女知青的故事
过年了!这《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不发对不起大家!
从小年到正月十五,中国人春节都干些啥?江南人的年夜饭
看遍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国六十座名山的雪景到底有多美?
传奇女人--昂山素季
开国十大元帅的后代知多少?
全球最著名的地标建筑30处,你到过几处?
江青的摄影与书法真迹,绝对震撼。
一位外国业余摄影师,用他的照片解读中国之美。上海最时髦的老年人,都被他拍下来了。不堪回首的十年岁月202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完整原版)
当江南水乡飘起雪,乾隆去过的这12个古镇,哪一个是你的最爱?
空姐是旅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上海最时髦的老年人,都被他拍下来了。
“文革”中文化界逝者的风骨
美到窒息的中国古村落,再不看一眼它就消失了。
“文革”中自杀的十二大美女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部纪录片。
红色名媛章含之的那些事
最中国的雪,在江南。
正在消失的中国古建筑,美的惊心动魄。华为二公主上线刘晓庆揭秘秦城往事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前世今生
红卫兵大串联--轰轰烈烈的文革式旅游
《周迅模特油画》和她的九儿昔日延安十大美女的最后结局,令后人唏嘘不已。
北方和南方的真正差别在这,超级形象了!
中国画卷
《红楼梦》中最精妙的一处性描写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20位文革风云人物今安在?
十首清丽委婉吴语软侬的苏州评弹
无锡太湖船菜16道,有故事的佳肴最是美味。
神奇的布达拉宫里面长啥样?
江南十八道汤品
住在上海的日本妹子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前世今生
红卫兵大串联--轰轰烈烈的文革式旅游被完好保存下来的中国珍贵古建筑(修正版)
爱在金陵的深秋
上海100幢老洋房久远的故事(10)
江南这几颗银杏树,看着看着就想结婚。
上海本帮招牌菜
钱塘江大潮:10段大片让你一次看过够
腔调韵味十足的越剧10大唱段
一到秋天,无锡就美成金匮。
老上海的蜗居年代
新中国最顶级的饭局
异国风情:印度的那些奇葩事儿
魔都土豪面16碗,你吃过几碗?江南水乡委婉动听的戏曲弄堂的消逝江南十条特色风情街民国好声音:上海滩七大歌姬
酥到骨子里的10首苏州评弹
徽杭的故事:一条古道往东行,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美国人40年前拍摄的彩照里,藏着最真实的徽州原貌。
最江南的28碗面
20世纪,上海的100个瞬间。
上海宋家花园,百年老宅半世传奇。江南馄饨江南民歌小曲28首
从上海到香港:十个人的同框,十个人的传奇。很漂亮很漂亮的100个地方江南养生之音30曲



    微信号:suhang-styl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