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缪可馨事件:老师既蠢又坏,不等于是杀人犯

尼德罗 冰川思享号 2020-08-21

尼德罗


媒体人、教育观察者

专栏文章:

《论如何高效地把不服的90后驯化成听话的大人》

《中年大叔,你们的好日子快到头了!》

《最贵夜总会变身学而思,消费降级焦虑升级?》


据媒体报道,日前,江苏省常州市五年级小学生缪可馨,从教室跑出后翻越栏杆坠楼身亡。8天后,常州市金坛区政府办、教育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称,未发现当天课堂中存在辱骂、殴打学生情况。


▲官方通报结果(图/网络)



01


对于这一结果,缪可馨的家人并不认可,其母亲一直表示,缪可馨平时性格开朗,语文成绩很好,上次考试语文成绩位列全班第一。缪母晒出了女儿的一面“奖状墙”,表明孩子的优秀;同时,她也向媒体透露,女儿在去年10月曾经被语文学科的袁老师打过脸,其时女儿曾问父母“能不能换个班”。甚至,缪母还向媒体展示了曾经给袁老师转账500元的微信记录。


这位袁老师的口碑显然并不好,因为就在此事成为热点后,至少有三位之前被他用体罚或羞辱过的学生,以匿名方式回顾了自己的遭遇,并表达了对她的控诉。有一位同学激愤地写道:“缪缪是坠亡的我,我是活着的缪缪。”由此可见这位袁老师对其内心造成的伤害之大。


▲和缪可馨有着类似经历学生在朋友圈控诉袁老师(图/网络)


而在外围的网友,根据袁老师对缪可馨作文的批注,也掀起了批判的浪潮,只是在方向上有所区别。舆论抨击的一点主要是“传递正能量”这5个字。世界上的能量本来没有正负之分,而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刻意强调正能量,要么居心叵测,要么套路满满。至于用红线删除的一些语句,大部分网友都批评老师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家属、曾经的学生和外围网友向袁老师发起猛烈批评的同时,警方、调查组和班里的绝大多数家长,则站在了她这一侧。警方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校方及调查组公布的结论也有利于袁老师,至于班里的家长则以恬不知耻的姿态,用集体点赞的方式向自己孩子的老师表达了支持。


▲缪可馨生前和母亲一起跳舞(图/网络)


袁老师显然不可能被定罪,甚至他打过学生、收家长红包,私下办培训班的行为,也未必会被学校进行处罚。在这一情形下,舆论试图构建一条模糊的逻辑链,实现补偿正义,即袁老师习惯性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并在事实上存在对缪可馨的语言羞辱甚至肢体暴力,但这些信息被调查组和学校集体封闭了。不过,在没有证据之前,这可以理解为一种阴谋论。



02


更大层面的讨论则在教育理念,尤其民间舆论对“传递正能量”的鄙夷和憎恨,所引发的是对现行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声讨,包括教师收取家长好处,教学模式套路化,应试制度伤害学生的创造力等。


但吊诡的是,舆论并没有察觉到缪可馨母亲言论的矛盾之处。


其一,如果缪可馨以创造力思维见长,那么她是如何在一个强调套路和应试的教育体制下拿到那么多的奖状?或者,反过来说,拿了这么多奖状,语文考第一,缪可馨应该很适应现有的游戏规则,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创造力。


其二,缪母给袁老师转账一事,如果她之前就很抵触,就应该坚持不贿赂,现在出了事情,把这件事曝光,更能说明家长自己的问题。毕竟,家长一边晒转账记录,一边说自己孩子语文成绩好,是否可以理解为这位袁老师对孩子照顾有加,助女儿语文成绩提升?


▲缪母晒出自己给袁老师的转账记录(图/网络)


退一步说,就算袁老师真的出言不逊,羞辱、打了缪可馨,孩子直接就选择跳楼,这个过程是否也太快了一些?五年级的女生,大多已经进入青春期,内心敏感易波动,但因为一篇文章的点评就立刻跳楼,中间没有任何缓冲、过渡地带,非常令人惊讶。


一般而言,一个年近11岁的孩子已经经历了一定的社会化,懂得分辨和保护自己,如果受了很大的委屈,首先会向同学、朋友倾诉、吐槽,如果事关重大,孩子也会向自己信赖的老师,以及自己的父母求助,甚至会报警。只有这些步骤全部失败了,才可能选择自杀这样的极端方式。


问题来了,如果缪可馨受到极大委屈,为何没有选择回家后告诉父母。一篇普通作文被批评,对语文成绩第一的她来说也许不好受,也许对袁老师充满了厌恶,但完全可以选择回家央求父母换班级、换学校。


所以,更大的可能性在于,缪可馨并不真正信任自己的父母,并不敢把内心的委屈告诉父母。此前她曾经央求父母换班级,也许就没有把所有的内心话都说出来。



03


几乎可以肯定,袁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但她对学生糟糕的教育方式是否造成了缪可馨的死亡,二者之间有着一段巨大的逻辑鸿沟。没有证据证明,袁老师存在刻意针对缪可馨的现象,她只是业务水平一般,教育理念落伍。但是,这样的老师在中国难道不是主流?


对于缪可馨的悲剧,更值得拷问的也许是她的家庭教育。尽管缪可馨的母亲对媒体披露了很多信息,但这些信息之间是矛盾的,也不能证明她和缪爸爸平时足够重视缪可馨的心理状态。缪可馨爱美、成绩好,为武汉加油,这些都不能证明什么,而仅仅是很适合发朋友圈。


在此时指摘缪可馨的父母是不道德的。但在未有更多证据的情况下,把矛头指向一个人品和业务能力都较差的袁老师,也是不公平的。


至于点赞的家长,其实和缪可馨跳楼本身并没有什么联系,属于事件发酵之后的添油加醋,许多家长也许只是在跟风,都没理解怎么回事。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这些家长通过各自渠道,了解到袁老师并没有刻意惩罚、批评缪可馨,他们生怕冤枉了袁老师。


▲班级群里接龙点赞的家长们(图/网络)


这并不是一个可以清晰评价的事件,对于家长的冷漠,对于教师教育理念、方法落伍的批评,本质上与缪可馨跳楼并无关系。警方的结论,调查组的意见,虽然不符合人们的期待,但除非有其他新的证据,否则作为旁观者只能选择暂且相信。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推理才能展开,否则,讨论就容易沦为与事件无关的分析或者是阴谋论。


最后,对于那些朝缪可馨泼脏水的人,我也要表达自己的鄙夷。正如我们不能将一个糟糕的老师等同于杀人犯,我们也不能预设受害者必须是完美的。生活的真相常常是荒谬的,袁老师的糟糕不至于害死一个学生,父母的贴心也未能挽救自己的孩子,在跳下楼的前几分钟,缪可馨也许还在期待自己美好的未来。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冰川精华


缪可馨已不在人世,还有人泼脏水


富豪遇劫记:从李嘉诚到俞敏洪何享健


新冠病毒是否存在三文鱼传人?事实可能更复杂!


黑人之死为何成了美国规模最大的集体抗争事件?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