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节妇郑氏咏

清代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郑月娘(1663-1683),礼官郑斌女,怀安侯沈瑞妻。《台湾通史》卷三十五列传:怀安侯沈瑞之妻郑氏,礼官斌女也。三藩之役,延平郡王经伐潮州,瑞降,疏封怀安侯,移之东宁,居永康里,以斌女妻之。经薨,克塽幼,行人傅为霖谋叛。侍卫冯锡范睨瑞富,谓与谋,欲籍其家,逮瑞及弟珽于理。瑞曰:『冯虚之言,何可为狱?唯瑞生死出自藩恩,夫何言』?而锡范必欲杀之。斌请赦其女,逆于家,告以故。女曰:『父母爱儿,深恩罔极。然儿已为沈氏妇,非父母所得而专爱也。况当此存亡之际,夫叔被罪,姑妯在堂,岂可安居外家,为人所笑乎』?为霖既磔,瑞亦将死;以一巾系荷包,饬人持归,曰:『此物为夫人所绣,归以为念。生死异路,永将此辞』!遂与珽投环死。郑氏既归,见祖姑金氏、姑满氏皆经于堂,瑞之妹及妾于氏、崔氏亦已死,跪哭曰:『老夫人与夫人先行,媳妇请相从也』。遂请斌乞收尸,克塽许之。郑氏引礼治丧,停柩于堂。别市一棺。父母咸劝之。对曰:『无乱人意。儿已许之矣,岂可负于地下』?遂绝粒。布奠三日,谢别眷属,从容自缢。台人闻之,莫不感叹。闽浙总督姚启圣上其事,诰封一品夫人,归诸柩于北京,以礼葬之。



节妇郑氏诗(淸•宋永清)

题注:此诗收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卢尔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编者按:《重修凤山县志》,《凤山县采访册》、《高雄市古今诗词选》题作〈挽郑烈妇〉。

绣幕尘生破镜鸾,一朝春色已凋残①。从容就义冰心苦,慷慨辞亲血泪干。

渺渺幽魂随地下,萋萋衰草泣江干。百年今日乾坤老,一夜西风俎豆寒(施懿琳编校)。

按:① 编者按:「春色已凋残」,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卢尔德嘉《凤山县采访册》作「春雨色凋残」。

 

 

节妇郑氏诗(淸•王敏政)

题注:此诗收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湾诗录》题作〈挽郑烈妇〉。

苦节高风重栢舟,輶轩问俗首先求。须眉长乐嗤青史,巾帼共姜壮海洲。

片石褒名扬矢志,一缣就地快同游。他年马鬣松阴满,应有鸳鸯泣上头(施懿琳编校)。

 

节妇郑氏诗(淸•孙日高)

题注:此诗收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湾诗录》题作〈挽郑烈妇〉。

一死从夫孰颉颃,盖棺犹着嫁衣裳。丹心直付冰霜冷,白骨能同日月光。

天上玉楼应有伴,人间巾帼独流芳。尘阛那得留仙种,两两精魂依北邙(许俊雅编校)。

 

 

节妇郑氏诗(淸•孙襄)

题注:此诗收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湾诗录》题作〈挽郑烈妇〉。

名家淑女掷芳年,未解三生石上缘。皓月长明沧水面,颓风直挽凤山巅。

岂贪盛节垂千叶,但矢贞心到九泉。扶植纲常吾辈事,新诗题徧海东天(黄美娥编校)。

 

 

节妇郑氏诗【挽郑烈妇(淸•吴周祯)

廿载红颜誓栢舟,霜天皓月耀中洲①。绘来环佩皆生气,死去纲常属女流。

早订双栖同土壤,肯留只影度春秋。尺丝魂断声名振,愧杀须眉万古愁(施懿琳编校)。

按:① 作者注:「郑氏家住中洲」。

 

 

节妇郑氏诗(淸•张士箱)

题注:此诗收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湾诗录》题作〈挽郑烈妇〉。

慷慨捐躯易,从容全节难。不为忠义胆,偏作女流肝。

明镜悲秋尽,幽云拂雨寒。风谣传海内,千古尚相看(黄美娥编校)。

 

 

节妇郑氏诗(淸•张师文)

题注:此诗收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湾诗录》题作〈挽郑烈妇〉。

欲图相见在幽冥,月暗风摧痛雉经。女子一生斯不愧,丈夫千载有余馨。

全归节烈还天地,留取光辉照户庭。从此贞魂长聚首,寂寥灯火伴沧溟(许俊雅编校)。

 

节妇郑氏诗(淸•张駥)

题注:此诗收录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陈汉光《台湾诗录》题作〈挽郑烈妇〉。

纔度春光年二十,绣帏便失鸳鸯偶。成仁祗在志能坚,取义从容名不朽。

取义成仁乐自知,贪生惜死意何为。不存白发人间老,愿损红颜地下随。

大慧早参仙女句,芳声倾动侍郎词。侍郎词赋本悠焉,仙女精神自蔼然。

阿郑品同仙女并,嗟余才短鲰①生更。强将斑管指中飞,共勒贞名传德行(黄美娥编校)。

按:① 编者按:「鲰」,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作「𧌗」,误。

 

 

节妇郑氏诗(淸•张缵绪)

题注:此诗收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陈汉光《台湾诗录》题作〈挽郑烈妇〉。

王郎传忽没,胡不叹生辰。缱绻辞亲戚,从容谢里邻。

屏诸方寸气,续厥百年身。造物翻为累,花开减却春(黄美娥编校)。

 

 

节妇郑氏诗(淸•李廷纲)

题注:此诗收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湾诗录》题作〈挽郑烈妇〉。

台地产中洲,中洲有女子。鹿驭在王家,郑也其原氏。

伉俪方两年,问岁二十耳。双凤失其俦,孤鸾悲鸣矣。

镜破不复圆,栢舟用自矢。此身将安归,此志实他靡。

慷慨辞亲言,世人何所比。古来杰者多,谁能甘一死。

从容就义际,千载垂青史(许俊雅编校)。

 

 

节妇郑氏诗(淸•李钦文) 

题注:此诗收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卢尔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海诗珠》、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编者按:《重修凤山县志》、《凤山县采访册》、《台湾诗乘》、《台湾诗录》、《台海诗珠》、《

双凤喈喈恋俦匹,屈指余生年二十。恩情两载重如山,一朝影只吞声泣。

啼鹃血泪染鸳鸯,连理枝残欲断肠。冰雪心肝甘自矢,轻生重节植纲常。

数语辞亲自厄塞,回视亲颜心转迫。高堂勿复念残躯,薄命残躯奚足惜。

生别死离①在须臾,戚族罗拜皆长吁。精魂顷刻化天地,斯称②巾帼如眉须。

君不见湘竹泪斑传自昔,又不见古来望夫化作石③。

以兹寸息付青丝,山为枯容水为赤。吁嗟乎,郑女节烈④耀人间,千载留名垂史册(吴福助编校)。

按:① 编者按:「生别死离」,连横《台湾诗乘》作「生离死别」。

② 编者按:「斯称」,连横《台湾诗乘》作「是为」。

③ 编者按:「化作石」,连横《台湾诗乘》作「化为石」。

④ 编者按:「烈」,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作「列」,误。

 

 

节妇郑氏诗(淸•陆登选)

题注:此诗收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湾诗录》题作〈挽郑烈妇〉。

琴风凄断泣孤鸾,霜月惊看花魄残。劲节不磨天地老,幽怀有恨水云干。

帷空祗是存冰蘗,镜破还同折镆干。含笑九原双比翼,贞心长彻海波寒(施懿琳编校)。

 

 

节妇郑氏诗(淸•陈圣彪)

题注:此诗收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湾诗录》题作〈挽郑烈妇〉。

珠沉玉碎失光辉,皓月贞心斗雪飞。慷慨果能酬妇道,从容原欲慰庭闱。

镜台夜静双鸾渡,华表春深两鹤归。千古精灵应不散,九原含笑伴乌衣(黄美娥编校)。

 

 

节妇郑氏诗(淸•林华昌)

题注:此诗收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湾诗录》题作〈挽郑烈妇〉。

凄绝香闱忽折鸾,无端玉树苦摧残。百年心事梦中托,九转肝肠哭后干。

蜀魄夜啼霜月冷,湘魂时绕凤江干。从容一死宁他矢,独挈纲常万古寒(施懿琳编校)。

 

 

节妇郑氏诗(淸•郑凤庭)

题注:此诗收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

吾家孙女名月娘,少小聪颖识书帙。十九及笄归王门,尝服敬恭称良匹。

何意王生命不辰,一朝捐背嗟云没。义重移天女知之,矢志从夫泪成血。

我闻其语奔相视,女自雍容正言说。尺丝昨夜手自裁,愿与讷甫①栖同穴。

妇式礼言一与齐,茕独此身不欲活。乡里见者为酸辛,自视声吞皆哽咽。

拜辞尊长与姑嫜,礼数周详到毫末。举止安闲若平时,顷刻房巾命巳绝。

精诚凛凛塞两间,生气飘飘凌白日。似此贞烈信难哉,哀汝命名不媿月。

吁嗟乎,共姜苦誓栢舟诗,陶婴黄鹄歌亦拙。何如举案泉壤间,地久天长树名节(许俊雅编校)。

按:① 作者注:「王生字」。

 

 

节妇郑氏诗(淸•郑应球)

题注:此诗收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彭国栋《广台湾诗乘》。编者按:《台湾诗录》题作〈挽郑烈妇)

杀身取义古为程,世上浮云一羽轻。松栢自能留正气,杨花终不是芳名。

青丝半缕悬寒月,碧冢双封吊暮鼪。今日使君题赠尔,乌衣门巷觉峥嵘(黄美娥编校)。

 

 

节妇郑氏诗(淸•郑焕文)

题注:此诗收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湾诗录》题作〈挽郑烈妇〉。

行年巳及笄,针线不自谋。好诵鲁论语,字义时讲求。

十九嫁王生,笔墨喜相投。本期赋偕老,何意咏栢舟。

结发甫年半,伤心逾百秋。不拒邻妇劝,但欲重姱修。

对镜理残妆,尺丝寻旧俦。红袖拂夫柩,辞亲一拜休。

有此节烈操,胡勿得天庥。假以梁鸿案,相与唱河洲。

锡以欧阳荻,岂忍绝箕裘。天欲名一妇,运不际其优。

双魄遂双栖,节成万古留(许俊雅编校)。

 

 

节妇郑氏诗(淸•施世骠)

题注:此诗收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陈汉光《台湾诗录》题作〈挽郑烈妇〉。

纔见凤飞复失鸾,漫歌薤露为伤残。月明秋水霜天肃,风凛空山木叶干。

千古香魂高蜀魄,一缣英烈胜吴干。须眉自昔存豪气,不道柔姿胆更寒(施懿琳编校)。

 

 

 

重修台湾府志/卷八 人物志/贞节/征诗小引

征诗小引

节妇郑氏者,海国钟灵、闺门毓秀.爰以弱质,作配乌衣.方偕伉俪如宾,旋痛幽明隔世.黔娄短被,顿覆王生;梁案齐眉,难同郑女.惨淡孤鸾之操,悲鸣独鹄之歌;乃犹佯作承欢,少冀得防范.我心匪石,断一息于青丝;遗恨终天,缔三生于石上.渺矣魂归!夜月凄然,海泣洪波.青史不遗,愿征诗而表着;海天生色,先拈韵以阐扬.瓦砾当前,珠玑为继.诗曰:

 

绣幕尘生破镜鸾,一朝春色已凋残;从容就义冰心苦′慷慨辞亲血泪干.渺渺幽魂随地下,萋萋衰草泣江千.百年今日乾坤老,一夜西风俎豆寒.(凤山令宋永清)

 

苦节高风重舟,輶轩问俗首先求.须眉长乐嗤青史,巾帼共姜壮海洲.片石褒名扬矢志,一缣就地快同游.他年马鬣松阴满,应有鸳鸯泣上头.(台厦道王敏政)

 

凄绝香闱忽折鸾,无端玉树苦摧残.百年心事梦中托,九转肝肠哭后干.蜀魄夜啼霜月冷,湘魂时绕凤江干.从容一死宁他矢,独挈纲常万古寒.(教授林华昌)

 

琴风凄断泣孤鸾,霜月惊看花魄残.劲节不磨天地老,幽怀有恨水云干.帷空祗是存冰蘗,镜破还同折镆干.含笑九原双比翼,贞心长彻海波寒.(台湾谕陆登选)

 

廿载红颜誓舟,霜天皓月耀中洲(郑氏家住中洲).绘来环佩皆生气,死去纲常属女流.早订双栖同土壤,肯留只影度春秋!尺丝魂断声名振,愧杀须眉万古愁.(凤山谕吴周桢)

 

名家淑女掷芳年,未解三生石上缘.皓月长明沧水面,颓风直挽凤山巅.岂贪盛节垂千叶,但矢贞心到九泉.扶植纲常吾辈事,新诗题遍海东天.(诸罗谕孙襄)

 

珠沉玉碎失光辉,皓月贞心斗雪飞;慷慨果能酬妇道,从容原欲慰庭闱.镜台夜静双鸾渡,华表春深两鹤归;千古精灵应不散,九原含笑伴乌衣.(副榜贡生陈圣彪)

 

欲图相见在幽冥,月暗风摧痛雉经.女子一生斯不愧,丈夫千载有余馨.全归节烈还天地,留取光辉照户庭.从此贞魂长聚首,寂寥灯火伴沧溟.(张师文)

 

纔度春光年二十,绣帏便失鸳鸯偶.成仁祗在志能坚,取义从容名不朽.取义成仁乐自知,贪生惜死意何为?不存白发人间老,愿损红颜地下随.大慧早参仙女句,芳声倾动侍郎词;侍郎词赋本悠焉,仙女精神自蔼然.阿郑品同仙女并,嗟余才短生更;强将斑管指中飞,共勒贞名传德行.(守戎张駥)

 

一死从夫孰颉颃,盖棺犹着嫁衣裳.丹心直付冰霜冷,白骨能同日月光.天上玉楼应有伴,人间巾帼独流芳;尘阛那得留仙种,两两精魂依北邙.(桐城人孙日高)

 

双凤喈喈恋俦匹,屈指余生年二十;恩情两载重如山,一朝影只吞声泣.啼鹃血泪染鸳鸯,连理枝残欲断肠.冰雪心肝甘自矢,轻生重节植纲常.数语辞亲自厄塞,回视亲颜心转迫;高堂勿复念残躯,薄命残躯奚足惜!生别死离在须臾,戚族罗拜皆长吁.精魂顷刻化天地,斯称巾帼如眉须.君不见湘竹斑传自昔,又不见古来望夫化作石;以兹寸息付青丝,山为枯容水为赤.吁嗟乎!郑女节烈耀人间,千载留名垂史册.(廪生李钦文)

 

王郎传忽没,胡不叹生辰.缱绻辞亲戚,从容谢里邻.屏诸方寸气,续厥百年身.造物翻为累,花开减却春.(廪生张缵绪)

 

慷慨捐躯易,从容全节难.不为忠义胆,偏作女流肝.明镜悲秋尽,幽云拂雨寒.风谣传海内,千古尚相看.(增生张士箱)

 

 

杀身取义古为程,世上浮云一羽轻.松自能留正气,杨花终不是芳名.青丝半缕悬寒月,碧冢双封吊暮鼪.今日使君题赠尔,乌衣门巷觉峥嵘.(廪生郑应球)

 

家孙女名月娘,少小聪颖识书帙.十九及笄归王门,尝服敬恭称良匹.何意王生命不辰,一朝捐背嗟云没.义重移天女知之,矢志从夫泪成血.我闻其语奔相视,女自雍容正言说;尺丝昨夜手自裁,愿与讷甫(王生字)栖同穴.婦式禮言一與齊,獨此身不欲活.乡里见者为酸辛,自视声吞皆哽咽.拜辞尊长与姑嫜,礼数周详到毫末;举止安闲若平时,顷刻房巾命巳绝.精

-

诚凛凛塞两间,生气飘飘凌白日.似此贞烈信难哉,哀汝命名不媿月.吁嗟乎!共姜苦誓舟诗,陶婴黄鹄歌亦拙.何如举案泉壤间,地久天长树名节.(廪生郑凤庭)

 

行年巳及笄,针线不自谋;好诵「鲁论语」,字义时讲求.十九嫁王生,笔墨喜相投.本期赋偕老,何意咏舟.结发甫年半,伤心逾百秋.不拒邻妇劝,但欲重姱修.对镜理残妆,尺丝寻旧俦;红袖拂夫柩,辞亲一拜休.有此节烈操,胡勿得天庥!假以梁鸿案,相与唱河洲;锡以欧阳荻,岂忍绝箕裘.天欲名一妇,运不际其优.双魄遂双栖,节成万古留.(增生郑焕文)

 

纔见凤飞复失鸾,漫歌薤露为伤残.月明秋水霜天肃,风凛空山木叶干.千古香魂高蜀魄,一缣英烈胜吴干.须眉自昔存豪气,不道柔姿胆更寒.(拔贡施世榜)

 

台地产中洲,中洲有女子;鹿驭在王家,郑也其原氏.伉俪方两年,问岁二十耳.双凤失其俦,孤鸾悲鸣矣.镜破不复圆,舟用自矢;此身将安归,此志实他靡.慷慨辞亲言,世人何所比;古来杰者多,谁能甘一死.从容就义际,千载垂青史(监生李廷纲)




推荐阅读:

[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⑴

[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⑵

[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⑶

[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⑷

[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⑸

[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⑹

[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⑺

[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⑻

[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⑼

[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⑽

[清]焦循《雕菰楼词话》

[宋]强幼安《唐子西文录》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⑴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⑵

[明]孙原理-元音⑴

[明]孙原理-元音⑵

[战国]屈原离骚》

[战国]屈原《天问》

[战国]屈原《九歌》

[战国]屈原《九章》

[战国]屈原《渔父》

[战国]屈原《远游》

[战国]屈原《招魂》

[战国]屈原《卜居

[战国]屈原《大招》

[战国]宋玉《九辩》

[西汉]贾谊《惜誓》

[西汉]淮南小山《招隐士》

[西汉]东方朔《七谏》

[西汉]庄忌《哀时命》

[西汉]王褒《九怀》

[西汉]刘向《九叹》

[东汉]王逸《九思》

诗经·国风·周南

诗经·国风·召南

诗经·国风·邶风

诗经·国风·鄘风

诗经·国风·卫风

诗经·国风·王风

诗经·国风·郑风

诗经·国风·齐风

诗经·国风·魏风

诗经·国风·唐风

诗经·国风·秦风

诗经·国风·陈风

诗经·国风·桧风

诗经·国风·曹风

诗经·国风·豳风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

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

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

诗经·小雅·甫田之什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诗经·大雅·生民之什

诗经·大雅·荡之什

诗经·周颂·清庙之什

诗经·周颂·臣工之什


摇荡春光千万里 茫茫晓日下长秋 哀歌未断城鸦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