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宁静而致远: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

幽哥 职场蛙 2021-07-27

秋风唯苦吟,世路少知音。

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


这是唐朝时候的一首诗,在当今的韩国脍炙人口,还被纳入了教科书。


小崔是新罗人,当时新罗还没有自己的文字,属于中土大国大唐的附属国,政治、习俗以及人文等各方面,都以前者为楷模。


崔家家道一般,但总希望后辈中有人能出人头地,去旁边的超级大国认真苦学,甚至金榜题名,这是为数不多的逆袭之路。

这个超级大国就是大唐,虽然已经到了晚唐,但超级大国海纳百川的气势和胸怀,还是为世界各国所崇拜。


大唐确实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疆域辽阔,物产富饶,人文发达,包容并举,泽被四海,广纳百川。大唐开了一所国际性大学,称为“国子监”,正常年份的在读海外留学生大约有三四千人。

大唐相当开放且大度,留学生的经费也由大唐承担,并且还对国子监毕业的外国大学生开放科举考试,外国留学生也可考取功名,登科及第,也就是留下来做官。



小崔就是在12岁那一年,受家人安排,从水路渡海来到大唐,进入长安,开始了国子监的留学生涯。他小小的年纪,还是懵懂岁数,就承担着家族功名利禄、光宗耀祖的使命。

其实就跟当下你去读高中一样,苦读是必须的,也许你会认为高考就是“世界末日”,殊不知,那才是成人和长知识的开端。你正常是16岁,小崔才12岁,他还是出国求学,压力比你大多了。


这里也有个临别赠言,大家看下昨天文章《早点回老家发展,是好是坏?》,少年毛泽东17岁时,毕竟已经接近成人,这才主动赋诗一首交给父亲。小崔才12岁,懂什么呢?但是,临行前,他父亲却异常严格,谆谆告诫道:“十年不第进士,则勿谓我儿,吾亦不谓有儿往矣。”对于一个十岁才出头的少年,这是什么样一种压力!


终于,六年苦学,18岁小崔参加大唐的科举考试,一举及第。金榜题名,佳讯传至新罗老家,崔氏家族举族同庆。


考取功名,这就是及第,类似当下的大学毕业,但按大唐律法,及第两年后通过吏部的遴选,方能获得进仕资格。在及第与进仕,也就是考试和当官之间,凭空闲置出一个两年的间隙。这两年就类似我们现在“管培生”,你要么自己找实习单位,要么回老家休息,要么自谋生路,国家取消了你当初国子监大学里的补贴。


此时,大多数同学是选择回国的,因为类似海外知名大学的学历已经到手,此时不回国更待何时呢?但小崔选择了留下。


“苦其心志,劳其胫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才能“增益其所不能”,其实自古就有这个逻辑。这跟当下的大学毕业生,刚毕业觉得自己啥都懂一样,处于愚昧山峰之上,殊不知,接下来两三年你会迅速跌入绝望之谷


我们来看当时的小崔是怎么做的,也就是他18-20岁这两年,他去了哪里?做什么?


他肯定是没有关系,长安城没有大官长辈,也没有大单位收留自己做“管培生”,于是他去了当时的第三大城市--洛阳,这就是东都。没了经济来源,逼着他走上了求生也就是先养活自己的道路,所谓“浪迹东都,笔作饭囊”,实际上跟我们当下的文人写稿子、做自媒体一样,靠文字为生。


20岁不到的小崔,显然那时候也是迷茫的,考取了功名,却还被放养,要自谋生路,“东飘西转路歧尘,独策嬴骖几苦辛”,还不知道啥时候会被起用,还有没有这个时候,别政策突然有个啥变化。“不是不知归去好,只缘归去又家贫”,回家又不能,你又不是衣锦还乡,现在潦倒成了流浪乞丐,哪有脸回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小崔目前就处于这个刚开始的修身期间,也是进退两难的。他在洛阳不断创作,广交文友,结识仁人志士,以诗会友,唱和酬答。


20岁初,小崔终于收到朝廷任命,去东海边的溧水做县尉,地方比之前的两大都城冷清多了。这溧水,就是当今南京西南角上的一个县级市。任县尉三年间,也就是小崔的20-22岁,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


小崔边为官,边以文会友,看到身边良家女孩,顾忌到自己不是本地人还是个外族的出生,又不敢谈恋爱。此间跟我们当今身处异地就业,大学毕业2-6年30岁还不到的单身男孩女孩,处于同样的心境。


我们来看小崔是如何度过的。


作为异邦人士的小崔,恋爱不敢谈,虽当官但不知下一步还能不能做,三年任期结束去哪里?根本想不出来,迷茫,孤独,思乡。当然,此时他继续跟当地的文人墨客交好,持续创作,写下了《双女坟》《仙女红袋》等文章,后来他把在溧水的诗作结集为《中山覆篑集》,很多文章被广为流传。


我们再次来欣赏下,他此间的名句:秋风惟苦吟,世路少知音。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


23岁那年,溧水县尉小崔任职期满,准备回长安。哪知道,恰逢黄巢起义,起义军攻破潼关天险,长安沦陷。回长安想受到任命继续做官,看来无望了,小崔第一次迎来了人生的“失业”,也就是职业断档期。接下来,怎么办?


期间大概半年时间,通过同学、友人、师兄、学长等等,各种托人找关系,终于,小崔经过内推和自荐,去淮南面见了淮南节度使高骈,面试成功,被录用了。

接下来这四年,主要在扬州任职,做过侍御府内奉、都统巡官、承务郎、馆驿巡官等文职工作。在这期间,他依然笔耕不断,“四年用心,万有余首”,创作了一万多首诗,他的文采还得到了节度使甚至唐僖宗的赏识。


大唐虽已风雨飘摇,扬州却繁盛依旧,是当时的第一大商业都市,文人墨客,商贾云集,各地富人都“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可见当时扬州生活的富足。这几年期间,也是小崔创作的巅峰期,《桂苑笔耕集》便完成于这一时期,这成了他流传于后人的唯一著作,也是最经典的一部。


但是,没有不散的宴席,在扬州五年的淮南幕府工作期间,小崔一边感激幕主高骈的知遇之恩,但又对年老且拥兵自重的高骈很多迷信的做法嗤之以鼻,对其他奸佞当道的现状愈加不满,加上自己思念故国家乡的衷肠,等等,内心看来,扬州不能待了


大环境方面,晚唐政治进一步腐化,黄巢之乱加剧着它的分崩离析,风雨飘摇之间,小崔渐渐感到,大唐也不能待了


此时的小崔,跟我们33岁上下时,在异地大城市做到部门经理或者小主管的时候类似,各种办公室政治、客户压力、平级和下级同事的竞争、买房买车、孩子读书等等,搞得思乡心切,甚至心中如麻。


28岁那年,公元884年,小崔的弟弟从新罗老家赶来,奉家信接他回家。当初12岁,现在28,少小离家老大回,16年后回故土,懵懂少年已是而立。“万里始成归去计,一心先算却来程”,小崔终于荣归故里。


接下来,这跟你回归故里一样,小崔也会想着用自己在大唐学到的满腹经纶、治政良策,来报效新罗王朝,振兴民族。小崔是以大唐三品官衔荣归,是新罗历届留学生中成就最高的一位,凭此受到了当时君主宪康王的重用,30岁时被任命为新罗中央的官衔。


然而,文人哪懂政治和勾心斗角,哪里都有江湖,小崔在自己国家的仕途也照样一波三折,遭人排挤。

33岁时,他被外放至偏远的泰山郡任太守。

35岁,继续被外放至更远的富城郡,从此,再也没能回去过。

当然,37岁时,他也曾经奉命以贺正使身份再度入唐,参加文化交流,献计献策,但依然得不到重用。


文人的命运一直逃脱不了这个怪圈:进而仕,退而隐。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学而优则仕的文人传统,让许多文人自小立下报国的宏愿,待到皓首穷经,偶尔有机会进入了权力阶层,却往往因不善计谋权变,不懂吃喝逢迎,而饱受压抑,遭受排挤

当你无法适应官场的尔虞我诈,就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以庄子的无为思想来聊以自慰,这就是那么多人归隐山林的原因。他们就是你当初小时候那些诗歌作者的很大一部分,他们只想也只能寻求精神的释放与心灵的自由。这是命数,周而复始。


小崔的仕途屡遭失意后,最终也不得不选择了隐逸,42岁那年,他辞官归隐,中年了。

从此,游历江海,结交高僧,谈经论道,吟诗作赋。

摆脱政务,悠哉游哉,不亦乐乎,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这是一种淡然。


至于这位崔姓的新罗人,哪一年去世的,我不愿意告诉你。他的学名叫崔致远,是新罗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了个人文集的大学者,也是大诗人,一向被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东国文学之祖”的称谓。


由于在文学上的极高造诣,崔致远得到了朝鲜和韩国后世的众口同赞,死后被追谥文昌侯,入祀先圣庙庭,尊为“百世之师”。他的《桂苑笔耕集》至今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视为朝鲜半岛汉文集的开山之作。就连朝鲜王朝前期文人成伣也感叹:“我国文章,始发于崔致远。”足见崔致远对朝鲜汉文学影响之深远。


正所谓,王朝短暂,而文化永恒。个人的事业沉浮,主要是为时代做注脚,崔致远虽是千年之前的人,对于当下的职场人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他的人生主要分为六个阶段:


0-12岁,在家懵懂学童期;

12-18岁,刻苦钻研苦读期;

18-22岁,写诗卖文流浪期;

23-28岁,职业迁升巅峰期;

28-42岁,回家报效平凡期;

42岁后,归隐山林通俗期。


前两个阶段,是他没得选择的时候,是父母家人给他做的选择。

后四个阶段,历经了长安、洛阳、溧水、淮南、扬州,以及新罗首都、泰山郡、富城郡、庆州等,这十来个城市以及每一步,他都是可以自己做出选择的,每一步都可以选择回老家,不再折腾


但人生,总是一个折腾再归于平静的过程。他也可以跟他的弟弟一样,从小就不出来,一直待在老家做农民,但一开始的道路也不是他自己能选择的,家人家族和时代帮他选择了,后面才是他自己的选择和努力。

选择并不一定都是正确,努力也不一定全都有回报。但,选择和努力,还是必要的。所以,他才是崔致远,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而不是他的弟弟崔栖远。


欲了解更多,你可以去拜谒下崔致远纪念馆,地址在江苏省扬州市平山堂路3号唐城遗址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