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波波夫斯基诗选

Ante Popovski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安特·波波夫斯基(Ante Popovski, 1931- ):安特·波波夫斯基,二十世纪马其顿诗人,生于马其顿西部的拉扎罗波尔,属于雅涅夫斯基等老诗人之后的一代马其顿诗人中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作多涉马其顿及其人民,读者可以读到他对他的祖国、人民和世界的当代情感,同时有些作品富于宗教色彩。他的语言具有古典性,然而其情感却颇有当代性。他的诗集主要有:《反映》、《瓦达尔》、《撒缪尔》、《不屈》、《特里普蒂翁》、《罂粟》、《石头》、《秘密的信》等多卷,他的诗作被译成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意大利等国语言。[董继平译]




顶峰


他会极度痛苦地回顾

去看见那些跟随他的人在何处

然后将再一次开始爬行,

沾满血的手指乱涂着岩石,

树根,灌木丛......

当他们到达顶峰

他就告诉他们朝深渊俯视,

而只是在那时他们才看见

月亮和星星在这里

比在大地上更近。

“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远处”,他说,

“只有灵魂

才能攀登得更远”。



流血的树


攀爬了一堵古代的墙,从红砖上

一个人观察一条出现于大海

又延伸到另一条路的道路。


道路是一条水平线并且熟悉它自身。

被附加于一个圈子里,蹄声

拥有它们自己的几何,记忆,风,

它们并不是稳定的、被珍视的马的蹄印,

并不是罗马征服者的、十字军骑士的、

羽状的、新月形的伊斯兰教的小跑;

它们是我们的马匹那赤裸的、

未钉蹄铁的蹄印,它们旁边是人类的

肉体和泥土留下的天真的踪迹:

它们是我的人民的赤脚。

我告诉自己:奴隶也赤脚而行......

耶稣也赤脚而行......

赤脚穿过历史而独自留下它们的印痕......

既不是树,也不是星星,也不是风暴。

别的一切都没有印在大地上。

只有一个除了记忆

而被剥夺了一切的孤独的

民族的踪迹。


  这首诗歌标题为“流血的树”,但诗歌中并未描写任何自然概念上的树,而描写了一条以历史发展为线索的系列进程,诗歌从一堵古代的墙开始描写,通过巨幅卷轴一样的平铺性叙述将一系列历史场景一一展现出来:


并不是罗马征服者的、十字军骑士的、

羽状的、新月形的伊斯兰教的小跑;

它们是我们的马匹那赤裸的、

未钉蹄铁的蹄印,它们旁边是人类的

肉体和泥土留下的天真的踪迹


  这些历史都跟一个地点有关,也就是作者所在的国家马其顿,马其顿共和国(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а),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而马其顿地区包括从前南斯拉夫独立出来的马其顿共和国、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地区(包括中马其顿、西马其顿、东马其顿-色雷斯),以及保加利亚的西南角。

  马其顿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历史上是古希腊时期,一支游牧民族(一说是希腊人的支系)建立的城邦小国家,因公元前五世纪时期该国突然兴起,并出现一位伟大的君主——亚历山大大帝而受到瞩目,亚历山大是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弟子,在其统治时期马其顿成为远超希腊诸城邦的庞大军事帝国,同时积极向东方扩张,一度击败并占领当时的中亚强国波斯帝国而达到鼎盛。但是马其顿帝国的光辉并未维持很久,此后随同希腊诸多城邦一起被罗马征服,诗歌中提到的罗马征服者应该指的就是这一时期。罗马的统治一致延续到东罗马帝国,马其顿位于东罗马帝国的管辖范围内,在中世纪随同东罗马帝国遭遇十字军的袭击而使文明毁于一旦,尽管同属于信仰上帝的宗教,但假借信仰之名发动的战争其实本质上是掠夺,在十字军与突厥人的打击下东罗马帝国覆灭,奥斯曼土耳其在此建国并发展成为庞大的封建国家。

  现代的马其顿是在一战后脱离南联盟控制而重新独立建国形成的国家,但立国的过程非常艰辛,先后受到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等国控制,一直到二战后1946年,马其顿才从南联盟中脱离出来成立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可以说马其顿的建国历史是一段充满了艰辛和斗争的历史,而这首诗歌只所以用“流血的树”作为标题也可能跟此有关。

  虽然马其顿经历了多次被异族统治的的漫长时期,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又遭遇很多波折,但最终还是争取到了民族独立,不过如果从现代马其顿的民族构成上来说,其国民的民族构成曾较为复杂,与原来古希腊时期马其顿人在血缘传承上并不属于同源,不过这并不妨碍文化上的马其顿这个概念的成立,这在一些因古代文化概念而立国的国家中并非孤例,如希腊立国,其国土上的国民也并非原来的希腊民族,文化上的希腊概念使得现代希腊可以成为一个独立国家,民族渊源反而是次要的。

  如果从马其顿的历史发展历程的观察可以发现,除了亚历山大时期存在过短暂的辉煌,基本上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什么著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马其顿所遭遇的更多是被异族压迫和征服的历史,但这并不妨碍现代马其顿争取民族独立而拥有的文化自觉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这在这首诗歌中有深入体现:


我告诉自己:奴隶也赤脚而行......

耶稣也赤脚而行......

赤脚穿过历史而独自留下它们的印痕


  虽然没有太多历史名人和辉煌的过去,但赤脚而行的人民也有权争取民族独立并获得民族自豪感,这表现出作者的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精神,这是这首诗歌的思想光辉。

  这首诗歌以充满历史背景的描述通过长镜头的方式将内容展开,进而构建出拥有厚重感的马其顿历史,而诗歌的标题“流血的树”以历史脉络为树刻画出马其顿艰难的立国发展过程,而将诗歌核心放在人文主义精神上,使得诗歌的精神提到很高的层次。

  这首诗歌是一首题材较大而又具有丰富历史民族背景的诗歌,将这一题材演绎得厚重深刻有充满精神力量是表现出作者丰富的学养和高超的修辞技巧。

  这一方面需要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同时又需要站在高于民族立场上来阐述民族精神,作者的思想高度避免了让诗歌落入狭隘的歌颂民族主义的文学作品定式中,这表现出作者在文学上的思想深度与大的精神格局。

  文学根本上是属于全人类的,而不能单独服务于某个民族或者国家,伟大的文学作品即便在表现民族题材的同时,也一定要拥有高于民族的思想和精神,才能使得作品拥有广义的文化价值与世界性。这在作者的这首诗歌中很好地诠释出了这一点。



给铁匠


就像该隐①,

铁匠忽视了来访者,

把自己放弃给他的来访

封住炉火,

在火苗中转变金属,

而当金属白热时

他用铁锤打造它

给它造型:

他正在铸造的刀......


他接近结束时

他会询问坐在他身旁的村民:

“你干什么工作,你是哪里的人?”


漫长的生活经验教会他

去询问他的顾客

他们是哪里的人以及他们是谁。他熟悉

刀子就像人们......


山峦越高,刀子就越锋利......


注①圣经中人物,他杀死弟弟亚伯,据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桩谋杀案。




石头的眼睛


穿过数个世纪沉默

一座塔楼,一只石油眼睛:


它一无所惧,它一无所求。

青苔隐藏一把生锈的剑,

那就是一切。当它刺戳时,它就闪耀。

被另一把剑打断,如今它在那紧握

它的手的尘埃里只是尘埃。

没有人注意塔楼,

石头的眼睛。然而它很好地记得

孩子们怎样出现,接近,

他们怎样围绕它而玩耍,长大又衰老......

沉默......


穿过数个世纪沉默

一座塔楼,一只石油眼睛:




墓志铭


我从未想过:

这是好的而这是坏的,

这是真话,这是谎言。


我从未说过:

这将持续,这将消逝,

这个意志,这个意志必将存在。


这仅仅使我吃惊:

现时中的过去,

我们在十足的意识中看见一阵风

把我们的名字铭刻在时间的墙上

和我们都变成

一种可怕的沉默。


欧阳江河 讴阳北方 潘漠华 潘加红 潘维 2 潘洗尘 彭燕郊 彭一田 彭凯雷 彭国梁 普珉 庞培 庞华 芃麦子 平林舟子 秦巴子 清平 邱籽 邱勇 谯达摩 祁国 圻子 皮旦 青十三 青杏小 秋若尘 泉子 浅韵凝 钱松子 泣梅 前沿老猫  任洪渊 任知 蓉子 饶孟侃 若离 若风 人邻 人间的粮食 舒婷 食指 沈从文 沈尹默 沈浩波 沈苇 沈奇 沈睿 沈方 苏金伞 苏绍连 苏非殊 苏蕾 苏浅 苏小乞 苏波 邵洵美 孙大雨 孙磊 孙文波 孙谦 孙大梅 孔孚 宋晓贤 宋非 宋琳 宋晓杰 宋尾 宋炜 宋渠 宋颖豪 宋雨 邵燕祥 商禽 邵揶 石光华 十品 施茂盛 施玮 施施然 2 尚仲敏 尚飞鹏 桑克 诗阳 森子 2 三子 山叶 竖 水晶珠琏 盛兴 师力斌 世宾 覃子豪 田间 田荞 田晓青 唐湜 唐祈 唐晓渡 唐绪东 唐不遇 唐捐 唐果 唐欣 唐亚平 唐朝晖 唐丹鸿 唐小米 屠岸 汤养宗 陶里 陶春 童蔚 铁骨 铁梅 谭五昌 谭延桐 谭克修 谭雅尹 滕云 天乐 疼痛


超越自我
孜孜以求
继承突破颠覆重构
个性先锋自由开放
理念
星期一诗社

豆瓣:https://www.douban.com/group/xqyss/

部落:https://buluo.qq.com/p/barindex.html?bid=346217

微信:xu_zhi_ting 邮箱xzt886@vip.qq.com QQ群5898780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