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的边缘?

点蓝字关注不失联 曹教授 2024-05-27

▲王赓武


中国是世界的边缘,自古以来都是。
这个观点出自史学大家王赓武。1930年生于荷属东印度(现印度尼西亚),如今已93周岁高龄。他是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妥妥的学术牛人。
《王赓武谈世界史:欧亚大陆与三大文明》这本书中,王赓武谈到世界的核心与边缘,认为人类历史曾是大陆史,人类文明进程主要发生在欧亚大陆,欧亚大陆的边缘产生了三大文明:地中海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但这三者都不是核心。
◎颠覆东西方二元对立的历史划分方法
传统上,世界被粗暴地划分为东方和西方——对于西方来说,东方始于他们家门口的台阶下;对于东方来说,西方这个概念则显得过于模糊。
王赓武颠覆了这种死板的划分方法。在他看来,无论地中海、印度,还是中华,其实都是边缘,它们被同一片广大区域连接起来,并长期受到来自这一区域的巨大威胁,这便是世界历史上一个被忘却的关键角色——中亚——真正的世界地缘核心。
很多世纪以来,从中亚迸发出的力量,塑造了栖居在它周边地带的诸多文明的本质。对处于欧亚大陆边缘的文明来说,首当其冲的是要抵御来自大陆腹地纵深之处的军事威胁,这一当务之急留下了戏剧性的遗产供现代人观察——
在中国历史上,游牧部落三番五次地征服天朝的土地;对于印度来说,络绎不绝的征服者从北面经由阿富汗的狭窄通道涌入;无可否认的是,抗击东方侵略者的斗争是西方文明史上的一抹重彩,无论抗击的是波斯军还是阿拉伯骑兵、土耳其军或匈奴和蒙古游牧部落的入侵。
◎从陆权到海权,让中华文明与世界碰撞
王赓武认为,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是边缘之间的较量,比如中国与西方国家较量,也与印度较量。曾经的世界地缘核心,如今已成了失落的世界。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剧变,是因为近代世界已经从陆权时代跨越到了海权时代。
欧洲海洋国家崛起,对欧亚大陆形成包抄围困之势,让本来彼此隔绝的边缘文明直接碰撞在一起,这也是全球政治与经济的开场。如今世人常说的“全球性”,其本质就是“海洋性”。正如王赓武教授一再重申的那样,“世界是海洋的”。
现代世界,陆权是基础,海权是未来。王赓武认为,目前世界上仅有两个国家同时拥有广袤的大陆和广阔的海洋,这就是中国和美国。美国是毋庸置疑的海权强国,但中国却一直忽视海洋,这在陆权时代情有可原,海权时代来临后却让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
因此,中国必须培养一种新的、均衡的全球史观——这也正是《王赓武谈世界史》这本书对中国人最大的意义所在。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黄基明作品《王赓武谈世界史:欧亚大陆与三大文明》钤印版。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END-


最近微信公众号改版了
为了您更容易看到推送的文章
也更好地为您提供服务
请您将此号设置成星标




这本书大陆敢出版,算蛮勇敢的(罕见片源,无删完整版)
洞穴奇案:史上最伟大的法律虚构案
许倬云: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逐渐一步步往下走,真是吊诡的现象
自1784年“中美相遇”,两国难舍难分岂止千条理由可道尽
统治者最不希望老百姓读什么书?
李慎之:中国两三千年历史一治一乱的谜底
豆瓣9.1神作,不只是尺度大!(无删版)
易中天:诸子的精神
西安事变,原来如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