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望2024年地缘格局

Trading Dog 文琳资讯 2024-04-11

(全文4000字)

根据《经济学人》的统计,2024年全球将有总计覆盖41.7亿人口的76个国家举行大选。

作为明年这一历史上最关键大选年的前餐,上周继阿根廷之后、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又在荷兰胜选。

从北美、拉美到欧洲,政治极化正在愈演愈烈,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和逆全球化趋势亦在加速演进。

Vanguard定义的世界秩序从单极向双极,再到多极化的演进


其本质上是新兴发展中国家(New Money)与西方发达国家(Old Money)之间利益如何(重新)分配的问题。

冷战结束后,在西方发达国家构建的世界单极秩序和经济全球化格局下,全球各区域优势资源得到更高效的配置,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构建实现联动发展;叠加发达国家引领的科技与产业进步,全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的提升,全球经济总量显著增长。

然而我们都很清楚:
“效率、公平与安全不可兼得”

上述进程伴生的负面效应是:国与国之间、国内区域和各阶层间的资源与财富分配失衡、人口与发展失衡问题在不断累积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产业分工集中于产业链中上游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制造环节,只能屈从于出口导向型增长,依靠牺牲环境和剥削劳工实现成本优势来为发达国家生产特定门类产品,而高附加值产品进口却依附于发达国家,这进一步造成发展中国家难以实现积累资本和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了经济发展主动选择放弃货币主权,将其货币价值锚定于发达国家货币,甚至主权债务也同样以外币计价,导致其只有被动接受全球经济周期和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周期的影响。

或许是90年代以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似乎永远处于“发展中”的原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全球化时期,在经济理性原则的驱动下,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和生产性资源持续进入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开始快速发展,随着劳动生产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科研投入的增加,高素质人矿资源——这一发展中国家最核心优势亦开始发挥效用。

最具此项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并开始涉足更高附加值、技术含量更高的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在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与发达国家展开直接竞争。

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东升西降”的趋势开始加速演变,中国制造业在消费电子、装备制造、汽车、造船、新能源等领域的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其负外部性体现在中国对于日、韩、德等老牌制造业和外贸强国的全球市场份额形成显著替代效应,上述国家更在去年开始历史罕见地出现不同程度的贸易逆差。

几个经济体过去12个月累计贸易顺差(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策略组)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经济和产业格局亦在这40年悄然间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

制造业在其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以(金融和商业)服务业和科技产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供应链的重构,使大量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到海外,国内传统工薪阶层薪资水平长期处于停滞;而富人和精英阶层往往会更多地受益于全球化和超级QE带来的机遇,包括高额投资回报和税收规避——造成西方发达国家财政赤字扩大的核心原因之一。

上述趋势进一步加剧社会贫富分化和阶层矛盾,最终在西方民主国家并掀起一场政治极化和民粹主义浪潮,民主政治陷入困境。


Gradually... then Suddenly. 

2020年以来,Covid、地缘危机和新兴市场国家资源民族主义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长期累积的矛盾突然间激化。

美国不得已开始重新转向寻求【公平和安全】

——通过“再工业化”新进步主义,以期调解社会矛盾、重塑核心供应链,增强国家安全韧性和领先优势。

而上述进程产生的大量资本回流和新增产能投资一定程度对冲了货币政策紧缩对于经济总需求和流动性环境的不利影响,让今年美国经济从Soft Landing到No Landing,甚至当下看似将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大循环的核心是经济增速能否跑赢利率

目前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已经形成:高赤字、高增长、高通胀和高利率——如同80年代的“里很大循环”。当前,只要高利率还有能力吸引国外资金,问题就仍处于潜伏期:

1)预算赤字↑—经济增速↑—国外资金流入↑+通胀↑
2)通胀↑+经济增速↑+预算赤字↑—利率↑—国外资金流入↑+国内储蓄↑
∑)国外资金流入↑+国内储蓄↑>预算赤字↑

直到(长端)利率高到能够扭转财政平衡,并削弱经济,债务累积负担最终摧毁大循环:
1)利率↑—预算赤字↑
2)利率↑—经济增速↓—国外资金流入↓
3)利率↑+经济增速↓—预算赤字↑↑
∑)国外资金流入↓+国内储蓄↑<预算赤字↑↑

...我将其称之为“拜登大循环

——核心逻辑是:政府赤字本质上是私人部门的盈余,如果目标是广泛的共同繁荣,那么真正至关重要的是如何更加公平地分配财政赤字资源

引用自Stephanie Kelton《赤字迷思——MMT,与人民经济学的诞生》

此刻,从大洋彼岸的中国到拉美再到欧洲,
各国都在寻求【公平和安全】这一共同的目标,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制度决定了各国实施路径将大相径庭。
——而民粹主义风险主要产生于社会转型期,这为各类“打着人民旗号、追求平等”的民粹主义蔓延提供了滋长土壤。

回到现实层面,

这是一个新冷战政治叙事逻辑:
一方的核心利益只能通过消灭对手取得,输家的全部资产即为赢家的预期收益,而赢家的沉没成本亦将凭空消失。

开弓没有回头箭,
各方只有不惜一切代价的All-in,押注国运,
Winner takes all.


上述各国寻求公平和安全】的行动最终将指向三个后果

1、各国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将确定性长期攀升;

只要选票在,政府总是可以为其优先事项提供资金——取决于政治家如何定义与取舍:国运(长期挑战)还是社会福利(短期挑战)
抑或是两者都要?

——而接下来,关键问题是以何种成本来为赤字融资:国债供求平衡的问题,此点更多取决于全球市场的认识和理解,立场“信仰”

*推荐阅读我前述关于拜登政策及美债系列,链接置于文末。


2、从产业视角看,竞争性资本开支或将导致全球未来将面临新一轮系统性产能过剩,从芯片到新能源产业链,再到铜钴锂镍等相关金属;

最近三年,几个新能源品种演绎了一轮完整的产业周期:
第一阶段:需求侧受政策提振,供应端缺乏弹性=价格上涨
第二阶段:行业进入景气高峰期,加大资本开支=价格见顶
第三阶段,产能逐步释放,供应过剩+行业景气度下行=价格寻底(往往伴随着产能出清,以及产业集中度上升)

即使看上去最为坚挺的铜,根据主要铜企公开数据测算,预计全球电解产能继2023年增加80万吨之后,2024年将进一步增加超过100万吨,或导致供应增速显著高于需求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明年的主要增量来自海外,集中在南美和非洲。
——欧美主导的“大西洋经济圈”正在重启,并冉冉上升

美欧在今年G20峰会宣布了“跨非洲走廊”计划和“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项目:
前者是通过安哥拉的Lobito港将两个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国刚果和赞比亚通过大西洋水路与西方贸易市场连接起来,以确保供应链最上端的关键原材料和矿产资源环节可控;后者是通过海路与铁路,贯通欧亚大陆,将加工制造环节转移至印度,物流环节则通过中东转运抵达欧洲,或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从大西洋海路运往美国。


3、随着西方开始再工业化,全球气候变化议题又将束之高阁。

碳排放权就是发展权。
对于大气这种公共资源,将不可避免地会演变成“公地悲剧”:不让他人赶在自己之前用掉资源而更加快速掠夺资源。

我在上期《APEC之后的新博弈格局》文末提的一个问题:
“未来双碳
和谁一起搞?搞谁?” 似乎本周COP28也给出了答案。

拜登本周因为“太疲倦”而未出席COP28气候峰会,副总统哈里斯亦未出席;而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重要的碳排放国,也并未加入“气候俱乐部”。
此次峰会的核心议题是:主张发达国家、高排放国家对较贫困地区的气候危机负责并进行气候赔偿——
换作是你,你想去吗?

而最近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川普在竞选演讲中公开表态,若明年当选将要废除拜登政府政策核心——为清洁能源产业提供3690亿美元税收减免和补贴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S)》,因其导致美国能源结构【脆弱、不达标且代价高昂】具体包括:废除燃油车经济性标准,取消化石能源开采和生产的限制性政策,并加大对化石能源的投资和支持力度。

此外,川普甚至可能在其当选总统的第一天再次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正如他2017年所做的那样。

英国内政部长布雷弗曼几个月前曾表示英国需要采取务实的方法实现净零碳排放因为英国不能"通过让英国人破产来拯救地球",随即英国将油车禁售时限从2030延至2035年。


末了,

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

而当下的全球地缘政治博弈核心是“世界秩序主导权(资源分配权和发展权)”的竞争。

几千年过去了,人类社会结构似乎依然维持古希腊时代的范式:
“10%自由民,90%奴隶”

那么问题来了,
"谁来分配这10%和90%?"

全球约80亿人口,80亿*10%=8亿

众所周知,
我们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将现有的4亿中产阶级扩大至8亿。
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亦有相似诉求,并纷纷选出代表民意的政治强人。

正如阿根廷前总统Juan Perón所说,政治领袖就是落实人民愿望的那个人。

这意味着一轮系统性的全球财富再分配。


国间更加激烈的产业(发展权)争夺...

更高的地缘政治风险溢价,

以及更低的政策容错空间(或意味着更小的政策调整空余地)。


最后附上UBS统计的2023年的全球各国人均(中位数及均值)财富分布



延伸阅读:

聊聊财政和货币:
202310- 聊聊美国财政部FY24Q1再融资计划
202310- 聊聊黄金与美债的背离            
202310- 聊聊美国财政部2023财年报
202308- 
谁来买美债 (?)
202308- 聊聊“美国(债务)往事”
202307- 耶伦的“经济账”
202303- High enough but for longer (?)
202301- 2023利率和通胀的“新常态”

聊聊政治经济:
202310- 拜登的“新统战进程”
202309- 拜登大循环
202309- 拜登的“新三线建设”
202308- 聊聊“拜登经济学”
202305- 聊聊大国的竞合·博弈
202305- 聊聊美国进步主义时代:历史、现实与理想
202304- 聊聊“去美元化”
202302- 政治周期视角下的美版政府工作报告

闲聊:
202309- 聊聊此轮国内经济复苏逻辑
202307- 聊聊新安全格局下的“后城镇化”发展
202306- DCF一下上海房价
202306- 也聊聊“这次不一样”

202211- 传奇交易员Druckenmiller访谈:长期趋势的终结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买卖任何证券、基金及其他金融工具的投资决策建议,且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该资料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文中转发、摘编的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的研究观点及数据仅代表其本人/该机构的分析判断,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对其中的信息及观点不做任何形式的确认或保证。本公众号不对任何人依据或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后果承担任何责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