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法、德和日等国有怎样的机器人文化?

江晖 姚利芬 机器人人文 2023-11-04



2022年7月25日,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和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承办,《世界科幻动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德语国家研究中心、德语奇幻和科幻文学师生共研项目团队协办的“世界科幻与机器人文化”沙龙于线上举行。本次沙龙是“2022科幻沙龙研习季”的“收官之战”,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程林副教授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茅银辉教授致开幕辞,肯定了西语学院年轻教师在外国语言文学与人工智能融合等前沿领域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期待校内外专家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


沙龙海报



本次沙龙共有五位专家发言,内容涵盖中国、德国、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机器人文化现象,涉及文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和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永谋在报告《机器人想象与美国技术文化》中指出,美国人的机器人想象可以粗略分为三个阶段,主题分别围绕上帝与恶魔、主宰与仆役、保卫者与反叛者展开。并且,美国机器人想象呈现出两个相互纠缠的维度,即“机器的人化”和“人的机器化”。与美国机器人想象三阶段对应,美国主流的科技观也发生过两次重要的转变。刘永谋教授同时强调,重视科技一直是美国文化最重要的一面,技术发展也一直是美国梦的重要支撑力量。


··········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吴湜珏珊老师以《欧洲人形自动机发展中的法国性》为题,梳理了从自动机(automaton)到人形机器人(android)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并通过重要概念的提出、宗教与宫廷文化、机械制造的热潮、启蒙情感的需要和哲学话语的介入几个方面阐释了人形自动机在法国所呈现出的一种独特面向。吴老师在报告中分享了“automate”和“android”两个核心概念的法国背景,举例介绍了从中世纪晚期到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教堂和宫廷中出现的自动装置,以及18世纪法国机械师沃康松引领的人形机器人制造热潮。她指出,这些精密复杂的人形自动机在技术与审美之外,通过其独特的机械设计,复制了18世纪文化和社会活动的整个场景,总体而言,法国每一个特定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知识体系都对人形自动机在欧洲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机械的出现也影响了法国哲学话语重新认识宇宙的方式。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林歆老师报告的题目为《从“Robot”鼻祖到人机关系:谈恰佩克》。捷克科幻戏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不仅为世界科幻贡献了“Robot”一词,还对后世科幻作品,乃至机器人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林老师回顾了这部剧中机器人从诞生到叛变的过程,深入解读了“Robot”这个词背后的人机关系内涵,指出恰佩克想通过本剧传递出的人机关系至少包括从“服务型机器vs仍具复数性的人”到“完美的理性机器vs完全异化的人”,再到“具备人性的机器vs化作神的人”三个阶段。林老师分析认为,恰佩克通过本剧暗示上述人机关系可以不断迭代,而人类则是上一个已灭绝高级文明的创造物。


····················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王瑜副教授在报告《日本科幻动漫中的机器人形象——以〈铁臂阿童木〉为入口》中围绕日本人形机器人动漫的鼻祖《铁臂阿童木》(1963)展开探讨,指出阿童木的形象孕育于日本战后独特的科技与政治历史语境,作品中展现的人机关系常在两种情境间游离,表现出不确定性:一方面将人权赋予机器人,赞同人机平等;另一方面仍将机器人看作人类的所有物,认为其存在是为了增益人类的幸福。王老师认为,这种不确定性缘于《铁臂阿童木》中机器人形象的二重性,它既是技术的表象,也是他种族、他物种等他者的隐喻,而阿童木的构想虽源自对科学技术的崇尚,但作品中描绘的机器人形象更多地投射出了战后日本社会基于战争和战败经验产生的集体意识。


·························


程林副教授在报告《德、日机器人文化探析及中国“第三种机器人文化”的构建》中指出,随着AI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机器人已不再局限于工业和社交领域,其文化内涵愈发值得重视。他的报告着力探讨了人类文化范畴内的机器人文化,因为这种机器人文化重视机器人固有的人文文化传统,有助于理解人机关系,也与当今机器人应用实践息息相关。程老师认为,东西方机器人文化差异明显,德国(欧美)和日本分别形成了焦虑型与愿景式机器人文化,这与其宗教人伦和科幻文化紧密相关;关于机器人文化差异性的讨论,有助于反观人性和人类文化,要求机器人伦理讨论需有跨文化视角,也可为中国机器人文化的构建带来启发;不同于欧美或日本机器人文化的“第三种机器人文化”,即折衷、务实、积极且强调人机协存的“中国机器人文化”正在形成。


······························


最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陈小平教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江晖副教授对上述发言做了精彩点评。


陈小平教授首先肯定了上述报告的理论价值,并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工程学的角度补充了他关于机器人文化差异性、机器人的科学理解以及机器人科学人文想象的思考。陈老师指出,机器人文化在各个国家的大众和技术研究人员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而机器人的定义主要有(对人类的)功能模仿和原理模拟两种类型。原理模拟的科学可能性和伦理可接受性将受到更大关注,但预期未来发展的主要途径仍然是功能模仿,这可能导致机器人(和AI)成为人与物之外的“第三种存在物”,从而给人类社会带来多方面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江晖副教授结合五位专家的主要观点,指出机器人人文研究近年在内容深化和跨学科领域拓展方面成果显著,对相关历史文献的梳理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她强调了对科技与文化的双向建构模式进行学术探讨的必要性和纵向的历史视角与横向的跨文化视角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将机器人文化研究成果服务于当下技术文明建构、用中国智慧引领兼具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使命。




沙龙最终在参会学者和与会者们热烈的交流中圆满结束。就世界科幻与机器人文化这一前沿议题进行的跨学科、跨国界的深入探讨,为该领域研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发,也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沙龙合影



机器人人文

相关文章


  1. 程林 | “日常科幻”在未来想象文化中的重点、潜能与困境——以近期机器人叙事为例

  2. 程林 | 科幻的争议:赞许性赋能和“误导性”批评

  3. 黄亚菲 麦永雄 | 后人类语境中的机器人身份重构——以《齐马蓝》为例

  4. 程林 | “皮格马利翁情结”和人机之恋

  5. 黄亚菲 | 16部国内机器人·赛博格影视作品回顾

  6. 江晖|20部日本机器人·赛博格电影推荐片单

  7. 66部最佳机器人和赛博格影视作品

  8. 吴湜珏珊 | 《未来夏娃》中女机器人的类人形象初探

  9. 黄嘉宁 郭伟 | “主体”迷思——阿西莫夫笔下的机器/人

  10. 程林 | “机器人人文研究”栏目——主持人的话

  11. 程林 | 为何早期机器人形象多女性?以《大都会》为例

  12. 黄亚菲 | “机器与妖妇”:许森的《大都会》解读

  13. 周敏 | 人机共同体想象:以《像我一样的机器》为例

  14. 李玥 | 论伊恩•麦克尤恩《像我这样的机器》中机器形象及人机关系

  15. 刘永谋 | 从机器到机器人

  16. 易显飞 刘壮 | 社会化机器人引发人的情感认同问题探析:人机交互的视角

  17. 齐佳敏 | 机器人为何杀戮?——析《莫克森的主人》中的人工智能生命观

  18. 张绍欣 | 从符号学解码人机关系与图灵测试

  19. 维伊斯 | 从恰佩克到阿西莫夫:机器人“创造”小史

  20. 吴岩、陈发祥 | 阿西莫夫诞辰百年:人类的远望探头

  21. 尚冰 程林 | “塔罗斯:历史上最早的机器人?”

  22. 林歆 | 机器人的诞生与人的神化——纪念“机器人”概念100年

  23. 程林 | “人转向”:为何机器人跌入的是恐惑谷而非恐怖谷?

  24. 江晖 | 超越“跨越与否”的思考与探索:“恐惑谷”理论五十年传播发展综述

  25. 森政弘、江晖 | 50年后,森政弘再谈“恐惑谷”

  26. 森政弘、江晖 | 《恐惑谷》(译文)

  27. 王瑜 | 延续童年——《哆啦A梦》50年

  28. 程林 | 从跨文化视角看机器人文化现象

  29. 程林 | 奴仆、镜像与它者:西方早期类人机器人想象

  30. 程林、江晖 | 跌入“恐惑谷”的机器人

  31. 闫坤如 | 机器人伦理学:机器的伦理学还是人的伦理学?



本公号定位学术,不参与任何商业活动或合作。

图源网络,侵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