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达还是“暴雷”了?挣扎求生的王健林,如何渡过这一劫?

文琳资讯 2024-04-11

放眼当下,仿佛无人能逃过房地产这场寒冬。万达也不例外。

按理来说,尽管目前市场上对房地产不太看好,但万达旗下产业牵连甚广,在这场暴风雨中,万达的实力是足以“稳坐江山”的。

只是万达接二连三的有负面消息传来,市场情绪从最开始的高涨,也逐步开始有了消极的反应。

最近,万达商业管理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4年发行的一笔6亿的美元债,即将于2024年1月到期。但是万达无法偿还,计划将这笔美元推至2024年年底(2024年12月29日),一年内分4次还清,资金来源是商管分红和租金收入。

其实这个事情发生之后,万达已经迅速给了处理方案,可以说目标明确,操作清晰。但对于目前处于风口浪尖的万达来说,这个“雷”爆出来,还是对万达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万达债务从何而来?

万达集团于1988年在大连成立,后来其集团总部被定在北京。万达的四大产业集团分别是文化、商管、网络和金融。

成立多年来,万达也是成就颇丰。2016年,万达集团在全国工商会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民企500强”中排名为第6位,同月,万达在“2016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42位。2017年,在《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万达的排名位居第380位,在这一年中,万达集团总资产达到约8826亿元。

那句风靡全国的“定个小目标,先赚他一个亿”,就是王健林在采访时说出的。但其实从万达的总资产来看,一个亿对于王健林来说确实是个小目标。

万达集团在产业布局上可以说是十分广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均衡风险。万达目前已经形成了四大产业支柱:一是文化型项目;二是线上和线下的商业型项目;三是金融型项目;四是网络型项目。

其中,商业地产是万达集团的核心业务之一,涵盖了购物中心、写字楼、住宅等各个方面。文化旅游和电影娱乐则是万达集团近年来新兴的业务领域。

从万达的资产分布可以看出来,万达自成立以来,就开展了比较大规模的扩张活动,扩张领域涉足很广。尤其是文化型项目,这些投资其实在短期内难以见益,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也使得公司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剧。资金有限,顾得了扩张,就顾不了深耕,上市,自然成了万达发展的首选。

从投资效果来看,万达近些年在涉猎的领域中已经算法佼佼者了,这也就造就了万达多次进行海外扩张的传奇。通过全球并购,在短时间内实现资本扩张,通过获得资本和产权,实施一体化经营,同时提高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

但也可能正是这些大规模的海外扩张,使得万达在经历房地产寒冬时,才有了这么大的债务压力。

穿越牛熊的万达

事实上,万达曾在2015年通过商管部门在港交所上市,当时每股发行价为48港元。

随后在A股和港股市场的大牛市带动下,万达的股价一度走高至78港元,让投资者对其前景充满信心。

但是好景不长,2015年A股爆发股灾,港股也连连下跌。

到2016年,万达股价已经跌破发行价,跌至31.1港元。这让当时已经是各大榜单上的首富王健林难以接受。

更叫王健林难以理解的是,与万达商管200多亿净利润和2000多亿市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万达院线净利润不到10亿,却有上千亿的天文估值。

王健林一怒之下决定从港股退市,转而谋求回归A股。

但2017年万达遭遇巨大危机,紧急关头王健林不得不断臂求生,断然放弃了A股计划。

5年后,万达重拾港股梦,但港交所迟迟不予批复,导致上市计划一再受挫。

如今,在距离港股上市目标只剩1个月的时候,万达的困境似乎又一次重演。


这次有何不同?

万达上市倒计时进入最后阶段,距离港股上市目标只剩不到1个月的时间。

然而,最近万达传出的种种消息预示,王健林完成港股上市的梦想可能难产。

11月中旬,万达宣布延期偿还一笔6亿美元的境外债务,虽然声称有100%的信心在1年内完成偿付,但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万达的负担。

此外,穆迪和惠誉两家评级机构也连续下调了万达的信用评级。

在重重压力下,王健林的身体状态明显出现问题,曾经精神饱满的老王已经瘦削憔悴。

更严峻的困难在于,万达需要面对300亿元的对赌协议。

按照协议,如果万达不能在年底前完成港股上市,就必须用300亿现金加利息回购投资人手中的股份。

对于现在资金链紧张的万达来说,这无疑是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

尽管万达试图与投资人重新谈判,希望能推迟上市期限到2026年或者延期支付回购款,但均遭到投资方的拒绝。

万达这次的“暴雷”,表面上看与前几次没啥区别,有点麻烦,但万达一如既往很快给出解决方案,没什么大的问题。

但其实深究之后可以看出,这次“暴雷”,最大的点在于时机不对。

万达上市这个事情,这么久了迟迟都不见进展。就在这迟迟不见进展的时候,万达美元债券延期事件的爆出,更是雪上加霜。

那么大一个企业,还是在上市的关键时期,最重要的,应该就是赢得市场和股民的信任了。有信任,才有钱。但以市场惯性来看,上市的关键时刻出现这种事情,想要挽回市场的信任,王健林估计又得像2017年那样,壮士断腕。

但无论怎样,万达上市这个事情,目前可以说是困难重重。美债到期,已有计划可以慢慢还,万达上市,目前不行也可以慢慢来,但尴尬的是,万达现在可以说是骑虎难下。

万达此前就已经说明,会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上市,但上市时间一拖再拖,现在距离年底也就一个月的时间了,此刻万达想要完成上市,估计是可能性不大了。毕竟,挽回市场信任、完成监管评估,也是需要时间慢慢来的。

答案很清晰,这个目标万达是完成不了了,至于王健林怎么处理,我们不知道,但肯定是少不了继续割肉的。

总的来说,目前的情况就是,一边是债务暴雷,一边是上市受阻,这两座大山,足以给万达沉重的压力。但王健林毕竟是商场上的老将士了。面对目前这些坎儿,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万达能渡过此劫吗?

房地产寒冬,这是每个以房地产为支柱的企业都必须经历的灰暗时期。没有人知道这场寒冬会持续多久,但不论怎样,从国家到市场,各个主体都在持续发力,最大程度降低房地产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实话说回来,以万达为例的诸多房地产企业,享受过了房地产带来的时代红利,也必然是有接受红利时期远去的远见卓识。换句话说,很多企业应该是做足了应对房地产寒冬的预案。尤其是像万达这样已经形成完备运行体系的企业。

所以,市场也不必担心此次“暴雷”可能会牵扯到太多负面影响。与恒大不同,万达旗下的产业牵连甚广且都运营平稳,就算是靠着其他产业,也能度过这次难关,只是关系到赚多赚少的问题罢了。

总得来说,就是要对市场有信心,对国家调控有信心。


来源: 无问百态;作者:赵能行;三妹扯愚


《文琳资讯》

提供每日最新财经资讯,判断经济形势,做有价值的传播者。欢迎关注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展望2024年地缘格局

  2.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修复的状况?

  3. 最新!"国家队"出手,狂买280亿芯片巨头,什么信号?

  4. 涨疯了!

  5. 房价,再创新高

  6. 东北两省,女多男少


文琳行业研究,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3年11月文章汇总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AIGC在数字化活动领域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

  2. 大模型与AIGC蓝皮书

  3. AIGC行业专题报告:华为算力分拆,全球AI算力的第二极

  4. 2023年MCU行业市场报告

  5. 2023云计算行业发展简析报告

  6. 存储行业深度报告:算力需求推动HBM市场数倍增长

  7. 数据要素行业深度报告:擘画数字经济新蓝图

  8. 计算机行业算力租赁专题研究报告:大模型发展的关键引擎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点击下方可看
  1. 事业or家庭:困在"母职"里的女性

  2. 中国永远不会倒闭的四个行业

  3. 月入20万,在香港生活是怎样的体验?

  4. 薅公司“羊毛”?小心涉嫌犯罪

  5. 五月天,摊上事了?吸金6亿,全网等回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