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我就这样消失了,会有人来找我吗?” | 低自尊人格如何自救?

爱追剧的 简单心理Uni 2023-02-03
本文字数4800+|阅读预计需要13min 

最近,一部电影霸占了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榜。

这部电影就是三年前在豆瓣拿下9.2高分的电视剧——《想见你》的电影版。

在电视剧版本的《想见你》当中,女主角黄雨萱因为一卷神秘的卡带,穿越到了1998年和她长得一模一样的陈韵如身上,并由此邂逅了此后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恋人:李子维。


黄雨萱开朗、活泼、大方,她很快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实,并和同学们还有陈韵如的家人打成一片。相反,陈韵如内向、不善言辞,她擅长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周围的人都难以了解她的内心世界。


在陈韵如的身上,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典型的低自尊人格特征:

  • 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强

  • 因为害怕失败而逃避挑战

  • 专注于生活消极的方面,从而忽略自己的成就

  • 感到悲伤、沮丧、焦虑、羞愧、愤怒或毫无价值


陈韵如的“低自尊”从何而来?


 1. 亲职化(Parentification)的亲子关系 

由于夫妻感情不和,这个家庭中陈韵如的父亲总是缺位的,为了抚养陈韵如和她的弟弟陈思源,母亲常常夜半外出,靠陪酒吃饭获得收入。每天清晨,陈韵如醒来后都会细心地整理好床铺,再去客厅扶起醉倒在沙发上的母亲。


为母亲盖好被子之后,陈韵如还会去到弟弟房间叫他起床,并告诉他:早餐已经准备好了,衣服也帮他洗过了,他只需要起来简单地吃个早餐,就可以直接去上课,但得到的是弟弟的起床气和不耐烦。


在这个家庭中,尚为高中生的她替代了母亲,成为了整个家庭的“照料者”。这种 “父母和子女间的角色互换” (role reversal),在心理学中被叫做 “亲职化” (Parentification)。这种关系中,孩子被称为“父母化的孩子”(parental child)。

亲职化是指孩子被赋予了不适合其年龄的情感和家务,孩子可能会在没有被要求的情况下完成某些任务,以感觉与父母更亲近。

对于子女来说,他们往往很难察觉自己是否陷入了亲职化关系,因为这种模式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

影片中陈韵如的母亲没有因为她的照料而对她赞许有加,弟弟也没有因为姐姐为他做家务而表示感谢,陈韵如就像成了一个“隐形人”,她日日夜夜都在为家庭操劳,但家人们好似早已习以为常。

亲职化关系最持久、最恼人的影响之一就是子女在成年后的情绪会变得非常敏感。容易被别人的情绪感染(一般是负面情绪),把这种情绪内化到自己心中,并且沉浸在这种情绪中难以自拔。

 2. 父母的差别对待(parental differential treatment) 

一天的放学后,陈韵如在家中见到了许久未见的父亲,母亲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询问她:爸妈决定离婚了,你想要跟谁?

陈韵如不想面对这么复杂的议题,便把话题引到弟弟身上。没想到,父母双方立刻展开了激烈的争吵,开始争夺起弟弟的抚养权。


和弟弟相比,陈韵如并没有引起这么强烈的争端,好像对于父母来说,自己跟着哪一方生活都无足轻重,只有弟弟才是最重要的。

临床心理学博士Lindsay C. Gibson认为,如果偏心过于明显和病态,它并不是关系亲近的标志,而是“纠缠”的标志。

当父母情感不成熟时,与人相处往往是基于“角色”,而非基于“每个人的独特性”。比如,你独立懂事,“像个小大人”,父母会觉得你没有需求,也就不用扮演父母的角色了。

但这并不是因为你“不值得被爱”,而可能是因为你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依赖性来触动父母的纠缠本能。

一项在香港进行的“父母差别对待(parental differential treatment)”的研究表明,偏心发生在高达65%的家庭中。那些认为父母对待自己不同于对待兄弟姐妹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出生在多子女家庭的陈韵如由于从来没能享受过这种“偏爱”,而从内心深处生发了无尽的不安全感,她陷入了一个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漩涡。

只有当我不是“我”时,你们才会喜欢我


有部分网友在陈韵如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个难以在家庭中体会到直接的爱,却依旧渴望爱,渴望被人记住的低自尊女孩。

低自尊的影响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 当自身被欺负或虐待时,可能都不会站出来维护自己

  • 在人际关系和学校的问题处理上有困难

  • 因为批评或反对而变得非常沮丧,并远离活动和人群

  • 避免做任何可能被别人评判或衡量的事情


按照电视剧的设定,被魂穿后,性情完全不同的黄雨萱掌控了陈韵如的身体,她不再像陈韵如一样每天叫弟弟起床,也不再扶烂醉如泥的母亲回房休息。

她假扮成不良少女,吓退了校园霸凌弟弟的人,赢得了弟弟的喜爱和尊重;拥有运动细胞的她又高调地参加了学校的篮球比赛,收获了不少同学钦佩的目光;甚至,黄雨萱还用开朗、随和的个性换来了李子维的青睐。


因此,当陈韵如拿回了身体的掌控权后,便开始扮演那个外向勇敢、不拘小节的黄雨萱。对这个时候的陈韵如来说,她太需要他人的肯定来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享受此前十几年人生中从未享受过的爱与包容,是比任何事物都要重要的事情。

但当假冒黄雨萱这件事件暴露后,她又一次迎来了周围人群的嫌恶。

弟弟说:


同学说:


就连她喜欢的李子维也一再追问黄雨萱去哪里了,对她恢复了以往的距离感。


最后,陈韵如也自暴自弃地放弃了自己,从废弃大楼上一跃而下。


如何应对低自尊?


生活没有办法保证让每个陈韵如都被李子维和莫俊杰拯救,但我们可以学习如何避免陷入消极情绪的倾向,试着走出低自尊。


 1.接受自己的消极情绪 

卫报(the Guardian newspaper)的专栏作家Oliver Burkeman在他的《解药》一书中指出,专注于自己为什么感觉不好,实际上可能会让你感觉更糟。

消极的想法和情绪是正常的,作为一个人类,不可能完全消除自己的这类情绪,我们的目标也不是完全消除它们,而是认识到自己的能动性,培养转化消极情绪的能力。

 2. 学会发现身边的关爱 

在电视剧当中,虽然李子维没有接受陈韵如的爱意,但他愿意作为朋友待在她的身边,听她倾诉,和她交换秘密,为她提供安慰;而单恋陈韵如的莫俊杰也常常送她回家、为她庆生、制造惊喜,甚至在听到男同学造谣后,愿意不顾一切地违反校规为陈韵如出头,和同学打架。

这些关心和爱护一直都在身边,陈韵如是否曾经忽略了呢?


 3. 设立健康的个人边界 

建立起自己的边界能够减少消极情绪的诱因,选择与那些为你挺身而出、让你振作起来的人在一起。

陈韵如的高中同学确实算不上友好,他们总是在背后嚼舌根、编瞎话,还有女同学因为嫉妒她和李子维走得很近,偷拍了她在教室里换衣服的照片,贴满公告栏。


但陈韵如的身边始终有和她站在同一战线的莫俊杰和李子维,有疼爱她、为了养活她拼命赚钱的妈妈,也有表面很毒舌,但心底非常爱她的弟弟。

学会与带给自己消极情绪的人划清界限,花更多的时间与包容、接纳、体谅自己的人待在一起,也是阻止自己深陷哀伤的必备功课。

 4. 培养长远的眼光 

或许你现在正在经历低谷,或是搞砸了一件事,但你不需要永远都维持这样的状态。如果以更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经历,自尊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陈韵如的核心矛盾在于“没有人需要”,她感受到自己是不被家庭、学校、社会需要的,因此想要了断自己的生命。

但在电视剧的结尾,莫俊杰成功救下即将坠楼的陈韵如,陈韵如的结局也就此被改写。她开始认真地思考,不论是家人还是朋友,能被一个人放在心上,从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她的家庭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她依旧拥有一对离婚的父母,一个任性骄傲的弟弟,一帮偶尔可能会在背后说闲话的同学,但她逐渐开始接纳因此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也开始渐渐地发掘这个世界美好的那一面。

走出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伤痛、告别低自尊并不容易,给自己一些时间,学会一步一个脚印,在成长中逐渐地治愈自己。


图:《想见你》&豆瓣
作者:Aurora
责编:Alwaysfifi


简单心理免费热线小程序上线啦!

有情绪困扰、压力焦虑、情感问题


Parentification: What Is a Parentified Child?https://www.choosingtherapy.com/parentification/

Ng, C. S., Chiu, M. M., Zhou, Q., & Heyman, G. (2020). The Impact of Differential Parenting: Study Protocol on a Longitudinal Study Investigating Child and Parent Factors on Children’s Psychosocial Health in Hong Kong.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0.01656

Is Low Self-Esteem Making You Vulnerable to Depression?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fulfillment-any-age/201302/is-low-self-esteem-making-you-vulnerable-depression

What Is Boundary Setting? https://www.verywellhealth.com/setting-boundaries-5208802#toc-how-to-set-boundariesGordon L. Flett(2018). The Psychology of Mattering:Understanding the Human Need to Be Significant.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book/9780128094150/the-psychology-of-mattering#book-descriptionHow to Recognize Negative Thought Loops and Stop Obsessing.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the-stories-we-tell/202212/how-to-recognize-negative-thought-loops-and-stop-obsessingChristoff, K., Irving, Z., Fox, K. et al. (2016). Mind-wandering as spontaneous thought: a dynamic framework. Nat Rev Neurosci 17, 718–731. https://doi.org/10.1038/nrn.2016.113Haelle, T. (2021). What turns wandering thoughts into something worse? WebMD Available at: https://www.webmd.com/balance/news/20211013/what-turns-wandering-thoughts-into-something-worseKillingsworth, M.A. & Gilbert, D. T. (2010). 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 Science, 330, 932. DOI: 10.1126/science.1192439Tseng, J. & Poppenk, J. (2020). Brain meta-state transitions demarcate thoughts across task contexts exposing the mental noise of trait neuroticism. Nat Commun, 11, 3480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7255-9

焦虑的攻击者 VS 恐惧的逃避者:不同依附关系伴侣如何相处

心理咨询师如何成长和自我关爱?| 10个成长中的重要议题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高敏感人群」的生存指南
立Flag总打脸,改变为什么这么难?| 改变的4个阶段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信息


点亮“在看”

告别低自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