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年头还在坚持做实业?没点情怀早就退场了

孤云老爹 冰川思享号 2022-09-20

无论市场是风生水起、还是花开花落,做实业的人从来都不敢轻言放弃。情怀在这,身家在这,心血在这,人生在这,这就是做实业的悲壮之处。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魏英杰


今天不聊国家大事,就聊聊家常。


一直以来,总有人说做实业很难,身边也有做实业的朋友吐槽,感觉自己多少也能感同身受。但最近我真正接触了一点做实业的领域,只能说:对不起,是我肤浅了。


没想到,做实业这么难。



01


我定义的实业,是指需要有生产、加工过程的实体行业。


其实我也没具体碰过生产加工环节,我做的是委托加工和销售。前段时间,冰川开了有赞小店,尝试做点电商业务,承蒙诸多朋友捧场,有些产品挺受欢迎,比如阳山水蜜桃、宁波香糟鸡、奉化油焖笋,买的人都说好,我自己也回购了好几次。


虽说多数朋友都挺支持的,但也有人表示不解,在后台留言,说我们是想钱想疯了,钻进钱眼里了。


对于这种说辞,我也是挺无语的。


首先,冰川从来没有标榜过自己“不食人间烟火”;其次,冰川成立6年有余,每个月稿费照常发放,从不拖欠,总不能自掏腰包吧;再说了,自媒体的终点可不就是“带货”嘛,全网都在卖货,为啥别人可以,冰川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优质产品分享给大家就不行?


趁这个机会,我在这里也解释一下。做“冰川私享”,和做冰川的内容一样,我们从不指望能大流量、大卖、大赚。


文章,我们是写给懂得的人看,从不刻意追求爆款;产品,我们也只是希望能把好东西推荐给有需要的人。所以,我给电商品牌起名叫“冰川私享”,口号是“好物分享”。意思就是,自己觉得好的,自己在用的,才会推荐给大家。


本来我们更多想推荐的是好书,也和不少出版社直接建立了联系。我们上架的书,不管进货价多少,零售价一般都不会超过某东、某当(除非小编没有及时比价)。所以,有些书其实加价才几毛钱,甚至一分钱不加。想买书的朋友,其实可以到店里捡捡漏。


▲冰川私享的有赞小店


但我没想到的是,我们卖得最好的却是食品。刚才说的水蜜桃啊、糟鸡啊,都是店里的热销产品。因为圈里的朋友要么是媒体的,要么是写作圈子的,所以购买的消费者竟然不乏大咖名人。有一次小编就很兴奋地说,某某某也来买我们的产品呀!看把他给乐的。


也因为有这么多认识不认识的人的信任,让我更感责任重大。在选品和售后服务上,我们也会更加小心。



02


这时候,我就想做点自营产品,这样从生产到包装、上架,也能够更好地把控流程和质量。


做什么呢?我首先想到的是茶叶。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福建人,可以说从小喝着茶长大的。在我们闽南地区,几乎家家户户客厅都置办一副茶具,客人来了就请喝茶。平日里,一日劳顿,坐下来想到的,也是泡上一壶茶,享受片刻闲暇。


现在很多地方流行的功夫茶,在我的老家根本就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和油盐酱醋一样。记得上学的时候,和小伙伴们聚在一起,经常是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吹牛。


有一次,几个小伙伴也不记得是为了什么事情打赌,赌注是输了的人要喝掉茶盘里的残茶(洗茶杯和倒掉的茶水)。


结果,其中一个小伙伴输了,就在我家阳台上,双手端起茶盘,咕噜咕噜,把盘里的茶汤一饮而尽。一时间,整个村头都回荡着我们的笑声。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玩伴个个成了中年人。那天,他们在老家聚会,酒酣微醺之际给我打电话。跟一个少年玩伴聊着聊着,听他说这些年来一直很牵挂我,我也不禁冲口而出:我也想念你们……这时候,我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几个小伙伴在阳台斗茶的场景。


▲朋友品尝冰川私享的茶叶品鉴装


泡茶、喝茶,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见证了我们的人生,悲欢离合。


不过,我这次选的不是老家的铁观音,而是武夷山的岩茶系列。只是没想到,从选品到做包装,就有那么多周章。



03


在前期调查后,我决定自己到武夷山访茶。于是,在盛夏8月的一天,我乘坐高铁前往武夷山市。


刚下车,就被茶园的朋友带去参观武夷山岩茶“三坑两涧”中最负盛名的牛栏坑。牛栏坑的岩茶俗称“牛肉”,在市面上动辄售价数万数十万元。


▲著名的牛栏坑


而真正走进产区一看,只不过是一条狭窄的峡谷,地势险峻,奇石林立。在这里,难得一见成片的茶山,多数是一小块的茶丛。环境如此,其产量也就可想而知。


接着去参观朋友自己家的茶园。这片茶园位于半坡上,连绵上百亩。那天的天气晴朗,艳阳高照,山色美景,尽收眼底。我去的时候,师傅正在剪枝,这样来年可以长得更好。
我听茶园老板说,这片茶园他们种植了十几年,刚开始的前5年,因为树苗太小产不了茶,都是净投入。另外他们还有一片生产老枞水仙的茶园,买的是三四十年的老树,到现在已经五六十年了。
参观完茶山,直接到茶厂参观和品茶。那天一口气品了9种茶,从大红袍、九龙袍到正岩肉桂、正岩金佛、马头岩肉桂、老枞水仙,尝了个遍。好像很多年没这么尽兴地喝茶了。在回家路上,依然口留余香,回味不已。如果不是从小练就喝茶本领,这么喝茶说不定就“茶醉”了。
但我没想到,找好生产基地,选好品,才真的只是开始。接下来一个月,为了定包装设计、生产样品,光设计稿可能就推倒重来了十几次,大大小小的修改至少也有几百次。生产过程我就不多说了。设计这个环节,简直可以写一本书。


▲一个月来做的各种设计方案


首先是要找包装。那天下午,我几乎把整个武夷山市的包装市场都跑遍了,都没找到什么满意的包装。回家后,除了厂家继续跑市场找,大家也在网上查找有没有更好的包装供应商。光是包装盒,来来回回就换了好几次。


然后是泡袋(小包装),先要挑选颜色,接着要设计外观,再就是要选择制作工艺,比如UV或者激光雕刻,各有各的不同,也各有各的限制。又如要在外包装加印店铺小程序,有的技术就没法实现,有的颜色也扫不出来,这都要一一去复核。


还有像字体选择,也有不少坑。我们一开始做了一款品鉴装,看着挺大气,也下单做了一小批。做出来后才想到,有些字体是要收费的。一问,果然是收费字体。于是这批货就成了绝版。后来,找十年砍柴兄讨要了几幅墨宝,当做外包装字体,这才解决了问题。


▲十年砍柴兄的墨宝


颜色选择,更是让人崩溃。包装厂寄的色卡,几乎每一张都拿着比对测试,定了一款,设计好,打样寄过来一看不行,又得重新再来。如此反反复复,感觉都犯了选择困难症了。最终,有两款产品(为了和外包装统一)从手写又回到印刷体。直至刚才,我才最终确定了这两款茶叶的外包装。


这样说好像很琐碎,问题是,错一个地方(比如规格,产地写错),或者字号大小不合适,都要重新修改、重新寄样,真的很麻烦。



04


可要知道,设计包装只是产品生产销售的一个很小的环节。一款茶叶要从茶园走进千万家,需要多少工序?可能是数不清了。


从一棵茶树苗的长成,到制成茶叶,喝入口中,让人感觉喝的不是茶,而是品尝无数人辛苦劳动的果实。


往大了说,从茶树种植、茶叶采摘到晒青、做青、杀青、干燥,然后拣剔、走水、焙火等十几道工序。我去茶厂的时候,正是茶叶焙火之际,工人师傅要在温度很高的车间里定时取下茶叶,翻过来再重新焙火。虽然茶香流溢,干活的人恐怕都没时间品味。


岩茶是工序最多的茶类,其加工工艺之复杂,只有做过的人才能体验一二。


经过这次寻找和确定选品,参与包装设计,我才更加体验到做实业的辛苦。就像冰川合作的这家茶厂,夫妇两人做茶二十多年,其实最后做的也不光是茶叶,还有对做茶的一种情怀和坚守。


作为一名天蝎座,我自认对细节已经非常苛刻,但是这对夫妇,对产品和包装细节之挑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合作过程中,很多争论其实都发生在一些很小的细节上,大家都不愿将就、苟且。


冰川私享的马头岩肉桂泡袋定稿

茶叶这个行业如此,其他实业何尝不是如此。做一双皮鞋、一双袜子,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讲究。所以,我跟冰川的同仁说,做了这款自营产品,我才深刻认识到,做实业的人简直就是在做公益。没有这种心态,恐怕也做不了实业。


无论市场是风生水起、还是花开花落,做实业的人从来都不敢轻言放弃。情怀在这,身家在这,心血在这,人生在这,这就是做实业的悲壮之处。


所以,我想说的是,善待实业不能光耍嘴皮子,而是要落在实处。


例如,前段时间节能限电,据说有的地方压根就不通知企业,直接拉闸了事,导致有的工厂生产线的半成品全部作废。像这种对待企业的态度,能算是善待实体企业吗?


*本文图片均为作者供图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商务微信:bingchuanxiaobian


冰川精华


质疑《隐入尘烟》真实性?我们村有更多卑微黯淡的人生


让一切的善良都“无所遁形”,才是最好的公益


那些孩子们的梦想,简单得让人心疼


稻盛和夫,养活一堆中国“机场管理大师”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虎嗅2020年十大年度作者·实力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