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演艺行业元宇宙化是必然趋势,行业秩序将发生巨大转变-上海戏剧学院陈永东教授|「共同虚拟」远景TALK

东西文娱 2023-10-1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共同虚拟 Author 共同虚拟



本文转载自共同虚拟

更多元宇宙概念or数字经济赛道案例、技术应用与访谈,请见共同虚拟官方账号

更多远景TALK系列访谈见文末


日前,东西文娱|共同虚拟对话了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教授、上海市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合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22中国文创文旅元宇宙白皮书》编委陈永东,共同就演艺行业元宇宙化这一课题进行探讨。


此前,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联合举办《2022中国文创文旅元宇宙白皮书》及《2022中国城市元宇宙白皮书》线上发布会。


在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元宇宙行业发展分会主办的“2022文创文旅元宇宙白皮书专场”,陈永东教授以《演艺行业元宇宙化应用路径与趋势》为题发表演讲。


东西文娱|共同虚拟就演艺元宇宙的现状、应用路径、机会与挑战等方面与陈永东教授进行了交流。


早在十余年前,陈永东就提到Web3指的是智能化查询信息(含精准推送)、智能内容生成等。在web1.0时代,内容由网站提供,用户只能被动浏览;2.0时期,博客、视频、社区等模式出现,UGC内容普及。目前元宇宙对应的是“web4.0”。Web4的主要特征在于去中心化自治背景下的可以确权的内容,内容及相应的收益归内容发布者。当前元宇宙正处于发展初期,各行各业都在对所在行业的元宇宙化应用展开全面的想象及应用探索。而演艺行业则是其中相对活跃的一个。


陈永东表示,对于演艺行业而言,拥抱元宇宙是一件必然的事。当前年轻观众对于沉浸式的要求日益增强,同时现实世界当中演出条件的变化无常也导致演出行业不断受到冲击。加上演出窗口期、演出成本、传统观演方式在个性化观看方面的局限性等问题,元宇宙成为演艺行业接下来的重要探索方向之一。


结合元宇宙的特征来看,演艺行业元宇宙化的主要落点在于,在虚拟场域进行演出、现实演出场所的数字孪生、虚实交互下的现实世界演出。


当前,演艺元宇宙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利好因素来自于国家及地方的元宇宙政策导向及良好的群众基础。困难主要在于技术及行业内部两大方面。当前传统演艺工作人员对于元宇宙的理解程度不足,导致整体实践亟待改进。


陈永东表示,整个演艺行业需要以积极的心态了解、认识元宇宙,同时要学习已经出现的应用案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实践,并以动态眼光看待演艺元宇宙的发展。


陈永东

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上海市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合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陈永东教授的核心观点


1.演艺行业元宇宙化有三大落点:虚拟世界当中纯虚拟的演出场所、现实世界演出场所的数字孪生空间、虚实融合的现实世界演出场所。与此相对应,演艺元宇宙三条应用路径分别为,以VR等形式进行呈现及访问,打造纯虚拟演出;从现实走向虚拟,例如演员的全真虚拟化身,现实节目的数字化呈现等;从虚拟走向现实,主要指通过AR、MR等设备将虚拟演出叠加到现实世界。


2.在演艺行业元宇宙化过程中,将产生许多机会点。首先,面对疫情影响下演出暂停,上票率受限的情况下,元宇宙演艺为行业机构提供创收新路径。同时,虚拟偶像为机构找到了替代高出场费明星的机会,其不受时间及物理场所限制的特性也有望增加更多收益。还有一些演出机构在数字藏品发行中找到了机会,补充实体文创的同时,亦可保护版权。当然,全新演艺表现形式将是最大的机会之一。


3.当前演艺行业元宇宙化的利好要素为:众多政策释放,将元宇宙与数字经济、创意经济等相关联,以支持态势为主;不断有更多行业案例涌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市场格局;技术带来制作成本的大幅降低;年轻一代用户接受度极高。而困难则体现在,技术层面上,算力及网络带宽不足。行业层面上,编导、舞美与技术人员沟通不足,传统节目策划对元宇宙了解不够。同时,整体商业模式尚不成熟。


4.海外在演艺元宇宙方面值得国内借鉴之处分别为;头部公司对于底层技术的研发投入;处于领先地位的演出机构通过大胆尝试为整个行业打开想象空间;大型旅游景区、体育组织等积极尝试,例如迪士尼将元宇宙视作下一代叙事方式;对于元宇宙化数字衍生品的积极拓展;部分元宇宙原生NFT孵化演艺作品。国内演艺行业需要以积极的心态了解、理解,并参与到元宇宙的实践当中。




演艺元宇宙的概念、发展现状、特点


 EW  如何理解元宇宙这一概念?您对于当下元宇宙的发展现状如何看待?


陈永东:元宇宙是近两年相当热的概念,其不仅是未来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基本发展方向,而且相应的呈现方式、内容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等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元宇宙以巨大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让世界看到了巨大的想像空间。


当下元宇宙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正试图将目前一些相对新的技术与应用容纳进来。同时,各个行业正在对所在行业的元宇宙化应用展开全面的想象及应用探索,时空无限的虚拟世界、由实入虚的数字孪生及“虚实融合”等让许多行业看到了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并对各种相关技术提出新要求。



 EW  近日您对演艺行业元宇宙化这一主题进行了阐述,如何理解演艺元宇宙这一概念?


陈永东:演艺行业元宇宙化正如前面所述,是演艺行业在元宇宙中的应用探索。在演出艺术的元宇宙化过程中,元宇宙不仅为演艺行业提供了新的演出空间,甚至可以将元宇宙空间称为最新的特定场域之一。


同时,元宇宙为演艺行业的各个环节都提供了不同的呈现或应用新方式。在元宇宙中,不仅有了新的舞台及各种演出相关的虚拟成分,如虚拟的演员、场景、灯光、服装、道具等,而且可以做到“虚实融合”。另外,元宇宙化的演艺行业在观演关系上发生巨大的变化。



 EW  目前演艺元宇宙发展到了怎样的程度?有何显著特点?


陈永东:目前,演艺元宇宙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其是元宇宙各领域相对活跃的一个,许多应用已经开始尝试,并正渗透到演艺行业的多个相关环节中。不论是文艺晚会、演唱会/音乐会等文化娱乐类演出,还是相对传统的艺术形式(戏剧艺术、舞台空间艺术、戏曲艺术、曲艺艺术、舞蹈艺术等),抑或较为热门的文旅演艺,以及更广义的体育赛事开闭幕式的演出,都可以在元宇宙找到更多的想象空间。


特点主要包括:演出的沉浸感明显加强、互动及个性化体验较为普遍、非线性及多分支叙事增多,同时可以实现时空拓展及虚实融合。



   


演艺元宇宙的参与方、特点、应用路径及机会


 EW  从行业角度来看,演艺元宇宙的推进主要将涉及到哪些参与方?有哪些影响要素?


陈永东:在推进演艺元宇宙过程中,既有主管部门的重视、监管部门工作的合理规范,还涉及若干参与方,主要包括演艺机构/企业、演出场所(含特定场域演出空间)、演艺中介、演艺内容策划方、演艺内容制作方、演艺元宇宙技术提供方、演艺元宇宙商业推广方等,以及演艺各环节的从业人员。


总体上,上述参与方都需要在积极了解、认识、理解元宇宙的前提下,了解各类演艺元宇宙化应用的路径及相应的实现条件,并思考如何使应用落地及优化。


同时,需要注意几个基本的要素,一是制作成本,二是时间周期,三是商业模式。另外,需要反复思考的是,通过元宇宙可以为观众提供哪些更新更佳的体验。



 EW  当前市场上“演艺行业+元宇宙”主要有哪些落点?


陈永东:“演艺行业+元宇宙”的落点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演艺形式、演绎环节、元宇宙的三大世界角度等。


例如,从元宇宙的三大世界角度看,可以分为三种落点:第一,虚拟世界纯虚拟的演出场所,此类演出场所包括纯虚拟的演出场馆及纯虚拟的特定场域演出空间;第二,现实世界演出场所的数字孪生,包括现实世界演出场馆及特定场域演出空间分别的数字孪生;第三,虚实融合的现实世界演出场所,主要包括实体演出场馆、特定场域演出空间(含旅游景区)及其他物理场所。



 EW  演艺元宇宙目前的具体应用路径是怎样的?


陈永东:在上述三个落点基础上,一般演艺元宇宙化亦有三种组合路径:


路径一:纯虚拟的演出,主要是指沉浸感更强的以VR等方式呈现与访问,在虚拟舞台、全景式等方式呈现。


路径二:从现实走向虚拟,可能的情况包括若干种,例如,现实世界演员的全真的模拟化身或其他类似的化身,现实世界演艺作品(或活动、项目)在元宇宙里以数字化方式呈现,现实世界演艺场馆可在元宇宙里有数字孪生,现实世界的特定场域演出空间的数字孪生,现实世界的演艺机构(含中介)的数字孪生。


路径三:从虚拟走向现实(虚实融合),主要是指通过AR、MR等设备体验到纯虚拟的演艺活动叠加到现实世界,将虚拟的表演者(含虚拟偶像)“请到”现实世界的演艺场馆或特定场域的演出空间。当然,“沉浸式”文旅演艺元宇宙化及体育赛事开闭幕式演艺的元宇宙化路径还分别有其他一些应用路径。




 EW  在此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新的机会点?


陈永东:在此过程中,有许多新的机会点。例如,近两年的疫情让演艺行业受伤不少,许多演出被迫停止,上座率不得不受限,此时不受时空限制的元宇宙化演艺则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有意识、敢于率先尝试的演艺机构可能就此找到了新机会,并为平衡收支找到了新途径。


又比如,一些演艺机构在近两年利用数字虚拟人找到了一些机会,数字虚拟人的出现,不仅可能使演艺机构找到了替代高出场费明星的机会,而且可能将某些数字虚拟人发展成为虚拟偶像及虚拟代言人。甚至,可以利用该虚拟偶像产生更多其他收益,例如为使用虚拟偶像其他品牌代言,让虚拟偶像在同一时刻出现在多个不同的虚拟或物理场所。


还有一些演艺机构在数字藏品发行中找到了机会,因为数字藏品可以看成数字化的文创衍生品,不仅可以弥补实体文创衍生品因各种原因不能营业的遗憾,而且还可以防止盗版、保护版权。当然,还有许多机会可能在于前面提到的未来演艺表现形式、沉浸体验的新的可能性,那可能对整个演艺行业而言是未来最大的机会之一。



 


元宇宙对于演艺行业的影响


 EW  对于演艺行业而言,拥抱元宇宙的必然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永东:对于演艺行业而言,拥抱元宇宙是必然的,其主要表现在:

一,年轻一代观众/网民对新颖性、沉浸体验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演艺难以满足;


二,现实世界演出条件的变化无常(如连续不断的疫情)对传统演出行业形成不断的冲击,迫使行业拥抱元宇宙;


三,现实世界演出场所的局限性及演出时间窗口的有限性,迫使演艺机构寻找更多的演出空间;


四,现实世界演出布局、道具、服装及灯光等方面的开支不低,增加了演出成本,影响了演出收入;


五,习惯了互联网等虚拟访问方式的用户中越来越多人希望足不出户随时随地观看演出,他们不受到时空限制地观看演出;


六,传统的观演方式的局限性在元宇宙中可能出现大的转变,例如个性化观看、不同的观看叙事、不同角度的观看等;


七,真人明星或偶像超高的出场费,却隐含了不低的风险性及短暂的生命周期,数字虚拟人及虚拟偶像却基本相反


八,实体的文创衍生品的销售受限,收藏不便,盗版管理难度大,生产成本不低,而数字藏品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EW  您此前多次提到过“生成艺术”,如何理解演艺行业当中的艺术创造与当前的数字化、人工智能等元宇宙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陈永东:演艺行业的元宇宙化应用中,有许多需要数字化的方面,不论是数字孪生、数字化身、虚拟影像、虚拟布景、虚拟道具、虚拟服装、虚拟灯光,还是数字虚拟人、数字藏品等,都需要大量数字化的方式。


在这些数字化的元素中,有一些是通过3D扫描建模,有一些是原始设计建模,有一些则是通过生成艺术来实现。在许多虚拟影像、数字藏品或虚拟服装等中,可能需要众多不同的图像或图案,生成艺术的涉及效率要高得多。


另外,一些山水烟雾等自然复杂或动态的景象,生成艺术也可能发挥更大的优势。生成艺术中有不少会用到人工智能,甚至要考虑在不同场合需要突出的是模仿性还是原创性。


需要注意的是,包括生成艺术、数字化及人工智能艺术等在内的由机器或程序产生的艺术也是一种艺术创造,它们也需要考虑艺术性与美学特性。艺术创造与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大量数字化、人工智能参与的演艺元宇宙化应用并不是要牺牲艺术性。





演艺元宇宙的利好及挑战


 EW  从目前来看,当前对于演艺元宇宙而言,有哪些利好要素?


陈永东:从目前来看,对于演艺元宇宙而言,相关的利好要素主要包括:第一,相关政策导向:即国家与地方的不少元宇宙政策导向中,将元宇宙与数字经济、创意经济、文化数字化等相关联,并且以支持的态度为主。


第二,不断涌现的应用案例:总体上看,近两年元宇宙化的演艺行业应用案例越来越多,并且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有利于出现更多成功案例或样板。


第三,不断下降的制作成本:由于应用案例的不断增多,熟练程度的提升,以及相关技术成本的不断下降,元宇宙化演艺行业应用的总体制作成本不断下降。


第四,年轻一代观众的积极响应与认可:毕竟元宇宙概念新潮而时尚,符合Z世代年轻人的口味,这一消费环境为元宇宙化演艺行业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EW  持续推进过程中,已经显露或潜在的困难有哪些?如何解决?


陈永东:第一,算力的不足,在一些相对复杂的演艺元宇宙化应用中,相关的算力不足制约了演艺内容一些效果的呈现。


第二,网络带宽的不足:演艺元宇宙化应用对网络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网络速度的提升及单价的下降还不尽如人意,卡顿现象较为普遍。


第三,编导、舞美及技术人员的沟通流畅度的不足:主要是不同背景人士的语系不同,表达与理解能力不尽相同,导致相关项目推进效率不高。


第四,演艺元宇宙化节目策划不足:由于传统的演艺策划人员多数不熟悉元宇宙及相应的特点,知识更新不足,导致能够策划此类演艺节目的人员不足,或策划者的能力不足。


第五,演艺元宇宙化应用中商业模式研究不足:主要是由于元宇宙相对较新,成熟的商业模式还较少,其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尝试需要有一个试错及一个检验的过程。


前两种困难主要是技术进化与成本下降的问题,相关技术行业正在改进,但有一个过程,有时不得不在相关演出中采取临时措施,如弹性计算、本地专网及弹性带宽等方式。


后三种困难则在相关项目与案例的实践与探索中得以改进。相信随着时间推移,不同背景人士的沟通效率将有所提升,优秀节目策划的数量及优秀商业模式的种类都会不断增加。




演艺元宇宙海内外对比、趋势及建议


 EW  当前演艺元宇宙在海内外的发展有何异同?海外是否有一些具体案例或思路值得国内进行借鉴?


陈永东:当前演艺元宇宙在海内外发展的相同之处在于,基本都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都在尝试如何通过新颖的形式、丰富的沉浸体验等方面吸引更多年轻人的注意力。


不同之处主要在三方面:第一,国外元宇宙化演艺相关应用的原创性更胜一筹,国内原创性相对弱一些,国内模仿性应用比例更多;


第二,元宇宙化演艺应用底层技术更多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国内主要集中在相关技术的应用层面;


第三,海内外相关政策的尺度与导向相对不同,特别是在与元宇宙相关的数字藏品领域的应用政策方面,国外多数允许数字藏品上公链并可以进行二次交易,而国内不允许上公链,不允许二次交易,主要是为了防止炒作、洗钱、非法金融活动等风险隐患。


海外值得国内借鉴的方面主要包括:

第一,大公司对演艺元宇宙底层技术研究的大量投入,如Meta、微软、英伟达等都在这方面投入了足够的研发力量;


第二,处于领先地位的演艺机构在元宇宙方面的大胆尝试与探索,如Justin Bieber贾斯汀·比伯与虚拟音乐会公司Wave VR合作上演的30分钟的“元宇宙演唱会”为演艺行业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第三,包含演艺环节的大型旅游景区、体育组织的大胆尝试与探索,如迪士尼将元宇宙视为“下一代叙事方式”,为拥抱元宇宙及规划未来发展战略;


第四,非传统演艺机构的在元宇宙演艺领域的大胆尝试,如2021年9月22日~23日举行的虚拟偶像音乐节《DIVE XR FESTIVAL supported by SoftBank》,将活跃在网上的游戏动画人物、虚拟歌手以及油管偶像等集结在一起;


第五,演艺机构/组织积极拓展元宇宙化数字化衍生品,如电视名人兼企业家Marcus Lemonis的制作公司已经为美国电视娱乐节目LET' s MAKE a DEAL提交了商标申请,表明该公司计划推出由NFT认证的节目、多媒体和数字收藏品;


第六,从NFT数字藏品中的角色衍生出演艺作品,如艺术家 Micah Johnson因各种原因创造了他现在著名的NFT角色Aku(一个梦想成为宇航员的年轻黑人男孩,带着一个超大的太空头盔),后来Aku被选为电影和电视项目的原创 NFT 角色。




 EW  未来国内演艺元宇宙的发展趋势如何?


陈永东:国内演艺元宇宙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元宇宙化演艺应用案例将不断增多,虚拟世界的演出比例将不断增加,虚实结合的演艺方式(如虚拟演员将更多出现在现实演出场所)将增多,成为偶像的虚拟演员数量将不断增加,演员及偶像生命周期因虚拟将增长,虚拟演出的制作成本将不断下降,虚拟演员将对真人演员岗位产生挑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