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5月2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A股惨烈暴跌!牛市结束了?全球动荡的根源:0.5%的预期差!

外汇头条 外汇头条 2021-05-21

A股市场,又是熟悉的暴跌!


(奇怪,为什么会加个“又”?反正)


3月4日,A股三大股指惨烈暴跌,沪指跌逾2%,深成指大跌3.5%,创业板暴跌4.87%。


全市场近3000只个股下跌,但是还有1242只个股上涨,说明市场情绪还没有跌倒冰点!


与此同时,港股市场大幅收跌,恒生指数下跌逾2%。

再理一下A股的逻辑。


很多人都简单的把A股下跌归因于美债收益率上升,逻辑是美债收益率上升会杀估值。


这个逻辑,感性上说得通,理性上过不去。我们此前文章已经说了:


不仅A股下跌跟美债收益率上升没直接关系,就连美股下跌也跟美债没直接关系。


翻译成严谨一点的专业语言就是,美债收益率与美股的正负相关性并不显著,即美债收益率上行并不意味着美股下行趋势性拐点出现。


那A股到底为啥下跌?


宏观的逻辑,我们前面文章也说的很清楚了就是:流动性收紧(详情参考2月2日文章)。


并且,我们在2月5日文章里面明确提醒大家,A股情况不容乐观。


我们在2月22日的文章里面提醒大家,这一波不能持久的“看似通胀交易,实则消灭低估值”的趋势,可能是今年最后一波机会,所以要珍惜。


A股到底怎么了?牛市结束了吗?还有机会么?


了解了A股的宏观逻辑之后,我们再看一下市场微观结构问题。


A股除了宏观经济政策,公司基本面,以及监管政策以外,交易员行为会和交易规则,也会影响市场。


机构抱团、基金赎回、以及基金经理业绩排名等等,这些都是当下影响市场的微观因素。


1、影响途径也很简单,A股市场一次大跌,无数普通的基金投资者就慌了,他们会怎么办?


赎回基金。


相当规模的投资者做出同样行动之后,作为基金管理者怎么办?只能抛售股票,回收一些现金,还给基民。


本来股市就在下跌,当基金经理为应对基民赎回而被迫抛售的时候,市场下跌就会形成负反馈,进一步下跌。


2、市场下跌的时候,作为基金经理,你考虑的是什么?我的业绩和业绩排名。


今年做的业绩不好,会直接影响年底的分红,可能也会影响基金的发售和规模,这些都是基金经理的“命根”。


问题是什么呢?基金经理们又都抱团消费、医药和芯片股,这个时候他们就开始博弈了。


市场是下跌的,大家都不卖的话,可能市场就跌5%,就止跌了。


但问题是,如果一方抛售,另一方不抛售,他们抛售的一方业绩就不会缩水,甚至还有盈利,而不抛售的一方,业绩就要承担10%的亏损。


这样一来,率先抛售的基金经理,排名就是第一,享受万千宠爱,而不抛售的基金经理,就会吃土。


所以,这就是个拼手速游戏,一旦抱团瓦解,那么基金经理就会玩命出逃,争取第一个清仓。


结果就是,所有基金经理都会不计成本的出逃。


这对市场有什么影响?原本下跌5%的市场,可能会暴跌50%。


这就是市场的超调反应。


3、最后解释一下,机构为何会抱团呢?


宏观政策,公司基本面等等是原因之一,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市场基金选股的规则一样,股票池一样,所以会选择同样的股票;


另一个是,基金的研究能力太弱了,市场可供选择的好公司又非常有限,根本发现不了有价值的小票。


流行一句话就是:一顿研究猛如虎,结果还买龙头股。

OK。


现在,情况就清楚了:


影响A股的宏观因素,流动性收紧,是大趋势,方向已定,所以A股总体上不乐观。


影响A股的围观因素,机构抱团瓦解,也是一个趋势,具体啥时候会结束,得等新的抱团形成。


前面文章我们分析过,追寻安全边际,让机构先抱团白马股,最后可能会抱团低估值的股票。


市场下跌环境中,机构去买低估值的票,也属于接飞刀,市场不调整一段时间,低估值抱团也很难形成。


除了低估值这条逻辑,我们昨天文章也提到了一条逻辑:碳中和。


我们认为,碳中和可能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市场交易的主逻辑。


观察市场的朋友都清楚一件事,市场要想炒起一条主逻辑,这条逻辑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影响量级比较大,这让大资金去炒,不至于买进了卖不出去;2、影响时间比较长,不能短时间没被证伪,或者被更大更重要的事情抢了风头。


典型案例就是,2016年供给侧改革对市场的影响。


而碳中和,刚好能满足这个条件。所以,我们认为,碳中和这条市场主逻辑,很可能胜出,接替前面机构抱团白马股的逻辑。


所以,我们的猜测仍然不变:2021年A股整体仍然不乐观,很难出现大行情。

但是要想在结构上赚钱,还是可以先提前埋伏一下低估值逻辑和碳中和主线。


02


说完了A股的微观逻辑,我们在看看美债的微观逻辑。


宏观上,我们对美债走高也分析了很多,通胀预期、经济复苏等等。


我们的观点也很明确:美国动不动就是几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宏观流动性不会收紧,所以资产价格不会下跌。


至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完全是正常现象,原因之一就是,美联储不够给力,买的太少了。


再来一波QE,别说美债,全世界啥毛病都没有!


微观上有什么问题呢?美债流动性出现了一些问题。


先看迹象:一年前在疫情引发的混乱中,恐慌性抛售--被对冲基金的杠杆押注爆仓加剧,再度暴露出了这个问题。


然后是上周,30年期债券的买卖指令价差创下2020年3月市场恐慌以来之最。



引起流动性恶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规则。


去年疫情爆发时,美联储对补充杠杆率 (SLR) 规定进行临时调整,规定美国大型银行不再需要将其持有的美国国债和准备金添加到维持资本所需的资产篮子中,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银行资本金要求。


本次临时规则改动限期一年,将于2021年3月31日自动恢复到之前状态。


恢复之前的状况有什么影响呢?


华尔街大型金融机构,要么增加资本金,也就是增加了他们持有国债的成本;要么不增加资本金,但是你减少持有的国债规模。


所以,大家看到,为啥美国债市为啥接盘侠这么少了:大家前期都吃得饱饱的,现在都到往外吐的时候了,没人继续吃了。


市场上只有一个还能继续吃进美债,那就是美联储。


它的选择有两个:1、搞扭曲操作,买长债,卖短债,总量不变,货币不仅不送,只是调整机构;2、继续QE,买进长债,释放货币。


所以,我们的观点没变:在宏观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只是市场结构问题,过了这个季节性影响,向下的大趋势不变。


当下全球市场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呢?预期差!


我们看一下美联储的态度。


自鲍威尔上周在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作证以来,许多其他美联储官员的言论都是为了安抚市场,让大家不要对收益率大涨太恐惧。


他们透露的普遍信号是:美债收益率近期上涨是合理的,短期内无需调整政策。 


什么意思呢?美联储认为,即便美债收益率涨到2%,也是合理的。这跟我们的观点一致。


但是市场的预期呢?1.5%到顶了,再高就恐高了。


大家看到,在1.5%的位置,收益率往上走,全球市场就大幅下跌;收益率往下走,全球市场就暴力反弹。


美债收益率升高,虽然逻辑上对市场影响并不是那么大,但是投资者在情绪上,就是会害怕,这就会影响他的行为,进而就会影响市场表现。


这样一来,0.5%的美债收益率预期差,成了全球市场动荡的根源。


怎么解决?


要么市场妥协,认为2%的美债收益率没毛病;要么美联储妥协,把美债收益率控制在1.5%左右。


现在看来,双方都在妥协,所以我们不担心美股市场,他们总会明白回来,以前的担心都是错的。


分析了A股市场的微观问题,以及美债市场的微观规则,大家就会感叹,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顿时有了答案。


我们的建议是什么呢?


如果宏观整体没机会,那么请多关注局部和机构;如果宏观向好,那么就大胆的干吧!


欢迎留言讨论或加小编个人微信:whtt11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