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毕业,是选择体制内工作,还是出去闯一闯?

幽哥 职场蛙 2021-07-27

我们中国的职业人生,前期主要有三个不可解的矛盾:


一,让18岁的孩子,选择大学所学的专业。

二,让20-25岁的应届生,选择未来一辈子做的事业方向。

三,让25-30岁还不懂真爱的男女,选择后半生白头偕老的人生伴侣。


今天我们讲第二个,刚毕业如何选职业道路。


且,因为命题仍然很大,所以我们讲一个战略分支:刚毕业是进体制内好,还是体制外好?


如下这位男孩,老家省会城市,已经签订了家乡一家体制内单位的工作。还有两个月即将毕业,也就是他认为自己还有2个月的机会窗口,所以想体制外也看看机会,因为不选择体制外工作的话他“有一丝遗憾”。


大家看我是如何回答他的。




两利相权,取其重。


因为体制内有很多好处,安稳,收入也会逐年提高,未来有面子,生活中会有不少便利性,相亲时工作比较得到认可,退休后退休金也比别人高了不少。这是一生的好处,跟另一方面进入体制外的好处弥补“一丝遗憾”相比,显然前者是优先选项。


两害相权,取其轻。


跟体制外的不断跳槽、失业、创业、折腾和风雨不断的职业人生相比,留在体制内好奇心不能被满足会“憋屈”一段时间,这样的两“害”一PK,显然后者不重要,比较轻。所以选择进体制内更好,大多数人都是能通过时间自愈好奇心的。


但是,因为他并不是我的职场徒弟,我对他并不了解,这属于陌生提问,连他的性别我甚至都不知道。我要解答的话,只能从共性知识来判断。TA这里如果说“很大的遗憾”“极大的遗憾”,那我的建议就会变化,也可能重新建议。


所以,职业道路是个跟个人情况严格挂钩的选择,不是共性知识可以彻底解决的问题。


你要知道我写任何一篇文章的难度。因为我要讲真话,且要面对80%以上的普通人,但还不否定少部分人的特例,也就是规模宏大和纹理细密,都要兼顾。



再看下一位小张,小张美女是应届生,她拿到了公立学校的在编老师资格。


她的判断难度就更加大一点。



她个人主要有两个诉求。一就是她讲的,要多多赚钱。二呢?二她是个女孩。


体制内收入一开始肯定是并不高的,且后面也是慢牛一样的蛰伏期,逐渐上涨,甚至有时还赶不上体制外同学的那些“年度加薪”,因为很可能你待的单位或者岗位几年不加薪。


所以,体制内工作,在经济上一开始比较吃紧,“稳定”这个词背后虽然代表失业可能性几乎为零,但也代表高额收入不大可能,更不会暴富。


这小张万一家里两个弟弟,还都不爱学习,父母家庭情况又差,逼着她赚钱养家养弟弟,此时“赚钱”就是主要追求了,当然选择体制外闯一闯为好,总会有高收入的可能性。


你总不能指望进了体制内就发财吧,即使让你做职能部门的公务员,一开始工资也是不高的,你更不能进去贪污。贪赃枉法,那是要进去的,还会连累家人,这就跟你当初赚钱、补贴家庭、照顾父母的原始意愿背道而驰了。



但是,小张又是女孩,女孩比较适合体制内


女孩未来要生养,骨质酥松也来得早,对于“稳定”的诉求,她们更迫切。公务员等体制内工作,则正好满足了这个最大需要,且找对象更容易,尤其在小城市,女孩在体制内,工作性价比叫“超级高”。


大家别以为富二代看不上她们,不对,经商的富人,更懂得和政府部门人员搞好关系,物质富足之后的人,对政治和权力、社会地位更有迫切的诉求,所以,“富二代”更喜欢体制内的女孩。体制内的儿媳妇,对婆家的生意,也有一定的帮助可能性,或多或少的。


所以,小张这位小城市的女孩,从性别来说,又更适合体制内。


具体如何判断,还要进一步去了解她的家庭情况以及个人信息,才好做出综合不打脸的判断。



当然,城市也是我们判断体制内外如何选择的另一个重要依据。


小城市企业不多,职位种类少,关系林立,更适合选择体制内的工作。



此外,父母经济情况,也是一个参考要素。


父母经商,则你可以适当选择体制内工作。


反过来,父母都在体制内,你则可以在当地体制外做生意,先打工也行。


体制内父母会给你带来体制外做生意、赚大钱等体制外活动的很多便利性。生活上也会有关照,比如家里出个什么事,需要跟相关部门打交道,体制内父母无论如何都能找到熟人,那你办事肯定是比别人方便、更快捷。



但是,你学历很高,家里经济情况一般甚至很差,即使父母亲戚盼望你回老家体制内工作,但他们确实不是富裕的长辈,也不是老家体制内的人,在当地没有这些关系,你又何必耿耿于怀呢?


最怕就是高学历不能进体制内而回家,这就是“老家体制外”,最差的选择了。还不如留在大城市赚高工资,努力拼搏。


纠结之所以纠结,因为这体制内工作,一般只有校招才能进去,所以有明显的稀缺性,一开始不选择后面再想进去,就难了。


你看如下,外企即使500强中工作过,你说如何进体制内呢?迷茫也没用,想是想不出答案的。迷茫是因为你想推倒重来。



但是,你即使校招进了体制内,比如央企,也不是成天没事干,一天工作俩小时。


一开始都是要受苦的,996也正常。这里还没到“钱多事少”的时候,哪有那么多让你“吃喝等死”的一劳永逸?天下估计就没有。



在之前文章《为什么有人一心要离开体制内?》中,大家还记得那位事业单位待了9年一心想出来的大龄女孩不?


实际上早有前人已经付出了行动,我们来看结果。



上图这是一位娃5岁的少妇,从事业单位去了那种“互联网大厂”,这才一个月,你看看。


我看很多人经常讲“我是医药背景”“工科背景”“汽车行业背景”......你这是自己太看重自己了,那些叫做行业属性,真正的背景是人脉,是人,也就是关系,是组织。没关系没人脉没最大的那个组织,你有个什么背景?你那又不是背景。


上面是刚体制内出来一个月的,我们看如下,总行出来进了体制外互联网公司一年,这可是真实感言。



个人所谓的“能力”能跟体制内、体制外的共性相抗衡?螳臂当车都算不上,个人也就是一个蚂蚁。


所以,很多体制内待了都5年甚至10年15年的人了,说自己“能力强”,所以要出来。我还是劝你谨慎、三思。


当然,也有人喜欢去酒吧,开洋酒,开荤,KTV等等,喜欢声色犬马的生活,但体制内的人得谨慎,不能高消费,房子多了也别信口告诉别人,你得低调一点,平时要谨言慎行,类似“夹着尾巴做人”,这些是公开的但你可能还不知道的秘密。



如下,也有人毕业好几年,后来终于找到机会进了体制内,比如进了央企。



体制内,有点甄嬛传,比较虐心,很多时候要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内心戏比较复杂,需要研究领导和大领导在想什么,下次提拔谁,同事会勾心斗角甚至吵闹,因为都不会被辞退,但要站对派别......


所以,针对彼此第三诉求的“摆你一道”和针对你第二诉求的“动下你的奶酪”的情况,比较多,有时甚至步步惊心。


第一第二第三诉求不懂的,看下这里《工作中,如何让不配合的人配合?》。还不懂,看三遍。


体制内也分各种单位,每种的情况又有不同,整体来说,是个虐心的心理状态,且不能强调个人英雄主义。


甚至在1965年,大家初中课本大多学过,我国科学团队合成了胰岛素,你说为什么当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呢?这里面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就是诺奖当时必须是个人获得,而我们当时必然是体制内的科学家集体研究出来的成果,所以,宁可不要这个奖项,也不会专门让其中一个人获奖。


不患寡而患不均。当下改革开放了42年,经济情况好,所以体制内收入也高了,貌似平均水平超过了大多数普通百姓;要是当下国家特别贫困,经济情况差,体制内可是要每个人都承担贫困的,要比大多数老百姓贫困。此一时彼一时,我们要有历史跨度的视角。


集体意识要远大于个人意识,这是体制内的共识,你体制外待惯了,贸然进去,恐怕一下子不适应,也不是那么好待的。



体制内有时成天不忙,没工作可做,却要你每天写工作报告;但也可能成天瞎忙,不知道自己整天在干嘛。


这跟在体制外的企业中上班,不一样,体制内业绩做得好并不是最主要的加薪晋级获奖励的主要依据。体制内能力太强,容易导致多做多错、多说多错的情况发生,能力强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容易身心疲惫,也就是“心累”,对于事业心较强的人来说,比较难过


当然,整体而言,体制内工作目前还是不错的,我们得从一个整体的动态过程来看待,也并不是适合每个人,大部分人是可以承受她不好的一面的。


但也有特别不适合的人,特别的致命弊端,我们下次再讲吧,我还没写好,明天争取发出这篇吧:《体制内工作,有哪些致命的弊端,什么人不适合体制内?》。


以防不测,大家先关注如下我的俩小号,等哪天找不到我的文章了,你再看。


最后,你问:刚毕业是进体制内好,还是体制外好?


答案是:因人而异。如果你实在做不了主,就先进体制内;因为稀缺性,出来相对容易,进去特别难。




职业兄

ID: zhiyexiong


势商

ID: shishang2028


网易云课堂优惠扫码如下




有问题,如下扫码加入星球提问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