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建:中国式现代化与香港的未来

赵建 教授 西京研究院 2023-02-02
本文作者:西京研究院院长 赵建 博士。本文发表于大公报专栏12月6日版,为西京研究院发表的第616篇原创文章,赵建教授的第574篇原创文章。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新的征程在多重复杂因素交织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开启。正在从黑暴、疫情中走出来的香港,需要重新抖擞精神,以面向未来的姿态抓住发展格局重构的机遇,在新的时代巨浪中再一次实现腾飞,让“东方明珠”再次照亮全世界。这一切,首先需要香港真正的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洪流中。
如果熟悉香港的历史,就会发现香港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几乎都是被困境和危机倒逼出来的。比如20世纪30年代在遭到国内省港大罢工和国际大萧条危机双重打击下,香港为了自救大力发展工业,成功推动了第一次工业化浪潮,促进了外向型工业的繁荣和工业品的对外出口。同样,20世纪50年代英美主导的长达十余年的对华禁运,导致香港整个转口贸易瘫痪,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经济萧条,“港人传统的生计几乎完全断绝”。在这个近乎绝望的困境中,香港只有发展工业以自救,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转口贸易向工业制造基地的产业转型。到1960年,香港的制造业产值已经占到GDP的30%,就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47.7%,令人意想不到的完成了工业化转型。
今天的香港,先后经历了黑暴、疫情、全球金融动荡的多重冲击,旅游、文娱、金融、贸易等行业遭到了巨大的打击,资本、人口等要素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外流。但是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来看,这一次次的惊涛骇浪可能不过就是一朵朵浪花,只是加速了香港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和时代步伐。对于香港来说,所谓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是:过去的香港以外循环为主,而未来的香港需要依托大陆腹地立足于内循环。这就需要读懂并顺应中国式现代化,发挥香港在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等领域的优势,克服西式现代化产生的“现代病”,立足于高质量发展逐步解决房价泡沫、贫富分化、产业空心化、过度金融化等弊端,融入与整个大中华区相融合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从历史演进的脉络看,香港的发展史与中国现代化历史完全一脉相承。如果说鸦片战争以外部的力量打破了三千年中华帝制的超稳定轮回,开启了被动的、漫长又曲折的工业化进程,那么香港的诞生、成长、崛起、变迁,从军事基地、转口贸易港,到工业制造基地、中心港口,到金融中心、国际大都市,几乎完整呈现了一个现代化的全过程。这个长达三个甲子年的历程,既有殖民地的屈辱史,又有国人自强的奋斗史,民族自立的斗争史。要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香港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非常好的样本。只有读透了历史,才能清晰的看到未来。
中国式现代化与香港的未来密不可分、休戚与共。一方面,香港未来的发展必须深度嵌入、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
  • 第一,香港需要充分利用中国大国经济的规模优势,依托大湾区的广阔腹地形成更加宽广的发展依托,提高香港经济的空间灵活度和产业多样性,尤其是利用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重新振兴香港的高端制造业。
  • 第二,依靠新的发展模式完善香港普通大众的社会福利保障,以共同富裕的理念构建社会福利体系,逐渐缩小过去严重的收入和财富差距,让更多的香港普通民众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缓和社会矛盾。
  • 第三,将具有国际经验优势的ESG标准与投资体系,结合中国自身特定阶段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在全国普及,在全中国范围内助力发展绿色技术、绿色经济、绿色金融,促进人文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助推实现“3060双碳”目标。
  • 第四,挖掘内地传统历史与文化资源,推出更多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精神文化产品,重振“文化香港”的繁荣景象,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
  • 第五,抓住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历史机遇,以促进内循环为目标充分利用内地的基础设施、完整工业门类、市场规模等大国经济优势,推动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和新一轮全球化浪潮,更好的发挥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角色,助力中国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香港将全球虚拟资产交易中心作为未来新的发展目标,这个离不开内地在电力、网络、数据、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另一方面,在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也离不开香港:
  • 第一,作为特殊的东西方文明板块碰撞的历史产物,香港在经济、金融、贸易、文化、社会治理和政制体系等方面的现代化无疑走在前面,对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当然“香港式现代化”由于受到历史、文化、政治、地域等多重约束,在演进进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弊病,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引以为戒、提前避免。
  •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开放,现代化的洪流需要与世界主流文明进一步融合而不是割裂,需要香港在其中穿针引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样“世界的才是民族的”,这是一个辩证统一的矛盾关系。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下,中国更加需要香港作为更高层次改革开放与新一轮全球化浪潮的枢纽,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头堡。从历史经验中我们也看到,每一次国际政治秩序重构的时期,香港在作为大陆的国际桥梁方面都发挥出了重大的作用。
  • 第三,在区域发展战略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中国新经济、新模式、新产业的“前沿阵地”,其中香港的地位无容置疑,香港与大湾区在技术、资本、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的深度链接与融合都可以创造新的“增长极”。
  • 第四,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香港是链接双循环的关键纽带,尤其是在资本市场等金融现代化领域,港股市场作为具有国际标准的注册制股票市场,既可以为内地A股市场注册制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又可以为中概股回归提供平台,使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外部矛盾和问题有缓冲的空间和地带。
  • 第五,香港在教育、人才、技术、文化、社会治理等多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和模式经验,比如拥有多所国际知名的大学,多年在国际公认的社会治理和廉洁行政评估中名列前茅,这些成功的地方都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借鉴。
延伸阅读

赵建:国家治理现代化最大的挑战是“基层失序”

大公报评论刘央:構建安全穩定的香港金融新體系

赵建:从英人治港,港人治港,到爱国者治港—香港的百年大变局与港股的未来

赵建:忧伤的香港(整改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