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让我们正视「校园霸凌」 | 谈谈“13岁初中生被杀案”

杨菲菲 简单心理Uni 2024-04-24


本文字数5400+|阅读预计需要14min 

一名无辜的初中生被杀害了。


而杀人凶手,却是同样身份初中生的另外3名同学。


据大象新闻报道,2024年3月10日,河北邯郸肥乡区北高镇张庄村3名初中生霸凌同学,随后将王某某残忍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蔬菜大棚里。


被害人姑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王某某被打死之后脸上有铲伤,“脸上全都是大伤口,眼球都外翻出来了,上面都是土,孩子腿也是肿的。(诉求)就是重判,给孩子讨公道。”



央视新闻报道,3月11日,涉案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现已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王某某的悲剧在网上引起了民愤,网友们气愤地留言:《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该用于保护未成年人不受侵犯,而不是未成年人的保护伞。


这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值得我们反思。


文|杨菲菲(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一个案例


校园霸凌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并不少见,在他们的学生时代,相处最多的或许就是同伴了,跟同伴之间的摩擦,冲突,欺负,被欺负,可能都是不可避免。


我在澳洲接待留学生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学生被欺负的现象。我听过一个高中女生小萌被欺负的故事,蛮心疼这个小姑娘的。


小萌在学校长期被阿sa所带领的小团体孤立,她们在背后说她坏话,甚至在网上匿名诋毁她。小萌很害怕,很恐慌,不知道要怎么面对同伴的欺凌,她向妈妈求助,要求妈妈跟老师汇报。


图/《少年的你》


一方面妈妈英语不是很好,不太愿意跟老师打交道;另一方面在妈妈眼里,这些都是孩子之间玩闹的小把戏,不用太在意。所以妈妈对小萌说:“你要更相信自己一些,也要大气些,不用因为朋友之间的小事儿斤斤计较,你还是要把精力多放在学习上。”


小萌听完很委屈,也无助,慢慢地,她越来越恐惧去学校,不敢面对那些糟心的同学关系,躲在家里,不愿意吃饭,睡觉也会做噩梦,最后,不得不选择转学,也因为她的心情状态每况愈下,选择走进心理咨询室。


校园霸凌这一现象如此普遍,有些在孩子的成长经历中能够被发现,有些却隐藏得很深,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受伤的体验。


参与其中的不管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群体,如此这般,我们才能够通过多方合作,预防霸凌行为的发生,以及当霸凌行为发生时,对被霸凌人的伤害降到最低。


什么是霸凌,有哪些形式?


首先,什么是霸凌呢?以及霸凌都有哪些形式?


霸凌是指发生在一个人(或一群人)重复并故意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造成伤害,而这个人(或一群人)无法避免成为攻击目标。霸凌行为包括:


1. 身体霸凌:殴打或者绊倒等

2. 言语霸凌:侮辱、戏弄、恐吓

3. 社会性霸凌:撒谎、散布谣言、排挤某人、损害某人的社会声誉

4. 网络霸凌:伤害性的文字、帖子、图片或视频,在线模仿他人


社会性霸凌和网络霸凌可以被认为是“隐形的”或隐蔽的霸凌形式,因为它们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特别难以发现和处理。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尤其在高中,他们越来越可能使用这些隐蔽的行为欺负他人。其中,网络霸凌明显会令青少年感到不安,因为它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或地点,被广泛的观众目睹,而且犯罪者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


关注霸凌者的行为


 1. 霸凌者的暴力行为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从霸凌者的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来看,包括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同伴因素和其他社会环境。


①心理因素


有些霸凌者极度活跃,他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坐立不安,还存在一些注意力问题,这些与他们的暴力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因为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他们可能学业成绩会有问题,不自觉地会转向暴力行为。此外,在6-13岁的男孩身上会出现本能的攻击性。


图/《少年法庭》


②家庭因素


  • 有两项研究(R.L. Baker & Mednick,1984; Farrington, 1989)发现,父亲的暴力行为,尤其是犯罪行为,对孩子影响影响非常大。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犯罪的概率是非暴力家庭长大孩子犯罪概率的2-4倍。如果孩子在家庭中还遭遇了虐待,不管是忽略,还是身体虐待等,长大后更有可能出现暴力行为。

  • 不一致或者过于严厉的家庭管理,非常有效地预测孩子后来的暴力行为。因为不良的家庭管理方式可能导致孩子不太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促成暴力行为。

  • 一些研究表明,父母低参与度的家庭,孩子未来更有可能出现暴力行为,尤其是男孩。


③学校因素


有些孩子在学业上总是很挫败,学校对这些学生的关注也很少,孩子很容易出现逃课或者辍学的行为,这些都与孩子的霸凌行为相关。


④同伴因素


受到不良行为或者表现的同伴的影响,孩子更有可能激活霸凌的意愿或者霸凌行为。


此外,贫瘠的养育环境或者有犯罪的环境跟孩子的霸凌行为更为相关。


 2. 与霸凌行为相关的16个预警信号 


我罗列了与霸凌行为相关的16个预警信号(Dwyer, Osher,& Warger,1998),供父母、学校的老师还有专业支持者参考。大家可以顺着这些预警信号,关注孩子的困扰,心情状态,保持对孩子可能会出现霸凌行为的觉察和及时干预。


社交回避

过度地隔离和孤单的感觉

过度被拒绝的感觉

作为暴力的受害者

感受到被批评或者被指控

对上学没有兴趣,学业表现不好

文字和绘画中流露出暴力倾向

无法控制愤怒

冲动的模式:长期冲动,威胁或者霸凌

有违纪历史

有暴力或者攻击性行为的历史

偏执和傲慢

吸烟或喝酒

某团伙成员

通过不合法的途径拥有管制刀具

严重的暴力威胁


图/《少年法庭》


 3. 是谁“塑造”了霸凌者? 


霸凌者的暴力行为非我们所可以忍受的,他们要从根本认识到自己行为严重性并且承担相应的后果。


对于霸凌的孩子来说,首先,造成他们成为霸凌者的人需要共同觉察,反思自己的行为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避免“造就”一个霸凌者。


其次,父母,校方或者同伴们可以通过一些预警信号关注霸凌者,对可能发生的霸凌事件有所预防,阻止他们行动化。


第三,理解霸凌者的困扰和负面的情绪状态,在酿成霸凌事件前,对他们进行足够的干预。


对被霸凌者的保护


关注霸凌事件是一件让人心情非常沉重的事儿,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如何觉察孩子被霸凌的信号?我们可以来关注一下以下这些要点。


 孩子可能被霸凌的信号 


孩子睡眠和饮食等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比如,没有食欲;睡不沉,睡觉总做噩梦

孩子会出现经常流泪或易怒的情绪

孩子早上感觉不舒服,不想去上学

孩子同伴交往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比如,孩子都是独自上、下学,也不跟其他同伴玩耍

孩子身上出现无法解释的瘀伤,割伤和擦伤


图/《黑暗荣耀》


 霸凌行为对被霸凌者造成的影响 


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遭受霸凌过的老鼠,脑部掌管情绪的部位会改变,容易对压力产生敏感,长期下来会出现“社交障碍”,恐惧任何新环境,即便是安全的环境,老鼠还是会害怕结交新朋友。


同样的,许多遭受过霸凌的孩子:


  • 他们会缺乏自信,产生负向的自我认知。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不好,自己做错了,才会不被别人喜欢,被别人欺负

  • 他们的情绪敏感,易产生害怕,恐惧,不安等情绪体验。比如,被欺负的孩子会持续生活在再次受霸凌的恐慌中

  • 他们会出现社交回避的行为,也会影响学业发展。例如不想去学校,不想交朋友


不管是那些令人担心的孩子被欺凌的信号,还是霸凌行为后续对被霸凌孩子各个层面造成的影响,都会启动人们对这些孩子的心疼,也希望能做些什么预防霸凌事件的发生。


美国有些学校会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这是对孩子未来在个人和社会生存有帮助的教学,也是为培养良好的品性,而加以教育的训练。教学的内容包括智慧的启发、良好习惯的养成等。


例如其中有一课的主题是“接受每个人的不同”。每个孩子找一个搭档,通过讨论找出以下几条:三个相同点、两个不同点、一个从对方身上学到的东西。


此外,学校或者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相处。


 当孩子向父母求助,父母可以做什么?


当霸凌事件发生后,假设孩子不愿意求助,我们可以通过以上的信号识别孩子可能被欺负了,并介入干预。


当然,如果被欺凌的孩子可以选择自我保护的方式,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说明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了。但是因为害羞,害怕告诉别人,孩子不愿求助,我在这里想告诉这些孩子:求助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儿,而是非常勇敢的行为。


图/《少年的你》


孩子被欺凌了,他们可以向不同的人求助。数据显示,他们最先向朋友(64%)求助,其次是父母或监护人(57%) ,然后是老师和其他教职员(46%),这些是孩子在受到欺负时最常求助的人群。


那么,父母的问题可能随之也来了,当孩子被欺负,来向你们求助时,你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第一,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里,父母需要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并协助ta总结所发生的霸凌事件。


孩子或许因为情绪激动,害怕等说不下去时,爸爸妈妈可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当时发生了什么?接下来,那些人做了什么。当孩子描述完,父母可以尝试协助孩子完整地表述整件霸凌事件,在合适的时候,告诉ta,他人欺凌ta的行为是不对的。


就像小萌遇到阿sa的小团伙孤立她,在背后说她的坏话,还在网上诋毁她。妈妈知道后,一定要坚定地告诉小萌:她们孤立你,在背后说你坏话,诋毁你这个行为伤害了你,是非常不对的行为。


第二,在倾听的过程中,父母需要保持冷静,也能够理解孩子的情绪。孩子被欺负向父母求助,也是父母向孩子展示如何解决问题的好机会。如果父母自己情绪激动,感到愤怒或焦虑,则需要等一等。当感觉平静下来,再和孩子或其他人讨论这个情况。


在保持自己情绪比较稳定和冷静的前提下,父母需要花些能量体谅孩子的害怕,恐惧和沮丧等感觉,为孩子的情绪命名,并告诉孩子有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对孩子进行消极的评价。诸如,你怎么这么弱?怎么就你被欺负了,你想想是不是你有什么问题?


第三,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肯定ta愿意跟你分享的动作。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小萌遇到被欺凌的事儿,妈妈需要告诉她:这不是你的错!你受到了欺负,不是你不好。如果被欺凌的孩子明白那些孩子欺负ta可能的原因,这可能会帮助ta意识到这种情况不是ta的错。


例如,父母可以询问孩子:你感觉他们为什么欺负你呢?或者告诉孩子欺负ta的人可能会模仿别人,却不知道欺负别人是错误的;不知道怎么对别人好;他们认为让别人感觉不好会让事情变得更好。


同时,父母这时给孩子一个拥抱,肯定和表扬ta: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很不容易,也很谢谢你勇敢地跟我说了这些。


图/《美丽人生》


第四,父母明确表示会帮忙。再回到我们文章最开始的例子。小萌被欺负了,妈妈要很果断地告诉她会站在她这一边保护她,帮助她更好地恢复学校的生活,或许小萌就不会走到转学这一步。


第五,如果你的孩子被欺负了,尽快向你孩子的老师和学校寻求帮助。孩子大部分时间待在学校,也会跟自己的同伴在一起,父母不可能在孩子上学期间一直陪伴在他们身边。所以,寻求老师的支持也是十分有必要。


父母可以抽时间跟老师私下沟通,冷静地把孩子受欺负作为一个需要严肃探讨的问题,跟老师共同协商,最终确定一个处理这件事儿的方案。当然,父母最好跟老师保持一定的联系,确认孩子被欺负的事儿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有时孩子不愿意让老师知道ta被欺负的事儿,或许ta会感觉尴尬,又或者ta担心老师的介入,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这时,你可以倾听孩子的担心,再看看能做些什么让ta不担心。最终,你作为孩子的父母,需要考虑怎样的做法是对孩子做大的保护。


最后的最后,我们再给可能受到欺负的孩子一些小贴士,帮助孩子能够更游刃有余地面对霸凌行为。


避开霸凌学生经常聚集的地方;

如果霸凌事件发生在校外,想办法向周边的警局或商户寻求帮助;

及时向父母和老师报告霸凌事件;

请爸爸妈妈或住在附近的哥哥姐姐等年纪稍长的孩子跟自己一起上下学,这样当霸凌者想欺负你的时候,也会有所顾忌;

如果霸凌者不依不饶,及时寻求转学的机会


我们长大的过程,或许就是一场冒险的过程。有绮丽的风景,美好的朋友和故事,也可能遇到磕磕绊绊的故事,包括可能被欺负。希望霸凌事件可以少之又少,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预防。


如果真的遇到霸凌事件,希望我们也可以共同面对,保护受伤的孩子。


(注:本文出现的案例内容根据真实案例有较大调整)


点击名片,看看作者的其他文章

校园霸凌是开玩笑?不,美国处理霸凌很严肃

https://news.sina.com.cn/pl/2016-12-13/doc-ifxypipu7909200.shtml

school-age bullying: helping your child

https://raisingchildren.net.au/school-age/behaviour/bullying/school-bullying-helping

https://www.telethonkids.org.au/our-research/research-topics/bullying/?gclid=Cj0KCQiAno_uBRC1ARIsAB496IUeftvLcc_VLYz4nfEh_hV8VyyHwi_tO4vIj5fVJ89UEwae9T6IIYIaAqvcEALw_wcB

School Counseling: Foundations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Daniel T. Sciarra




点击上图,查看更多专业内容

春天这么美,我却像泄气的皮球 | “春季抑郁”关照指南

没有被接纳过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找“替代品” | 容器妈妈与负容器妈妈

心理学角度带你了解身心灵诈骗的7个共同点|《周处除三害》

两会提案:心理咨询纳入医保,学生体检增加抑郁症项目......抑郁、焦虑相关的5项研究进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