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路天台┃《桃源春晓》 清·陈溥

天台县文化馆 天台山文化 2022-05-11

明·沈周《桃源仙境图》

溪流直上白云边,蹑屐扪萝路断连。

啼鸟何曾求俗侣,桃花只合伴神仙。

千峰翠色迷春雨,万壑松声弄晓烟。

欲渡金桥无觅处,一樽还醉玉帘泉。



释义:

蹑屐:拖着木屐,穿着木屐。

蹑,小心翼翼,踮起脚尖走路。

扪萝:攀援葛藤。

断连:断断续续。

俗侣:指尘世间的友人。

唐·戴叔伦《游道林寺》:“佳山路不远,俗侣到常稀。”

只合:只该、只当,本来就应该。

唐·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金桥:古人认为善人死后走金桥,恶人死后走奈何桥。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

玉帘:玉饰的帘,比喻瀑布。

玉帘泉亦特指庐山玉帘泉。



清·改琦《刘阮天台图》

陈溥(1662-1749年)

字永叔,号南陔,天台人。

自幼禀承家学,卓荦不群,十岁即能吟诗作赋,长而学问渊博,敏捷异常。汉唐以下诸家诗词,无不剖析源流。为生员时,其诗已传诵人口,壮年时游学四方,客都中文望伟然。

康熙五十二年中进士,补内阁中书,参与修编《万寿盛典》等,中年出任湖南攸县知县七载,法纪森严,政绩卓著。归行时攸县百姓结队相送,文人赋诗成书,刻有《梅城去思草》。

陈溥生平不惜钱财,所有俸禄资财悉数散尽,归里后囊中萧然,惟存古书数箧而已。他对故乡怀有深厚感情,踏遍天台山山水水,留下大量诗文。在古稀之年,他还出访故交于大江南北、浙东浙西以及八闽,历时六载而归。归时已八十有二,鹤发童颜,步履轻健,每日仍手不释卷,于书无不读,一心著述,年近九十卒。

早年有《寿仁录》、《地理精义》、《明史类编》、《湖南杂咏》等著述。

晚年隐居泳溪,用溪石自垒石头屋,称之“泳川草堂”,自订《泳川文集》(十卷)、《泳川诗集》(八卷)。

大学士齐召南为之作序,并携入京都,观者叹为阳春白雪,众多翰林为之题句,奏请乾隆封赠陈溥为“文林郎”。陈溥的《台山十景诗》便收集在《泳川诗集》中,齐召南曾为之作和诗,名曰“天台诸景次陈南陔先生韵”,留下了脍炙人口的齐召南《台山十景诗》。

桃源春晓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阮传说》的发生地,桃源景区位于县城西北13公里上宝相村西北的桃源坑中。桃源坑中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南朝宋刘义庆的《幽明录》记载了汉朝剡县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的故事。“桃源春晓”因此得名。

桃源坑是一处深峻的山谷,桃溪随山曲折,两岸峭壁参差,若陈列着一扇扇锦绣画屏,镜潭帘瀑映带其间,涉目成赏,有鸣玉涧、金桥潭、双女峰、朝阳峰、合翠峰、桃花坞、迷仙坞、会仙石、浮杯亭、惆怅溪等景点,无不充满诗情画意。

桃源以双女峰最为著名,北宋郑至道在《刘阮洞记》中首次点出:“其东峰则危峭拔,仪状奇传,上有双石,如绾码发髻,遂名之曰:双女峰。” 

诚如清代诗人袁枚所写的“五步一峰转,十步一峰变;重重天堑形,幅幅屏风面。神光果离合,青红遽隐现。”循溪而上,绿水如湖绉舒展,泉声如佩环相叩,余韵清远。

北宋县令郑至道邀约同僚学士游憩时,给它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芳名,叫“鸣玉涧”,鸣玉涧之上的山坡隐有两个非常美丽的山洞,是刘阮遇仙故事的原型洞,名桃源洞。涧东平旷之处,桃花吐艳,落红飘拂,称“桃花坞”,相传是刘晨、阮肇成仙升天的地方。


诗路天台┃《杜鹃花》 清 • 张联元诗路天台┃《一行禅师塔》 清 • 袁枚
诗路天台┃《天台瀑布》 唐 • 曹松
诗路天台┃《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 宋 • 苏轼诗路天台┃《寻天台山》 唐 • 孟浩然
诗路天台┃《秋晚历游台山》 清 • 释大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